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方案考题训练九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新版鲁教版_第1页
中考化学复习方案考题训练九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新版鲁教版_第2页
中考化学复习方案考题训练九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新版鲁教版_第3页
中考化学复习方案考题训练九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新版鲁教版_第4页
中考化学复习方案考题训练九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新版鲁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4月19日中考化学复习方案考题训练九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新版鲁教版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考题训练(九)__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夯实基础1.【·苏州】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有毒B.二氧化碳常见于灭火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2.【·衡阳】如图K9-1所示的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图K9-1①不能燃烧②不能支持燃烧③还原性④密度比空气大⑤密度比空气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⑤3.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图K9-2A.装置①可作为CO2的发生装置B.装置②干燥O2时,气体由a管进b管出C.装置③可用作O2的收集装置D.装置④是收集CO2气体时的验满方法4.【·威海】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5.如图K9-3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图K9-3(1)写出a中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质b中主要成分的阳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阴离子是________。(3)物质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4)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标出物质e的化学式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5)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6.【·天津】请结合图K9-4中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图K9-4(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4)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__________(填“光滑面”或“磨砂面”)盖好集气瓶。能力提升1.【·重庆B】O2和CO2总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O2具有助燃性,而CO2可用来灭火B.空气中O2过多无害,而CO2过多会形成酸雨C.它们都能够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自然界里它们能够经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转化2.【·沈阳】能证明某无色无味气体是CO2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燃烧更旺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复燃C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D将气体通入蒸馏水中有气泡逸出3.【·镇江】如图K9-5为海水吸收CO2并进行碳循环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K9-5A.光合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此碳循环中将CO2转化为有机物和无机物C.吸收的CO2与钙化中释放的CO2的量相等D.钙化中释放CO2的反应为2NaHCO3+CaCl2=CaCO3↓+CO2↑+2NaCl+H2O4.【·镇江】常温下进行如图K9-6所示实验。图K9-6(1)A中固体逐渐减少,发生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C中有气泡冒出,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_。5.【·绍兴】图K9-7甲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左边部分为底部带小孔的眼药水瓶,把下部浸入和离开白醋能够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图乙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装置;该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图乙中的________(填字母)装置来收集CO2气体;检验CO2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K9-76.图K9-8是实验室制备CO2,并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图K9-8(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2)在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时,当关闭弹簧夹M和N,向仪器②中注水,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装置漏气。(3)关闭弹簧夹N,打开弹簧夹M,向仪器②中加入稀盐酸,装置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C处的石灰水变浑浊时,则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关闭弹簧夹M,打开弹簧夹N,用A、D、E、F制取纯净干燥的CO2气体,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中盛装__________,用于除去CO2气体中的水蒸气;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F中已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5)若关闭弹簧夹M,打开弹簧夹N。实验室要制取干燥的氧气,A、D、E、F、G装置中,只需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贺州】重质碳酸钙粉体产业为贺州市一大支柱产业,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粉体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探究,小组成员从一包粉体产品中取出样品5.10g放入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假设样品中的杂质不和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稀盐酸的总质量/g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14.6624.22m43.3452.9062.9072.90(1)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2)表中m=________。(3)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A2.C3.D[解析]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能伸入瓶中。4.A[解析]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的碳、氧是指元素,循环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维持了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的相对稳定。5.(1)CH4+2O2eq\o(=,\s\up7(点燃))CO2+2H2O(2)Ca2+CO32-(3)6∶1∶8(4)H2CO3Na2eq\o(C,\s\up6(+4))O3(5)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6.(1)试管铁架台(2)2KClO3eq\o(=,\s\up7(MnO2),\s\do5(△))2KCl+3O2↑(3)BD(4)磨砂面|能力提升|1.B2.C[解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此无色无味气体是二氧化碳。3.C[解析]海水吸收二氧化碳转化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部分,从反应2NaHCO3+CaCl2=CaCO3↓+CO2↑+2NaCl+H2O中可得出碳酸氢钠中所含碳元素等于生成的碳酸钙中碳元素质量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之和,因此吸收的CO2与钙化中释放的CO2的量不相等。4.(1)物理(2)红色[解析](1)A中固体逐渐减少,此变化中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体逸出,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2)二氧化碳气体进入C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5.AC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矿泉水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解析]A装置中经过控制弹簧夹,能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A装置能够起到甲图的作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C装置收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能够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矿泉水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已满,否则不满。6.(1)锥形瓶长颈漏斗(2)长颈漏斗中有液体滴下,不能形成液面差(3)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Ca(OH)2=CaCO3↓+H2O(4)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浓硫酸G装置中下层的蜡烛熄灭(5)A、E、F2H2O2eq\o(=,\s\up7(MnO2))2H2O+O2↑7.(1)100(2)33.78(3)解: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0.00g+5.10g-52.90g=2.20g。设样品中含有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x2.20geq\f(100,44)=eq\f(x,2.20g)x=5.00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eq\f(5.00g,5.10g)×100%≈98.04%。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8.04%。[解析](1)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因此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2+16×3=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