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方案苯和甲苯_第1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方案苯和甲苯_第2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方案苯和甲苯_第3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方案苯和甲苯_第4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方案苯和甲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苯-甲苯分离过程筛板式精馏塔设计者:班级化工2009级(1)班姓名郑健学号2009071976日期2012年6月26日指导教师:(签名)设计成绩:日期单位: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系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328652132”1ﻩ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流程说明ﻩPAGEREF_Toc328652132\h4HYPERLINK\l"_Toc328652133”1.1ﻩ概述ﻩPAGEREF_Toc328652133\h4HYPERLINK\l"_Toc328652134"1.1.1ﻩ精馏原理ﻩPAGEREF_Toc328652134\h4HYPERLINK\l"_Toc328652135"1.1。2ﻩ精馏塔选定 PAGEREF_Toc328652135\h4HYPERLINK\l”_Toc328652136"1.2 设计方案的确定 PAGEREF_Toc328652136\h4HYPERLINK\l”_Toc328652137"2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PAGEREF_Toc328652137\h5HYPERLINK\l"_Toc328652138"2.1 原料液及塔顶和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ﻩPAGEREF_Toc328652138\h5HYPERLINK\l”_Toc328652139”2。2ﻩ原料液及塔顶和塔底的摩尔分率 PAGEREF_Toc328652139\h5HYPERLINK\l"_Toc328652140"2.3ﻩ物料衡算ﻩPAGEREF_Toc328652140\h5HYPERLINK\l”_Toc328652141"3 塔数的确定ﻩPAGEREF_Toc328652141\h6HYPERLINK\l”_Toc328652142"3.1 理论板层数的求取 PAGEREF_Toc328652142\h6HYPERLINK\l”_Toc328652143”3。1。1ﻩ相对挥发度的求取 PAGEREF_Toc328652143\h6HYPERLINK\l”_Toc328652144"3.1。2ﻩ求最小回流比及操作回流比ﻩPAGEREF_Toc328652144\h6HYPERLINK\l"_Toc328652145”3.1.3ﻩ求精馏塔的气、液相负荷ﻩPAGEREF_Toc328652145\h7HYPERLINK\l”_Toc328652146"3。1.4ﻩ求操作线方程ﻩPAGEREF_Toc328652146\h7HYPERLINK\l"_Toc328652147"3.1.5ﻩ采用逐板法求理论板层数ﻩPAGEREF_Toc328652147\h7HYPERLINK\l"_Toc328652148”3.2ﻩ实际板层数的求取ﻩPAGEREF_Toc328652148\h8HYPERLINK\l"_Toc328652149"4ﻩ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ﻩPAGEREF_Toc328652149\h8HYPERLINK\l”_Toc328652150”4。1ﻩ操作压力的计算 PAGEREF_Toc328652150\h8HYPERLINK\l"_Toc328652151"4.2ﻩ操作温度的计算ﻩPAGEREF_Toc328652151\h9HYPERLINK\l"_Toc328652152”4.3 平均摩尔质量计算 PAGEREF_Toc328652152\h9HYPERLINK\l”_Toc328652153"4.4ﻩ平均密度计算ﻩPAGEREF_Toc328652153\h10HYPERLINK\l”_Toc328652154"4.4.1ﻩ气相平均密度计算 PAGEREF_Toc328652154\h10HYPERLINK\l"_Toc328652155"4.4.2 液相平均密度计算ﻩPAGEREF_Toc328652155\h10_Toc328652159"5。1 塔径的设计计算ﻩPAGEREF_Toc328652159\h13HYPERLINK\l”_Toc328652160"5.1。1ﻩ精馏段:ﻩPAGEREF_Toc328652160\h13HYPERLINK\l"_Toc328652161”5.1.2ﻩ提馏段:ﻩPAGEREF_Toc328652161\h14HYPERLINK\l"_Toc328652162”5.2ﻩ塔的有效高度的计算ﻩPAGEREF_Toc328652162\h15HYPERLINK5.5ﻩ塔板布置 PAGEREF_Toc328652167\h17HYPERLINK\l”_Toc328652168”5.5.1 精馏段:ﻩPAGEREF_Toc328652168\h17HYPERLINK\l"_Toc328652169”5.5.2ﻩ提馏段:ﻩPAGEREF_Toc328652169\h18HYPERLINK\l”_Toc328652170”6 流体力学验算ﻩPAGEREF_Toc328652170\h20HYPERLINK\l"_Toc328652171"6.1ﻩ塔板压强降ﻩPAGEREF_Toc328652171\h20HYPERLINK\l"_Toc328652172"6。1。1ﻩ精馏段:ﻩPAGEREF_Toc328652172\h20HYPERLINK\l"_Toc328652173"6.1.2ﻩ提馏段:ﻩPAGEREF_Toc328652173\h21HYPERLINK\l"_Toc328652174"6.2 液沫夹带量的校核ﻩPAGEREF_Toc328652174\h21HYPERLINK\l"_Toc328652175"6。2。1ﻩ精馏段:ﻩPAGEREF_Toc328652175\h21HYPERLINK\l"_Toc328652176"6.2。2ﻩ提馏段:ﻩPAGEREF_Toc328652176\h22HYPERLINK\l"_Toc328652177"6.3ﻩ溢流液泛的校核 PAGEREF_Toc328652177\h22HYPERLINK\l"_Toc328652178”6。3。1ﻩ精馏段:ﻩPAGEREF_Toc328652178\h22HYPERLINK\l"_Toc328652179"6。3.2ﻩ提馏段:ﻩPAGEREF_Toc328652179\h23HYPERLINK\l"_Toc328652180”6。4ﻩ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的校核ﻩPAGEREF_Toc328652180\h23HYPERLINK\l"_Toc328652181”6.4.1ﻩ精馏段:ﻩPAGEREF_Toc328652181\h23HYPERLINK\l"_Toc328652182”6.4.2ﻩ提馏段: PAGEREF_Toc328652182\h23HYPERLINK\l"_Toc328652183"6。5ﻩ漏液点的校核ﻩPAGEREF_Toc328652183\h23HYPERLINK\l"_Toc328652184”6。5.1 精馏段:ﻩPAGEREF_Toc328652184\h23HYPERLINK\l"_Toc328652185"6.5.2ﻩ提馏段: PAGEREF_Toc328652185\h24HYPERLINK\l"_Toc328652186"7ﻩ塔板负荷性能图(以精馏段为例)ﻩPAGEREF_Toc328652186\h25HYPERLINK\l"_Toc328652187"7.1ﻩ漏液线ﻩPAGEREF_Toc328652187\h25HYPERLINK\l”_Toc328652188"7.2ﻩ液沫夹带线ﻩPAGEREF_Toc328652188\h25HYPERLINK\l"_Toc328652189”7.3 液相负荷下限线 PAGEREF_Toc328652189\h26HYPERLINK\l”_Toc328652190"7.4ﻩ液相负荷上限线ﻩPAGEREF_Toc328652190\h26HYPERLINK\l”_Toc328652191”7。5ﻩ液泛线ﻩPAGEREF_Toc328652191\h27HYPERLINK\l"_Toc328652192”7。6ﻩ负荷性能图及操作弹性 PAGEREF_Toc328652192\h28HYPERLINK\l"_Toc328652193"8ﻩ计算结构汇总表ﻩPAGEREF_Toc328652193\h29HYPERLINK\l"_Toc328652194"9ﻩ小结ﻩPAGEREF_Toc328652194\h30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流程说明概述精馏原理利用从塔底部上升的含轻组分较少的蒸气,与从塔顶部回流的含重组分较少的液体逆流接触,同时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使原料得到分离。同时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是在精馏塔中实现的。塔板上有一层液体,气流经塔板被分散于其中成为气泡,气、液两相在塔板上接触,液相吸收了气相带入的热量。使液相中的易挥发组分汽化,由液相转移到气相;同时,气相放出了热量,使气相中的难挥发组分冷凝,由气相转移到液相。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的同时进行是汽化、冷凝潜热相互补偿.精馏就是多次而且同时进行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使混合液得到分离的过程。精馏塔选定精馏是气液两相之间的传质过程,而传质过程是由能提供气液两相充分接触的塔设备完成,并要求达到较高的传质效率。根据塔内气液接触部件的结构型式,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板式塔内设置一定数量塔板,气体以鼓泡或喷射形式穿过板上液层进行质量、热量传递,气液相组成呈阶梯变化,属于逐级接触逆流操作过程。填料塔内装有一定高度的填料层,液体自塔顶填料表面下流,气体逆流而上,与液相接触进行质量、热量传递,气液相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属于微分接触操作过程。我们选择的是板式塔.板式塔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降液管的塔板,如泡罩、浮阀、筛板等;另一类是无降液管塔板,如栅板、穿流式波纹板等。工业上应用较多的是前者。这里,我们选择的是具有降液管的筛板塔。筛板塔是在塔板上钻有均匀分布的筛孔,上升气流经筛孔分散、鼓泡通过板上液层,形成气液密切接触的泡沫层(或喷射的液滴群).筛板塔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维修方便,造价低,相同条件下生产能力高于浮阀塔。其缺点是稳定操作范围窄,小孔径筛板易堵塞,不适宜处理粘性大的、脏的和带固体粒子的液料。但设计良好的筛板塔仍具有足够的操作弹性,对易阻塞的物系可采用大孔径筛板。工业上对塔设备的主要要求:(1)生产能力大;(2)传质、传热效率高;(3)气流的摩擦阻力小;(4)操作稳定,适应性强,操作弹性大;(5)结构简单,材料耗用量小;(6)制造安装容易,操作维修方便。此外还要求不易堵塞、耐腐蚀等。实际上,任何塔设备都难以满足上述所有要求,因此,设计者应根据塔型特点、物系性质、生产工艺条件、操作方式、设备投资、操作与维修费用等技术经济评价以及设计经验等因素,依矛盾的主次,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塔型。设计方案的确定本设计任务为分离苯—甲苯混合物。对于二元混合物的分离,应采用连续精馏流程。设计中采用泡点进料,将原料液通过预热器加热至泡点后送入精馏塔内.塔顶上升蒸气采用全凝器冷凝,冷凝液在泡点下一部分加回流至塔内,其余部分经产品冷却器冷却后送至储罐。塔釜采用间接蒸汽加热,塔底产品经冷却后送至储罐。精馏塔的物料衡算原料液及塔顶和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甲苯的摩尔质量=92.13kg/kmol苯的摩尔质量=78.11kg/kmol=0.678。11+(1-0.6)92.13=83.718kg/kmol=0.9478.11+(1-0.94)92.13=78.9512kg/kmol原料液及塔顶和塔底的摩尔分率η=0.95f=6700kg/hF===80.03Kmol/hη==0.94所以D=48.02Kmol/h由物料衡算D+W=FF=D+W,所以W=32.01Kmol/h所以:=0。0899物料衡算原料处理量F===80.03Kmol/h总物料衡算F=D+WD+W=F联立解得D=48.02kmol/hW=32.01mol/h塔数的确定理论板层数的求取相对挥发度的求取有内插法可计算塔顶、塔釜的气液相组成塔顶:0.863塔釜:0.2150.7852。492.772.63求最小回流比及操作回流比泡点进料:故最小回流比为==取操作回流比为R=1.7=1.70。71=1.207求精馏塔的气、液相负荷求操作线方程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a)提馏段操作线方程(b)采用逐板法求理论板层数由得将=2.63代入得相平衡方程(c)联立(a)、(b)、(c)式,可自上而下逐板计算所需理论板数.因塔顶为全凝则由(c)式求得第一块板下降液体组成利用(a)式计算第二块板上升蒸汽组成为=0.547+0。426=0.547*0.856+0.426=0.894交替使用式(a)和式(c)直到,然后改用式(b)和式(c)交替计算,直到为止,计算结果见表1。表1板号123456789y0。900.8940.8420.7920。7420.6520.5140.3460.19x0.8560。7620.6700。591≤xF0.5220.4160。2870.1670.0819≤xW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为=9(包括再沸器)进料板位置实际板层数的求取全塔效率为0。545,则有(包括再沸器)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操作压力的计算塔顶的操作压力每层塔板的压降进料板压力塔底操作压力精馏段平均压力提馏段平均压力操作温度的计算依据操作压力,由泡点方程通过试差法计算出泡点温度,其中苯、甲苯的饱和蒸汽由安托尼方程计算,计算结果如下:塔顶温度进料板温度塔底温度精馏段平均温度=(81.264+90。65)/2=85.957提馏段平均温度平均摩尔质量计算塔顶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由理论板的计算过程可知,,x1=0.856进料板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由理论板的计算过程可知,,塔底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有理论版计算过程可知精馏段的平均摩尔质量为提馏段的平均摩尔质量为平均密度计算气相平均密度计算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计算,即精馏段气相平均密度提馏段气相平均密度ﻩﻩ液相平均密度计算液相平均密度计算依下式计算,即:塔顶液相平均密度的计算。由,查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表得:进料板液相平均密度的计算。由,查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表得:塔底液相平均密度的计算由,查手册得塔底液相的质量分率 精馏段的平均密度为:提馏段的平均密度为:液体平均表面张力的计算液相平均表面张力依下式计算,即:塔顶液相平均表面张力的计算.由,查液体表面张力共线图得:进料板液相平均表面张力的计算.由,查液体表面张力共线图得:由,查手册得ﻩ精馏段平均表面张力为:提馏段平均表面张力为:液体平均黏度计算液相平均黏度依下式计算,即:塔顶液相平均黏度的计算:由,查气体黏度共线图得:进料液相平均黏度的计算:由,查气体黏度共线图得:塔底液相平均黏度的计算:由,查气体黏度共线图得:精馏段液相平均黏度为:1提馏段液相平均黏度为:1塔及塔板的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塔径的设计计算精馏段:精馏段的气、液相体积流率为:由,式中C由求取,其中由筛板塔汽液负荷因子曲线图查取,图横坐标为0.033取板间距,,板上液层高度,则查筛板塔汽液负荷因子曲线图得取安全系数为0.7,则空塔气速为:按标准塔径圆整后为。塔截面积为:提馏段:提馏段的气、液相体积流率为ﻩﻩ 由式中,负荷因子由史密斯关联图查得,图的横坐标为取板间距,板上清液层高度取,则由史密斯关联图,得知气体负荷因子取安全系数为,则空塔气速为按标准塔径圆整后为塔截面积为实际空塔气速为塔的有效高度的计算精馏段有效高度为:提馏段有效高度为:在进料板上方开一人孔,其高度为0.8m,塔的实际高度的计算精馏塔的有效高度为:溢流装置的计算精馏段:因塔径,可选用单溢流弓形降液管,采用凹形受液盘。各项计算如下:堰长取溢流堰高度由,选用平直堰,堰上液层高度由下式计算,即:近似取E=1,则取板上清液层高度故弓形降液管宽度和截面积:由,查弓形降液管参数图得:则:,验算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即:故降液管设计合理。降液管底隙的流速,则:故降液管底隙高度设计合理.选用凹形受液盘,深度。提馏段:因塔径,所以可选取单溢流弓形降液管,采用凹形受液盘。各项计算如下:堰长可取溢流堰高度由选用平直堰,堰上层液高度由式计算近似取,则取板上清液层高度故弓形降液管宽度和截面积:由查图得故降液管底隙的流速取则故降液管底隙高度设计合理选用凹形受液盘,深度。塔板布置精馏段:塔板的分块.因,所以选择采用分块式,塔板可分为3块。边缘区宽度确定:取,开孔区面积计算.开孔区面积计算为:其中故筛孔数与开孔率筛孔计算及其排列.本设计的物系没有腐蚀性,可选用碳钢板,取筛孔直径筛孔按正三角形排列,取孔中心距为筛孔的数目为开孔率为:气体通过筛孔的气速为:提馏段:塔板的分块.因,所以选择采用分块式,塔板可分为3块.边缘区宽度确定:取,开孔区面积计算。开孔区面积计算为:其中故筛孔数与开孔率筛孔计算及其排列。本设计的物系没有腐蚀性,可选用碳钢板,取筛孔直径筛孔按正三角形排列,取孔中心距为筛孔的数目为开孔率为:气体通过筛孔的气速为:流体力学验算塔板压强降精馏段:干板阻力计算。干板阻力由下式计算:由,查筛板塔汽液负荷因子曲线图得故气体通过液层的阻力计算。气体通过液层的阻力由下式计算,即查充气系数关联图得。故液柱(3)液体表面张力的阻力计算液体表面张力所产生的阻力由下式计算,即:液柱本设计系常压操作,对板压降本身无特殊要求.提馏段:干板阻力计算。干板阻力由下式计算:干板的阻力按公式计算并由可,查得故液柱气体通过液层的阻力计算。气体通过液层的阻力按公式计算查得故液柱液体表面张力所产生的阻力由下式计算,即:液柱本设计系常压操作,对板压降本身无特殊要求。液沫夹带量的校核精馏段:液沫夹带量由公式计算。由故故本设计中液沫夹带量在设计范围之内。提馏段:液沫夹带量由公式计算由故故本设计中液沫夹带量在设计范围之内。溢流液泛的校核精馏段:为防止塔内发生液泛,降液管内液高度应服从下式关系,即苯—甲苯属于一般物系,取,则液柱而液柱故降液管内的当量清液高度液柱则故在本设计不会发生溢流液泛。提馏段:为防止塔内发生液泛,降液管内液高度应服从下式关系,即苯-甲苯属于一般物系,取,则液柱而液柱故降液管内的当量清液高度液柱则故在本设计不会发生溢流液泛.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的校核精馏段:ﻩ为避免发生严重的气泡夹带现象,通常规定液体在降液管的停留时间不小于ﻩ液体在降液管内的停留时间为不会产生严重气泡夹带。提馏段:为避免发生严重的气泡夹带现象,通常规定液体在降液管的停留时间不小于 液体在降液管内的停留时间为不会产生严重气泡夹带。漏液点的校核精馏段:设漏液点的孔速,相应的动能因子(以为基准)故塔板上当量清液高度为查得此漏液点的干板压降对筛板塔,漏液点气速可由下式计算,即因计算值与假定值接近,故计算正确塔板的稳定系数可由下式计算,即故在本设计中无明显漏液。提馏段:设漏液点的孔速,相应的动能因子(以为基准)故塔板上当量清液高度为查得此漏液点的干板压降对筛板塔,漏液点气速可由下式计算,即因计算值与假定值接近,故计算正确塔板的稳定系数可由下式计算,即在本设计中无明显漏液。塔板负荷性能图(以精馏段为例)漏液线由得在操作范围内,任取几个值,依上式计算出值计算结果列于下表由上表数据即可作出漏液线1。液沫夹带线以为限,求关系如下:故整理得ﻩ在操作范围内,任取几个值,依上式计算出值计算结果列于下表由上表即可作出液沫夹带线2。液相负荷下限线对于平流堰,取堰上液层高度作为最小液体负荷标准,则取,则据此可做出与气体流量无关的垂直液相负荷下限线3。液相负荷上限线以作为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的下限,由下式故据此可以作出与气体流量无关的垂直液相负荷上限4。液泛线令联立得忽略、,将与、和、与的关系代入上式,得式中将有关数据代入,得故在操作范围内,任取几个值,依上式计算出值计算结果列于下表负荷性能图及操作弹性在负荷性能图上,作出操作点A,连接OA,即作出操作线。由图二可看出,该筛板的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