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秋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形考作业1-3+终考作业参考答案_第1页
23秋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形考作业1-3+终考作业参考答案_第2页
23秋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形考作业1-3+终考作业参考答案_第3页
23秋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形考作业1-3+终考作业参考答案_第4页
23秋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形考作业1-3+终考作业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形考作业1-3+终考作业参考答案形考作业11.下列有关科学方法论层次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各种技术手段和操作规程B.具体学科门类的共有方法C.哲学方法D.数学方法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B.顺序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所具有的相同等级或程度顺序的指标C.等距指标是研究变量具有等距差别和间隔的指标D.等比指标是反映变量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指标3.探索性研究常采用的研究方式包括()。A.文献调查、经验调查、典型情况或个案分析B.调查性研究、关系性研究、发展性研究C.真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现场实验研究D.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趋势研究4.“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是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这是采用()A.简单随机取样法B.分层随机取样法C.等距随机取样法D.多段随机取样法5.下列名称与“自变量”意思相同的是()A.独立变量B.参变量C.因变量D.无关变量6.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A.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原则B.完整性原则C.简明、可行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7.一般情况,研究计划形式可以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能提出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8.操作定义必须与其抽象定义的内涵相一致,防止范围过宽,或者说明问题不完整。(√)9.因变量指标要能够数量化,或用数字,或用次数,或用一定的反应不同程度的语义。(√)10.假设具有两种特性,一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假设性,二是具有转移的性质。(×)形考作业21.下列哪一说法最准确()A.问卷中的事实问题仅用于调查受测者做过哪些事情B.问卷施测的时间掌握在15分钟以内最好C.选择实施的对象只要样本容量够大就有代表性D.只有知道了研究问题的行为样本,才能编制出全面而又有代表性的题目2.对于调查访问,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在访问时,与被访者谈得越投机越好B.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C.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D.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3.下述四种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中,最准确的是()A.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B.文献综述分为应用性的和专题性的两种形式C.综合性的综述与专题性的综述的异同之处是研究内容相同、研究手段、方法不同D.文献综述的特征是依据现在的研究成果,推论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自己的建议4.以下关于问卷编制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选择施测对象的被试样本,要注意到样本的代表性,同时还要注意样本应有足够的数量B.一般情况下400个左右的被试,无论对信度分析、区分度分析等都可满足要求C.就统计的要求而言,一般样本数目最好大于20,但由于问卷法本身存在的测量误差相对较大,为了控制误差对统计分析的影响,在人力与物力所能支持的范围内,样本应尽量大D.施测对象的特征,关系到问卷的形式以及文字要求等问题5.下列不属于观察的设计内容的是()A.问题、目的与对象的确定B.理论与概念的准备C.试探性观察与观察取样D.筹备观察资金和联系投资者6.下列关于问卷法缺点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A.问题含糊不清,便不能得到确实的回答B.问题太多会令填答者生厌,故而置之不理;若问题太少,却又无法达到研究的目的C.在时间、经费等方面不够经济D.有些事情非常复杂,并非问卷的简单问答所能表明7.下列关于教育实验中因变量应具备的特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反应指标要具有有效性B.反应指标要具有主观性C.指标要能够数量化D.反应指标应能准确、真实地度量反应变化8.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实验中给自变量规定操作定义的好处()A.可以使研究者的思考具体而清晰B.可以减少一门学科所用概念或变量的数目C.可以增加一门学科所用概念或变量的数目D.可以增进科学研究者之间沟通的正确性9.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实况纪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这种文献称为()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10.在编制尺度式问卷时,尺度范围在多大之间最好()A.7±1B.7±2C.7±3D.7±411.“内审”指对文献本身真伪的鉴别。()12.根据观察及记录的程序、方法是否标准化,分成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13.测验中的信度指测验的准确性,即测验能够测量所要测量特性的程度。()14.根据研究者是否参与到被观察者的活动中去,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15.观察记录的方式包括频率记录、等级记录、行为核查记录、现象描述记录、图形记录等。()16.无结构型问卷是完全没有结构的,这种形式的问卷多半用在探索性研究中。()17.对于自己了解较多的问题,可以选择封闭型访谈;而对于自己了解较少的问题,可以选择开放型访谈。()18.结构型访问法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访问者按事先拟好的访问大纲,对被访者进行相同的询问,并将回答填到事先制好的表格中;另一种是将问题与可能的答案印在问卷上,由被访者自由选择答案。()19.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称为二次文献。()20.一个好的测验必须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量表,才能使测验所获得数量更有意义。()形考作业31.在假设检验中,错误又称为显著性水平,I型错误,是指在接受虚无假设时所犯的错误,即是将属于没有差异的总体推论为有差异的总体时,所犯的错误。()2.两种变量数值变化方向无一定规律,即一种变量数值变大时,另一种变量数值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并且变大、变小的机会趋于相等,这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负相关。()3.次数分布也称为频数分布,指的是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情况,或者是指一批数据在按等距划分的各个区域(组)内出现的次数情况。()4.算术平均数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5.度量、描述离中趋势的统计量称为差异量数,差异量越大,表示数据分布的范围越广,越不集中,差异量越小,表示数据分布得越集中,变动范围越小。常用的差异量数有标准差、方差、平均差等。()终考作业1.考试内容请撰写一份研究选题设计论证书,题目自拟,但须与学前教育专业相关,不可抄袭,字数不少于4000字。须按以下提纲撰写。(1)选题依据:选题背景、研究综述、研究价值、提出本选题所要解决的问题等。(2)研究内容:本选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目标等。(3)思路方法:本选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具体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等。(4)创新之处: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5)参考文献:开展本选题研究的主要中外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2.评分标准: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题目12345678910答案DBACAD×√√×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题目12345678910答案DDACDCBCAB题目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形考任务3参考答案:题目12345答案××√×√终考作业参考答案:幼小衔接视角下园校互动实践研究一、选题依据(一)选题背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由若干个阶段组成,各阶段衔接对儿童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相邻教育阶段之间的连接,幼儿在此期间面临着学习时间、教学方式、生活作息、人际关系、教师评价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如果幼小衔接过渡期开展得不科学不顺利,入学准备不充分,幼儿将会出现身心方面的诸多问题甚至“入学适应障碍”,影响其可持续性终身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儿童的保育教育以及小学教育相互衔接”;《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和小学应当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的相互衔接”;《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均提出:要“掌握幼小衔接的心理特点、有关知识和基本方法”;《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再一次提出了“幼小衔接”这一战略举措。国家关于幼儿园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对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相互衔接反复提出要求,充分说明幼小衔接中园校互动的重要性。然而在目前现实教育中,幼小衔接中园校互动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幼小衔接的责任归属权不清,幼小衔接常常是被看作是幼儿园的工作、甚至是大班幼儿教师的工作,幼儿园“挑子一头热”单向衔接,小学被动参与;二是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存在断层问题,幼儿园与小学缺少交流沟通,幼小衔接单向性、片面性、表面性等问题较为严重;三是家长教育理念存在偏差,功利思想严重,教养方式不科学,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入学心理变化的关注度不够。2017年我区教育局着力推进片区内跨学段融合,实施“三段两衔接”工程,我园所处的N学区以中学为龙头、3所小学、2所幼儿园构成12年衔接教育研究共同体,从管理、课堂、课程等方面深入融合,加强相邻学段教师的交流互动,有效化解衔接难题,实现学段无缝对接,促进学生优质成长,已然成为我区乃至我市市民眼中崛起的“明星学区”。如此优质的学区资源为开展幼小衔接园校互动研究提供了坚实而有利的研究保障。(二)研究综述现阶段国内幼小衔接现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园教育阶段,站在小学阶段谈幼小衔接的文献很少,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幼小衔接的整合研究更是少见。对于幼小衔接的对策研究也只是基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一些针对性建议,对策建议零散、不系统,缺乏从整合幼小衔接主体角度把握幼小衔接的研究。国内幼小衔接理论与实践的缺失为本研究提供了研究的切入点。(三)研究价值在现有的幼小衔接研究中,主要关注幼儿园单向的衔接工作,强调幼儿园教育要向小学教育靠拢,表现在不少幼儿园积极开展小学入学准备工作,而小学则较少关注幼小衔接问题,被动等幼儿园向上靠。即使在以小学为主体的幼小衔接研究中,大部分都只阐述了儿童在进入一年级后的学习生活状态以及相应小学教育如何改进、学校如何引导。这种研究角度片面的将幼儿园和小学割裂开来,导致幼小衔接理论不完整。本研究将从着力研究幼小衔接双主体,即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如何有效联系、互动与合作,为在园校互动模式下开展幼小衔接的活动形式、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家长工作等提供可借鉴的操作方法,幼小携手助力科学衔接。同时,通过本研究为幼儿园、小学、家庭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促进本学区乃至本区幼小学段融合发展,有效化解衔接难题,实现学段无缝对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四)选题意义在理论意义上,通过研究,在分析产生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为幼儿园和小学在互动模式下开展幼小衔接提出优化策略,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充实国内关于幼小衔接的相关研究,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互动的研究。此外,该研究也能够促进教育管理者、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工作者对幼小衔接工作的关注和重视,为此后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奠定基础。在实践层面上,借助幼儿园“去小学化”的良好契机,进行幼小衔接视角下园校互动的实践研究,呈现真实的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索园校互动模式下的幼小衔接策略,为儿童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段过渡做好衔接,并形成成果推广,真正发挥市级示范园的示范引领作用。二、研究内容(一)主要目标通过本研究,初步构建四年一体化的园校互动模式(幼儿园三年+小学一年级),初步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实操模型框架,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幼小衔接,从而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重点难点在对幼小衔接视角下园校互动现状进行归因分析的基础上,帮助幼儿园及小学教师树立幼小融合教育理念,进一步明晰各学段幼小衔接工作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幼小衔接园校互动活动,对幼小衔接实施策略提出建设性意见。三、思路方法(一)研究的基本思路本研究以本园大中小班及学区小学一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幼小衔接园校互动现状调查确定研究内容和目标,以解决幼儿入学适应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运用调查研究、行为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积极开展幼小衔接视角下园校互动的实践研究,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幼小衔接园校互动活动案例和具有学区特色的幼小衔接园校互动一体化运作模式,从而为儿童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具体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幼小衔接与园校互动的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学者对幼小衔接和园校互动的研究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厘清主要概念的操作性定义与相互关系,确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思路,为后期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一是幼儿园及小学教师根据自身工作情况如实填写的《幼小衔接中园校互动情况的调查》,了解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园校互动的现状与问题;二是幼儿园及小学一年级家长填写的《家长幼小衔接教育观念及教养方式调查》,了解家庭教育现状与问题、家长对幼小衔接的期望值等。3.访谈法本研究通过对幼儿园及小学管理者、教师、家长及儿童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进一步获取本学区幼小衔接园校互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和了解存在的原因。4.个案研究法本研究通过对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园校互动幼小衔接工作的深入实践与研究,从中归纳提炼出园校互动幼小衔接活动中的指导策略,推动幼小衔接工作的科学开展,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三)研究计划1.准备阶段(1)成立课题组,组织课题成员进行相关培训。(2)进行课题选题,撰写课题研究方案。3)课题立项,申报开题。2.研究阶段(1)吸纳小学一年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共同学习有关幼儿教育、小学低年段教育的相关理论。(2)开展问卷调查及访谈,完成数据分析,了解幼小衔接视角下园校互动现状,厘清研究重难点。(3)根据预期目标,分时段完成研究内容,具体负责人负责撰写每年实施策略及阶段性研究总结。①开展幼小衔接视角下园校互动实施的学段目标及课程内容的研究。②开展幼小衔接视角下园校互动实施策略与建议的研究。3.结题阶段(1)进行后测调查,验证研究实效。(2)梳理课题研究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3)整理课题研究成果,形成成果集《幼小衔接视野下园校互动实施策略指南》教师用书、家长用书,《幼小衔接视野下园校互动实践研究》论文集,案例集等相关研究成果。(4)积极参与各级成果推广活动,召开幼小衔接视野下园校互动活动现场会,转换课题研究成果。四、创新之处现阶段国内幼小衔接现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园教育阶段,站在小学阶段谈幼小衔接的文献很少,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幼小衔接的整合研究更是少见。因此,本研究从幼小衔接的视角入手研究园校互动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同时,从以往的文献来看,大多研究都是在关注儿童的适应性,也就是说,研究是关注幼儿园内儿童的自身问题,很少从一个宏观角度去设计和构想一种实际可行的基于理论的实操模型框架,去解决当前幼小衔接实践环节中存在的扩展和实践问题。本研究将以整个幼儿园教育阶段和小学一年级为主,着力探究四年一体化园校互动模式,初步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实操模型框架,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幼小衔接。五、参考文献1.邓伟.幼小衔接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