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课件_第1页
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课件_第2页
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课件_第3页
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课件_第4页
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末梢血液循环观察

评估与记录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一、血液循环的概念

血液循环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再经各小静脉、中静脉最后经过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干的各级分支到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二、末梢血液循环的概念

所谓末梢血液循环,就是指人体离心脏最远的部位的血液循环,常用来形容手指、脚趾、口唇、耳廓、表皮等。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三、末梢血液循环的观察的重要性:

末梢血液循环的观察在病情观察中非常重要:

1、休克病人、急危重症病人,末梢血液循环情况的观察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

2、局部手术病人,末梢血液循环情况的观察也非常关键,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局部外观与功能状况,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活质量。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

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

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四、末梢血液循环的观察要点

1、皮肤温度

2、皮肤颜色

3、毛细血管反应

4、肿胀情况

5、动脉搏动

6、患者主观肢体感觉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四、下面以我科的断(肢)指再植术后的病人的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为例围绕以上观察要点展开讲述。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

断肢(指)再植是把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肢体,在光学放大镜的注视下,采取清创、血管吻合、骨骼固定、肌腱和神经修复等一系列外科手术,将肢体重新缝合回原位,恢复血液循环,使之成活并恢复一定功能的高精细手术.

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完全性离断伤

远侧完全离体,无任何组织相连,或

极少量组织相连,清创时须切除者

不完全离断伤

肢体骨折或脱位,软组织断离超过总量

的2/3,主要血管断裂,不吻接血管将坏

死者(断肢皮肤相连小于1/4,

断指皮肤相连小于1/8)

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现场急救与离断肢/(指)体的保存

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止血包扎,保存断肢(指),迅速转运

不完全离断者夹板固定

完全离断:用菌清洁敷料包扎好

干燥冷藏方法保存

切忌:直接与冰块接触、液体浸泡

时间、温度:肌细胞常温下缺血6-7小时

不可逆死亡

——迅速转运加低温保存

断肢(指)再植术后处理

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该手术术后末梢血液循环的观察、评估及其重要,直接关系到肢体是否能够存活并恢复一定功能,因此必须非常重视,并严格落实到位。

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断肢(指)的末梢血液循环的观察要点

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1.严密观察再植患肢(指)的颜色、皮温、指腹张力、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和肿胀情况,每半小时至1小时观察1次,并做记录。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2.再植患肢(指)皮肤颜色红润为正常,皮肤颜色由红润变为苍白或由红润变为浅红色,或呈花斑状,说明断肢(指)缺血,系有动脉危象发生;皮肤颜色由艳红变为暗红,继而变为暗紫色,说明静脉回流受阻,系有静脉危象发生。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3.再植患肢(指)皮温的高低变化是反映毛细血管床内血液循环好坏的重要指标。术后皮温常低于健肢1~2°C,则说明患肢(指)供血障碍。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4.毛细血管反应正常时间为1秒,若动脉供血不足,皮肤血色差,毛细血管反应缓慢;若静脉回流不畅,毛细血管床淤血时,则毛细血管反应迅速。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5.正常手指指腹饱满而富有弹性,若患肢(指)供血不足,指腹张力立即下降;若静脉回流不畅,则指腹张力增高。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皮瓣术后局部血液循环的观察与评估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1.保持室温在23~25°C,做好保暖,可根据情况局部用60W烤灯照射,灯距患肢30~40cm。患肢皮温应与周围正常皮肤温度相同或略高1~2°C;如患肢皮温比正常皮温温度低3~4°C,说明有血管危象,要及时通知医师予以处理。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2.一般术后24小时内,每30~60分钟查看1次皮瓣血液循环,术后头3天需严密观察,如无异常,可改为4~6小时观察。发现皮瓣血液循环不好时,应寻找原因如固定是否妥当,及时处理,并应按医嘱给扩张血管药物。如皮瓣出现颜色变浅或苍白,说明动脉供血不足,有栓塞或痉挛;如皮瓣出现紫色或黑色斑点,说明静脉回流不好;如出现大面积红紫或黑紫,说明栓塞加重。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3.术后患肢出现轻微肿胀是正常现象。如皮瓣塌陷,说明动脉供血不足;如皮肤张力增加、皮纹消失,皮肤表面光滑甚至出现水疱,说明静脉回流不足。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4.毛细血管反应是判断皮瓣血运的重要指标。鉴定方法:用消毒棉棒轻压皮瓣远端并迅速撤离,皮肤颜色在1~2秒内转为红润说明正常;≥3秒说明血运循环障碍。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术后常规护理:

1.病人绝对卧床休息7~14天,保持情绪稳定,患肢用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并抬高,防止受压。

2.注意保温,室温保持在25~28℃,局部立灯照射7~10天(防烫伤),避免寒冷刺激,防止血管痉挛.

3.实施“三抗”确保手术成功(用药的护理)

4.抗凝血:常用药物有低分子右旋糖苷,阿司匹林,潘生丁

5.抗感染:选用有效抗生素,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限制探视人员,防止交叉感染.

6.抗痉挛:镇静止痛,保温防寒,严禁吸烟,使用解痉药物。

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7.密切观察患肢(指)的血液循环,包括局部皮肤温度、颜色、肿胀程度、毛细血管返流情况一般要求术后10天内,每1小时测量一次并作好记录,及时准确判断血管危象的发生。

8.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时正确的补充血容量。

9.密切观察局部敷料渗血情况。

10.做好心理护理,做好基础护理。满足病人生活需要。

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血管危象的观察:

血管危象:静脉痉挛或者栓塞时组织明显肿胀,皮肤颜色由暗红→紫→紫黑。

动脉静脉同时栓塞时兼有二者表现:皮肤呈灰暗色,最后变成紫黑色。

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血管危象的判断:

血管危象一般发生在术后72小时内,尤以术后24小时多见。出现血管危象可在短时间内(1~2小时)密切观察,应针对原因,积极处理,处理后无效,则早期探查,否则延误时机,造成失败。

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警惕动静脉危象的发生:

动脉危象:患侧肢体皮肤颜色苍白、灰暗,指腹瘪陷,皮肤皱纹加深,肢体抬高时皮肤出现花斑,皮肤温度下降,脉搏减弱或消失,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指端侧方切口不出血或缓慢渗出暗红色血液。

静脉危象:患肢皮肤颜色暗紫,指腹丰满、膨胀、张力增加,皮肤皱纹不明显或消失,肢体抬高皮肤不出现花斑,皮肤温度下降,脉搏存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缩短,指端渗血较多且为紫色。

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评估与记录(1)

观察指标正常动脉危象静脉危象皮肤颜色红润苍白暗紫色指(趾)腹张力

饱满张力降低张力增高毛细血管回流良好缓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