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题(含答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

1.阅读下面的两个语段,完成下面的小题。(6分)

语段一:

正值北风凛洌、寒气溯流而上之时,孤山梅树亭亭玉立、蓬蓬勃勃,开满了密密匝匝的花朵,梅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儿空隙,竟这样饱满,这般豪放和烂漫,带着狂野和自信。山间好鸟相鸣,婴婴成韵。孤山景色在唐朝已闻名暇迩,如唐朝诗人白居易便有“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的佳句。

语段二:

《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所绘,后来此画被焚为两段,分别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当年,黄公望为了画好这幅画,终日奔波在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风景之美,随时写生。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使他落笔从容。昔日,八旬老人黄公望未因等待和犹豫而禁锢自己的灵魂;今天,年轻的我们,更需要摧枯拉朽的行动力、坚持不懈的毅力和超越自我的勇气。

(1)语段一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溯sù匝zā贾jiǎB.溯shù匝zā贾jiǎ

C.溯shù匝zhā贾jiǎD.溯shù匝zā贾gǔ

(2)关于语段一中的错别字,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蓬蓬勃勃”改为“篷篷勃勃”,“婴婴成韵”改为“缨缨成韵”,“暇迩”改为“遐迩”。

B.“凛洌”改为“凛冽”,“婴婴成韵”改为“嘤嘤成韵”,“暇迩”改为“遐迩”。

C.“蓬蓬勃勃”改为“篷篷勃勃”,“婴婴成韵”改为“嘤嘤成韵”,“暇迩”改为“暇尔”。

D.“婴婴成韵”改为“嘤嘤成韵”,“暇迩”改为“暇尔”。

(3)语段二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变幻B.炉火纯青C.禁锢D.摧枯拉朽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虽乘奔(飞奔的马)御风,不以疾(快)也

B.未复有能与(和)其奇者(的人)

C.但(只是)少闲(清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风烟俱(都,全)净,天山共色(同样的颜色)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五色交辉”的“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回清倒影

C.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猛浪若奔虽乘奔御风

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功遂身退

C.则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

D.哀转久绝沿溯阻绝

6.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虽乘/奔御风B.自非/亭午夜分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蝉/则千转不穷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水经注》一书为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B.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他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他的诗多咏山水田园,与当时的陶渊明齐名,有“诗佛”之称。

C.古代地理中,山南水北为阳,因此“汉阴”指汉水的南面。

D.古人的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8.填空。(7分)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4)《野望》中写傍晚人们的活动场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渡荆门送别》中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22·河南·中考真题改编]河南卫视传统文化创新节目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班级围绕此话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9分)

(1)在制作手抄报时,小文搜集并整理出以下两则材料,但他没有想出能够概括两则材料内容的标题,请你帮他在横线处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0字左右。(3分)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年初,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巧妙结合,“破圈”走红。紧接着,《元宵奇妙夜》《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重阳奇妙游》等“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相继播出,一次次掀起全网关注的热潮。

【材料二】

2022年,河南卫视继“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成功播出之后,对传统文化再度发掘,推出了“中国节气”系列节目。目前已播出的《春分奇遇记》《谷雨奇遇记》《立夏奇遇记》等节目,均受到高度关注。

(2)《端午奇妙游》的开场节目《洛神水赋》刷屏,被评为全国“2021年十大文化创意事件”。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写几句话,把《洛神水赋》推荐给同学们观看。60字左右。(4分)

《洛神水赋》留言区留言1:我是看到神仙姐姐了吗?留言2:曹植笔下的洛神复活了!留言3:视听盛宴!美哭了!留言4:真的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留言5:水下舞蹈,飞天气势!

(3)此次活动引发了同学们对“如何弘扬传统文化”的热议。请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两个写一句话,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思考。(2分)

科技坚守体验创意传承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2022·吉林·中考真题改编]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11分)

像雪山一样高峻

马力

①长江,从青藏高原南下,流入横断山区,在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忽然被峭绝的山崖拦阻,猛地掉头,折向东北。急转之际,江身旋出一个宽展的弧形,缎带般缠绕着山脚的繁茂林麓、平缓的冲积河谷。“长江第一湾”,是人们给它的命名。

②这段大江,叫金沙江,水色净蓝,不见沙金的灿黄。眼底的莹澈江流,正与明翠的群峰相映。

③玉龙雪山西麓的石鼓镇,深偎于半月似的江湾。

④水浪激溅的渡口,一座碑——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渡江纪念碑,将人们的视线引向高处。毛主席的题词“英勇奋斗的红军万岁”镌于坚挺的碑身,像霞光一样明亮。

⑤纪念碑是一棵树,朝蓝天生长着希望。战士心中也有这样的树:主干是信仰,花叶是梦想,迎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挺立着,摇动着,要在解放的天空下歌唱,欢庆人民世纪的诞生。他们坚信,第一缕曙色把寥廓天宇染红的时候,阳光会穿破雨霾风障,将人间照得一派明耀。

⑥勇毅的先驱,高擎理想的火炬,朝着光明疾行。燃烧的炽焰,红透大江之滨,英雄的形象,也永远留在石鼓渡口,勋章般壮美。

⑦此时的我,在雕塑前谛视:一个是红军,一个是船工。他们眼睛对着眼睛,手握手,心连心,在怒涛的吼声中立下战斗的誓愿。蓦地,我读懂了目光深处的一切。

⑧八十多年前的暮春,山风裹着峭寒,扑向金沙江畔。红军来了,开进石鼓镇,是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带的队伍——红二方面军第二、六军团。离开湘鄂川黔苏区开始战略转移后,这支部队穿过乌蒙山区的莽莽深林,踏入云岭山脉的巍巍峦嶂,转战于黔西和滇西北。

⑨薄暮时分,江水在夕照中闪动着粼粼波光,渡江先锋团抢占对岸。紧跟着,东起石鼓镇,西至巨甸镇的江面上,大部队的夜渡开始了。人们记住了这一天——1936年4月25日。

⑩船橹在江中飞快地摇动,满载战士的船只破浪疾进,火把的亮光在漆黑的江天灼灼闪耀,浩荡大江,掀舞着红色的波涛。血液在周身沸腾,全体战士一条心:渡过江去,北上抗日!几天时间里,万余名将士登上大江彼岸。摆渡这浩荡人马的,是数条船只和几十只木筏。横在征途上的天险,被刚勇的红军征服。长长的江岸上,到处都是报捷的欢腾景象。

站在金沙江北岸的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望着滔滔江水、熊熊篝火,吟出了战斗诗篇:

盘江三月燧烽飏,铁马西驰调敌忙。

炮火横飞普渡水,红旗直指金沙江。

后闻金鼓诚为虑,前得轻舟喜欲狂。

遥望玉龙舒鳞甲,会师康藏向北方。

这首《北渡金沙江》折射出将军诗人的浪漫情怀。

壮阔的涛声中,穿着草鞋的战士又迈开坚定的步伐,朝着绝险的雅哈雪山攀越。他们像勇敢的苍鹰,扬起强健的翅翼,乘着迅烈的风,高翔于崖壑之上,冲向远天。

踏过万里山川,红二方面军在烽火中一路向北。红旗指处,出现了西北高原的梁峁①沟壑。1936年10月22日,在宁夏将台堡,队伍与红一方面军会师。陕西吴起镇会师、甘肃会宁会师、宁夏将台堡会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与敌人的激斗中,赢得了长征的胜利,书写了恢宏的史诗。

长征的奇迹,留下永远的烙印。热血锻造的丰碑矗立在战斗的途程上。

熔铸红军生命的,是铁一般的信念。这信念,深蕴着中华民族的抗争意志和必胜决心。填海的精卫、追日的夸父、移山的愚公、舞干戚的刑天……远古神话富含的精神基因,植入革命者的生命。他们不是神,却比神具有更坚忍的性格,更强大的力量。这性格,这力量,扭转了乾坤。

这样的战士,为了劳苦同胞的翻身,为了灿如朝花的明天,为了创造崭新的世界,迎向枪弹尖厉的啸声。鲜血和死亡,无法阻止战火中的前进。年轻的生命,那么绚烂地放射着光辉,驱散现实的黑暗。和大山站在一起,他们是最高的峰;和大江流在一处,他们是最急的浪。高峰在天空昂屹,姿态奇伟;急浪在大地激涌,志向宏远。

一座纪念馆,建在冈峦上。我轻步走着,看着。静态的老照片保留着历史的影像,用视觉记忆作无声的讲述。我的眼前耳旁,有咆哮的风,有急骤的雨,有驰逐的云,有砰訇②的迅雷,有闪光的炮火,有弥漫的硝烟。情感的狂澜撞击着时间的巨壁,激起的深沉回响,传向苍茫天野。

红军走过的铁索桥——铁虹桥,悬跨河上。铁链上的木板厚实,铺得平,日光照来,桥面一片白亮。缠着头帕的乡人,挑担背篓,足音落在桥上,又叫流水声掩去。随身闪过的团团鲜翠、簇簇金黄,恰是秋日里的好颜色。田间农事、市集生意,他们打理得妙。

天风吹荡,阵阵江流声朝前方响去,犹如茶马古道上的铃音那般悠远。

远处,一幅宏阔的画卷在我的眼前铺展:奇峻的雪峰,遥入云天。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6月27日第12版,有删改)

【注释】①峁(mǎo):我国西北地区称顶部浑圆、斜坡较陡的黄土小丘。②訇(hōng):拟声词,形容大声。

10.阅读选文,填写下面的表格。(2分)

画面感受

(1)感受到它的明亮,生长着希望

(2)感受到军民情深,彼此信任,相互鼓励

萧克将军望着江水、篝火吟诗的画面(3)

红军战士穿着草鞋攀越雅哈雪山的画面(4)

11.统观全文,第①②自然段有什么作用?(2分)

12.第自然段描写现在石鼓镇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的用意是什么?(3分)

13.若将文题改为《参观石鼓镇纪念馆》好不好?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4分)

(二)[2022·安徽黄山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4分)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①。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滟滪堆③。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有删改)

【注释】①油盎:古代一种腹大口小的装油的器皿。②罅:裂缝。③滟滪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14.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沿溯阻绝沿:________

(2)不以疾也疾:________

(3)发大溪口发:________

(4)仰视天,如匹练然如……然:________

1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

16.【乙】文写出了江水相对于滟滪堆在不同季节水位的高低变化:作者到瞿塘关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到夏秋水涨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7.【甲】【乙】两文都描写了三峡的山,画线句分别突出了山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5分)

长安早春旅怀

白居易

轩车歌吹喧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

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

风吹新绿草芽坼①,雨洒轻黄柳条湿。

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②。

【注释】①坼(chè):裂开。②欲三十:快要三十岁。

18.本诗是怎样围绕“早”字来写景的?(3分)

19.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抱负?(2分)

三、写作(50分)

20.[2022·河北·中考真题]作文。

在生活中,一个场景、一处风景、一种境遇……往往可以让你触“境”生情。那“境”那“情”,常常可以引发你的联想和思考。

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健康积极。②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要套写、抄袭。⑤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⑥不少于600字。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一、1.(1)A

(2)B【点拨】本题考查汉字字形的辨析。A.有误,“蓬蓬勃勃”书写正确,婴婴成韵——嘤嘤成韵;C.有误,“蓬蓬勃勃”书写正确,暇迩——遐迩;D.有误,暇迩——遐迩。故选B。

(3)D【点拨】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运用。A.变幻:不规则地改变。句子是说富春江两岸的烟云改变不规则,使用恰当;B.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句中是说黄公望画画的笔墨技法纯熟完美,使用恰当;C.禁锢:束缚,强力限制。句中是说黄公望没有束缚,强力限制自己的灵魂,使用恰当;D.摧枯拉朽:摧折枯草朽木,比喻迅速摧毁腐朽势力,与语境不符,故选D。

2.B【点拨】B项中“与”的意思是“欣赏”“领悟”。

3.B【点拨】A.“阙”同“缺”。C.“转”同“啭”。D.“反”同“返”。

4.C【点拨】“五色交辉”的“辉”与C项中的加点词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分别解释为“辉映”“下霜”;A项中的加点词是动词活用作名词,“飞奔的马”;B项中的加点词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清波”;D项中的加点词是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5.A【点拨】A项,加点词的含义都是“飞奔的马”;B项,加点词的含义分别是“于是,就”“成功,顺遂”;C项,加点词的含义分别是“白色”“不加装饰的”;D项,加点词的含义分别是“停止”“阻断”。

6.A【点拨】A项正确的朗读停顿应是:虽/乘奔御风。

7.B【点拨】王维是唐朝人,陶渊明是晋代人,两人不是同一个朝代的诗人。王维与当时的孟浩然齐名。

8.(1)山山唯落晖(2)芳草萋萋鹦鹉洲

(3)月下飞天镜(4)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1)示例一:从“奇妙游”到“奇遇记”,河南卫视不断给你惊喜

示例二:从“中国节日”到“中国节气”,河南卫视再度“破圈”

示例三:河南卫视传统文化创新系列节目受到高度关注

【点拨】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概括。题干要求拟写一个能够概括两则材料内容的标题,那就要找出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如【材料一】中的《元宵奇妙夜》《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重阳奇妙游》和【材料二】中的《春分奇遇记》《谷雨奇遇记》《立夏奇遇记》等都属于传统文化创新的节目。由【材料一】中的“一次次掀起全网关注的热潮”和【材料二】中的“均受到高度关注”可知,这些节目都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和认可。另外,这些节目都是河南卫视策划推出的。拟标题时要综合上述内容,并注意语言的简洁。

(2)示例:同学们,《洛神水赋》是《端午奇妙游》的开场节目,堪称视听盛宴,在整台节目中网络传播热度指数遥遥领先,网上评价很高,大家一定要看看!

【点拨】本题考查写推荐语。根据统计信息可知,《端午奇妙游》中的《洛神水赋》这一节目的网络传播热度指数最高,受关注程度最高;根据网友留言可以概括出《洛神水赋》的特点,如由“视听盛宴!美哭了”可知,这一节目给观众在视觉和听觉方面带来了独特的享受;由“曹植笔下的洛神复活了”“我是看到神仙姐姐了吗”等评论可知,水下舞者将洛神演绎得出神入化,生动惊艳。在写推荐语时,要将《洛神水赋》的以上特点表述清楚,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达到写推荐语的目的,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3)示例一:我们要积极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体验传统文化的美,用实际行动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

示例二:我们要用现代科技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用创意表达让传统文化美起来。

【点拨】本题考查理解与表达。题干要求任选两个词语,围绕“如何弘扬传统文化”这一主题表达观点,要注意语言的简洁。

二、(一)10.示例:(1)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渡江纪念碑碑身的画面

(2)雕塑上红军与船工相望的画面

(3)感受到将军诗人的浪漫情怀

(4)感受到红军战士像苍鹰一般勇敢无畏的精神

【点拨】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④自然段中的“一座碑——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渡江纪念碑,将人们的视线引向高处。毛主席的题词‘英勇奋斗的红军万岁’镌于坚挺的碑身,像霞光一样明亮”可得: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渡江纪念碑碑身的画面。根据第⑦自然段中的“此时的我,在雕塑前谛视:一个是红军,一个是船工。他们眼睛对着眼睛,手握手,心连心,在怒涛的吼声中立下战斗的誓愿”可得:雕塑上红军与船工相望的画面。根据第自然段中的“这首《北渡金沙江》折射出将军诗人的浪漫情怀”可得:感受到将军诗人的浪漫情怀。根据第自然段中的“他们像勇敢的苍鹰,扬起强健的翅翼,乘着迅烈的风,高翔于崖壑之上,冲向远天”可得:感受到红军战士像苍鹰一般勇敢无畏的精神。

11.交代背景;通过描绘长江水势的迅猛、山崖的峭绝,烘托出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引出下文;为后文表现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和势不可当的革命气势做铺垫。

【点拨】本题考查分析语段的作用。本文第①②自然段介绍了金沙江的地理位置,交代了触发作者感悟的背景。第①自然段中的“忽然被峭绝的山崖拦阻,猛地掉头,折向东北。急转之际,江身旋出一个宽展的弧形”描绘了长江水势的迅猛、山崖的峭绝,从而烘托出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联系第③自然段中的“玉龙雪山西麓的石鼓镇,深偎于半月似的江湾”和后文作者参观纪念馆,生发出感悟的情节可知,前两段还有引出下文的作用,为后文表现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和势不可当的革命气势做铺垫的作用。

12.与第⑤自然段的内容相照应;通过今昔对比,突显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表达作者的欣喜之情。

【点拨】本题考查分析句段的作用。联系第⑤自然段中的“他们坚信,第一缕曙色把寥廓天宇染红的时候,阳光会穿破雨霾风障,将人间照得一派明耀”可知,第自然段描写现在石鼓镇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正是当初那些革命者坚信一定会实现的生活场景,光明重回人间,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过去的“雨霾风障”与如今的“一派明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民如今的幸福生活,正是当初红军战士排除万难,舍生忘死,取得了长征的胜利,进而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所带来的,从而突出了长征胜利的意义。描写今天人民的幸福生活,也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13.不好。文题《像雪山一样高峻》耐人寻味,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突显主题(对红军长征精神的赞美);用雪山烘托红军将士高大的形象,高度赞美红军将士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以及不怕牺牲、坚定乐观的革命精神,表达作者的崇敬之情。《参观石鼓镇纪念馆》只交代了地点和事件,不能突显主题(对红军长征精神的赞美),不能收到原文文题的表达效果。

【点拨】本题考查赏析文章题目。原题《像雪山一样高峻》设置了悬念,为什么要像雪山一样高峻?内涵丰富,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联系第自然段中的“壮阔的涛声中,穿着草鞋的战士又迈开坚定的步伐,朝着绝险的雅哈雪山攀越。他们像勇敢的苍鹰,扬起强健的翅翼,乘着迅烈的风,高翔于崖壑之上,冲向远天”和第自然段中的“熔铸红军生命的,是铁一般的信念。这信念,深蕴着中华民族的抗争意志和必胜决心”可知,作者用雪山烘托红军将士高大的形象,高度赞美了他们的革命意志与革命精神。联系第自然段中的“和大山站在一起,他们是最高的峰;和大江流在一处,他们是最急的浪。高峰在天空昂屹,姿态奇伟;急浪在大地激涌,志向宏远”可知,原题《像雪山一样高峻》是说红军将士、长征精神像雪山一样巍峨,一样高峻,一样不可战胜,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参观石鼓镇纪念馆》只交代了地点和事件,没有原题丰富的意蕴,所以不能改。

(二)14.(1)顺流而下。(2)迅速,快。(3)出发。(4)好像……的样子。

【点拨】本题考查理解常见的文言词语。理解文言词语时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来辨析推断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如……然”是“好像……的样子”的意思;“疾”是古今异义词,“迅速,快”的意思。

15.(1)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有人在圣姥泉旁大声喊叫,就会有泉水流出,(人们)多次喊叫(泉水)就会多次流出。

【点拨】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词语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自(如果)、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月(日月)”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呼(喊叫)、于(在)、屡(多次)”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16.江水低于滟滪堆(数十丈)江水高于滟滪堆(数十丈)

【点拨】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句概括填空。本题可依据“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和“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来概括填空。

17.【甲】文画线句子突出了山绵延的特点,从文中所描写的两岸群山连绵数百里,没有缺口可以看出。【乙】文画线句子突出了山势高峻的特点,从文中所描写的两岸悬崖峭壁耸入云霄可以看出。

【点拨】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甲】文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的意思是: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该句采用正面描写的方法,突出了三峡山高岭连的特点。【乙】文画线句子“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的意思是:江水两旁山崖对立,高得仿佛到达了云端,而表面的平滑又像是用利刃切过。该句突出了三峡山势高峻的特点。

【乙参考译文】

二十六日,我从大溪口出发,进入了瞿塘峡。江水两旁山崖对立,高得仿佛到达了云端,而表面的平滑又像是用利刃切过。我仰头望苍天,苍天就像一匹白练。水位已经落下去了,峡中平得犹如装油的器皿。经过圣姥泉,我发现大石上有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