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 石灰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古诗三首 石灰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古诗三首 石灰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古诗三首 石灰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古诗三首 石灰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三首石灰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石灰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锤、凿、焚"3个生字。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石灰坚强不屈的精神。

2.感悟诗人借石灰来表达自己高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格追求,领悟本诗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石灰的自述视频、配乐朗读音频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导入,引出作者于谦

小学六年,同学们都学过许多抒发爱国情怀,阐明理想志向的古诗,也知道了许多的爱国诗人。那在诗人王昌龄的笔下,好男儿是黄沙百战穿金甲——对,不破楼兰终不还。在爱国将领文天祥的笔下,好男儿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么在明朝诗人于谦的笔下,好男儿又应当有着怎样的志向呢?

这节课咱们一起走进石灰吟,走进于谦,走进字里行间去看看。齐读课题---《石灰吟》。二、解诗题,明确所咏之物

1.解诗题“石灰吟”的“吟"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吟”是指古诗中的一种体裁,有吟诵、赞美之意。如《暮江吟》《游子吟》等。顾名思义《石灰吟》就是——赞美石灰的诗。

〔设计意图: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本环节我让学生抓住诗眼“吟”,回顾和“吟"有关的古诗,以诗解诗,让学生明白本首诗是赞美、吟诵石灰的。〕

2.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自由、大声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提示第三句中的“粉骨碎身”不要读错。指名学生朗读古诗。

3.再读古诗,读出节奏读古诗不仅要读通顺,还要注意节奏,词与词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都有一定的停顿。老师范读,学生标画停顿。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指名读,相机指导。

(2)全体齐读,读出古诗的韵味。

三、明诗意,品析物之特点

1.看视频,了解石灰的制作过程这普普通通的石灰,究竟有何什么特别之处,值得诗人于谦去吟诵呢?下面让我们走进石灰的世界,看看石灰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课件播放石灰自述)过渡:听完了介绍,再仔细看看黑板上的这几幅图片,你能用古诗中的词语归纳出石灰的形成过程吗?请同学们回到古诗中,找一找、圈一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一起来读这三个词语。

2.抓关键词,品悟诗意

(1)(千锤万凿出深山)石灰石在运出深山之前,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千锤万凿")“锤”是什么意思?(敲打、捶打)那“凿"呢?(凿击、凿打)

是怎样的“锤”,怎样的“凿"?(用力地、使劲地)如果你就是深山中的一块石头,面对铁锤用力的敲打、凿击,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1:痛

教师追问:有多痛?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痛吗?

(很痛、剧烈的痛)试着用一个“痛”字开头的词语来形容一下

(痛不欲生、痛彻心扉......)

预设2:痛不欲生对啊,那是一种痛不欲生的痛,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下这个词语。谁还想来读一读?

(相机指导:引读、范读)

那这样撕心裂肺的疼痛石灰石要经历多少次?(上千次上万次)那可是千万次啊!谁能带着你的感受读一下第一句——千锤万凿出深山。一起来读——千锤万凿出深山。

(2)(烈火焚烧若等闲)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气魄继续往下读:烈火焚烧若等闲。为什么要用“烈火焚烧",不用“大火焚烧”呢?谁来说一说你的看法?

预设1:烈火的火势更大,更可怕......

预设2:烈火更猛,温度更高......

引导:“烈"字在字典中的本义就是“火势猛烈”,并且“烈"字的四点底在《说文解字》中属“火”部,(出示课件)看,这是在小篆中“烈"字的写法,同学们,现在再从字形上观察一下“烈火焚烧”这四个字,你有什么发现?(都带有“火")这不再是一簇简单的烈火,那可是熊熊烈火啊,它的温度近乎上千度。同学们想象一下,这高达数千倍的温度正在灼烧着你,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难以忍受、极度疼痛、生不如死......对呀,这可是一种抽筋噬骨的疼啊。但你躲不开,你逃不掉,读——烈火焚烧;慢慢的,那熊熊燃烧的烈火已经让你浑身发烫,读——烈火焚烧;接着全身仿佛马上就要化了一样,再读——烈火焚烧;我们每块石灰石都有这种感觉,一起来读——烈火焚烧。

过渡:一块块完整的石灰石,经历了铁锤的千锤万凿,分崩离析后又要在窑洞中忍受着烈火焚烧,那此时的石灰石是什么样的态度呢?(若等闲)

“若”是好像、好似。“等闲"什么意思?

预设1:根据课文注释;

预设2:《七律·长征》中学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把长征路上的万水千山、艰难险阻都当成了平平常常的小事。石灰石也是一样,它把烈火焚烧看作平常的事。一起来读——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3)(粉骨碎身浑不怕)在经历了千锤万凿、烈火焚身后,石灰石还要经历哪种煎熬?(粉骨碎身)对呀,又是一次锥心之痛。那此时的石灰石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浑不怕")“浑”什么意思?(全,全然)那“浑不怕"呢?(一点也不怕。)指名读——粉骨碎身浑不怕。

(4)(要留清白在人间)过渡:同学们,在我们看来难以承受的“千锤万击”、“烈火焚身"、“粉骨碎身”,石灰石为什么“若等闲"“浑不怕”呢?你能从诗中找到答案吗?诗人于谦给了我们一个明确、醒目且唯一的答案——(一起读)要留清白在人间.原来石灰石历经千辛万苦,就是要把自己的清白之色留在人世间。

让我们不禁赞叹,多么了不起的石灰啊,它——千锤万凿出深山,只因——要留清白在人间。多么不畏艰难的石灰啊,它——烈火焚烧若等闲,只因——要留清白在人间。

多么坚强不屈的石灰啊,它——粉骨碎身浑不怕,只因——要留清白在人间。(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诗中“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三个关键词语,适时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更深次的感受石灰从开采到锻烧,再到粉粹的全过程;进而体会石灰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特点。)

(5)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谁来说一说这首诗的大体意思?预设:石灰石经过无数次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骨碎身也毫不惧怕,只为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是啊,石灰石即使粉骨碎身也毫不惧怕,只为把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让学生根据之前掌握的学习古诗词的学习方法,了解大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展示自我的自信心。〕(6)透过这首诗,你又感受到石灰石身上怎样的品质呢?(不畏艰险、无所畏惧、不怕牺牲)再次齐读,读出石灰石的毫不畏惧、不怕牺牲。(读全诗)

3.悟诗情,走进作者生平

过渡:此时此刻,这石灰不再是一堆没有生命的粉末,更像是一位不惧艰险的勇士。我们要感谢这位伟大的诗人——于谦。

①.质疑:石灰与于谦有怎样的联系呢?这首古诗仅仅写的是石灰的清白之色吗?

②.小组合作交流: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谈一谈对“清白”二字的理解。

预设1:两袖清风的故事

预设2: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故事

预设3:京师保卫战......

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看,我们通过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明白了于谦之所以用石灰来自喻,是为了表达他如石灰般高洁、坚强不屈、不畏艰难的品格与志向。我们把这样的表达手法叫做托物言志。

③.拓展托物言志写法的古诗:王冕的《墨梅》、虞世南的《蝉》。

四、诵诗魂,品味所言之志

过渡:石灰如人,人如石灰,《石灰吟》这首诗正是于谦一生的写照。于谦如你们这般大的年纪便心怀伟大的志向,在他的书斋中有一幅画像,他每天都要出神地凝视这幅画像,他的先生问他原因,他回答道:“将来,我要成为向他那样的人!”画像中的人曾经在南宋灭亡时,面对元世祖的高官厚禄,选择宁死不屈,一首《过零丁洋》,便是他临死前以明志的绝笔,这个人就是民族英雄文天祥。于谦望着画像一次次吟诵着,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一诵——少年抒怀:在文天祥的影响下,12岁的于谦在出游时看到石灰煅烧的过程,便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石灰吟》,这是一个少年最纯真、最质朴的心声。此时,你们就是那位少年。来,你就是12岁心怀伟大志向的于谦,你正在高声地吟诵着——千锤万砸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来,你就是12岁满怀报国之志的于谦,你正在抒发着心中的志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二诵——为官感悟:长大以后,于谦实现了少年时的诺言,成为了一名为国为民的好官,一起来读,读出于谦心中的坦荡。(读全诗)

3.三诵——临刑陈词:于谦为国为民立下汗马功劳,在京师保卫战后,本应受到重奖的于谦,却被争权夺利的奸臣所迫害,当他戴着脚镣手烤走上刑场的那一天,北京乌云压城、闷雷滚动,但于谦却很坦然,因为他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百姓,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天地,死亦何惧?他大声地吟诵着——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四诵——后世评价:于谦的生命要结束了,可他这辈子没有白活,他在人世间留下了——清白!今天我们不但要学习他的诗,更要学习他的精神。同学们,请全体起立,带着你心中的那份崇敬之情一起来读。

(读全诗)创设情境:此时,时光隧道已经打开,于谦就站在我们面前,你想跟他说些什么?

预设1:于谦,你的两袖清风让人感动;

预设2:于谦,我们敬佩你,敬佩你的两袖清风,敬佩你的刚正不阿、坚强不屈......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引读、讲故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于谦的一生,感悟诗人的借石灰言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