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的后现代表达_第1页
《赵氏孤儿》的后现代表达_第2页
《赵氏孤儿》的后现代表达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赵氏孤儿》的后现代表达

以实验研究闻名的林兆华最近导演的戏剧《赵孤儿》引起了争议。舆论机构有赞美和疏远,公众中没有找到北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每人依据的评判标准不同。笔者从实验探索角度出发,倒觉得该剧是在现实主义戏剧的基础上广泛借鉴后现代戏剧的表现手段,将这一古老题材演绎得既令人荡气回肠又不乏新意的戏剧作品。一走进剧场就令观众感到十分意外。只见观众厅的前部和整个舞台被竖起来的红砖全部铺满了,舞台后景是一整面巨大的山崖(或浮雕),舞台前部左右各有一方形砖堆,这就是林兆华导演的《赵氏孤儿》为全剧布下的戏剧环境,其怪异的舞台预示这将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演出。元杂剧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大报仇》演绎的是发生在春秋时代晋国两个朝廷重臣之间的家族仇杀。宠臣屠岸贾借朝廷势力大肆屠杀忠臣良相赵盾全族。赵盾门客程婴用自己的孩子换下刚出生的赵盾的孙子,潜藏下来,将其抚养成人,为赵家报仇雪耻。这样的故事虽然不乏可歌可泣的忠义诚信精神,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其中更蕴涵了相当多的忠孝节义和愚忠等封建意识。于是,今天如何展现这一内容便倍受关注了。事实是该剧的编导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赵氏孤儿》。虽然在该剧筹划之前,林兆华曾说要排一个“现实主义话剧的大片”,但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部在现实主义戏剧的基础上广泛借鉴“后现代文化”等表现语言,将这一古老题材演绎得既令人荡气回肠又充满探索意义的戏剧作品。首先,我们明显看到,该剧将原剧“忠仆救主”和义无返顾地复仇的主旨给完全解构了。它通过一个不太昏庸的皇帝,通过屠岸贾和赵盾两家长期没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的家族之争斗,通过十六年后长大成人的“孤儿”的选择给完全解构了。该剧中的晋灵公是一个并不太宠信奸佞的“好皇帝”,这样一来,原剧中皇帝宠信屠岸贾,君臣狼狈为奸的反面形象就不复存在了。同样,剧中设计了赵盾曾为了某些原因迫害屠岸贾,屠戮全家,只留下屠岸贾一人被发配西域。于是,原来的赵盾“一代良相”的形象也不复存在。如此,当屠岸贾奉召回京后向赵盾疯狂复仇也就无法用“善恶”来简单地进行评判了。这是一个关键,该剧在前半部分看似不经意地展现人物的较量,但一经这样的设计,原剧中程婴为主人牺牲一切,忍辱偷生,伺机为主人复仇就失去了正义的立场,全然没了价值。于是,当十六年后,“孤儿”长大,程婴将“孤儿”的家事告诉他,希望他复仇时,“孤儿”竟说跟他“完全没有关系”。因为在他看来,一边是原以为是父亲的却原来是爷爷托付复仇大业的恩人程婴,一边是亲如父亲的义父屠岸贾,即使是他身上确实流淌着父辈的血液,但那是上代的仇恨,他没有义务要承担,何况他要复仇的又是待自己如同己出的“义父”。这样一来,“孤儿”选择不复仇不仅有了合理性,而且是对原剧的“愚忠”和“盲目复仇”提出了质疑。从历史学的角度说,春秋时代,诸侯之间、家族之间,时常发生战争和血腥屠杀,他们为了国家的疆土和诸侯盟主的地位以及家族的兴盛,置黎民百姓于不顾,穷兵黩武,械斗厮杀,是没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的。所谓“春秋无义战”正是此意。而文艺作品中赵盾和屠岸贾两个家族之间的善恶分野大都是后人文艺家为了给艺术增加可看性而加工出来的。这样一来,“赵氏孤儿”的是否应该为上辈的家族仇恨而牺牲自己去复仇真的应该质疑了。于是,我们体会到编导在剧中所阐释的“个人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人生选择的意义。因而,这是以今天的视点演绎历史人物,以今天的价值观念和伦理观念解构历史人物。这是一种艺术的超越。在对原剧进行解构为无意义后,又重构出新的意义。该剧舞台空间的处理纵横开阖、气势如虹,极为自如灵活。常规戏剧的舞台空间和场面在这里也同样被解构并进行重构。例如,上一个场面的戏还没完全结束,下一个场面的人物已经上场了。这个场面的戏结束了,可演员还在台上。太监禀报:“太后已经在后宫上吊自尽了!”可观众看到太后还在舞台上,刚开始慢慢走下去。显然,这是空间并置的运用,和解构一样是后现代文化的典型特征。舞台上的杀戮也只是比画一下,点到为止做个样子。明显是在解构常规话剧表演。我认为,这样的处理和表演并非是虚假或滑稽可笑的,相反,它打破“幻觉”,提醒观众,这是在做戏,不是生活。同时,整个舞台极为流畅自然,人物进进出出,事件不断,给人一种“舞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的强烈感觉。另一方面,该剧在表现上还同时运用了真牛、真马和演员来扮演西域灵獒,初看起来,极不和谐,全剧非常不统一,似乎犯了艺术创造的大忌,引起众多非议。其实,多种表现语言的共同使用也是后现代文化的一大特征,即多种表现方式可以互相杂烩。只要我们不是从常规、经典戏剧的角度来要求它,没有心理上人为设定的范围和障碍,“不统一”便不是衡量作品成功与否的严格标志。事实上也是,真牛真马有它的审美意义,用演员扮演西域灵獒也有它的审美意义,同时并存并不是艺术的障碍,而主要是常规、经典戏剧的限制。既然是实验探索就可以多种尝试,而艺术创作是最应该努力尝试创新的。在这点上说,该剧的结尾好像并没有结束,而引来众多置疑也不是失误。虽然在常规戏剧看来,既然程婴已经暴露了身份,他和屠岸贾之间不共戴天的仇恨应该有一场惊心动魄的好戏可看,不管其结果如何都应该有一个交代,然而,该剧却在屠岸贾和程婴进行了一番有关人生和复仇的交谈之后戛然而止。怎么可以这样处理?有些观众迷惑不解。其实,这也正是该剧不同于常规戏剧之处。没有结束的结尾就意味着敞开口子,不将戏剧的结果封闭,而是将其开放,让观众去遐想,去参与戏剧结果的创作,从而产生不同于常规戏剧审美的快感。而且,不封闭结尾同样是后现代文化的一个特点,它在作者和读者、戏剧家和观众之间不设置鸿沟,而是互相交融。不封闭结尾正是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进行交融的手段之一。说到这里,不能不说一下该剧的真正结尾。正当屠岸贾和程婴两人通过十六年的较量都感到身心疲惫,对人生和复仇的意义有所新的发现而一切均在不言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从舞台上空骤然而下,两人一动不动,端坐在书案边,久久地任由大雨的冲洗,从舞台到观众席,除了雨声,几乎大家都屏住了呼吸。突然,一刹那之间,我产生了一种进剧场之后从未有的痛快,一种释放的快感。我马上意识到,这是该剧的用心所在,既然人世间很多恩怨是不应该发生的,既然“赵氏孤儿”已经选择了为自己活着而拒绝复仇,既然屠岸贾和程婴之间已经有了各自的发现,那就让一切都消解吧!大雨正是运用视觉形象在形式上将屠岸贾和赵家的不应有的家族仇恨进行消解,将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历代延续下来的复仇情结进行消解,将所有一切的偏执复仇都进行消解。正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了。从而让观众体会到生命存在的意义,体会到人生选择的意义。后现代文化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和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工业文明、科技发展和电子文化催生出来的。在“地球村”这样一个大环境中,任何国家都会程度不同地受到它的影响。事实上,它已经出现在我们的文学艺术中。如孟京辉导演的《恋爱的犀牛》对爱情的解构;如中央电视台的“梦幻剧场”栏目,将经典影片《地道战》进行解构,用央视主持人做演员,以新的视点重新演绎一番,表演中充满了机智和笑料,深得观众欢迎。既然这种表现手段也有相当的表现力,我们为什么将其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