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概述_第1页
测量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概述_第2页
测量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概述_第3页
测量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概述_第4页
测量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量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概述摘要:对公路测量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分别从仪器检验与校正、导线测量、水准测量、路基测量及桥涵放样等方面作了论述,使公路测量的技术人员对公路测量过程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以利于他们提高业务水平。关键词:仪器检验水准测量导线测量放样1公路测量中常用到的仪器公路测量中常用到的测量仪器有钢尺,水准仪,全站仪,RTK等。这四种仪器在公路测量中经常用到,能熟练掌握这几种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做到事半功倍。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测量仪器,也在不断改进,但其工作原理大都相似。但测量仪器的仪器误差及测量误差与公路测量成果的好坏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测量技术人员要掌握仪器的检校,以保证测量成果的精度和有效性。以水准仪为例,水准测量的误差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和外界条件影响产生的误差。1.1仪器误差1.1.1水准仪的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即i角误差)仪器虽在测量前经过校正,仍会存在残余误差,由此造成水准管气泡居中、水准管轴居于水平位置、而望远镜视准轴却发生倾斜,致使读数误差。这种误差与视距长度成正比。为减小这项误差的影响,观测时可通过中间法(尽量使前后视距相等)加以消除。此法简单易行,立尺人可通过步测距离选择适当的转点。如受地形条件限制而无法使用中间法时,可采用距离补偿法(前视距离总和等十后视距离总和)消除此误差。1.1.2水准尺误差主要包含尺长误差(即水准尺长度不准确)、刻划误差(水准尺上的分划不均匀)和零点误差(尺的零刻划位置不准确)、水准尺随着外界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发生的伸缩、弯曲。以及水准尺底部、接头处磨损而引起的误差等。水准尺在每次使用前,都应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较精密的水准测量,应选用尺长误差和刻划误差小的标尺,必要时在成果中加入尺长改正。尺的零点误差的影响,控制方法可以通过在一个水准测段内,两根水准尺交替轮换使用(在本测站用作后视尺,下测站则用为前视尺),并把测段站数目布设成偶数,使其相互抵消。同时可以减弱刻划误差和尺长误差的影响。1.2观测误差1.2.1符合水准管气泡未严格居中由于符合水准气泡未能做到严格居中造成望远镜视准轴倾斜,产生读数误差。读数误差的大小与水准管的灵敏度有关,主要是水准管分划值f的大小。此外,读数误差与视线长度成正比。水准管居中误差一般认为是0.1.r,根据公式m居中=0.1.T.S/P,DS3仪水准管的分划值一般为20,视线长度s为75m,p=206265,那么,m居中=0因此,只要观测时符合水准管气泡能够认真仔细进行居中,且对视线长度加以限制,与中间法一致,就可以消除此类误差。1.2.2视差未消除当存在视差时,尺像不与十字丝平面重合,观测时眼睛所在的位置不同,读出的数也不同,因此,产生读数误差。所以在每次读数前,仔细进行物镜对光就可以消除视差。1.2.3估读毫米数误差由于观测者眼睛的鉴别能力有限,而十字丝又有一定的宽度,所以在估读毫米数时,不可能十分准确,尤其在视线长或成像不良的天气条件F,对估读的影响更大。该项误差与观测者个人有关,无法完全消除。为r提高估读的准确性,应适当控制视线长度,尽量选择在成像好的天气条件下进行观测。1.2.4水准尺的倾斜误差水准尺如果是向视线的左右倾斜,观测时通过望远镜十字丝很容易察觉而纠正。但是,如果水准尺的倾斜方向与视线方向一致,Ⅲ0不易察觉。尺子倾斜总是使尺上Y读数增大。该误差可用式△a=a(1/COS—1)进行计算。式中,a是水准尺的正确读数,Y为水准尺与铅垂线的夹角。由上式可知,尺的倾斜角越大,对读数的影响就越大;尺上读数越大,对读数的影响就越大。当Y=30,a=1.5m时,△a=2.1mm。2公路导线测量及其应用2.1导线点的选设导线是由多个导线点及其相邻导线点问的连线组成的导线环。导线点设置必须满足路线选线、定线、放样和起(终)点与原有公路接线的需要。导线点应设置在路线施工范围以外、相邻导线点通视又便于支立仪器的伐根上或牢固打人土中的方木桩上,并钉上钢钉和红布,认真护桩和拴桩,用红布做好标记方便利用。根据《公路路线测量技术规范》要求,导线点间距为50~5()0m,在线路交点或弯道附近应设置导线点,以利曲线测量放样;当利用旧路长直线段时,在临近两端部应设置导线点,以便准确地控制长直线段;线路起、终点与已有公路衔接处的相应直线路段中心轴线上,应分别设置间距约l()0~2()()m的两个导线点,以此可求得个和最后一个曲线交点坐标,从而求得相应的转向角和曲线元素,更好地与已有公路合理接线。2.2导线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导线是线路的基准线,先有导线,后有线路的导线是线路的基准线,先有导线,后有线路的中、曲线和交点,线路中、曲线和交点坐标,都是中、曲线和交点,线路中、曲线和交点坐标,都是根据相应的导线点测量计算求得的,现地的线路根据相应的导线点测量计算求得的,现地的线路线第一线第一中、曲线桩号也都是根据相应的导线点放样测量出中、曲线桩号也都是根据相应的导线点放样测量出来的。当施工复测时,只要保留地面上的导线点就来的。当施工复测时,只要保留地面上的导线点就很容易地恢复线路中、曲线和交点等诸桩位。所很容易地恢复线路中、曲线和交点等诸桩位。所以,导线是线路测量的纲,而线路中、曲线则是目。2.2.1现地坐标定线法在旧路改造扩建的选线、定线中,为了少占农在旧路改造扩建的选线、定线中,为了少占农田提高旧路利用率或在障碍物过多的情况下,可利田提高旧路利用率或在障碍物过多的情况下,可利用现地导线和导线点,直接量取已选好的公路线位用现地导线和导线点,直接量取已选好的公路线位中心到某导线点的距离和角度(一般为90°),从中心到某导线点的距离和角度(一般为90°),从而可计算出该线位中心控制点的坐标。两个线位中而可计算出该线位中心控制点的坐标。两个线位中心控制点可固定一条直线边,为了提高定线精度,心控制点可固定一条直线边,为了提高定线精度,应用位于直线两端部的导线点来量测、计算线位中心控制点坐标。相邻两条直线边各有2个线位中心控制点,这样,可解联立方程求得其交点坐标,这可由自编程序迅速求得,也可利用计算机CAD完成,直接读取交点坐标。当然,也可在现地直接确定实交点桩位,通过相应导线和导线点用全站仪准确测得距离和角度,则可求得该交点坐标。在实际应用时还是前者更为机动灵活方便,也没有虚、实交点之分。用以上办法可求得线路诸交点坐标,进而进行标定线的中线计算。2.2.2用坐标法测设线路曲线自1995年以来,利用自编《坐标法测设曲线程序》进行线路曲线测设放样。程序须输入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交点里程、交点坐标、起始边方位角、置仪器点和后视导线点坐标等,即可输出曲线诸桩号和交点的放样测量所需角度和间距,此方法仅有单点误差,无累积误差,测量精度高,如遇障碍时仪器可任意搬家,测出角度和距离自设支导线点,通过自编程序计算迅速给出支导线点坐标,机动灵活,非常方便。《坐标法测设曲线程序》也适用无导线点的一次定测时的曲线测设放样。2.2.3用坐标法测设线路直线利用自编《坐标法测设直线程序》进行线路直线测设放样,特别适用于无法通视的居民区等直线放样,可将仪器置于导线点或临时自设支导线点上,将所有测点尽收眼底,灵活方便地进行直线放样。程序输入起始点坐标、里程、直线方位角、直线末端里程、置仪器点和后视导线点坐标,即可输出各桩号测量放样所需角度和距离。如果直线起点为曲线交点时,此时输入的起始点里程应为原交点里程减去该曲线的切曲差。如果采用转点方法测设放样直线时,也可利用以上坐标法测设放样两个整桩号作为转点,再通过该转点进行直线测设放样,其精度高、速度快、机动灵活,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地面两点问实际距离与坐标计算距离有极小差值,现地测设放样时可不予考虑,如有必要可考虑其改正值。3公路建设中的放样工作测量放线是公路工程很重要的一项技术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从施工前的准备,施工过程,到施工结束以后的竣工验收,都离不开测量工作。如何把测量放线做得又快又好,是对技术人员一项基本技能的考验和基本要求。3.1做好开工前的测量交底工程开工前,应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由勘测设计单位进行现场测量交底,按设计图认清现场水准基点、导线桩等,做好桩位交接记录,对位于施工范围内的测量标志,必须采取妥善保护措施。关于测量交底方面,需要强调的是桩位的保护,即在设计单位交桩以后,应及时采用砌砖墩或浇筑水泥墩等方法予以保护,以免丢失。这些桩一般在于农田或居民区内,很容易被人为破坏,而一旦破坏,再让勘测设计单位来补测,则既耽误施工,又要增加一定的费用。3.2导线点坐标复测目前路桥设计单位仅提供给施工单位导线控制桩及其坐标。施工单位进场后,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使用全站仪或光电测距仪配经纬仪自己进行恢复主要控制桩,对导线点进行复核联测。测量前可以根据设计单位所给坐标先计算好转折角和边长,与实测结果相比较,当误差较大时应查明原因,是导线点挪动或仪器故障。当该段导线点观测角和相邻导线点边长都已实测完毕,导线点复测的外业工作即宣告结束。接下来进行导线点坐标复测计算。一般来说,以前两个导线点和最后两个导线点为已知边进行方位角闭合计算,以规范要求的允许闭合差衡量其是否闭合。根据坐标和导线长度计算导线精度,看其是否满足其导线要求的精度。如果满足精度要求,说明导线测量准确,同时整理出导线点成果表。3.3中线复测和边线放样中线测量是在定线测量的基础上,将道路中线的平面位置在地面上详细地标示出来。它与定线测量的区别在于:定线测量中,只是将道路交点和直线段的必要转点标示出来,而在中线测量中,要根据交点和转点用一系列的木桩将道路的直线段和曲线段在地面上详细标定出来。定线测量一般由勘测设计单位实施,然后把有关桩位和测量成果交与施工方,由施工单位进行中线及施工测量。路基开工前应全面恢复中线,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边桩。关于中线复测和边线放样,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应注意各交点之间的距离、方向是否与图纸相符;如一个工程项目有几个标段,应注意与相邻标段的中心是否闭合,中线测量应深入相邻标段50~100米;应注意与桥涵等结构物的中心是否闭合;应注意与房屋等建筑物的相对位置与图纸是否相符。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联系设计单位查明原因。3.4施工测量做好以上工作以后,就为施工中的测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关于施工测量的具体方法,有关测量的书籍上讲得很多,不须我多讲。只就此项工作提以下两点注意事项:第一,应根据施工工序和施工工艺的要求及时将中线、边线撒灰线放出,如果被破坏掉时要及时恢复,应使施工始终能有“线”可依。道路的结构层均为大放脚式,每层结构层的宽度、边线与中线的距离不同,放出线以后又很容易被施工的材料覆盖或被施工机械碾压破坏掉,所以每道工序施工前应放出,如果被破坏应及时恢复。第二,每层结构层的标高在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推算出来,实践证明:这样做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可有效避免测量出现错误。看图纸一定要细致,推算的结果要注意复核。要勤测、勤量、勤校核,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参考文献[1]张义佩,郝财,姜志恒.用坐标放线法测设商等级公路[J].森林工程,1996,12(1):45~46.[2]郝财,刘殿奇,汪瀚雨.坐标放线法枉公路一次定测中的应用[J]森林工程,1995,11(4):54~55.[3]陈秀棠,许天钧.测量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C出版社,1988.[4]兰晓辉.平面曲线详测新法[J].森林工程,2002,18(1)59~60.[5]CJJ8-99.城市测量规范.[6]杨东湖.城市道路施工测量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四川建材,2010,(02).[7]蒋姗敏.浅谈道路施工的测量工作[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3).[8]周蔚吾.公路和城市交通优化改造设计实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9]杨国清.《控制测量学》[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年9月.[10]《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1004-2005).[11]VanderwarkerPeter.Thebigdig:reshapinganAmericancity[M].Little,BrownandCompany,2001.[12]Powel.Boston'sbigdigawashintrowbles[D/OL].2004-11-19[2010-10-14].[13]周秋生.《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14]徐宇文.《数字测量技术》[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年8月[15]赵文亮.《地形测量》[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年8月.[16]《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1001-2005).[17]孟宇.城市中心区交通设施更新实例:波士顿中央干线/隧道工程[J].国外城市规划,2006,21(2):87-91.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2承办单位 11.1.3项目建设地点 1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1.2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 11.2.1报告编制依据 11.2.2研究范围 21.3承办单位概况 21.4项目提出背景及必要性 31.4.1项目提出的背景 31.4.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1.5项目概况 51.5.1建设地点 51.5.2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51.5.3项目投资与效益概况 5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第二章市场分析及预测 82.1绿色农产品市场分析及预测 82.1.1生产现状 82.1.2市场前景分析 92.2花卉市场分析及预测 112.2.1产品市场现状 112.2.2市场需求预测 122.2.3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132.3中药材产品市场分析及预测 132.3.1产品简介 132.3.2产品分布现状分析 152.3.3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162.3.4市场需求预测 17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203.1项目的方向和目标 203.2建设规模 203.3产品方案 213.3.1优质高产粮食作物种植基地 213.3.2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 213.3.3中药材种植基地 213.3.4花卉种植基地 21第四章建设场址及建设条件 224.1建设场址现状 224.1.1建设场址现状 224.1.2厂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224.2建设条件 224.2.1气象条件 224.2.2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 234.2.4交通运输条件 234.2.5水源及给排水条件 244.2.6电力供应条件 244.2.7通讯条件 244.3其他有利条件 244.3.1农产品资源丰富 244.3.2劳动力资源充沛 254.3.3区位优势明显 25第五章种植基地建设方案 265.1概述 265.1.1种植基地运营模式 265.1.2种植基地生产执行标准 265.23000亩优质高产粮食作物种植基地建设方案 285.2.1品种选择 285.2.2耕作技术 285.2.3种植基地建设内容和产量预期 335.32000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建设方案 345.3.1概述 345.3.2无公害蔬菜质量标准 345.3.3蔬菜栽培与田间管理 355.3.4种植基地建设内容和产量预期 375.42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方案 385.4.1概述 385.4.2GAP基地建设要求 385.4.3选择优良品种 395.4.4金银花栽培与田间管理 395.4.5种植基地建设内容和产量预期 435.52000亩花卉种植基地建设方案 445.5.1概述 445.5.2技术方案 455.5.3种植基地建设内容和产量预期 49第六章田间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方案 516.1概述 516.23000亩绿色粮食作物种植基地灌溉方案 516.2.1总体布局 516.2.2设计依据 526.2.3灌溉制度的确定 526.2.4渠道衬砌工程设计 536.32000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灌溉方案 556.3.1总体布局 556.3.2设计依据 556.3.3主要设计参数 566.3.4灌水器选择与毛管布置方式 566.3.5滴灌灌溉制度拟定 576.3.6支、毛管水头差分配与毛管极限长度确定 586.3.7网统布置与轮灌组划分 596.3.8管网水力计算 606.3.9水泵扬程及选型 646.42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灌溉方案 656.4.1设计依据 656.4.2设计参数 656.4.3喷头选型和布置间距 656.4.4灌溉制度 666.4.5取水工程规划布置 686.4.6管网水力计算 706.4.7机泵选型 726.52000亩花卉种植基地灌溉方案 726.5.1设计依据 726.5.2微灌主要设计参数 726.5.3微灌灌水器选择与毛管布置方式 736.5.4微灌灌溉制度拟定 746.5.5微灌支、毛管水头差分配与毛管极限长度确定 756.5.6微灌网统布置与轮灌组划分 766.5.7微灌管网水力计算 776.5.8水泵扬程及选型 816.6田间道路工程 866.7灌溉工程 866.7.1机井工程 866.7.2提灌站改造 876.8沟道治理工程 896.9田间配套设施 906.9.1仓储工程 906.9.2农业技术培训中心 93第七章节能、节水 967.1研究依据 967.2能耗分析 977.3节能措施 97第八章环境与生态影响分析 988.1环境影响现状分析 988.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988.2.1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988.2.2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988.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988.3.1采用的依据和标准 988.3.2建设期对环境的保护措施 998.3.3运营期对环境的保护措施 1008.4环境影响评价 100第九章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1019.1公司体制及组织机构 1019.2劳动定员 1019.3人员来源及培训 1029.3.1人员来源 1029.3.2人员培训 102第十章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计划 10310.1基本要求 10310.2项目组织 10310.3项目管理 10310.4建设周期计划 104第十一章风险分析 10511.1风险因素 10511.2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程度 10511.3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106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0812.1投资估算 10812.1.1投资估算的编制范围 10812.1.2投资估算依据 10812.1.3投资估算方法 10812.2总投资估算 10912.4资金筹措 10912.5资金使用计划 109第十三章财务经济评价及社会效益评价 11013.1产品成本和费用估算 11013.1.1项目计算期及基准收益率 11013.1.2财务评价说明 11013.1.3产品成本及费用估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