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朱唐庄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天津市朱唐庄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天津市朱唐庄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天津市朱唐庄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天津市朱唐庄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天津市朱唐庄中学2023-2024学年度10月考试高三历史一、选择题1.甲骨文中有“蜀受年”“蜀不受年”等记载,这里的“年”是农业丰收之意。到伐纣时,古蜀和西南地区的庸、羌等民族,一起参加了伐纣灭商的战争。这些记载表明古蜀地区()A.战争频繁发生 B.和中原地区早有联系C.民族杂居生活 D.受中原王朝直接管辖2.《诗经》中有关于商周时期“千耦其耘”“十千维耦”之类对大规模集体耕作状况的描述。形成这种劳动状况的根源在于()A.井田制下的农业生产需要 B.农具简陋生产技术落后C.征收赋税征发徭役的需要 D.铁犁牛耕推动经济发展3.如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统一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4.李悝变法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名言;墨家提出“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的思想;名家邓析提出“无厚”主张,他说“君有三累……惟亲所信”。这反映出战国时期()A.主要思想流派阶级属性相同 B.思想领域趋同色彩明显加强C.时局变动促进思想领域多元化 D.新兴阶层要求变革现实政治5.钱穆认为:封建制逐步破坏,郡县制逐步推行,自春秋至战国已然。虽封建遗形尚未全绝,然终不能再兴……自景、武下逮东汉,封建名存实亡,尺土一民,皆统于中央。这说明秦汉A.结束分封制,实施郡县制 B.开创并巩固中央集权制度C.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D.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6.汉王朝以孝治天下,并把孝纳入官吏选举制度之中,成为个人社会评价的重要依据。士大夫能持服三年者,身价倍增,如铫期为父服丧三年,乡里称之;如果遇丧不奔,往往身败名裂,如元帝时陈汤“父死不奔丧”,为司隶校尉弹劾而下狱。这说明当时()A.治国理念影响社会风气 B.选官制度存在严重弊端C.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哲学 D.民众道德水平普遍提升7.东晋时期,“二王”的楷书笔法清新脱俗,结构玄远天然,带有一种“山林气”;唐代楷书则形成了严谨、理性、节制、庄严的风格,表现出端正严谨的“庙堂气”。由此可知()A.道德观念影响艺术评价 B.科举制影响书法风格演变C思想演变影响书法特征 D.唐代书法受佛教影响较深8.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9.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奔成都,途中发生兵变,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以下为若干记载。有学生以下述材料探究杨贵妃之死,下列推论正确是()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唐】刘禹锡《马嵬行》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五代】刘昫等《旧唐书》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宋】司马光《资治通鉴》A.《马嵬行》选材来自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B.《旧唐书》《资治通鉴》作为史料,应注意作者的立场C.《资治通鉴》成书晚于《旧唐书》,故可信度相对较低D.《资治通鉴》较多细节描写,还原了杨贵妃之死的真相10.唐代杜佑所撰《通典》200卷,分作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九门,与先前“正史”中志书相比较,将食货置于第一门。这种门类次序的确定,实反映了社会历史运行的基础是()A.物质生活 B.阶级关系 C.土地制度 D.思想观念11.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12.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A.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B.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C.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D.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13.根据《松江府志》记载:“(明朝中后期)乡村纺织,尤尚精致,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这反映了此时松江地区A.家庭纺织业的商品化 B.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C.雇佣关系的普遍出现 D.纺织技术的重大改进14.德国学者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指出,中国不仅是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也占据着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全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大约一半。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发生,直接缘于中国经济和中国人民在世界市场上所具有的异乎寻常的巨大的且不断增长的生产能力、技术、生产效率、竞争力和出口能力。据此判断,这个历史时期是指()A.隋唐时期 B.宋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民国时期15.清中期江南地区的丝织业繁荣,《双林镇志》曾记载:“近镇数村以织绢为业,男子或从事绞线,常出市买丝卖绢,田功半荒,而衣帛食鲜,茶馆食肆中醉酒呼号者亦复不少矣”。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 B.小农经济的发展严重受阻C.江南地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农村生产商品化趋势加强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据《论语》《孟子》(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材料二“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聚天下不难矣。”“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是故诸侯之博大,实好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韩非子》(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材料三董仲舒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汉书》(3)材料三中,董仲舒看到“至今不可善治”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春秋大一统”。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历史意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一年两熟稻麦复种的耕作方式,但实行之初种植规模并不大。这种耕作方式要求收麦与插秧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完成,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平原地区稻麦复种规模大于山区。南宋时,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下。在地少人多的情况下,稻麦复种制得到推广,土地利用率提高了一倍。同时,加大了精耕细作的力度,亩产进一步提高。北宋中期江南部分地区平均人口密度简表地区主要地形平均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苏州、湖州、常州、秀州平原104温州、台州丘陵55歙州、睦州山区30——摘编自《中国通史》等运用材料,自拟一个与宋代江南经济发展相关的题目,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

天津市朱唐庄中学2023-2024学年度10月考试高三历史一、选择题1.甲骨文中有“蜀受年”“蜀不受年”等记载,这里的“年”是农业丰收之意。到伐纣时,古蜀和西南地区的庸、羌等民族,一起参加了伐纣灭商的战争。这些记载表明古蜀地区()A.战争频繁发生 B.和中原地区早有联系C.民族杂居生活 D.受中原王朝直接管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甲骨文中有关于古蜀地区的记载,说明当时商朝和古蜀已有经济联系,并且农业在古蜀地区占有重要的位置。周武王伐纣时,古蜀和西南地区的民族,一起参加了伐纣灭商的战争,说明古蜀和周朝有政治联系,B项正确;材料仅提到伐纣,无法得出战乱频繁,排除A项;材料提到了古蜀和西南地区的庸、羌等民族支持伐纣,没有涉及到民族杂居的信息,排除C项;“直接管辖”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2.《诗经》中有关于商周时期“千耦其耘”“十千维耦”之类对大规模集体耕作状况的描述。形成这种劳动状况的根源在于()A.井田制下的农业生产需要 B.农具简陋生产技术落后C.征收赋税征发徭役的需要 D.铁犁牛耕推动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诗经》中有关于商周时期‘千耦其耘’‘十千维耦’之类对大规模集体耕作状况的描述。”可知,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需进行大规模的集体劳作才能完成劳动任务,反映出当时农具简陋生产技术落后,B项正确;井田制下的农业生产需要是社会现象,而非根源,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农业耕作,而非征收赋税征发徭役,排除C项;铁犁牛耕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3.如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答案】C【解析】【详解】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场景,也展现了唐代美术发展水平,承载着史学研究和艺术审美双重价值,C项正确;西域指新疆以及更西的地方,《步辇图》的画面上没有反映西域风情,A项错误;《步辇图》中没有体现市民生活和市井风情,B项错误;《步辇图》中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情景,没有体现浪漫主义重视想象、突出情感等特点,D项错误。4.李悝变法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名言;墨家提出“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的思想;名家邓析提出“无厚”主张,他说“君有三累……惟亲所信”。这反映出战国时期()A.主要思想流派阶级属性相同 B.思想领域趋同色彩明显加强C.时局变动促进思想领域多元化 D.新兴阶层要求变革现实政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法家、墨家和名家代表人物提出了崇尚人才、打破世卿世禄和选贤任能的主张,反映出当时的新兴阶层要求变革现实政治,D项正确;据所学,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法家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排除A项;据所学,法家、墨家和名家代表的阶级属性不同,核心主张有着明显差异,排除B项;材料体现出墨家、名家、法家都主张选贤任能,并未强调不同学派思想的差异及多元化,排除C项。故选D项。5.钱穆认为:封建制逐步破坏,郡县制逐步推行,自春秋至战国已然。虽封建遗形尚未全绝,然终不能再兴……自景、武下逮东汉,封建名存实亡,尺土一民,皆统于中央。这说明秦汉A.结束分封制,实施郡县制 B.开创并巩固中央集权制度C.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D.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封建制逐步破坏,郡县制逐步推行,自春秋至战国已然……皆统于中央”可知,从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的推行到西汉时期“皆统于中央”,说明郡县制的实行,开创并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B项正确;根据材料“建遗形尚未全绝”、“封建名存实亡”可知,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郡县制的实行,开创并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没有体现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内容,排除C、D两项。故选B项。6.汉王朝以孝治天下,并把孝纳入官吏选举制度之中,成为个人社会评价的重要依据。士大夫能持服三年者,身价倍增,如铫期为父服丧三年,乡里称之;如果遇丧不奔,往往身败名裂,如元帝时陈汤“父死不奔丧”,为司隶校尉弹劾而下狱。这说明当时()A.治国理念影响社会风气 B.选官制度存在严重弊端C.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哲学 D.民众道德水平普遍提升【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朝以孝治理国家,把孝纳入选官制度和监督官员中,促使孝道成为评价个人的重要依据,从而影响社会风气。A项正确;选官制度重视孝道说明统治者重视官员品行,是进步的表现,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哲学,但汉朝以孝治天下从汉惠帝就推行了,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对士大夫和官员的道德影响,而“民众”的范围太广,排除D项。故选A项。7.东晋时期,“二王”楷书笔法清新脱俗,结构玄远天然,带有一种“山林气”;唐代楷书则形成了严谨、理性、节制、庄严的风格,表现出端正严谨的“庙堂气”。由此可知()A.道德观念影响艺术评价 B.科举制影响书法风格演变C.思想演变影响书法特征 D.唐代书法受佛教影响较深【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山林气”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隐居山林之间的生活气息,拥有山林之气的人,他们不争名利,往往热衷于生活在大自然当中。根据材料“玄远天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到玄学影响,魏晋时期产生玄学,主张无为、自然和清谈;“庙堂气”是“端正严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拥有庙堂之气的人,是治国理政的官员,他们熟读儒家经典,“庙堂气”是中国儒家思想塑造的士人气质,所以,“庙堂气”受儒学的影响,C项正确;“二王”的楷书和唐代楷书的特点受思想的影响,材料没有列举书法家的道德观念,排除A项;科举制是选官制度,使得仕途和书法有机融合,催生了要入仕就得写好字的这一现象,但不是影响书法风格演变的重要原因,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庙堂气是中国儒家思想塑造的士人气质,儒家的修齐治平的理念就是讲庙堂气的,唐代楷书带有“庙堂气”与佛教无关,所以材料不能体现唐代书法受佛教影响较深,排除D项。故选C项。8.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唐代楷书盛行,楷书具有字体方正、笔画工整、遒劲有力的特点,与材料形象化的描述相符,B项正确;小篆是秦朝时期的字体,且篆书比较舒朗,具有曲线美,排除A项;行书与草书都具有灵活、流动的特点,以适意为主,不要太受法度之限制,与材料信息不相符,排除CD项。故选B项。【点睛】本题围绕盛唐书法的时代气象和艺术风格创设情境,彰显了书法艺术承载的美学理念,引导学生培养审美感受力和领悟力,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摘自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2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9.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奔成都,途中发生兵变,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以下为若干记载。有学生以下述材料探究杨贵妃之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唐】刘禹锡《马嵬行》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五代】刘昫等《旧唐书》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宋】司马光《资治通鉴》A.《马嵬行》选材来自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B.《旧唐书》《资治通鉴》作为史料,应注意作者的立场C.《资治通鉴》成书晚于《旧唐书》,故可信度相对较低D.《资治通鉴》较多细节描写,还原了杨贵妃之死的真相【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根据所学可知,历史研究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史学家个人的价值判断。《旧唐书》《资治通鉴》作为史料,自然蕴含作者的立场倾向,因此在选取史籍作为史料时,应注意作者的立场,B项正确;《马嵬行》是唐代诗作,距离杨贵妃之死时间较近,具有参考价值,排除A项;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研究视角拓展,历史研究趋于全面,《资治通鉴》成书晚于《旧唐书》,历史研究更加深入,可信度未必相对较低,排除C项;客观的历史细节描写可以还原历史真相,但“《资治通鉴》较多细节描写”是否客观无法判断,排除D项。故选B项。10.唐代杜佑所撰《通典》200卷,分作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九门,与先前“正史”中志书相比较,将食货置于第一门。这种门类次序的确定,实反映了社会历史运行的基础是()A.物质生活 B.阶级关系 C.土地制度 D.思想观念【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食,与农事饮食相关等事。货,钱财布帛衣服等物。食货泛指财政经济等事。唐代杜佑所撰《通典》将食货置于第一门,反映社会历史运行的基础是物质生活,A项正确;食货泛指财政经济等事,与阶级关系、土地制度和思想观念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11.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信息重点阐释了通判的建制员额、职责权限,通判的设置起到了协理政事、审核把关、权力监督及制衡等作用,有助于行政程序规范化和流程化、弥补知州(知府)不足之处、避免出现重大失误以及防止权力的滥用、误用,因此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在于规范地方行政,A项正确;“干政”是指干预朝政(中央权力),题干信息说的是地方,此外任知州的一般是文官,武官担任较少,说通判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武人,显得多此一举,B排除;通判一般都是文官,且相互制约,不能提升军事能力,排除C项﹔通判与知州一起行使州府权力,州府总体权力未变,只是分散了,削弱的不是州府,而是知州,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本题围绕宋代官职“通判”的概念展开,通过对通判的建制员额、职责权限等进行阐述,从规范地方行政的角度考查通判设置的目的,学生只有深入理解“通判”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通判协政理事,任责督察),方能准确作答。本题可尝试从“副手”、“参谋”、“审核员”“监督员”等身份理解通判。(改编自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2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12.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A.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B.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C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D.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从材料信息看,宋仁宗下令废后,遭到了御史和谏官的反对,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也就是两个机构不能联合起来奏对,应该各负其责。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B项正确;“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是宰相在正常执行皇帝指示,材料未提及宰相无条件顺从皇帝,不能说宰相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排除A项;从材料信息看,御史和谏官的行为遭到了皇帝的反击,维护了皇帝的权威,排除C项;古代家国一体,皇帝的家事即国事,不能说不容置疑,排除D项。故选B项。13.根据《松江府志》记载:“(明朝中后期)乡村纺织,尤尚精致,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这反映了此时松江地区A.家庭纺织业的商品化 B.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C.雇佣关系的普遍出现 D.纺织技术的重大改进【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这反映了明朝松江地区家庭纺织业商品化,故A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小农经济逐渐解体,故B错误;材料没有雇佣关系的信息,故C错误;材料也没有纺织技术的信息,故D错误。14.德国学者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指出,中国不仅是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也占据着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全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大约一半。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发生,直接缘于中国经济和中国人民在世界市场上所具有的异乎寻常的巨大的且不断增长的生产能力、技术、生产效率、竞争力和出口能力。据此判断,这个历史时期是指()A.隋唐时期 B.宋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民国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根据材料“在整个世界经济中也占据着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全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大约一半”可知中国明清时期,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使得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也使得中国在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C项正确;隋唐时期白银还未大量使用,排除A项;宋元时期白银也未大量使用,排除B项;民国时期,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在世界经济中不占支配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15.清中期江南地区的丝织业繁荣,《双林镇志》曾记载:“近镇数村以织绢为业,男子或从事绞线,常出市买丝卖绢,田功半荒,而衣帛食鲜,茶馆食肆中醉酒呼号者亦复不少矣”。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 B.小农经济的发展严重受阻C.江南地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农村生产商品化趋势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近镇数村以织绢为业,男子或从事绞线,常出市买丝卖绢,田功半荒”,可知清代中期的双林镇附近农民以丝织业为主业,而不再进行农业生产,这反映了该地区生产商品化趋势加强,D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雇佣经营的现象,因而不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排除A项;清代中期小农经济继续发展,并没有严重受阻,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江南地区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排除C项。故选D项。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答案】(1)唐朝: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节度使最终形成尾大不掉,违背了初衷,削弱中央集权。宋朝:宋初实行改革,削夺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监督地方行政,文臣执掌地方,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吸取前朝教训,多措并举,削弱地方权力,维护了中央集权;但也形成强干弱枝以及“三冗”局面。元朝:设置行省,执掌地方经济、军事大权;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开创了行省制度;对地方权力管理宽严并举:巩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2)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之争长期存在,相互影响;双方权力此消彼长,在动态平衡中变化发展。通过变革与创新,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解析】【详解】(1)唐朝:根据“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得出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根据“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得出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最后出现问题,削弱中央集权。宋代:根据“革除前朝之弊,上中命诸州”得出实行改革、削弱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根据“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得出监督地方行政;根据“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得出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元朝:根据“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得出推行行省制;根据“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得出行省官员受制于中央。

(2)根据材料并结合前一问的内容,可从中央与地方矛盾长期存在,此消彼长,不断变化的角度概括。同时再从改革与创新、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概括趋势。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据《论语》《孟子》(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材料二“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聚天下不难矣。”“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是故诸侯之博大,实好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韩非子》(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材料三董仲舒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汉书》(3)材料三中,董仲舒看到“至今不可善治”一些问题,提出了“春秋大一统”。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历史意义。【答案】(1)实现国家统一,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