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规范_第1页
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规范_第2页
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规范_第3页
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规范_第4页
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2PAGE6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的总则、工作程序、矿山生态保护修复范围和方案服务年限、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综合调查、矿山生态问题识别和诊断、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目标、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部署、经费估算与基金提取、保障措施、方案可行性分析及方案成果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省级发证的新建、改扩建、生产矿山的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的编制,关闭矿山及市级发证矿山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GB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210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1645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50201防洪标准GB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92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1016非煤露天矿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DZ/T0133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1571: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219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20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1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87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LY/T2770南方有色金属矿区废弃地植被生态修复技术规程HJ2015-2012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623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NY/T1342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规程SL/T183地下水监测规范SL277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TD/T1012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36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DB43/T876.2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平整)DB43/T139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验收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矿山生态问题受矿业活动影响而产生的生态环境改变或破坏。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占损、水资源水生态破坏、矿山地质灾害影响、生物多样性破坏等。3.2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矿业活动改变了原有的地形条件与地貌特征,造成山体破损、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等自然景观破坏的现象。3.3土地资源占损因矿业活动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等造成的土地资源破坏或损毁。3.4水资源水生态破坏矿业活动造成地下水资源枯竭、地表水漏失,或由于矿业活动造成地表水、地下水生态服务功能减退等现象。3.5矿山地质灾害矿业活动引发、加剧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废)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陷等。3.6生物多样性破坏矿业活动导致矿山一定范围内的地表植物群落退化、损毁或消失,动物种类减少或消失的现象。3.7保护保育指保护单一生物物种或者不同生物群落所依存的栖息地、生态系统,以及保护和维系栖息地(自然生态保护区域内)原住民文化与传统生活习惯,以达到维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永续存在的活动。3.8矿山生态修复依靠自然力量或者通过人工措施干预,对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矿山生态问题进行修复,恢复或改善矿山生态系统,建立新的动态平衡的过程。3.9辅助再生指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促进措施,使退化、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并进入良性循环的活动。3.10矿山土地复垦采取工程措施对因采矿活动而占损的土地进行综合整理,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3.11矿山生态环境监测对矿山生态环境要素与环境问题布设监测网点,观测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及时掌握矿山生态环境状况,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活动。4总则4.1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应是矿山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监测管护及工程验收的技术依据之一。该方案不应代替相关工程设计。4.2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应坚持“保障生态安全,恢复生态功能,兼顾生态景观”、“因地制宜,边开采边修复”的原则。4.3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应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把因矿产资源开发而破坏的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各生态要素,合理选择生态修复方式,进行整体性、系统性修复。4.4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应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基础上编制,并与相关规划衔接。5工作程序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应按图1的程序进行。组建报告编制队伍或委托编制单位组建报告编制队伍或委托编制单位收集资料,分析矿山地质条件和生态背景条件现场踏勘,开展综合调查确定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内容与时序安排,制定保障措施分析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可行性编制方案实地核查矿山生态问题识别与诊断提交方案提交方案图1方案编制工作程序图6矿山生态保护修复范围及方案服务年限6.1矿山生态保护修复范围应包括6.2矿山生态保护修复范围应综合自然地理单元、水文地质单元、工程尺度的生态单元等因素确定。6.3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服务年限应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剩余服务年限,加矿山关闭后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年限与三年管护期之和。7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综合调查7.1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综合调查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展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辅以样品采样检测,包括矿山基本情况与矿山生态背景调查。调查表格见附录E。7.2资料收集主要包括矿山基本情况的资料及相关技术报告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矿山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相关图件如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相关规划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林业发展规划及其他专业规划等。7.3现场调查路线应控制生态背景。大型矿山,调查点不少于15个;中型矿山,调查点不少于9个;小型矿山,调查点不少于5个。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生态修复工程需用测量工具测量获取相关数据。7.4矿山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区位条件、矿权设置、矿床特征、矿山开发利用状况、矿山生产经营状况、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现状等。7.4.1矿山区位条件主要包括:——矿山所在区域的行政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矿山所在区域的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生物保护多样性优先区、自然保护地及矿山周边的生态公益林、水源保护地等。——矿山所在区域的国土空间、经济产业等相关规划等。7.4.2矿权设置主要包括:——采矿许可证、矿权范围及面积等。7.4.3矿床特征主要包括:——矿体特征:矿床类型、矿体数量、分布、形态、规模、厚度、品位、产状及围岩(顶底板)特征等。——矿石特征:矿物成份、结构构造、化学成份、有害组份等。7.4.4矿山开发利用状况主要包括:——矿山开发利用历史沿革。——保有资源量、矿山剩余服务年限、矿山开拓工程布置、开采方法与方式、开采接替顺序、年度开采计划、采空区特征、顶板管理方法、选矿工艺、生产能力、“三率”指标、废水废矸(石)排放、厂址选择及产品方案等。插开拓系统平面图、开拓系统剖面图。7.4.5矿山生产经营状况主要包括:——矿山生产管理、经营状态,生态修复基金计提、使用与管理。7.4.6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现状主要包括:——已开展的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对象与时间、保护修复面积、措施、效果及资金投入等。——已开展的监测工程:水、土、生态环境、地质灾害安全隐患等监测点布设、监测内容、实施时间、监测频率及监测结果等。——其他工程:搬迁避让、受损房屋的加固维修、农田补偿等其他工程的投入及效果。7.5矿山生态背景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地质环境、生物环境和人居环境等。7.5.1矿山自然地理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貌类型、地貌单元、海拔、高差(最高值、最低值)等。——气象:气象资料来源及时段,矿区年平均降雨量,最大月、日、时降雨量及时点。——水文:地表水体类型、数量、主要水体名称、规模及主要水文参数,汇水面积、地表水径流模数及接受矿山排水水体等。7.5.2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主要包括:——地层岩性主要包括:地质年代、岩组名称、岩层厚度、岩性特征、含矿岩层特征等,插矿山地质综合柱状图。——地质构造主要包括:褶皱构造类型、断裂构造性质和规模、主要断裂构造破碎程度等。——岩浆岩主要包括:类型、分布、规模、岩性、矿物成份、结构构造等。——土壤主要包括:土壤类型、厚度、含水量、pH、有机质等。——水文地质主要包括:矿山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单元及其特征,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如地下水类型、主要含水岩组的分布、富水性、透水性、地下水位、泉水出露、流量变化、矿井(坑)涌水、地下水化学特征、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等。可溶岩分布矿山的岩溶发育特征。水文地质复杂的矿山附典型水文地质剖面图。——工程地质主要包括:岩土体分布类型、岩性组合、厚度、物理化学性质、结构面特征、风化程度、采场或井巷工程地质特征等。矿山生物环境调查主要包括:——区域生态系统中植被群落类别、植被种类,植被分布、变化及覆盖度等。——本地优势植被和需要保护的植被种类。——陆生动物、水生生物种类。矿山人居环境调查主要包括:——矿区及周边自然资源权属、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等,土地利用类型应符合GBT21010的规定。——矿山所在区域(乡镇)内村庄、人口数量与分布,农业、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等。——矿区内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工程。8生态问题识别和诊断8.1生态问题识别和诊断要求对矿产资源开采全生命周期内及关闭后已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生态问题进行识别和诊断。8.2生态问题识别和诊断内容8.2.1生态问题识别和诊断应包括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占损、水资源水生态破坏、矿山地质灾害影响、生物多样性破坏等内容。8.2.2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矿业活动已造成或可能造成山体破损、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等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的区位特征。——矿业活动已破坏、可能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的类型、数量、位置、规模、破坏方式及特征等。——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的数量、规模用定量分析,其他用定性分析。8.2.3土地资源占损——矿部、工业广场、矿山公路、选厂等矿山基础设施,露采场、废(矸)石堆、排土场、尾矿库等矿业活动区,及因矿业活动引发的地面塌陷、土壤质量下降等已占损的土地类型、权属、位置、面积、占损方式等。——分析矿业活动新增土地资源压占、毁损的影响因素,预测新增占损的土地类型、权属、位置、面积、占损方式等。插土地资源占损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图、土地资源占损分布图。——土地资源占损的面积用定量分析,其他用定性分析。8.2.4水资源水生态破坏——矿业活动已引起的地下水资源水生态破坏:含水层被疏干的面积及遭受影响的区域面积、矿坑充水水源和充水途径、矿坑排水量、地下水水位下降范围及幅度、泉流量减少及干枯、地下水生态服务功能减退影响范围、影响对象等。——矿业活动已引起的地表水资源水生态破坏:地表水漏失及影响范围、地表水生态服务功能减退影响因素(含排放废水类型、排放去向、年排放量、主要有害物质)、危害对象、影响范围、及综合利用(年综合利用量、综合利用方式)等。——分析矿山生产期和关闭后,加剧或新引起地下水、地表水水资源水生态的影响因素与地质环境条件,可能新增引起的地下水、地表水水资源水生态变化影响因素、影响范围及影响对象。插水资源水生态破坏问题分布图。——以水质检测报告为依据,以水域生态服务功能来判别水生态破坏。——水资源水生态的影响面积、矿坑排水量、水位与泉流量变幅、年综合利用量等采用定量分析,其他采用定性分析。8.2.5矿山地质灾害影响——矿业活动已经引发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发生时间、发生地点、规模、影响范围、经济损失、危害对象、致灾成因等。——分析矿山生产期和关闭后,可能遭受、引发或加剧矿山地质灾害的致灾成因,可能遭受、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所处位置、影响范围、威胁对象、危险性及致灾成因等。插矿山地质灾害影响问题分布图。——崩塌灾害产生的可能性分析采用定性或半定量分析,滑坡、塌陷、泥石流等灾害产生的可能性分析采用定量分析,矿山地质灾害规模、影响范围、经济损失、威胁对象等采用定量分析。8.2.6生物多样性破坏——矿业活动已造成的动、植物(特别是珍稀濒危、法定保护生物和地方特有生物)的种类、种群减少数量,植被破坏面积、覆盖率降低率,动物栖息地环境变化、生存环境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定性降低等。——分析矿山生产期内因地下水资源枯竭、新增占损等因素可能引起的植被退化、种类减少,或因陆生动物栖息地或生存环境被改变可能引起的种类减少,或因地表水水生态服务功能减退影XX生生物种类减少,研判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变化趋势。——生物多样性破坏采用定性分析为主,半定量分析为辅。9生态保护修复目标9.1生态保护修复目标包括生态保护保育、生态修复、监测与后期管护等方面的目标。9.2根据矿山生态背景调查结果,提出生态保护保育的目标。9.3根据矿山生态问题识别和诊断结果,提出地形地貌景观修复、占损土地修复、水资源水生态修复与改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生物多样性恢复等生态修复的目标。9.4根据部署的生态修复工程,提出生态修复监测与后期管护的目标。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部署10.1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部署包括工程措施与时序安排。10.2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措施主要包括生态保护保育、生态修复、监测与后期管护、其他工程等。10.3生态保护保育工程对水源涵养区、生态公益林、野生动物栖息地及觅食通道、具有重要科普意义的矿山开采遗迹、地质遗迹等地采取保护保育措施。——对需要保护的植被采取建立保护保育围栏、保护说明牌等工程措施。——对需要保护的动物采取设立野生动物栖息地与生态廊道、保护说明牌等工程措施。——对具有重要科普意义的矿山开采遗迹、地质遗迹等其他需要保护的对象采取设立警示牌、安全防护网等工程措施。10.4生态修复工程生态修复工程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景观修复、土地复垦与生物多样性恢复、水资源水生态修复与改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等。10.4.1地形地貌景观修复工程——对矿部办公区、管理区及主要道路两侧可采取植被绿化、景观再造措施。——对因矿山开采所造成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区:丘陵山区可采用边坡治理、采坑回填、植树种草等措施;XX区可采用清理废石(渣)、采坑回填、整平、覆土、复绿、造景等措施。10.4.2土地复垦与生物多样性恢复工程10.4.2.1征求土地权益人意见,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矿山区位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原土地利用类型、土地损毁情况、公众参与意见等,确定拟待复垦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向,原则上复垦后的土地使用属性不低于破坏前的。修复的优先顺序为耕地(水田、旱地)、园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林地、草地、水域。插土地复垦与生物多样性工程部署图。10.4.2.2工程措施——采用拆除、充填、土壤剥覆、平整、削坡、清理、灌排、疏排水、道路等工程措施。——采用植被种类筛选、苗木(种子)规格、配置模式、种植密度及土壤生物等生物措施,植被应优先本土物种,种类至少三种以上。——采用土壤培肥、改良等生物性、生态性措施。10.4.2.3技术要求——土源供需要平衡。——复垦为耕地的,应具备土壤质地、土壤质量、土层厚度、地形条件,复垦为水田的应具备水源和灌排条件。地面坡度、土地平整度、耕地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量、灌排设施及机耕道等配套设施等,应符合GB15618、GB36600、GB50288的规定,可参照TD/T1012、TD/1036、DB43/T876.2、DB43/T1393的相关规定。——复垦为园地的,地面坡度、有效土层厚度、土壤环境质量、边坡保护、灌排工程及道路等配套设施等,应符合GB15618、GB50288、GB/T16453的规定,可参照TD/1036、DB43/T1393的相关规定。——复垦为林地的,地面坡度、有效土层厚度、土壤环境质量、植被选取、种植密度度等,应符合GB/T15776的规定,可参照TD/1036、LY/T2770、HJ623、NY/T1342的相关规定。——复垦为草地的,可参照TD/1036、DB43/T1393的相关规定。——复垦为建设用地的,应符合GB50330的规定,可参照DZ/T0245、DB43/T1393的相关规定。——复垦为水域的,应对汇水来源作出判别和说明,安全隐患消除、排水设施、水质等,应符合GB5084、GB5749、GB11607、GB3838的规定。10.4.3水资源水生态修复与改善工程——对可修复的地表水漏失区域,可采用防渗工程措施,消除地表水漏失现象。——对难以修复的地表水漏失、地下水水位下降、井泉干涸区域,可采用修建引水、供水工程等措施,满足受影响范围内生产生活用水需求。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应满足GB5749的规定;灌溉用水的水质应满足GB3838中的Ⅳ类标准。——对露采场、废石(土)堆、排土场等区域,可采用截排水沟等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工程应符合GB5021的规定。——对废水可根据其含有的有毒有害成份特征采用物理沉淀、化学处理、生物等措施,消除废水对地表水、地下水的影响。——插水资源水生态修复与改善工程部署图。10.4.4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10.4.4.1崩塌、滑坡已发生及潜在崩塌、滑坡灾害的防治工程,可参照DZ/T0219的相关规定。10.4.4.2泥(废)石流已发生及潜在泥(废)石流灾害的防治工程,具体措施可参照DZ/T0220的相关规定。10.4.4.3地面变形——地面塌陷未达到稳定状态的,可采取留设保安矿柱、改进采矿方法、搬迁避让和监测、示警及临时工程等措施,消除安全隐患;达到稳定状态的,可采取防渗处理、削高填低、回填整平、挖沟排水、植被重建等措施。——岩。——地裂缝根据其规模和危害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规模和危害程度较小的,可采用土石填充并夯实、防渗治理等措施;规模和危害程度较大的,可采取填充、灌浆等措施。——插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部署图。10.5监测与后期管护10.5.1监测对象:矿业活动引发或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及受威胁的地面建(构)筑物,矿业活动可能影响到的地形地貌景观、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动植物等。10.5.2监测方法10.5.2.1矿山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监测可参照DZ/T0221的相关规定。——地面——露天采场边坡、排土场的监测应符合GB51016的规定。10.5.2.2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景观采用人工现场量测、遥感解译等方法进行监测,监测景观协调性、破坏或修复状况,每年监测不低于1次。10.5.2.3地表水——地表水漏失可采用——地表水可采用采样测试、自动监测等方法进行监测。监测网根据影响地表水水生态服务功能变化的源头、途径、范围和程度确定,在影响源头下游及矿山废水排放口应设立监测点,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对地表水水生态服务功能影响不大的区域每年监测不低于1次,地表水水生态服务功能影响较大的区域每季度监测不低于1次,地表水水生态服务功能影响大的区域实行在线监测。10.5.2.4地下水——水资源枯竭监测可参照DZ/T0133的相关规定,监测地下水水位变化。——地下水可采用采样测试及地下自动监测等方法进行监测。监测网根据地下水流场及水文地质单元确定。每年在丰水期、枯水期监测。10.5.2.5土壤土壤质量变化可采用采样测试等方示进行监测。监测网根据影响土壤质量变化的影响源、范围和程度确定,每年监测不低于1次。10.5.2.6动植物——动物可采用快速调查进行监测,监测动物的种类、数量。——植物可固定植被样,采用调查与遥感解译的方式进行监测,监测植被的密度、存活率、郁闭度和胸径等。10.5.3后期管护工程明确管护对象、年限及内容等。植被管护需明确管护面积、单价及除虫害、浇水、补栽等措施;耕地管护需明确培肥面积、除虫害措施;专业监测设施需明确设备运行及维护等内容。10.6其他工程10.6.1废弃井口封堵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10.6.2对废石(土、渣)可开展铺路、采空区充填、制砖等综合利用;对煤矸石可开展制砖、制水泥、发电、铺路等综合利用。10.6.3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面建(构)筑物根据其危害程度采取加固维修、拆除等措施。10.7时序安排所有工程部署到年度,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要贯穿矿山开采全生命周期。新设采矿权在基建期前应部署生态保护保育工程。11经费估算与基金管理11.1工程量估算根据矿山生态保护保育、生态修复、监测与后期管护、其他工程的部署内容,分别估算各年度各类工程量并列表汇总。11.2经费估算经费估算包括矿山生态保护保育、生态修复、监测与后期管护、其他工程等工程的施工费、不可预见费等。经费估算包括总经费、分年度经费、分工程类别经费、分生态修复单元经费。11.2.3说明经费估算的编制依据、取费标准及计算方法,并附当地最新材料价格。11.3基金提取与管理明确基金提取总额度、年度提取计划,明确基金管理与使用办法。12保障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组织、技术、资金、监管、适应性管理、公众参与等措施。13方案可行性分析针对方案提出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措施,分析其经济、技术、生态环境的可行性。具体见附录D。13.1经济可行性根据矿山开采总收入、生产经营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本、经营利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开采经济上的可行性。13.2技术可行性对拟采取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措施进行技术操作的可行性分析。13.3生态环境可行性根据拟定的生态修复工程措施及复垦方向,分析生态修复后矿区环境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相适应性,及公众的可接受度。14方案成果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由文字、附表、附件和附图四部分组成。文字报告编制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附图编制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图例的表示见附录C。附录A(规范性附录)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写提纲第一章基本情况一、方案编制工作概况二、矿山基本情况三、矿山开采与生态保护修复现状第二章矿山生态环境背景一、自然地理二、地质环境三、生物环境四、人居环境第三章矿山生态问题识别和诊断一、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二、土地资源占损三、水资源水生态破坏四、矿山地质灾害影响五、生物多样性破坏第四章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部署一、保护修复工程部署思路二、保护修复目标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及进度安排第五章经费估算与基金管理一、经费估算二、基金管理第六章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二、技术保障三、监管保障四、适应性管理五、公众参与第七章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可行性分析一、经济可行性分析二、技术可行性分析三、生态环境可行性分析第八章结论与建议一、结论二、建议主要附表:1.矿山生态问题调查表2.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及效果一览表3.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公众意见征求表主要附件:野外调查照片水质检测报告土壤质量检测报告矿山采矿许可证复印件(新设矿权不附)矿山矿产储量报告评审意见及备案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7.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评审意见及备案书(新设矿权不附)8.编制单位承诺书9.矿山企业承诺书10.矿山所在地村委会意见书11.县(市、区)自然资源局实地核查意见书主要附图:1.矿山遥感图像2.矿山生态问题分布图3.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部署图

附录B(规范性附录)方案及图件要求B.1方案编写要求方案封面应反映方案全称(原则上与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名称一致)、提交单位全称、提交时间。封面名称文字规格为小二号宋体。扉页应反映方案全称,依次注明单位行政负责人、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签名)、编写人(签名)、审核人(签名)、提交单位(加盖公章)以及提交时间,封底附照片、附表、附件、附图,目录到二级标题。正文、附表、插图、插表的规格为标准纸A4,超过A4的折叠成A4规格。主体文字为四号宋体。另提交电子光盘一份,格式和内容见表B.1。项目名称序号内容备注1方案2方案扉页(专家签字、单位盖章的责任页)3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评审意见4矿山生态问题及生态保护修复方案摘要表5矿山矿产储量报告评审意见及备案书6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7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评审意见及备案书新设矿权不附8报告编制单位承诺书9矿山企业承诺书10村委会对方案的意见11市县局实地核查意见书12采矿许可证(复印件)仅已有采矿权13野外调查照片14矿山生态环境调查表15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及效果一览表16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公众意见征求表17矿山遥感图像18矿山生态问题分布图19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部署图20其他B.2附图B.2.1图件的总体要求遥感图像应用TIFF、IMG格式,矿山生态问题现状图、趋势图及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部署图应用Arcgis格式,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B.2.1.2工作底图要采用最新的地理底图。如果收集到的工作底图较陈旧,地形地物变化较大,则应简单实测、修编;如果地形地质图是由小比例尺放大而得,也应进行修编。B.2.1.3成果图件应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料与最新调查资料,深入分析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要求报告编制人员必须亲临现场,取得最新的调查资料。B.2.1.4成果图件要求数字化成图,图形数据文件命名清晰,并与工程文件一起存储。B.2.1.5成果图件要符合有关要求,表示方法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清晰直观,图式、图例、注记齐全,读图方便。B.2.1.6成果图件比例尺原则上不小于矿山地质报告比例尺;当矿区范围较大时比例尺为1:10000,重要地段的成图比例尺(包括平面图和剖面图)原则上不得小于1:2000。B.2.2地理底图具体要求比例尺1∶2000-1∶10000,具体根据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区范围而定(评估区过大可在图幅右下角附小比例尺图表示)。以地形地质图为底图(采用最新地形图)。坐标:边界坐标线注记坐标全值,在图下方标注坐标系统。地形:地形线、计曲线、山顶、低地应有高程数值。B.2.2.5地物:地表水系、山塘、水库(面积、容量)、湖泊及名称,村庄名称(房屋栋数、人口);工厂及城镇名称;铁路、高速公路、主要交通干线及名称;矿山公路、水渠及名称;桥梁、输电线路(110千伏以上应说明)、输水及输油、输气管路、重要通讯线路及名称;人文景观、风景名胜区、地质遗迹、地质公园、供水水源地、岩溶泉域等各类保护区。B.2.2.6地质:地层界线、地层单元及代号、矿层露头线、岩层产状;向(背)斜轴线、断层线、编号及性质;岩浆岩及代号;溶洞、落水洞、暗河、溶斗、井泉(流量、标高、层位、水位及观测日期)及编号。图例的规定参见附录C,其他图例参照GB958。B.2.3各图内容要求B.2.3.1矿山遥感图像在遥感图的基础上,图面主要反映矿权范围、相邻矿山边界线及矿山名称。主要图例顺序为矿权范围、相邻矿山边界线。B.2.3.2矿山生态问题分布图在地理底图的基础上,图面主要反映生态保护修复区的生态背景、已存在及可能存在的矿山生态问题。内容包括:(1)矿区范围与生态保护修复区界线:矿权范围、相邻矿山边界线及矿山名称,矿山生态保护修复边界线等。(2)矿山开拓工程:矿山已有的老窑(老窿)及编号、井筒方位,井口坐标、高程、性质及主要开拓巷道、采空区范围、露采场(开采境界、采深、平台);矿山设计巷道、设计采空区、设计露采场(开采境界、采深、平台)。(3)矿山地面建(筑)物:房屋、工业场地、选矿厂及其他构筑物。(4)已有矿山生态问题: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占损、水生态水质量影响、矿山地质灾害影响、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生态问题的位置、范围;采矿固体废弃物堆放位置与规模:废石堆(面积、堆量、堆高)、尾矿库(面积、容量(已堆积量))、坝高。(5)已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已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的生态问题类型、范围及具体工程类型等。(6)可能存在的矿山生态问题:矿山新增地面设施、废石堆、排土场、沉淀池、积水池、尾矿库等占损土地的范围;;矿山开采可能引起水生态水质量影响的变化范围;矿山开采可能引发、加剧、遭受的地质灾害位置及其影响范围等。镶图:对重点区域(由采矿引发生态问题突出的区域)可以在图面上插入镶图进一步说明,如完整的泥(废)石流沟、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地下水疏干范围等。镶图比例尺视具体情况而定。B.2.3.3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部署图在生态问题分布图的基础上,图面主要反映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部署、具体措施及时序安排等。内容包括:(1)工程部署:主要是保护保育、生态修复、监测与后期管护、其他工程等工程的布置、工程措施与手段等。(2)时序安排:各类工程的时序安排,具体到年度,可采用镶表。B.3插图B.3.1区位条件图要求:图名、比例尺、地理坐标;铁路、高速公路、等级公路及名称;重要水系及名称;省界、县以上城市及名称;“三区三线”边界,特别是自然保护地、水源保护地、生态公益林边界;突出矿山位置,简要图例。矿山开采设计(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平面图、剖面图(引用原编制单位责任表及盖章的图件)。B.3.3水文地质剖面图要求: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应附典型水文地质剖面图。B.3.4矿山综合地质柱状图要求:图面主要反映矿山地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内容。B.3.5土地利用现状图图面主要反映矿山占用破坏的土地利用状况,图件要素包括:图名、比例尺,地理坐标;各地类类型、图斑号、权属;矿山界线,矿山生态问题及占用破坏范围;图例。要求:引用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土地利用现状图。镶表:用镶表表示矿山占用破坏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权属。B.3.6生态问题分布图图面主要反映矿山生态问题的现状,图件要素包括:图名、比例尺,地理坐标;矿山界线、主要交通、主要水系;占损土地的问题类型及占损范围图、水资源水生态破坏及其范围、矿山地质灾害影响及其范围;图例。B.3.7工程部署图在各类生态问题分布图的基础上,增加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具体部署。B.3.7.1单体工程要求:尺寸、材料、计算公式、地面开挖线、工程量。单体工程逐项附图。B.3.7.2复垦要求:复垦方向、复垦坡度、剖面线、覆土厚度、覆土量。复垦单元逐个附复垦单元平面图。复垦为耕地时,图上应标注水源、流向、农田灌溉设施、涵管及机耕道等。B.4照片照片要反映拍摄对象全貌,彩色,清晰美观,位置在图上标记。拍摄对象:评估区地形地貌、地质环境条件、生态环境条件、人居因素、矿山生态问题、矿山建设工程等。照片说明内容:(1)位置,生态背景(植被要标出物种);(2)位置,生态问题;(3)测量数据:裂缝长度、宽度、塌陷直径、滑坡面积、滑体厚度等,废石堆放地地形及坡度,废石堆面积、堆存量等。B.5附表矿山生态问题及生态保护修复方案摘要表矿山生态问题调查表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及效果一览表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公众意见征求表

附录C(资料性附录)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图常用图例附录D(资料性附录)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可行性分析表D.1给出了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可行性分析。表D.1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相关因素结论经济技术生态环境可行投资收益好,经济上可行生态保护修复技术具有可操作性,技术上可行采取生态保护修复措施后,能改善矿区局部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周边居民满意,生态环境上可行可开采基本可行投资收益较好,经济上基本可行生态保护修复技术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技术上基本可行采取生态保护修复措施后,不影响矿区局部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周边居民较满意,生态环境上基本可行采取措施后可继续开采不可行投资收益差,经济上不可行生态保护修复技术具有可操作性,技术上可行采取生态保护修复措施后,不影响矿区局部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周边居民较满意,生态环境上可行不可开采生态保护修复技术不具有可操作性,技术上不可行采取生态保护修复措施后,仍严重影响矿区局部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周边居民不满意,生态环境上不可行

附录E(资料性附录)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附表表E.1给出了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摘要表。表E.2给出了矿山生态环境调查表。表E.2.1给出了矿山基本情况表。表E.2.2给出了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占损及生物多样性破坏调查表。表E.2.3给出了废水废液、废固野外调查表。表E.2.4给出了水资源影响破坏调查表。表E.2.5给出了矿山地质灾害及隐患调查表。表E.3给出了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及效果一览表。表E.4给出了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公众意见征求表。表E.1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摘要表矿山名称开采矿种开采方式开采规模采矿许可证期限生态保护修复现状及效果矿山生态问题识别和诊断生态保护修复内容进度安排表E.2矿山生态环境调查表表E.2.1矿山基本情况表野外编号:统一编号:矿山名称采矿许可证号有效期限自年月日至年月日矿山地址XX省市(州)县(市、区)乡(镇)村发证级别□部级□省级□市级□县级矿山面积Km2中心坐标经度:纬度:高程m所属矿区所属图幅编号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国有□集体□股份合作□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其他□港、X、台商投资□外商投资建矿时间年是否闭坑□是□否关闭时间年生产状态□生产□停产□关闭□筹建尚可生产年限年主要矿产类别主要矿产名称设计规模□大型□中型□小型开采层位开采方式□露天开采□露天-地下联合开采□地下开采□其他方式开采选矿方法□捡选□重选□浮选□磁选□电选□化学选矿□特殊选矿□其他选矿设计采矿能力万t/年实际采矿能力万t/年年自产矿石总量万t设计选矿能力万t/年实际选矿能力万t/年年矿产品总量万t已开采标高~m采空区面积Km2基金账户开户行基金账户账号基金累计计提额万元基金账户余额万元法人代表联系电话从业人员数人矿区范围拐点坐标(CGCS2000)序号XY序号XY准采标高:由米至米标高调查单位:调查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表E.2.2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占损及生物多样性破坏调查表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破坏类型□XX□山脚□斜坡□河谷□阶地□冲沟□洪积扇□残丘□洼地□其它:__________破坏方式□露天采场□工业广场□废石(渣)堆场□尾矿库□煤矸石堆□排土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其它:__________影响对象地质遗迹□典型地层剖面□重要的古生物化石点□地质公园各种自然保护区□在核心区□在保护区□在缓冲区□不在范围内城镇周边□景观破坏明显,距离城镇周边_______Km□不明显主要交通干线高铁或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景观破坏明显,距离交通干线_______Km□景观破坏不明显主要流域主干流X江流域资江流域XX流域澧水流域洞庭湖区其他:________□景观破坏明显,距离流域主干流____Km□景观破坏不明显文字描述土地占损类型及面积面积破坏类型耕地(公顷)林地(公顷)草地(公顷)其它(公顷)合计(公顷)水田其它耕地园地工矿用地其它露天采场工业广场(地面建筑)废石(渣)堆场尾矿库煤矸石堆排土场地面塌陷地面沉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矿山公路其它合计文字描述生物多样性破坏动物□珍稀濒危物种减少□法定保护生物物种减少□地方特有生物物种减少□其他物种减少________植物珍稀濒危物种减少□法定保护生物物种减少□地方特有生物物种减少□其他物种减少________植被破坏面积________公顷文字描述调查单位: 调查填表人: 审核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表E.2.3废水废液、固废物调查表废水废液类型排放及综合治理(万m3)排水质量等级排放去向主要有害物质及危害利用方式治理情况年产出量年排放量年治理量年循环利用量有害物质水质恶化范围恶化程度影响对象Km公顷矿坑水□农业灌溉□人畜饮水□泉水□其它□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牧业□其它选矿废水□农业灌溉□人畜饮水□泉水□其它□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牧业□其它堆浸废水□农业灌溉□人畜饮水□泉水□其它□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牧业□其它洗煤水□农业灌溉□人畜饮水□泉水□其它□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牧业□其它生活废水□农业灌溉□人畜饮水□泉水□其它□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牧业□其它合计文字描述固体废弃物类型数量(处)体积(m³)重量(万t)年产出量(万t)年排放量(万t)年利用量(万t)利用方式有害物质影响对象污染范围(公顷)污染程度治理情况尾矿□筑路□填料□制砖□其它______□筑路□填料□制砖□其它______煤矸石□筑路□填料□制砖□其它______粉煤灰□筑路□填料□制砖□其它______排土场□筑路□填料□制砖□其它______其它□筑路□填料□制砖□其它______合计文字描述调查单位: 调查填表人: 审核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表E.2.4水资源影响破坏调查表矿床水文地质类型□孔隙充水矿床□裂隙充水矿床□岩溶充水矿床采矿活动影响的含水层类型□孔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岩溶含水层受影响的主要含水岩组水文地质特征采矿活动对含水岩组的影响名称岩性厚度(m)埋深(m)富水性渗透系数矿化度水化学类型影响方式结构水位水质□抽排□污染□串漏□其它□揭穿□压实□其它□下降____m□疏干□其它□改变□不改变□抽排□污染□串漏□其它□揭穿□压实□其它□下降____m□疏干□其它□改变□不改变□抽排□污染□串漏□其它□揭穿□压实□其它□下降____m□疏干□其它□改变□不改变□抽排□污染□串漏□其它□揭穿□压实□其它□下降____m□疏干□其它□改变□不改变□抽排□污染□串漏□其它□揭穿□压实□其它□下降____m□疏干□其它□改变□不改变矿坑最低排水点高程(m)地下水位最大降深(m)矿区地下水位下降区面积(公顷)矿坑水来源□地下水□大气降水□地表水□老窑或废弃矿井积水矿坑充水途径□断裂构造□岩溶塌陷□底板突破□顶板破坏□采空裂缝□其它周边井泉水位变化□井水位下降幅度m□泉流量减少幅度:m3/s□变化不明显□井泉干枯处对人、畜、土地影响人饮水困难口牲畜饮水困难亩农田灌溉困难地表水漏失影响口水库漏失口水塘漏失m河流漏失m水渠漏失地表水漏失面积公顷调查单位: 调查填表人: 审核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表E.2.5矿山地质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位置发生时间规模矿山地质灾害已造成危害潜在危害备注坐标地址死亡人数(人)损坏房屋(间)破坏农田(亩)其它直接经济损失(万元)影响范围(公顷)人数(人)财产(万元)房屋(间)农田(亩)E:N:E:N:E:N:E:N:E:N:E:N:E:N:E:N:E:N:E:N:E:N:调查单位: 调查填表人: 审核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PAGE25表E.3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现状及效果一览表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情况审批时间编制单位适用年限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生态保护及其它起止时间起止资金投入(万元)中央财政省财政地方财政企业其它合计保护保育围栏(m)生物廊道(处)栖息地(处)安全防护网(m)警示牌(处)井口封堵(个)农赔(万)综合利用(m³)废石(渣)堆排土场尾矿库土地修复及生物多样性恢复起止时间起止资金投入(万元)中央财政省财政地方财政企业其它合计人工辅助修复自然恢复数量(处)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面(㎡)其它(㎡)林地(㎡)草地(㎡)废石(渣)堆复垦)排土场复垦数量(个)尾矿库复垦数量(个)数量(个面积(㎡)数量(个)面积(㎡)数量(个)面积(㎡)水资源水生态修复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