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说课稿_第1页
《将相和》说课稿_第2页
《将相和》说课稿_第3页
《将相和》说课稿_第4页
《将相和》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将相和》说课稿恭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课《将相和》。一、说教材(一)、说教学理念传统的语文教学一味地强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而语文创新教育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建立开放的语文教学体系。因此我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角色,创造性地把握、运用教材方面做出了斗胆的尝试,力求体现:⑴、使用教材一“活”(2)、学习方式一“新”(3)、训练过程一“实”(4)、教学方法一“巧”(二)、说教材简析这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一篇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海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廉颇知错就改以及他们两人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协作的品质。将相“和”与“不和”,既有表面原因,又有内在因素。将相和好实际上是缘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三)、说学习目标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进行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现有生活实际及本身具有的深度,结合本课教材特点和在全册本组所处的位置,以及本组的训练重点“ ”,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2、过程与方法:继续运用抓住人物言行深入体味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感受人物的品质,并学习这种写作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再到和的转变过程,感受人物形象,体味人物的爱国思想。(四)、说学习重难点根据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对语言的积累、感悟、运用”,和本组训练重点“ ”,我将我将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在阅读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和人物语言体味人物特点,理解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把握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体味蔺相如、廉颇的高尚品质,以此作为重难点。二、说教法1、引导自主阅读法《新课程》明确提出,要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为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力求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而避免教师细致地分析讲解,使教师真正成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2、重点感悟法:因为课文长、容量大,为了避免四平八稳,这节课主要是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的描写反复朗读、揣摩,理解课文,体味人物思想。3、扶放结合法:教师扶着学生学习负荆请罪的故事,感悟廉颇的品质,让学生总结学法,进而自主学习完璧归赵和港池之会,感悟蔺相如的品质和爱国之心。此外我还运用了过渡语激情法,因材施教法等,借助课件,从点上突破,层层深入体味中心。三、说学法1、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促进学生不同的思维碰撞,形成文本的多元解读,丰富文本的内涵,渗透“做人,要做一个善于合作的人”的教育。2、读想结合法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想象人物心理,这样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蔺相如的顾全大局,足智多谋、爱国之心和廉颇的知错就改,感受文字的精彩和语言的妙不可言,充分享受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3、多种形式朗读法在学习课文时,我将运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在反复读的过程中,使学生深化认识,升华情感。4、想象拓展法:挖掘教材的空白处,让学生开启想象的闸门,拓展思维,抒发内心的情怀,发表独立的见解,揣摩人物的内心,产生情感共鸣。四、说教学程序(一)、交流资料,释题设疑1、课前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并做好适当摘录,在上课之前交流,了解当时的情况。(学生说“战国七雄”,说“完璧归赵”,说《史记》)通过在课前几分钟的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获取多方面的知识信息,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为顺利地读懂课文打下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查阅资料的好习惯。2、今天学习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秦国和赵国之间。板书课题《将相和》,谁能说说对将相和的理解?交流完资料,学生对“将”“相”“和”三字进行理解。然后由“和”字引出“不和”。此时教师可设疑激趣:那末,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失和?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言归于好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索一下。(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学生带问题默读全文,边读边思量,最后通过讨论,初步理出故事的来龙去脉,总结出课文讲了三个小故事分别是“完璧归赵”、“海池之会”即前两个故事是失和的原因,第三个故事是事情的结果。(三)重点感悟,突破重点整体来说,《将相和》一文篇幅较长,三个故事的处理不能平均用力。我将扶放结合,先通过结合廉颇的语言,重点感悟廉颇的人物形象,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渗透一些学习方法或者思路(先质疑,然后反复读,再找重点词句体味、结合资料等方法),然后发挥群体优势,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自学描写蔺相如的文本,重点感悟蔺相如的人物形象,做到长文短讲,省时高效地突破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1、读议悟法、品味廉颇(这一环节在老师的帮扶下完成)。首先,以矛盾冲突为切入点,我结合“负荆请罪”这个故事,指导学生精读廉颇不服气的语句,出示“上卿”职位的解释,让学生充分感受蔺相如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什么感觉?读出他的不服气,再出示廉颇功绩的资料和廉颇的话,让学生读出他的居功自傲,总结写法,语言描写。接着我说“廉颇前面还不服气,后面是怎么做的呢?”过渡,让学生交流廉颇负荆请罪的句子,自由讨论对廉颇的新认识,尽可能地站在人物的立场体味他当时的心理,从而读出人物的品质一一知错就改。最终通过学生的读和发言,总结出这样的结论:廉颇为了国家,发自内心的知错就改的高贵品质。设计问题,廉颇先后不同态度的描写叫什么?学生总结:对照。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句段体味人物特点”,渗透了学法(抓重点语句、抓人物言行,对照)的指导,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为以下放手自学作好了铺垫。2、三品蔺相如(这一环节以学生自学完成)(1)、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结合“完璧归赵”和“港池之会”两个故事,小组研读:在文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蔺相如?自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在熟读、精读中理解课文内容。(2)、小组汇报,精彩点拨一品蔺相如的“勇敢”当蔺相如看到秦王并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时,他就理直气壮地说了这么一段话:“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其中的“撞”字就是一个很好的抓点,这一“撞”,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二品蔺相如的“机智”可以抓住“看”体味蔺相如能察言观色,准确地揣摩人的心理,他采用“金蝉脱壳”之计将和氏璧从秦王手中拿了过来;接着紧扣“理直气壮”,让学生去读、去演,读演结合,感受蔺相如的智中有勇;接着通过引导,让学生了解蔺相如相继采用“缓兵之计”明着是要秦王举行授城仪式,实际上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故意迟延时间送璧回国,从而深切地体味蔺相如勇中有谋。三品蔺相如的“爱国”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了让学生的思想在课堂中活跃起来,所以第9自然段我采用了师生讨论的教学方式,抛出问题:“蔺相如明知秦王不会授城,为什么不和手下人一起化装回赵国?你觉得他这样做好不好?”这一问,与学生的思维来了一个链接,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斗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在尊重学生答案的同时,联系课文第17自然段中蔺相如与手下人的对话,在此基础上适时引导学生感受蔺相如的不怕牺牲、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此时回归课题,其实廉颇和蔺相如有一个共同的地方?(爱国之心)(四)巧妙设问,总结写法我用巧妙的设问使学生置身文章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文中的那个人物?”纵情地倾吐自己的心声。借助这样的情境,我进一步激发:“你们知道吗,课文是怎么把这些人物写的这么生动的?”学生总结学法(通过典型事例抓住人物言行),同时我不失时机地出示《史记》中古代名人的资料,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五)、拟写故事,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是引导学生结合本课的写作方法,以“我身边的人”为题或者自己拟题写一个故事,也可以搜集史记故事。让学生写故事、搜集故事,不仅能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写作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