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2年04月01日-887)_第1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2年04月01日-887)_第2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2年04月01日-887)_第3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2年04月01日-887)_第4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2年04月01日-88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2年04月01日-887)1:布鲁纳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

A、转化

B、获得

C、评价

D、同化

2:焦虑是由紧急、担心、着急、忧虑、恐惊交织而成的一种心情状态。中同学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单项选择题

A、生活焦虑

B、睡眠障碍焦虑

C、交友焦虑

D、考试焦虑

3:老师上课前,先要引导同学温习上节课学过的相关内容再进行新学问的学习。这种做法遵循的迁移理论是()。

单项选择题

A、关系说

B、认知结构的迁移观

C、形式练习说

D、相同要素说

4:学习过程中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

多项选择题

A、利用背景学问、联系实际

B、记忆术

C、做笔记

D、提问

E、生成性学习

5:一般来说,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受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内化

B、行为

C、实行

D、反馈

6:一般在教学开头前使用()来摸清同学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支配教学。

单项选择题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7:认知内驱力、自提高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单项选择题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8: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意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是()

单项选择题

A、动机

B、需要

C、诱因

D、环境

9:学习策略是一种技能。()

推断题

10: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转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推断题

11:提出“智商”概念的是()

单项选择题

A、高尔顿

B、推孟

C、比奈

D、韦克斯

12: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单项选择题

A、教学过程之前

B、同学毕业时

C、教学过程之后

D、教学过程之中

13:想象、口述、总结、做笔记、类比、答疑等,这些都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从学习策略的分类上看属于()。

单项选择题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方案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14:在发觉教学中,老师的角色是同学学习的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促进者和引导者

B、领导者和参谋

C、管理者

D、示范者

15:就有效的操作技能的形成而言,仿照需要以()为基础。

单项选择题

A、认知

B、学问

C、智力

D、练习

16: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

单项选择题

A、外显性

B、客观性

C、绽开性

D、观念性

17:当同学取得好的成果后,老师家长赐予表扬和鼓舞,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单项选择题

A、预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18: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推断进展阶段的讨论中,听从与惩处定向阶段属于()。

单项选择题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19:松散群体是指同学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单项选择题

A、目的和内容

B、共同语言

C、深厚友情

D、约束力气

20:加涅于1969年与其同事一起第一次正式提出下列哪一选项的概念()

单项选择题

A、教育心理学

B、教学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联结心理学

21:学问的应用主要经受的基本环节有()

多项选择题

A、审题

B、理解

C、联想

D、解析

E、类化

22: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受的其次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23:由于看到鸟的飞行而创造了飞机,这类制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单项选择题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负向迁移

D、定势影响

24:群体进展的最高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集体

D、正式群体

25: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特点。

多项选择题

A、听从

B、软弱

C、稚嫩

D、消极

E、自私

26:引导个体的行为朝向肯定目标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

单项选择题

A、内驱力

B、需要

C、期望

D、诱因

27:老师对同学学习评定由于受同学某些特征之间的相像而赐予同样评分的倾向是()

单项选择题

A、宽大误差

B、集中趋势

C、规律误差

D、对比误差

28:某同学在回答“什么是圆的”的时候,说出“老鼠洞是圆的”,“李谷一唱歌的时候嘴是圆的”,这主要体现了发散性思维的()

单项选择题

A、流畅性

B、独特性

C、综合性

D、多维性

29: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创立的。

单项选择题

A、巴甫洛夫

B、列昂捷夫

C、维果斯基

D、鲁宾斯坦

30:“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单项选择题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31: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单项选择题

A、力量

B、技能

C、爱好

D、刺激一反应联结

32:阅读、心算技能属于()力量。

单项选择题

A、动作技能

B、智力技能

C、阅读技能

D、思维技能

33: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单项选择题

A、班杜拉

B、麦克里兰德

C、奥苏伯尔

D、阿特金森

34:上位学习又称()。

单项选择题

A、类属学习

B、总括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35:进展的最本质的倾向表现为()的过程。

单项选择题

A、分化与整合

B、同化与平衡

C、分化与对抗

D、对立与统一

36: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单项选择题

A、物质、外显、绽开

B、观念、内潜、简缩

C、物质、外显、简缩

D、观念、内潜、绽开

37: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错误的一种是()。

单项选择题

A、态度学习迁移

B、情感迁移

C、学问与技能迁移

D、气质迁移

38:依据学问本身的存在形式和简单程度,学问学习分类不包括()

单项选择题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总结学习

39:外部的纪律掌握被内化之后,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属于()

单项选择题

A、老师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自我促成的纪律

40:心理询问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心理测验

B、心理训练

C、会谈

D、理性心情疗法

41:讨论“如何提高同学的力量水平”。这类问题主要属于()

单项选择题

A、结构良好问题

B、结构不良问题

C、界定清楚问题

D、非现实问题

42:遗忘的进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

单项选择题

A、正加速型

B、零加速型

C、负加速型

D、倒“U”型

43:依据掌握、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公平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

多项选择题

A、专制型

B、开放型

C、劝说型

D、放纵型

E、民主型

44:在哪个阶段同学的伦理道德开头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单项选择题

A、学前阶段

B、学校阶段

C、学校阶段

D、高中阶段

45:采纳两难故事法讨论道德进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斯尔纳

D、巴甫洛夫

46:没有意识到或没有清晰意识到的动机是()

单项选择题

A、意识动机

B、外在动机

C、无意识动机

D、内在动机

47:“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白()的作用。

单项选择题

A、道德熟悉

B、道德情感

C、道德动机

D、道德意志

48:新老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老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

单项选择题

A、活动

B、细节

C、阅历

D、形式

49:检验老师教学技能是否达标的测评属于()

单项选择题

A、水平测评

B、选拔测评

C、诊断测评

D、相对测评

50: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是()

单项选择题

A、类化

B、恢复

C、分化

D、强化

查看答案

1:答案C

解析

2:答案D

解析同学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

3:答案B

解析【解析】认知结构的迁移观认为,同学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学问学习发生影响,这就是迁移,所以,认知结构是学问学习发生迁移的重要缘由。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新学习是不存在的。

4:答案A,B,C,D,E

解析略。

5:答案A

解析

6:答案A

解析要摸清同学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需要在教学开头前使用诊断性评价来诊断出同学学习困难的缘由后,可以对症下药,以便支配教学。

7:答案A

解析

8:答案C

解析

9:答案正确

解析略。

10:答案正确

解析略。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D

解析略。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A

解析

15:答案A

解析

16:答案D

解析

17:答案D

解析

18:答案B

解析

19:答案A

解析依据对松散群体的概念,选A。

20:答案B

解析

21:答案A,C,D,E

解析

22:答案C

解析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是:依从-认同-内化。(本解析由小熊供应)

23:答案A

解析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A,B,D

解析家庭教养方式有权威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权威型下的孩子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过分支配,一切由父母掌握。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简单形成消极、被动、依靠、听从、软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恳的人格特征。稚嫩、自私是放纵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的特征。

26:答案D

解析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意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27:答案C

解析

28:答案B

解析

29:答案A

解析

30:答案D

解析

31:答案D

解析桑代克认为,初次进入一只新的迷箱时,动物的活动都不是依据对笼子性质的理解,而是依照桌一种一般的冲动行事,随着错误反应的渐渐削减,正确反应的渐渐巩固,最终形成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刺激一反应联结。

32:答案B

解析阅读技能、心算技能应当属于心智技能,心智技能也可称为智力技能。(本解析由yuanyuan供应)

33:答案A

解析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

34:答案B

解析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

35:答案A

解析进展是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阅历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儿童心理进展的一般趋势表现为:综合的分化,进展的最本质的倾向表现为分化与整合的过程,这就是说,各部分相对独立的特别动作是从未分化的浑然一体的动作中分化出来的。

36:答案A

解析

37:答案D

解析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而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不存在迁移现象。

38:答案D

解析

39:答案D

解析

40:答案C

解析

41:答案B

解析

42:答案C

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