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_第1页
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_第2页
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_第3页
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_第4页
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ONTENTS目录01宏观经济和投资环境01-091.地理优势022.宏观经济033.产业现状和产业机会054.创新表现075.龙头企业0902人才环境10-211.概况112.教育资源133.人才吸引政策144.人才流动与派遣165.活跃的人才市场176.用工政策1803薪酬与福利最低工资薪资增长四大湾区薪资水平比较社会保障制度国家规定福利政策市场流行福利

22-302324252627282904生活成本和生活质量生活成本与医疗生活质量05展望未来

31-33323234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宏观经济投资环境地理优势宏观经济产业现状和产业机会创新表现龙头企业01地理优势湾区通常指围绕沿海口岸分布的众多海港和城镇所构成的港口群和城镇群,而衍生的经济效应则称之为湾区经济。放眼全球,湾区经济的发展已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区域发展的新模式,更是国际竞争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新载体。粤港澳大湾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是中国准确把握国际竞争新焦点的前瞻性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称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粤港澳大湾区地处“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大经济圈以及香港、澳门两大对外窗口城市的深度融合区域,同时面向南海,是距离南海最近的经济发达地区,临近全球第一黄金航道、是太平洋和印度洋航运要冲,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会点。2015年3月,21中首次提出要深化与港澳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2017年初,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到深化珠三角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2018815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任组长,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及澳门特首崔世安均担任小组成员。20192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开发布,这份纲领一个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将在不懈奋斗中一步步化为现实。

大湾区拥有世界级的运输和物流网络,包括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和广珠澳高铁在内的全新交通基础设施将大幅缩短大湾区主要城市间的交通时间,为多地企业开展密切合作、建立伙伴关系和交易创造更多机会。大湾区为实现各城市协同发展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在生活和工作上提供诸多便利,打造港珠澳大桥与广深港高铁,构建大湾区“一小时城轨交通生活圈”。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中国广东省伶仃洋区域内,全5520091215日动工建设,20181024日正式通车。通车后,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45分钟。广深港高速铁路,简称广深港高铁,是中国华南地区连接广州市、东莞市、深圳市1226日通车运营,香港段于2018年9月23日通车运营。通车后,从广州南站到香港西九龙站只需47分钟,从广州南站到深圳北站只需30分钟,而从深圳北站到香港西九龙站仅需17分钟。这些重大基建项目与其他举措相结合,将使大湾区在中国对外经济开放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02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宏观经济2014年至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国民生产总值(GDP)实现“三连增”。大湾区的11城GDP之和从201481,720.8201693,526.1亿元(1.4万亿美元)GDP12%,12大经济体俄罗斯(1.28万亿美元)大经济体韩国(1.41万亿美元)相当。2017GDP101,843亿元(1.6万亿美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2.17%7%156,060元人民币,是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具体来看,2017GDP10中,深圳、GDPGDP增幅最快,分别10%、9%、8.8%1。2014-2017大湾区GDP单位:亿元150,000

81,720.8

86,720.7 93,526.7 101,843.0100,00050,0002014 2015 2016 2017数据来源:1.《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18)》03目前,世界上现有成熟的三大湾区,分别是东京湾区,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其核心定位各不相同。东京湾区位于日本本州岛中部太平洋海岸,是优良的深水港湾,包含有东京、横滨、川崎、船桥、千叶等五个大城市,经济总量占全国的31是世界金融的心脏,汇聚众多银行、证券、期货、保险和外贸机构,其金融业、奢侈品、都市文化都具有世界影响力,同时也是美国第一大港口城市和重要制造业中心。9101就坐落在该湾区,同时该湾区也是美国海岸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和科教文化中心之一。旧金山湾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拥有举世闻名的硅谷20多所著名大学,以及谷歌、Facebook、苹果等互联网巨头和特斯拉等企业的全球总部。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规模对比(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规模对比(2016年数据)1占地面积常住人口GDP人均GDP万平方公里占地面积常住人口GDP人均GDP万平方公里万人万亿美元万美元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机场旅客吞吐量万标箱亿人次粤港澳大湾区5.656,7651.382.047.9%6,5201.75东京湾区1.354,3831.864.243.6%7661.12纽约湾区2.152,3701.837.723.5%4651.3旧金山湾区1.807680.8210.532.7%2270.71金山湾区的227万标箱,是世界三大湾区总和的4.5倍,成为世界第一。可以说,是全球港口最密集、航运最繁忙的区域。2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

6,520

港口集装箱2016年吞吐量465 766 227粤港澳大湾区港口数量5纽约湾区1东京湾区8旧金山湾区1数据来源:1.人民网,中国指数研究院.》04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产业现状和产业机会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先进标准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优势互补、紧密协作、联动发展,培育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粤港澳大湾区从三次产业的结构特征来看,已由工业经济迈进服务经济阶段。粤港澳大湾区的三次产业结构由1.51:35.79:62.7120161.34:33.23:65.44。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第一大产业,第二产业则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经济增长由工业拉动向服务业拉动转变。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察赋及主导产业兼具“制造+服务”的特征,依托珠三角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加之港澳地区发达的金融与高端服务,双轮驱动可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粤港澳大湾区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2016年,珠三角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54.9%32.5%201234.5个百分点。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20129.6个百分点。1粤港澳大湾区将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优化制造业布局,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创新研发能力强、运营总部密集以提高协作发展水平。支持东莞等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佛山深入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支持香港在优势领域探索“再工业化”。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以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高速高精加工装备和智能成套装备为重点,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培育一批具有系统集成能力、智能装备开发能力和关键部件研发生产能力的智能制造骨干企业。支持装备制造、汽车、石化、家用电器、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做强做精,推动制造重点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开发绿色产品,打造绿色供应链。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依托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科研资源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等高端要素集聚平台作用,联合打造一批产业链条完善、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在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技术、5G和移动互联网、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智能机器人、3D绕信息消费、新型健康技术、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服务业、高性能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及其关键环节,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培育壮大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促进地区间动漫游戏、网络数据来源:1.《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18)》05提高粤港澳大湾区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大湾区内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逐渐提高

高。2016年,大及物流等主要行业湾区内服务业增加值约为59,853亿元人民币,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约占服务业增加值的45%,金融、运输、仓储及物流等主要行业门类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占比约为53%。及物流等主要行业粤港澳大湾区将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发挥香港在金融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平台。支持广州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建设产权、大宗商品区域交易中心,提升国际化水平。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建设成为葡语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发挥中葡基金总部落户澳门的优势,承接中国与葡语国家金融合作服务。研究探索建设澳门-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支持香港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建设国际认可的绿色债券认证机构。支持广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支持澳门发展租赁等特色金融业务,探索与邻近地区错位发展,研究在澳门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证券市场、绿色金融平台、中葡金融服务平台。支持深圳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深澳特色金融合作,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加强金融科技载体建设。支持珠海等市发挥各自优势,发展特色金融服务业。在符合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创新型跨境机动车保险和跨境医疗保险产品,为跨境保险客户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理赔等服务。逐步扩大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大湾区内的银行机构可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跨境人民币拆借、人民币即远期外汇交易业务以及与人民币相关衍生品业务、理财产品交叉代理销售业务。大湾区内的企业可按规定跨境发行人民币债券。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和机构进行跨境投资的空间,稳步扩大两地居建立资金和产品互通机制。支持香港机构投资者按规定在大湾区募集人民币资金投资香港资本市场,参与投资境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不断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保险机构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设立经营机构。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监管协调沟通机制,加强跨境金融机构监管和资金流动监测分析合作。完善粤港澳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监管合作和信息交流机制。建立和完善系统性风险预警、防范和化解体系,共同维护金融系统安全。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聚焦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发展短板,促进商务服务、流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发展,健康服务、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以航运物流、旅游服务、文化创意、人力资源服务、会议展览及其他专业服务等为重点,构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推进粤港澳物流合作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冷链物流,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建设国际物流枢纽。支持澳门加快建设葡语国家食品集散中心。推动粤港澳深化工业设计合作,促进工业设计成果产业化。深化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有序推进市场开放。充分发挥香港影视人才优势,推动粤港澳影视合作,加强电影投资合作和人才交流,支持香港成为电影电视博览枢纽。巩固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高端会议展览及采购中心的地位,支持澳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展览品牌。深化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对港澳服务业开放措施,鼓励粤港澳共建专业服务机构,促进会计审计、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管理咨询、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建筑及相关工程等专业服务发展。支持大湾区企业使用香港的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06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创新表现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关键在创新。粤港澳大湾区的研发经GDP2016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3个国家创新城市,建有2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6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97家新型研发机构、44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集中布局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东莞散裂中子源、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深圳国家基150161名,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112个。大湾区内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89万家,居全国第一位,PCT(PatentCooperationTreaty)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56%。2012年至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历年发明专利呈现逐年稳步递增趋势,平均年增长率达到33.86%。五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总量增幅达213.6%。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创新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深圳-香港地区表现尤为突出。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7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深圳-香港地区超越硅谷所在的旧金山湾区,在全球创新集群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东京湾区。为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迈向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主要承载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16年全球企业申请注册国际专利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兴通讯(ZTE)4,123PCT申请量3,692项专利申请排名第二。深港的创新崛起也得益于香港对科技创新的日益重视。2016年,香港的研发19,7131201048%;研发人员数量也有201024,060201629,047人。香港的科技创新主要由高等教育机构和工商机构承担,特别是高等教育机构,无论是研发开支还是研究人员占比均超过50%,这一点与珠三角地区研发投入主要依靠企业不同,这也正是香港与珠三角可以互补的地方。排名区域集群属地1–横滨日本2–香港中国3旧金山美国4首尔韩国7北京中国10巴黎法国数据来源:《2017排名区域集群属地1–横滨日本2–香港中国3旧金山美国4首尔韩国7北京中国10巴黎法国数据来源:1.香港科技创新数据来自《香港创新活动统计(2009-2016)》07从改革开发至今,中国内地和香港和澳门之间基于CEPA(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及中国内地和香港和澳门签署的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安排等政策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已有十分密切的人才、货物和资金的流通,充分发挥和实现了区域合作的协同效应。2017年12月《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的提出,是政策层面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产业注入的一剂强动力,串联起广深莞之间的创新资源。此后,粤港澳大湾区11城均出台了相关政策来切实支持当地人才创业,企业创新,全面助力大湾区成为世界科技创新中心。比如:香港《行政长官2017年施政报告》,香港要在创科路上急起直追,政府会循八大方面加强创科发展。增加研发资源、提20香港《行政长官2017年施政报告》,香港要在创科路上急起直追,政府会循八大方面加强创科发展。增加研发资源、提20亿元的投资本地创科初创企业。广州《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意(201815号对落户广州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分别给予3000万元、10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或按项目总股本的30%给予直接股权投资支持,最高1亿元。深圳《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延长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结转年限的通知》财税〔2018〕76号),明确具有资格年度之前5年亏损结转弥补年限,从根本上对企业进行减税。珠海 东莞 中山《珠海市科技信贷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投资风险补偿金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对珠海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实施单独的风险容忍政策和利率优惠政策。

《东莞市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人才经济贡献奖励实施办法》(东府〔2018〕75号),才公寓。

《中山市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具前瞻性意义、超基础软件服务前规划建设的国家级、省级服务平台,在其项目成熟前期,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验收通过之后,在前三年300万元、省级100万元的运营资金支持)。08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龙头企业根据财富中文网2018年7月发布的最新的《财富》2018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公司在上榜公司中达到了120家,已经非常接近美国(126家),远超第三位的日本(52家)。粤港澳大湾区2018年世界500强企业数量有18家,主要分布在房地产、贸易、人寿与保险行业等领域。2018排名企业名称营业收入(百万美元利润)(百万美元2018排名企业名称营业收入(百万美元利润)(百万美元城市员工数所属行业29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44,196.813,181.4深圳342,550人寿与健康保险(股份)72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89,311.47,020.8深圳180,000网络、通讯设备86中国华润有限公司82,184.13,151.9香港423,169制药111正威国际集团72,766.21,545.8深圳17,886金属产品213招商银行47,950.710,379.4深圳72,530银行:商业储蓄230中国恒大集团46,018.63,606.1深圳125,526房地产240联想集团45,349.9-189.3香港54,000计算机、办公设备280招商局集团39,970.84,039.4香港108,737邮件、包裹及货物包装运输283怡和集团39,456.03,785香港444,000车辆与零部件295友邦保险集团38,330.06,120香港20,000人寿与健康保险(股份)323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5,794.22,557.3佛山101,826电子、电气设备331腾讯控股有限公司35,178.810,580.6深圳44,796互联网服务和零售332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35,117.44,150.5深圳77,708房地产339来宝集团34,420.8-4,938.2香港500贸易353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33,572.03,856.3佛山124,837房地产361雪松控股集团32,711.51,068.1广州31,065贸易374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31,892.44,504.5香港300,000专业零售465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5,597.5449.2香港77,472人寿与健康保险(互助)数据来源:《财富》09人才环境概况人才吸引政策人才流动与派遣活跃的人才市场用工政策10人才环境概况人才吸引政策人才流动与派遣活跃的人才市场用工政策10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 概况 16%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未来区域发展中最具增长活力和创新动力的重要区域之一,集聚优质、充足的人力资源,集国际高端人才,既是粤港澳大湾区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特质所在。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常住人口超过6,957万人,占全国5%左右。大湾区城市群人口吸附力较强。人口增加不断提高地区的人力资本,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注入活力。粤港澳大湾区在世界四大湾区中人口数量占第一201711,169万人,继续位居全国之首,占全国人口的8.030.08个百分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人口流动保持活跃,珠三角中心城市人口聚集度加大,常住人口进一步向珠三角中心城市集聚。广州、深圳两个超级大城市的人口分别比上年净增45.4961.99万人,两市常住人口增幅占同期全省以及珠三角常住人口增量的63.22%89.44%。

2017年广东省各区域人口占比珠三角粤西粤北山区粤东

15%14%55%112017年末,大湾区人口年龄结构继续表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总体特征,即少年儿童人口(0~14周岁)和老年人口(65周岁及以上)占比相对较低,而成年人口(15~64周岁)力,湾区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动力强劲。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15-64周岁的人口规模为5,181.23万人,占总人口的76.2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3.72个百分点。9%17%广东74%17%12%香港71%10%13%澳门71%9%17%广东74%17%12%香港71%10%13%澳门71%0-14周岁

15-64周岁

65周岁1,450

1,253

2017常住人口(万人)2016就业人口(万人)741

835

926

766

834

654379

177

惠州 10惠州

478439

286

326

213

456

244

412

220广香港 州 珠海广

东莞 肇庆12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

粤港澳大湾区内高等教育合作教育资源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大湾区内高等院校180所。广东省的高等院校数量位居全国第147147所高等院校中包括了众多国家重点院校,其中“985工程”高校有中山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此外,国家教育部在广东省成立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广东省的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在招生数量方面,广东省的普通本专科以及研究生招生数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学生专业大都集中在工科与管理类学科,两者总占比达到了一半以上。教育部、财2017921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包括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95所一5所高校上榜且都在大湾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18建设学科名单。世界排名前100内的高校有4所均在香港,分别是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已成为湾区输送高知人才的引擎之地。澳门高等教育相比于其他地区具有鲜明的特点,教育领域涉及方方面面,例如旅游、宗教、创新等等。在高等院校方面澳门共有十所可颁授学位的高等教育院校,在高等教育招生方面,澳门高等院校总注册人数逐年增长,且大部分学生为全日制教育,在学生学科专业选择方面,澳门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大都集中在商务与管理两大方面,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旅游专业是澳门众多高等院校的热门专业,近些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青睐。

广东省与香港近些年来在高等教育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2005年广东省就开始与香港进行了高等教育上的合作,并成立了首家中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联合主办的高等院校,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院校在办学规模方面主要涵盖了理工科技学部等四大学部,学科设置也涉及到了各个专业领域,保证了高等教学质量。另外院校在2016年获国家教育部批准开始着手于研究生课程教学,具有了硕士学位授予资格。2012年广东省成立了第二家与港澳台地区联合主办高等院校——香港中文大学,自成立以来,香港中文大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招生数量逐年增长,据统计,2017年香港中文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招收人数达到了一万人以上。广东省与澳门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合作起步于2009年,国家教育部2013年正式面向全国招生,新校区在建设规模上相比于老校区扩大了近20倍,大约可容纳一万名学生。另外,为了加强澳门高等教育与内地之间的沟通交流,很多中国内地高等院校都在澳门设立分校,甚至部分众多内地高等院校选择直接在澳门运作,其中以广东省高等院校招生人数最多,学科设置较为全面,例如暨南大学与华南师范大学,为广东省与澳门高等教育的合作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另外武汉大学、华侨大学等高等院校也积极与澳门地区加强教育沟通,在澳门设立业余进修中心,促进了中国内地与澳门之间的高等教育交流。201824日,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成立。52联盟未来将吸纳粤港澳大湾区的专科院校、高职院校参加。联盟平台的合作单位将持续不断提供大量优组织联盟高校建设体系化、结构化的在线开放课程,供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免费使用。依托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课程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借助港澳高校的国际化优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世界提供高等教育的中国方案和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13人才吸引政策

广州

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粤港澳大湾区积极营造人才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大高端、中段和基础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为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创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大湾区先后通过放开户籍制度、加码人才奖励等手段,从各个领域全方位出击,旨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抢占先机。201712月,广州市委组织部联合多部门共同印发《广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方案》《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方3份文件,将启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粤港澳大湾区积极营造人才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大高端、中段和基础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为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创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大湾区先后通过放开户籍制度、加码人才奖励等手段,从各个领域全方位出击,旨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抢占先机。515亿新创业、资助补贴等方面的优渥待遇。10年免租的人才公寓,其中在广州工作的诺1000万元住房补贴或201858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推出一项为期201858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推出一项为期3年的“科技人才入境计划”,旨在通过快速处理入境安排,为香港特区科技公司输入海外和内地科技人才到6月正式开始接受申请,1000每年最多可获配额100机构技人才入境计划”引进人才申请的时间可缩短至两星期,相比其他计划处理时间将缩短至一半。为培育和汇聚更多科技人才,香港创新科技署于2018年822日推出为期五年的科技专才培育计划,当中包括博士专才库企划和再工业化及科技培训计划。在“创新及科技基金博士专才库”计划下,进行获创新及科技基金资助的研究发展项目机构/公司及获创科创投基金共同投资的初创企业,可申请资助聘请博士后专才从事研发工作。每个创新及科技基金项目可同时聘用最多两名博士后专才。基金会为每名博士后专才提供每月最高32,000港元的津贴,最长24个月。有关的博士后专才须持有由本地大学或具特别认受性的非本地院校颁授的科学、科技、工程和数学(STEM)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2:1的配对形式资助本地企业计划由职业训练局负责管理。学员须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并受聘于非政府及非受资助的本地企业。香港《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方案》明确为人才举办和参加会议论坛、进修培训、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等方面给予一系列支持资助,杰出专家、优秀专家、青年后备人才每月可分别领取3000元、2500元、2000元的资料津贴。广州还将在5年内投入约2亿元,通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机构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全链条、集约化、定制化的创新创业服务。20172017年月168人才评价、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与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出售、补贴相结合的方式提供人才安居保障。在“十三五”30万套住房。深圳2018年,澳门特区政府公布了《澳门中长期人才培养计划——五年行动方案》。根据行动方案,澳门将打造成为中葡双语人才培养基地,这是近年来澳门加强本土人才教育培养工作的行动之一。根据方案,澳门中长期人才培养目标包括重点领域紧缺人才,产业多元人才,金融保险、中葡双语和海洋经济人才,精英、专业和应用人才,回流人才,科技创新人才以及竞赛型人才等。澳门2018年,澳门特区政府公布了《澳门中长期人才培养计划——五年行动方案》。根据行动方案,澳门将打造成为中葡双语人才培养基地,这是近年来澳门加强本土人才教育培养工作的行动之一。根据方案,澳门中长期人才培养目标包括重点领域紧缺人才,产业多元人才,金融保险、中葡双语和海洋经济人才,精英、专业和应用人才,回流人才,科技创新人才以及竞赛型人才等。澳门2016年,肇庆市实施“西江人才计划”提出,创新创业团队落实100—10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2016年,肇庆市实施“西江人才计划”提出,创新创业团队落实100—10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3年免租1005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等优惠待遇,每月享受津贴1000—3000元,可享受创新创业、金融服务教育培训、税收、医疗保障、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和休闲福利等16方面的优惠待遇。肇庆2017328日,中山市《关于进一步集聚创新创业人重用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按中山产业需求引进的创新300020001000对科技创新、企业经营管理、金融领域的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根据规定的准入条件直接认定资助对象,按实11比例提供生活补贴,每人每年最1003划”“万人计划”以及“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的,在11比例的配套资助。中山201831日,东莞市宣布取消实施近8年的积分制入户政策,代之以“两个五年”5年且居5入户新政,并大幅放宽新生代农民工、技术8将通过人才入户方式入户本市未超过三年的人员纳入公共租赁住房的租赁补贴发放范围。东莞2018424日,珠海出台《关于实施“珠海英才计划”)1650住房产权、给予创新创业团队最高1亿元资助、提供本科人才2.6万元及硕士人才3.8万元补助。600万200140100万元。如不选择住房补贴,顶尖人才可选择入住200平方8年即可获赠该住房。一、二、三类人才则可选择与政府按各50%的比例,申请购买相应面积的珠海市共有产权房,连续工作10年后可无偿获赠政府50%产权。围绕珠海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1亿元资助,给500200万元资助。新政对毕业三年内拟来珠海发展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实施“先落户后就业”。对企业新引进入户基础性人230周岁以下全日制本科、40周岁以下技师每人共发2.6万元,35周岁以下全日制硕士、453.8万元。珠海2018年12018年1月11日《佛山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正式印发,实现一系列创新和突破。领军人才方面,新引进国家级、省级、市级领军人才,分别给400、300、200万元安家补贴,居世界领先水平的诺贝尔奖得主、“两院”院士、战略科学家,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博士和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博士后每人给予30万元3020新建博士后工作站、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分站、博士后创新实践100万元、50万元、40万元建站补贴。2018万元生活补贴,配偶待业的每月给予3000元生活补贴。国(境)外优秀博士来佛山工作、新建博士工作站等资助标准按省相关文件执行。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每人给予30万元安家补贴,副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每人给予20万元安家补贴。各区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配套扶持。中初级人才方面,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师及具有硕9000元租房补贴,具有本科学历的人才,进一步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优化人才培育体系,实人才特色品牌四项工程。佛山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人才流动与派遣 粤港澳大湾区 活跃的人才流动 粤港澳大湾区 内部人才通勤更趋常见 粤港澳大湾区 活跃的人才流动 粤港澳大湾区 内部人才通勤更趋常见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将吸引更多香港、澳门以及其他国际化人才,实现共享融合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地理区位上的临近,带来通勤的便利。美世2017本地员工国内异地派遣政策与实践调研显示,业务扩张与工作需要成为主要的驱动因素,通勤(指员工至少每周或每两周往返于派出城市与派驻城市工作)对于诸如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经济一体化区域更常见。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地理区位上的临近,带来通勤的便利。美世2017本地员工国内异地派遣政策与实践调研显示,业务扩张与工作需要成为主要的驱动因素,通勤(指员工至少每周或每两周往返于派出城市与派驻城市工作)对于诸如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经济一体化区域更常见。对于通勤员工,住房福利和每月津贴澳门的通勤,通勤成本明显高于大湾区内的其他各内地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与城市之间人才流动数量、频次一直保持高位,从政府公开数据来看,单就香港而言,2017年入境香港人数接近3亿人次,且大部分(74%)经由广东省以陆路方式抵达。20181-9月香港已处205,370,而不含内地居民来港就业计划、外籍家庭佣工、补充劳工计划输入及毕业生等/投资签证量就达30,614。20181-10月由大陆入境人数高达40,670,419人,同比增长8.69%。而自港珠澳大桥通车以来,80万人次使用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出入境,有效分流了往来港澳的旅客。截至23日,使用港澳旅检大厅的旅客近69万人次,约占85.4%。使用珠澳旅检大厅的旅客有1012.5%。使用车辆通道的旅客有1.62.1%而使用港珠澳大桥口岸出入境人次的243.4万人次。24日澳门各口岸有超62.2万人次出入境,刷新单日最高纪录,其中关闸口岸和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均为单日最高纪录。

随着港珠澳大桥通车、高铁线路发展和一小时生活圈的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将为人才的流动提供更便捷的条-海外人才,由于香港在知识产权、语言环境、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国际化优势,海外人才更愿意留在香港。如果将海外人才引入内地,最好的方法是让香港发挥主导作用,把国际人才引进来之后,经过语言环境、制度环境、法律制度的缓冲,让国际人才更好地适随着港珠澳大桥通车、高铁线路发展和一小时生活圈的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将为人才的流动提供更便捷的条-海外人才,由于香港在知识产权、语言环境、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国际化优势,海外人才更愿意留在香港。如果将海外人才引入内地,最好的方法是让香港发挥主导作用,把国际人才引进来之后,经过语言环境、制度环境、法律制度的缓冲,让国际人才更好地适10% 60%80%10% 60%80%通勤激励津贴

50%

100%

0296.7299.42016296.7299.42017

100

200

300

400-/-//新华社//美世活跃的人才市场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 活跃的人才市场 尽管粤港澳大湾区总体来说是一个人口流入的地区,但是各个行业对于人才非常渴求。就广东地区而言,广东企业的201620172018活跃的人才市场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 活跃的人才市场 54%的企业预测会增加员工。而对于市场较为成熟的香港特区而言,增加员工的意201623%201729%201831%的受访企业愿意增加更多的员工。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对于未来发展持有着越来越强大的信心。38.8%45.5%5.7%,但比34.5%5.3%东地区却是名副其实的第一,2012201721.7%2.0%。除此之外,根据2019美世锐视中国第一季度调研,广州深圳地区2018年平均员工主动离职率为17.6%,略高于全国14.4%的水平。香港特别行政区2017年平均员工主动离职率为14.0%,略低于全国水平。需求侧的推动使得大湾区内企业对于人才的抢夺更为激烈,各企业也或主动或被动地更加关注人才的招聘与保留。根2018HR们需要关注的地方。2016470但是从参与美世整体薪酬调研报告的公司数据来看,各公司对于研究与开发类岗位的需求仍然较高,研发类人才都是企业非常紧缺的人才。广东地区最难招聘的岗位最难挽留的岗位名称研究与开发工程师产品销售专员产品销售专员 高级研究与开发工程师产品销售经理产品销售经理香港最难招聘的岗位最难挽留的岗位名称产品销售专员产品销售专员供应链专员 供应链专员零售经理技术工、操作工171818用工政策粤港澳大湾区的设立将会极大程度上促进区域内人才的流通,而2018年8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布《关于废止<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的决定》,明确港澳台人员在内地(大陆并对取消许可后港澳台人员在内地(大陆)就业的有关事项作出规定。进一步便利港澳台人员在内地(大陆)工作、生活,促进交往交流。港澳台人员如内地居民般可自由选择职业,避免了内地企业因手续繁复而不愿意招聘港澳台人员的情况。这将有助于大陆地区城市招聘优秀的,有经验的国际型港澳台人才。除此以外,大湾区内更加紧密的联系也将提供大陆企业更多投资香港、澳门的机会。美世整理了大陆与两个特区的用工政策,以便于更好地理解相关政策及为未来招聘做准备。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用工政策中国大陆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工作时间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在特殊条件下从事劳动和有特殊情况,需要适当缩短工作时间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因工作性质或者生产特点的限制,不能实行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标准工时制度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19㋚⑥◩ཝ⒴॰Ӱ࣑䍺ⓆⲳⳤҜ⭞ᐛ᭵ㆌ俏⑥ࣩࣞਾੂ䳽֙ਾ㓜ᱥ᤽䳽ѱૂ䳽઎䇘㄁Ⲻ䳽֙অ䇤Ⱦ䳽֙ਾ㓜ਥԛҜ䶘ᡌਙཪᯯᕅ䇘㄁θᒬਥऻ੡᱄䀶ᡌ᳍⽰ⲺᶗⅴȾਠ㾷у䘓ਃɅ䳽֙ᶗׁɆⲺ㿺ᇐθࣩ䍺ਂᯯਥ㠠㺂䇘㄁ਾ䘸Ⲻ䳽֙ᶗⅴ਀ᶗԬθռԱ֋䳽֙ਾ㓜Ⲻᶗⅴθྸᴿ㓾↘ᡌࠅቇɅ䳽֙ᶗׁɆᡶ䎁Ҿ䳽઎Ⲻᵹ࡟Ƚ࡟ⴀᡌؓ䳒Ⲻ੡ᝅθ঩ኔᰖ᭾Ⱦྸ䳽ѱф䳽઎䇘㄁Ҝ䶘䳽֙ਾ㓜θᗻ亱ሼжԳਾ㓜ࢥᵢ㔏Ҿ䳽઎৸㘹਀ؓᆎȾྸ䳽֙ਾ㓜ᒬ䶔ԛҜ䶘ᖘᕅ䇘㄁θ㙂䳽ѱ൞䈛䳽֙ᔶခࢃ᭬ࡦ䳽઎ⲺҜ䶘㾷≸θࡏ亱ሼжԳ䖳ᴿр䘦ᶗԬⲺ䙐⸛ҜӚ㔏䳽઎Ⱦ䳽ѱྸⅨᴪ᭯䳽֙ᶗԬᡌੇ䳽઎ᔰ䇤ᴪ᭯䈛ㅿᶗԬθᗻ亱␻ᾐੇ䳽઎ӚԙȾྸᴪ᭯䳽֙ᶗԬⲺ㓼ࡏᱥԛҜ䶘ᖘᕅࡍ࠰θᡌ䳽ѱ᧛㧭䳽઎ⲺҜ䶘㾷≸θ䳽ѱᓊሼжԳ䖳ᴿ਎ᴪᶗⅴⲺ䙐⸛ҜӚ㔏䳽઎Ⱦ䳽઎ྸ䘔㔣਍䳽ӄੂж䳽ѱ4᱕ᵕᡌԛрθ㙂∅᱕ᵕᴶቇᐛ֒18ቅᰬθԌⲺ䳽֙ਾ㓜׵ኔɇ䘔㔣ᙝਾ㓜ɈȾᴿީ䳽֙ਾ㓜ᱥੜኔӄ䘔㔣ᙝਾ㓜Ⲻҿ䇰θ䳽ѱ亱䍕Ѵ䇷䍙Աθ䇷᱄䈛ਾ㓜ᒬ䶔䘔㔣ᙝਾ㓜Ⱦ䳽઎ྸṯᦤɇ䘔㔣ᙝਾ㓜Ɉ਍䳽θ׵ਥӡᴿᴪཐᵹⴀθׁྸՇᚥᰛȽᴿ㯠ᒪٽȽ⯴⯻⍛䍪Ƚ䚙ᮙ䍯਀䮵ᵕᵃࣗ䠇ㅿȾ䲚䶔䳽ѱф䳽઎ਜᴿঅ䇤θੜࡏᡶᴿ䘔㔣ᙝਾ㓜ൽ亱ᖉ֒ᱥѰᵕ1Ѡᴾθᒬਥ᤿ᴾ㔣ᇐⲺਾ㓜Ⱦᐛ֒ᰬ䰪㿺ᇐȾɅ䳽⭞䶈ᒪδᐛѐε㿺ׁɆሯ਍䳽ӄᐛѐ⮂䶈ᒪⲺᐛ֒ᰬ䰪਀ж㡢䳽֙ᶗԬࣖԛ㇗࡬Ⱦ䶈ᒪᱥ᤽ᒪ┗15኷ռᵠ┗18኷ⲺӰ༡Ⱦᐛѐ⮂䶈ᒪⲺ∅ཟᐛ֒ᰬᮦр䲆Ѱ8ቅᰬθъਠਥ൞рॾ7ᰬ㠩Აр7ᰬҁ䰪᱕ᵕᐛ֒ᰬᮦр䲆Ѱ48ቅᰬθ∅᱕ᵕᐛ֒ᰛᮦр䲆Ѱ6ཟθ䘔㔣ᐛ֒ᰬᮦⲺр䲆Ѱ5ቅᰬθެ੄亱ᴿуቇӄঀቅᰬⲺ⭞㟩ᡌՇᚥᰬ䰪Ⱦ⾷↘䶈ᒪ䎻ᰬᐛ֒Ƚ൞དྷ䰪ᐛ֒θԛ਀൞Շᚥᰛૂ⌋ᇐٽᰛᐛ֒Ⱦ䈋⭞ᵕ俏⑥⌋ᗁᰖ㿺ᇐ䳽֙ਾ㓜ᗻ亱䇴㄁䈋⭞ᵕθ䳽ѱਥԛ㠠㺂ߩᇐȾ20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用工政策澳门劳动合同合同可以分为两大类,包括不具期限合同和具期限合同。而具期限合同又分为具确定期限合同和具不确定期限合同。不具期限合同是指合同没有设定工作期限,即俗称的长工。具期限合同是指设定了合同期限或完成合同目标期限。例如合同期限为一年(即具确定期限合同)或完成某工作后合同完结(即具不确定期限合同)。(只有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才能与本地雇员签订具期限合同。)具期限合同的订立须符合法律规定条件,且订立时须以书面方式及须说明理由。仅属为满足企业营运的临时需要才可订立具期限合同。例如:开展期限不定的新工作、承揽建筑工程或公共工程等、提供季节性工作、替代缺勤的雇员等。如不符合法律规定订立具期限合同的条件,即使每年以一确定期限续约,也不属具期限合同,必须按不具期限合同处理。符合条件订立的具确定限期合同,有关续期不得多于两次,且包括续期不得超过两年。否则该合同会转换成不具期限的合同。工作时间正常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八小时,每周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因应企业的营运特性,雇主可与雇员协议每日的工作时间超出八小时,但须确保雇员每日有连续十小时且总数不少于十二小时的休息时间,以及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雇主须安排一段不少于连续三十分钟的时间让雇员休息,以避免雇员连续工作超过五小时。如雇员在上款所指休息时间不获允许自由离开工作地点,则该时间须计算入正常工作时间内。正常工作时间不包括工作前所需的准备时间,亦不包括为完成已开始但尚未完成的交易、业务及服务所需的时间,但两者合计每日不得超过三十分钟。试用期具期限的合同,试用期推定为九十日,属具期限的合同,则推定为三十日。如订立上款所指的协议,得免除试用期或另订试用期限;属后者的情况,试用期应遵从下列规定:(一)对一般雇员不得超过九十日;(二)对担任涉及复杂技术或要求特别资格职位的雇员以及对领导人员及主管人员不得超过一百八十日;(三)对属具期限合同的所有雇员不得超过三十日。21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薪酬与福利最低工资薪资增长粤港澳大湾区薪资水平比较四大湾区薪资水平比较社会保障制度国家规定福利政策市场流行福利22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最低工资企业在当地开展业务,在薪酬与福利上需要遵守当地的法律与法规,其次,薪酬与福利也是吸引、保留和激励人员非常重要的因素。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两种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一般包括奖金和一些补贴。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年调整一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最低工资规定》(原劳动保障部令第21号),结合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广东省最低工资标准在一定年限内都会作出调整;具体最低工资划分标准根据各地级市进行调整,具体按照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与四线城市进行划分。粤港澳大陆九个城市最低工资(元)20182017201620152014年复合增长率一线城市广州(每月)2,1001,8951,8951,8951,5507.9%深圳(每月)2,2002,1302,0302,0301,8085.0%二线城市珠海(每月)1,7201,6501,6501,5101,3805.7%佛山、东莞、中山(每月)1,7201,6501,5101,5101,3107.0%三线城市惠州、江门、肇庆(每月)1,5501,3501,3501,3501,1308.2%两个特区最低工资20182017201620152014香港(港元,每小时)34.534.532.532.5303.5%澳门(澳门元,每月)6,2406,2406,2406,240未披露-23单位:人民币232,4002,2002,0001,8001,6001,4001,2001,00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深圳 广州珠海 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2014-20185年内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各大地级市最低工资年度复合增长率最高为三线城市(惠州、江门、肇庆),其次为广州市。深圳市虽年度复201951日起调整为每小时37.5港元。数据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我省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劳工处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劳工事务局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薪资增长20002008GDP16%香港作为历史悠久的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趋于缓和,薪资增长率的数量及增速均低于广东。在政策利好的积极影响下,广东的薪资增长率保持在稳定的发展阶段。粤港澳大湾区2015-2019薪酬增长率8.0%7.0%6.0%薪资增长率5.0%薪资增长率4.0%3.0%2.0%1.0% 0.0% 2015201620172018计划2019预计广东6.7%5.7%5.9%5.9%5.9%香港4.1% 4.0% 3.7% 3.8% 3.9%澳门-4.3%3.6%3.3%4.1%数据来源:美世整体薪酬调研24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粤港澳大湾区薪资水平比较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香港的薪资水平高于北京和上海,其薪资水平遥遥领先广州深圳及广东二线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凭借毗邻港澳和劳动力丰富低廉的优势,广东整体的薪资水平逐年攀升,二线城市的薪资竞争力逐步逼近广深。人民币4,000,0003,500,0003,000,0002,500,0002,000,0001,500,0001,000,000500,000

香港广深广东二线城市

201804041

4243

4445

4647

484950

515253

5455

5657

585960

6162

636465美世职级PC数据来源:美世2018整体薪酬调研25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四大湾区薪资水平比较总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的员工年度总现金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其它三个世界级的发达经济湾区。一方面体现粤港澳大湾区保有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另一方面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秀人才的吸引与保育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粤港澳大湾区凭借劳动力丰富且薪资低廉占据优势,无论是初中高级工人,与其他三大湾区的薪资相比,劳动力成本优势非常明显。在专业岗位领域,与其它三个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薪资水平有较大差距;但近年来以深圳为代表的大湾区城市的高科技、互联网行业正在蓬勃发展,未来粤港澳大湾区专业人才的能力及薪资水平将逐步提高。在管理层和高管层领域,粤港澳大湾区与东京湾区薪资水平差距较小。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支持给予高层管理人员更具竞争力的薪资以广纳人才,能谋善断的高层管理人员是企业航行发展的掌舵人,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元500,000450,000400,000350,000300,000250,000200,000150,000100,000

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广东

四大湾区年度总现金收入-工人-初级 工人-中级 工人-高级 专业岗位 管理层 高管层数据来源:美世2018整体薪酬调研26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社会保障制度粤港澳大湾区三地的社会保障制度较为不同。以内地五险一金的社保制度出发进行比较,香港和澳门法定部分的社会保障项目较少,医疗和生育以企业补充商业保险为主。社会保障制度广东香港澳门企业个人企业个人企业个人养老13~14%8% 5%强积金5% 强制性制度供款医疗1.6%~7%0.5%~2%企业提供补充医疗保险企业提供补充医疗保险生育0.45%~0.85%- - -工伤根据行业不同缴纳比例不同-参见雇员补偿条例强制性制度供款失业0.5%~1%0.2%~1.5% - 强制性制度供款公积金5%~12%5%~12%--香港针对退休养老采用强制性公积金(强积金)政策,于2000年12月1日正式实行,强制香港所有雇员成立投资基金以作退休之用。由香港公营机构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监察。01201701201741日或以后遭遇工伤意外或患上指明职业病的人士:28,3602015352017331日期间遭遇工伤意外或患上指明职业病的人士:26,070201741日或以后遭遇工伤意外或患上指明职业病的人士:464,360港元。72个月的收入1或最低补偿金额2,两者以较高的金额为准48个月的收入172个月的收入1或最低补偿金额2,两者以较高的金额为准48个月的收入1或最低补偿金额2,两者以较高的金额为准56岁或以上40岁至56岁以下96个月的收入1或最低补偿金额2,两者以较高的金额为准40岁以下广东雇员在受伤时的年龄02于201502于2015年3月5日至2017年3月31日期间遭遇工伤意外或患上指明职业病的人士:426,880港元。澳门则采用双层式社会保障制度,分为强制性制度及任意性制度。其以社会保险原则运作,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登录于本制度的受益人(雇员、雇主、任意性制度供款人士)的定额供款、政府总预算经常性收入的1%拨款及博彩拨款。透过向合资格受益人发放养老金、残疾金、失业津贴、丧葬津贴、结婚津贴、出生津贴、呼吸系统职业病赔偿等给付,为居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具雇佣关系的本地雇员及雇主须向社会保障基金缴纳强制性制度供款(见下图),而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澳门居民可通过登录进行任意性制度供款。雇佣类型强制性制度供款(澳门元/月)企业个人长工6030散工,工作满15天以上6030散工,工作少于15天3015数据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劳工处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保障基金27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国家规定福利政策粤港澳大湾区的法定年休假政策均与员工的工作年限相关,总体来说年假天数的区间比较相似。广东地区的法定最低年休假天数略低于香港及澳门,且年假天数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广东香港澳门年假与工作年限相关1~9年5天10~19年10天20年及以上15天工作满1年即可有7天,逐年递增工作满9年最高可达14天劳动关系满1年不少于6天,劳动关系在1年以下3个月以上,工作每满1个月于翌年享有半日年假,余下时间满15日亦可中国内地没有法定病假天数,但是有相应的医疗期。香港提供的病假天数最多,但是期间薪资水平为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的80%。从天数来看澳门最短仅有6天全薪病假。广东香港澳门病假医疗期:3~24个月,根据工作年限和劳动关系年限工作1年2天,工作满1年后14天,120天,80%过试用期后6天,全薪广东地区的产假及陪产假天数明显高于香港及澳门地区。其中广东省提供女性在计划生育政策内额外80天的奖励假,充分提升新出生婴儿的照顾水平。2018年10月25日,香港医管局在内务会议室讨论并通过延长产假至14周的安排。根据政府立法时间表,延长4周产假的法例预计2022年才生效。据悉,香港的陪产假将增至5天,有望于2019年公布。广东香港澳门病假98+80天奖励假(+30天难产假),全薪70天,80%薪水 56天,全薪陪产假15天3天-总体来看,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内地的福利政策逐步赶上了香港及澳门,甚至开始超越,使内地的就业及居住环境更具竞争力。而香港和澳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政策不同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带来了多元化的思考。同时,也对未来的整体融合和携手并进提出更高要求。数据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劳工处28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保障基金28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市场流行福利粤港澳大湾区三地的社会保障制度较为不同。以内地五险一金的社保制度出发进行比较,香港和澳门法定部分的社会保障项目较少,医疗和生育以企业补充商业保险为主。在参与美世福利调研的公司里,人寿险在大湾区的提供率均超过80%97%。香港人寿保险是香港保险业发展最快的业务之一,其投保人数,保费收益在各类保险中居首成为越来越多人所青睐的选择。而在意外伤害险的提供率上,广东地区以94%的比例明显高于香港和澳门,是内地企业在保险福利上的首要选择。

94%97%88%79%83%61%80%94%97%88%79%83%61%60%40%20%广东

香港 澳

人寿险意外伤害险值得关注的是,香港和澳门在重大疾病险上的提供情况远低于广东88%的市场流行度,并不是企业的在保险方面的主要选择。而与此同时,商务旅行险却成为了大湾区均较为主流96%。

80%60%40%20%

88%

74%

96%12%6%

72%

重大疾病险商务旅行险广东 香港 澳门广东 香港 澳门人寿险

意外伤害险

人寿险

商务旅行险

人寿险

商务旅行险总体来说,广东在四个市场主流保险福利方面的提供力度最大,几乎都是企业会选择的保险福利。而香港和澳门地区的企业在险种上则更2018福利调研报告29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补充医疗福利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对门诊和住院保障的提供超过90%,均是市场上最主要的医疗福利。香港在这两者上更是达到了100%的提供度。而针对女性生育,82%的内地企业提供这项医疗福利,但在香港和澳门的企业中,生育并不在企业的医疗福利主要考虑范围内。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白皮书

96%

96%

82%

100%

42%

生育94% 94%

广东 香港 澳

17% 牙科对于广东地区而言,牙科福利主要是指洗牙,并不包含其他牙科方面的诊治。而仅仅是洗牙福利,也只有26%的企业提供。同样在香港,91%的企业提供牙科福利。其中超过65%的企业将这项福利提供给员工的家属。可见牙科在香港整体补充医疗福利中占据重要位置。澳门有44%的企业提供牙科福利,其中28%的企业将其提供给员工家属。广东 26%仅提供洗牙香港91%澳门44%0%50%牙科对于广东地区而言,牙科福利主要是指洗牙,并不包含其他牙科方面的诊治。而仅仅是洗牙福利,也只有26%的企业提供。同样在香港,91%的企业提供牙科福利。其中超过65%的企业将这项福利提供给员工的家属。可见牙科在香港整体补充医疗福利中占据重要位置。澳门有44%的企业提供牙科福利,其中28%的企业将其提供给员工家属。广东 26%仅提供洗牙香港91%澳门44%0%50%100%体检体检是内地企业几乎必定涵盖的补充医疗福利。但是澳门仅有44%的企业提供体检。各地体检福利均为一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