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_第1页
项目基本情况_第2页
项目基本情况_第3页
项目基本情况_第4页
项目基本情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张家界市陵园路建设单位张家界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德寅联系人朱虹坪通讯地址张家界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系电真邮政编码427000建设地点张家界市永定区枫香岗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G54道路运输业占地面积(㎡)9259.95绿化面积(㎡)总投资(工程投资.万元)2842.98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59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5.6%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项目由来张家界市陵园路连接线起点与绕城公路K26处平交,终点与陵园入口对接,途经枫香岗北侧,可连接张家界市绕城公路与县道X019三级公路。项目的实施将完善该区域城区的道路网络,承担重要的连接任务。随着张家界市金山陵园的建设发展,以及市民现代殡葬意识的提升,祭祀扫墓的活动也日益增多,与此相连的三级公路X019公路,且依山而建,道路蜿蜒曲折,线路技术标准低,路段路基宽度仅6.0~7.5m,平、纵指标差,通行能力低,行车安全难以保证,在清明、正月等祭祀高峰期,会出现比较严重堵车现象,现需要一条简短有效的交通线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张家界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选址在张家界市永定区枫香岗拟建张家界市陵园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张家界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湖南宏晟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张家界市陵园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经现场勘测、收集资料、分析工程建设规模、调查项目所在地环境特征、了解当地环境保护要求基础上,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要求,并遵照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二)拟实施道路工程基本情况①工程内容及规模张家界市陵园路新建项目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枫香岗。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平面线性为直线、圆曲线,道路占地面积为9259.95㎡,道路全长440.95m,路幅宽21m,双向四车道标准横断面:【3.25m(人行道)+0.25m(路缘带)+3.5m(机动车道)+3.25m(机动车道)+0.25m(路缘带)】×2=21.0m。总投资2842.98万元。2016年1月开工,2016年6月竣工验收。本道路建设采取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1。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次项目名称单位各项指标备注一道路长度m440.95二道路技术等级城市次干道三占地面积㎡9259.95四主要技术指标1设计车速Km/h302路幅宽度m213机动车道m3.5×24绿化带m0.25×25人行道m3.25×26路面设计荷载BZZ-1007路面类型沥青路面8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年10=2\*GB3②其它相关工程内容:1)陵园路路基宽度为21m。路拱横坡车行道1.5%,人行道横坡2%。路基设计高程采用道路中心或中央分隔带边缘高程。2)路基边坡坡率为使路容美观、自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路堤放坡尽可能减少占地,在有条件的路段尽可能放缓,采用缓边坡,使得路堤与路侧地形相接处圆滑顺适。路堤边坡坡度高度H8m时一般采用1:1.5,8mH12m时,采用1:1.75;浸水路段边坡坡度采用1:1.75~1:2.0。挖方路基边坡根据地质情况,一般采用1:0.75~1:1.5。3)路基边坡防护以保证边坡稳定为前提,同时注重为与周围自然景观相协调,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降低到最小,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及筑路材料来源,选用了经济、合理、美观、实用的工程措施,尽量采用生态防护、减少圬工防护。4)本项目建成初期,道路两侧土地还未完全开发,初期路基边坡直接裸露,路基边坡汇集的雨水暂不能排入雨水管网。因此,道路建成初期填方一般设置底宽0.5m、深0.5m的梯形土质临时排水边沟,挖方路段一般设置深0.3m,宽1.5m的浅碟形边沟。本项目建设周期为6个月,于2016年1月开始修建,2016年6月底竣工投入使用。(三)拟建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拟建道路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枫香岗,周边均为当地住户及居民种植的果园、菜地。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到,道路拟建区域范围内土地高低起伏,建设区域内多为当地住户及居民种植的蔬菜、橘子树等。项目拟建区域内无名树古木。区域内原有一条天然贯穿本项目的雨水沟,被当地居民用于周边园地浇灌。拟建区域内涉及拆迁面积为3528m2。(四)拟建区域雨水污水管网现状本项目所在区域市政基础建设尚未完善,区域雨污管网设施尚未铺设完成。(五)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通过实地调查,当前拟建区域存在主要问题:项目拟建地为城市规划区,但由于位于城乡结合部,土地开发程度低,城市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经调查核实,该区域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滞后,区域生活废水均不能得到有效处理,特别是该区域澧水属于城市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区域水污染物的排放对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带来重大影响。与本项目相关的公路功能均为当地主要交通要道,特别县道X019路目前车流量较大,且等级较低,路段路基宽度仅6.0~7.5m,平、纵指标差,通行能力低,行车安全难以保证。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金山陵园的扩建,原交通路网已难以满足通行需求,陵园路的修建能有效的加强与市区的联系,减少从市区到当地的时间。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㈠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永定区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位于东经110°04′至110°56′、北纬28°52′至29°25′之间,属武陵山脉腹地,是张家界市府所在地,张家界旅游核心服务区,素有“仙境张家界,魅力永定区”之称。东临慈利、桃源,西抵永顺,南接沅陵,北与桑植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武陵源接壤。辖9镇12乡6街道,区内常住人口46.83万,其中土家族、白族、苗族等16个少数民族人口共计38.87万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农、林、牧、副、渔业发展。拟建项目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枫香岗乡,枫香岗乡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西部澧水北岸,东接尹家溪镇,北邻三家馆乡,西、南与后坪镇隔河相望,乡政府驻,枫香岗居委会,距城区12公里,全乡版图面积34.6平方公里。2.地形、地貌情况永定区由于受地理、地层、构造、气候等诸多条件的影响,便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貌奇观。从地势上来看,西接云贵高原,东临洞庭湖,北与鄂西山区接壤,南又与雪峰山毗连。其总的地势是:东南与中部低,四周高,沿澧水河流两岸,又有一块一块的冲积平原。张家界市境内经历过多次大地构造运动,尤以第四纪新构造运动,对该市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景观形成的作用和影响最为深刻巨大。天门山属武陵山脉南支,山麓距市区8公里,山顶距城20余公里。海拔1517.5米,四周多为绝壁。顶部较平旷。由发育齐全的寒武系地层构成,呈喀斯特岩溶地貌,多奇峰幽谷。山上多为原始次生林覆盖,植被面积占总面积80%。永定区地处湘西山地东北部,武陵山脉北段绵亘区境。天门山海拔1518米,为区内最高峰;东部潭口河谷海拔136米,为区内最低处。3.地质永定区内的地层,除前震旦系没有出露,石炭系缺失外,基本上发育都较为齐全。寒武系、奥陶系在该区发育完整,岩性以石灰岩为主,还有白云岩、页岩。地表喀斯特地形的溶沟、溶槽、石芽、干谷、石丘、石陵市内各地可见,唯石林在市区少见,在天门山风景区能见到一些单个石柱,但很少成林。4.气候条件项目所在地区地处北中纬度,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因此,雨量丰沛(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400毫米),阳光充足,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16℃左右。夏季8月极端气温在37℃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3℃(以1月最冷,极端气温在零度左右到4℃)。5.水文条件m2(二)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社会背景2014年,永定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积极应对诸多困难挑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旅游胜地梦”、“全面小康梦”目标,逆势而上、逆势而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全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84791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7069万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372890万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1154832万元,增长13.1%。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4.2%、15.1%、80.7%,分别拉动GDP增长0.5、1.6、8.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4:23.4:67.2调整为9.3:22.2:68.5。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903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4%。全年完成公共财政收入79190万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8651万元,上划中央收入20307万元,上划省级收入10232万元,分别增长15.5%、16.7%、32.7%。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4901万元,同比增长21.3%。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995万元,同比下降0.01%。其中:教育支出55256万元,增长25.5%,科学技术支出502万元,增幅与上年基本持平,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447万元,增长111.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941万元,增长19%,医疗卫生支出22370万元,增长24.3%,节能环保支出6748万元,增长3.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512万元,增长53.7%,农林水事务支出35389万元,同比增长5.4%,住房保障支出7954万元,增长21.2%。2..政策背景2015年《永定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二)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致力拓展新空间,加快建设青山绿水、宜居宜游的美丽永定。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新出台的《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2014—2020年)》,赋予张家界打造国际精品旅游城市的发展使命。永定区作为张家界中心城区,建好城市责无旁贷。坚持老城改造、新城拓展并举,加快推进市政工程和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拉开城市骨架,提升城市品质。举全区之力抓好征地拆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补偿政策,确保依法拆迁、阳光拆迁、高效拆迁。建好安置房源,妥善安置被拆迁群众,最大程度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加快荷花机场新航站楼、第二通道和张桑高速公路建设,完成黔张常铁路征地拆迁,全线拉通澧兰路,开工建设滨水内环线北岸“三路两桥”工程,抓好木龙滩路、天问路征地拆迁工作,全力打造中心城区澧水两岸景观风貌带和旅游产业带,大力建设且住岗片区城市旅游服务中心区和沙堤片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及城市产业新城区,提升城市旅游功能。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规范实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全面落实新的城市管理职责分工。切实加强控违拆违工作,严格执行“六个一律免职”规定,坚决杜绝新的违法建设发生,逐步拆除历史违法建设。坚持疏堵结合,进一步完善世居户D级危房改建疏导政策,逐步缓解群众建房需求。全面完成“改造百巷、造福百姓”市城区小街小巷提质改造工程任务。扎实开展环境整治“六大专项行动”,严格考核奖惩,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以大整治实现环境面貌的大改观。完善城区小街小巷清扫保洁市场化运作机制,积极鼓励社会参与监督,保持干净整洁。进一步巩固禁放烟花爆竹成果,扩大禁放区范围。抓好“七溪”和“七张”公路沿线环境治理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设施,实行“七溪”治理市场化运作。深入开展城市社区“三联四建”活动,完成第九次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文明水平。金山陵园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枫香岗乡丁家溶村茅寨子。距市区约7公里,总用地面积139亩,其中殡仪馆区约52亩,公墓山约87亩。该规划采用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与现代丧葬模式相结合的设计原则和“统一规划、分类设计、分期实施”的建设原则,以殡仪馆的中心线作为整个区域的中心轴对称布局,体现了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和庄严肃穆的气氛。三、环境质量状况(一)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水环境质量现状张家界市陵园路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枫香岗,地表水系主要为澧水,距离澧水直线距离约700m。按照《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划分,该区域地表水段位于澄潭水厂取水口上游澧水河段,属于集中式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保护区不新增排污口)。根据“2014年张家界环境质量报告书”中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明,该断面水环境质量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本项目属于道路建设,无水污染物排放。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2015年10月26日张家界市空气质量日报(AQI指数报告),张家界市环境空气质量结果如下表3-1表3-1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统计表除CO的浓度为Mg/m3,其余为Ug/m3内容 点位SO2(24小时平均)NO(24小时平均)TSPCO(24小时平均)O3最大小时平均O3最大8小时平均PM2.5(24小时平均)电业局7-1125-110583100根据数据说明,监测点TSP、SO2、NO、CO、O3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PM2.5(24小时平均)超标,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为轻度污染。3.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拟建地处于城市规划区(城乡结合部),拟建用地周边多为当地居民及自然空地,无大型污染源,区域内噪声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经现场调查,确定评价范围内居民小区为主要声环境、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澧水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保护目标及其保护级别见表3-2。表3-2环境保护目标及其保护级别环境要素保护目标距离(m)功能要求及保护级别规模大气环境、声环境当地居民临路沿线《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车行道35米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车行道35米范围外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8户约32人金山陵园20人地表水环境澧水河700花岩电站至澄潭水厂取水口上游1000m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大河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除PH外单位:mg/l):评价项目SO2NO2TSPPM10PM2.51小时平均500200///24小时平均1508030015075年平均//20070352、地表水花岩电站至澄潭水厂取水口上游1000m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单位:除pH外均为mg/L):类别pHCODCrBOD5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氨氮III6~920460.051.03、声环境车行道35米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车行道35米范围外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时段声环境功能区昼间dB(A)夜间dB(A)2类6050居住、商业混杂区需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4a类7055城市主干路、次干路两侧污染物排放标准1、噪声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相应标准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2、废气施工期执行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施工期沥青烟雾执行《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3、废水施工期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并要求满足污水处理厂的收水要求。4、固废施工期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施工期工艺流程如下:清表清表弃方路基施工扬尘噪声施工废水弃方路面摊铺施工废水沥青烟噪声辅助设施施工、平整场地及环保生态工程建设道路运营噪声尾气取土 回填运营期:主要为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对敏感点产生的影响。(二)主要污染工序及环节工程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1.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⑴噪声源施工期各类施工机械(如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混凝土搅拌机、压路机、装载机等)及施工作业场所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该类噪声在施工期间具有源点分散、移动、频率(高、中低频均有)不等、强度波动等特点,在离施工机械5m处的声级值在75~95dB(A)之间。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在作业期间所产生的噪声值详见表5-1。表5-1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噪声值序号机械类型型号测点距施工机械距离(m)最大声级Lmax(dB(A))1轮式装载机ZL40型5902轮式装载机ZL50型5903平地机PY16A型5904双轮双振压路机CC21型5815三轮压路机5816轮胎压路机ZL16型5767钢索张拉机5758砼平板振动机5859砼振动棒595声传播衰减按下述模式计算,结果列于下表:式中——受声点在处的声级;——受声点在处的声级;——声源至的距离,m; ——声源至的距离,m。表5-2施工设备噪声随距离的衰减情况dB距离/m51030508090100150200装载机908474.47065.964.96460.558平地机908474.47

65.964.96460.558推土机868070.46661.960.96056.554挖掘机847868.46459.958.95854.552摊铺机878171.46762.961.96157.555冲击钻井机736757.45348.647.64743.541载重汽车827666.46257.956.95652.550发电机组847868.46459.958.9

854.552振捣棒807464.46055.954.95450.548工程施工噪声强度大,噪声值在75-95dB之间。按GB12532-2008《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衡量,由表5-2可知,施工期允许最大噪声值分别为昼70dB(A)、夜55dB(A),昼间施工机械在50m处即可达标;夜间则200m处除装载机、平地机超标外,其余均达标能达标。根据实地调查,目前项目拟建地周边200m范围内敏感目标有临路沿线的政府机关单位及当地居民约52人易受施工噪声影响。⑵大气污染源施工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来自作业期间产生的扬尘以及各种燃油建筑机械、运输车辆排放含有CH、NOx、CO等污染物的尾气和拆迁扬尘。受施工方式、设备等因素的制约,产生的随机性、波动性较大,属无组织排放。项目施工期间,扬尘影响范围较广,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a、土石方开挖、建筑结构,如遇大风天气,会造粉尘、扬尘等大气污染;b、水泥、砂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如运输、装卸、仓库储存方式不当,可能造成泄漏,产生扬尘污染;c、物料运输车辆在施工便道及施工场地运行过程中将产生大量扬尘,D、拆迁过程中及拆迁垃圾运输过程中产生少量的扬尘。施工中产生的扬尘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影响,并可导致周围空气中TSP的浓度超标。由于扬尘产生量受天气、湿度、风速、施工队文明作业程度和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本环评对施工扬尘量不作量化叙述。材料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类比调查表明,一般大型工程车辆污染物排放量为:CO5.25g/辆·km、THC2.08g/辆·km、NOx10.44g/辆·km,属无组织排放,产生量少。另外,高温砂石沥青混合料产生的沥青烟气及施工机械燃油排放的含烃类、NOx、CO等污染物的废气一定程度上对区域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影响。⑶施工固体废物施工生活垃圾:施工现场按高峰期20人同时作业,产生垃圾按0.25kg/人.天计,则施工生活垃圾最大产生量约5.0kg/d、1.2t/8个月。产生的施工生活垃圾由施工单位集中收集后,送往最近的垃圾中转站进行处理。施工建筑垃圾:1㎡建筑物约产生建筑垃圾0.5kg,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9259.95㎡,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5t。拆迁建筑垃圾:本项目建设涉及拆迁建筑面积约3528㎡,建筑物产生的建筑垃圾按0.12t/㎡,拆迁共产生建筑垃圾0.4t。项目土石挖方为26780.71m³,土石填方为39977.66m³,借方为13196.95m³。⑷水环境污染源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施工废水和施工生活污水。施工期的土地整平、地基开挖、施工车辆的碾压,会对地表产生破坏,引起水土流失。此外,混凝土的浇注、混凝土物件养护过程中会有少量含悬浮物的废水排放。类比调查,施工废水中主要污染物SS浓度最高达4000mg/L,对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地表水SS浓度。施工废水采用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用水,污泥用于绿化种植,不对外排放。项目施工单位采用当地人员施工,不在工地住宿、不统一开餐,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主要为冲厕废水,依托项目现有当地居民的厕所。(5)生态影响本道路工程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施工期,施工期带来生态影响有:路基填挖、施工便道修建、施工临时占地等活动将使沿线区域的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导致地表裸露,使沿线地区的局部生态结构发生变化。裸露的地表被雨水冲刷后易引起水土流失,对区域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2.营运期间主要污染源项目全长440.95m,建成后道路上通行车辆将是影响区域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因子包括运行车辆噪声和汽车尾气等。⑴交通噪声在公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噪声源一般为非稳定态源,其噪声源主要为发动机噪声、排气噪声、车体振动噪声、冷却制动系统噪声、传动机械噪声等,另外车辆行驶中引起的气流湍动、排气系统、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等也会产生噪声;公路路面平整度状况变化亦使高速行驶的汽车产生整车噪声,其中发动机噪声是主要噪声源。噪声强度一方面随着交通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噪声辐射量与汽车运行速度呈线性关系,车速增加,噪声辐射量也会增加,⑵大气污染物拟建道路投入营运后,过往汽车尾气中NO2、CO排放量是汽车尾气影响公路沿线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路面开阔,汽车尾气能快速扩散。①汽车尾气污染源汽车尾气污染物主要来自曲轴箱窜气、燃油系统挥发和排气管的排放,大部分碳氢化合物和几乎全部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都来源于排气管。一氧化碳是燃料在发动机内部完全燃烧的产物,主要取决于空燃比和各种气缸燃料分配的均匀性。氮氧化物是产生过量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下气缸的产物。碳氢化合物产生于汽缸壁面淬冷效应和混合气不完全燃烧。此外,汽车尾气中还含有少量非甲烷总烃。依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J005-96中的表5-3车辆单车排放因子推荐值g/km·辆平均车速km/h5060708090100小型车CO31.3423.6817.9014.7610.247.72THC8.146.706.065.304.664.02NOX

.772.372.963.713.853.99中型车CO30.1826.1924.7625.4728.5534.78THC15.2112.4211.0210.109.429.10NOX5.406.307.208.308.809.30大型车CO5.254.484.104.014.234.77THC2.081.791.581.451.381.35NOX10.4410.4811.1014.7115

6418.38由表5-3可知,不同污染因子排放量与车型、车速有着密切关系。②扬尘一方面道路上行驶车辆轮胎接触路面导致路面积尘扬起,产生二次扬尘;另一方面为运输车辆在运输粉状物料,在遮盖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粉状物料易在风力作用下产生扬尘污染。⑶水环境污染源根据项目特征,营运期的污水来源主要是路面径流,在雨水冲刷下形成的含石油类、悬浮物、COD等污染物的废水。对于汽车在保养不良、发生故障、出现事故等情况下都有可能造成汽油和车辆润滑剂的泄漏,可能对沿线水体构成污染威胁。根据华南环科所对南方地区路面径流污染情况的试验,结果表明降雨初期到形成路面径流的30分钟,雨水径流中的悬浮物和油类物质的浓度比较高,SS和石油类的含量可达158.5~231.4mg/L和19.74~22.30mg/L;30分钟后,其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迅速下降。雨水径流中铅的浓度及化学需氧量随降雨历时的延长下降速度较前者慢,pH值相对较稳定。降雨历时40分钟后,路面基本被冲洗干净,污染物含量较低,其路面径流中主要污染物浓度测定值见表5-4:表5-4路面径流中主要污染物浓度测定值(单位:mg/L)项目5~20分钟20~40分钟40~60分钟平均值SS231.4~158.5185.5~90.490.4~18.7100COD87~5555~2020~4.045.5石油类22.30~19.7419.74~3.123.12~0.2111.25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污染物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大气污染物施工扬尘扬尘少量少量运营期汽车尾气(以中型车计)CO少量NOXTHC水污染物施工生活废水CODCr依托当地公共厕所,不新增排污点NH3-N施工期建筑废水石油类、SS回用,不外排运营期路面排水石油类、SS少量少量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物生活垃圾1.2t/a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置拆迁垃圾0.4t联系渣土管理办进行统一处理,不乱倒乱堆。建筑垃圾5t联系渣土管理办进行统一处理,不乱倒乱堆。土石方挖方26780.71m³填方为39977.66m³联系渣土管理办统一处理。噪声施工期噪声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如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等,施工噪声级在75-95dB(A)。主要生态影响(1)施工期生态环境的影响该道路的建设会使沿线地区及建设地生态环境发生一定变化,主要表现在道路修筑时,需开挖土地,破坏土表层,引起水土流失。(2)运营期生态环境的影响运营期随着环境保护工程的实施,人工绿化的加强,排水设施的完善都会使水土保持功能加强,沿线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七、环境影响分析㈠规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实施区域属于城市规划道路用地,在土地利用政策上完全符合张家界市土地规划利用要求,同时该项目符合《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规划要求。(2)社会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的实施将对提高城市基础环境、带动枫香岗乡改造提质与土地开发利用,改善民生产生积极意义。=1\*GB3①拟建项目在选线时,设计单位十分重视绕过城镇,尽量减少拆迁,少占农田,加上本项目为道路建设,所占用的土地少。因此,本项目的拆迁安置难度不大。=2\*GB3②本项目周边1km范围内目前尚未发现有煤矿等矿产资源,本项目的修建不会对本区域矿产资源的开采造成不利影响,而有利于矿产资源的运输。=3\*GB3③本项目范围内没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区,因此,本项目建设不会对文物古迹资源产生不利影响综上所述,用地条件、交通运输、周边环境等方面论证,工程建设可行。㈢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⒈生态环境影响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公路环境中占有重要位置,这种影响包括施工期和营运期影响,其中施工期影响更为突出,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施工期为主,兼顾营运期分别予以预测评价。1)植被影响分析项目会占用一定的面积,土地类型主要为城市建设用地(目前区域内主要为当地住户及居民种植菜园、橘子树等)。道路建设过程中,势必造成路基及拟建区域地表覆盖植被的破坏,对区域绿化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随着道路绿化工程的实施,区域毁坏植被一定程度上得到补偿,总体来看对区域植被破坏带来的影响小。2)土壤环境影响分析①占地影响分析道路占地包括道路永久性占土和施工临时性占土,其中施工临时性占用土包括各类临时施工便道、堆渣场等,项目占用地类型有建筑用地。道路在清表过程中将土壤表层熟土清除,对区域植被生长环境造成影响。此外,取弃土、运输等将造成少量土地表层及其植被破坏,表层土壤污染或丧失,保水保肥力下降。②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影响分析Ⅰ.施工人员的践踏和施工机械的碾压,将改变土壤的坚实度、通气性,对土壤的机械物理性质有所影响。Ⅱ.施工土石方在沿线如果不合理的堆放,不仅会扩大占用土地的面积而且将会使地表高有机质的表层壤土被掩盖,不仅影响景观而且对地表植被恢复造成难度,同时产生新的水土流失。Ⅲ.道路对开挖区的地形地貌、地表植被、土壤层微生物系统等产生影响,雨水期间引起的地表水土流失将对区域水环境产生影响。3)水土流失本项目施工期间引起水土流失主要有:一是施工期间临时占地(包括施工的辅道、作业场地和原材料、弃料、弃渣的堆放场所)。这些占地将不可避免的对原土壤地貌、地表植被产生碾压、破坏,导致草本植物干枯死亡,丧失了固定地表土壤的能力,受水蚀的影响,土壤流失,肥力降低。工程结束后,如果对弃料、弃渣不及时处理,还将会为风蚀提供物质来源。为降低施工期间水土流失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应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应对,以降低区域环境影响程度。依据当地气候资料可知,拟建区域的汛期集中在5~8月,这期间雨水较多,道路施工期间建设方如果不做好水土流失防备措施,必将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⒉水环境影响分析拟建项目工程量较小,施工时间较短,项目建筑面积9259.95㎡,施工期的施工废水采用简易处理池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回用。本项目施工人员大多为本地居民,施工期不设集中的施工营地,其生活污水可依托现有当地居民厕所,不增设污水排放点,不对环境造成影响。对于施工过程中会有清洗机车油渍等情况,建设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对机修废油应集中处理,擦拭油污的布、纸等不随地乱丢,集中焚烧等,降低油污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⒊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机械、运输车辆排放废气,将对区域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为降低施工废气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建设单位应要求施工方合理选择设备作业场所,对烟气量大的固定式作业设备应选址在人口活动相对稀疏的开阔地带,严禁设置在环境敏感目标点附近,同时选用性能良好的作业设备,并加强设备和运输车辆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尽量减少施工废气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砂石沥青混合料面层摊铺作业产生的沥青烟是道路建设施工期空气环境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将产生污染影响。由于本项目沥青混合料由商品混凝土厂家提供,施工过程中不需设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沥青烟和苯并[a]芘等污染物主要在路面摊铺过程中由高温砂石沥青混合料挥发而成,对区域大气环境环境造成影响,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为缩小沥青烟和苯并[a]芘等污染物对区域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建议对砂石沥青混合料摊铺路机载料斗实行密闭式作业,并按照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及施工期沥青烟雾执行国标《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相关标准要求来控制沥青烟和苯并[a]芘等污染物的挥发量。⒋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道路施工期间噪声源来自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包括挖土机、推土机、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摊铺机及运输汽车等。按GB12532-2008《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衡量,施工期允许最大噪声值分别为昼70dB(A)、夜55dB(A),根据表5-2所得,昼间施工机械在50m处即可达标;夜间则200m处除装载机、平地机超标外,其余均达标能达标。通过现场调查,临路沿线的敏感保护目标约52人。在这种情况下,为避免施工期间施工噪声对环境保护目标造成严重干扰,建设单位施工期间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如施工前与周边居民搞好沟通,提前采取预防,在施工道路两侧设置安全围栏,合理布置施工时间,夜间尽量不用产生高声、振动大的设备机械等措施,一定程度上可削弱施工噪声对周边敏感目标造成严重程度。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结束该影响随之结束。5.施工期固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2t/a。产生的施工生活垃圾由施工单位集中收集后,送往最近的垃圾中转站进行处理。不对周边产生影响。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9259.95㎡,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5t,联系渣土管理办进行统一处理,不乱倒乱堆。不对周边产生影响。拆迁垃圾0.4t,联系渣土管理办进行统一处理,不乱倒乱堆。不对周边产生影响。项目建设区域地势平坦,填方需要的土石方大于开挖方,没有弃方,需要的土石方建设方可联系渣土管理办统一调配,对环境造成影响较小。(二)营运期环境影响⒈对土壤的影响分析1)运营期对周围土壤环境的影响较少,特别是无铅汽油已投入使用,土壤中的铅沉积量不会有大的改变,对土壤的影响较轻。2)交通事故或危险品泄漏的发生,泄漏危险品渗入到土壤中将对土壤造成污染影响。⒉对地表水的影响分析拟建道路工程营运期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汽车尾气排放物、路面滴油、轮胎磨擦微粒、尘埃等随路面雨水径流进入周边水体带来的污染。路面径流污染物主要是悬浮物、石油类等,其浓度取决于交通量、降雨强度、灰尘沉降量、路面洁净度和前期干旱时间等多种因素。由于影响因素变化性大,随机性强,偶然性高,很难得出一般规律和统一的测算方法供采用。根据国内研究资料和评价资料统计,路面径流对水体的污染多发生在一次降雨的初期,随着降雨时间延长,路面径流中污染物含量降低,对水体污染减少。类比分析可知,在降雨初期,路面径流从路两侧排水渠道进入水体后,水体中各污染物初始浓度增量为:COD增加0.1~0.2mg/L、石油类增加0.006~0.01mg/L。由此可见,此增量对澧水河的影响不大,不会改变现有水质类别。⒊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道路营运期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尾气污染物包括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尾气污染物浓度相对原有道路有所增大,对道路沿线大气环境质量造成影响,其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臭氧、醛、酮、酸、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对人和动物将造成伤害,人和动物受到主要伤害是眼睛和粘膜受刺激、头痛、呼吸障碍、慢性呼吸道疾病恶化、儿童肺功能异常等。针对汽车尾气带来的大气环境污染对人和动物的伤害,建设单位应完善道路两侧绿化建设工作,加强对交通运输车辆的管理,对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进行严格整治,严禁尾气不达标车辆的运行,力求将运行车辆对道路两侧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4.对声环境的影响分析道路噪声强度一方面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噪声会有所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噪声辐射量与汽车运行速度呈线性关系,车速增加,噪声辐射量也会增加,因此,道路投入营运后,交通噪声会对沿线环境敏感目标产生一定噪声影响。5.环境风险分析道路运输系统中最危险的为危险化学品的运输,一般造成道路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安全管理、人失误、车辆设备设施状况及道路环境状况4个方面,其中应特别重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安全管理既体现于职能部门的宏观管理,也涵盖了运输企业的具体管理。本道路属于城市交通次干道,且距离较短。应在该路段设立标识,该路段禁止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经过,以防止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6.公路景观环境影响分析拟建道路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枫香岗。道路总长440.95m。通过本项目道路绿化工程的实施,属于城市规划道路用地,根据实地调查,该路范围内周边道路交通不畅,居民出行困难,雨、污水无组织自由排放,垃圾自由倾倒,环境条件差,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不便。通过本项目道路绿化工程的实施,道路沿线将形成一道美丽的绿色景观带,优化区域的绿色景观,提升张家界整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八、环境保护措施㈠设计阶段环境保护措施⒈道路布设设计道路走向布局应同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相协调,同时结合交通运输、社会经济的发展政策,结合国家对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思路;满足路段所经地及路网竖向要求,使道路建设与地段路网建设相协调。⒉景观设计建议进行道路方案设计时,应注意景观设计,贯彻与张家界生态市建设规划、张家界市人文景观保持协调一致的原则。⒊施工总布置拌和场位置选择应避开人口活动密集的区域,采用先进的设备。⒋排水沟、应急池设计对各排水口进行合理布局,确保排水系统畅通性,避免雨季产生内滞,并在道路合理部位设污水收集池及应急池。⒌防水土流失设计⑴做好土石方的调配和优化工作,减少弃土量。⑵路堑和路堤的交界处,路堑底沟应将水引向工程区以外的自然沟中,否则路基积水会加重土壤侵蚀;由暗沟、明沟排水导致路床下面的土质受冲刷,涉及中增加排水口,并用石块、混凝土铺砌地面,避免水土流失。⑶全线应在路界范围内种植绿化植被。㈡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是由于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居民正常生活等的影响,因此环境保护措施按如下进行:⒈生态保护⑴严格按设计要求中的指定地点堆放工程弃渣,工程结束后,做好料场施工、弃方在内的各类施工迹地的恢复工作,压紧夯实。⑵施工废水进行处理二次回用或者就地沉降。⑶严格执行“无捷径”原则,所有车辆及机械运作要尽量控制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保护工程不涉及区域的植被和土地表面结构不受破坏。⒉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道路在土地平整、路基开挖过程中,应做好取、弃土回填工作,道路施工挖掘出来的土石方在没有及时做道路垫层前,临时堆积过程中应做好挡土墙及排水设施等防护措施的区域,禁止随意堆放,以防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渣土运输时应错开暴雨期,在施工时设置临时排水沟、截洪渠等设施,防雨水形成的径流冲刷泥土,引起水土流失。⒊噪声污染防治(1)在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先进设备,减少施工噪声对附近居民正常生活与休息的干扰。(2)合理布局,如高噪声、振动大的机械设备(如撞击、打桩机、风锤用凿岩机等)尽量安置在施工地段距敏感点200m之外的其他方向,以保证居民夜间的正常休息。⒋大气污染防治1)储料场、堆料场应设置在地面较为空旷且空置地较多的位置附近,即环境保护目标稀少地带,对现场堆放的材料应实施篷布遮盖措施。2)运输材料的道路、路基施工、施工便道或其它引起扬尘的工地,每天至少洒水两次,早晨一次,下午一次,或在干旱季节频繁洒水多次。同时严禁在大风天气施工。3)对粉状材料、抬高路基土石方的运输应进行篷布遮盖。4)进出施工场地的车辆必须清理轮胎,避免夹带泥沙上路。5)使用商品硂,禁止私设混凝土拌和站。6)设立运输车辆清洗平台。⒌水污染防治1)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实施严格管理,并到指定地点集中堆放,不得堆放在沟渠附近,防止雨水冲刷,对区域水环境造成污染。2)对各类机械设备清洗废水通过修建临时蓄水池收集,进行二次利用或达标排放。3)施工用水应在指定地点取水,保持车辆清洁,不能将油污或沙石带入排水渠中,保证施工期不对排水渠造成污染。㈢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⒈社会环境影响防治措施建设项目对沿线居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由于道路建设,加大了区域交通流量,车速相对加快,给周边居民出行、过路带来一定的方便。此外交通噪声对居民亦产生不良影响。采取措施及建议如下:增加行人过街信号控制点;该路段设立禁止车辆鸣笛标志,以减少不利影响。2.生态保护和补偿措施项目建设路段的道路绿化应以乔灌草搭配的方式进行,绿化面积要适当。3.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路面行驶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控制与国家的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政策措施密切相关。本报告建议采取以下措施:①禁止尾气污染物超标排放机动车通行;②加强机动车的检测与维修;③支持配合当地政府搞好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④大力推荐使用清洁燃料:=5\*GB3⑤道路两侧的阔叶乔木具有一定的防尘和污染物净化作用,在道路两侧进行绿化,以充分利用植被对环境空气的净化功能。⒋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加强车辆交通噪声管理,汽车限速,禁止鸣笛,设置禁止鸣笛标记牌等。2)在特殊敏感地带可设置隔声屏障,加强绿化降低噪声影响。3)改善道路通行条件,加强道路维修保养,使之保持良好状态。4)对采取绿化隔离措施以后噪声仍超标的敏感建筑,可考虑设置隔声屏障、加强道路绿化的纵深度。⒌水土保持措施为了尽量减少与防止工程兴建时造成水土流失的影响,提出以下水土保持措施:1)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规范其在施工当中的行为,严禁肆意破坏与工程无关的土壤、植被。2)道路两侧绿化植被应以本地树种为主树种,可适当考虑引进外来树种,并按照要求具体落实,并严格管理,确保其存活率。3)维修、改建道路要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措施。⒍风险防范和减缓措施1)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危险化学品的包装质量对其安全运输也有着重要影响。包装必须坚固、完整、严密不漏、外表面清洁,具有防撞击、防震动、防晒、防雨等措施。2)运输车辆和设备设施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等危险性质,决定了危化品道路运输车辆的结构、技术性能和装备必须符合一些相应的特殊要求。对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和设施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JT3130-1998)等有关要求。3)机动车道两侧设置高强度的防撞护栏,严防运输危险品车辆翻入周边沟渠。禁止过境大型卡车、罐车等危险的车辆进入该路段。4)对沿线出入口路段设置减速带,对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限速40km/h,尽最大可能减少车祸事故的发生。5)道路设置雷达测速,严格限制机动车超速行驶,杜绝交通事故发生。6)为保护区域水环境水质,在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将路面的地表径流引向道路排水渠,并在道路南侧设置1个事故应急池,平时可收集带油污的地表径流,并送污水处理厂处理,避免含油污水对澧水的污染。(四)环境监测计划本项目在建设期的环境监测计划如表8-1所示。表8-1建设期的环境监测计划时段监测内容监测项目监测点位监测时间与频率施工期地表水SS、COD、石油类澄潭水厂取水口上游澧水河段2次/年(春、秋)大气环境PM10NO2建设项目所在地1次/施工期遇投诉时临时增加监测。声环境噪声声环境噪声(五)环保投资估算1、三同时竣工验收要求及投资见表8-2本项目总投资2842.98万元,环保投资1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6%,主要用于施工期环保、绿化以及污水、噪声治理等。各分类投资费用详见表8-2。表8-2环保投资估算表序号项目分项说明费用(万元)1水环境保护施工期车辆冲洗平台5基坑排水、沙石料冲洗排水处理10机械设备冲洗水处理5固体废物处置8营运期管道、路面的维护502大气环境保护施工期施工期洒水,防治杨尘,施工场地围栏等。10营运期营运期加强车辆尾气管理,尾气监测,防空气污染,绿化措施。344声环境保护绿化带,合理布局,改善路况,设立管理标志,监管车辆等。345固废环境保护施工期施工生活及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