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清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考政府聘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年清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考政府聘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年清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考政府聘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年清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考政府聘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年清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考政府聘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清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考政府聘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下列关于古代年龄称谓的说法,正确的是:A.女子十二岁称为豆蔻B.男子二十岁称为而立C.老人七十岁称为花甲D.未满周岁的婴儿称为襁褓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第二步,襁褓,意思为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指婴幼儿(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把婴儿包裹在小儿被中。因此,选择D选项。A项:女子十二岁称为金钗之年,女子十三岁称为豆蔻。A项排除。B项:古代女子二十岁称为桃李之年;男子二十称为弱冠之年,男子三十称为而立之年。B项排除。C项:古代老人六十岁称为花甲;七十岁称为古稀。C项排除。2.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历史典故的是(

)。A.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B.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D.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出自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意思是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诗句化用汉文帝采纳冯唐谏言,派遣冯唐持符节到云中赦免魏尚的历史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B项错误,“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出自唐代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意思是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并没有涉及历史典故。C项正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出自唐代杜牧的《泊秦淮》,意思是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后庭花”化用南朝陈后主所作诗歌《玉树后庭花》的诗名,意在表达诗人对沉湎声色、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的讽刺,对国家命运的极度关怀与深切忧虑。D项正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意思是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诗句化用“廉颇善饭”的典故,意在表达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以及对朝廷不能启用人才的慨叹。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3.①选种②施肥除虫③收割④育苗⑤插秧A.①③④②⑤B.①④⑤②③C.①④⑤③②D.①③②④⑤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观察选项,确定尾句应从②③⑤中选择。比较可知,种地的过程中,“收割”应为最后一步。所以,③应放在尾句,排除A、C、D三项。因此,选择B选项。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与“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蕴含的哲理完全一致。()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第二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体现了时间的一维性特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比喻多日不见,别人已有进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蕴含的哲理是发展。因此,本题错误。5.当时的一些迹象已经让某种________的气氛在军营中弥漫开来,但那时战士们仍然不知道自己马上要前往朝鲜战场。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非同凡响B.不同寻常C.与众不同D.习以为常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转折后战士当时还不知道要上战场,反推出转折前语境是要表现军营中已经有一些蛛丝马迹和不一样的氛围。第二步,辨析选项。B项“不同寻常”指不同于平常的事物,符合语境。A项“非同凡响”形容不同一般,多用于文艺作品;C项“与众不同”指与其他人不一样,主语一般是人。两者均不可搭配“气氛”,排除A项和C项。D项“习以为常”指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与语境相悖,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6.石蒜系自花授粉植物,蒴果背裂,种子多数,一般以鳞茎3至4年繁殖一次,由于花和叶子不能见面的特性被称为彼岸花。红花石蒜能消肿、杀虫、治淋巴结结核、疔疮疖肿、风湿关节痛、蛇咬伤、水肿、灭蛆、灭鼠、防瘟疫等,所以又被称为健康的“守护神”。这段文字主要介绍:A.红花石蒜的繁殖特点和医用功能B.红花石蒜的繁殖特点和药物作用C.红花石蒜繁殖和健康的功能D.红花石蒜的繁殖和疗效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结构不明显,需要考生理清分句的论述内容,全面概括。文段前两句话介绍了红花石蒜自花授粉、花和叶子不能见面、3至4年繁殖一次的特点;最后一句阐述了其在医用方面的一系列功能。故A项概括最准确。B项“药物作用”概括不准确。C项“繁殖和健康的功能”说法本身有误。D项“繁殖和疗效”概括过于笼统。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二句介绍石蒜的繁殖特点;第三句介绍石蒜具有的各种药物作用。文段为“分—分”结构。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的概括归纳。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整个文段分为两句话,第一句介绍红花石蒜的繁殖特点,第二句则论述其药物作用,全面概括,对应C项。A项“医用功能”与文意不符,文段重在强调红花石蒜作为药物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排除;B项“健康的功能”表意不够清楚明确,排除;D项“疗效”仅指治疗效果,而文段还指出红花石蒜可以“灭蛆、灭鼠、防瘟疫灭”,表述片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7.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07年该县旅游接待人数比2002年翻了四番B.2005年来该县旅游的人均支出约为740元C.同比前一年,只有2009年来该县旅游的人均支出是有所减少的D.同比前一年,2003年是该县旅游接待人数增加最少的一年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2007年接待人数362万,2002年为90万,倍,即两番,并非四番,A说法错误;2005年人均旅游支出为元,B说法错误;2002年人均旅游支出为1.1÷90,2001年为,显然2001年更大,可知C说法错误;观察接待人数的柱状图,显然2003年增加最少,为万人,D说法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8.①螃蟹养殖户到环保部门投诉②某化工企业偷偷将污水直接排放③企业营业执照被吊销④螃蟹养殖户损失惨重⑤企业负责人也受到相关部门严厉处分将以上五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②④①③⑤B.①③②④⑤C.②①③⑤④D.③①②⑤④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观察选项,①②③充当首句。①论述话题是“养殖户投诉”,②论述话题是“企业排放污水”,③论述话题是“企业营业执照被吊销”。应先指出企业排放污水,后论述养殖户投诉,最后企业营业执照被吊销。故②充当首句,排除B、D两项。对比A、C两项,发现只需判断②①还是②④,②论述“企业排放污水”,①论述“养殖户投诉”,④论述“养殖户损失惨重”,应先有企业排放污水,接着指出养殖户损失惨重,再论述“养殖户投诉”,故④在②之后,选择A项。故正确答案为A。9.量刑以刑法规定为准绳,依法量刑,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根据《刑法》第三条的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罪刑法定这一基本的刑法原则在量刑中的体现是量刑必须以刑法为准绳,法院在认定犯罪事实的基础上,必须按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对犯罪分子是否判刑、判什么刑、判刑轻重以及如何执行刑罚作出判处。故本题说法正确。1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A.暴殄天物∶丧尽天良B.眼疾手快∶兵强马壮C.积劳成疾∶因噎废食D.人浮于事∶人满为患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因为“绳锯”所以“木断”,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因为“水滴”所以“石穿”,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暴殄天物”原意是灭绝、残害天生之物,今指任意糟蹋东西,“暴殄”和“天物”属于动宾关系,“丧尽天良”指没有一点良心,形容恶毒到了极点,“丧尽”和“天良”属于动宾关系,排除;B项:“眼疾”和“手快”属于并列关系,“兵强”和“马壮”属于并列关系,排除;C项:因为“积劳”所以“成疾”,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因噎”所以“废食”,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人浮于事”原指任事人的职位高于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人浮”与“于事”无明显逻辑关系,“人满为患”指因人多造成了困难,“人满”与“为患”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但“人浮于事”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11.某商品在原价基础上上涨了20%,又下降了20%,那么降价以后的价格与未涨价前的价格相比:A.未涨价前高B.二者相等C.降价后价格高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用赋值法解题。第二步,赋值未涨价前的价格为100,上涨20%后价格变为100×(1+20%)=120,下降20%后价格变为120×(1-20%)=96<100,即未涨价前的价格高。因此,选择A选项。一件商品原价为A,先涨价a%、再降价a%,或先降价a%、再涨价a%,价格均会变为A(1+a%)(1-a%)=A(1-a%²)<A,即低于原价。12.芭蕾舞∶《天鹅湖》A.小说∶《家》B.寓言∶庄子C.报纸∶专栏D.孔乙己∶《少年闰土》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天鹅湖》”是一部“芭蕾舞”作品,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家》”是一部“小说”作品,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寓言”与“庄子”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C项:“专栏”是“报纸”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D项:“孔乙己”是鲁迅作品中的主人公,“《少年闰土》”是鲁迅的作品,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13.书桌∶家具A.筷子∶餐具B.花朵∶绿草C.服装∶裙子D.沙漠∶绿洲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书桌”是一种“家具”,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筷子”是一种“餐具”,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花朵”与“绿草”属于并列关系,排除;C项:“裙子”是一种“服装”,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D项:“绿洲”指“沙漠”中具有相当规模的生物群落的生态景观,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14.①但也有一些植物进化了千奇百怪的防御手段,来抵御食草动物的啃食②由于无法移动和逃跑,植物在食物链中处于绝对劣势③在自然界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斗争始终都在上演④这些植物的黏性表面可以吸附沙子,用以在面对食草昆虫时保护自己⑤一些植物,如沙地马鞭草,学会了用沙粒“制作”盔甲来磨碎啃咬他们的动物的牙齿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③②①⑤④B.②①⑤④③C.①⑤③④②D.③①⑤②④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①“但”是转折关联词后半部分,是对前文的转折,因此不可作首句,排除C项。②是以植物为例,说明被捕食者处于弱势地位。而③是引入论点: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斗争始终都在上演,可以作首句。比较②和③可知,②是对③的解释说明,因此,②不适合作首句,排除B项。保留A项和D项。第二步,进一步观察句子。④介绍“这些植物”可以吸附沙子,用以保护自己;⑤介绍一些植物会用沙粒来对付动物。可以发现④和⑤都是围绕“植物利用沙子保护自己”的话题进行阐述,且④“这些植物”是对⑤“一些植物”的指代,故⑤④捆绑在一起。排除D项,答案锁定A选项。第三步,验证A选项。文段先介绍自然界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斗争始终存在的情况,接着介绍植物在斗争中由于自己的缺陷而处于劣势,并通过①“但”指出植物进化出了防御手段,最后文段以具体的例子证明植物的防御、抵抗手段。A项语句连贯、通顺。因此,选择A选项。15.一位退休教师说:“老师最喜欢的是成绩最好的学生,我也是这样。现在回顾30多年的教学生涯才发现:一个学生成绩好不等于他将来的事业很成功。在我所教过的学生中,有的人读书时成绩很好,有的人后来事业很成功,但是却没有一个当年成绩最好的学生后来在事业上很成功。”如果该老师说的话为真,以下哪项也必然为真?A.该老师当年最喜欢的学生后来在事业上都不是很成功B.后来在事业上很成功的学生中,有的是该老师当年最不喜欢的C.该老师的学生中,当年成绩最差的后来在事业上也都不成功D.凡是老师最喜欢的学生,毕业后在事业上都不会很成功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根据题干“老师最喜欢的是成绩最好的学生”、“没有一个当年成绩最好的学生后来在事业上很成功”,说明老师最喜欢的学生在事业上都不是很成功,可以推出;B项:题干未涉及该老师当年最不喜欢的学生,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最差的学生,排除;D项:该项是指普遍现象“老师最喜欢的学生”,题干讨论只是一位退休教师的判断,并且“凡是”过于绝对,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16.母语的基本性质决定了母语高等教育的“培根固本”特征,母语教育对于维系________、传承优秀传统、构筑心灵世界具有不可________的作用。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民族风俗低估B.民族情感轻视C.文化认同替代D.文化精神缺少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词语与“维系”搭配,从词语用法入手判断。第三步,第二空备选词语填入均可,但其在轻重程度上存在差别,分析文意,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维系”与“民族风俗”“文化精神”不搭配,排除A、D。第二空,“不可替代的作用”比“不可轻视的作用”程度更深,由前文“母语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可知,作者这里用的是非常肯定的语气,故后文用“不可替代”更契合句意。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前文中的“培根固本”可知,该空强调母语教育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A项的“低估”和B项的“轻视”填入横线相对于C项“不可替代”语义偏轻,不能凸显出母语教育的重要性,排除A项和B项。C项“替代”填入横线,“不可替代”指某人或某物是不能够用他人或他物来进行代替的,强调极其重要,符合文意。D项“缺少”填入横线,“不可缺少”侧重于事物的必要性,而非重要性,排除D项。答案锁定C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文化认同”放在此处可以体现母语高等教育具有“培根固本”的特征,且与第一空之后的“优秀传统”“心灵世界”构成并列,符合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17.15,26,37,(

),68,79A.42B.44C.46D.48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数列各项依次递增,相邻两项差距不大,考虑作差寻找规律。相邻两项作差依次为11,11,(),(),11,68-37=31,差数列括号内无法填入两个11,此时应考虑第一个括号内填入11,则原数列满足两两分组差为11的规律,即26-15=11,(48)-37=11,79-68=11。故本题选D。18.竞争性决策指的是在有竞争对手存在的情况下,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状态,而是根据竞争对手的策略而作出的决策。根据以上定义,以下哪项属于竞争性决策:A.由于同类竞争,小李将库存产品一律三折出售B.为打击新开张的对门商店,小刘将所有商品一律低于批发价出售3天C.甲公司决定高薪聘请与其有竞争关系的乙公司的副总经理为公司总经理D.为吸引优质生源,甲校的奖学金金额总是比乙校高10%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根据竞争对手的策略而作出的决策。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小李将库存产品打折出售是自我市场战略的调整,但未涉及“竞争对手的策略”,不符合定义;B项:小刘将商品打折出售是自我市场战略的调整,但未涉及“竞争对手的策略”,不符合定义;C项:董事会决定高薪聘请竞争对手公司的高层员工是为了增加自身的竞争实力,但未涉及“竞争对手的策略”,不符合定义;D项:为争夺优质生源,甲校的奖学金金额总高于乙校,体现了“甲校的奖学金策略是根据乙校来制定的”,无论乙校的金额设置多少,甲校都比它高10%,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19.让众多厂商、经销商头疼的窜货商、二批、倒爷们,游走于产业链的灰色地带,冲击市场原有的渠道和价格体系,经销商的生存和发展也因此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遥遥无期B.步履维艰C.旷日持久D.进退维谷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文段通过“游走于灰色地带、冲击市场原有的渠道和价格体系”表明经销商的生存和发展是比较困难的,横线处所填成语要体现出困难,不利于发展的意思。A项,“遥遥无期”形容时间长,没有期限,表示没有希望,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步履维艰”是指行走困难,也可表示发展困难,符合文意,当选;C项,“旷日持久”指荒废时日,长期拖延,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进退维谷”指进退都陷于困难的境地,形容进退两难,文段并未强调进退,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20.下列不属于可燃液体的一组是:A.花露水、酒精B.指甲油、汽油C.香蕉水、涂料D.苹果水、沥青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苹果水作为一种饮料,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酸类物质,不可燃;沥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铺建路面,可燃。苹果水和沥青作为一组,不是都可燃。因此,选择D选项。A项:一般花露水都会用浓度为75%左右的酒精溶液作为溶剂来配置,75%的酒精浓度已经很高,可以遇明火燃烧,所以花露水是可燃液体;酒精属于有机物,而有机物一般都能燃烧。所以酒精是可燃液体。A项正确,排除。B项:一般指甲油含有丙酮、乙酸乙酯,属于可燃液体;汽油是碳氢化合物,极易燃烧。B项正确,排除。C项:香蕉水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一般油漆涂料都是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大量可燃气体挥发到空气中,易出现燃烧或者爆炸的事故。C项正确,排除。21.我们欣赏中外精彩的绘画,可以举出它们很多优点,潇洒自然常常是它们共同的长处。画师选择某种素材入画,都经过多方面严格的选择,(

)体现于画幅上,(

)往往十分自然。卓越的画师(

)敢于画壮丽雄伟的山川,气象万千的远景,也敢于画平常的静物,画嬉戏的小孩,画断脚的螃蟹,画蛀孔的蔬菜,(

)一经他选中入画,也就涉笔成趣,给人一番自然的美感。A.所以就不但只要B.但是却因为所以C.因此就不但而且D.但是却不但而且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空、第二空,根据文段“画师选择某种素材入画,都经过多方面严格的选择”可知,画师选择入画素材严谨,后文“体现于画幅上,往往十分自然”,与前文呈转折关系,B、D项,“但是······却”表转折关系,保留。A项“所以······就”,C项“因此······就”表因果关系,不符合文意,排除A、C项。第三空、第四空,根据第三空后一系列的“敢于画”及第四空后“一经他选中入画,也就涉笔成趣······”可知,第三空和第四空呈递进关系,D项“不但······而且”表递进关系,当选。B项,“因为······所以”表因果关系,不符合文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22.人类选择月球作为探测宇宙星际航行的第一站的主要原因是:A.探求月球的危险性小B.月球上富含地球上稀缺的矿种,且分布广泛C.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D.月球上有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环境,这是将来加工工业的理想场所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天体。第二步,月球是围绕地球运转的、唯一的天然卫星,距离地球最近时约35万公里,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选择月球作为宇宙探测的第一个目标,探测难度较低,可以为后续的探测火星、金星探测积累经验。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可能性推理法解题。人类对于宇宙的考查路漫漫,每一颗星球均有很高的探测价值,但其毕竟与地球不同,探测哪一颗肯定也有危险,那么首先选择的自然是距离我们最近的。由此推测C项正确的可能性最大。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且月球上富含多种矿藏以及它是将来加工工业的理想场所,因此人类地外探测的第一个目标选择了月球。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月球离地球最近,便于人们进行探测。故本题选C。23.对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人和确诊病人佩戴有呼吸阀的口罩不能起防范作用。(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第二步,带有呼吸阀的口罩不能够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因为没有感染新冠肺炎的人,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有病毒颗粒,而感染的病人会通过呼吸阀把含有病毒的气体排到周围,通过这一途径,就会使其他人感染,所以不建议用带有呼吸阀的口罩来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间,推荐的具有医用防护作用的口罩,有N95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以及一次性医用口罩,还有用新型纳米材料制作的口罩,只有戴这一类的口罩,才能够彻底切断新冠病毒的感染途径。因此,本题正确。常用的N95口罩可以有带呼吸阀和不带呼吸阀的,带呼吸阀的口罩可以减轻戴口罩的憋气和胸闷的感觉,改善正常的通气。这种呼吸阀只在呼气的时候打开,吸气之后关闭,对于个人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如果是患者来说最好是不要戴有呼吸阀的口罩,因为这样患者呼出的气溶胶可以通过呼吸阀泄漏到环境中去,对于环境和公众来说是不负责任的。所以患者不建议佩戴呼吸阀的口罩,如果是健康人则可以佩戴呼吸阀口罩。24.平均成本是指生产每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的成本。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平均成本是指平均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或产量所需要的成本。故本题说法错误。25.羊群效应是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表现为对特定的或临时的情境中的优势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采纳,表现为对长期性的占优势地位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接受。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羊群效应的是:A.张某去超市,发现已经排起长队,遂自觉去排队,到最后才发现自己排的是隔壁网红店的队伍B.民警孙某,发现大量市民朝一个方向奔跑,遂与众人一起跑上前去,一探究竟C.陈某和王某注册了多个微信号,在微信群里发布虚假信息,诱导他人购买D.张某本来没有买车的意愿,但发现周围的朋友都在买车摇号,遂也随大流摇号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张某因为看到他人排队而自觉排队,符合“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符合定义,排除;B项:孙某因为看到市民朝一个方向奔跑也一起跑过去,符合“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符合定义,排除;C项:陈某和王某通过发布虚假消息诱导他人购买,是两个人自发的行为,不存在群体的影响,不符合“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不符合定义,当选;D项:张某因为周围的朋友都在买车摇号而改变了自己的意愿,符合“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之后他随大流摇号,符合“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符合定义,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②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张某因为看到他人排队,体现了①,遂自觉去排队,体现了②,符合定义;B项:孙某因为看到市民朝一个方向奔跑,体现了①,遂与众人一起跑上前去,体现了②,符合定义;C项:陈某和王某注册了多个微信号,在微信群里发布虚假信息,诱导他人购买,是陈某和王某的个人行为,不存在群体的影响,未体现①和②,不符合定义;D项:张某因为周围的朋友都在买车摇号而改变了自己的意愿,体现了①,随大流摇号,体现了②,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26.玻璃幕墙:光污染

A.汽车尾气:酸雨

B.海上风暴:海啸

C.火山喷发:地震

D.空气消毒:臭氧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玻璃幕墙可以导致光污染,二者是因果关系,并且玻璃幕墙是人为产物。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汽车尾气可以导致酸雨,二者为因果关系,并且汽车尾气是人为产物,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海上风暴可以导致海啸,二者为因果关系,但海上风暴为天然现象,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火山喷发可以导致地震,二者为因果关系,但火山喷发为天然现象,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空气消毒不会导致臭氧,二者不是因果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27.13579,1358,136,14,1,(

)A.1B.0C.-1D.-5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特殊数列。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第二项等于第一项四舍五入舍去最后一位,1四舍五入舍去最后一位为0。因此,选择B选项。28.跨越长江,连接沪苏的快速通道崇启大桥将从江苏启东到上海的车程缩短100公里,加快了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下列有关崇启大桥表述正确的是:

A.崇启大桥全长2.4公里B.崇启大桥由于地处长江入海口,是所有跨越长江大桥中最靠近大海的C.崇启大桥被称为“长江入海第一桥”D.崇启大桥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的重要配套工程参考答案:BC解题思路:A项错误,崇启大桥全长52公里;D项错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东海大桥,而不是崇启大桥。故正确答案为B、C。解题思路:本题可采用可能性猜测法和排除法解题。题干中说“车程缩短100多公里”可以猜测崇启大桥不可能只有2.4公里。排除A选项。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处于浅海区,推测与D项洋山深水港区并不匹配,可以排除。A项错误。崇启大桥桥全线设计双向6车道,全长52公里,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上海至西安高速公路的一部分。B、C两项正确。大桥由于地处长江入海口,是所有跨越长江大桥中最靠近大海的,被称为“长江入海第一桥”。D项错误。东海大桥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的重要配套工程,而不是崇启大桥。故本题选B、C。29.若放眼整个影视圈、娱乐圈,我们还能看到:金融资本涉足电影制作,造就一笔笔糊涂账;各类排行榜、热搜榜层出不穷,让“买榜”成为公开的秘密。可以说,在“一切向钱看”的不良环境下,造假__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所难免B.讳莫如深C.在劫难逃D.迎刃而解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文段“造就一笔笔糊涂账”“买榜成为公开的秘密”以及“一切向钱看的不良环境”可知,在影视圈、娱乐圈,整个的大环境就是“向钱看”。因为整个环境就是这样,而造假可以博人眼球,可以捞钱,因此在这个大环境之下,造假这件事自然就“避免不了”。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在所难免”意为不容易避免,与文意相符。B项“讳莫如深”指把事情瞒得很紧,不走漏消息,侧重“隐瞒”,文段并未“隐瞒”之意;C项“在劫难逃”表示注定要遭受祸害,不能逃脱,一般搭配“灾难”“厄运”等,与“造假”搭配不当;D项“迎刃而解”比喻事情很容易解决,与文意相悖。排除B项、C项和D项。因此,选择A选项。30.两个完全一样的陶瓷杯中分别装有半杯沸腾的热茶和半杯冷牛奶,如果将它们混合在一起做一杯温度尽可能低的奶茶,下列方法效果最好的是:A.在热茶冷却2分钟后,将牛奶倒入其中B.在冷牛奶倒入热茶中,再冷却2分钟C.在热茶冷却2分钟后,将其倒入牛奶中D.在热茶倒入冷牛奶后,再冷却2分钟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温度传递。第二步,根据牛顿的冷却定律,冷却物与环境温度之差越大,在相同时间里传热越快。沸腾的热茶的温度与空气的温差跟热茶和牛奶混合后的温度与空气的温差相比,前者的温差大于后者,所以根据冷却定理应该是先让热茶冷却2分钟,降温效果最好。将热茶倒入牛奶过程中,由于液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大,可以进一步降低热牛奶的温度。故“在热茶冷却2分钟后,将其倒入牛奶中”这可以让两种液体混合后得到温度尽可能低的奶茶。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自然冷却一般不会是匀速降温,温度高时降温快,接近环境温度时,降温慢。故采用先冷却热茶的方法,排除B、D两项,由于在热茶倒入冷牛奶的过程中会不断向外界散热,而冷牛奶温度低于环境温度,故不会散热,所以在热茶冷却2分钟后,将其倒入牛奶中,可取得最低温度的奶茶。故正确答案为C。31.自左至右一排停着甲、乙、丙、丁、戊、己等6辆车。已知:(1)甲、乙中间隔着1辆车;(2)丙在乙的左边,中间隔着2辆车;(3)丁、乙两车不相邻,但丁、戊相邻,且丁在戊的左边。根据以上陈述,按照自左至右,一定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丙排在第一B.己排在第五C.甲排在第四D.乙排在第六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①甲乙或乙甲②丙乙③丁戊且丁和乙不相邻第二步:根据题干条件分析选项。若甲车在乙车的左边,即甲乙,又根据条件②,可知从左至右甲乙丙车的顺序为:丙甲乙,根据条件③可知丁车戊车一定相邻,即顺序可为:丁戊丙甲乙或丙甲乙丁戊,但丁车和乙车不相邻,且只剩下己车,则六辆车顺序从左到右顺序分别为:丁戊丙甲己乙,此时,己排在第五位,甲排在第四位,乙排在第六位。若甲车在乙车的右边,即乙甲,又根据条件②,可知从左至右甲乙丙车的顺序为:丙乙甲,根据条件③可知丁车戊车一定相邻,则顺序只可能为:丙丁戊乙己甲,此时,己排在第五位。故一定可以得出己排在第五。故正确答案为B。32.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对来文办理提出处理意见的活动是收文处理中的:A.拟办B.批办C.承办D.查办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处理知识。第二步,收文处理分为拟办、批办、承办、注办。批办是指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对来文办理提出处理意见。批办的要求是:①不得越权批办公文。②严格控制批办范围,不经批办同样能得到有效办理的公文,已批办过统一的处置意见的公文,他人已有合法、明确而有效批办意见的公文,均不再批办,由有关部门直接处理。③批办意见务须明确、肯定、具体,前后一致,切实可行。④采取有效措施监督批办意见的执行结果。⑤批办过程中,如发现公文所涉及的问题是自己无权或确实无法处置的,可将批办改为拟办。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弄清事件的情况。⑥批办意见应工整、清晰地写在《文件处理单》或《文件传阅单》的有关栏目内,并务须签注批办人姓名、年月日。因此,选择B选项。A项:拟办是由有关人员对文件进行阅读分析,提出处理意见的建议,提供可供选择的方案,供领导审核定夺的活动。A项错误。C项:承办是指有关工作人员按意见具体处置公文所针对的事务和问题。C项错误。D项:查办是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其他专门组织对重要公文实际执行情况所进行的核查协办工作。D项错误。33.地球大气层中最靠近地面的一层是:A.平流层B.对流层C.暖层D.外大气层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第二步,地球的大气层由地面向上分成四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其中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因此,选择B选项。A项:平流层位于对流层的上一层,大约距地球表面20至50千米。平流层的空气比较稳定,大气是平稳流动的,故称为平流层。平流层在地球大气层中不是最靠近地面的一层,故A项错误,排除。C项:暖层位于中间层以上,大约距地球表面100至800千米,最突出的特征是当太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故称暖层。暖层在地球大气层中不是最靠近地面的一层,故C项错误,排除。D项:散逸层,又称“外层”、“逃逸层”,是热层(暖层)以上的大气层,也是地球大气的最外层。这层空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大部分分子发生电离,使质子和氦核的含量大大超过中性氢原子的含量。逃逸层空气极为稀薄,其密度几乎与太空密度相同,故又常称为外大气层。外大气层在地球大气层中不是最靠近地面的一层,故D项错误,排除。34.“金声玉振”这个成语,最初是用来形容孟子德才兼备、知识渊博的。(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金声玉振出自《孟子·万章下》:“孔子谓之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即形容孔子知识渊博,才学精到。故表述错误。35.在手机众多的品牌中,苹果手机一直是年轻人追逐的目标。有人说,用什么样的手机其实都一样,何必选那么贵的,这主要是因为无论谁用:A.手机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B.手机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C.手机都起着使用价值的作用D.手机都起着价值的作用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商品与货币知识。第二步,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的有用性。题目说用什么手机都一样,反映的是手机的有用性都一样,都是使用价值的结果。因此,选择C选项。A项:具体劳动是在各种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A项和题意不符合,排除。B项: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B项和题意不符合,排除。D项: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D项和题意不符合,排除。36.著作人身权,又称著作精神权,指著作权人对其作品所享有的各种与人身相联系或者密不可分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是作者通过创作表现个人风格的作品而依法享有获得名誉、声望和维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著作财产权,又称著作经济权,是著作人身权的对称,是指著作权人自己使用或者授权他人以一定方式使用作品而获得物质利益的权利。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知名网络小说作家要求出版社使用其真实姓名出版其作品,则该作家行使的是著作人身权B.画家王某将自己的画作以高价卖给了姜某,则姜某获得了该画作的著作财产权C.某知名舞蹈家创作的舞蹈深受群众喜爱,不少人纷纷模仿并进行商业演出,该舞蹈家要求停止这一侵权行为,则她行使的是著作人身权D.某剧作家创作的电视剧因深受观众喜爱而被翻拍,该剧作家要求电视剧制作方不得修改故事的结局,则他行使的是著作财产权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关键词为:(1)著作人身权:依法享有获得名誉、声望和维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2)著作财产权:著作权人自己使用或者授权他人以一定方式使用作品而获得物质利益的权利。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某知名网络小说作家要求出版社使用其真名是“作者通过创作表现个人风格的作品而依法享有获得名誉、声望和维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行使的是著作人身权,正确,当选;B项:考查著作财产权定义,著作财产权应该属于画家王某,排除;C项:该舞蹈家要求停止模仿她的舞蹈进行商业演出获利,她行使的是著作财产权,C项错误,排除;D项:该剧作家要求电视剧制作方不得修改故事的结局是行使的著作人身权,D项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多定义,关键信息如下:(1)著作人身权:①与人身相联系或者密不可分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②依法享有获得名誉、声望和维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2)著作财产权:①著作权人自己使用或者授权他人以一定方式使用作品,②获得物质利益。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用真实姓名出版作品,未涉及到物质利益,属于“与人身相联系或者密不可分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目的是“依法享有获得名誉、声望”,符合著作人身权,说法正确;B项:将画作以高价卖出,属于“获得物质利益”,符合著作财产权,但获得该权利的应是画家王某自身,而不是姜某,说法错误;C项:商业演出是经济行为,属于“获得物质利益”,符合著作财产权,说法错误;D项:该剧作家要求不能改变结尾,属于“维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符合著作人身权,说法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涉及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两个定义,并要求选择说法正确的一项,需对两个定义都理解到位。分析发现,著作人身权的关键点是“与人身相联系、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著作财产权的关键点是“获得物质利益”,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著作人身权的定义要点: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的各种与人身相关却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著作财产权的定义要点:著作权人获得物质利益的权利。A项,作家要求出版社使用其真实姓名出版其作品,是与著作权人的人身相关且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属于著作人身权,该项说法正确。B项,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都是著作权人拥有的权利,而该项中姜某并非著作权人,故不能说姜某获得该画的著作财产权,该项说法错误。C项,该舞蹈家要求其他人停止商业演出,涉及财产内容,故不属于著作人身权,该项说法错误。D项,该剧作家要求电视剧制作方不得修改故事的结局,并无直接财产内容,而是作者维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属于著作人身权,该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37.下列不属于事业单位年度考核结果类别的是: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年度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聘期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专指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性、规范化的考察和审核,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使用与事业单位用人和分配制度紧密结合。考核结果的使用兑现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工作的一项重要程序,也是关系到每个工作人员切身利益的事情。事业单位考核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把年度考核的结果使用与事业单位内部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挂钩。可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等次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没有良好,B项错误。AC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因此,选择B选项。38.频闪照片是在一张底片上,每隔相同的时间曝光一次,可以显现出物体运动轨迹的照片。如图所示为一个足球和一个网球自由下落的频闪照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者下落的时间相同B.两者运动的速度相同C.两者的质量相同D.两者运动时受到的阻力相对于自身重力均可忽略不计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主要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加速度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从图中可以看出,足球和网球的相对位置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可知两球的运动状态保持一致,运动速度相同,加速度相同,运动时间也相同。由两球加速度相同可知受到的阻力相对于自身重力可忽略不计。不可直接得出两球质量相同的结论。39.花瓣凋零还能“化作春泥更护花”。不过,自然界也不尽是这种良性循环。日本一项新研究发现,动物的黏膜细胞在凋亡后,可能刺激免疫系统“过度反应”,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动物的黏膜细胞凋亡后可能伤及身体B.动物的黏膜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C.花瓣凋零“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说法不科学D.身体淘汰的细胞都会对机体产生影响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文段首句先强调花瓣凋零是有好处的,接着通过转折关联词“不过”,引出重点:自然界也不尽是这种良性循环,接着开始说明动物黏膜细胞在凋亡后,可能刺激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故重点在最后,答案选择A项。B项,“是一种免疫细胞”表述错误,原文只是强调动物的黏膜细胞在凋亡后,可能刺激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故应排除。C项,花瓣凋零“化作春泥更护花”本身没有问题,只不过到动物身上的时候就不适用了,故应排除。D项,“都会”表述太绝对,花瓣凋零就不会影响,故应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出处】《黏膜细胞凋亡后可能“伤及自身”》40.变态,是指在有些动物的个体发育中,其形态和构造上经历阶段性剧烈变化,有些器官退化消失,有些得到改造,有些新发生出来,从而结束幼虫期,形成成体结构。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变态现象的是:A.蛹羽化后成为蚕蛾B.一只毛虫变成一粒蛹C.蝌蚪变成蛤蟆D.马与驴杂交生出骡子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动物的个体发育中;②其形态和构造上经历阶段性剧烈变化。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蛹羽化成蛾,体现了个体发育中形态和构造明显变化,符合定义;B项:毛虫变成蛹,体现了个体发育中形态和构造明显变化,符合定义;C项:蝌蚪变成蛤蟆,体现了个体发育中形态和构造明显变化,符合定义;D项:马与驴杂交生出骡子,这不是个体发育中的变化,这是杂交行为,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41.在环境问题上,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不是由于我们________,而是我们尽力做了,但却无法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这是一个信号:把魔鬼从瓶子里放出来的人类,已经失去把魔鬼再装回去的能力。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无所顾忌B.无所不为C.无所事事D.无所作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不是……而是……”这个反向并列关联词可知,前后意思相反,后面谈到“我们尽力做了”,所以前文应该填入“我们不尽力去做”的含义。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无所顾忌”指没有什么顾虑、畏惧(地去做某件事情);B项“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或干尽了坏事;C项“无所事事”形容闲着什么事情都不干,侧重点是闲,三者均不能和“尽力做”构成反向语义,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和C项。D项“无所作为”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由“不是……而是……”的句式可以判断填入词语的含义,排除错误选项。第三步,辨析备选词语的侧重点,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无所顾忌”指没有什么顾虑、畏惧。“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无所事事”形容闲着什么事情都不干。“无所作为”指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没有做出什么成绩。由“不是……而是……”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与“做了”意思相反,表示没有做事,据此排除A、B。“无所事事”侧重于闲,“无所作为”侧重于没有成绩。由“无法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可知,“无所作为”填入更恰当。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根据反义并列标志词“不是……而是……”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与后文语意相反,后文提到“我们尽力了”,故横线处应表达“我们什么都没有做”的意思,D项“无所作为”指没有做出任何成绩,填入文段语意合适。A项“无所顾忌”指没有什么顾虑、畏惧;B项“无所不为”指没有什么事不做,即什么事都干得出来;C项“无所事事”是说没有什么事可做,指闲着什么事也不干;A、B、C三项填入文段语意均不合适,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42.陈某家后院种有三棵待伐树木,李某等三人趁陈某一家外出之际潜入院中砍伐树木并运往外地,销赃获利1万元。李某等三人的行为构成:A.盗窃罪B.滥伐林木罪C.盗伐林木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第二步,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又根据《森林法》第二十条第二款,农村居民在房前屋后、自留地、自留山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城镇居民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内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由此可知,陈某家自有房屋后院的三棵待伐树木是陈某私人财产,李某等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其盗窃变卖,且获利1万元数额较大,符合盗窃罪的规定。因此,选择A选项。B项、C项:滥伐林木罪和盗伐林木罪的对象相同,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等,不包括他人房前屋后、自留地上种植的零星树木。B项、C项错误。D项: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的犯罪目的不是非法占有而是将财物毁坏。李某等三人砍伐陈某家树木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D项错误。43.小红的曾祖父于1945年病逝,小红发现她的曾祖父的出生年份恰好是他在世时某年岁数的平方与该年岁数的差,问小红的曾祖父是哪年出生的?A.1905年B.1900年C.1892年D.1886年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年龄问题。第二步,曾祖父于1945年病逝,他的出生年份恰好是他在世时某年岁数的平方与该年岁数的差,直接考虑祖父的年龄是40至45岁之间,因为只有这些数的平方才有可能在1945年附近。45²=2025>1945,不符合题意,44²=1936,1936-44=1892,符合题意。因此,选择C选项。44.划分指的是把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若干既不相交、也不遗漏的小类,来揭示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从而明确概念的方法。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项中的划分是正确的?A.《诗经》中的作品包括“风”、“雅”和“颂”B.颜色可分为赤、橙、黄、绿、青、蓝、紫C.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舞蹈和绘画等D.大学专业包括文科专业、应用型专业和非应用型专业等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对象分为若干既不相交、也不遗漏的小类。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风”、“雅”和“颂”是《诗经》中的所有作品,属于“对象分为若干既不相交、也不遗漏的小类”,符合定义;B项:颜色除了以上7种,还有黑、白等,存在遗漏,不符合定义;C项:舞蹈和绘画不属于文学作品,不在文学作品划分对象中,不符合定义;D项:文科专业和应用型专业、非应用型专业是存在相交的,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45.某兴趣组有男女生各5名,他们都准备了表演节目。现在需要选出4名学生各自表演1个节目,这4人中既要有男生、也要有女生,且不能由男生连续表演节目。那么,不同的节目安排有多少种?A.1200B.2400C.3000D.3600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排列组合问题。分析可知,表演的人不同或者节目排序不同都使节目安排不同,因此求节目安排的情况数,需要两步来实现,第一步,从男女生中选出4人表演节目;第二步,将选出的人进行排列。根据题干“不能由男生连续表演节目”说明男生人数不得大于2人,根据“4人中既要有男生、也要有女生”确定男生只能有1人或者2人。分两种情况计算:①选1个男生3个女生;②选2个男生2个女生。4个人,不能出现两个男生连续表演,则男生人数最多为2。分以下两种情况计算,(1)1男3女,=5×10×24=1200种;(2)2男2女,先选定人员有=100种,再考虑排列顺序,2男不连续表演有=12种,节目安排情况为100×12=1200种。所求为1200+1200=2400种,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属于方法技巧类。第二步,根据不能由男生连续表演节目可采用插空法,先从男生和女生中选取所需要的人数,然后安排女生表演节目,最后将男生的节目插入到女生的节目之间,需要考虑顺序。有以下两种情况:①1男3女,安排方式有(种);②2男2女,安排方式有(种)。第三步,总安排方式为1200+1200=2400(种)。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若有1个男生、3个女生表演节目,情况数为种;若有2个男生、2个女生表演节目,先排女生,然后2个男生在女生的空中间排,情况数为种;若有3个男生、1个女生表演节目,则一定会出现男生连续表演的情况,排除。故总的情况数为种。故正确答案为C。46.某地青年吴某乘坐地铁时,不小心掉下站台,被进站的地铁轧断双腿。关于吴某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吴某自己不小心掉下站台,地铁公司不承担责任B.吴某有过失,应当承担50%的责任C.地铁公司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D.地铁公司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应当承担过错推定责任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责任知识。第二步,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七十三条,从事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者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责任。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失的,可以减轻经营者的责任。由此可见,地铁属于高速轨道运输工具的一种,对地铁运营中发生的致人损害的后果,地铁公司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因此,选择C选项。47.羊:羊奶:腥膻A.蜂:蜂蜜:甘甜B.蜘蛛:蛛丝:粘缚C.蚕:蚕丝:雪白D.雨燕:燕窝:营养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涉及三个词项间的关系,分析发现第二个词项(羊奶)是第一个词项(羊)的产出物,第三个词项(腥膻)可以形容第二个词项(羊奶)的味道。结合选项选出与题干关系一致的一项。羊产出羊奶,羊奶的味道是腥膻的。A项,蜂可以酿造蜂蜜,蜂蜜的味道是甘甜的,与题干关系一致。B项,蜘蛛吐蛛丝,蛛丝具有粘缚性,但蛛丝并非一种食物,与题干关系不一致。C项,蚕吐蚕丝,蚕丝是雪白的,但蚕丝并非一种食物,与题干关系不一致。D项,雨燕的唾液混合其他物质可以制作成燕窝,燕窝有营养,但营养并非形容味道的词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A。48.早期人们对质量的认识并不清晰,质量管理专家给出的质量定义也不统一。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质量是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这是从生产角度来定义的质量,即强调产品要达到规定要求或标准。20世纪60年代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提出,质量是产品的适应性,强调产品要适合用户的使用需要,任何产品如果不能满足顾客需要,不管它多么符合产品标准,也不是好的质量,这是人们首次从用户的角度认识和定义质量。________________,这是质量观的一次重大转变。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从满足生产需求转变到供给需求B.从对产品的保量要求转变到保质要求C.从强调产品转变到强调服务D.从关注生产方转变到关注需求方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前文介绍了质量的两个不同定义:其一是从生产角度来定义质量,强调产品要达到规定要求或标准;其二是从用户的角度定义质量,即从需求方的角度出发,强调产品要适合用户的使用需要。横线所填句子是对上文的总结,表示这是质量观的一次重大转变,即从生产方到用户的转变。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符合上述语境,与上文话题一致。因此,选择D选项。49.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与近代科学差异很大的新角度、新方位,从机械观思维向以系统观为主导的思维转变,强调认识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和复杂性。这段文字主要支持了以下哪种论点?A.现代科学与近代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同B.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从机械观向系统观转变C.思维方式总是伴随着科学发展过程而变化D.现代科学强调认识的角度和方位的重要性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从“新角度、新方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从机械观思维向以系统观为主导的思维转变”,最后阐述“转变”的特点。文段重点是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从机械观转变到系统观,文段主体为“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B选项。50.在公共政策执行的起始环节中,核心内容是:A.目标宣传B.任务宣传C.意义宣传D.方法和步骤宣传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共政策知识。第二步,政策执行过程包括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政策实验、全面实施等环节。政策宣传是政策执行过程的起始环节,执行者只有在对政策的意图和政策实施的具体措施有明确认识和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执行政策,所以政策宣传的核心是使执行者了解政策的意图与目标,即目标宣传。目标宣传是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起始环节的核心内容。A项说法正确,BCD项不属于公共政策执行的起始环节中的核心内容。因此,选择A选项。51.①根据专业统计,消费者在每封信件上只会停留短短7秒钟②要想消费者从众多的直邮中拆开你的信件,那你的信封就必须够独特,够有诱惑力③如果将企业的直邮销售看作一个产品,那么信封就是这个产品的包装④如果目标顾客连你的信封都不拆开,就别提直邮营销的成功率⑤目标顾客邮箱里天天电话单、朋友寄来的贺卡、银行账单、各种企业目录等信件源源不断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④①②③⑤B.③⑤②①④C.⑤①④③②D.①⑤③②④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首句为④③⑤①,不好确定首句。第二步,观察句子内部特征。③句引出信封这一话题,②句和④句都是在这一话题基础上的进一步阐述,故②句、④句应在③句之后,排除A项和C项。对比B项和D项,②句“众多的直邮”与⑤句“信件源源不断”话题一致,所以⑤句后应紧跟②句,排除D项。答案锁定B项。第三步,验证B项,语义通顺连贯。因此,选择B选项。52.①鲜菜摆上货架

②给西红柿浇水

③建造玻璃暖房

④给炉子添加煤炭

⑤采摘成熟果实

A.③④②⑤①

B.⑤①③②④

C.③①⑤②④

D.①②③⑤④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观察选项,确定尾句应从①④中选择。

“鲜菜摆上货架”应是建暖房、添煤炭、采摘果实之后的结果,所以尾句应为①,排除B、C、D三项。

因此,选择A选项。

53.某商场推出一项促销活动。如果你在10月1日到10月10日之间买了A电磁炉的话,你就可以免费获赠电磁炉专用炒锅和蒸锅。推出这个活动之后,商场每天都在统计促销情况,结果非常失望。下列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够解释这项促销活动没能成功的原因是(

)。A.很多人还在使用煤气,没有用电磁炉的习惯B.根据一项调查结果,买了A电磁炉的用户有些已经同时买了炒锅和蒸锅C.同一性价比的B电磁炉在同样的时间促销,在赠送炒锅和蒸锅的同时,还另赠送电磁炉专用热水壶D.根据统计,A电磁炉并不是一个十分有竞争力的品牌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题干矛盾。购买A电磁炉可以免费获赠电磁炉专用炒锅和蒸锅,但是促销情况却令人失望。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选项说很多人不使用电磁炉,这里的“很多人”对促销活动造成的影响不可知,无法解释此次促销活动不成功,不能解释题干矛盾,排除;B项:买了A电磁炉的同时买了炒锅和蒸锅,说明这部分人已经买了A电磁炉,他们和此次促销活动无关,不能解释题干矛盾,排除;C项:同一性价比产品B在相同时间搞促销,而且促销力度更大,势必会对A电磁炉的促销产生影响,可以解释题干矛盾,当选;D项:A电磁炉是否有竞争力与本次促销活动关系不大,品牌竞争力与消费者的选择标准没有必然联系,不能解释题干矛盾,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54.分布于不同地方的语言使用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生产生活的共同或独特的经验。这些经验或知识体系都凝聚在语言之中,而各个语言群体对自然界的认识分别在不同的方面达到了不同的深度,形成了认识结构的互补分布,共同构成了人类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语言促进了各个群体知识体系的分化B.人类群体通过语言将经验和知识加以发扬和运用C.人类知识系统通过不同群体以语言的方式保存和建构D.人类各群体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在深度和广度上各不相同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通读文段,本文一共两句话,结构并不明显,需要考生归纳概括两分句的意思,结合选项确定答案。文段第一句话说语言使用者积累了生产生活的共同或独特的经验,然后说这些经验形成了认识结构的互补分布,共同构成了人类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文段重点说明的是经验通过语言保存,语言构成了人类的知识体系。C项的“保存”和“构建”分别概括了两分句的意思,当选。A、B两项文段没有提及,D项仅针对第二句,不能概括全文主旨。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头介绍了人类积累的经验或知识体系凝聚在语言当中,“而”后接着说明了各个语言群体在认知结构上的互补分布共同构成了人类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为主旨句。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人类知识系统通过不同群体以语言的方式保存和建构”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文段为并列结构,首句介绍了不同地方的语言使用者积累的经验或知识体系凝聚在语言中,“而”表并列,紧接着介绍了各个语言群体对自然界的认识分别在不同的方面达到了不同的深度,最终形成了知识体系,对两部分进行概括,即不同语言在不同的方面达到了不同的深度,由此构成了人类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对应C

项。A

项:“语言促进······分化”与文意相悖,文段中说的是“互补分布”,排除;B

项:与文段主体不一致,文段主体为“人类知识体系”,而非“人类群体”,且“发扬和运用”在文段中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D

项:对应并列的一个方面,表述片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55.自人类在地球蛮荒的原野诞生,自然的演化就烙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原始文明,先民对大自然顶礼膜拜,人类屈服于宇宙的神奇威力;农业文明,随着智力的发育和对宇宙认知的增加,人类在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进入工业文明,人定胜天的骄傲心态侵蚀了人们的神经,人类开始无穷无尽地向自然索取资源,肆无忌惮地向大地倾倒垃圾。人类违背自然的行为,使大自然一次次遭受剧烈的创伤,也使其一次次向人类实施无情的报复。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文明进程与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水平未必一致B.敬畏自然是正确处理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前提C.人类对大自然的错误态度使其陷入目前的困境D.人类应当建立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文段先引出话题,指出人类活动与自然演化相关,紧接着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不同文明时代说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即从膜拜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破坏自然,最后进行总结,强调人类违背自然的行为会使自然受伤,人类也会受到自然的报复。文段是“分—总”结构,文段最后强调的重点是一个问题,选择答案时,应优先选择对策项,即人类不要做违背自然的事情,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对应D项。A项,对应前文并列分述部分,非重点,排除;B项,“敬畏自然”出现在题干前半部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并列分述的其中一段,非重点并且片面,而且题干的重点在于不要违背自然,所以应该顺应自然,不破坏自然,“敬畏”侧重敬重害怕,与主旨不一致,排除;C项,“困境”属于问题类表述,非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是背景铺垫,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演进的影响,之后分别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阐述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尾句进行总结。文段结构是“分—总”结构,文段的主旨句为最后一句,即“人类违背自然的行为,使大自然一次次遭受剧烈的创伤,也使其一次次向人类实施无情的报复”,呼吁人们要保护自然。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总分总结构,提出观点—具体论述—总结观点,选择观点句的同义项。文段主要讲述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这三个历史阶段中,人类和大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由最初的人类崇拜、屈服自然到探索、改造自然,再到不停地向自然无尽索取资源,大自然一次次遭受创伤,也一次次向人类实施报复。这些表明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越来越恶化。据此可知,文段意在强调人类应该改变对大自然的错误态度,建立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D项表述与此一致,当选。A项,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水平文段没有提及。B项本身说法有误,强加因果。C项是文段部分内容。故本题选D。56.生态工艺指的是把大自然的法则应用于社会物质生产,模拟生物圈物质运动过程,设计无废料的生产,以闭路循环的形式,实现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使生产过程保持生态学上的洁净。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生态工艺的生产模式是:A.物质-产品-消费-残留物B.原料-产品-剩余物-加工-产品C.自然环境-房地产开发-旅游经济-消费D.原料-生产-剩余物-废弃物-回收掩埋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定义关键词:(1)方式:模拟生物圈物质运动过程,设计无废料的生产,闭路循环的形式;(2)目的:实现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使生产过程保持生态学上的洁净。A项最后剩余残留物,不属于无废料的生产,不符合关键词(1),排除;B项从原料到产品产生的剩余物通过加工最终又成为产品,整个过程没有多余废料并且实现了产品—产品的闭路循环,符合定义,当选;C项没有体现出闭路循环,不符合关键词(1),排除;D项最终还是产生了需要被处理的废弃物,不符合关键词(1),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无废料的生产,闭路循环的形式;②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第四环节产生了残留物,不属于“无废料的生产”,不符合定义;B项:从原料到产品,产生剩余物,用剩余物又进行加工生成产品,属于“无废料的生产,闭路循环的形式”,整个生产模式属于“资源的合理利用”,符合定义;C项:四个环节都未涉及对废料的利用,也不满足“闭路循环”,不符合定义;D项:第三环节产生了废弃物,对废弃物直接进行回收掩埋,并没有再利用废弃物,不属于“无废料的生产”,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题干定义生态工艺是一种生产模式,分析其特点和目的,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生态工艺的定义要点:①大自然的法则应用于社会物质生产,模拟生物圈物质运动过程;②设计无废料的生产,以闭路循环的形式,实现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A项,残留物不符合要点②。B项,原料到产品到剩余物,经过加工又到产品,实现了闭路循环的资源充分合理利用,符合定义。C项,未体现出生产,不符合要点①②。D项,废弃物回收掩埋,不符合要点②。故本题选B。57.对于社会性动物人类来说,社交的重要性

,而社交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就是要认清别人的脸。不幸得脸盲症的话,真是会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言而喻

窘态百出B.无庸赘述

贻笑大方C.昭然若揭

见笑于人D.显而易见

羞愧难当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对于社会性动物人类来说……”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应体现“社交的重要性很明显”之意。C项“昭然若揭”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文中并未涉及“真相与假相”,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前文“认清别人的脸是必不可少的……”和“得脸盲症……”可知,文段强调社交活动中认清别人的脸很重要,得脸盲症认不出来就会比较尴尬。A项“窘态百出”指莫名其妙或不好的经历层出不穷,符合语境。B项“贻笑大方”指意见、看法比较拙劣,被行家、内行人所笑,语境中看不出被行家所笑的意思,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D项“羞愧难当”指感到十分羞愧内疚,侧重于羞愧,文中仅仅表达了尴尬而已,相较而言“羞愧难当”语义过重,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社会性动物”可知,社交的重要性是很明显的,B项“毋庸赘述”指用不着多说;C项“不言而喻”指不用说话就能明白;D项“显而易见”指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均符合文意。A项“昭然若揭”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含贬义,与文段感情色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