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外来入侵微生物分布调查表_第1页
四川省外来入侵微生物分布调查表_第2页
四川省外来入侵微生物分布调查表_第3页
四川省外来入侵微生物分布调查表_第4页
四川省外来入侵微生物分布调查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外来入侵微生物分布调查表填报单位:县(市、区)环保局中文学名拉丁学名危害对象国内分布危害特征本区分布涉及的乡镇分布面积(亩)是否分布有分布则填“1”微生物1)桉树青枯病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Smith)除桉树外,茄科,蝶形花科,菊科等200多种植物广东,广西,海南桉树青枯病菌侵染林间幼树,其地上部的表现可分两种类型。第一种为急性型,病株叶片急速失水萎蔫,叶悬挂于枝条上不脱落,呈现典型的“青枯”症状,2-3周死亡。第一种为慢性型,病株表现发育不良,矮小,下部叶片先变成紫红色,后逐渐加深并向上发展,最后叶片干枯脱落。部分茎十和侧枝出现不规则黑褐坏死斑,严重时整株枯死,这一过程需数月。2)油橄榄癌肿假单胞菌Pseudomonassavastanoi(Smith)Stevens油橄榄贵州,云南,广西,重庆,浙江和湖北叶片,枝条,树干,根部及果梗都能被害,但主要侵染茎干和枝梢,产生癌肿,感病植株发育缓慢,生长停滞,一般不造成整株死亡3)桉树焦枯病菌CylindrocladiumscopariumMorganHodges除桉树外,侵害相思树,丁香,橡胶树,番石榴,柑橘,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和四川等省份菌主要为害叶片和枝梢。叶片感染初期出现针头状大小的水泽斑,病斑逐渐扩大,组织坏死如被烧灼,边缘有一赤褐色晕圈,后期病斑中部变灰褐色,多数病斑连结造成叶

中文学名拉丁学名危害对象国内分布危害特征本区分布涉及的乡镇分布面积(亩)是否分布有分布则填“1”南美番荔枝,杜鹃花,腰果树和木薯尖和叶缘枯,病叶卷曲,脆裂脱落。枝条染病,表皮层遍布近圆形或长条形的小点,扩大后若病斑环绕枝干,可造成枝干干枯死亡。在雨后或者高湿环境,尤其在靠近地面枝条也的坏死部分,出现密布的白色霉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抱子堆。4)香石竹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dianthi(Prill.EtDel)Snyd.EtHans.香石竹,石竹,美国石竹等石竹属植物上海,广东,天津,浙江植株在生长发育的任何时期都可受害。首先疋植株下部叶片及枝条变色,萎蔫,并迅速向上蔓延,叶片由正常的深绿色变为淡绿色,最终呈苍白的稻草色。植株枯萎,有时植株一侧或个别叶片的一半受到侵染,则表现为一侧枝叶或叶片一半明显地枯萎;嫩枝生长扭曲,畸形和生长停滞;幼株受侵染导致迅速死亡,纵切病茎,可看到维管束中有暗褐色条纹,从横断面可见到明显的暗褐色环纹,根部受侵染后迅速向茎部蔓延,植株最终枯萎死亡。5)油橄榄孔雀斑病菌Spilocaeaoleaginea(Cast.)Hugh仅危害油橄榄云南病害发生初期,叶片表面出现灰黑色小斑点,周围褐色。随着病斑的逐渐扩大,周围颜色从浅褐色转变为深褐色。大的病斑直径可达10〜

中文学名拉丁学名危害对象国内分布危害特征本区分布涉及的乡镇分布面积(亩)是否分布有分布则填“1”12mm。在温暖的月份,病斑外围有一黄色晕环,形状与孔雀眼睛相似,因此称为孔雀斑病。严重感染的叶片上病斑较多,并常在叶片背面沿主脉呈现线状霉,病叶逐渐枯黄,早落。果实在成熟期也很容易受侵染。病果表面出现圆形褐色病斑,稍下陷,症状与叶片病斑相似。病原菌也能侵染果柄,引起果实早落,病果脱落时,常带有部分果柄。6)落叶松枯梢病菌Botryosphaerialaricina(Sawada)Shang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华北落叶松,朝鲜落叶松,海林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内蒙,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危害当年生新梢,初病时新梢基部褪绿,逐渐发展为烟色,凋萎变细,顶部弯曲下垂呈钩状。弯曲部分逐渐落叶,仅顶部残留枯死的叶簇。发病较晚时,因新梢已木质化,病梢常直立枯死而不弯曲,但针叶全部脱落。病梢常溢出松脂,块状,固着不落。幼田被害后无顶牙。幼树若连年发病,多数枯梢成丛,树形成扫帚状。病树树高,胸径及材积生长量逐年下降。7)松针红斑病菌MycosphaerellapiniE.Rostrup云南松,加勒比松,湿地松,火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云该病一般多发生于叶的尖端。发病初期,病斑中心渐变成褐色,随着病斑扩大,渐变成红至红褐色,呈

中文学名拉丁学名危害对象国内分布危害特征本区分布涉及的乡镇分布面积(亩)是否分布有分布则填“1”松南短条状(见图片)。发病重的针叶,病斑布满全叶,致使针叶枯黄,提早落叶。树冠下部枝条上的针叶先发病,逐渐向树冠上方发展。重病树呈火烧状。病树生长衰弱,逐渐枯死。8)落叶松癌肿病菌Lachnellulawillkommii(Hart.)Dennis落叶松内家古大兴安岭,黑龙江发生在落叶松的枝干部。细枝发病病皮微微下陷,开裂,微肿,且常绕枝一周变黑,病部以上常呈枯枝病状。粗枝和细干发病经常可以看到四个特征性的表现,可与生理溃疡和其它肿胀性病变相区力别。疋病部下陷变黑,如系老病部,还有同心环状的隆起带;二是病部中心常留有死枝或死芽,甚至疋簇枯叶;—疋下陷溃疡部的对狈0,—定隆起肿大,使病部枝干呈歪梭形;四是凹陷部常有病菌子实体。如系老病部,病攻子实体常作同心环状排列。该病一旦发生,常年继续发展,梭形增生病状,以及溃疡面上的同心环状的隆起带,则更加显著。8月末,开始在病部生出l-4mm的病菌子实体,其发育程度显然不齐,幼小者为白色球

中文学名拉丁学名危害对象国内分布危害特征本区分布涉及的乡镇分布面积(亩)是否分布有分布则填“1”状,成熟者为橙黄色至黄色小盘状物(子囊盘)。主干发病与粗枝上的症状相似,并更加显著。因为老溃疡面脱皮后永不愈合。长年发病后,由于病部周围不断增生,结果使该部深陷,并形成空洞,常从其中流出大量树脂,日久变为暗褐色。病树极度衰弱,常形成球形干或偏心干。因为树干上的栓皮过厚,所以病后很少产生病菌子实体,有时虽也产生,但数量极少。树干发病时也和粗枝发病一样,在病部常留有死枝,死芽。病后常招引次期害虫蛀食,加速流脂,使病树加速死亡。病部常受木腐菌的侵染,并在该部形成木腐菌子实体。9)松疱锈病菌CronartiumribicolaJ.C.FischerexRabenhorst红松,五针松,赤松,黑松等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宁夏,青海,松疱锈病为多种五针松的危险性病害。王要危害幼田和20年生幼树枝干部位的皮部。病树梢部的高生长显著降低,且逐年递减使树冠变圆形,树高仅为健康株的4/5—3/5;3—5年后干枯,严重影响松树的生长。在松树上1年有2次发病症状:弟一次在春季,松树枝干肿大并有裂缝,从中向外生长黄

中文学名拉丁学名危害对象国内分布危害特征本区分布涉及的乡镇分布面积(亩)是否分布有分布则填“1”甘肃,新疆白色至桔黄色锈子器,锈抱子器可散出锈黄色的锈抱子;老病皮无锈子器,仅留下粗糙黑色的病皮,并流出树脂。锈抱子阶段过后,树皮龟裂,下陷;第一次在秋季,枝干上出现初为白色,后变成桔黄色泪滴状蜜滴,是性抱子与粘液的混合物,具甜味。蜜滴消失后皮卜可见血迹斑,此时幼苗及大树松针上产生黄色至红褐色点斑。在转主奇主上,夏季至秋季的症状为:叶背见带油脂光泽的黄色丘形夏抱子堆,最后在夏抱子堆或新叶组织处还见刺毛状红褐色冬抱子堆(柱)10)杨树花叶病毒PoplarMosaicVirus(PMV)杨树,烟草,曼陀罗,辣椒,黄瓜,碧冬茄,豇豆北京,天津,河北,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受害叶片初生褪绿小点,进而变为不规则黄绿花斑,常沿小叶脉分布,叶脉呈半透明状,随高温有隐症现象。有些杨树无性系病叶发绉,变厚,变硬,变小,甚至畸形。有的叶脉和叶柄上有紫红色坏死斑,病斑中心组织枯死。11)杨树大斑溃疡病菌有性型Cryptodiaporthepopulea(Sacc.)Butin;无性型杨树辽宁,山东主要危害杨树的主干及枝条。病斑多发生在皮孔,伤口,叶痕及枝条分叉处。初期病斑呈水渍状,色暗,以后病斑下陷,黄褐色至黑色;近

中文学名拉丁学名危害对象国内分布危害特征本区分布涉及的乡镇分布面积(亩)是否分布有分布则填“1”DothichizapopuleaSacc.etBr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大小不一;当年病斑直径多在3-5cm,大者可达10cm以上;老病斑可达20cm以上。病斑皮层坏死,边材变褐色,经常多个病斑互相连接,后期病皮往往纵裂,表面生出许多扁圆形突起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抱子器,有时呈同心环状排歹U;潮湿时溢出乳白色至黄白色短柱状分生抱子器。病斑包围干,枝1周时,其上部即枯死。12)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fimbriata甘薯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甘薯在幼苗期,生长期和贮藏期均能遭受病菌为害,主要为害块根及幼苗茎基部,不侵染地上部分。育苗期病苗生长不旺,叶色淡,茎基部长出黑褐色椭圆形或菱形病斑,稍凹陷,初期上有灰色霉层,后逐渐产生黑色刺毛状物和粉状物。严重时,幼苗呈黑脚状而死,或未出土即烂于土中,种薯变黑腐烂,造成烂床。病苗移栽大田后,基部叶片变黄脱落,地下部分变黑腐烂,苗易枯死,造成缺苗断垄。新形成的薯块,以收获前后发病最多,病斑为褐色至黑色,中央稍凹陷,上各甘薯产区

中文学名拉丁学名危害对象国内分布危害特征本区分布涉及的乡镇分布面积(亩)是否分布有分布则填“1”生有黑色霉状物或刺毛状物。病薯变苦,不能食用。13)大豆疫病菌PhytophthoramegaspermaDrechslerf.sp.glycinesKuan&Erwin大豆,羽扇豆属,菜豆,豌豆东北,北京,安徽,山东大豆疫病菌可在大豆的任何生育阶段发生和危害。出苗前可引起种子腐烂,出苗后近地表植株茎部出现水渍状病斑,根系腐烂,叶片变黄萎蔫,严重时猝倒死亡。成株期植株受侵染后首先表现下部叶片变黄,随后上部叶片逐渐变黄并很快萎蔫,靠近病斑的叶柄基部变黑凹陷,叶片下垂凋萎,呈八字形,但叶不脱落;植株死亡后叶片仍不脱落;近地面茎部病斑黑褐色(巧克力色),并可向上扩展至10-11节位,茎的皮层及髓变褐,中空易折断,根腐烂,根系极少;未死亡病株荚数明显减少,空荚,瘪荚较多,籽粒皱缩。成株期感病植株的病茎节位也有病荚产生,其症状为绿色豆夹基部最初出现水渍状斑,病斑逐渐变褐并从荚柄向上蔓延至荚尖,最后整个豆荚变枯呈黄褐色,种子失水干瘪,种皮,胚和子叶均可带菌。未死亡病株的荚数明显减少,空荚,瘪荚较多,籽粒皱

中文学名拉丁学名危害对象国内分布危害特征本区分布涉及的乡镇分布面积(亩)是否分布有分布则填“1”缩。咼度耐病品种的成株一般表现为主根变色,次生根腐烂,植株不死亡,但矮化和叶片轻微褪绿,与缺氮或水淹后的症状相似。大雨后叶部也可以产生叶枯,在幼嫩小叶产生边缘为黄色的亮褐色病斑。在持续薄雾下,新生小叶上可产生具黄色边缘的淡褐斑症状。老叶片不产生叶片枯萎,该现象与老化抗性有关。14)马铃薯癌肿病菌Synchytriumendobioticum(Schilbersky)Percival马铃薯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主要为害地下部,被害块茎或匍匐茎由于病菌刺激寄主细胞不断分裂,形成大大小小花菜头状的瘤,表皮常龟裂,癌肿组织前期呈黄白色,后期变黑褐色,松软,易腐烂并产生恶臭。病薯在窖藏期仍能继续扩展为害,甚者造成烂变,病薯变黑,发出恶臭。地上部,田间病株初期与健株无明显区别,后期病株较健株咼,叶色浓绿,分枝多。重病田块部分病株的花,茎,叶均可被害而产生癌肿病变。15)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Clavibatermichiganensis番茄,还侵染辣椒,龙北京,河北,内蒙古,辽番茄幼苗至结果期均可发生溃疡病•叶,茎,花,果都可以染病受害。1,

中文学名拉丁学名危害对象国内分布危害特征本区分布涉及的乡镇分布面积(亩)是否分布有分布则填“1”(Smith)Davisetal.,subsp.michiganensis(Smith)Davisetal.葵,烟草等47种茄科植物宁,吉林,新疆,山西,山东和上海幼苗期:多从植株下部叶片的叶缘开始,病叶发生向上纵卷,并上下部向上逐渐萎蔫下垂,好似缺水,病叶边缘及叶脉间变黄,叶片变褐色枯死。有的幼苗在下胚轴或叶柄处产生溃疡状凹陷条斑,致病苗株体矮化或枯死。2,成株期:病菌由茎部侵入,从韧皮部向髓部扩展。初期,下部凋萎或纵卷缩。似缺水状,一侧或部分小叶凋萎,茎内部变褐色,病斑向上下扩展,长度可达一至数节,后期产生长短不一的穿腔,最后下陷或开裂,茎略变粗,生出许多不定根。在多雨水或湿度大时,从病茎或叶柄病部溢出菌脓,菌脓附在病部上面,形成白色污状物,后茎内变褐色而中穿,全株枯死,枯死株上部的顶叶呈青枯状。果柄受害多由茎部病菌扩展而致其韧皮部及髓部呈现褐色腐烂,可一直延伸到时果内,致幼果滞育,皱缩,畸形,使种子不正常和带菌,有时从萼片表面局部侵染,产生坏死斑,病斑扩展到果面。潮湿时病果表面产生鸟眼斑鸟

中文学名拉丁学名危害对象国内分布危害特征本区分布涉及的乡镇分布面积(亩)是否分布有分布则填“1”眼斑圆形,周围白色略隆起,中央为褐色木栓化突起,单个病斑直径3mm左右。有时许多鸟眼斑墨寸成规在一起形成不定形的病区。鸟眼斑是番茄溃疡病病果的一种特异性症状,由再浸染引起,不一定与茎部系统侵染冋发生于一株。16)水稻条斑病菌XanthomonasoryzaeIshiyamaSwingetal.pv.oryzlcola(Fangetal.)Swingetal.稻田,也侵染其他野生的或栽培的禾本科单子叶植物长江以南的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浙江,湖北等11省区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浸状小斑,很快在叶脉间扩展为暗绿至黄褐色的细条斑,大小约1X10mm,病斑两端呈浸润型绿色。病斑上常溢出大量串珠状黄色菌脓,干后呈胶状小粒。白叶枯病斑上菌溢不多不常见至1」,而细菌性条斑上则常布满小珠状细菌液。发病严重时条斑融合成不规则黄褐至枯白大斑,与白叶枯类似,但对光看可见许多半透明条斑。病情严重时叶片卷曲,田间呈现一片黄白色。17)甘蔗指霜霉病菌Peronosclerosporasacchari(Miyake)Shaw玉米,甘蔗及稗属,蟋蟀草属,狗尾草属植物云南,丿西,四川,江西,台湾主要为害叶片和茎部。叶片染病初在叶上生与叶脉平行的线状黄色条斑,后条斑不断增多,出现间断的红褐色条纹,病叶瘦小,叶背常长有白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抱囊梗和抱子囊。变色部的叶组织逐

中文学名拉丁学名危害对象国内分布危害特征本区分布涉及的乡镇分布面积(亩)是否分布有分布则填“1”渐干枯。病株茎部出现畸形徒长并萌生侧芽,纤维硬化,含糖量及水分下降。18)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dahliaeKleb,VerticilliumalboatrumReinkeetBerth棉花黄萎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寄主植物达250种以遍及18个省(市,自治区),四川有分布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自然条件下幼苗发病少或很少出现症状。一般在3-5片真叶期开始显症,生长中后期棉花现蕾后田间大量发病,初在植株下部叶片上的叶缘和地脉间出现浅黄色斑块,后逐渐扩展,叶色失绿变浅,主脉及其四周仍保持绿色,病叶出现掌状斑驳,叶肉变厚,叶缘向下卷曲,叶片由下而上逐渐脱落,仅剩顶部少数小叶,蕾铃稀少,棉铃提前开裂,后期病株基部生出细小新枝。纵剖病茎,木质部上产生浅褐色变色条纹。夏季暴雨后出现急性型萎蔫症状,棉株突然萎垂,叶片大量脱落,发病严重地块惨不忍睹,造成严重减产。由于病菌致病力强弱不同,症状表现亦不冋。划分为落叶型或称光秆型,枯斑型或掌状枯斑型和黄斑型等。落叶型该菌系致病力强。病株叶片叶脉间或叶缘处突然出

中文学名拉丁学名危害对象国内分布危害特征本区分布涉及的乡镇分布面积(亩)是否分布有分布则填“1”现褪绿萎蔫状,病叶由浅黄色迅速变为黄褐色,病株主茎顶梢侧枝顶端变褐枯死,病铃,包叶变褐干枯,蕾,花,铃大量脱落,仅经10天左右病株成为光秆,纵剖病茎维官束变成黄褐色,严重的延续到植株顶部。枯斑型叶片症状为局部枯斑或掌状枯斑,枯死后脱落,为中等致病力菌系所致。黄斑型病菌致病力较弱,叶片出现黄色斑块,后扩展为掌状黄条斑,叶片不脱落。在久旱咼温之后,遇暴雨或大水漫灌,叶部尚未出现症状,植株就突然萎蔫,叶片迅速脱落,棉株成为光秆,剖开病茎可见维官束变成淡褐色,这是黄萎病的急性型症状。该病不矮缩,能结少量棉铃。有时黄萎病和枯萎病混合发生两种症状在同一棉株上显现,但症状常与侵入病原菌种类及数量相关,出现较复杂的情况,可通过剖检病茎鉴别。黄萎病,枯萎病都引致维管束变色。黄萎病变色较浅,多呈黄褐色;枯萎病颜色较深,多呈黑褐色或黑色。发病重的棉株茎秆,

中文学名拉丁学名危害对象国内分布危害特征本区分布涉及的乡镇分布面积(亩)是否分布有分布则填“1”枝条,叶柄的维管束全都变色。必要时镜检病原即可确诊。19)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ringspotvirus苋色藜,昆诺藜,黄瓜,烟草,菜豆,豇豆等福建,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安徽,河南,陕西,辽宁,黑龙江,河北,山东感病烟株叶面上出现黄色,褐色或白色轮纹,波浪状或不规则坏死斑纹。病斑最初褪绿变黄,后变成黄褐色坏死环或弧形斑,其周围有失绿晕圈。叶脉上的病斑呈条纹状,可破坏输导组织细胞,致使叶片枯死。茎和叶柄上也可产生褐色条斑,下陷溃烂。重病株矮化,叶片变小,品质差。烤后叶片重量轻,质劣。20)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avenaesubsp.citrulli甜瓜,西瓜,南瓜,黄瓜,新疆,甘肃苗期和成株均可发病。瓜苗染病沿中脉出现不规则褐色病变,有的扩展到叶缘,从叶背面看呈水浸状,种子带菌的瓜苗在发病后1-3周即死亡。西瓜果实染病,初在果实上部表面现数个几毫米大小灰绿色至暗绿色水渍状斑点,后迅速扩展成大型不规则的水浸状斑,变病多始于成瓜向阳面,与地面接触处未见发病,瓜蔓不萎蔫,病瓜周围病叶上现褐色小斑,病斑通常在叶脉边缘,有时被一个黄色组织带包围,病斑周围呈水渍状是该病别于西葫芦,蜜瓜

中文学名拉丁学名危害对象国内分布危害特征本区分布涉及的乡镇分布面积(亩)是否分布有分布则填“1”其他细菌病害的重要特征。21)黄瓜靶斑病菌Corynesporacassiicola黄瓜河南,辽宁,宁夏又称“黄点子病”,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直径约1毫米左右。发病中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叶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体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后期病斑直径可达10~15毫米,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黑色霉状物,呈环状。黄瓜靶斑病与细菌性角斑病的区别:靶斑病病斑,叶两面色泽相近,湿度大时上生灰黑色霉状物;而细菌性角斑病,叶背面有白色菌脓形成的白痕,清晰可辨,两面均无霉层。黄瓜靶斑病与霜霉病的区别:靶斑病病斑枯死,病健交界处明显,并且病斑粗糙不平;而霜霉病病斑叶片正面褪绿,发黄,病健交界处不清晰,病斑很平。22)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runusnecroticringspotilarvirus苹果,桃,杏,樱桃,啤酒花,烟,西瓜,甜瓜,南瓜,西葫陕西造成果树的严重减产,品质降低。桃树有些在春季幼叶表现出褪绿环斑,坏死斑,但在夏季症状不易识别;有些在春季并无明显症状;有些症状表现为果实缝合线处有小

中文学名拉丁学名危害对象国内分布危害特征本区分布涉及的乡镇分布面积(亩)是否分布有分布则填“1”芦,菜豆,豌豆,向日葵等裂口。引起的病害为桃坏死环斑病。甜樱桃有些在春季幼叶表现出褪绿斑,坏死斑或穿孔,有的树体衰弱伴有主干或枝条流胶,有的植株在春季并没有发现明显的症状。苹果主要表现在叶片上,叶片上形成斑驳型,花叶型,条斑型,环斑型和镶边型等不同染病症状。感病树体生长缓慢,病树提早落叶,果实味淡,不耐贮藏。23)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Schl.f.sp.cubense(E.F.Sm.)Sny.&Hans香蕉海南,广东,福建成株期病株起初在下部的叶片及在外边的叶鞘先呈现特异的黄色,这种黄色病变初表现于叶片边缘,后逐渐向中肋扩展,发病后的叶子迅速萎蔫,叶柄在靠近叶鞘外折曲下来,在几天之内,其他叶子相继下垂,由黄色变呈褐色而干枯。也有一些叶子没有变黄便垂挂下来,倒挂于假茎的四周。一般假茎中心的最后一张顶叶,往往很迟伸出或不能抽出。经过一段时间后,整株枯死,形成一条枯杆,倒挂着干枯的叶子。有些病株假茎外面近地面处起,还常表现一条或长或短的纵裂缝。当罹病初期在病株下部根茎

中文学名拉丁学名危害对象国内分布危害特征本区分布涉及的乡镇分布面积(亩)是否分布有分布则填“1”处横剖开观察,可见中柱髓部和皮层薄壁组织间,有黄色或红棕色的斑点。这是被病原菌侵染后坏死的维管束。这种变色也有集中在髓部和外皮层之间的,内皮层内面维管束形成一圈坏死。若纵向剖开病株根茎,可看到初发病的组织有黄红色病变的维管束,近茎基部,病变颜色很深,越向上病变颜色渐渐变淡。在根部木质导管上,常产生红棕色病变,一直延伸至根茎部;至后期,大部分根变黑褐色而干枯。病茎旁所生吸芽的导管也会受侵染,纵剖球茎,可以看到红棕色的维管束从母株延伸侵染的迹象。病害严重的植株,整个球茎内部明显地变为深红色及棕褐色,中柱和内层的叶鞘变褐色;剖开病组织,有种特异而不疋臭的气味。只有在其他微生物再次侵染后,才腐烂发臭。24)苜蓿黄萎病菌Verticilliumalbo-atrumReinke&Berthold苜蓿新疆病植株的小叶顶部,初期出现“V”形褪绿斑,一些顶部小叶片变窄,向上纵卷。病害进一步发展,小叶失水变干,脱落,常留下变硬,褪

中文学名拉丁学名危害对象国内分布危害特征本区分布涉及的乡镇分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