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_第1页
2019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_第2页
2019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_第3页
2019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_第4页
2019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是,这句话的意思是(3分)18、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2分)(三)阅读下段文字,回答问题。(9分)①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②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③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④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⑤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⑥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⑦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⑧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⑨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⑩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⑪这并不是危言耸听。⑫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⑬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19、解释文中加线的词语。(2分)①裨益: ②潜移默化:20、本段文字共13句话,简要地阐述了文学的特征、内涵、功能以及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的关系,其中 句阐述文学的特征, 句阐述文学的内涵, 句阐述文学的功能, 句阐述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的关系。(2分)21、联系作者的写作目的,看看本段中哪句话可以作为全文的中心句。(2分)22、谈谈读这段文字后,你受到的触动或萌发的感想。(3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了,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于漪《往事依依》)23、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2分)24、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填表。(3分)国文老师朗读课文时的特点学生们的感受对“我”产生的主要影响教古文的老师代课老师25、仅根据上文内容,试简要归纳出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观。(3分)26、联系实际,敞开心扉,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语文老师简要说说他的教课特点。(2分)三.作文(30分)27、伟大的人物总是把书本提到极为重要的地位。科学家牛顿曾把书比作“巨人的肩膀”,并说他的许多成就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得到的。文学家高尔基也把他知道的一切都归于书,他称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在文化科学日益繁荣的过程中,在丰富人们知识的过程中,确实起着巨大的作用。就一个人而言,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书作伴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没有书籍相陪的生活是乏味的生活。”在与书相伴的日子里,你走过了十几载的风雨,可曾有过一些不经意的感动?请以“开卷有益”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谈谈你对书的理解,说说你与书的故事。参考答案一、1、(1)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2)宁信度,无自信也。(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东风不与周郎便(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西式休将白发唱黄鸡2、(1)B (2)D (3)B (4)C3、C 4、A 5、D 6、B 7、D8、……九点,感到有些劳累。绝赛一一决赛钢打开一一刚愤怒生气一一“愤怒”或“生气”“你嚷什么!”讲究效率。删去“你懂不懂?”“对我难道不是一种鼓舞吗?”改为“对我也是一种鼓舞。”二、9、《幼时记趣》、沈复、清《浮生六记》10、(1)高低不平(2)把……当作(3)同“丘”土山(4)刚、正(5)山沟(6)用鞭子打11、(1)神游山林(2)鞭打蛤蟆12、怡然自得、庞然大物13、14、略15、《吕氏春秋》、吕不韦 16、C17、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8、不要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19(1)好处(2)指人的思想、性格等受其它方面影响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20、第1句,第2〜4句,第5〜8,第9〜13句21、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22、目的是让学生将文意理解与亲身阅读体验联系起来,获得进一步的认识。远古神话,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现、当代纷繁多样的文学作品,无不符合题意。只要学生举得出来就行。23、回忆初中时听国文老师讲课而激起课处阅读兴趣的情景。24、国文老师朗读课文时的特点学生们的感受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