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管理_第1页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管理_第2页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管理_第3页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管理_第4页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管理神经外科123神经外科疾病概述术后护理要点并发症观察和处理4出院健康指导目录ONTENTSC第一部分

神经外科疾病概述神经外科疾病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1.特发性面神经麻痹、2.三叉神经痛、3.格林巴利综合症、4.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重症肌无力、5.单神经病及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内肿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胶质瘤等脑血管疾病:脑梗、颅内血管畸形、脑缺血性、出血性疾病等功能性疾病:癫痫、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等脊椎脊髓疾病:脊柱和脊髓损伤、椎管内肿瘤、脊椎脊髓先天性疾病、脊髓血管病变等颅内感染性疾病:脑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结核瘤等根据手术急缓程度不同,将手术分类:择期手术部分手术施行的早晚,不致影响治疗效果,容许术前充分准备,达到一定的标准条件,再选择最有利的时机施行手术,如:颅骨修补成形术。施行手术的时间虽然可选择,但由于病情的需要,不宜过久延迟的手术,如:颅内肿瘤手术。

急诊手术部分患者入院后,经医生评估必须立即行手术治疗,否则危及生命,如急性颅内血肿、颅内占位病变发生脑疝时的手术等。限期手术内容手术前护理准备心理护理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饮食护理根据情况给予高蛋白(供给量为1.5~2.0g/d·kg,总量不超过120g/d,如鸡蛋、豆类等)、高热量(如牛奶、豆浆、鸡蛋、巧克力等)、高维生素(动物的肝脏、小米、大米、大豆、青菜等)、低脂(饮食清淡、少油,禁用肥肉、蛋黄,可食玉米、燕麦等)、易消化(豆腐、酸奶等),少渣食物(如豆浆、米汤、菜汁、果汁等),不能进食者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术前检查协助完善相关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心肺功能、CT、MRI(体内植有金属物者禁止做MRI)等排便训练术前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及便器的使用方法呼吸道准备吸烟患者戒烟,减少对呼吸道刺激,教会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的方法生活护理加强生活护理及相关健康教育,防止坠床、跌倒等意外发生第二部分

术后护理要点一.常规护理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切口和引流情况持续吸氧2~3L/min,持续心电监护躁动患者床档保护防坠床,必要时行四肢约束严密监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等若在原有基础上有异常改变,应高度重视,随时复查CT,排除是否有颅内出血二.体位护理全麻未清醒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全麻清醒后抬高床头15-30°脊柱手术,翻身时应轴型翻身,头颈和脊柱的轴线保持一致婴幼儿脑脊膜膨出修补术,术后切口应保持在高位后组颅神经受损、吞咽功能障碍者应取侧卧位较大肿瘤术后,患者瘤腔应保持高位经鼻蝶入路手术,术后应取半坐卧位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应取头低脚高位开颅术后应健侧卧位,幕下开颅术后的患者翻身时,应扶住头部,避免扭转脑干,影响呼吸三.管道观察和护理

1、保持通畅

(1)定时检查引流管,保持通畅,勿折叠、扭曲、压迫、堵塞管道。(2)每日倾倒引流液,及时观察并记录引流量、颜色、性状。无菌敷料包扎松紧度适宜三.管道观察和护理

(3)引流不畅的常见原因:引流管过细,被血凝块、破碎脑组织堵塞引流管放置过深,盘曲于创腔内,引流管的侧孔贴附于脑组织脑组织水肿及颅内血肿,压迫包裹引流管脑室引流不畅可能由于颅内压过低每4h离心方向挤压管道保通畅,勿牵拉三.管道观察和护理

(4)引流不畅的处理注意事项:调节引流管开关,及时通知医生处理适当放低引流瓶增加压力梯度,促进引流若不奏效,可挤捏引流管、旋转或适当退出引流管必要时应行CT检查,排除异常情况,应警惕颅内血肿三.管道观察和护理

2、妥善固定

(1)胶布二次固定,确保牢固性,引流管的长度应适宜,使患者的头部有适当的活动空间。高举平台法二次固定双重定标识清管路类型放置位置拔管时间注意事项脑室引流管高于侧脑室10~15cm术后3~4天,在使用抗生素情况下可适当延长至10~14天引流速度不能过快,引流量<500ml/日,拔管前1天试行抬高引流袋或夹闭引流管24小时,了解是否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创腔引流管早期高度与头部创腔一致术后2~4天48小时后根据引流性质决定高度,若量较多、色浅,应适当抬高引流袋,引流物血性且色深时,引流袋低于创腔硬膜外引流管引流袋低于创腔术后1~2天可适当给予负压引流硬膜下引流管引流袋低于创腔30cm术后3~5天头低脚高位,必要时让患者吹气球;术后不使用脱水剂也不限制水分摄入腰大池引流管引流袋悬吊于床下20cm术后7~10天控制引流速度,每分钟滴速不超过5滴,每日引流200~300ml,预防感染及时送检脑脊液脓腔引流管引流瓶低于脓腔30cm待脓腔闭合时拔除待术后24小时创口周围初步形成粘连后方可进行囊内冲洗3.不同引流管的护理要点三.管道观察和护理

4、预防感染(1)搬动患者时应先夹闭引流管(2)保持引流管与伤口或黏膜接触部位的无菌,渗血渗液及时更换,以防感染。切口、三通阀无菌纱布块包裹观敷料密闭状工无菌操作防漏防感染(3)每日定时按无菌操作原则更换引流袋,引流液超过引流袋一半时,即应倾倒,以防因液面过高所致的逆行感染。三.管道观察和护理

三.管道观察和护理5、观察并记录(1)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正常情况下手术当天引流液为暗红色,以后引流液逐渐变浅。若术后24小时后仍有新鲜血液流出,应通知医生,给予止血等药物,必要时再次进行手术止血。(2)感染后的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脑脊液的性状颜色:无色透明比重:1.004-1.005无红细胞、0-5个白细胞脑脊液蛋白:200-450mg/L糖定量检查:2.5-4.5mmol/L三.管道观察和护理

6、拔管

拔管后注意观察意识、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置管处有无脑脊液漏。尽早拔管颅内压正常24小时前试行夹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拔拔后观引流管健康教育1变换体位时注意保护引流管2不要用手抓挠伤口,防止感染3头部不要随意抬高或者降低4不要随意调节引流管的高度四.呼吸道护理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气管插管或口咽通气管的患者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和幅度、血氧饱和度,若出现不耐管或咳嗽、吞咽反射等,应及时通知医生拔管定时为患者翻身、叩背,有条件者可使用排痰仪排痰五.止痛与镇静开颅术后患者如诉头痛,应分析头痛的原因,及时通知医生,然后对症处理;(1)切口疼痛,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2)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痛,发生在脑水肿高峰期,即术后2~4天(3)术后血性脑脊液刺激脑膜引起的头痛,需行腰椎穿刺术引流血性脑脊液(4)颅内低压引起的头痛,脑脊液外漏或脑脊液引流过度,可以缝合漏口、抬高引流瓶位置、鼓励患者饮水、取头低位或椎管内注射10ml生理盐水(5)颅脑术后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头痛都不宜使用吗啡和杜冷丁六.癫痫观察及护理注意观察有无癫痫发作,及时给予抗癫痫药物(1)癫痫预防:术后根据病情一定要准时间,准剂量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防止手术后早期癫痫发作。

静脉注射药物可选:丙戊酸钠,苯巴比妥钠,左乙拉西坦;

口服药物可选:奥卡西平、丙戊酸钠等(2)注意观察有无癫痫的先兆症状及表现,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六.癫痫观察及护理(3)癫痫的护理:癫痫发作时专人看护,将患者头偏向一侧,迅速揭开衣领裤带,将软物垫于上下牙齿之间,以防咬伤舌头,加置床栏,防止坠床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呕吐物及时清理;加大氧气流量,遵医嘱缓慢静推地西泮,注意观察患者呼吸不可强行按压抽搐的肢体,以防脱臼及骨折减少不必要的声光等刺激,保持病室安静密切观察抽搐发作的情况并记录,特别注意瞳孔,意识及抽搐部位和持续时间,间隔时间七.高颅内压的观察及护理注意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的征象:

密切观察病情、瞳孔、意识的变化,有无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的症状,正确判断颅内高压,必要时随时复查CT,有条件者行颅内压监测。(1)一般处理:给予抬高床头15~30°,吸氧,清淡饮食,每日食盐量<2g,同时遵医嘱补充因脱水失去的水分;协助患者生活护理;慎用镇静、止痛、止吐、降压药,忌用哌替啶及吗啡。七.高颅内压的观察及护理(2)防止颅内压突然升高的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给予心理护理,避免因情绪波动引起颅内压增高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咳嗽预防便秘预防和控制癫痫第三部分

并发症观察和处理一.术后出血(1)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出血多发生于术后24~48小时内(2)有幕上血肿的症状:意识障碍加深、患侧瞳孔进行性散大,血压增高、脉压差增大、呼吸深慢、脉搏缓慢有力,呈现Cushing反应以及颅内高压症状(3)脑室内术后出血可有高热、抽搐、昏迷、生命体征严重紊乱(4)引流管内有大量的鲜血流出一.术后出血观察要点:(1)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2)动态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等,若在原有基础上有异常改变,应高度重视,随时复查CT,排除颅内出血(3)遵医嘱给予止血类药物必要时行血肿清除术二.术后感染(1)切口感染:多发生在术后3~5天。临床表现:患者感到切口再次疼痛,局部有明显红、肿、压痛及脓性分泌物,头皮所属淋巴结肿大。(2)颅内感染:多发生在术后3~4天。临床表现:头痛、呕吐、发热、嗜睡,甚至出现谵妄和抽搐,脑膜刺激征阳性,腰穿脑脊液浑浊,白细胞增加并可查见脓球。(3)肺部感染:多发生在术后1周,肺部感染如不能及时控制,可因高热导致或加重脑水肿,甚至发生脑疝。二.术后感染(1)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2)保持呼吸道通畅(3)保持引流管无菌,避免引流液逆流引起逆行感染(4)遵医嘱使用抗生素(5)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护理及观察要点:三.中枢性高热丘脑下部、脑干、上颈髓损害均可引起中枢性体温调节障碍,多发生于手术后12~48小时内,体温高达40℃。处理要点:注意监测体温,中枢性高热往往不易控制,物理降温效果差,应及时冬眠低温疗法(亚低温治疗)发生原因:四.危急重症危急重症观察要点处理措施脑疝(1)观察有无剧烈头痛:头痛是进行性加重,且伴恶心、喷射性呕吐,可考虑为脑疝(2)观察瞳孔变化:观察两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的灵敏度。(3)观察意识情况:通过交谈、疼痛刺激及肢体活动情况来判断意识障碍程度。(4)观察生命体征:血压升高、脉搏变慢有时约40~50次/分,呼吸深慢,是颅内压增高的早期症状。(1)发现脑疝先兆的症状,立即告知医师,同时给予脱水药物(20%甘露醇)快速静滴,以降低颅内压。(2)迅速做好术前准备,以便进行手术治。(3)呼吸停止应迅速进行气管插管,并使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4)对血肿部位已确定的病人,情况紧急时配合医师行血肿腔穿刺外引流。(5)对颅内压增高病人一般禁忌腰穿和高压灌肠。脑出血(1)出血多发生于术后24~48小时内。(2)有幕上血肿的症状:意识障碍加深、患侧瞳孔进行性散大,血压增高、脉压差增大、呼吸深慢、脉搏缓慢有力,呈现Cushing反应以及颅内高压症状。(3)脑室内术后出血可有高热、抽搐、昏迷、生命体征严重紊乱(1)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2)动态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等,若在原有基础上有异常改变应高度重视,随时复查CT,排除颅内出血。(3)遵医嘱给予止血类药物必要时行血肿清除术(4)若患者烦躁应给予适当的处理第四部分

出院健康指导病人自我管理:主动参与疾病管理,调节自我行为和情绪鼓励病人定期进行门诊康复、随访:

能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对维持肢体功能和预防疾病复发十分重要建议病人主动参与集体康复训练:增强病人间的沟通和康复信心,使病人主动参与到康复训练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