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发展战略研究(2005-2020)(常用版)_第1页
深圳市发展战略研究(2005-2020)(常用版)_第2页
深圳市发展战略研究(2005-2020)(常用版)_第3页
深圳市发展战略研究(2005-2020)(常用版)_第4页
深圳市发展战略研究(2005-2020)(常用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市发展战略研究(2005-2020)(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

深圳市发展战略研究(2005—2年)深圳市发展战略研究(2005-2020)(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深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在短短的25年里,深圳以跨越式的发展创造了现代城市发展史中罕见的奇迹,使这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都市博得了世人的关注与赞赏。但是,往日的荣耀能否成为可持续的辉煌,今日的业绩能否续写明日的篇章?这是我们必须冷静思考、反复叩问的一个问题。就深圳自身的发展来看,旧有的经济运行模式正在受到各种要素的严重制约;从外部的发展环境来看,昔日的比较优势已不再明显,“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态势,使这座城市在一些方面正在变得令人担忧。这两种情况都说明:深圳需要在反思中前瞻未来的发展战略,在新的实践中实现自我超越。一、深圳走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做出的历史性战略决策,它使深圳能够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了各种稀缺的发展资源,迅速从一个边陲的农业县变成了富庶的现代都市,成为在改革开放中成功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先行者。深圳经济特区的最初酝酿是一个以低税率吸引外资的加工贸易区,以后中央赋予它为中国改革开放先行探路的使命,吸引外资,吸引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用一种完全有别于内地其他地方的动力机制来发展经济。此前的深圳几乎没有现代经济,能以外商投资的“三来一补”来作为工业化和现代化起点,使深圳从一开始就把现代经济的根基建立在市场经济和国际产业链的基础上,这是深圳经济高速起飞的一个极有利的因素。但是,靠加工贸易来培育一个新兴的城市,也使深圳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之路。加工贸易的实质是基于比较优势的资源互换。深圳是国家以灵活政策鼓励创新的经济特区,很少给予直接投资,深圳经济主要是由外部的资金、技术与内地廉价劳动力相结合作为基础而产生的。在这个过程中,外商用资金和技术来换深圳土地、劳动力和市场,由此得到的增值也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外商拿走的利润,一部分是留给深圳的工缴费、租金、工资、税费等。因此,加工贸易中的资源互换,成了以往深圳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加工贸易帮助深圳结束了边陲穷县的历史,启动了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成长进程。建市以来,经济的超高速发展,使深圳不需要经历漫长的发展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就急速完成了从农业县向工业城市的过渡。目前,深圳已进入中国现代化大都市的行列,处于中国城市排行的第一方阵中。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城市第四位,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史中罕见的奇迹。25年的经济飞跃为深圳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一,不论企业还是政府,都积累了相当的资本实力。第二,形成了由30多个行业门类、数千种产品组成的中等发达的产业结构,进入了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和服务经济的前期。第三,拥有较为先进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综合环境。第四,形成了以市场导向的经济运行机制和以创业精神、竞争意识、契约精神和市民意识为主体的城市文化资源。深圳昨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外资发展市场经济的成功,深圳明天的发展也将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在新的发展格局中,科学地选择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更理性、更有效地利用外部资源,激活内部资源。只要我们能做好这个“更”字的文章,就一定能够实现基本现代化和建成国际化城市。二、“加工经济模式”中的经济结构及问题靠加工贸易起步的经济是一种典型的“飞地”经济,在这种经济中,深圳既是外资的利用者,又是外资的被利用者。深圳能够被外资利用的,是因为在国际产业的分工模式中,外资能在深圳找到廉价的土地和劳动者。根据比较优势的产业法则,在这种国际化的产业链条中,发达国家以及那些新兴工业国家占据附加值较高的一端,而深圳则处于产生附加值的低端。深圳所处的是经济全球化中典型的发展中经济地位。深圳早期的外资主要来自香港,深圳的产业结构是从承接香港加工业开始的。但香港作为一个不完全意义上的工业城市(在亚洲四小龙中,香港工业的发展水平最低),只有一般和轻型的加工技术,这就使深圳的工业化进程受到先天的局限。二流的师傅难以教出一流的徒弟,因此,香港并不是一个最理想的现代工业辐射源。1.二次加工贸易中的经济效益不高。香港企业本来就带有加工贸易的性质,现在港资把深圳变成它的生产基地,但接单者和经营者仍然是香港人,这就形成了二次加工贸易。其中增值部分大多滞留在投资来源地和中介地,只有所剩不多的附加值留在深圳。2.香港加工业转移的时差导致收益差。香港加工业转移到深圳时已经度过了其增值的高峰期,这其中的发展时差,使深圳已不可能取得香港当年所取得的利润。3.港资企业与深圳本地企业的联系不足。由于港资加工贸易的特点,再加上深圳原来的工业属于空白,外资进入后无法与本地经济形成齐备的产业链关系,也无法通过前后向联系诱发新的产业成长,这些外资企业始终与本地经济没有形成紧密的联系。这就使深圳经济隐藏着不稳定、不连贯的“飘”性。今天,要让香港人办的服装厂从深圳搬到东莞,只需支付一些设备搬迁的成本而已。4.缺乏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装备工业,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低下。这是香港因素带来的最严重问题。香港是一个崇尚挣快钱的地方,市场的炒风不断,一些小本资金在取得利润后,首先想到的是投资第三产业,很少想到去发展深圳的重化工业。这样,虽然香港资本快速启动了深圳的工业化,但同时也制约了深圳经济的升级更新。由于深圳经济大部分控制在外来投资者的手中,深圳的产业政策也就需要靠外部人来贯彻。这种反客为主的现象,是“飞地”经济的又一重要特点。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深圳就开始意识到这一点,进入90年代以后,深圳一直在接连不断地出招,力图解决这个问题:1.深圳曾试图把“三来一补”企业转型为共同经营的合资企业,以降低以港资为主的“飞地”经济的负面影响。这项决策因各种利益的原由并没有取得显著效果。2.深圳制定了一个本地国企升级的“航母计划”,试图打造几个超百亿的本土国企来改变“飞地”经济的状况。但因国企改制不到位,结果也未如愿。3.深圳注意扩大外资引进的范围,以改变外资结构。第一,注意提高外资中“欧美板块”的比重。第二,注意引进IT产业发展迅速的台资。不过,到目前为止,港资为深圳外资主体的情况仍无根本改变。在此期间,深圳做出了90年代最为重大的产业决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次产业变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以解决本土经济的不足。早在80年代后期,深圳就制定了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规定。华为、中兴等企业就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二是注重引进外资的质量,以改变香港资金技术含量较低的状况。1998年初,深圳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给予了更优惠的扶持措施。这项举措的意义并不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提高,而在于缩小了深圳在全球产业分工模式中与高附加值产业之间的距离,是对以往发展模式的一次根本改造。因此,这些产业政策对增创深圳经济的新优势起了关键的作用。本世纪初年,深圳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这个数据似乎已经证明,我们的经济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过,这项成功的措施也依然存在问题:一是使深圳跳越了重化工业阶段,产业结构的非常规跳跃必然会带来先天不足。深圳民营高新技术产业的质量较低,大多数企业只是围绕人家的核心技术,在高新技术产业的边缘地带小打小闹。二是政策不配套,创新体系没有真正建立,投资基金不活跃,创新企业的融资渠道不畅、技术成果的源头不足,公共技术平台没有充分形成,这些客观和主观的条件都影响了科技产业的发展。因此,在深圳的第二个十年中,外资和“打工者”的因素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深圳还未能从根本上摆脱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劣势。仔细分析一下,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外资、合资企业。这是发达国家将生产环节中的某个工序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国家中去的结果。这些产品一旦涉及到新兴产业,就被深圳统计为高科技产业的产值,而实际上当地添加其中的只是劳务性活动。另一类是民营的高科技企业。除了华为等少数企业外,这类企业大多没有核心技术,产值中的70%来自于购买关键部件和原材料的成本,企业本身所得利润仅为几个百分点,这其中还没有完全扣除环境破坏所本应支付的成本。高科技而没有高效益,这是产业结构虚高度化的表现。客观分析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我们应当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与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组装业区分开来,后者并不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业,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深圳在第二个十年中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也未能解决第一个十年产业结构中存在的过于依赖加工贸易的问题,它就把问题遗留给了第三个十年。任何一种以土地和一般劳动力为第一资源的经济都会遇到增长的极限,资源互换模式从一开始就隐含着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的矛盾。由于加工贸易区和城市的高度重合,深圳的这个矛盾表现得尤为突出。从本质上说,外资进入深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外来的投资者较少考虑深圳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深圳未来如果要想更多地吸引外资,实现GDP的增长,就必须在可持续发展中做出让步;如果深圳未来要坚持高效益、高品质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勇气坚决放弃一部分低素质的外资,减缓外来劳动力和灰色GDP(相对绿色GDP而言)的增长速度。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的矛盾已经酝酿了20多年,目前正明显地暴露出来。土地和淡水资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深圳的土地面积共1952.84平方公里,据有关部门综合测评,全市可建设用地仅913平方公里,按现有开发速度,再过10年左右将无建设用地可供。目前,深圳是全国惟一没有农村的城市,这好像是一件好事。但这句话也可从另一个角度来表述:深圳也许是全国惟一在没有完成工业化的时候,就出现了工业用地枯竭的中心城市。同时,深圳也是全国7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全国的1/4,广东省的1/5。按刚修订的人口规划,2021年深圳市常住人口规模750万人,年需水量为29.15亿立方米。而届时缺水达16.55亿立方米。更何况深圳人口的实际增幅将可能大大超过规划的预计。狭窄的空间导致“城市病”的过早形成。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深圳总人口是700.48万人,与1982年的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35.19万人相比,增长了19倍。这当然也是成功的表现,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加工贸易经济对劳动力的依赖。目前,深圳人口过度膨胀造成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治安严峻等“城市病”的急剧升级,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环境综合治理难以适应人口的骤增。一个只有20多年市龄的城市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像一个年轻人患有动脉硬化,这本来是不可能的,却真的发生了。仅从土地和水资源的供给来看,深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人口的增长率。然而现有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假如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变,要使经济总量翻一番,劳动和资金投入必须相应的提高,那就意味着劳动就业人员要增加一倍。这对于一个空间相对狭窄,水资源十分有限的城市来说,显然难以承受。深圳出现这个问题可以从各个角度给予解释,但从纯粹经济的角度来分析,主要是资源互换的规模发展过快而产业升级(或称劳动力“漂白”的进程)没有紧紧跟上。跟不上的原因,并不是深圳没有这方面的努力,一是由于深圳原有的技术基础薄弱,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与建立经济特区的初衷有关。经济特区最初来自于一个“出口加工区”的简单设想,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深圳会发展得这样快,事到如今,新的发展目标与城市原有的动力机制之间已经发生了冲突。所谓资源互换的规模发展过快是相对于深圳土地资源的拥有量而言的,如果深圳拥有的土地不是2000平方公里,而是像苏州那样8000平方公里,人和自然的冲突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严重。在外延增长尚有余地的情况下,在“城市病”还处在潜伏期的时候,深圳的弱点很容易被掩盖和忽视。即使大家已经有了觉察,也不可能在实践中高度重视。但是,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总有一天,深圳要被迫做这样的选择:要么通过产业规模的缩身来削减城市人口,要么扩大深圳的行政区域。前一种选择是痛苦的,后一种选择虽然必要,但不可能靠自身的力量解决问题。为此,深圳必须树立“不求最快,但求最佳”的理念,尽快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以追求经济效益和品质而不是经济规模速度,来抑制一般加工贸易扩张所造成的人口规模高速增长。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深圳时指出,深圳要“增创新优势,走出新路子,实现新发展,办出新特色”。这是鼓励,也是期待。为了落实温家宝总理的指示精神,我们应消除两种盲目乐观情结:一是人均GDP高的盲目乐观情结。表面上看,深圳人均GDP从1979年606元增加到2003年的54545元,折算成美元为6510元。考虑中国汇率的特殊情况,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深圳进入发达城市的水平,并不遥远。但是,深圳的GDP与发达城市的GDP有三个区别,第一,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特征,使深圳成为高产值低利润、高GDP低GNP的城市。也就是说,GDP中的相当一部分不是深圳人可以享用的收入,不可能留在深圳作为下一步经济滚动发展的资源。第二,深圳是全国劳务工的主要聚集地之一,而深圳的人均GDP是按常住人口计算出来的,有相当一部分劳务工未成为计算人均收入的分母,这样,人均GDP被规定的计算方法所夸大。第三,深圳的GDP尚未充分扣除治理环境的成本。如果考虑环境成本的因素,深圳的GDP与发达城市相比,品质与含金量都有较大差距。二是对高科技产值高的盲目乐观情结。深圳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己占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人们为此津津乐道。其实,产值是计划经济年代的经济学概念,市场经济很少关心产值,因为它与资本的增值无关。不错,英特尔的中央处理器和微软的软件经过深圳的电脑加工生产线马上就变成了产值,但这种生产线只是在帮助英特尔、微软挣钱,对生产地资本增值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意义不大。我们的这个结论可以在近年深圳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上得到佐证。近六年来,深圳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同期GDP的增速,显示了一种产业结构的逆向变化。这种逆向变化正是产业结构虚高度化的表现。一个以高科技产业为主体的城市必然要导致产业结构的“软化”。如果深圳的高科技产业货真价实,劳动力“漂白”(白领替代蓝领)进展迅速,第三产业的需求和效益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只能提高,不会下降。第三产业的弱势地位说明,深圳产业的发展阶段要比表面的感觉更低。较早进入国际产业链条,使深圳的工业化进程具有非典型的特征。所谓非典型,一是工业化各阶段边界的模糊,二是工业化各阶段特征的重叠。因此,我们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说明深圳的产业结构多么先进,但必须将其置于国际产业链条中去分析把握,以免造成经济发展阶段上的误判,产生盲目乐观。三、“加工经济模式”中的城市结构及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早期的深圳是一个以吸引外资为根本手段,以GDP增长为主要目的,以低端的加工贸易为基本形式的经济群落。这种经济群落虽然给深圳带来了不少的财富,但一个真正的城市与加工贸易区毕竟是不同的,城市不仅是财富的中心,而且是文化的容器,宜居的家园,它需要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多维度中发展。当一个城市不得不把加工贸易当作第一功能时,城市的各方面结构都会出现异样和失调,造成城市化过度和城市化不足并存的局面,给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带来一些特殊问题。为了以土地筹集资金,深圳在处理建筑和空间的问题上,难免出现偏颇。城市的基本要素不是高楼大厦,而是尺度适宜的空间、和谐相处的建筑与绿色植被、供交流的公共空间和明媚和煦的阳光。所谓高楼大厦只是人们为了高效利用空间而迫不得已的选择。而现在的情况正是,这种迫不得已的行为变成了对城市空间的一种无节制的强加,市民的生活不得不服从林立的高楼大厦。在深圳已开发的城区已经出现了建筑物过密,开发强度过大的现象,新开发的中心区尚未完全建成,就已经失去了开阔感。这是一种以降低人居品质为代价的城市化,也是城市化过度的表现。深圳原住居民的“城中村”也是城市化过度和城市化不足并存的典型案例。放眼望去,许多“城中村”几乎被密集的水泥塔楼所覆盖,谈不上绿地、空间和阳光,甚至连空气都不能畅顺地流通。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城非城,村非村的二元城市形态。这种奇怪景象的出现,是因为数额庞大的暂住人口缺乏合法的市场廉租屋供给,不得不由“劣币”来充当“良币”,让城中村的非法出租屋承接起廉租屋市场补缺的功能。于是,同一个“土地是财富之母”在同一个城市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实践版本:一种是固守小农习性,坐收地租的“土地是财富之母”,一种是以城市土地商品化为特征的“土地是财富之母”。这两种不同时代的财富理念并存,造成了城市发展中的畸形反差,构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生存世界。更加令人担心的是,这些建筑大多是违章建筑,违背了基本的人居空间和城市安全准则,没有统一的水电管网、消防和给排水基础设施,成了城市规划的盲点、安全的盲点、卫生的难点和人口管理的难点。城市化过度和城市化不足的并存还表现在人口结构上。从深圳的城市人口密度来说,深圳所产生的人口拉力远远大于它的人口合理承载力,在量的方面已经有明显的城市化过度特征。而从城市的人口素质来说,除了少数高学历的移民外,深圳移民中的大多数人由农村低素质劳务工所组成,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并没有完成农民向市民的转化,这恰恰又是在质的方面的城市化不足。“三来一补”需要一个庞大的劳务工队伍,他们同样值得社会的尊重,但由于素质方面的缺陷,他们很难真正承担提升深圳城市品质主体的重任。城市的建设需要他们,而相对低下的创业和置业能力又使他们难以成为城市劳动力长久竞争中的成功者,这就是深圳二元人口结构的由来。我们一直强调劳务工是深圳的重要建设者,但市场并不想承认大部分劳务工的“稳定员工”资格,这显然是一个矛盾,而这个矛盾是全球产业分工模式一手造成的。深圳劳动力上智下愚两极悬殊的高异质型人口结构,必然造成市民高异质型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早在上一世纪90年代初,户籍居民和劳务工的收入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差距。在中国农村劳务工无限供给城市的情况下,这个差距在不断加大,使社会分配的不公平成为深圳社会不和谐的根源之一,也是深圳被人非议的突出方面。应该说明,在全球化的国际产业分工中,在劳动力的教育程度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神仙也无法缩小这个差异。也正是这个原因,目前的差异还没有达到双方不能相容的地步。但是,潜在的矛盾毕竟也是矛盾,深圳现在就应当考虑怎样才能避免这个矛盾的激化。高异质群体的存在,迫使深圳实施二元的城市管理,而二元的城市管理必然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亲和、经济与社会的协调。那些跨越道路栏杆,在高速公路上骑自行车的人大多来自低素质的暂住人口。深圳城中村的非正式就业人口以特殊的方式生存繁衍着,形成了一种灰色的人口生活链形态。无证诊所、发廊和造假作坊能够在取缔中不断复生,恰恰说明了这个问题。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出现诱因,部分无业的流动人群就会成为对社会进行攻击的犯罪群体。所有这些,都成为城市社会稳定与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四、新阶段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未来的深圳要“增创新优势,走出新路子,实现新发展,办出新特色”,路在何方?在探路之前,我们应该客观地评判深圳面临的发展形势。深圳未来的发展,仍将与外资紧密联系在一起。过去深圳在全球产业分工模式中的中低端地位,是我们与先进国家的经济技术落差造成的,而改变这种低端地位的可能性恰恰来自外资流动的新动向。据有关方面统计,2004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首次超过600亿美元,批准设立外资企业将超过4万家。中国的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也将超过5600亿美元,累计批准设立外资企业超过50万家。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峰值期,开放、稳定、持续地高速增长,使任何一个跨国公司都不会满足其在中国现有的发展状况,而那些进入较晚的跨国公司更会以投资的规格与速度来弥补进入的时差。这样,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竞争将会加剧,他们在中国市场上的经营理念也在发生质的变化。1.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从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的变为以占领中国市场为主要目的。未来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不仅扮演“装配工”的角色,而且越来越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有着世界最庞大的消费市场。为了占领这个市场,发达国家再把低劣陈旧的产品投放到中国市场来,只能导致竞争的失败。因此,发达国家越来越倾向于把最新产品的制造转移到中国来。外资的这个行动与当年港资的进入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将大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使中端乃至高端技术逐渐流入中国,国际产业链中的垂直分工将在中国境内实现一体化。国际产业链的“高附加值—中附加值―低附加值”各个环节全面移入中国,将为深圳提升在产业链条所处地位及增值能力带来新的机遇。2.外资不再满足于节约操作型劳动的成本,而且注重节约智力型劳动的成本。近10年,中国劳动力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改善,不仅拥有大量体能型的劳动力,也能提供优秀的智能型白领精英,而且,中国白领阶层的工资也远低于西方国家的同行。对跨国公司来说,要进入中国市场,必须进行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开发,而充分利用中国的智能型劳动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这方面大有潜力可挖。目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已有700余家。近期IBM和索尼、东芝等15家全球知名企业联手,在北京成立POWER.ORG(开发目标联盟),重点发展通讯和消费电子市场的新一代芯片。摩托罗拉公司也准备在中国建立世界级的研发中心。由此可见,发达国家的一些研发和管理环节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意味着中国的一些发达地区将不仅是“世界制造业中心”,而且也可能成为与发达国家的国内核心技术相配套的、针对中国市场的开发研究中心、管理中心,过去“脑体”的受控分工模式将发生变化。谁能够率先利用这个趋势,未来的发展前景将不可限量。3.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的联手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中国制造业规模已居世界第三位,十几个行业的100多种产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为了降低成本,外商总是要把提高在华采购率当成重要经营手段,从而形成一种本土化趋势。这种本土化趋势将大大提高外资的溢出效应,即外来技术和营运管理向当地企业的扩散。不少加工贸易企业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国内配套的质量,有的按照自己的技术规范对国内上游产品生产企业提出要求,有的提供图纸,有的甚至派出技术人员对上游企业的生产加以指导。与此同时,一些原在外商投资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或是独立门户,自我创业,或转向国内其他类型的企业,使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经验快速向其他类型的企业转移。这个转移的结果将出现三个替代,一是本地企业的经济活动部分替代了外资的经济活动,二是国内的技术替代了国外的技术,三是技术在GDP中的贡献替代土地的贡献,也就是降低了土地的消耗,提高了单位土地的产出。日本经济在上一世纪50年代的成功就是资源替代的成功,任何技术一到日本人手里,就会想方设法地变为自己的技术。4.包含着研发内容的外包业务将大大增加。在尽量不降低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流程的外包及离岸服务来降低成本,已成为当前全球产业链演化的一个突出现象。出于成本考虑,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将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给发展中国家。据一份调查显示,2002年只有1%的美国企业愿意将业务外包给其他国家,2003年变为19%,2004年,愿意离岸外包(OffshoreOutsourcing)的公司已经增加到50%。《福布斯》杂志的读者调查显示,2003年度最热门的商业名词是“职位外包”,即跨国公司把部分高收入工作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又据《华尔街日报》报道,IBM计划今后两年将4700多个职位从美国国内转移到中国和印度。软件外包是目前开展的外包业务的主战场。据美国《商业周刊》的统计,目前全球的软件产值中,三分之一需要通过对外发包来完成。据预测,在企业使用IT服务方面,外包正在迅速成为“主导性”途径,外包在全世界IT服务市场上所占的比例到2004年底将达到53%,到2007年将提高到56%。外包业务的扩大,对深圳的一批中小型民营科研企业来说,是一个机遇,深圳的本土企业将依此迅速发展壮大。同时,深圳的产业结构也能很快实现由劳动密集产业向技术密集产业的转变。深圳的成长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生的,国际国内的大环境是深圳能够取得成功的“天时”。在20多年后的今天,这个国际经济大融合的趋势不仅没有减弱,而且会进一步加强,跨国公司经营理念的变化是深圳迈入发展新阶段的又一个“天时”。只要深圳能够像建立经济特区的初期那样,善于利用“天时”,就可以“增创新优势,走出新路子,实现新发展,办出新特色”,逐渐扭转在“脑体”分工模式中的劣势。今天的中国,并不是只有深圳看到了这种机遇,更不是只有深圳能利用这种机遇,这就发生了各个城市在新一轮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竞争。这种竞争对外资来说,上述做法本是一种长期的战略行为,不会发生变化;而对内地的各个城市来说,却是一种稍纵即逝的机遇,只有在这条件到来之前就做好利用的准备才能真正获得机遇。1.利用外资机遇中的城市竞争目前我国利用国际资本的机遇与当年深圳利用香港资金的情况完全不同。从地域上来说,国际资本不会像香港资金那样,把深圳视为进入内地的第一站,它将把自己的技术扩散放到它认为最适合的地方;从体制和政策因素来说,深圳经济特区已无特殊的吸引力。因此,在利用这次机遇中深圳没有得天独厚之处,将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内地城市竞争这个机遇。我们只要比较一下深圳与周围几个相同量级城市吸引外资的态势,就可以发现这场竞争之激烈。从利用外资的情况来看:去年深圳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数,在全国大中城市的排位,比去年有所滑落,增幅排列更是在倒数之列。与“长三角”地区的苏州、上海、无锡、南京等城市相比,深圳的大项目相对较少,技术含量低,合同外资存量总体不足,实际投资增长乏力。在去年的城市统计数字中,苏州在GDP、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外贸出口增幅等多项重要指标上超过了深圳,对深圳的综合经济地位构成巨大挑战。值得关注的是,苏州这种超高速增长的势头仍在不断强化。大量中高等技术水平的IT企业的聚集,再加上8000多平方公里的行政管辖区间,苏州将是深圳未来发展的主要竞争者。在这里,我们还要提到站在深圳旁边的广州。近些年来,广州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贸易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和广东省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凭借着厚实的历史资源和经济规模,努力建设能够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其发展的锐气和速度让人刮目相看:在产业结构方面,广州较快地实现了向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的升级与发展。广州的汽车工业由于成功地把日本本田、丰田、日产三大车厂引进本地生产而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中国三大汽车基地之一。广州石化改扩建工程投资33.5亿元,使其炼油年加工能力增加到1000万吨,2005年底工程完工后,广州石化将成为国内几大炼油厂之一。广州正以日本第二大钢铁企业JFE年产40万吨热镀锌钢板生产线项目为契机,在南沙规划建设一个面积约8平方公里、产量千万吨的临海钢铁基地。另外,广州的造船业也有长足的发展。广州通过引进中船集团投资45亿元,在南沙建设年产200万-300万吨的造船基地,计划2021年建成投产,使之成为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在大型基础设施方面,出现了一批全国一流的基础设施,如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正在成为内地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民航中枢机场,以其独特的地缘优势而成为华南地区乃至东南亚地区大型的航空客流和物流中心。广州国际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39.5万平方米,展厅总面积16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会展中心。新开工的广州火车站、汽车站规模又将是全国之最。在两条地铁线已交运行的基础上,目前广州市又有5条地铁线同时在建,到2021年,建成200公里左右的轨道交通线网,届时整个大广州市区内处处可以半小时通达。广州还将建成直达香港的高速铁路(在东莞与深圳都不停留)。广州港2003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72亿吨,已跻身世界十大港口第八位。最近广州大型新汽车站已建成使用,新火车站即将动工,以广州为枢纽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进入施工准备阶段,港南沙港区一期工程的正式投入使用,又使广州港实现了从河口港向海港发展的新跨越。在区域影响力方面,“9+2”泛珠三角合作的启动,确立了广州在中国南部各省区的中心地位,大大提高了广州的资源整合能力,增强了广州在泛珠三角的影响作用,并由此形成强大的竞争能力。在广州中心地位明显增强的情况下,深圳的地位就有被相对削弱和边缘化的可能。2.深圳面临人才资源不足的竞争挑战这场机遇竞争的实质是劳动力素质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外资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经营,一定会把技术扩散到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地区;反过来说,内地城市必须具备相当的人才和技术要素,才能用最短的时间承接外资的技术,而我们的担心就在这里。在人才的问题上,深圳一度只能依靠引进。与其它城市相比,过去的深圳曾有较大的人才吸引力。这个引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深圳有高于其它地区报酬,由此产生了人才流向的“高地”效应。二是深圳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公平竞争,造成人才发挥才华的最好环境,它由此产生了人才流向的“洼地”效应。但是,人才的轻易取得产生了两个不应有的效果:一是滋长了人才的“拿来主义”意识,认为深圳想要什么人才,就会有什么人才来,考虑较少人才的培养和贮备。二是被动等人才找上门,缺乏有效吸引人才来深的主动引导举措。这两种意识在深圳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背景中仍然未变,新的产业升级续签加重了这一疏忽的严重性,最终使人才问题变成了影响深圳发展的“软肋”。目前,深圳人才队伍及其建设,仍存在着以下不足:①总量少。目前,深圳大专及中级职称以上占人口比例10.1%,而北京为21.8%,上海为13.8%。纽约高达52%,汉城超过50%。深圳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才56.4万,远低于上海的180万和广州的92.7万;从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体受教育人口比重看,深圳只有8.38%,远低于北京的18.4%、上海的12.2%和广州的10.3%。②结构不合理。在人才中,深圳高级人才最为缺乏,尤其不能与其他城市相比,深圳两院院士6名,青岛35名,大连18名,上海146名,北京有600多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深圳有34人,青岛有35人,大连有50多人。上海12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深圳有533人,青岛有760人,大连有1300多人,上海2944人。博士生导师、正高职称人员深圳都较青岛、大连为少。高级人才的缺乏会造成各行业领军人物缺少,开发研究不能形成组团发展,贡献力和竞争力都会减弱。③新兴产业和国际化人才缺乏。一方面是深圳懂得国际惯例,熟悉相关规则,具备国际先进技术知识和具有高新技术核心技术的人才十分缺乏;另一方面是国外(包括港澳台)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来深圳的人数较少。到2003年底,深圳常住外籍人士约6000人,而上海约7万人,香港49.5万人。深圳归国留学生的数量也不多,约5000人,而上海达2.5万人。另外,深圳本土人才国际化程度也偏低,公务员队伍中能够使用外语的人数不到10%。④技能人才短缺。以深圳发展重化工业中的高新技术行业为例,存在缺少大量的技术工人状况。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占劳动力比重1.45%,低于全国3%水平,而高级人才队伍更差强人意。深圳技师和高级技能人才总数为1446人,占全体技术工人总量的0.13%。深圳高新技术在制造过程中缺少过硬的技术工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样的人才结构终将制约深圳产业的调整和升级。⑤低素质人才聚集使城市难以上档次。市统计局资料显示,深圳总人口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5%;外来人口中,来自农村的占71.6%,来自小城镇的占9.0%;人口总体素质偏低,不能够满足深圳高速持续发展的需要。⑥人才培育机构弱小,难以对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持续支撑。到2003年底,深圳仅有各类高等院校9所,不仅与北京、上海、天津、大连、青岛和厦门无法相比,而且即便是身边的珠海,也有13所高等院校,数量多于深圳。深圳全市全日制在校生2.56万,其中,研究生1142人,本科生11013人,专科生13441人;成人教育在校生20000人。假设这些学生一概录用,也还会存在1.5万人的人才缺口。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只是经济特区在发挥“窗口”作用,每一个沿海的城市都是“窗口”,外资有充分的选择余地。既然如此,以深圳现有的人才队伍,外资凭什么选择深圳?3.深圳的技术资源贮备不容乐观如果外资很想把一个产品的生产扩散到当地的企业,很想把一项产品的设计发包给当地企业,但由于你的技术资源积累不足,无法承担,那么,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其他城市把这个项目拿走。在这方面深圳并无多少优势可言。(1)技术储备和技术来源不足。深圳高校和大型科研院所很少,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学科带头人更是屈指可数,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需的技术资源基本上是依靠外部“空降”。过去,内地科研成果积压的情况比较严重,深圳可以花较低的代价引进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现在,内地的技术产业化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许多好的成果可以就地转化,不必舍近求远来到深圳。随着各地发展高科技意识的增强,技术储备不足的问题会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2)深圳企业的自有技术先进和自有品牌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目前,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的自主知识产权少得可怜。仅有的一些自主知识产权,也大都是在公知技术基础上二次开发的,原创性和垄断性的不多。因此,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涉外高科技公司在中国大陆的一个重要的生产基地,即使是在我们的一些著名品牌中,关键部件或核心技术也是依靠从国外进口,致使产品中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高附加值部分基本上给外国公司拿走,这样的企业不自觉地掉入了“摩尔定律”的陷阱,不可能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存在以下薄弱环节:一是在技术结构方面,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二是在产品结构方面,高端产品少,基础类产品(如集成电路、基础软件等)能力弱。电子基础产品产业生产手段相对落后,自动化、半自动化的生产线还较少;电子基础产品产业科研投入的资金太少,产品的技术水平、档次与国外大公司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电子基础产品行业产品的门类多,企业生产规模小,经济效益不高,人均生产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产品竞争力低。同样,对于电子信息产业有着极端重要性的集成电路产业而言,深圳也没有形成自己的优势。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前三季度包括深圳在内的华南及国内其它地区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仅占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总销售额的5.2%,而华东地区则占65.2%,华北地区则占29.6%。在IC设计制造方面,深圳先进的水平(华为、中兴通讯等设计中心的设计水平)可达到0.13微米,主流产品在0.18-0.35微米技术档次。上海宏力在2003年9月对外正式宣布投产时就宣布已达0.15微米水平。中芯国际(上海)和宏力正在开发0.13微米技术。在2003年全国前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中,北京有4家,浙江与江苏各有2家,上海1家,深圳1家,而且深圳的这家企业(深圳市国微电子股份)排名第十。截止到2003年10月,全国IC设计企业总数达450家左右,其中,以上海为主体的长三角地区近200家,以北京为主体的环渤海湾地区118家,以深圳为主体的珠三角地区近70家,以成都、西安、重庆为主体的西三角地区近38家。(3)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的规模与强度有待提高。按照国际惯例,研发经费投入规模与强度的指标主要是指研发支出额及其占GDP的比重。2003年,深圳市研发经费总支出为85.68亿元,占深圳GDP的比重为2.96%,绝对数和相对数都比北京低很多。北京同年研发经费总支出为252.8亿元,占北京GDP的比重为7.0%。(4)教育培训滞后,缺乏有效的“产学研”互动模式。没有优秀的高等教育,就不能支撑强有力的科技产业。以集成电路设计业为例,为适应国内设计业对人才的需求,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在新建的30多家软件学院中指定9所大学(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复旦、东南大学、浙大、华中科技、西安电子科大、电子科大)建立国家级集成电路人才培训基地,深圳乃至华南没有一家高校担此重任。深圳能否捕捉到未来的机遇,期待上述问题的解决。五、新阶段的资源替代战略在今后的10-20年间,深圳有两个发展目标是既定的,一是要力争在2021年左右基本实现现代化,二是要在2年左右把深圳建设成区域性的国际化城市。客观地说,无论是从城市功能、经济特征,还是从地域位置、特区性质来看,深圳都有基础、有条件、有资格实现这样的目标。因此,深圳已经在“彼岸”找到了明确的位置,当前的问题是研究如何“过河”。分析深圳以往的发展特点,根据发展的最新态势,我们的基本判断是:深圳要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总目标,关键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深圳的发展理念,实施资源替代战略,化解制约发展的瓶颈因素,改善深圳在世界产业链条中的地位,使深圳在全球的产业分工中升级到中上游的位置,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中国最具活力的先进产业中心。所谓资源替代战略,就是要以提升深圳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品质为发展的首要目标,以软性资源取代硬性资源,作为未来深圳发展的战略支撑点,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强化深圳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谓软性资源是指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制度资源、文化和生态资源等;所谓硬性资源是指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区位资源等。我们认为,硬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限的,它依赖于城市的比较优势,但对它的高耗费和高依存,迟早会成为发展的瓶颈;而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无限的,它依赖于城市的竞争优势,永续地支撑一个城市的发展。因此,资源替代战略包括四层含义:一是实施人才为本的核心资源战略。以人为本,加快人力资源的升级,以市场型的研发和管理人才为产业升级的战略支撑点,加速劳动力由蓝转白的“漂白”进程,使深圳真正成为中国创业精英聚集的人才良港。二是实施科技优先的第一资源战略。加强深圳科技资源的储备和能量,以科技资源为第一资源来替代经济特区初期以土地使用权转让为第一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软资源的投入,减少经济发展对硬资源的耗费和依赖,以自有的技术来部分替代外资技术,提升深圳在国际产业链条中的地位。三是实施市场导向的制度资源战略。以不断创新的实践,激发市场的自由活力,完善市场的资源整合功能,同时,大力发展本土的民营经济和民间的社会组织,树立现代政府的规划和善治理念,使深圳成为中国最适宜创业的经济中心。四是实施人居家园的文化生态战略。充实城市的人文精神,建立公平的社会调节机制,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含绿量,营造高品位和多品味的文化生活,和谐而多样性的人居环境,使深圳成为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综合上述四点,资源替代的核心就是在继续扩大吸引外资发展加工制造业的基础上,以优异的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获取中外资源互换中所形成的“溢出效应”,形成深圳本土的先进技术研发集群和承接跨国公司代设计、代管理业务的产业优势,以自有技术部分替代国外产品中的技术,摆脱“摩尔定律”的怪圈,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以此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突破经济增长的极限,改善城市发展的品质结构,实现城市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出资源替代战略,并不是对资源互换战略的否定,也不是说今后不要发展加工贸易。新的战略是要更新资源交换的内容和品质,增加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力。在资源替代战略的作用下,新阶段深圳的发展将具有以下特点:——更加强化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的战略地位,提高人力资源的品质。早期的深圳是以土地换取资金和技术,现在的深圳是用人才聚合和技术集群去争取资金,替代土地要素的贡献。强化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将使深圳的发展获得新的动力源,真正保证经济的持续性。——放弃以GDP增长为主要指标的经济理念,放弃“广种薄收”以规模扩张来拉动经济的外延式增长模式。这不是说深圳不要GDP,而是说,不再靠外延增长来实现GDP的增长,把优化城市的品质作为发展的优先目标,追求更卓越更理性的绿色GDP和和谐幸福的市民满意度。——以“三个替代”实现“三个改变”:一是以本地企业的经济活动部分替代外资的经济活动,改变外部“嵌入型”经济与内部“根植型”经济分离的局面,实现本土经济与外来经济的互动与融合。二是国内的技术替代国外的技术,改变内源性经济不足的局面,在继续引进外资的同时,进一步做强深圳的本土经济。三是以技术对GDP的贡献替代土地的贡献,由主要依赖优秀人才替代主要依赖低质劳动力,改变垂直分工模式,提高三来一补产品的技术含量,使世界产业链条的高、中附加值的各个环节均可进入深圳,并获得充分发展。“三个改变”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深圳绝对不能放弃加工贸易,这是深圳能够实现产业结构蛙跳式发展的惟一路径,当前的国际环境也给我们提供了蛙跳式发展的机遇。但深圳也必须改变飞地经济主导的格局,在充分利用外源型动力的同时培育内源性动力,在国际分工中取得独立的资格,打印自己的名片。为此,还要依靠本地的市场与制度资源,即营造创业环境,促进民营企业,特别是高科技民营企业的发展。深圳需要更多更强的“华为”和“中兴”。只要这些企业发展起来了,深圳的前景就更加广阔。对深圳来说,实施资源替代战略是关键的一跳,这一跳跳好了,深圳可能成为一个亚太著名的先进产业中心;跳不好,深圳依然是一个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城市,只能以廉价的劳动维持生计,辉煌将成为过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曾反复强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展要有新思路,必须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对深圳来说,这些新思想可谓是及时雨,切中了问题的要害,明确了发展的方向。资源替代战略就是根据这个思想提出来的,是科学发展观在深圳的具体实践:第一,资源替代战略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含义。它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力资源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把创业型和创新型人才作为战略的支撑点,把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当成经济发展的目的。硬资源的开发是有限的,软资源的开发是无限的。科技是人的大脑灵气的产物,是一种可以永续循环、持续再生的资源。用科技去替代其它资源将使经济发展有了永恒的动力,真正实现持续发展。第二,资源替代战略保证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任何经济发展都需要消耗自然资源。人与自然协调的关键是把自然消耗限定在自然能够完成自我恢复、自我更替、自我循环的前提下。资源替代战略倡导以技术、知识的高投入来代替自然资源的高投入,通过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完成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积极推行循环经济,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替代战略的实施必将引发深圳人口结构的变化,一些低质劳动者会在产业结构的筛选中自动退出深圳,从而在劳动力“漂白”的过程中,降低人口增长的压力。同时,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也将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为深圳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文社会环境。第三,资源替代战略保证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不能单靠管理方式的改变,更不能靠口号。从国外的经验看,市场本身不能缩小基尼系数,只有当公共服务型政府能够获得大量转移支付的财力时,才能把各种社会矛盾消化到最低限度。资源替代战略将使政府获得更多转移支付的财力,并且能够应用这些财力去发展文化,尽快提高全体市民的素质,形成以白领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阶层结构,消除高异质性社会群体的结构特征,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和谐。每一个著名的经济中心城市都有自己个性化的产业特征。现实已经向我们显示,深圳要真正形成吸引外资的磁场,单靠政策优惠是不行的,必须形成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产业结构,形成强有力的产业集群优势,由此产生的魅力才是稳定的、牢靠的,这样的城市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新战略实施的效果主要不是看GDP的数字,而是看产业结构的优化,关键是要形成合理的、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个个性化的特征其实是邓小平早就规定的,他曾指出,深圳要成为“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开放的窗口”,从这四个窗口看到的深圳只能是一个融入全球产业链条的科技创业城。为此,早在上世纪90年代,深圳市委就明确提出:“高新技术产业是深圳的第一经济增长点,是抢占21世纪发展制高点的关键。必须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创造更好的环境、机制和政策,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为高科技城市。”当然,把深圳建成先进产业中心,并非要刻意形成单一产业而排除其它产业,而是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富有深圳特色的产业结构。我们认为,未来深圳的产业结构应该是:进一步强化IT类高新技术产业群的核心地位,延长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链条,细化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的分工;同时,拓展装备制造业门类,提升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强化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与互动,积极培育新兴的都市文化产业。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继续保持一定规模的加工制造类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在产业链的上游积极拓展研发产业集群和风险投资与融资的规模,加强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拉动效应;在下游加快现代物流、会展采购和中介服务的发展,强化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效应,使全球IT类高新技术产业链的上、中、下各个环节在深圳实现一体化。同时,横向拓宽制造业的产业门类,培植新兴产业,促进深港间的第二、三产业配套部分实现本土化。时至今日,这个目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变得更加明显。今天的深圳要面对一个事实:经济增长的空间恰恰是由于经济规模的扩张而变得狭窄。在这种情况下,广种薄收的外延式经济增长必然要让位于优质高效的内涵式经济增长,劳动力数量的膨胀将由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来顶替,资本规模的扩大首先要服从于技术贡献份额的加大。因此,根据资源替代战略的要求,深圳的个性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把深圳建成中国的先进产业中心,以先进技术的研发集群和代设计、代管理的产业优势,以高效益的传统制造业,以生产型服务业和都市文化产业的互动协作,支撑起深圳未来的经济大厦。1.高新技术产业未来中国地区间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是研发实力的竞争,核心技术的研发水平应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灵魂,因此,我们要把研发产业集群提高到高新技术产业命脉的战略高度加以扶持。深圳的研发产业集群要朝市场导向、外资和民营双支撑的方向发展,以优异的创业人才、市场环境、资金便利和产业配套,吸引和扶持更多的研发机构在深圳发展,鼓励大公司内部的研发机构与面向中小公司的公共技术平台进行技术协作,形成集群效益。除此之外,继续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其中包括:(1)通信和广播电视装备。如数字程控交换机;移动通信设备;光纤通信设备;接入网设备;卫星通信、导航设备;广播电视设备。(2)计算机及网络设备。PC机和外设;网络设备;工控机。(3)电子专用设备。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生产专用设备;整机装配设备;新型元器件工艺设备;大规模集成电路测验系统;通信、计算机、网络测量仪器。(4)应用类电子装备。交通电子设备;电力电子设备;医疗器械电子设备;金融电子设备等。目前,珠三角在本田、日产、丰田三大日本车厂投产后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由于汽车产业已从机械与电子的结合,发展到电信与自动化的结合,以半导体为主的电子化发展越来越重要。因此包括半导体设计在内的软件业将会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推动力,也是汽车生产价值链中附加值最大的一环。以深圳现有的个人计算机软件、电信和半导体设计的资源,比全国很多地方更具有发展这些汽车电子产业的条件。深圳甚至可以引进日本三大车厂的研发部门和与之配套的其它日资企业,以此推动本地及内地科研机构与之合作。另一方面,国际信息家电的发展势头迅猛,深圳及东莞己集中不少日韩台的家电、个人计算机、消费电子产品的生产企业,需要大量技工。深圳可以针对这个巨大的潜在市场,与这些现有企业合作,或自行培育本地企业,并引进内地及海外企业和人才。新材料和生物医药工程将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新增长点,深圳在部分领域起步较早,已有相当基础,但总体扶持重视不够,应加大引进和扶持力度,尽快形成集群规模,力争在2010-2020年间形成比较明显的国内竞争优势。深圳是全国高交会的所在地,基金业比较活跃,我们要利用这些优势,使深圳同时成为新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创业风险基金的投资基地、新兴产业的孵化基地、知识产权和各种专利的集散地。这将使深圳的高新科技产业与第三产业产生更大的联动效应,区别于像中关村那样的高科技产业。2.装备制造业(1)继续发展集装箱制造业。包括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半挂车系列产品等。(2)适当发展其他装备制造业,如机械制造业中的数控机床;模具;注塑机.环保设备。大气污染防治设备;水质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设备;环境监测仪器。精密仪器仪表中的工业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科学仪器;信息技术电测仪器;仪器仪表相关传感器、元器件及材料。(3)积极发展精细化工和化工中间产品制造业。包括丙烯系列产品.苯乙烯系列产品.环氧丙烷、苯酐、顺酐系列产品.新型功能材料、工程塑料、电子化学和粘合剂系列产品.医药中间体和合成树脂专用料等。(4)有选择地发展高端汽车制造业。包括中高档轿车;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汽车关键部件;汽车电子;其它汽车零配件。3.传统制造业深圳传统制造业的投资主要是由港资和民营两部分形成,包括服装皮革、家俱饰品、手表玩具、珠宝加工、食品医药、办公用品、建筑材料等,这些行业已形成一定的集群优势,今后仍是支撑深圳经济的重要力量,同时,它又是科技的服务对象,是科技企业最直接的市场。在国际市场上,深圳的名牌产品开始崭露头角,但进入高端市场的并不多,仍有大量产品在为人家“贴牌”,其原因就是科技创新和市场营销不发达。因此,传统制造业的发展重点要放在产品创新、质量管理、品牌经营、市场拓展和集群效益方面,行业内部的分工可以更加精细,产业协作关系应进一步加强,同时,也应该形成一些在市场中壮大起来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世界品牌。4.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业、会展业以及与服务结合紧密的知识密集型新产业:(1)现代物流业。现代经济是经济要素在全球流动的经济,一个科技企业集群的城市必须高效地处理订货、进料、仓储、货运等各种问题,因而科技创业之都必须有系统化、集成化的物流服务。由于位于加工贸易高度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深圳拥有丰盈的物流货源;深圳的海陆空口岸和交通信息设施的综合效应也是中国一流的,因此,这是深圳目前最具发展潜质的优势产业,广州、苏州等其它城市望尘莫及。深圳应按照建设国际物流枢纽城市的要求,积极与香港物流业的分工合作,形成联动效应,共同构筑世界级的国际物流服务体系。(2)金融产业。科技的变化日新月异,在先进技术的产业化过程中必须抢时间,容不得迟缓。因此,没有强大资本市场(特别是创业投资)的支持,科技创业城只能望洋兴叹。深圳在金融机构数量、交易设施、交易规模、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人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深圳的金融产业已成规模,是全国的两大资本市场之一,证券业和基金业发达是深圳的特色和比较优势,金融产业对深圳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低估。深圳应积极稳妥地推进以资本市场为重点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使国内外大量金融资本和由此驱动的各类生产要素集中于深圳,从而带动深圳并辐射临近省市地区经济的发展。深圳应积极推进与香港的金融衔接与市场合作,实现深港两地双赢。另外,我国的金融改革已进入深化阶段,一系列重大的金融改革正在逐步推出,如利率市场化、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组建中外合资金融机构、香港银行发展人民币业务等等。深圳应当紧抓这一历史机遇,争取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综合“试验田”,成为中国第三大金融中心。(3)会展采购业。会展采购业是高效益、无污染且对相关产业拉动力极强的产业,具有“一比十”的带动效应。近年,仅沃尔玛在深直接或间接的采购额就达到100多亿美元。深圳应充分利用自身和周边地区的产业优势、专业设施优势和区位优势,以及高交会、文博会、消费品采购大会、城博会等会展品牌,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包括大型国际博览会、交易会、招商洽谈会、行业采购会主题节庆等,来提高资源的聚合力和城市的影响力。要加快会展业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步伐,培育若干大型的专业会展公司,把国际市场办在家门口,使后厂与前店融为一体,以此促进产品市场的开拓、技术和信息交流,并以大量商务客和游客,推动交通运输、商贸、旅游、餐饮娱乐、电信、金融等相关产业的发展。(4)其它生产性服务行业。随着CEPA的实施,深圳应全面从香港引进与海运、空运相关的一系列服务行业,乃至相关的商业、贸易、中介、法律等。这相当于把香港服务珠三角制造业的整个服务业体系在深圳以较低成本、更高效率和效益进行复制。5.消费性服务业深圳可以凭借较低成本和国际化条件,发展成为珠三角的国际化消费中心。深圳目前的大型零售业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具有广东领先、全国一流的经营实力,特别是拥有日益增多的香港过境的消费者。深圳今后发展,可以直接参考香港乃至海外经验,把香港的购物天堂延伸到深圳来,同时发展出与广州本土化、香港商场化的消费服务模式有所分别的形式来,从功能组合、设计特色、消费品味和优质服务方面,结合珠三角和香港的消费文化,发展出与广州、香港市场区分的深圳、珠三角区域消费中心。6.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典型的城市创意产业。先进产业中心应是白领阶层主导消费的社会,因而一定也是文化消费需求最旺的城市,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文化产业不发达的城市能够成为科技城。因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科技创业之都的题中之义。尽管目前深圳文化产业所占GDP的比重不大,但其发展前景不可限量,拓展潜力极大,完全可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除此之外,文化产业还能提升城市品味,改善人居环境。随着深圳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教育的需要会不断扩大。应当顺应这一市场需求,迅速扩大文化教育事业的开放度,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性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高地,从而推动深圳社会事业体系的快速发展,克服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特别应抓住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这一国家级的产业品牌,有选择地做大做强印刷业、设计业、旅游业、动漫业、康乐健身业和新兴媒体产业等。像当年扶持高新技术产业一样,使深圳的文化产业能够走在全国的前列。根据以上分析,深圳在今后十五年将出现“一核多元”的产业格局,“一核”是指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多元”是指装备制造业、传统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一个集研发、生产与服务于一身的先进产业中心。国际化这个概念是就城市与外部世界联系中的地位而言的,反映的是一个城市具有较强的国际事务运作功能和国际影响力,它实际上存在于世界的目光中。因此,只要深圳在世界产业分工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就是国际化,而且是具有深圳特色的国际化。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是:作为一个经济类型城市,深圳应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经济运行状态才能真正成为国际化城市。作为一个经济特区,从经济外向度和产品出口比重上说,深圳目前已经相当国际化。深圳市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这样一个城市为什么至今未被世界视为国际化城市?为什么世界的一些经济界人士只知道中国有上海,不知道中国有深圳?主要原因就在于深圳的国际化是建立在简单的比较优势基础上,大多数“三来一补”企业都只是依赖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在从事低附加值的加工,这使它们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是被控制的中心,而不是控制中心。深圳的“打工仔”身份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因此,深圳要成为国际化城市,必须用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降低自己在世界产业链条上的可替代性。而降低可替代性的办法就是使生产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加工过程,而是具有开发的内容。那怕是在一个细小的环节上,开发出人无我有的技术,形成自己的品牌,我们就能籍此到世界产业链条上牢固地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参与世界产业链条的重组。在经济的发展速度上,我们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发展心态。深圳的经济奇迹不是经济神话,它是由于某种特殊原因的存在而产生的,一旦这个原因减弱或消失,奇迹也会不可避免地消失。因此,我们不能把深圳的未来寄托在经济奇迹的恒久性上,而要立足于健康、可持续的常态发展。实际上,健康的常态发展必定是有张有弛的,在有些情况下,“弛”比“张”更符合经济规律,更有利于长远的发展。政府无法让经济规律和外部条件服从自己,因而也无法阻止速度的变化。因此,我们切勿简单认为,一个阶段的经济发展快,就是这届政府的工作做得好;经济速度放慢了,就是这届政府的工作差。在科学发展的天平上,我们应选择去做健康发展适度增长的“好政府”,而不做以破坏社会与生态和谐为代价,片面追求高速度的“坏政府”。在今后十五年间,为了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深圳应该把较多的资源用于教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所有这些项目都需要增加财政开支,不可能立竿见影,甚至可能导致短期内的经济增长放缓,以便蓄势待发,我们可以把速度放缓视为实施资源替代战略的必要成本。但是,这个成本不能过大,教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资金只能在经济运行中产生,深圳的经济发展速度不能过低。为此,必须对资源替代战略阶段的经济速度进行预测,找到一个必要增长值。我们根据深圳历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计算出历年深圳的实际GDP(可比的而不是名义上的,排除了物价变动的影响),然后对这一时间序列进行分析,运用趋势方程对未来经济增长进行预测。通过对深圳经济运行的模拟预测,我们认为,在实施资源替代战略阶段的2005-2年,深圳的经济平均增速仍可保持在10%以上。当然,在实际经济运行中,由于自营企业的发展和外资的进一步引入,完全有可能高于低限,只要这种增长不是土地的过度开发引起的,都属正常。六、实施新战略的支撑点和动力源从历史的回顾可以看到,深圳在十多年以前就已经有了资源替代的战略意图,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未能实现从以资源互换为主到以资源替代为主的转移。现在提出这个战略,关键是深圳如何能够克服和减少阻碍战略实施的各种因素,构建新的支撑点,培育新的动力源,保证战略转移的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圳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但20多年来,这种经济的国际化还主要表现为加工贸易方面,技术和资本含量较低,处于全球产业链的较低水平。未来要建设中国的先进产业中心,仍然应在国际化上做文章。不同的是,要努力创造条件,把引进先进技术,鼓励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在深圳设立研发机构作为引资的重点,尤其是鼓励外企以非独资方式建立深圳研发机构。与此同时,支持本土民营企业建立高水准的研发机构和公共技术平台,在深圳形成中国一流的研发产业集群。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起,特别是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向和重点开始由生产制造向研究开发、培训、分销和知识型服务等领域延伸,全球研发海外支出规模越来越大,海外研发分支机构数量及其获得的专利不断增加,跨国公司研发性投资已经成为各国各地区争夺的对象。近年来,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研发中心发展较快,总数已超过700家,但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北京与上海,在广州与深圳的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相对较少(不到总数的20%)。跨国公司是先进技术的载体,是前沿技术的创新者,也是世界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的主体。面对跨国公司研发的国际化趋势,吸引更多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在深圳建立研发机构,是资源替代战略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有目的地通过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的外溢作用,激活和带动深圳的研发力量,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深圳整体的研发能力。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秀人才的外溢。大公司的研发中心在深聚集必然会带来研发人才的聚合,随着这些人才的聚集与流动,将使深圳成为先进技术及开发和管理人才的大学校和交流中心,进而带动深圳的技术开发与创新。二是先进技术的外溢。外商投资研发中心将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及研究方法,从而有利于弥补深圳目前研发能力不足的状况,有利于深圳借研发全球化进程实现技术的跨跃式发展;而且跨国公司的研究课题大多具有市场前景,可转化价值很高,这有利于深圳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三是促进深圳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外商投资研发中心将带来较为成熟的科研开发机制,其与深圳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发部门的合作和交流将推动深圳科技创新体系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为了提高研发效率与投资回报,其海外研发投资的区位选择,大多倾向于科研政策相对宽松、配套服务设施比较完善、技术创新活跃、产品市场销售潜力巨大、研究开发的总体环境较好和科研机构的运作效率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因此,要吸引外商在深圳建立研发中心,就不能一味地靠优惠政策,而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研发总体环境(包括研究基础设施、法律保护、政策和社会经济环境支持、相关技术领域的协作条件等),以适应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需求,从根本上吸引外商研发中心的入驻。深圳应该转变认识,扬弃那种只把研发活动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属活动的陈旧观念,明确地把研发作为一个产业加以发展,像培育产业集群那样培育研发集群,针对研发产业的发展制定专门的发展规划和系统的政策措施。紧密嵌入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以争取其核心研发的引入。深圳相关企业应研究学习台湾、新加坡的“温特主义”(通过承揽跨国公司外包业务,积极加入国际产业链条,然后由产业链的低端向中高端升级,如由代工升级为代设计、代管理等等)和日本、韩国的研发替代模式(以开发自有技术和自有品牌为主),谋求加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链,从低端的产品组装、零部件生产逐步通过“代加工、代设计”实现技术的模仿与升级。随着深圳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外资与深圳本地企业间的市场竞争会加剧,这势必会加快跨国公司核心研发的进入。利用这一形势,深圳还要力求打破某些跨国公司的单一垄断,形成跨国公司间的竞争格局,以促使各个跨国公司竞相转移其研发能力。推动产学研体制创新,通过合资形式避免跨国公司对技术的垄断。一般说来,愈是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其研发中心愈是倾向于采取独资的形式。在有优势条件的领域,深圳应积极促进合资形式研发中心的建立。合资形式的技术外溢效应可避免跨国公司对技术的垄断。同时,深圳企业亦可以借此与跨国公司以及国内企业间创建技术共享机制,共同拥有知识产权,分享技术成果,以有效防止跨国公司技术垄断。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科技创业源头。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遵循多元化、专业型、互动式的发展思路,支持境内外企业、高校和院所、行业协会及其他投资主体创办多元化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创办针对不同对象和不同行业的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促进政府、高校、企业及各类孵化器之间的互动式发展。发挥大学城、虚拟大学园各高校研发机构的作用,重点扶持与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关联度高的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在重点企业设立研究生实习基地。支持本地大学和国内外著名高校在深设立相关专业,培养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各类人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按照育人的一般规律,只有20多年历史的深圳自然无法在人才队伍的培养上比高低。为此,深圳要采取超常规的特殊措施,创造环境,加快形成培育各类人才的基础建设,构建开放、高效的人才培育体系,在向科技城迈进的同时,首先把深圳建成为学习型城市。树立人才培育和人才储备的观念,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在现代经济中,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必追求大而全的产业体系。但是,不管这个城市的产业有什么特色,有一个产业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育人的产业。一个高素质的城市不可能把培育人才的任务都交给别的城市去完成,也不可能完全依靠人才的引进来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人才的“拿来主义”在今天已有明显的局限性,深圳必须有自己的人才孵化器。早期深圳的“洼地”效应和“高地”效应的存在掩盖了一个年轻城市在吸引人才中的一个根本弱点,这就是深圳缺乏人才的蓄水池和人才发展的必要平台——研究型的大学和国家级的研究机构。这是一流人才不愿到深圳来,或者来了之后难以扎根的一个重要原因。深圳必须清醒认识这一点,尽快形成自己培育人才的设施和机制。深圳目前是中等教育的强市,高等教育的弱市。要下定决心再筹建几所高校,如科技大学、商学院、艺术学院等。为了打造一流的大学,要把名人效应引入办学理念,从国际上聘请校长、院长和教授,也可以派出素质优异的青年教师去国外学习,在人员聘任、学术制度、教学方法等方面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同时,可积极与香港的大学联手办学,在大学城中实现两地教育资源的互通共享,尽快提升深圳高等教育的品质。再造人才聚集的“洼地”效应和“高地”效应。城市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当每一个城市都已经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使用人才时,深圳在竞争人才中优势也就自然递减,而竞争的弱点同时暴露出来。特别是真正的一流人才或有可能成为一流的人才,当他在本地已经引人注目时,就很难将其引入到深圳来。为此,要完善人才硬软环境建设。要通过优化创业环境、依法治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来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要保持和强化人才的“优质优价”的一贯做法,大力提高各类人才的待遇,通过利益驱动来吸引人才。人才发展软环境主要包括观念环境、人文环境、学术环境、文化环境、精英人才群体性归宿感等。要鼓励探索,宽容失败,改变论资排辈的传统,把深圳“渴求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的诚意,通过体贴入微的措施转化为人才的切身感受,达到以环境聚集人才、以事业吸引人才的目的。当前,深圳首先要对现有的人才使用及政策落实的情况进行一次复查,尚未落实政策的要予以纠正。尊重人才,首先要尊重本地人才,“外来和尚会念经”的意识是一种缺乏自信的意识,上海就从来没有这种意识。即使深圳目前的人才只是百里马而不是千里马,只要尊重百里马,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