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潭县春夏之交高寒阴湿山区畜牧业生产状况分析_第1页
甘肃临潭县春夏之交高寒阴湿山区畜牧业生产状况分析_第2页
甘肃临潭县春夏之交高寒阴湿山区畜牧业生产状况分析_第3页
甘肃临潭县春夏之交高寒阴湿山区畜牧业生产状况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临潭县春夏之交高寒阴湿山区畜牧业生产状况分析

一、2009年临潭县农业综合开发牧场建设区纲要2自然总结1.卓尼县520临潭县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省。位于甘肃省南部,甘肃省东北角。坐标为北纬1031010352,北纬34303505,==截至2000年人口普查,下图为临夏康乐县和定西市魏源县,东至定西市明县和甘南州卓尼县,西南两侧与卓尼县接壤。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农区与牧区的结合部,总土地面积1557.68平方公里,东西距离60公里,南北距离83公里。2.最低气温和干旱根据临潭县气象站资料,项目区多年平均气温为3.2℃,极端最高气温为29.6℃(1966年6月21日)~29.4℃(1976年7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为-25℃(1957年1月18日),多年平均降雨量518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735.6毫米,多年平均相对湿度达64%~65%,多年平均无霜期日数为65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86.5小时,干旱指数r=1.47,土壤于11月下旬开始结冻,次年3月份开始解冻,2月份达到最大冻深,最大冻土深为109厘米,3月底土壤完全解冻。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匀,7月~9月份降雨量较大,约占全年的55%,降雨量的不均匀分配是春夏之交严重干旱的成因之一。3.汇过渡带地形临潭县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边缘,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过渡地带,属山地丘陵地貌类型,三岔乡境内山川交错,沟谷相间,平均海拔2325米,最高3726米,最低2039米,地形西高东低。项目区土壤以亚高山草甸土、灰褐土为主。4.自然灾害畜牧业生产现状1.人口及劳动力。项目区总人口1863人,其中农牧业人口1863人,劳动力1250人。2.畜牧业生产水平。项目区2008年年末各类牲畜存栏10182头(匹、只),2008年出栏肉牛76头、羊1924只、猪751头、鸡蛋6000公斤,畜牧业纯收入达321万元。3.地方财政与农牧民收入。临潭县商贸发达,但工业基础较弱,地方财源不足,县级财政比较困难。近年来,中央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县乡财政收入基本平衡。项目区农牧业经济发展较快,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不断提高,农牧民收入稳步增加,2008年项目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580元。4.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项目区农牧业科技服务网络健全,建有乡畜牧兽医站,各村都有科技示范户,从事农牧业技术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有3人。农牧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强,新技术、新品种易于推广和传播。村公路、带孔改造1.交通与电力。省道306线从项目区越境而过,与乡村公路相连,项目村全部通公路。项目区村村通电,电力供应完全能够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2.农牧业机械。项目区现有农机总动力772.93千瓦。其中:畜牧业配套动力机械75台(套)。年生全过程可供水量为4.1.水资源状况。项目区地表水资源主要有三岔河、直沟、半沟河河水,多年平均径流量0.21亿立方米,年可供水量有0.02亿立方米。2.畜产品资源。畜产品主要有牛、羊、猪、鸡肉及其皮毛、蛋、奶。3.草场资源状况。项目区总土地面积37.2万亩,其中天然草场面积23.2万亩,项目区天然草场是农牧民放牧牛羊的主要场所。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该项目建设规模为1.7万亩,围绕畜牧业,特别是草场建设的巩固和发展,采取水利、农业、林业、草业和科技推广五项措施,通过埋设引水管道、购置农牧业机械、修建牧道、营造水源涵养林、改良草场、划区轮牧、新建暖棚畜舍、建立饲草料加工点、培训项目区干部群众、引进优良肉毛兼用型良种肉羊和建立暖棚养殖示范点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达到生态环境改善、农村富裕、农牧民增收的效果。节水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草坪处理三、2009年临潭县农业综合开发牧场建设的综合效率分析经济效益社会福利项目建设效益分析农牧业灾害主要有旱涝、冰雹、霜冻和鼠害等。埋设直径为50毫米、40毫米、32毫米的PE塑料管道各2公里,共6公里。配套建设30立方米蓄水池1座、水源工程2处、检查井6座。购进良种羊35只;新修牧道4公里;购置微耕机20台;配套购置牧业机械打捆机、秸秆揉丝机各5台。在新建牧道旁种植防护林200亩,约2.5万株。人工种草300亩,草场改良1.7万亩,主要改良措施是对退化严重的草场进行人工补播多年生优质牧草种子;采取弓箭射杀、投放化学药物等方法进行灭鼠;对毒杂草严重的草场进行人工或者喷洒药物灭除毒杂草,并对0.7万亩草场进行围栏封育,需要围栏80公里。修建砖木结构暖棚圈舍2000平方米,共计40座。建设饲草料加工点1处,配套购置粉碎机、铡草机等饲料加工设备一套。通过草场改良和划区轮牧,项目区可食牧草总产增加70万公斤以上,年增加收入达21万元。草场改良后家畜体重增加幅度按20%计算,项目区全部牲畜年增加体重总量可达6万公斤,折净肉4.2万公斤,收入达42万元。划区轮牧后节省的劳动力可从事二三产业,增加收入10万元以上。草场改良后家畜体况转好可减少死亡损失,提高繁殖成活率,增加收入10万元以上。通过畜牧设施的配套建设,项目区养殖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每年可新增收益15万元。以上各项合计项目区年新增纯收益达98万元,受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加526元。通过项目的实施,一系列先进实用技术将会得到全面推广,可以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改变村民的传统观念,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牧草产量提高,家畜增重加快,可促进牧民增收。同时,划区轮牧能节省大量劳动力,可以使其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扩大收入来源,在增加项目区牧民收入的同时,也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为周边牧区集成配套技术,提供建设经验,将会起到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促进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和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通过项目的实施,可提高项目区机械化程度和良种率,促进项目区畜牧业发展。项目建成后,草地将得到科学利用,通过轮牧,将会减轻草场放牧强度,可食牧草增加25%以上,家畜体重增加20%~30%,草群盖度提高15%~20%,优良牧草增加,0.7万亩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