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_第1页
专题八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_第2页
专题八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_第3页
专题八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_第4页
专题八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八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1共83页第一关:考点关展望高考赏心亭一、课堂导入指出下列歌曲中所使用的修辞格:1《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高压电线云中走,清清的河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洒。”点评:优秀的流行歌曲,在化抽象为形象,化单调为生动方面很花了工夫,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词。在修辞的运用方面,用得最多的是比喻。最后两句运用比喻,将色彩、形状锤炼得很美。2共83页2《马儿啊,你慢些走》:“马儿啊,你慢些走哎慢些走,这一条林荫小道多清幽。别让马铃敲碎林中的寂静,你看那姑娘,正啊在楼前刺绣。路旁的小溪拨动了琴弦,好像是为姑娘的歌声伴奏。晚风扬起了温柔的翅膀,永远随我的马儿走。”点评:“别让马铃敲碎林中的寂静”,运用拟物,“路旁的小溪拨动了琴弦”,运用了拟人,增添了诗情画意。3共83页3《红梅赞》:“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数九寒冬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点评:拟人能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运用拟人可以描绘出色彩鲜明、内涵丰富的形象。一个“踩”字绘出了红梅凌霜傲雪的飒爽英姿,“何所惧”写出了红梅对困难挫折的蔑视,“丹心向阳”则抒发了火热的革命激情,表现了无比坚定的革命信念。4共83页4《还珠格格》的主题曲《当》中有这么几句:“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当时间停住日夜不分,当天地万物化为乌有……当地球不再转动,当春夏秋冬不再变幻,当花草树木全部凋残,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点评:夸张则可以展开联想,创造气氛,增强感染力。明快的旋律使诸多花季雨季的少男少女们心驰神往,火辣辣的歌词更让少男少女们心痴神醉。我们知道两人相爱时常说“爱你到地老天荒”。似水流年,人生短暂,长相厮守到地老天荒,就够夸张的;这几句歌词则更是夸张之上的夸张。5共83页山峰无棱,河水停滞,昼夜不分,地球不动,四季无序,草木凋尽,这些现象绝对不会也不可能发生,可见其爱的痴情,情的忠贞。前一句把爱延伸到地老天荒,但此后如何不得而知;而这几句歌词则在地老天荒之后,“还是不能和你分手”。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爱’绵绵无绝期”!其想象不可谓不大胆,不可谓不奇特。正因如此,情侣们才可以“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这几句歌词情浓如火、激情澎湃,可以说是一篇热情洋溢的爱情宣言。6共83页5《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肩膀,挽起高山大海。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泉,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点评:排比可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运用排比往往取得气势如虹、激情飞扬的艺术效果。听着响遏行云的旋律,一幅长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唐古拉山的源头溪流潺潺,瞿塘峡激流澎湃,涛如雷鸣,巫峡隽秀婀娜、曲径通幽,西陵峡滩多水急、形势险恶,7共83页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蔚为壮观,黄州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采石矶江中映月,留太白遗风,金陵城下江水奔流,荡涤着秦淮笙箫,六朝金粉,入海口海天空阔,茫无涯际。正是长江连通了雪山与大海,沟通了远古与未来,也正是长江滋润着一方方肥田沃土,哺育了一代代炎黄子孙。长江是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见证,更是东方巨龙腾飞的不竭动力。长江这条母亲河在新的时代青春焕发,表现出了意气风发、激昂向上的时代精神。一系列排比句的运用表现了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豪迈气势,写出了中国人民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8共83页二、目标重点1明确考纲要求,掌握八种修辞格。2熟悉修辞考查题型,积累解题技巧。9共83页瞭望台一、复习定向本考点能力层级为D级。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是恰当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手段。修辞就其含义来说,就是对语言的加工调整,使它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修辞可以分为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两类。积极修辞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辞格”,也就是修辞方法。消极修辞包括修饰词语和修饰句子。修饰词语指调配色彩、检查音序、押韵等;修饰句子主要指各种句式的选用、组织和交换。10共83页“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是《考试大纲》在“修辞”方面的要求。对这一要求应分两点理解:其一,“常见的修辞方法”,重在“常见”,《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而对其他的修辞方法,如反语、双关、通感、移用等,则不作要求,因此复习时要紧扣《考试大纲》,不要超出范围浪费精力。其二,“正确运用”表明高考对考生要求的是“正确运用”的能力,而不要辨识修辞手法,解释其作用。根据以上两点要求,复习时要把重点放在正确运用常见的八种修辞方法上,而不要放在辨识修辞方法上。11共83页二、命题趋势近五年来全国高考试卷中没有单纯的辨析辞格或比较异同、判别作用、评价优劣的题型,而是常常在一定的语境中将修辞与句式融合在一起,按照特定的例句与句式仿造句子。并且,在一道题中,也可能不只是单纯的某一种辞格,而是比喻、比拟、借代等侧重内容的辞格与对偶、排比等侧重形式的辞格的套用。12共83页通过分析高考试题,修辞方法的考查有以下趋向:1从命题角度看,本考点试题主要有客观选择和主观表达两种题型,以后者居多。2从试题取材看,能够作为修辞题材料的,主要是那些描写、叙述或抒情方面的语段,比喻论证性的语段也可以作为修辞题材料,说明性的语段一般不进入修辞性试题。3未来的修辞性试题有可能不囿于已经面世的题型,“连贯”性修辞题、“扩展”性试题、词语选用型试题等也有可能在高考试卷中占有一席之地。考生只有全面掌握各种修辞知识,提高语言表达素养,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13共83页菁华苑1(2009·高考湖南卷)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答案:A14共83页解析:对联要求词性相同,对仗工整,内容相关,A项中的“麓山青”与上联中的“湘水碧”对应最工整。讲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对联,应注意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15共83页2(2009·高考四川卷)仿照下面这句话,另选一种景物进行描写。要求句式基本一致,并运用比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悠悠白云中,隐约地横亘着一座座青山,有腼腆地躲进雾霭的,有大方地露出真容的;正如一把把直指苍穹的利剑,又如碧空中腾飞的巨龙,又如绵延不断的绿色屏障。16共83页解析:所写内容必须是“景物”,要用“描写”的表达方式,三种修辞“比拟、比喻、排比”缺一不可。讲评:仿写要求有显性和隐性两个层次,显性要求就是题干要求的基本句式和修辞要求,而隐性要求是“意谐”,即所描写的对象中心突出,语意通畅。17共83页3(2008·高考湖北卷)学校筹办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的宣传专刊,请为此专刊拟写一个通栏标题。要求:①采用对偶句式,且上下句分别含有“点燃激情”和“传递梦想”的字样;②每句字数在15~25字之间。上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点燃激情看激情的火焰驾祥云登珠峰照耀千山万水传递梦想愿梦想的金风载和谐伴嫦娥飞越四海五洲18共83页解析:对偶应注意字数、词性和结构方面的要求,突出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的主题,上下联中分别含有“点燃激情”和“传递梦想”,符合字数要求。讲评:应把握对偶要求,符合要求,内容也应符合“点燃激情……传递梦想”。19共83页4(2008·高考辽宁卷)请从“知识”、“兴趣”中任选一个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在语意上形成对比。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勤奋地挤,总会有所收获;时间,是掌缝中的沙,如果你不太在意,就会全都漏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知识,是浩瀚的海,只要你敢于拼搏,总会扬帆远航。知识,是无形的网,如果你不精心编织,就会漏洞百出。20共83页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的能力,既考查了仿写句式的能力,又考查了对修辞的正确使用的能力,还考查了正确审题的能力。注意句式,修辞上要运用比喻和对比。讲评:做此题时,必须审清题干,选取合理的喻体。21共83页第二关:热点关解读高考采思斋热点一:常见修辞方法的辨析要真正掌握八种辞格,就要注意以下几点。1带比喻词的非比喻句的辨别有以下几种情况的句子不是比喻句:(1)两种事物作具体比较的。例如:小玲玲长得像她妈妈。(2)单纯的想象不是比喻句。例如:我好像又看见三十多年前腊梅那双红肿的手。22共83页(3)表示猜度的句子不是比喻。例如:母亲觉得这个人好像有些面熟……(4)列举例子不是比喻句。例如:我们班最近涌现出许多好人好事,像张亮把积蓄的零用钱都寄给了灾区人民。所以判断比喻句时,不能简单地看是否有无“像、仿佛”等比喻词,而应从是否构成比喻并起到修辞作用上分析。23共83页2借代与借喻借代与借喻都有所代,借代是用借体代本体,借喻是用喻体代本体。本体都不出现,这是它们的相同点。不同之处在于,借代是借一个在客观实际中与之有实实在在的关联的事物来代替,借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相关性。借喻是借一个与现实无联系但在性质上与之相似的事物来代替,借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相似性;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则不能。24共83页3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1)比拟是直接把本体当作“拟体”(被模拟的事物)来写,重点在拟;比喻先打比方,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展开,重点在喻。(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出现,拟体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但喻体必须出现。4对比和反衬的区别对比与衬托不同,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说明被陪衬事物,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25共83页5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1)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3)对偶里的“反对”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6夸张和浮夸两者都有“夸”的成分,但两者又有本质的区别。夸张是说话人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而夸,夸得合乎情理,听话能得其意。而浮夸则完全不顾事实信口开河。26共83页7排比与对偶的区别(1)排比是三项或三项以上的连说,对偶是两项的对说。(2)排比不限字数,句式大体整齐即可;对偶不仅要求两联字数相等,还要求结构的一致。(3)排比中常含有反复的词语,对偶中则力求避免同字反复的现象。(4)对偶要求平仄对仗,排比则无此要求。27共83页8设问和反问的区别(1)设问自问自答,有问必答;反问则可以不答。(2)设问句后都用问号;反问句后可以用问号,也可用叹号。(3)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地表示。(4)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28共83页[备选例题]依照下面的句子,另选话题,写一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如果说祖国是一只远航的征船,我的笔就是一支用力向前划的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如果说人生是一首悠长的曲子,我的脚步便是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如果说理想是遥远的彼岸,我的努力便是一只永远前进的小船。/如果说理想是一只飞翔的鸟,我的行动便是一对顽强拍打的双翅。29共83页[讲评]本题要求用假设复句的形式,打两个相互关联的比喻,其中第一个比喻是第二个比喻得以成立的前提,第二个比喻是第一个比喻的延伸,同时,第二个比喻也是句子的重点。30共83页例1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对应段落:此外失望人的傻笑,挨了骂的下人对主子的赔笑,生离永别时节的苦笑——这些笑全是“自然”跟我们为难,把我们弄得没有办法,我们承认失败了的表现,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莎士比亚的妙句“对着悲哀微笑”说尽此中的苦况,传出“笑”的悲剧的情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共83页[答案]使用了暗喻(或比喻)的修辞方法。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因素把我们弄得无可奈何,只好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失败。[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题目要求辨识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并对句意作释解。结合句子的具体语境不难作出回答。32共83页练练吧1(广东省顺德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时,学校新星文学社张扬同学与同学一起创作的一首向祖国献礼的小诗。请仿照第二节的形式,把这首小诗补写完整。寄祖国(1)你是一棵大树,郁郁葱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你点缀是我的心愿。AB33共83页(2)你是一条大河,奔流不息,在你的岸边,我美好地生长。我就是那羞涩的小花,为你绽放我的心愿。(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就是那快乐的小鸟,为你歌唱是我的心愿。CD34共83页答案:(1)A.在你的枝头,我欢快地萌发B.我就是那吐绿的嫩叶(2)C.你是一片天空,辽阔高远D.在你的天地,我自由的飞翔35共83页2先指出表格中不能充当相关修辞手法例句的一项,然后为它写一句正确的,要求能体现原例句本意。修辞手法例句夸张A他紧张极了,大气都不敢出,心脏激烈地跳动着,仿佛就要蹦出嗓子眼了。比喻B这篇文章写得很差,就像小学生作文一样。反复C要冷静,要冷静,我在心里不断地提醒自己。比拟D中国足球,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才能有出息啊?36共83页例句不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写后正确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例句不当的一项是B。改写后正确的例句只要用不同类的东西作比喻,说出“差”、“难以卒读”的特点就可以,比如“烂苹果”、“味同嚼蜡”。37共83页热点二:对联的拟制对仗的极致是对联。从用途上来分,对联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谐趣联等。它们必须具备以下特点:(1)字数相等。(2)结构相同。如主谓、动宾、偏正等,上联下联应相同。(3)词性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高考评分:双音节的内部结构是否相同可从宽)(4)平仄相合。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高考评分:不作要求)38共83页(5)上下联字面不能重复。否则犯了“重字”之忌。联意再好,如犯了重字,则不为美(巧对类联除外)。如“春风化雨;花木逢春”,从词类相对说,可属常对,然联中“春”字两出,为联中一忌,即便词意再美,亦不可取。(6)内容相对。就上下联的语意关系,具体说可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39共83页[备选例题]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赞颂我国南宋一著名诗人的对联。池馆重新接草堂宦游西蜀烟尘誓扫还金阙志复中原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高吟铁马铜驼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40共83页[讲评]这种题型和相关的文学常识、语言连贯等考点结合起来,综合性较高。要正确把这些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先要判断对联所写的是谁。把陆游的生平及“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诗句和提供的短语相对照,可知对联写的是陆游。然后根据语言连贯及对联上联和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对、仄起平收等特点,加以组合。41共83页例2★(2010·创新题)2010年5月1日,中国上海将迎来世界博览会,世界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在此迎接世博会之际,请为下面的上联拟写一幅下联。(平仄不论)上联:世上罕物皆尽有,异彩纷呈四海盛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博古精品必全收,奇风毕观五洲欢。42共83页[解析]注意词性的相对,“世上罕物”为名词性短语,“皆尽有”为动词性短语,“异彩纷呈”为主谓短语,“四海盛”为主谓短语。在对对联时必须了解并把握。43共83页练练吧3小青参观某一处古代建筑物时,在寝室、书房、厨房、戏台各抄录一副对联,若依照对联内容与处所功能相应的原则推测,则甲、乙、丙、丁四处依序应该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甲:六礼未成转眼洞房花烛,五经不读霎时金榜题名;乙:饱德饫和真福食,肴仁馔义即养生;丙: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丁:琴瑟春常在,芝兰德自馨戏台厨房书房寝室44共83页4班里要办一个庆祝建国60周年的专栏。请为该专栏写一副对联,不少于10个字,不超过24个字。(不写横批。“60周年”可不出现。只写一句不给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锦绣山河更胜昔日,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祖国六十载铸就伟业,儿女十八年见证辉煌(3)日新月异祖国好,山欢水笑华夏情(4)四海迎国庆,九州展宏图(5)描神州美景,谱盛世华章45共83页第三关:技巧关笑对高考易知轩修辞的复习技巧1熟悉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运用。首先,要正确理解和掌握《考试大纲》提出的八种修辞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注意几种易混修辞的辨析。其次,要理解和明确八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理解和明确其表达效果,是判断其运用正误、优劣和正确运用修辞方法表达的前提。46共83页再次,要注意培养正确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这里包括审题能力,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分析语境的能力,语境中往往隐含的信息较多,如果捕捉不准,把握不住,拟写的语句是不会符合要求的,当然还有具体的操作能力,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等等。2树立大修辞观,破除片面性。首先在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时候,要注意除修辞方法外,还存在着范围的广阔性、内容的全面性,还要注意修辞在语音、词语、句法、篇章等方面的运用。47共83页3提高联想、想像等思维能力。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因此,近年来高考对修辞运用能力的考查,与其说是考语言运用能力,不如说是考思维能力;要写得出,写得对,首先要想得出,想得对。有些考生写不出恰当的比喻句,不是因为不懂比喻手法,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思维能力不强。所以,做好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联想、想像能力。48共83页4关注生活中的修辞,重视积累。“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有人说:“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这话很有道理。比如与人交流,需要说和听;看电视、看广告、看产品说明书,需要听和看。在其中不时可以发现一些很准确的语言、很形象的比喻、很深刻的道理,这些都可以提高修饰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修辞的目的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语言的锤炼是个硬功,需要不断地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另外,高考中修辞部分的考查从内容到形式也越来越靠拢生活。49共83页评诊堂考例1常见修辞题(2008·宁夏海南卷)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机遇”为话题,写几个比喻句,并形成排比。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道万丈深渊。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场错解]机遇对于穷人是雪中的炭,对于富人是锦上的花,对于普通人是水中的月。[名师把脉]最后一个比喻不恰当。50共83页[对症下药]正确答案(示例):机遇对于英才是一架便乘车,对于智者是一条捷径,对于愚者是一缕过眼云烟。[解题秘方]根据以上的分析,做此类题应从几方面入手:①正确运用的前提是准确理解。因此,首先要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理解其构成特点,如比喻分本体、比喻词和喻体三部分,排比必须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句;也包括理解常见修辞方法的修辞效果。51共83页②注意培养并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能力。近年来高考对修辞方法的考查主要采用仿照例句,续写运用特定修辞方法的句子,而常要求运用的修辞方法是比喻。仿写比喻,找出比喻,找出准确的喻体是关键。而在寻找喻体的过程中,能否打开思路,展开联想又是关键中的关键。52共83页考例2(2009·安徽卷)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园千里绿春绣锦座凝香万山金新春对联上联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教师办公室对联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53共83页[考场错解]新春对联:上联:黄牛耕地千里绿下联:翠柳迎春万山金教师办公室对联:上联:芝兰绕阶座凝香下联:桃李满园春绣锦[名师把脉]没有从对应的角度分析。[对症下药]正确答案为:新春对联: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园春绣锦芝兰绕阶座凝香54共83页解析:此题首先要抓住“新春”和“教师办公室”这两个重点提示,然后再根据对联对仗的要求来组织答案。[解题秘方]根据以上的分析,做此类题应从几个方面入手:①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即字数相等,句式相同,语意相关,音韵和谐。②采用联想法,因为对联最大的特点就是既“对”又联——“对”即结构上上下联要互为关联,因此可以说“联想法”是制作对联最基本的方法。55共83页萃智坊辞格的作用明确八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是判断其运用正误、优劣的前提。八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如下:(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繁为简洁。(2)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形象栩栩如生,语言生动形象。(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4)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丰富联想,以创造意境。56共83页(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6)排比:叙事透辟,条分缕析;结构紧凑,文意贯通;语气强劲,抒情强烈。(7)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8)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57共83页藏宝阁附录:熟悉考纲规定掌握的八种修辞方法2010年的《考试大纲》限定考查八种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正确运用的前提是准确理解和掌握这八种修辞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1比喻(1)比喻的特点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58共83页(2)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两者缺一不可。下列几种情况,虽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就说那棵野葱吧,香气和家葱一样,味道却像刚结出的李子。(作比较)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表猜测)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表想象)59共83页我们这个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像徐洪刚、李向群等。(表列举)(3)比喻的种类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连接。例如: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布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前面。四周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60共83页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连接。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61共83页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净等相似点来描绘荷花的美。)(4)比喻的注意点①喻体要常见、易懂,②比喻要贴切,③要注意思想感情。62共83页2比拟(1)比拟的特点比拟是把物当做人来写,或把人当做物来写,或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把物当做人来写)。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②拟物(把人当物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63共83页3借代(1)借代的特点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2)借代的种类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用“子曰诗云”代四书五经之类)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用“一针一线”代群众的财物)64共83页③专有名词代泛称。例如: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用“诸葛亮”代具有聪明才智的人)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用“鲁迅”代鲁迅的作品)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用“眉”代人的头)⑥个别代一般。例如:当皇帝或蒋介石出来的时候,街道上便打扫干净,洒上清水;可是,他们的大轿或汽车不经过的地方便永远没见过扫帚与水桶。(用“扫帚”“水桶”代清扫街道的工具)65共83页⑦原料代成品。例如:阿Q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用“银的”“铜的”代银币和铜钱)⑧地名代本体。例如:艾奇逊在这里强奸了美国的民意,这是华尔街的“民意”,不是美国的民意。(用“华尔街”代美国垄断资产阶级)66共83页4夸张(1)夸张的特点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2)夸张的种类①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②缩小夸张。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③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67共83页(3)夸张的注意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