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法定化问题的研究_第1页
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法定化问题的研究_第2页
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法定化问题的研究_第3页
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法定化问题的研究_第4页
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法定化问题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法定化问题的研究文法系法学1302雷万里学号:131602020251以来都没有正式的提出。因为没有完备的宏观调控法,宏观调控的决策和执行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处理起来就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其宏观调控自身的合法性也遭到众多质疑。由于纯粹的市场经济的完全自由竞争的弊端,,资本主义国家不可避免地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大萧条将资本主义世界带入毁灭性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大规模行政干预。凯恩斯主义的产生,国家干预的出现,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发展成为有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凯恩斯主义于此开始风靡,国家干预主义成了正统。20世纪7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的相对稳定发展,国家干预主义的经济政策逐渐被弃置。之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滞胀”现象,新的纯粹市场经济卷土重来,世界各国主张将政府的干预减少到最低限度。20世纪90年代,随着纯粹市场经济的数十年发展,其经济缺陷俞发明显,乃至出现经济危机。与此同时,又出现了国家干预主义。随着98年亚洲金融风暴的结束,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又有所抬头,到2008年达到巅峰,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受到重创。之后各国积极的采取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逐渐的从08年经济危机中走出来。这里国家干预主义实际上就是本文所讲宏观调控。由于市场经济的周期循环破环性,采取宏观调控是国家保证经济平稳运行的必要措施。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立法,宏观调控往往迟于经济问题的发生。由此造成的各国经济的重大损失。就目前各国的宏观调控现状来讲,法律仅仅是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就宏观调控的规范化而言,宏观调控的立法调整的对象不仅仅是被调整对象,对于宏观调控的决策和执行主体,也须要进行必要的规范。明确宏观调控双方主体的法律权限,法律责任,法律义务,对宏观调控的合理科学有效执行具有保障作用。:宏观调控的法理问题浅析在现实的宏观调控中,任何一项宏观调控决策行为都会对被调控主体的利益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国务院对房地产市场的调空,中国人民银行时而调整存贷款利率、国家税务总局不时对税种、税目和税率进行调整;产业政策对某些产业的扶持或抑制、国家计划对某些生产企业经营权的放宽和限制等等。这些宏观调控决策行为都属于国家为调控宏观经济所进行决策的行为。这些宏观调控决策行为影响往往是一部分群体受益,一部分群体利益受损,有些甚至会导致经济的宏观失控。宏观调控的决策主体滥用宏观调控权、迟用宏观调控权、错用宏观调控权,引发的经济宏观失控问题,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在现如今的法律中还没有规定,这就造成了宏观调控实施的任意性,其任意性必然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问题,甚至是社会问题。宏观调控的被调整领域,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被调控的利益受损主体抵制阻挠宏观调控的实施,被调控的收益主体在调控中大肆谋取私利,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就必然需要一部完备的法律。由于没有完备的宏观调控法,宏观调控的决策和实施,就缺乏相对的合法性,在解决具体纠纷时,没有明确的权责规定,问题就显得极为复杂难办。:宏观调控法定化的原则方向中国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法定化是一条艰难的开创性的道路。就宏观调控本身而言,宏观调控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经济路线。我们国家一直都是在探索中摸索宏观调控的相应规律。如果要制定宏观调控法,就必需摸清宏观调控的内在规律,但是我们不可能等到摸清宏观调控规律时再制定,在宏观调控的同时,各种各样的问题纠纷随之发生,这些问题必须要处理,所以,对于宏观调控的法定化,我们可以从现在就开始着手实施,先初步的相对粗略宽泛的制定出宏观调控法,随着宏观调控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在法律实践中总结分析相应的问题,再对宏观调控进行细化完善。总之一句话,先立法后完善,在发展中促进其完善。要制定宏观调控法我们必须要做好大的框架,制定相应大的原则。这样更有利于宏观调控法的具体制定。宏观调控的立法,最重要的就是明确宏观调控主体法律权限、法律义务、法律责任。例如,什么时候应该施行宏观调控,怎么施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实施的范围、领域和的具体方式,各行业怎么去服从宏观调控,对于滥用、迟用、错用宏观调控权限应该怎么追究责任,对于恶意抵制阻挠宏观调控的实施怎么惩罚,应当怎样规避恶意制造舆论声势干扰宏观调控的实施等等。对于宏观调控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必须要加以法律来规避和防范。关于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学者们的表述各有不同。典型的观点主要有:六原则说,认为宏观调控的原则为:间接调控原则、计划指导原则、公开原则、合法原则、适度性原则、稳定性与灵活性结合原则。五原则说,认为宏观调控法的原则为总量控制原则、间接调控为主原则、协同调控原则、集中统一调控权原则、政府的调控行为规范化和约束原则;还有一说认为宏观调控法的原则为资源优化配置、总量平衡、间接调控、统一协调和宏观效益五大原则。四原则说,认为宏观调控法的原则为平衡优化原则、有限干预原则、宏观效益原则和统分结合原则。我认为,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应该有三:一是法律规范性,宏观调控的决策必须要有其合法性,宏观调控的执行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定化。二是经济规律性,宏观调控的决策实施必须要符合经济规律,必须要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可控,不能造成国民经济的宏观失控。三是社会合益性,宏观调控的实施必须符合社会实情,不能造成社会重大波动,要最大化的维护社会稳定。总而言之,中国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法定化必须要坚持三大原则。中国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法定化,关乎国家经济命运,甚至关乎国家政治命脉。落实好宏观调控法定化,有利于维护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