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不等于成功1_第1页
勤奋不等于成功1_第2页
勤奋不等于成功1_第3页
勤奋不等于成功1_第4页
勤奋不等于成功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级综合课课堂教案设计勤奋不等于成功一、教学对象初学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已经学完汉语拼音,词汇量很小,所掌握的词语尚不足500个。二、所用教材(略)三、教学目的掌握全部生词26个以及教师讲课中的大部分补充词语熟练地使用10个句型来提问、回答,并进行对话流利地朗读或背诵课文,并且能根据课文简要复述文章的中心论点。能较为准确地独立完成练习能就“勤奋与成功的关系”为题,编写出简短的对话并用于实践四、教学重点(1)表示转折意义的几种说法;(2)新出现的量词;(3)简单副句的学习(关联词);(4)反问句的简单判断。五、教学难点(1)“把”字句的简单用法;(2)语气词“啊”,“吗”,“呢”的简单用法;(3)虚词“了”,“着”,“过”的简单用法。六、教学时数2课时(90分钟/课时)七、教学内容与步骤第1课时课堂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谁(名人图片若干张)生:。。。。。。。。师:为什么大家都认识他们呢?生:因为他们很厉害(就某一张图片具体说明)师:我们可以说他们都是成功的人,那么你们觉得怎样才能取得成功呢?生:回答(师将生回答的内容写在黑板上)师:大家觉得勤奋一定会成功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文。【时间13分钟】师:现在大家对这两个词语都有了较好地认识,下面我们就先来学习下课文的生词。生词(前两段的生词)【时间30分钟】领读生词,请学生个别朗读,纠正发音。生词如下:勤奋成功有名铁杵绣花针努力怀疑成就仔细想一想不见得(辅助教学手段:生词部分分成四张PPT,第一,二张出示各六个生词连带拼音,三,四张则为去掉拼音后的生词,这样做利于学生识记)重点词语讲解:勤奋:qínfèn刚才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勤奋”的意思,这里大致总结一下。形容词(adj.)例子:师:XXX同学每天很早起床,第一个到教室读书,晚上最后一个回宿舍,我们可以说这个同学学习很。。。。生:他学习很勤奋。成功:chénggōng(同上)形容词/动词师:大家都知道比尔·盖茨,海伦·凯勒,奥巴马吗?他们是怎样的人?生:他们是成功的人!师:对!很好,他们在各自的事业上取得了成功!“成功”在这两个地方就分别充当了adj.和verb.有名:yǒumíng师:xxx同学,你知不知道杭州西湖?生:知道师:其他同学知道吗?生:知道师:大家都知道西湖,说明西湖很。。。。生:西湖很有名师:大家都知道济州岛,所以我们说济州岛很有名。谁能举一个自己国家很有名的城市。生:。。。。。。。铁杵tiěchǔ绣花针xiùhuāzhēn——图片说明或实物,比较粗细。细说“绣花针”在中国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女子的要求和影响。努力:nǔlì这么粗的铁杵要变成这么细的绣花针要付出许多努力。师:刘翔跨栏得了第一名,我们知道他付出了很多汗水,说明他很。。。。生:刘翔跨栏得了第一名,我们知道他付出了很多汗水,说明他很努力。怀疑:huáiyíxxx很喜欢吃苹果,妈妈发现篮子里少了一个苹果,妈妈怀疑是xxx吃了。(动词+宾语(人/物))例句:我怀疑是你弄坏了玻璃。随便怀疑别人是不正确的。成就:chéngjiù名词取得好的成绩:成就卓越/取得成就(名词)师:大家知道李小龙吗?生:知道师:李小龙拍了很多功夫电影,我们都很喜欢他的电影,所以我们可以说李小龙在电影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生:。。。。。师:谁能不能用成就造句(点名)仔细:zǐxì师:XXX(可用班里同学名字代替)同学考试的时候很马虎,把“太阳”写成了“大阳”,我们说他太不。。。。。。生:仔细。。。。。。师:很好,仔细就是细心,小心的意思。(可让学生造句巩固)(2)任何人要想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3)如何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句型讲解【时间25分钟】1.表示转折意义的几种说法——课文例子:可是,古人的道理就一定正确吗?——可是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但是语境例子:XXX同学学习态度很好,但是效率不高。今天天气不错,可是我们要上课不能出去玩。(学生根据例子进行造句)2.反问句的简单判断——课文例子:古人的道理就一定正确吗?努力真的可以成就一切吗?如果需要针的话,为什么一定要找铁杵来磨呢?说明:一般疑问句是“有疑而问”,反问则是“无疑而问”。字面上是肯定的,意义是否定的;字面上是否定的,意思是肯定的。反问句可以使表达更坚定,更有利。句末可用语气词,也可不用。练习:请找出下面是反问句的句子。你有钱吗?我想进去吃饭。还想进去吃饭,你有钱吗?还想进去吃饭,你有钱?这么简单的题目,你不会吗?这些题目你会吗?挺简单的。3.虚词“了”,“着”,“过”的简单用法(1)动态助词“了”:一般紧跟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已经完成。我昨天写了一封信。(已经完成)(2)动态助词“着”:等同于英语中的现在进行时。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外面正刮着大风。篮球赛正激烈地进行着。(3)动词助词“过”: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状态。可以把它等同于英语中的过去式。你去过日本吗?练习:选用“了,着,过”进行填空。我们做完()作业再去睡觉。你来()中国吗?老师今天穿()一件漂亮的衣服。(表示状态)她低()头哭了。我已经看()这部电影了。等吃()饭,我们再去找他。“把”字句的简单用法——公式——主语+把+把的宾语+谓语动词+其他成分例:我把书放在桌子上。(学生根据公式造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错误,进行进一步的讲解)(要求学生识记公式和动词方面的特殊例子)当堂训练——文章抽词练习【时间12分钟】【将班级同学分为若干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各队派代表根据PPT提示内容复述课文,以速度和正确率作为获胜队伍的评判标准,赢得小奖品】第一部分:重点词语填空中国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叫做“()【铁杵磨成针】”。讲的是古代有一()【位】老奶奶坐在河边,把一()【根】洗衣服用的铁杵在石头上磨啊、磨啊,终于磨成了一根细细的绣花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只要()【勤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人们把这个故事当做祖先传给我们的道理,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可是,古人的道理就一定正确吗?一定适合今天的社会吗?当然有些人会提出,“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并不在于它的事实本身,而在于要教给我们一个道理:努力可以成就一切。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努力真的可以()【成就】一切吗?勤奋真的一定能成功吗?不见得!当然,任何天才要想成功都需要努力,但()【关键】在于努力分()【高效】和()【低效】两种。“铁杵磨成针”的()【效率】,()【无疑】是极低的。如果需要针的话,为什么一定要找铁杵来磨呢?为什么不想出更快、更容易的办法去()【制造】针呢?如果一定要用铁杵造针的话,至少也要想办法造出成千上百根针,要不然不是白白()【浪费】了那么多铁?()【懒惰】肯定会()【失败】,但是勤奋绝不等于成功。要想成功,一定要()【善于】有效地利用自己的()【长处】,将自己的每一份努力,最大化地有效()【利用】。可以说,一个人取得的成果,等于努力乘以效率。既能勤奋,又能有效利用自己的勤奋,肯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部分:重点词语和重点语法填空中国()【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叫做“()【铁杵磨成针】”。讲的是古代有一()【位】老奶奶坐在河边,()【把】一()【根】洗衣服用的铁杵在石头上磨啊、磨啊,终于磨成了一根细细的绣花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只要】()【勤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人们把这个故事当做祖先传给我们的道理,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可是】,古人的道理就一定正确吗?一定适合今天的社会吗?当然有些人会提出,“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并不()【在于】它的事实本身,而()【在于】要教给我们一个道理:努力可以()【成就】一切。()【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努力真的可以()【成就】一切吗?勤奋真的一定能成功吗?()【不见得】!当然,任何天才要想成功都需要努力,但()【关键】在于努力分()【高效】和()【低效】两种。“铁杵磨成针”的()【效率】,()【无疑】是极低的。如果需要针的话,为什么一定要找铁杵来磨呢?为什么不想出更快、更容易的办法去()【制造】针呢?如果一定要用铁杵造针的话,至少也要想办法造出成千上百根针,要不然不是白白()【浪费】了那么多铁?()【懒惰】肯定会()【失败】,但是勤奋绝不等于成功。()【要想】成功,()【一定要】()【善于】有效地利用自己的()【长处】,将自己的每一份努力,最大化地有效()【利用】。可以说,一个人取得的成果,等于努力乘以效率。()【既能】勤奋,()【又能】有效利用自己的勤奋,()【肯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部分:整体复述文章内容中国()【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叫做“()【铁杵磨成针】”。讲的是古代有一()【位】老奶奶坐在河边,()【把】一()【根】洗衣服用的()【铁杵】在石头上磨啊、磨啊,终于磨成了一根细细的()【绣花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只要】()【勤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人们把这个故事当做祖先传给我们的道理,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可是】,古人的道理就一定正确吗?一定适合今天的社会吗?当然有些人会提出,“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并不()【在于】它的事实本身,而()【在于】要教给我们一个道理:努力可以()【成就】一切。()【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努力真的可以()【成就】一切吗?勤奋真的一定能成功吗?()【不见得】!当然,任何天才要想成功都需要努力,但()【关键】在于努力分()【高效】和()【低效】两种。“铁杵磨成针”的()【效率】,()【无疑】是极低的。如果需要针的话,为什么一定要找铁杵来磨呢?为什么不想出更快、更容易的办法去()【制造】针呢?如果一定要用铁杵造针的话,至少也要想办法造出成千上百根针,要不然不是白白()【浪费】了那么多铁?()【懒惰】肯定会()【失败】,但是勤奋绝不等于成功。()【要想】成功,()【一定要】()【善于】有效地利用自己的()【长处】,将自己的每一份努力,最大化地有效()【利用】。可以说,一个人取得的成果,等于努力乘以效率。()【既能】勤奋,()【又能】有效利用自己的勤奋,()【肯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注:当堂训练中第一部分到第三部分配有相应的PPT布置作业【时间3分钟】造五个“把”字句,写在练习本上。预习下一课的内容,包括生词的读音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