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的研究》 论文_第1页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的研究》 论文_第2页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的研究》 论文_第3页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的研究》 论文_第4页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的研究》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的研究摘要:幼儿的活动是以游戏为主,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他们除了一些生活活动之外,最主要内容就是游戏,或者是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其他活动。比如说“搭积木、玩沙子,角色扮演......”。可见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就是游戏了。因此,在幼儿进行游戏时,教师及家长应当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根据游戏特点以及相应的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使幼儿能够有效并快乐的游戏。关键词:幼儿;游戏特点;教育策略 一、幼儿游戏的概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育活动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1]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它具有自主性、趣味性、虚构性、社会性和具体实践性等特点。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其智力、语言等各种能力的发展。[2]能有效地满足幼儿的需要,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对幼儿具有不可替代的发展价值,所以幼儿普遍都喜欢玩游戏,我们利用这一点,可以游戏的方式来达到教育幼儿目的,既贴近幼儿生活,又能被幼儿愉快地接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3] 二、幼儿游戏的特点

游戏之所以备受人们喜爱,是因为它的特殊之处。游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游戏是幼儿自愿、自主的活动爱玩、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它不是在强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具有自主性和自愿性。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变换游戏的形式和投放相应年龄段所需的材料,激发幼儿对该游戏的兴趣,主动去玩游戏。在游戏中活动中,他们几乎没有什么限制,可以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发展。在幼儿游戏中,需要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样的场地、如何玩都是遵循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因为幼儿游戏具有自主性的原则,幼儿在游戏时表现得积极主动,反之,如果游戏不再是幼儿自主、自愿去玩,由教师来组织,幼儿参与游戏环节,从表面上看,幼儿是在参加游戏,实际上幼儿并没有真正地玩游戏,他们认为是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也就失去游戏的积极性。所以,尊重幼儿本身,发挥他们在游戏中的主动性,才是真正的游戏。(二)幼儿游戏具有趣味性趣味性是游戏固有的特征,给幼儿的身心带来舒适、愉快,从而喜欢上游戏。游戏与其它活动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它的趣味性是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动力,吸引幼儿主动参加,并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在幼儿那里,往往是具有新鲜、有趣、新奇的游戏过程才能吸引幼儿,如“有趣的磁铁”“膨胀的物体”......教师也可以利用游戏来引导幼儿不一样的科学知识,这也是作为教师正确引导的一个方式。(三)幼儿游戏具有虚构性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写照、他们通过对自己的理解,进行象征性的自我表现。比如把沙子当饭、把树叶当菜、让小朋友假装成护士病人、趴在桌子底下假装钻山洞等,这些都是通过想象进行创新的一种场景。(四)幼儿游戏具有社会性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但不是本能的活动,是在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并且智力、体力发展都达到相应年龄阶段的水平,才会玩游戏。幼儿的游戏其实就是对自己周围的反映。他们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将日常生活中的表象形成新的形象,用自己的方式去演绎生活。比如“娃娃家”“米奇超市”等,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扮演爸爸、妈妈、售货员等等。幼儿的游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戏剧性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方式。(五)幼儿游戏具有具体性幼儿的游戏是非常具体的,表现在游戏一般都有角色、有游戏材料和游戏动作,有游戏内容、情节和语言。游戏角色本身就是具体的形象,如孩子当妈妈时,她头脑中的形象可能就是妈妈。离开了这些具体的角色、内容、情节、动作、语言及玩具或者材料,幼儿的游戏就无法顺利进行。 三、幼儿游戏的发展价值

(一)游戏是幼儿主导性的特殊学习活动方式

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兴趣是幼儿进行游戏的导火索,由兴趣所引起的活动又往往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学前期幼儿的学习带有较强的随意性、试误性、趣味注和直觉思维的特点。如中班幼儿开始出现目的性游戏,游戏前能根据预想的目的进行,并能说出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但没有较好的计划,他们会同时活动和发展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体现出一定的随意性和试误性。到了大班阶段,象征性水平较高的游戏开始玩了,能够进行复杂的规则游戏如棋类感兴趣,游戏也开始具有挑战性,并按照预想的来变换游戏活动等。 (二)游戏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潜力

幼儿在游戏中并不是对生活的照搬和模仿,而是在有了生活逻辑的前提下,添加自己的想象来反映现实生活。因此,游戏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具有虚构和真实的特征。正因如此,斯宾塞、霍尔都把游戏看作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现象,皮亚杰、埃里克森也十分强调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建议将学习的机制和游戏的目标相结合,可以更快、更好地通过集体的力量进行教学。 (三)游戏是一种实际的道德教育,它有助于培养和形成幼儿优良的个性品质。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模仿成人,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处理自己在集体中的所遇到的事。在游戏中,幼儿通过共同商定主题、制定规则、互相影响、互相监督,消除“自我中心”,增进同伴关系,学会合作并友好交往。游戏对幼儿有巨大的吸引力,比较容易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达到一定的目的,从而锻炼意志力。游戏虽不是强制性的活动,但游戏的规则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制力。四、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特点及其教育对策 (一)3-4岁幼儿的游戏特点及其教育对策

1、3-4岁幼儿的游戏特点:

(1)游戏是自发的、自愿的小班幼儿每天都在自发的进行游戏,不需要大人在旁边督促,都会主动地进行游戏。 案例:他们看到滑滑梯就会快乐地从上面滑下来,在沙池边挖沟、建房子,在花园里捉迷藏、找虫子和捡树叶等。 3-4岁的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是游戏。在与同伴游戏的过程中,他的认知能力、想象能力和社会能力都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使的幼儿能够认识到自我的存在。他们的想象活动异常活跃,因而他们的游戏也非常有趣。他们可以给任何一样东西加上他们所想象的象征性意义。例如,一片树叶在过家家时可以当作菜,在买东西时可以当作钱。他们在一起游戏时,一个玩具娃娃掉到地毯的大海里,马上会有一辆玩具急救车开去救援。每一种游戏都有孩子自命的意义,任何一个游戏里都藏有打开孩子心灵大门的钥匙。[4]

3-4岁的孩子特点是共同游戏,他们不再像1-2岁时那样各玩各的,他们喜欢和同伴们一起玩。因此,在这段时间里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发展,为他们创造与伙伴相互接触的机会。(2)游戏是自由自在的。儿童在游戏的时候没有规定的模式。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择不同的游戏。在游戏中他们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内心,尽情显露内在的潜力。 2、3-4岁幼儿游戏的教育对策:

从托班到小班,对孩子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跨度。小班幼儿欠缺知识经验,老师要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环境。三岁多的幼儿有模仿成人活动的愿望,但还不会明确提出游戏主题,需要教师更多地利用玩具及富有情感的语言,启发幼儿游戏的愿望,帮助他们确定主题并去实现它。在游戏中,要观察幼儿的表现并进行记录,可以整体的关注某个方面,也可以局部关注某个游戏,还可以个别跟踪记录某个幼儿。 案例:幼儿往往对玩娃娃家很感兴趣,但问题是娃娃家里只有2个娃娃,很多小朋友去抢娃娃,出现争执怎么办?教师可以扮演成某种角色进入游戏当中和孩子们一同游戏,进行幼儿的角色分配,可以让一些孩子扮演妈妈或者爸爸去抱娃娃,照顾娃娃;另外一些孩子扮演爷爷、奶奶等,这样可以帮娃娃喂吃的,或者帮娃娃洗澡穿衣等,分工合作。幼儿刚开始玩角色游戏时,只是热衷于模仿某一角色的动作或活动,并不十分明确自己所担任的角色意义,这就需要我们给予启发,帮助他们明确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身份。小班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及注意力不稳定,行为不受规则控制,更不会用规则调节自己的行为,同伴间一旦发生矛盾就无法解决或终止游戏或等待教师的帮助。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游戏的不同主题,不同角色对幼儿进行教育和训练。但在观察与教育时,必须注意保持'教育在后'的原则,幼儿更容易接受。5]

(二)4-5岁幼儿的游戏特点及其教育对策

1、4-5岁幼儿的游戏特点

(1)幼儿开始自己组织游戏,他们能够自己组织游戏,爱玩、会玩,开始分工,安排角色,自己规定主题等。案例:玩沙时,能够发起'建城堡'的游戏;搭积木时,搭好了'立交桥',还玩起关于交通警察的角色游戏。中班幼儿在游戏中能够自主与同龄人结成伙伴关系,通过相处,一起游戏可以相互影响,增长见识,了解自己不知道的生活经验,并商量改进游戏玩法等,可以说自主的能力还是在不断提升的。(2)以结构游戏为主4-5岁幼儿的游戏中,结构游戏占了主要地位。幼儿结构游戏具有明确的目的,了解结构游戏的计划、享受操作过程,同时也关心游戏成果。会对复杂的物体感兴趣并独立的建构,也会按主题、按要求美化结构物,并围绕其开展游戏。(3)游戏的目的性差,需要靠老师或家长的引导或者提示才能完整的进行游戏。容易在游戏中忘记最终目的,说明了幼儿以愉悦为游戏目的,任务意识不强。 2、4-5岁幼儿游戏的教育对策

教师要尊重儿童的意愿。儿童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表现。要善于观察儿童的活动,便可以了解每个儿童的特点和表现,通过游戏教育他。 结构游戏是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反映,教师应结合各科教学,利用散步、参观等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加幼儿对事物结构造型方面的知识,教幼儿学习设计结构方案,有目的的选材、平面图等。教师教他们共同讨论、制定方案、分工合作、开展活动。组织幼儿评议结构成果,鼓励他们主动地、独立的发表意见,以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6]

(三)5-6岁幼儿游戏特点及其教育对策 1、5-6岁幼儿的游戏特点

(1)充满幻想和创造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不同的玩法,并且玩得津津有味。游戏的假想性是以模仿现实生活的某一个侧面为基础,但又不是照样模仿,而是加入了人的想象活动。如用一根棍子当马骑,用一根冰棍棍当注射器等。[7]因此,游戏就是在假装,不是真实的。(2)有了明显的合作意识和规则意识。他们会和喜欢的同伴一起游戏,这时经常会听到'我不理你了'、'我不跟你玩了'之类的矛盾。能够很好的计划并分配游戏中的各种角色等。 (3)喜欢有挑战性的游戏,能够初步归纳游戏中所学的知识大班幼儿有明显的好学、好问的特点,喜欢有挑战性的游戏。游戏玩法要有一定适当的难度和一定的挑战性,这样能够更好的吸引到幼儿,而且内容最好是随性的,能够有所收益,有所启发的。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一些生活知识,和在生活中所学到的东西,对游戏进行改造,加以完善,使游戏更加生活化。而且会将所改的游戏进行归纳,运用于别的方面,并且在其他的方面也能将所归纳的东西运用开来。[8]

2、5-6岁幼儿游戏的教育对策

教师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富有挑战性的游戏情境。提高幼儿运动能力、创造能力。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观察、诱导、鼓励、评议、示范等。也要尊重儿童的主导地位。鼓励儿童不怕失败,尝试有挑战性、有一定难度的游戏。综上所述,游戏能带给幼儿无穷的乐趣和体验,他既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能促进幼儿不断发展,不断接触社会的有效活动。作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游戏对于幼儿的重要性,从而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游戏特点,采取不同的指导及教育策略。最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是幼儿游戏的观察着、引导者或者是幼儿游戏时的伙伴,而不是指挥官,去强行规定幼儿的游戏规则和游戏方式。这样,我们的幼儿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才能让他们在游戏当中充分体验游戏所带来的乐趣,实现游戏即教育,使幼儿身心能够更好发展。参考文献:

[1]传统儿童游戏德育功能及特征魏洁君;2012

[2]让游戏在幼儿教学中闪光李艳;《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