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索吊塔架横移施工技术工法_第1页
缆索吊塔架横移施工技术工法_第2页
缆索吊塔架横移施工技术工法_第3页
缆索吊塔架横移施工技术工法_第4页
缆索吊塔架横移施工技术工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公司优秀工法申报表(2007年度)工法名称缆索吊机塔架横移施工工法申报等级一等奖申报单位中铁十八局集团公司申报时间2007年10月工法名称缆索吊机塔架横移施工工法主要完成单位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通讯地址及邮编天津市塘沽区新北路3199号,邮编:300450企业级工法编号2007-18G-联系人农升河电要完成人姓名职务职称所在工作单位农升河组长高工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樊秋林总工工程师中铁十八局集团五公司华南公司赵友军公司工程部工程师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李楼玉安质部长工程师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本工法应用的工程名称及时间广东东莞市大汾北水道特大桥2004.7.10~2004.7.28本工法关键技术名称与鉴定时间缆索吊机塔架横移施工工法本工法关键技术获成果奖励的情况2004年局集团公司科技进步等二奖,2006年集团公司优秀工法。注:通讯地址及联系人指第一完成单位;主要完成者人数最多不得超过五人。

工法内容简述:大汾北水道特大桥塔架横移施工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它在以往的小吨位、矮立柱塔架及采用钢丝绳、滑轮组—倒链作牵引系统的塔架横移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升华。本塔架横移施工技术除了采用以往的钢丝绳作塔架稳定系统、钢轨作塔架横移的滑道外,在牵引系统上采用了千斤顶—精轧螺纹钢体系,使操作更加灵活、方便,受力更加明确清晰,确保了塔架横移的安全:1、根据塔架的位置在相应的水平平行部位布置了两台YCK60千斤顶,确保了塔架横移过程的同步、平稳、顺畅和受力明确。2、采用φ32的精轧螺纹钢作为千斤顶的张拉索体,且精轧螺纹钢接长时采用与之配套的连接器,张拉过程中能够明确受力、操作灵活方便且避免了传统的钢丝绳破断时的伤人事故。3、在精轧螺纹钢的张拉端和固定端均采用了与之匹配的螺母作为锚固体系,大大增强了锚固的可靠性和操作的方便性。4、根据塔架顶的位移情况要求,可以随时对正在横移中的塔架进行速度控制,确保塔架横移过程中的安全。本工法成功的运用预应力技术和千斤顶顶推和张拉工艺,操作简单、灵活,整个施工过程受力明确,安全经济,代表着缆索吊塔架横移施工发展的方向,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得到桥梁施工同行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关键技术及保密点(有专利权的,请注明专利号):本施工技术方案除了传统的钢丝绳风缆作稳定系统,钢轨作滑道外,关键是在动力牵引方面作了创新,改变了传统的钢丝绳滑轮组-导链牵引系统,采用了预应力技术和张拉工艺,操作安全、灵活、方便。技术水平和技术难度(包括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水平比较)大汾北水道特大桥塔架横移施工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它在以往的小吨位、矮立柱塔架及采用钢丝绳、滑轮组—倒链作牵引系统的塔架横移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升华。本塔架横移施工技术除了采用以往的钢丝绳作塔架稳定系统、钢轨作塔架横移的滑道外,在牵引系统上采用了千斤顶—精轧螺纹钢体系,使操作更加灵活、方便,受力更加明确清晰,确保了塔架横移的安全工程应用情况及推广应用前景:本成果在东莞市大汾北水道特大桥缆索吊中使用,与成果中提到的操作方便、安全经济、技术先进、工艺领先等特点相符。从经济上讲:去掉了传统的同时安装两套缆索吊,并减少了大量的操作人员,节省了设备投资,加快了工程进度,提高了施工的安全,可在今后的缆索吊塔架横移中大力推广使用。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本成果在东莞市大汾北水道特大桥缆索吊塔架横移中应用,节约缆索吊设备一套(包括塔架立柱万能杆件约300T、钢丝绳约50T、型钢34.5T、天车四部、50T滑轮组18套、20T开口滑车16套、地锚混凝土1200M3申报单位意见:同意申报总公司优秀工法一等奖(公章)2007年10月评审委员会评审意见:评委会主任:年月日总公司技术中心审批意见:主任(常务副主任):年月日缆索吊机塔架横移施工工法1前言本工法是根据广东省东莞市大汾北水道特大桥主桥、引桥交叉作业相互影响及设备紧缺、工期紧等具体情况提出的。中铁十八局集团五公司研制出了采用重型钢轨作滑道,钢丝绳八字风缆作塔架稳定系统,千斤顶—精轧螺纹钢作动力系统共同完成缆索吊机塔架的横移。通过对距地面高66米,单塔重220T的大汾北水道特大桥缆索吊机塔架横移的成功实践应用,证明本工法的横移设备简单、作业迅速、安全可靠、经济效益明显,确保了本桥钢管拱肋安装的工期,赢得了建设单位和监理的一致好评。由此总结出一整套完整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形成本工法。2工法特点2.1以千斤顶—精轧螺纹钢体系作牵引动力系统,缓慢连续平稳横移塔架,无需大型机械设备,施工安全可靠。2.2操作简单、方便且适用。2.3采用塔架横移方案改变了传统的装、拆塔架或同时立两组塔架的施工工艺,大大节约了工期,降低了成本。3适用范围3.1适用于万能杆件或军用梁拼装之塔架。3.2适用于远离人群和闹市的施工作业环境。3.3特别适用于起吊高度大、跨度大的缆索吊系统。4工艺原理:本工法除了采用传统的钢丝绳风缆作稳定系统和钢轨作滑道外,还在动力牵引方面作了创新,改变了传统的钢丝绳滑轮组-导链牵引系统,运用了预应力技术和张拉工艺,操作安全、灵活、方便。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施工工艺流程图布置牵引装置检查所有风缆及地锚增设四道风缆清理滑道布置牵引装置检查所有风缆及地锚增设四道风缆清理滑道天车分开并固定天车分开并固定吊钩牵引索、起重索固定吊钩牵引索、起重索固定主索和背索放松并固定主索和背索放松并固定调整南岸塔顶位移量调整南岸塔顶位移量调整风缆塔顶位移大于30cm南岸塔架第一次横移调整风缆塔顶位移大于30cm南岸塔架第一次横移塔顶位移小于30cm塔顶位移小于30cm调整北岸塔顶位移量调整北岸塔顶位移量调整风缆塔顶位移大于30cm北岸塔架第一次横移调整风缆塔顶位移大于30cm北岸塔架第一次横移塔顶位移小于30cm塔顶位移小于30cm调整风缆塔顶位移大于30cm北岸塔架第二次横移调整风缆塔顶位移大于30cm北岸塔架第二次横移调整风缆塔顶位移大于30cm塔顶位移小于30cm南岸塔架第二次横移塔顶位移小于30cm调整风缆塔顶位移大于30cm塔顶位移小于30cm南岸塔架第二次横移塔顶位移小于30cm收紧主索和背索收紧主索和背索天车就位及起重索、天车就位及起重索、牵引索收紧安装5.2施工操作要点塔架横移系统包括塔架横移滑道、横移动力牵引装置、塔架稳定系统等。5.2.1塔架横移滑道塔架底共布置三条滑道,每条滑道由3根50Kg/m的重型钢轨并排组成。在滑道上,塔底部设[40a槽钢作滑板,在[40a槽钢前端焊N21´铁,且在距1cm滑板头必须翘曲0.5cm~1cm,以确保在滑移中不碰撞钢轨接头。[40a槽钢滑板与N21´铁座于钢轨上,形成滑行装置。在滑道布置时要求:钢轨顶面标高一致,钢轨下缘要紧密相贴不得留有缝隙,中间间隙处用Φ25钢筋进行横联;三排钢轨要相互平行且中心距2米,钢轨用硫磺锚钉固定于砼台座上(见图一)。5.2.2塔架横移牵引装置根据塔架横移时起动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要求及保证塔架在横移过程中顺畅滑移,用两台Yck60千斤顶与精轧螺纹钢体系作为动力牵引装置。通过两台Yck60千斤顶同步各牵引一根精轧螺纹钢拉动塔架往前滑行。精轧螺纹钢一端锚固在布置于塔架主柱N21´铁上的2[32b槽钢上,另一端通过千斤顶进行牵引(具体布置见图二)。牵引装置布置要求:2根4.5米的[32a槽钢焊成横截面为矩形结构,并临时固定在N21´铁上;精轧螺纹钢通过槽钢孔(φ60)用螺母与之固定(在螺母与槽钢间布置一块100×100×20mm中心带孔垫板);张拉千斤顶与穿过它的精轧螺纹钢同心布置且在牵引时精轧螺纹钢始终保持水平状态,每根精轧螺纹钢之长度为3~6米,中间相应的增加连接器。为了顺利的让连接器通过千斤顶,需增设撑脚过渡,每次限制牵引行程为18cm。5.2.3塔架稳定系统塔架的稳定主要是依靠16道风缆和塔架自身的惯性力矩。在塔架横移前,调整塔架顶位移量,让塔架在风缆作用下维持平衡,处于稳定状态。北岸设有N1#、N2#、N3#、N4#、N5#、N6#、N7#、N8#共八组风缆;南岸设有S1#、S2#、S3#、S4#、S5#、S6#、S7#、S8#共八组风缆。其中N7#、N8#、S7#、S8#分别由北岸和南岸相应塔架立柱背索改设而成,N5#、N6#、S5#、S6#分别为南、北岸新增设的风缆,且N5#、S5#还发挥着更换N2#、S2#风缆的作用,即在塔架横移过程中,当N2#、S2#被已安装好的右幅主拱阻碍无法工作时用N5#、S5#进行替换。为了保证塔架滑移时平衡和稳定,按千斤顶每牵引两个有效行程(36cm),必须紧(松)一次风缆,调整塔架顶的位移量与底部的位移量同步。为防止在塔架移动因导链滑丝或断裂造成风缆失效,在风缆每一地锚处用一根千斤绳进行加固。5.2.4缆索吊塔架横移5.2.4.1缆索吊天车、吊钩、牵引索、起重索、风缆及主索在塔架横移前的重新布置:在塔架横移前,必须先把两天车牵引至一岸塔架前的最近位置,用渡索临时固定两天车,解开两天车间的连接钢丝绳,然后再通过渡索先后分别把两天车牵引至两岸之主塔前,用φ21.5钢丝绳将天车竖向斜拉固定于主塔上,用八字钢丝绳横向将其固定,防止在塔架横移时天车晃动;在两天车分开并固定后,先把起重吊钩下落于塔底并放于塔架上固定,然后将两组主塔上牵引钢丝绳收紧并固定于相应的主塔上;同样将两组起重钢丝绳收紧并固定于主塔上,再将牵引起重钢丝绳从卷扬机中抽出并盘好放于塔架底部并临时固定,使其与塔架一块横移;当天车、牵引索、起重索、吊钩布置好后,开始将主索放松,主索放松要求一根一根的松索,且放松主索时测量人员必须全过程监测塔顶位移,若塔顶位移在25cm以内,则可继续松索,若塔顶位移接近30cm应立即松一部分背索或通过调整风缆进行调整(背索的放松量或风缆的调整量由测量人员全过程测量塔顶位移数据来控制),再进行下步的松索。如此重复操作直至主索在两塔间部分与在两塔外部分自行平衡。此时背索可改设成风缆使用。5.2.4.2塔架横移塔架横移是采用YCK60千斤顶张拉一端固定于塔架立柱上的精轧螺纹钢移动,通过移动的精轧螺纹钢拖动塔架平稳缓慢地向前滑行。在塔架滑行过程中,以计算的风缆收放数据为辅,塔顶位移监测数据为主的方式来收放风缆,从而维持塔架的稳定与平衡。其步骤为:当YCK60千斤顶牵引精轧螺纹钢两行程(36cm)使塔架向前滑动,暂时停止牵引,监测人员进行监测,若塔顶位移小于30cm的报警数据,则通知风缆收放人员按照计算风缆收放数据同步进行风缆的收和放;若塔顶位移接近或大于30cm报警数据,则按照塔顶位移方向收放相应之缆风直至塔顶的位移量与塔底的位移量同步后方可进行下一次的牵引,如此循环此过程直至横移结束。5.2.4.3塔架横移过程中塔顶位移的监控监测塔架横移的稳定性主要是依靠塔架风缆的收放,风缆收放度依据是塔架顶位移量,所以现场通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对塔架顶位移进行全过程监测。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监测:a、对顺桥向塔顶位移监测:用一台经纬仪在同一位置测量塔顶和塔底部带有刻度的标记物,通过比较两者的数据差值来分析塔顶的位移,若监测人员测得塔架顶位移大于报警数据,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对塔架进行调整。b、对横桥向塔顶位移监测:用一台经纬仪在同一位置测量塔顶和塔底带有刻度的标记物,同样通过比较两者的数据差值来分析塔顶位移,通过监测数据来调整风缆从而达到调整塔顶位移量的目的5.3劳动组织(见表5.3-1)塔架横移施工人员组成表5.3-1人员数量职责分工总指挥1全面指挥协调、人员安排高级技师2安全、质量控制技术人员5监控监测、数据分析处理张拉人员6千斤顶张拉牵引操作人员16风缆收放检查人员6滑道、风缆、塔架检查修理工2机具设备修理6材料与设备材料设备表6-1序号名称型号规格作用数量1千斤顶、油泵YCK600、ZB2×2/50动力各3台2精轧螺纹钢Φ32张拉索100米3全站仪托普康监测1台4精纬仪J6监测1台5钢轨50Kg/m滑道900米6导链5T调整风缆16个7对讲机摩托罗拉相互联系20台8支架张拉支撑4套9其他机具维修等若干7质量控制7.1塔顶位移量观察人员时刻保持警惕,测量数据及时通知张拉千斤顶的操作人员和总指挥,再由总指挥通知操作人员控制收放缆风。7.2为了防止在塔架横移过程中出现导链滑丝或断链而导致塔架失稳,可将千斤绳通过地锚拉环后用卡子将其与原钢丝绳固定成为一体。7.3派专人对滑道与[40a槽钢的间隙进行观察,发现槽钢与钢轨即将碰撞立即通知总指挥,并通知张拉人员控制张拉千斤顶速度进行调整。7.4为防止在塔架横移过程中主索跳离索鞍,每个索鞍可用3根∠10cm角钢焊于索鞍上。7.5严格控制塔顶位移小于30cm。8安全措施8.1风力超过5级应停止塔架的横移。8.2当操作人员离开工作现场时,风缆操作人员将风缆卡死,千斤顶张拉人员将电源关闭。8.3操作人员经常性的对缆风处导链和背索滑轮组、地锚进行检查,各部位正常方可进行塔架横移。8.4所有操作人员、指挥人员配戴安全帽,穿绝缘鞋,上塔架人员配带安全带。8.5塔架横移前,所有人员必须对自己所干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操作。8.6严格定人定岗制度,对各个环节明确操作人员并专人指挥。9环保措施9.1施工期间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要求,对设备进行保养维修,降低设备本身的施工噪音,施工过程中各种设备轻拿轻放,避免噪声污染。9.2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定期清扫处理。9.3优先安排电动机械施工,对柴油机械、车辆安装防漏油设施。10效益分析本成果在东莞市大汾北水道特大桥缆索吊塔架横移中应用,节约缆索吊设备一套(包括塔架立柱万能杆件约300T、钢丝绳约50T、型钢34.5T、天车四部、50T滑轮组18套、20T开口滑车16套、地锚混凝土1200M3,地锚钢板5T、钢筋29T),共计节约设备租赁及购买投资135万元,节约人工费15万元,共计150万元。11工程实例大汾北水道特大桥是广东省东莞市五环路西环段重点工程,是该段第二大且技术难度最高的桥梁,主跨为1×128米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用于该钢管拱肋吊装的缆索吊吊机设备塔架距地面高66米,单塔重达220T。架设完右幅钢管拱肋后将缆索吊塔架整体向左幅横移的施工工法是中铁十八局集团公司第一次实践,并安全可靠的完成了本桥塔架的横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胶合板模板施工工艺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混凝土框架(包括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模板施工。1材料及主要机具:1.1钢框木(竹)胶合板块:长度为900、1200、1500、1800和2400mm;宽度为300、450、600和750mm。宽度为100、150和200mm的窄条,配以组合钢模板。1.2定型钢角模:阴角模150mm×150mm×900mm(1200、1500、1800mm);阳角模150×150×900mm(1200、1500、1800);可调阴角模250mm×250mm×900mm(1200、1500、1800mm)及可调T型调节模板,L型可调模板和连接角模等。1.3连接附件:U形卡、扣件、紧固螺栓、钩头螺栓、L型插销、穿墙螺栓、防水穿墙拉杆螺栓、柱模定型箍。1.4支撑系统:定型空腔龙骨(桁架梁)、碗扣立杆、横杆、斜杆、双可调早拆翼托、单可调早拆翼托、立杆垫座、立杆可调底座、模板侧向支腿、木方。1.5脱模剂:水质隔离剂。1.6工具:铁木榔头、活动(套口)板子、水平尺、钢卷尺、托线板、轻便爬梯、脚手板、吊车等。2作业条件:2.2.1模板设计:2.1.1确定所建工程的施工区、段划分。根据工程结构的形式、特点及现场条件,合理确定模板工程施工的流水区段,以减少模板投入,增加周转次数,均衡工序工程(钢筋、模板、混凝土工序)的作业量。2.1.2确定结构模板平面施工总图。在总图中标志出各种构件的型号、位置、数量、尺寸、标高及相同或略加拼补即相同的构件的替代关系并编号,以减少配板的种类、数量和明确模板的替代流向与位置。2.1.3确定模板配板平面布置及支撑布置。根据总图对梁、板、柱等尺寸及编号设计出配板图,应标志出不同型号、尺寸单块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及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形式及间距;支撑系统的竖向支撑、侧向支撑、横向拉接件的型号、间距。预制拼装时,还应绘制标志出组装定型的尺寸及其与周边的关系。2.1.4绘图与验算:在进行模板配板布置及支撑系统布置的基础上,要严格对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行验算,合格后要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其中包括:模板平面布置配板图,分块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及非定型拼接件加工图。2.1.5轴线、模板线(或模边借线)放线完毕。水平控制标高引测到预留插筋或其它过渡引测点,并办好预检手续。2.2.2模板承垫底部,治模板内边线用1∶2.2.3设置模板(保护层)定位基准,即在墙、柱主筋上距地面5~8cm2.2.42.2.52.2.52.2.52.2.52.2.5.4组装完毕的模板,要按图纸要求检查其对角线、平整度、外型尺寸及紧固件数量是否有效、牢靠。并徐刷脱模剂,分规格存3.1柱模板安装工艺:3.1.1单块就位组拼工艺流程: 搭设安装架子 → 第一层模板安装就位 → 检查对角线、垂直和位置 → 安装柱箍 → 第二、三等层柱模板及柱箍安装 → 安有梁口的柱模板 → 全面检查校正 → 群体固定3.1.2.1单块安装柱模板施工要点:3.1.2回先将柱子第一层四面模板就位组拼好,每面带一阴角模或连接角模,用U形卡反正交替连接。3.1.2.2使模板四面按给定柱截面线就位,并使之垂直,对角线相等。3.1.2.3用定型柱套箍固定,楔板到位,销铁插牢。3.1.2.4以第一层楼板为基准,以同样方法组拼第二、三层,直至到带梁口柱模板。用U形卡对竖向、水平接缝反正交替连接。在适当高度进行支撑和拉结,以防倾倒。3.1.2.5对模板的轴线位移、垂直偏差、对角钱、扭向等全面校正,并安装定型斜撑,或将一般拉杆和斜撑固定在预先埋在楼板中的钢筋环上,每面设两个拉(支)杆,与地面呈45°。以上述方法安装一定流水段的模板。检查安装质量,最后进行群体的水平拉(支)杆及剪刀支杆的固定。3.1.2.6将柱根模板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3.1.3单片预组拼柱模板工艺流程: 单片预组拼柱组拼 → 第一片柱模就位 → 第二片柱模就位用角模连接 → 安装第三、四片柱模 → 检查柱模对角线及位移并纠正 → 自下而上安装柱箍并做斜撑 → 全面检查安装质量 → 群体柱模固定3.1.4单片在组拼模板安装施工要点:3.1.4.1单片模板,一柱四片,每片带一角模。组拼时相邻两块板的每一孔都要用U形卡卡紧。大截面柱模设圆型龙骨时,用钩头螺栓外垫蝶形扣件与平板边肋孔卡紧。设空腹方钢龙骨时,用定型钢卡与平面板边胁长孔卡紧。模板组拼要按图留设清扫口,组装完毕要检查模板的对角钱、平整度和外形尺寸,并编号、涂刷脱模剂、分规格堆放。3.1.4.2吊装就位第一片模板,并设临时支撑或用铅丝与柱主筋绑扎临时固定。3.1.4.3随即吊装第二片柱模,用阴角模(或连接角模)与第一块柱模连接呈L形。并用U形卡卡紧模板边肋与角模一翼,作好支撑或固定。3.1.4.4如上述完成第三、四片柱模的吊装就位与连接,使之呈方桶型。3.1.4.5自下而上安装柱套箍,要求同3.1.3.3,较正柱模轴线位移、垂直偏差、截面、对角钱。并做支撑,同3.1.3.5。3.1.4.6以上述方法安装一定流水段柱模后,全面检查安装质量后,并做群体的水平拉(支)杆及剪力支杆的固定。3.1.5整体预组拼柱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组拼整体柱模板并检查 → 吊装就位 → 安装支撑 → 全面质量检查 → 柱模群体固定3.1.6整体预组拼柱模板安装施工要点:3.1.6.1吊装前,先检查整体预组拼的柱模板上下口的截面尺寸、对角线偏差,连接件、卡件、柱箍的数量及紧固程度。检查柱筋是否有有碍柱模的套装,并用铅丝将柱顶筋先绑拢在一起,以利柱模从顶部套入。3.1.6.2当整体柱模安装于基准面上,模板下口服线后,用四根斜撑或带有花篮螺栓的缆风绳与柱顶四角连接,另一端锚于地面,校正其中心线、柱边线、柱模桶体扭向及垂直后,支撑固定。当柱高超过6m时,不宜单根支撑,宜几根柱同时支撑连成构架。3.1.6.3梁柱模板分两次支设时,最上一层模板应保留不拆,以利于二次支梁柱模板的连接,与接槎通顺。3.2墙模板安装工艺:3.2.1墙模板单块就位组拼安装工艺流程: 组装前检查 → 安装门窗口模板 → 安装第一步模板(两侧) → 安装内钢楞 → 调整模板平直 → 调整模板平直 → 安装第二步至顶部两侧模板 → 安装内钢楞调平直 →安装穿墙螺栓 → 安装外钢楞 → 加斜撑并调模板平直 → 与柱、墙、楼板模板连接3.2.2墙模板单块就位组拼安装施工要点:3.2.2.1在安装模板前,按位置线安装门窗洞口模板,与墙体钢筋固定,并安装好预埋件或木砖等。3.2.2.2安装模板宜采用墙两侧模板同时安装。第一步模板边安装锁定边插入穿墙或对拉螺栓和套管,并将两侧模对准墙线使之稳定,然后用钢卡或碟形扣件与钩头螺栓固定于模板边助上,调整两侧模的平直。3.2.2.3用同样方法安装其它若干步模板到墙顶部,内钢楞外侧安装外钢楞,并将其用方钢卡或蝶形扣件与钩头螺栓和内钢楞固定,穿墙螺栓由内外钢楞中间插入,用螺母将蝶形扣件拧紧,使两侧模板成为一体。安装斜撑,调整模板垂直,合格后,与墙、柱、楼板模板连接。3.2.2.4钩头螺栓、穿墙螺栓、对接螺栓等连接件都要连接牢靠,松紧力度一致。3.2.3预拼装墙模板工艺流程: 安装前检查 → 安装门窗口模板 → 一侧墙模吊装就位 → 安装斜撑 → 插入穿墙螺栓及塑料套管 → 清扫墙内杂物 → 安装就位另一侧墙模板 → 安装斜撑 → 穿墙螺栓穿过另一侧墙模 → 调整模板位置 → 紧固穿墙螺栓 → 斜撑固定 → 与相邻模板连接 3.2.4预拼装墙模板安装施工要点:3.2.4.1检查墙模板安装位置的定位基准面墙线及墙模板编号,符合图纸后,安装门窗口等模板及预埋件或木砖。3.2.4.2将一侧预拼装墙模板按位置线吊装就位,安装斜撑或使工具型斜撑调整至模板与地面呈75°,使其稳定座落于基准面上。3.2.4.3安装穿墙或对拉螺栓和支固塑料套管。要使螺栓杆端向上,套管套于螺杆上,清扫清模内杂物。3.2.4.4以同样方法就位另一侧墙模板,使穿墙螺栓穿过模板并在螺栓杆端戴上扣件和螺母,然后调整两块模板的位置和垂直,与此同时调整斜撑角度,合格后,固定斜撑,紧固全部穿墙螺栓的螺母。3.2.4.5模板安装完毕后,全面检查扣件、螺栓、斜撑是否紧固、稳定,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3.3梁模板安装工艺:3.3.1梁模板单块就位安装工艺流程: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 → 搭设梁模支架 → 安装梁底楞或梁卡具 → 安装梁底模板 → 梁底起拱 → 绑扎钢筋 → 安装侧梁模 → 安装另一侧梁模 → 安装上下锁口楞、斜撑楞及腰楞和对拉螺栓 → 复核梁模尺寸、位置 → 与相邻模板连固 3.3.2梁模板单块就位安装施工要点:3.3.2.1在柱子混凝土上弹出梁的轴线及水平线(梁底标高引测用),共复核。3.3.2.2安装梁模支架之前,首层为土壤地面时应平整夯实,无论首层是土壤地面或楼板地面,在专用支柱下脚要铺设通长脚手板,并且楼层间的上下支座应在一条直线上。支柱一般采用双排(设计定),间距以60~100cm为宜。支柱上连固10cm×10cm木楞(或定型钢楞)或梁卡具。支柱中间和下方加横杆或斜杆,立杆加可调底座。3.3.2.3在支柱上调整预留梁底模板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拉线安装梁底模板并找直,底模上应拼上连接角模。3.3.2.4在底模上绑扎钢筋,经验收合格后,清除杂物,安装粱侧模板,将两侧模板与底板连接角模用U形卡连接。用梁卡具或安装上下锁口楞及外竖楞,附以斜撑,其间距一般宜为75cm。当粱高超60cm时,需加腰楞,并穿对拉螺栓(或穿墙螺栓)加固。侧梁模上口要拉线找直,用定型夹子固定。3.3.2.5复核检查梁模尺寸,与相邻梁柱模板连接固定。有楼板模板时,在梁上连接阴角模,与板模拼接固定。3.3.3梁模板单片预组合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做复核 → 搭设梁模支架 → 预组拼模板检查 → 底模吊装就位安装 → 起拱 → 侧模安装 → 安装侧向支撑或梁夹固定 → 检查梁口平直模板尺寸 → 卡梁口卡 → 与相邻模板连固 3.3.4梁模板单片预组合模板安装施工要点:检查预组拼模板的尺寸、对角钱、平整度、钢楞的连接、吊点的位置及梁的轴线及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后,先把梁底模吊装就位于支架上,与支架连固并起拱。分别吊装梁两侧模板,与底模连接。安装侧支撑固定,检查梁模位置、尺寸无误后,再将钢筋骨架吊装就位,或在梁模上绑扎入模就位。卡上梁上口卡,与相邻模板连固。其操作细节要点同单块就位安装工艺。3.3.5梁模整体预组合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做复核 → 搭设梁模支架 → 梁模整体吊装就位 → 梁模与支架连固 → 复核梁模位置尺寸 → 侧模斜撑固定 → 上梁目口3.3.6梁模整体预组合模板安装施工要点:复核梁模标高及轴线,搭设双排梁换支架。短向两支柱间安装木(钢)楞。梁底模长向连固通长钢(木)楞,以增加底模整体性,便于吊装。复核预组合梁模的尺寸。连接件、钢楞及吊点位置,进行试吊。吊运时,梁模上口加支撑,以增加整体刚度。吊装就位,校正梁轴线、标高、梁模底两边长纵楞,与支架横楞固定。梁侧模用斜撑固定。3.4楼板模板安装工艺:3.4.1楼板模板单块就位安装工艺流程: 搭设支架 → 安装横纵钢(木)楞 → 调整楼板下皮标高及起拱 → 铺设模板块 → 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3.4.2楼板模板单块就位安装工艺施工要点:3.4.2.1支架搭设前楼地面及支柱托脚的处理同3.2.2.1的有关内容。支架的支柱(可用早拆翼托支柱从边垮一侧开始,依次逐排安装,同时安装钢(木)楞及横拉杆,其间距按模板设计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支柱间距为80~120cm,钢(木)楞间距为60~120cm,需要装双层钢(木)楞时,上层钢(木)楞间距一般为40~60cm。3.4.2.2支架搭设完毕后,要认真检查板下钢(木)楞与支柱连接及支架安装的牢固与稳定,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认真调节支模翼托的高度,将钢(木)楞找平。3.4.2.3铺设定型组合钢框竹(木)模板块:先用阴角模与墙模或梁模连接,然后向垮中铺设平模。相邻两块模板用U形卡满安连接。U形卡紧方向应反正相间,并用一定数量的钩头螺栓(或按设计)与钢楞连接。亦可用U形卡预组拼单元片模再铺设,以减少仰面,在板面下作业。最后对于不够整模数的模板和窄条缝,采用拼缝模或木方嵌补,但拼缝应严密。3.4.2.4平模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楼板底标高,并进行校正。4.1模板拆除的一般要点:4.1.1侧模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4.1.2底模及冬季施工模板的拆除,必须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02)的有关条款。作业班组必须进行拆模申请经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拆除。4.1.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模板的拆除,除执行4.1.2条的规定外,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后拆除。4.1.4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方允许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不利时,必须经核算,加设临时支撑。4.2模板拆除的一般要点:4.2.1拆装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若无设计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4.2.2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由一个作业班组执行作业。其好处是,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与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情况,易找拆模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4.3楼板、梁模板拆除工艺:4.3.1工艺流程: 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力撑 → 拆除梁连接件及侧模板 → 下调楼板模板支柱顶翼托螺旋2~3m,使模下降 → 分段分片拆除楼板模板、钢(木)楞及支柱 → 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 4.3.2拆除工艺施工要点:4.3.2.1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以便作业。而后拆除梁与楼板模板的连接角模及梁侧模板,以使两相邻模板断连。4.3.2.2下调支柱顶翼托螺杆后,先拆钩头螺栓,以使钢框竹编平模与钢楞脱开。然后拆下U形卡和L形插销,再用钢钎轻轻撬动钢框竹编模板,或用木锤轻击,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逐段拆除。切不可用钢根或铁锤猛击乱撬。每块竹编模板拆下时,或用人工托扶放于地上,或将支柱顶翼托螺杆再下调相等高度,在原有钢楞上适量搭设脚手板,以托住拆下的模板。严禁使拆下的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4.3.2.3拆除梁底模板的方法大致与楼板模板相同。但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板时,应从跨中开始下调支柱顶翼托螺杆,然后向两端逐根下调,再按4.3.2.2条要求做后续作业。拆除梁底摸支柱时,亦从跨中向两端作业。4.4柱子模板拆除工艺:4.4.1分散拆除工艺流程: 拆除拉杆或斜撑 → 自上而下拆掉(穿柱螺栓)或柱箍 → 拆除竖楞,自上而下拆钢框竹编模板 → 模板及配件运输维护 4.4.2分片拆模工艺流程: 拆掉拉杆或斜撑 → 自上而下拆掉柱箍 → 拆掉柱连接角一侧U形卡,分二片或四片拆离 → 吊运片模板4.4.3柱模拆除要点:4.4.3.1分散拆除柱模时,应自上而下、分层拆除。拆除第一层时,用木锤或带橡皮垫的锤向外侧轻击模板上口,使之松动,脱离柱混凝土。依次拆下一层模板时,要轻击模边肋,切不可用撬根从柱角撬离。拆掉的模板及配件用滑板滑到地面或用绳子绑扎吊下。4.4.3.2分片拆除柱模板时,要从上口向外侧轻击和轻撬连接角模,使之松动。要适当加设临时支撑或在柱上口留一个松动穿墙螺栓,以防整片柱模倾倒伤人。4.5墙模拆除工艺:4.5.1墙模分散拆除工艺流程: 拆除斜撑 → 自上而下拆掉穿墙螺栓及外楞 → 分层自上而下拆除内楞及竹编模板 → 模板及配件运输及维护4.5.2墙模整体拆除工艺流程: 拆除穿墙螺栓 → 调节三角斜支腿丝框使底脚离开地面 → 拆除组拼大模板端接缝处连接窄条模板 → 敲击组拼大模立楞上端,使之脱离墙体 → 用撬棍撬组拼大模底边肋,使之全部脱离墙体 → 吊运组拼大模 4.5.3墙模拆除工艺施工要点:4.5.3.1分散拆除墙模的施工要点与柱模分散拆除相同。只是在拆各层单块模板时,先拆墙两端接缝窄条模板,然后再向墙中心方向逐块拆除。4.5.3.2整拆墙体组拼大模板,在调节三角斜支腿丝杠使地脚离地时,以模板脱离墙体后与地面呈75°为宜。无工具型斜支腿时,拆掉斜撑后,拆除穿墙螺栓时,要留下最上排和中排的部分螺栓,使之松开但不退掉螺母和扣件,在模板撬离时,以防倾倒。5.1保证项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必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士,必须有防冻融措施。检查方法:对照模板设计,现场观察或尺量检查。5.2基本项目5.2.1接缝宽度不得大于1.5mm。检查方法:观察和用楔形塞尺检查。5.2.2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并采取防止粘结措施。模板上粘浆和满刷隔离剂的累计面积,墙板应不大于1000cm2;柱、梁应不大于400cm2。检查方法:观察和用尺量计算统计。5.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