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中考试题汇编及阆中历史文化资料_第1页
狼中考试题汇编及阆中历史文化资料_第2页
狼中考试题汇编及阆中历史文化资料_第3页
狼中考试题汇编及阆中历史文化资料_第4页
狼中考试题汇编及阆中历史文化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狼一、比较阅读下面篇文言文,完成12~15题。(10分)【甲】一屠晚归,止增笑耳。【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牧竖》)【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C.狼不敢前

跑号如前状

D.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分)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2分)1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15.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二、阅读:一屠晚归-----------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⑴顾野有麦场:⑵一狼洞其中:1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刀劈狼首先帝不以臣卑鄙B.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屠乃奔倚其下安陵君其许寡人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18.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三、文言文阅读:一屠晚归,---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6.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乃悟前狼假寐(睡觉)B.屠暴起(暴躁)C.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D.止增笑耳(只有)7.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A.蒙辞以军中多务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固以怪之矣8.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A.少时,一狼径取,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C.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D.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9.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10.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B.“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C.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D.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四、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9——13题。(15分)(甲)狼不敢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1)目似瞑(2)将舐其喉(3)信不诬哉(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然野心不过遁逸耳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C.叫嚣乎东西,突乎南北D.而顷刻两毙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C.更不止于野心矣/所欲有甚于生者D.乃杀之而取其革/乃重修岳阳楼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13.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3分)五、狼(第三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但)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shǐ猪)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户能作此谋?1.选出与“以吹豕之法吹之”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句()A、以刀劈狼首B、遂负之以归C、臣是以无请也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做个小翻译,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顾无计可以死之()((2)惟有小刀不盈寸()()(3)令不可去()(4)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5)遂负之以归()3.翻译下列句子。①但思无计可以死之。译文:②.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译文:4.本文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屠夫的形象?六、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问题。狼施威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苍生(造福百姓),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猪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羊贸贸然(莽莽撞撞地)来,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二者之长,又当如何?”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笑曰:“这一般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也。”(选自吴妍人《俏皮话》)1.翻译文中加点字。(1)果腹()长()竟()合()2.翻译下列句子。⑴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⑵动辄言功:3.选文中有一成语:,其在文中的含义是;与文中“果腹”一词有关的成语是:,其在文中的含义是4.下列加点的“之”字与其他3项不同的是()A.我之皮,能衣被苍生(造福百姓),如何言无功?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C.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D.尽扑杀而食之七、狼(第一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歘①一狼来,瞰②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③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④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注释:①歘(xū):突然。②瞰(kàn):看。③蚤:通“早”。④昧爽:黎明。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1)有屠人货肉归(2)示以空担(3)仰首细审(4)直十余金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2)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11.屠人先前的“惧”而后的“大骇逡巡”,其中的原因各是什么?12.读了这则小故事,给你怎样的人生启示?一、答案:12.B

13.①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

②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14.D

15.开放题: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是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二、答案】

15.⑴回头看

⑵打洞(2分,每空1分)

16.C(2分)

17.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2分,意思符合即可)

18.启示: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②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2分,写出一点即可,意思符合即可)

三、【答案】6、B

7、A

8、B

9、D10、C

四、9.(2分)(1)闭眼(2)咬(3)确实、的确(4)遗留、留下、招致(答对一个不得分,答对两个、三个均得1分,答对四个得2分)

10(3分)B

11.(3分)D

12.(4分,每小题2分)(1)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另一只狼象狗似的蹲坐在(屠夫)前面(2)表面上装出亲热的样子,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意思正确即可,关键词“去”“犬”“阳”“阴”译错酌情13.(3分)阴险、狡猾、奸诈(1分)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1分);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本质

五、【参考答案】1.A

2.(1)办法

使„„死亡

(2)只

(3)挣脱

(4)旁边

留下(5)背

连词,相当于“而”3.①.只是想不出办法来杀死狼。②.腿僵直不能弯曲,嘴张开了合不上。[点拨]要把重点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如股:大腿;屈:弯曲),译句要通顺。

4.机智、善于利用有利条件战胜恶狼。[点拨]抓住对屠夫的动作描写(“伏”“捉”“割”“吹”等),来分析人物形象。

六、【参考答案】1.果腹(吃饱肚子)

长(长处,优点)竟(结束)合(配)

2.(1)你是这么愚蠢的一种动物,哪里能比得上我?(2)动不动就夸口有功。

3.突如其来

突然的来到。

食不果腹

吃不饱。

4.D

七、9.

(1)卖

(2)给„„看

(3)端详,仔细看

(4)

通“值”

10.(1)卖肉的人很害怕,慢慢走近一看,原来是死狼。

(2)当时狼皮很贵,一张皮值十几两银子。屠夫算是发了一笔小财。

11.先前“惧”是因为一只狼始终尾随着他;“大骇逡巡”是他早上取肉时遥望树上像吊着一个死人。

12.要抵制诱惑,切莫贪图小便宜,否则会因小失大,害了自己。(也可从屠户角度回答,意对即可。有有两个牧童进山发现狼窝,窝里有两只小狼。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分别爬上一棵相距数十步的树。不一会儿,大狼回来了,进窝发现小狼不见了,神情非常惊慌。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耳,故意让它痛嚎。大狼听到后,抬头看见这样,十分愤怒,跑到树下,狂叫不已,还用爪子抓树皮。这时候另一个牧童在另一棵树上如法炮制,令小狼痛嚎。大狼听见声音,到处张望,发现小狼;于是不顾这边的狼崽,转而奔至另一棵树下,像刚才那样狂叫撕抓。第一棵树上的牧童又让小狼哀号,大狼又转身扑过去。从头到尾,大狼嘴里没有停止过嚎叫,脚下没有停止过奔跑,这样来回数十次,跑得也慢了,声音也小了;再过一会,大狼奄奄一息,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很久都不动弹。牧童于是从树上爬下来,凑近一看,原来它已经气绝身亡。告诉我们要用智慧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有个有钱人家偶尔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豢养,也和狗相安(无事)。稍微大了点,还是很驯服。竟然(就)忘了它是狼。一天白天躺在客厅里,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怒的叫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再次就枕准备睡觉,狗又像前面一样(吼叫),(他)便假睡来等着(观察情况)。便(发现)两只狼等到他没有察觉,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就杀(狼)取它们的皮。这事(是)堂侄虞敦说的。狼子野心,(是)真实(而)没有诬蔑(它们)啊!狼子野心,这样的说法确实是可信的,而不是诬蔑。表面上假装亲昵,而心里却心怀不轨,更不单单有这么点野心。野兽有这样的情况不并足以说什么,为什么连人都回这样而延误自身呢?有一个屠夫,晚间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地窝棚,他就跑进去藏在里面.恶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屠夫急忙抓住它,不让它抽出去.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长的小刀子,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屠夫)用力吹了一阵儿,觉得狼不怎么动了,才用带子把狼腿捆起来.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活像一头牛.四条腿直挺挺地不能弯曲,张着大嘴无法闭上,就把它背回去了.不是屠夫,谁有这个办法呢?有个屠夫担着肉回去,天色已晚,忽然来了一条狼,觊觎担上的肉,看起来很想吃的样子,跟着屠夫走了数里路。屠夫很害怕,拿出屠刀比划,狼稍微停下;等到屠夫又开始赶路,狼又跟着走。屠夫想到狼想吃的是担子里的肉,还不如把肉挂到树上,第二天早上再来取。于是就用钩子钩着肉,踮起脚挂在树枝间,然后把空空的担子展示给狼看。狼就停下不跟了。屠夫安全地回去了。第二天拂晓,屠夫到原地取肉,远远地望见树上悬挂着巨大的物品,就像有人吊死的样子,屠夫大吃一惊。他疑虑徘徊,慢慢靠近查看,发现是一死狼。屠夫抬起头仔细查看,看见狼口中含着昨天挂在树上的肉,挂肉的钩刺穿了狼的上腭,就像鱼吞吃诱饵一样。当时狼皮的价格昂贵,价值十余两银子,屠夫因此发了笔小财。就像爬上树找鱼一样,(狼贪吃钩上的肉),因此得此遭遇,真是可笑。阆中文化资料喵喵一阆中印象第一词——风水古都历史渊源:据称是唐代贞观年间著名天文历算学家袁天罡奉太宗皇帝之命由长安行至西南步测王气,到达阆中终于步测到王气。传说袁天罡规划了阆中古城,此地依山傍水,龙脉之地,颇具王气。(在天宫院的介绍中,关于天文的主要贡献多是由李淳风出血的,袁天罡的贡献十分抽象,估计实质贡献不多。)(风水,主旨是为了追求人居环境的协和、择吉而避凶,构成中国独特的景观评价体系。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现象,已经为了建筑的潜规则甚至显规则。风水以藏风、得水为条件,着眼于寻求理想的居住或墓葬环境。古代认为,环境与人之间有奇异的类同性,地理环境尤其是山对人的影响,譬如形状上人肥山厚、人饥山瘦,气势上人秀山清、人迷山浊,动作上人驻山宁、人离山走,性情上人勇山雄、人凝山缩,伦理上人孝山顺、人亏山逆。中国风水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时代风水观念、风水意识的形成,到伏羲八宫卦序图发展为六十四卦、演变成《周易》,再到秦汉风水理论创世,到魏晋南北朝风水术大肆张扬,隋唐时期时期风水理论著作颇丰,直到唐以后,形成“形势宗”和“理气宗”两大派别,前者中山川形势的空间形象上达到天人合一,后者注重是在时间顺序上达到天地人合一。经由阴阳、五行、八卦、四象、天干地支等学说引入,综合了天文学、地理学和人体学这风水学的三大支柱,实现风水学最高原则——天地人合一。古代哲学认为,天地人是一体的,天上有的,人间必然有,地下也有。这种观念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思维的基本源头和文化基因,也贯穿了风水学的发展过程中。)1神秘的北纬31度阆中与古埃及金字塔等神秘之地同处于北纬31度区域。(沿地球北纬30°线前行,眼前既有许多奇妙的自然景观,又存在着许多令人难解的神秘、怪异现象,从地理布局大致看来,这里既是地球山脉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所在地,同时又是海底最深处——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的藏身之所。世界几大河流,比如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中国的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均是在这一纬度线入海。更加令人神秘难测的是,这条纬线又是世界上许多令人难解的著名的自然及文明之谜的所在地)。2阆中山水阆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四周环山绕水。山川形胜,秀绝寰宇,温润敦厚的嘉陵秋水为蜀都三秀之一。是大巴山脉、剑门山脉、嘉陵江水三者汇集之自然山水之地同时也是仙气、灵气、王气三者汇集之地,所以号称”嘉陵第一山水”。文化历史渊源: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阆”字说:“阆,门高也。”意思说:“阆”是高门的意思。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解释“阆中”说:“其山四合于郡,故曰阆中。”意思说:阆中周围山形似高门,城在其中,所以称阆中。也就是说,阆中因山得名。《旧唐书·地理志》解释阆中得名时说:“阆水迂曲,经巴郡三面,故曰阆中。”嘉陵江流经阆中一段,古称“阆水”。意思说:嘉陵江绕城三面,城在其中,所以称“阆中”。也就是说,阆中因水得名。两种说法看似不一,实际并不矛盾。阆中四面山形如高门,因名阆山;嘉陵江流经阆山下,因名阆水;城在阆山阆水之中,故名阆中。阆中地理位置图阆中山水环绕图城周苍山连列拱卫,佳景云集、气象深远,准确表达了风水的“龙、沙、水、穴”理论模式,是历代堪舆家视为最理想的风水宝地。山水环绕、冲阴抱阳风水文化中必备元素一一具有。阆中城周风光图3建筑规划古城内建筑规划以中天楼为轴心,应“天心十道”之喻,按东西南北走向,次第展开,布若奕局。中天楼全景从中天楼看街巷可谓城中飞阁连危亭,却望城郭如丹青。对岸观景图阆中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起因除了阆中为全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同时保护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古民居街院和寺院楼阁构成了阆中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4民居街院明清时期古风遗存,融京都四合院与江南园林风韵又自显川北特色的民居古院,融合风水理论。有四水归堂的四合院格局,纳光避风的倒天井坐向,另外还有串珠式、品字形、多字形等即寄托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又适于居住的多样院落形式。风水之观念哲学以民居为载体再一次贯穿百姓生活。(古城四合院,中院落为天井,采光、透气、通风、理水。周边屋檐的雨水流入天井,称“四水归堂”。四围屋檐可遮雨,人行檐下,不湿鞋。院中种树栽花,自成一个优雅、闲适、清静的小天地。)品字形院落鸟瞰图院落风光图石板长街、斑驳小巷、青瓦长檐,古风古韵的古城街巷景色也是组成阆中风水哲学文化的重要部分,阆中巷景图5寺院楼阁阆中古城内永安寺、大佛寺、滕王阁、观音寺、巴巴寺、福音堂、陕西会馆等十多处寺院祠馆建筑彰显阆中丰厚的文化。阆中风水无处不在,专家认为阆中精典的完美风水格局活脱出风水理论的丰富哲学和文化内涵,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典范性。阆中境内其著名景点的为以下几处:汉桓侯祠汉恒侯祠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明代又称雄威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国文化旅游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张飞为三国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刘备攻取四川后,封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并任巴西太守镇守阆中。在镇守阆中7年间,张飞保境安民,发展农桑。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张飞被属下张达、范强所害,谥为桓侯,葬于阆中。张飞遇害后人们敬其忠勇,为他筑冢建祠,以示纪念,从初建时算起汉桓侯祠已有1700多年历史。据阆州刺史崔善《新建巴西太守张桓侯祠记》,张飞死后即建起桓侯祠,虽历遭兵火毁坏,但累毁累建,“土宇几更,墓田如故”。明代典膳黎重,在墓冢四周增筑围墙47丈。此后还有多次续修。现在的桓侯祠为明清时重建的四合庭院式古建筑群,占地5000多平方米,规模恢宏,建造精美,由山门、敌万楼、左右牌坊、东西厢房、大殿、后殿、墓亭、墓冢组成,建筑面积达2200平方米,为三国文化的一大胜迹。唐代佛塔唐代佛塔图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城北玉台山半腰,现滕王阁景区内,唐滕王元婴镇守阆中时所建。佛塔高8.25米,四方形塔基,刻四瓣梅花形须弥座,塔身为覆钵形,正中开一船形龛,内刻一佛结跏跌坐于莲台,上装塔刹,刹基两层,下层有石雕八力士举托刹身,上层为六方柱,各方开一昆门,门内刻一座佛,刹为火焰纹状。石质细腻,古朴秀美。此塔为七级浮屠,原为三座,仅存一座。其视觉效应奇特,无论从任何角度看去,石塔均向一旁倾斜。五龙庙五龙庙图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阆中河楼乡白虎村五龙山麓。始建于唐代,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修。占地4亩,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原有山门、戏楼、左右厢房及文昌阁等,“文革”被毁,现仅存元代文化遗址文昌阁,属全木结构,其建筑风格为布筒瓦覆盖的单檐歇山式屋顶,面阔3间,檐柱侧脚明显,前檐下施六铺作斗拱出双挑:第一挑瓜子拱雕呈翼型,第二挑华拱左右各出斜拱,极为别致。斗拱用料粗大,梁架举折小,屋面平缓。四根檐柱用料较大。整个建筑,既具宋代《营造法式》中某些建筑特点,又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其“叉手”用料为同期建筑所罕见,左右次间还保持“草袱”及圆木椽子。建筑造型优美,大式作法,与山西五龙庙型制相似。虽仅存后殿,但却是现已保存不多的元代建筑。清代四川贡院四川贡院图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考棚在城内学道街、清嘉靖年间重建、原由山门、廊道、考房、大殿、二殿、后殿和考生宿房组成。现存有卷棚式廊道,纵横共长50多米,廊道两旁的木栏上带有飞仙椅。左右有两排考室,各室相隔,饰以雕花。至今保护较好,是全国仅存的两处考棚之一。清代考棚,是川北道贡院的俗称。科举制度是封建王朝分科考试选拔文武官员后备人才的一钟制度。明清时,阆中代行四川临时省会17年,在这里共举行乡试四科。省会迁徙后,阆中贡院考棚又作县试、府试场所至废除科举制度。滕王阁滕王阁景图嘉陵第一江山景区---滕王阁在阆中城北的玉台山,同南昌滕王阁一样,是唐高祖李渊第22子滕王元婴建造。滕王于公元679年由寿州调隆州(阆中),嫌“衙役卑陋”,便在城中建“隆苑”(玄宗时改“阆苑”)又在玉台山建玉台观和滕王亭,供其游乐,杜甫有《滕王亭子二首》。滕王阁下台基上有唐代佛一座。塔身为上大下小长圆球体,正中开一船龛,内刻一佛结跏跌坐于莲台。上装塔刹,有石雕8力士举刹身。刹身为六方柱,各方有佛一座。刹顶为一焰纹状圆石。石塔通高8.25米。二阆中印象第二词——天文历法据称远古时代阆水诞生了人祖华胥,华胥在阆中孕育了伏羲、女娲兄妹,远古华胥之国的阆中是“相天法历”、“仰望俯察”、“巫祝占星术”的发源地。其实由于阆中集聚风水堪舆家所以天文研究自当人才辈出,在唐宋时期已经成为天文研究中心。1八卦伏羲所创的八卦衍生出的卦象理论,在古代制定天文历法一直是重要的依据。阆中天宫院中的伏羲八卦图2春节汉武帝时阆中籍天文学家落下宏提出“浑天说”,制作了第一台“浑天仪”。制作了我国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历法《太初历》,根据《太初历》诞生了春节。阆中春节景象3天文学家以落下闳为名命名的星座,闪烁星空,其后任文孙、任文公天文学家父子,周舒、周群、周巨祖孙三代天文学家。4天文古风遗迹阆中天文研究闻名遐迩,东汉时期张道陵来阆中布教传道,唐代天相相术大师袁天罡、李淳风等先后来阆中定居,研究阆中天文、地理。蟠龙山、锯山垭、九龙捧圣的天宫院、天罡墓、淳风墓等古风遗迹。三阆中印象第三词——民俗文化除了风水文化、天文文化其外巴国文化、三国文化、科举文化、宗教文化、也各放异彩,这表现在多元的民俗文化方面。1民俗四川常说巴蜀文化,而阆中则是当时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巴国的最后一个王国都还定都于阆中,巴渝舞、川北灯戏、傩戏和牛灯竹马等流传于阆中民间的民俗艺术中,都有很浓郁的巴蜀文化的风格。巴渝舞巴渝舞表演古城阆中,曾为巴子国国都,巴人与汉民族长期聚居,形成一种具有鲜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成为阆中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巴渝舞是古巴人在同猛兽、部族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集体武舞。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就是由巴人组成的“龙贲”军,执看挺仗,前歌后舞,“凌殷人倒戈”,从而取得胜利。秦末,阆中巴人领袖范目率七姓巴人帮助汉高祖“还定三秦”,在冲锋陷阵中,巴渝舞又起了重要作用。《华阳国志·巴志》云:“阆中有渝水,民多居水左右,天生劲勇,数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舞,便进入了皇室宫廷。

汉代还为巴渝舞配了4篇舞曲:一曰矛渝,二曰安弩,三曰安台,四曰行辞。巴渝舞的基本形式是“执仗而舞”。“仗”,兵器,“执仗”即执干戈;伴奏则是击鼓。班固《汉书》载:“巴渝鼓员,三十六人”。他讲的是宫廷燕乐的巴渝舞,征伐战场上的巴渝舞,有多少人战斗,就有多少人歌舞:在阵前拼杀者,执看挺戈,大声呼呵,后面伴奏者,则击鼓顿足,以增威势,这就是史书所为的“前歌后舞”。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这样描绘巴渝舞的壮观场面:“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山谷为之荡波。”为了“耀武观兵”,朝廷接待“四夷使者”,便常常表演巴渝舞。

巴渝舞是阆中渝水土著巴族賨人所创造的民间舞蹈。賨人天性劲勇,俗喜歌舞。汉高祖刘邦伐三秦建大汉时,被募为汉军前锋。他们那种“巴师勇锐,歌舞以凌”的气势和战斗力,赢得了汉高祖的喜爱,并将宗人的战争武舞取名为“巴渝舞”,引进宫廷,历经魏、晋、南北朝,至唐代,虽曾数易其名,仍盛演不衰。唐以后,“巴渝舞”在宫庭中销声匿迹,名不见经传了。但在民间仍在世代承传,历经演变,原始的武舞演变成祭祀性舞蹈和庆典性舞蹈。留传至今的“八仙鼓”(又名“巴象鼓”)即是历经演变的“巴渝舞”的一种表现形式。“八仙鼓”为长柄双面兽皮鼓,鼓面绘有八仙或图腾图案,直径约30--40厘米,鼓柄约120厘米。八仙鼓舞多为10人以上的群舞,适宜广场表演。表演时,沙锣一道,鼓手随后,一面击鼓,一面呐喊,不断变换队形,浩浩荡荡,威武雄壮。

1955年,阆中组队参加四川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奖。1991年,阆中市组织300人的“八仙鼓”表演队伍,参加南充第二届丝绸节开幕式表演,引起轰动,获得奖励。2001年市群众艺术馆蒲公英少儿艺术团演出的以八仙鼓舞为素材的创作舞蹈《巴鼓新韵》,参加四川省舞蹈大赛,获得编导和表演两个一等奖。为了研究“巴渝舞”,1997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由肖善生撰写的《巴渝舞初探》。阆中灯戏据考证,川北灯戏源于古老的傩戏。傩戏又兴起于远古时代,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每逢春社、秋社、清明、建庙迎神、神佛生日等民俗活动就会有坛(傩)班和灯班艺术表演,后来两类戏班相互糅合形成独特唱腔的灯戏(川派傩戏)。《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苍溪灯戏中的灯腔或灯调,是在灯戏表演中吸收音乐演变的”。这种深情优美的山歌调、打夯歌,耐人寻味的川剧座唱称之为“灯戏”,它迅速传遍了川北及陕甘边界地区,阆中民间艺人吸收并加以发展,形成一定影响力的阆中灯戏。

新编川北灯戏《打判官》剧照

《拜师》剧照川北皮影2000多年前,在今陕西地区出现羊皮戏,俗称皮影戏。皮影戏运用幕影演出道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