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阅读之情感主旨_第1页
古诗阅读之情感主旨_第2页
古诗阅读之情感主旨_第3页
古诗阅读之情感主旨_第4页
古诗阅读之情感主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古诗阅读之情感主旨【技法指津】

“诗言志”,故鉴赏诗歌的第一要务就是品味诗歌的情感主旨,这是水之源,木之本。面对一首自己没有见过的诗歌,如何才能快速提纲挈领地把握住的写作初衷,掌握诗词的情感主旨呢?

一、析标题

标题是诗歌的眼睛。诗歌的标题常常含有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的心情、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所以,一首诗拿到手,我们可以先从诗歌的标题寻找突破口,看能否从中获得把握情感主旨的信息。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诗题不仅显示了时间、地点、事件――冬至夜晚客居邯郸,而且表明了情感主旨――思家。仅仅一个标题,就给读者展现了诗歌的感情主旨及全部信息。

一些诗歌在题目中直露地表明了诗歌的情感主旨,如陆游的《书愤》,文题就意味着要抒发的是心中的激愤,而事实上全诗也正是以“激愤”贯串始终的。有些诗歌虽然没有带有表示感情的字眼,但我们可以根据其类别特点判断出其情感主旨。如久写不衰的送别诗,它们的题目大都带有一个“送”字,这类诗歌除了极个别的有劝勉和励志之意外,大部分是表现对朋友的祝福、安慰以及自己难舍难分的依依惜别之情和离别之苦。怀古咏史诗往往要将所咏之史在题目中点明,具有借古讽今或消解愁绪的基本特点,抓住题目中涉及的历史事实,联系的个人遭遇,可以比较容易地揣摩出的创作意图和诗作的思想内容。诸如此类,边塞诗、田园诗等题目也都各具特点,不可忽视。

二、看解释

自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出现主观试题以来,“解释”作为试题的一部分便随之出现。这些解释往往都是用来交代的写作背景或人生经历的,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的情感及作品的内容。如2022年高考语文四川卷考查的是《秋暮吟望》,对首联“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中的“老一枝”的出处进行了注解:“‘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试题要求我们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表现了怎样的心境。显然,解释中“终老山林”就是对心境的提示,回答时只不过要结合全诗展开分析罢了。

总之,诗歌给出的解释绝不仅仅是为了帮助我们扫除阅读的障碍,在解题方面更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重视并充分发挥解释的作用,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抓意象

意象是蕴含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古代诗歌中常常借助某些特定意象含蓄地表达情感,这些常用的意象大都有固定的寓意,如“折柳”含有惜别怀远之意。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要求回答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柳”的寓意就是送别,用“折柳”这一意象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并且为下一句抒情作了铺垫。

古诗中已经形成了许多固定的意象,这些意象被赋予了特定的意蕴。它们在诗中出现,往往暗示着一种固定的情感和情绪。如:月亮表思念之情;象征隐逸、高洁、脱俗;大雁(雁、飞鸿)寄寓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等。我们在阅读古诗时,只要抓住了这些意象,也就把握了含有该意象的古诗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意象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并不是绝对的,还要结合整首诗的内容去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

四、品词句

诗贵含蓄,但无论如何含蓄委婉,都必须借助词句表露出来。而一些透露情感主旨的字眼便常常会在诗词中出现,如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笼”“争”“锁”等,带有一定情感倾向的形容词“寒”“老”“残”等,直接表露情感的词“喜”“愁”“思”“忧”“独”“孤”等。如果能捕捉到那些最能表露情感的字眼,便找到了把握情感主旨的钥匙。如2022年高考语文课标卷Ⅱ考查了韦庄和郭震的两首诗,而且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要求我们回答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在答题前还是让我们关注一下表露情感的词语吧,韦庄写“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其中表情感的重点词语是“惆怅”;郭震写的是“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其中表情感的重点词语是“笑说”,只要抓住了这两个词语,两首诗表达的感情的不同就昭然若揭了。韦庄诗的“灯前”透露出的孤独与无奈;郭震诗的“灯前”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情景,从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

总而言之,把握诗歌的情感主旨并非易事,但它绝非高深莫测的难事,只要我们掌握鉴赏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在解题时就一定能够得心应手。

【阅读训练】

春归

唐庚①

东风定何物?所至辄苍然。

小市花间合,孤城②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③,江色带新年。

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注]①唐庚,北宋诗人,宋徽宗年间被贬逐惠州。②孤城:指被贬之地惠州城,当时商业繁盛之地。小市:指当地经营鱼、盐、酒、茶的集市。③寒食:寒食节。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本诗颔联中的“合”“圆”二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名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合”“斜”二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合”“圆”二字的妙处。

答:

2.本诗景与情的关系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答:

【越调】柳营曲范蠡①

无名氏

一叶舟,五湖游,闹垓垓不如归去休。红蓼滩头,白鹭沙鸥,正值着明月洞庭秋。进西施一捻②风流,起吴越两处冤仇。趁西风闲袖手,重整理钓鱼钩。看,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①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助越王灭吴后,归隐江湖。②一捻:一把,形容西施的体态非常纤秀。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曲塑造了范蠡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2.这首曲的最末一句与李煜《虞美人》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在手法和情感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浣溪沙

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注]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注]劝君:可看作是自言自语。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中所写的是之景。词中哪些景物可以体现?

答: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劝君莫上最高梯”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答:

木兰花慢

别西湖两诗僧

卢祖皋

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正红叶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三生[注]溪桥话别,怅薜萝犹惹翠云衣。不似今番醉梦,帝城几度斜晖。

鸿飞,烟水。回首处,只君知。念吴江鹭忆,孤山鹤怨,依旧东西。高峰梦醒云起,是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