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内容梳理加点“调料”_第1页
给内容梳理加点“调料”_第2页
给内容梳理加点“调料”_第3页
给内容梳理加点“调料”_第4页
给内容梳理加点“调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给内容梳理加点“调料”“能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在阅读中揣摩的表达顺序”“阅读叙述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以上几句话,是《语文课程标准》在分段目标中关于阅读目标的具体描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语文阅读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内容梳理好比是做菜的一种原料,固然有着独特的味道,有着丰富的营养,但仅仅只有它自己,是无法成为美味的。它需要厨师添加一些比如盐、糖、醋、味精等调料,经过精心调制才能变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来。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给内容梳理加哪些调料,才能调出独特的味道来呢?

调料一:词语

词语学习和内容梳理一般都在上课的开始环节,如果将两者按部就班地分开进行学习,既费时,又单调无趣,但当我们试着把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的时候,效果往往令人意想不到。

[案例1]

王崧舟老师教学的《与象共舞》(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一课,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在课的开始,他就出示了5个词语熟视无睹、冲锋陷阵、小心翼翼、彬彬有礼、翩翩起舞。先请同学们读正确,然后用一个问题“还记得吗,这五个词语在这篇课文当中都是写谁的”,带出统领全文内容的句子(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学生读了这五句话,课文主要写什么也就一清二楚了。

在这个案例中,王老师很好地将词语学习与内容梳理联系在了一起。这五个词不一定就是生词,但毫无疑问都是关键词,是王老师精心挑选出来的词眼。这五个词的作用可大了,既检查了学生预习课文、学习生字词的情况,又带出了五个关键句子。这五个关键句可以说就是整篇文章的核心内容。王老师此举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以上案例是由词语带出内容梳理,我们还可以先进行内容梳理,再引出词语学习。

[案例2]

《西门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按事情发展顺序讲了四件事:发现问题、调查原因、为民除害、开凿渠道。基于三年级学生内容梳理能力偏弱的特点,笔者把这四件事先概括出来,但打乱顺序,让学生在通读课文时排序,然后找找这四件事分别在哪一段落,以此达到梳理内容的目的。接着笔者出示了与这四件事相关联的四组词语。

发现问题: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调查原因:巫婆

官绅

河伯娶媳妇

为民除害: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磕头求饶

开凿渠道:灌溉好收成

在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词语的基础上,要求用上这些词语,分别把这四件事说具体。这既是词语朗读的练习,又是初步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说话训练,也是学生对内容梳理不断深入的过程。内容梳理环节发挥了多重功能。

由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词语学习和内容梳理两者结合在一起,可以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一方面,我们可以将词语学习情境化,让词语学习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另一方面,因为有了词语这一调料,学生在进行内容梳理的过程中有了语言这一训练点作为支撑,这犹如在一道即将出锅的菜中加入味精之类的调料,菜因而变得美味。

调料二:说话训练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不断提醒自己:这一教学环节的人文性体现在哪里,工具性又是什么?只有在同一环节中,既能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又对学生的人文发展起促进作用,这样的环节设计才是高效的。内容梳理也不例外。如果说理清课文内容是体现内容梳理环节当中的人文性,那么,结合内容梳理进行说话训练就是这一环节工具性的体现。

[案例3]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梳理,笔者主要以质疑的方式进行。学生根据课题提出了许多问题。比如:这两个词为什么加引号?什么事情精彩极了?什么事情糟糕透了?……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读后交流自己的收获。交流问题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内容梳理的过程。在这之后,笔者又安排了两个说话练习。

练习一:根据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完成填空练习。

巴迪。母亲。巴迪期待,可父亲。长大后,巴迪明白。

练:根据以下几个时间词,说说课文所描写的事情。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

几年后:

现在:

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经过“根据课题质疑一带着问题读文一讨论解疑”这三步,就基本达成了对课文进行内容梳理这一目标。但如果教学只到此为止,则只是让学生明白了课文所讲的事情以及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也就是说,人文性的目标达到了。但这三个教学步骤的目标指向都是内容,而对于如何利用这一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却被忽视了。而后面安排的两个练习就是对这一不足的有效补充。练习一,利用一个填空题将学生的阅读收获用完整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这是对学生整理信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一次有效训练。练,题目中的几个时间词来自课文,根据时间词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既让学生了解是如何布局谋篇的,又是对学生进行一次提取信息、整合信息、表达信息能力的综合训I练。两次训练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内容梳理这一知识点为依托,以说话训J练的形式开展语言实践,借此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

这样的教学有效地改变了过去以单纯的知识目标为导向的教学,而是将语言实践有效地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做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相互促进,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在内容梳理这一环节当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各种形式的说话训练,犹如一位有着精湛厨艺的厨师将同一原料变换着样式,做成了各式不同的菜肴,并且配上了一个温文尔雅的名字,让内容梳理这一道普通的家常菜成为了语文课堂这一满汉全席中的亮点。

调料三:渗透方法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我们不仅要知道课文写了什么,更要知道课文是怎么写的”。这些话都在提醒着每一位语文教师:语文教学不应只停留在表层,而是要引导学生去探寻、去把握深层的规律性的东西。好比内容梳理,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梳理出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更要让学生明白,这个内容是如何梳理出来的,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有效梳理出内容。可以这么说,在教学中渗透梳理方法,最终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比梳理出的内容更重要。

[案例4]

结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笔者把内容梳理这一环节的目标设定为:了解课文空行分段的方法,通过先自学后讨论修改的形式概括小标题,了解课文所写的五件事。

在这一目标描述中,包含着多方面的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空行分段的方法,了解课文所描写的五件事。

能力目标:进行概括小标题的训练。

过程和方法:先自学后讨论修改。

教学流程的展开也紧紧围绕着这几方面的目标。

1.快速默读,发现不同。这篇课文写法上的一大特点就是一件事写完了,空一行,提示接下来是写另一件事了。这就是空行分段。让学生一接触这篇课文的时候就有所了解,有助于学生进行课文内容梳理。

2.示范引璐,授之以渔。让学生自由读第一段,说说这段写了什么事。(伯父去世,许多人都来追悼伯父)然后引导学生抓主要(许多人都来追悼伯父),去人物(许多人),从而概括出第上件事的小标题:追悼伯父。再请学生运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找出主要事情――去人物留主干。

3.学以致用,讨论归纳。在学生明确方法后,自由试着读课文,概括出另外四个小标题。采用学生先归纳后讨论修改的形式进行,概括出伯父所做的四件事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4.说话训练。这四件事有什么共同点?(引出鲁迅先生的品质――“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加入“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句话,把五个小标题连成一段通顺的话来说一说。

5.总结方法。我们用什么方法梳理出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们可以从学生的收获中看出来,在内容梳理这个环节,我们到底加了哪些“调料”。其一,学生了解了课文所写的五件事;其二,学生明确了内容梳理可以利用文章空行分段这一特点和概括小标题的方式进行:其三,概括小标题这一能力是通过学生自学、讨论的方式得到的;其四,在说话训练中,学生对于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品质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其中的调料有能力、有方法,还有各方面的语文素养。

由此可见,学生的收获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通过内容梳理,不仅了解了课文主要写什么,而且习得了怎样进行内容梳理的方法。这好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