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淀粉品种淀粉的rva谱分析_第1页
不同淀粉品种淀粉的rva谱分析_第2页
不同淀粉品种淀粉的rva谱分析_第3页
不同淀粉品种淀粉的rva谱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淀粉品种淀粉的rva谱分析

大自然中的淀粉分布很广。它不仅是一种常见的高等绿色植物成分,也是碳氢化合物的主要储存形式。淀粉是人类膳食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也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Englyst等依据淀粉的生物可利用性将淀粉分为三类:易消化淀粉(RDS),指那些能在小肠中被迅速消化吸收的淀粉;慢消化淀粉(SDS),指那些能在小肠中被完全消化吸收但速度较慢的淀粉;抗性淀粉(RS),指在人体小肠内无法消化吸收的淀粉。近年来研究发现,淀粉消化后血糖生成指数(GI)高低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可以缓慢吸收、持续释放能量、有助于维持血糖稳态,预防和治疗各种慢性疾病。目前,测定淀粉消化性能的方法分为体外法(invitro)和体内法(invivo),前者包括Englyst法、Jenkin法、Granfeldt法及Goñi法等,后者主要是测定血糖指数和胰岛素指数。但是这些方法大都操作复杂,时间花费长。Gee等报道在模拟体外消化淀粉类食品时研究淀粉水解导致黏度的降低。而RVA能快速测定淀粉的黏滞性。本实验将对RVA谱特征值与淀粉消化性能之间的相关性作探讨,以明确RVA谱在淀粉消化性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1材料和方法1.1试剂与试剂盒普通玉米淀粉、糯米淀粉及木薯淀粉无锡泰花淀粉有限公司;蜡质玉米淀粉长春大成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大米淀粉江苏宝宝集团公司;马铃薯淀粉云南润凯淀粉有限公司;小麦淀粉上海欣发调味食品厂;甘薯淀粉和葛根淀粉贵州华力农化工程有限公司;绿豆淀粉哈尔滨市哈达淀粉厂;鹰嘴豆(Kabuli与Desi,采用碱沉降法自制淀粉)新疆纵横股份有限公司;猪胰α-淀粉酶美国Sigma公司;GL-LNEW糖化酶无锡GenencorBio-Product公司;葡萄糖试剂盒(GOD-PAD)爱尔兰Megazyme公司;二甲亚砜、尿素、碘、碘化钾及磷酸盐等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1.2设备和设备RVA-3D型快速黏度分析仪澳大利亚NewportScientific仪器公司;721E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1.3方法1.3.1检测碘对3.0.0.2mo-ki2和3.8i2的吸附总直链淀粉含量根据Martinez等提出的比色法进行测定。称取80mg淀粉样品于30ml的离心管内,添加10ml尿素二甲亚砜(UDMSO)溶液(9体积二甲亚砜+1体积浓度为26.5%的尿素溶液),加热完全溶解后冷却,并用乙醇脱脂处理,离心得到的沉淀再次溶解于1mlUDMSO溶液后,与2ml碘液(2.0gKI与0.2gI2溶于100mlH2O)反应30min后,然后测定其在635nm处的吸光度(A635nm)。具体计算公式为:总直链淀粉(%)=[(28.414×A635nm)-6.218]×100表观直链淀粉测定时不需预先脱脂处理,其余操做步骤同总直链淀粉测定。1.3.2葡萄糖含量测定淀粉的消化特性测定参照Englyst等提出的体外模拟酶水解法。称取200mg淀粉样品置于测试管中,添加15mlpH6.9的醋酸钠缓冲液,混匀后蒸煮处理20min,冷却至室温并加入10ml的猪胰α-淀粉酶(290U/ml)和糖化酶(15U/ml),在37℃下水解一定时间后沸水浴灭酶,用葡萄糖氧化酶(GOPOD)法在500nm比色测定产生的葡萄糖含量。易消化淀粉RDS(%)=(G20-FG)×0.9/TS×100慢消化淀粉SDS(%)=(G120-G20)×0.9/TS×100抗性淀粉RS(%)=[TS-(RDS+SDS)]/TS×100式中:G20为淀粉酶水解20min后产生的葡萄糖含量(mg);FG为酶水解处理前淀粉中葡萄糖含量(mg);G120为淀粉酶水解120min后产生的葡萄糖含量(mg);TS为样品中总淀粉含量(mg)。1.3.3淀粉糊黏度的变化淀粉的糊化特性测定采用AACC提出的标准方法61-02并进行改良。准确称取3g淀粉(水分含量14%),加入25ml蒸馏水,混合于RVA专用铝盒内,调成一定浓度的淀粉乳。具体测定条件:50℃下保持1min;以5℃/min的速度上升到95℃(9min);95℃下保持7min;以6℃/min下降到50℃(7.5min);50℃下保持4.5min;搅拌器在起始10s内转动速度为960r/min,之后保持在160r/min。测得淀粉糊黏度曲线,并通过RVA专用测试软件TCW分析得到6个特征参数:峰值黏度(peakviscosity,PV)、谷值黏度(troughviscosity,TV)、最终黏度(finalviscosity,FV)、崩解值(breakdown,PV-TV)、回值(setback,FV-PV)及成糊温度(peaktemperature)。黏滞性值用“CPs”作单位表示。1.3.4统计相关分析淀粉消化性能与糊化特征值双变量的相关性采用SPSS12.0分析软件中的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来评价。2结果与分析2.1块根类淀粉与贝类淀粉从表1可以看出,普通淀粉含有25%左右的直链淀粉,蜡质淀粉含有0~8%的直链淀粉,谷物类淀粉中表观直链淀粉含量比总直链淀粉含量高5%左右,而块根类淀粉与豆类淀粉的两者差别不大,这与Martinez等报道的结论基本一致。因为在很多淀粉中,尤其是禾谷类淀粉,其中的直链淀粉有相当一部分与类脂(主要是磷脂)形成复合物,而这些类脂-直链淀粉复合物无碘吸收值,因此一般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均要低于总直链淀粉含量。2.2原淀粉的制备由表2可以看出,各种淀粉经过蒸煮处理后其成分主要是RDS,而SDS与RS含量很低,这可能与淀粉的结晶结构有关。因为Zhang等研究认为A型结构的淀粉是理想的慢消化淀粉,B型结构的淀粉则属于抗酶解淀粉,若将不同品种的原淀粉加热后它们之间SDS与RS的差异会消失,RDS均增加,因为蒸煮的过程中会完全摧毁天然淀粉粒的半结晶结构。另外,蒸煮处理后豆类淀粉中SDS含量相对高于禾谷类及块根类淀粉,结合表1中的结果可知,豆类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均高于其他两类淀粉,因此其所含直链淀粉-脂质复合物的量可能也高,而该复合物对淀粉颗粒糊化、膨胀和溶解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酶水解耐受性强,从而导致测定的SDS含量偏高。2.3淀粉热糊稳定性和老化率如图3所示,不同品种淀粉的黏度随温度的变化呈有规律的上升(达峰值黏度)、下降(达谷值黏度)、再上升(达最终黏度)过程,从而构成典型的RVA谱。表3为不同淀粉糊化过程中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峰值等特征值,其中崩解值反映淀粉热糊的稳定性,即抗剪切和耐热性能;回值则可衡量淀粉冷糊的稳定性和老化趋势。从图1~3和表3的结果可知,所有淀粉的成糊温度在60~75℃之间。糊化温度因直链淀粉含量、结晶度和支链淀粉结构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一般来说,直链含量高、结晶度高、支链外链较长的淀粉晶体结构紧密,晶体熔解所需热量大,导致糊化温度较高。禾谷类淀粉的崩解值小,表明其溶胀后的淀粉颗粒强度大,不易破裂,导致其热糊稳定性好。部分块根类及豆类淀粉崩解值相对较大,热糊稳定性较差。块根类及豆类淀粉的回值也较禾谷类淀粉大,这与它们的直链淀粉的聚合度和支链淀粉的结构有关,直链淀粉聚合度高,支链淀粉外链长的淀粉易于老化,冷糊稳定性差。同时,由表1、3可知,同一品种的米淀粉与鹰嘴豆淀粉的表观直链淀粉越高,峰值黏度、崩解值越小,而最终黏度、回值越大。舒庆尧等在研究淀粉RVA谱特征与食用品质关系时得到了同样的结果。2.4稳定性粉粒结构与形貌的关系表4中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品种淀粉总体崩解值与RDS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41,与SDS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33。按淀粉不同品种分析,情况有所不同。在禾谷类淀粉中,正负相关性与显著程度与总体相似,淀粉热糊的崩解值与RDS、SDS、R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0.906和-0.978,在块根类淀粉中,崩解值与SDS和RS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84和0.989,回值与RDS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87;对于豆类淀粉,只有SDS与崩解值呈负相关(r=-1.000,p<0.05),RDS与糊化温度呈正相关(r=0.998,p<0.05)。Han等指出大米淀粉支链淀粉的精细结构与RVA糊的黏度参数(崩解值)有极显著的相关性,与短链部分(平均聚合度大于17)呈负相关(r=-0.84,p<0.01),与长链部分(平均聚合度为100)呈正相关(r=0.89,p<0.001);而Zhang等指出数量较多的聚合度为5~10短链形成的结晶结构中SDS含量高。因此,不同淀粉热糊的崩解值与SDS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3崩解值与sds、rs的相关性不同品种淀粉总体崩解值与RDS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41,与SDS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833。对于禾谷类淀粉,崩解值与RDS、SDS、R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0.906和-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