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_第1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_第2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_第3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_第4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第七八九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7-78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几封信、收集本地的邮政编码、电话号码、车牌号码、学号等、多媒体课件。2、有没有邮寄过信或收到过信?你知道信件的传递过程吗?(让学生交流)信件的传递过程:把信件投入邮筒——邮局把收集的信件通过机器分拣,机器能根据每封信上面的邮政编码进行分类——传递到收信人所在的邮局——邮递员根据具体的地址来投递信件。(让学生翻开教材的插图观察)刚才,老师提到了,机器能分拣信件。那是因为信件上有一些数字,这数字叫做邮政编码。那么,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的知识是数字编码——邮政编码(板书课题)1老师明确:信封上的左上角和右下角的这(67840”与“65000”)六位数字在我们的数学上叫做“邮政编码”,它不是多位数,但只要是邮政编码都有六位数字组成,我们习惯性的读法是看到几就读几。教材77投递员的解释。(让学生和同桌一起学习,再指名一个同学读)、教师讲解。(课件演示:云南省德宏州芒市轩岗乡678402)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板书重点内容2、结合信封上的地址来再次确认邮政编码的编排规律、引导学生认识“678402”这个编码所表示的是什么内容前两位数67示的是云南省的代码;前三位数678示的是德宏州代码;前四位数6784示的是芒市的代码;最后两02示的投递局轩岗乡邮、比较邮政编码“678402”和“678407”的相同之处和不同02”07”是轩岗乡和风平镇的代码。ⅩⅩ(收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71四、生活中的数字编码、车牌号、电话号码……等。1、课件出示。身份证、车牌号我国有4直辖市,它们的邮编分别是北京 上海天津 重庆。六、全课总1明白?拣可比人工分拣的效率提高10倍多,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信件传递的速度。时代里能适应的青少年。七、课后练你能根据学号,编辑自己的学好吗?设计一个自己的学号板书设数字编码——邮政编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第七单 长方形和正方在学生直观认识角、线段、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再一次认识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的周长,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同时又为后续四五年级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做好铺垫,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内容教学课时安排(6)四边形———1周长————5第1课时四边形掌握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良好习惯,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我们已经认识了4种平面图形,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新朋友——四1 课件出示例1图形:你觉得哪些是四边形吗?(生说,师点击涂色其他同学想的一样吗2概括四边形的特征。生活中的四边形。完成做一做的第1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四边形,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四边形。请同学们试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动手画一画。完成做一做的第2完成练习十七的1-2第2课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教学内容:80的例2相应的练习。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空间想像力和创新意识。3、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直观经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难点: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方法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正方形纸片,直尺导入新课: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还藏着很多秘密。今天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二)(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2(四)801完成做一做第2。猜一猜完成练习十七的第3完成练习十七的4—8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评价你和同学在这节课的表现板书设长方形和正方作业:完成练习十七第1、2、3教学反思第3课时 教学内容:书83页例3及相应的练习。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方法,学会测量周长。83大家都觉得给花坛安上护栏比较妥当,我们就用这种方法保护这些美丽的花吧。怎样知道每个花坛需要多长的护栏呢?(讨论)只要知道每个花坛的一周的长度就可以了。指出:花坛一周的长度就是花坛的周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周长。(板书:认识周长)(一)学生分别指出每个花坛的周长。课件分别出示认识身边物体的周长。学生指一指数学课本封面、黑板面的周长教师巡视与学生交流并进行指导全班交流,集体评议(二)探究平面图形的周长设计多层次练习,加深对周长的认识描出每个图形的边线指出83五角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用笔描出这4出示一个不封闭的图形,问这个图形有周长吗长。(三)动手操作、探究测量周长的方法谈话引入:我们有办法知道一些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吗?(量一量交流小结,展示学生的成果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完成练习十八的第1-3板书设周作业:完成练习十八第1、2、3教学反思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通过本课的学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有一定的认识,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相框大多数是什么形状的?(课件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照片二、实践探究引导学生探究长方行周长的计算方法课件出示例1,组织活动量一量给每名学生都准备长方行的卡片,请学生用学生尺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算一算长方形的周长。(格的)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6×2+4×2=20(厘米(6+4)×2=20(厘米`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优化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探究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课件出示例2,组织活动量一量8×4=32(厘米比较总结师: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已经知道两张卡片的周长了了。三、巩固知识,综合运用教材85做一做长方形长4米,宽6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 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长。 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米,长是7米,宽是3米 这是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4米,宽2米计算一个长方形周长计算拼成的长方形周长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谁来谈一谈板书设计正方形周长=边长第5课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练习教学内容:书87练习十九的第1、2、3、7、8及相应的练习题。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动手抄作的能力教学过正方形周长=边长二、完成练习十九相应的练习完成第1思考计算长、正方形的周长需要哪些数据学生认真测量相关数据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出结果完成第2直接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第3读懂题意,知道36厘米的铁丝其实就是所为正方形的周长根据周长求边长,学生列式解答完成第7学生按问题逐一解答完成第8理解一面靠墙,篱笆至少要多少米?其实就是求哪3边的总长度?一根铁丝,用它可以围成长8米、宽4米的正方形。如果用它李明家在屋前靠墙壁处围一块长6、宽3的长方形菜地,需要用长18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边长都三、课堂小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6课 解决问教学内容:书86例5练习十九相应的练习。通过本课的学练习,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动手抄作的能力教学过一、复习导课件出示例5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师:意思是用16正方形纸拼图形,有不同的拼法。学生动手操作拼一拼 16米,宽1米,周长是34米8米,宽2米,周长是20米边长4米,周长是16米对比3拼法,哪种拼出的图形的周长最短?(正方形师小结:一般来说,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其周长越短回顾与反思,提问:只有这3拼法吗要求学生检查是否做到了不重复、不遗漏才能确保正确解决问题完成做一做让学生探索“给12保鲜膜捆胶带怎样最省”的实际问题,需要转化为“将12边长5米的正方形拼组后的图形周长最完成练习十九的第4完成练习十九的第5、6、9、10。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完成练习十九第1、2教学内容:p90-9112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出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并且能掌握分数各部分之间的名称。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2(一)1/211/2。1/2出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四块,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41/31/5(二)、小结:像1/2、1/4、1/3、1/5(三) 3

(四)课堂练习1、p91一做第12、完成第94第1、2认识几分之1 3

教学内容:p913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正确比较分子是1分数大小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3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具、学具准备(一)复习引入1、把1长方形平均成2,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板书/22、把1长方形平均成3,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板书/33、把1长方形平均成4,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板书/44、把1长方形平均成8,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板书/85.提问:比一比这几个分数谁大谁小?引出并板书课题:几(二)结合长方形图片教学比较分子是1分数大小12131418越小,相反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就越多,所以1/>1/1/41/8.(三)小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反而小(四)作板书设计:几分之一大小比教学内容:p924、例5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3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示课题板书:几分之几。(一)教学例1、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根据自己的意2、全班交让学生说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每份是它的1/4,2是它的2/4,3是它的3/4,4是它的4/4。3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二)教学例1、让学生把1米长的彩纸平均分成102、把1彩纸平均分成10,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板书1彩纸平均分成102是它的几分之几?板书:2/10.3份是它的让学生类推出十份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3、小结:像2/4、3/4、2/10、7/10…这样的数,也是分数4、让学生再说出一些其他分数5、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6、完成教科书第95的“做一做”第14、完成教科书第95“做一做”第2(四)课堂练习:练习二十一4——6(五)作业:教科书第97第7—11教学内容:P93例6及相关内容。教学目1、使学生初步会比较几分之几的大小培养。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难点:初步学会几分之几大小比较,会读写几分之几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3、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一、复习铺垫,激发兴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26第一组图2/5和3/52/5和3/52/5和3/53、出示6/6和5/6的比较,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学生直接在课本上涂色,并初步体验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相同时,表示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取的份数和分的份数同样多,就是1.)43、P931241.教学内容:p96-971231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一)1、填空:3/4里有 )个 里有 )个2、展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二)12/8+1/825/62/6提问:5/61/62/61/631学生根据演示列出算式1-451—3教学内容:p100-103121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12.1001)141分数表示是。636÷3=2(个),2631份就是。师:2322师:请看下面的问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1012)1212312123112÷3=4(人),4师:怎样求男生人数呢生:因为是男生,要求男生人数就是把12均分成3,求其中的2多少,即12÷3=4(人)。4×2=8(人),也就是说男生有8。师:把刚才的解题过程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三、总结提升获、感受。四、课堂作业1、12桃子,平均放在6盘子里面,每个盘子里面放()个桃子,每个盘子里的桃子占桃子总数的。2、兴趣小组有28,其中5欢乒乓球9,喜欢篮球3,还剩下作业: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2、3第九单 本单元是非常有趣的数学活动,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借助集合圈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集合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要求:1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几何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第一课 集1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师:老师先给大家出一道脑筋急转弯: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学生活动:学生猜测各种可能性,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高见诉你们,我想通过下面的活动,大家一定能自己找到答案的1、教学例1.1法一校运动会做准备。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出示第104表格师:数一数,参加跳绳的有几位同学?参加踢毽的有几位同学生:参加跳绳的有9,参加踢毽的有8。师:那么,参加体育训练的一学生可能回答一共有179+8=17(人)可是,参加这两项活动的没有17呀。应该是一共有14参加了,算式是9+8=14(人)师:到底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有人说一共是14呢?为什么要减去3生:因为有3人重复了。生:因为这3人及参加了跳绳,又参加了踢毽生:因为跳绳的9里面有这3人,踢毽的8里面也有这3人,所以计算的时候就不能是9+8=17(人),还应该减去3,所以是9+8-3=14(人)生:因为9+8把这3人重复算了,也就是多算了一遍,所以要减掉3生:14人。2、方法二14同学分别对应的替代其中一人,自己选一个替代的对象吧。班内的14学生分别选定自己要替代的人的右边。么还不站好呀?生:不知道站哪边师:哦?为什么?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生:站中间三位同学都站到了讲台的中间师:那左边、右边、中间分别表示什么练都参加的同学。3、方法三师:谁能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一下刚才看到的情形作。1:我觉得左边的同学是代表参加跳高的,应该圈在一起;右边的同学代了踢毽的呢?再想想,看还没有没更好的画法。生2:中间的同学也应该和左边的圈在一起,因为他们也参加了跳绳的呀3:那我还说中间的还可以圈到右边呢,他们还参加了踢毽呢。师:看图,说说每一部分分别表示什么又参加踢毽的。起分享。学生自己交流各自的收获四、课堂作业。1、同学们去春游,带面包的有78,带水果的有77,既带面包又带水果的有48。参加春游的同学一共与多少人?2、三年级有20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5,参加作文竞赛的有11。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几人只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作业: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2、3第1课时 复习内容:教材108页内容1、通过回忆这学期的学习收获,对全册内容进行整理,初步形成知识1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本书新内容我们学完了,你这学期学习有什么收获呢?师:同学们,先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收获,然后与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并做好整理记录。可以看书,也可以参照屏幕上的提醒!(出示课件第108页图) 分=60时、分、时间的计毫米、分米、千米的认测吨的认口算总复 多位数乘一位 估算解决问倍的认 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解决问分数的初步认 分数的简单计分数的简单应数字编2、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你觉得最有趣的的是什么?3、下面我们要分三课时对整册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你认为怎样划分内容比较好?知识,解决更多的新问题。我们继续努力吧!板书设 成长小档整理的树形 第2课时 复习内容:教材109页第1题复习目标1识进行回顾与总结,查漏补缺。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归总“数量关系的问题。一、情境引学知识,我们来看一看。出示例1。二、重点复、出示第(1)题,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这么填?学生可能说1时飞行750剩下正确答案了。千米分厘毫吨千克、拿出测量部分的错题,现在小组内交流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活动2、出示第(2)学生交流。可能有这样几种方法:看钟面数4大格分针到12,也就是10。也可能计算40+20=6060=1,所以是10起飞。画表针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补充练习:飞机大约飞行3时10到达成都,到达成都的时师:这里要估算吗?明确飞行时间由于各种原因不一定十分精确,3小10是近似值,所以不需要估算。不是见到“大约”两字就估算。3、出示第(3)、读题,学生独立完成、师: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补充改错题。(平时收集的学生错题米?、出示第(4)读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师: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需要注意什么补充改错:(平时收集的学生错题估一估,5这样的飞机大约可以载客多少人?师:280经是一个整十数,怎样估算?明确:可以把280成300,300×5=1500,比1500少。补充、出示第(5)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飞往乌鲁木齐的时间是飞往西安的2”是什么意思?就是有两个2时,求两个2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呢板书设计整理和解决问1000千 分 厘 毫 千克 秒 第3课时 复习内容:教材110页第2题1通过学生拼一拼、算一算,回顾周长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631由学生说出: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就是四边形。四边形有四条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四边形。用集合来表示它们的关系,教师板书:、拿出两个长6米,宽3米的长方形,拼一、学生汇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正方3、讨论:任意两个长方形都能拼成正方形吗半的长方形,才能拼成正方形。4、指一指长方形、正方形的周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呢(6+3)×2=18(厘米)18×2=36(厘米6+6=12(厘米)(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