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导学案-牛立军_第1页
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导学案-牛立军_第2页
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导学案-牛立军_第3页
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导学案-牛立军_第4页
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导学案-牛立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第四单元【主要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多为事理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等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你一定会听见的》则是一篇随感式的小品。学习这一组文章,可以在提高语文基本能力的同时,领会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来引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学法提示】本单元的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在“综合性学习”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搜集、运用资料来阐明自己观点的能力。16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设计教师:牛立军课型:讲读新授课使用日期:【学习目标】1、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2、快速阅读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揣摩说明语言。4、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学习重点】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学习难点】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学习时间】2课时【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文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2.走近作者第二课时要点:能够准确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导学过程使用备注一、课前自主先学:1.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语言给你整体的感受是怎样的?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3.结合例句,归纳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二、课中互动学习学习活动一:说明方法及作用请你分别从文章中找出下列说明方法发句子,并分析作用:A举例子句子:说明方法的作用:B作比较句子:说明方法的作用:C分类别句子:说明方法的作用:D下定义句子:说明方法的作用:F作诠释句子:说明方法的作用:G列数字句子:说明方法的作用:活动指导:说明方法的作用,不能说套话、空话,应该紧扣相关语句内容来谈说明方法达到的效果与作用。学习活动二:揣摩本文的语言1.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赏读1~2段,与下文做对比说说不同的表达效果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表达效果。2.体会说明语言的科学性、严密性(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10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3)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活动指导:说明语言,限制性词语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同时,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同学们也应该能够准确区别。活动三:延伸拓展1说说下列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清明前,开秧田()。柳毛开花,点豆种瓜()。馒头云,天气晴()。鱼跳水,有雨来()。2.说说下列诗句写的是什么季节绿柳才黄半未匀()。北风吹雁雪纷纷()。满架蔷薇一院香()。轻罗小扇扑流萤()。3.下面是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结合课文说说这正好说明影响物候的哪个因素?。三.课堂检测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1)(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2)(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3)(A纷纷;B刷刷;C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1)(

(2)(

(3)(

)2.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

D.四季景色变化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主要的说明方法是:4.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5.作者为什么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四.课后反思:17奇妙的克隆(谈家桢)设计教师:牛立军课型:讲读新授课使用日期:【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体会采用小标题形式的好处和科普说明文的一般特点;2.理解说明思路,了解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3.培养收集、筛选、利用资料的能力;4.体会、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学习重难点】1.重点: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2.难点:培养学生收集、筛选、利用资料的能力。理清二、三部分的说明思路。【学习时间】2课时【知识链接】1.谈家桢(1909—2008),国际遗传学家,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浙江宁波人。2.生物学术语:胚胎细胞:由受精卵(精细胞和卵细胞结合)发育而成,属于性细胞。体细胞:是指多细胞生物体中除性细胞以外的细胞。文中提到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红细胞、乳腺细胞等都属于体细胞。囊胚:胚胎的初期。两栖:有时在水中生活,有时在陆地上生活。脊椎: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脊骨。哺乳动物: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基本特点是靠母体的乳腺分泌乳汁哺育初生婴儿。乳腺细胞:人和哺乳动物乳房内分泌乳汁的细胞。促性腺素:用于诱发排卵的激素类物质。第一课时要点:理解说明思路,了解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导学过程使用备注课前自主先学(1)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等做好参加“克隆利弊”为话题的辩论赛的准备。(2)举出我们身边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各三种:(3)读课文,圈点勾画重要的生字词。课中互动学习学习活动一:预习检测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Púfú()繁yǎn()鲫鱼()囊胚()孵化()蟾蜍()爪蟾()肾()两栖()脊椎()哺乳()腺()胰()酶()分泌()濒临()摘抄你认为重要的或疑难的字词:2.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①彼此和平相处,没有冲突。()②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③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④形容本领大,办法多。()⑤指不容易做到的事竟然能做到,非常可贵。()3.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学习活动二:筛选重要信息1.克隆是什么?请速读第一部分,在课文中用“”画出相关语句,用一句话概括:2.为了说明清楚“克隆是什么”,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请用“﹏﹏”在文中画出,并旁注。3.速读二、三部分,筛选圏画出重要信息,填写下面的表格:克隆技术的进程研究成果类别时间技术特点说明顺序1979换核卵(囊胚细胞核)两栖类克隆黑斑蛙换核卵(异种鱼类胚胎细胞核)哺乳类克隆绵羊多利课堂检测:练习册基础部分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要点:培养收集、筛选、利用资料的能力;体会、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导学过程使用备注一.课前自主先学1.“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

2.究竟什么叫做“克隆”?联系课文的有关介绍,你能用简洁的语言对它下个定义吗?二.课中互助学习学习活动一:准确分析资料1.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简单分析其作用。

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这部分中,作者是从那三方面来写的?4.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科研人员的努力?体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在学习中,我们该如何做?学习活动二:思考讨论,探寻主旨1.课文末段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请筛选第四部分信息,思考:克隆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来说,“喜”在哪?“悲”在哪?2.结合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的话,说说克隆技术如何“造福人类”:学习活动三:拓展延伸----辩论会辩题:克隆技术的应用必将造福人类(正方);克隆技术的应用必将殃及人类(反方)1.根据老师的分组要求收集整理有关克隆资料,准备辩论。2.了解辩论的要求:①语言清晰、流畅,声音洪亮;②观点鲜明,论据充足;③驳斥对方观点时既要有“理”,又要有“礼”。小组选派3名主辩手,其他成员做好协助准备。三.课堂检测试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①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

)②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

)③我国著名学者童第周在1978年成功地进行了黑斑蛙的克隆试验。

(

)④这种鱼有“胡须”,生长快,完全像鲤鱼,但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而且鱼味鲜美不亚于鲫鱼。

(

)四,课后反思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设计教师:牛立军课型:自读课使用日期:【学习目标】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2、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3、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可以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学习重难点】1、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2、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可以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学习时间】1课时自学过程使用备注一.完成预习任务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遗hái()骨gé()zhě()皱追sù()劫()难蟾蜍()陨()石携()带2、解释词语劫难:__________追溯:__________天衣无缝:________致密:__________【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对此分别做了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4.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5.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三、合作探究,你问我答1、两篇短文各自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2、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说明的角度不同。试比较。3.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4、揣摩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3)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4)即非常纯的沙子。(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教师提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五句话,你发现了什么?教师点拨: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境,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四、结合目标,有效训练1.给加点的字注音。遗骸()褶皱()追溯()鸟臀目()两栖动物()2.《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_______________;一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________不同。3.课内语段阅读。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1.给加点的字注音。潮汐()大劫难()2.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3.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①②③④⑤4.②③④段文字说明了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有两条: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其依据分别是_。5.第④段文字中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第⑤段文字中括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6.第②段文字中加点的“可能”“也许”能否删去?为什么?7.第③段文字运用了______说明方法,主要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学后反思:19生物入侵者设计教师:牛立军课型:自读课使用日期:【学习目标】1、圈划课文关键词句,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2、找出各种说明方法,了解其说明的目的。3、分析课文各层次内容明确课文运用的说明顺序。【学习重难点】圈划关键词句,了解说明内容与说明方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习时间】:1课时导学过程使用备注预习圈划中解读课文内容:标节序、圈划生字词语,圈划出关键语句(分出事物对象、对象的特征与说明方法)摘抄基础知识并记忆积累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进行小组默写:(1)归咎(

(2)五色斑斓

)(

(3)失衡(

)(4)监控

)(5)劫掠

(6)藩篱(

)(7)扼制()8)繁衍()(9)遵循()(10)酝酿()(11)栖息()2.解释词语:

(1)无动于衷:

(2)在劫难逃:(3)束手无策:

(4)五色斑斓:(5)啸聚山林:

6)归咎:3、选词填空。

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生态环境

(1)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

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2)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

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3)凡此种种,都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缓慢进行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非常有限,因此不会造成

的严重失衡。4、你知道我们这个地方有哪些生物入侵者:(举一二例)一、整体阅读(填空)1、理清文章的结构:①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②-④摆出: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⑤探究: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⑥-⑦揭示:写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不同态度。⑧采取:写目前世界各国采取相应的措施。2、本文是事理说明文,按(填说明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接着摆出现象,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二、自主——合作学习思考:1、用文中的话说说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2、文章是怎样介绍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3、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又是什么呢?4、本文主要运用了几种说明方法?说明方法1:例说明方法2:例说明方法3:例5、文中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待“生物入侵者”有哪两种意见?6、对待“生物入侵者”,我们提议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来防范?三、品析下列加框的词句:1、“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可能随风飘荡几十千米才会落地。”2、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一些学者主张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特种的迁移过程。四.学后反思:20落日的幻觉设计教师:牛立军课型:自读课使用日期:【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

2.品味课文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探究身边自然现象的能力。【学习重难点】1.掌握说明方法并能分析其表达作用。2.品味课文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学习时间】1课时导学过程使用备注一、基础积累借助工具书在文中标注出生字新词,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并给课文标好小节序号。然后完成下列题目: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绮()丽绚()丽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殷()红shuāi()减2.查阅出处,理解含义: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作者含义: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作者

含义:3.第①段从人们关注日出而不太重视欣赏日落写起,引用,两句古诗文推测人们的心理,引出下一段对日落景象的描写。二、默读课文,寻找信息。——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找的最确切!1.在文中圈点勾画重要信息,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课后练习一的表格。2.从表格来看,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三、再读课文,探求文知。——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说的最到位!1.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你从文中找出典型的例子加以说明。(在文中圈划批注)2.大家在阅读文章时,是否发现文字前后语言的不同感觉?具体说说。四、三读课文,感悟美好。——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感悟最多!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生动、最精美的语言,细细品味一下,把它的精美之处与同学分享。(请至少摘录两处到导学稿并分析)摘录1:摘录2:五、课后巩固:作业本练习。美文欣赏:阅读巴金的经典散文,再次神游于那壮丽光辉、美轮美奂的日出美景当中。海上的日出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象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幺?六.学后反思:21《你一定会听见的》设计教师:牛立军课型:自读课使用日期:【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路。2、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3、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学习重点】朗读,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丰富的内蕴。【学习难点】学习运用本文的语言技巧,激发学生联想和想像,用“耳朵”细致地体味生活。【学习时间】1课时导学过程使用备注一.自主先学1、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抽查你认为重要的字词,互相批改,订正2、了解作者的相关材料二.课堂互助学习学习活动一:感知文章1、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既然作者要我们去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那么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应该用心地、努力地去听呢?阅读课文的第11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但是也并非所有拥有健康的耳朵的人都能听到这个世界上的美妙的声音的。作者还在文章当中提到了一种人——“木头人”,那么作者所说的木头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人呢?阅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活动二:品味语言一起来细细品味一下课文的1~3自然段。1、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课文的这一部分,其他同学思考这三段语言究竟美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我们听不到的声音,作者却能听得瑞清晰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用怎样的心听到的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语言究竟美在哪里?(引导学生对词、句、情感等多方面的品味)(1)抓住声音的特征,运用一定的拟声词(2)巧妙利用各种修辞:比喻、拟人、设问、排比……生动形象;(3)各种感官巧妙应用: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多角度。(4)发挥想像,创设美好的意境……揣摩原文,引导出基本的描写声音的思路如何才能把声音写得生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拓展延伸1、大屏幕逐一显示以下两段文字:第一段文字:杜鹃怒放的声音吗?整整一个冬季,杜鹃都在聚集精华等待着。当春风不断加温,花骨朵开始突突突地翻滚起来,终于有一天,她达到了沸点,掀翻了花盖子,咕噜噜地一个个粉红色的泡泡全冒了出来。第二段文字:你听过蜻蜓点水的声音吗?蜻蜓看见一面极亮极亮的大镜子,照出了蓝天白云,照出了红花绿叶,于是它朝那面镜子俯冲下去,近了,近了,它用尾巴轻轻一点,想停在上面照一照,“轰——”一声,镜子碎了,世界摇晃了,蜻蜓慌忙逃走了)仿写训练:细心的你一定也听到过许多别人不曾听到的声音,也一定能写得比老师更好。现在就请大家也模仿课文1~3段中的任何一段写一段话,把别人所听不到的声音描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