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平邑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诊断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平邑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诊断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平邑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诊断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平邑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诊断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平邑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诊断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平邑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诊断质量检测试题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掺杂(cān)栈桥(zhàn)煞白(shà)阴晦(huì) B.嬉闹(xī)阔绰(zhuō)撬开(qiào)嗤笑(chī) C.觅食(mì)别墅(shù)诧异(chà)恣睢(suì) D.眺望(tiào)褴褛(lǚ)牡蛎(lì)鄙夷(y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潮汛惘然燎逗与日俱增B.端祥拮据洼地歇斯底里C.萧索空旷胆怯置之不理 D.黛色给予恭维郑重其是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平邑蒙山风景区现为省级文明风景区、全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景区,那些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让游客流连忘返,赞不绝口。B.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C.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于一体,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辉煌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这一宝藏,我们责无旁贷。 D.临沂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我市正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创新驱动、人才强市战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是以白衣天使为代表的广大抗疫斗士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B.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自从首次飞行任务展开以来,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团结拼搏,经历严峻考验,克服重重困难,获得了最后的胜利。C.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同疫病斗争中能一次次转危为安,靠的就是中医药,同时产生了《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温热论》等经典著作。D.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超过60%的初中学生将集中体现吃苦耐劳、敬业奋斗精神的医生、工程师、军人、教师、警察、科研等作为未来的理想职业。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B.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美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D.曹文轩在《孤独之旅》中,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描述了少年杜小康随父亲到偏远的芦荡放鸭的成长故事。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2)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3)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商山早行》中,通过自然景物既点明季节,又巧妙地点出客行之早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7.名著阅读。(1)《水浒传》的作者是,朝代,它是我国第一部 小说。《水浒传》中共有 将,天罡星共人,地煞星共 人。(2)一个是沂水县成精异物,一个是小狐山作怪妖魔,这个是酥团结就肌肤,那个如碳屑凑成皮肉。一个是马灵官白蛇托化,一个是赵元帅黑虎投胎。那个学华光藏教主,向碧波深处显形骸;这个像黑煞天神,在雪浪中呈真面目。是玉龙搅暗天边日,黑鬼掀开水底天。”这段说的是哪一个情节?主要人物是谁?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题。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8.前人评述此诗通篇不着一“忆”字,却“字字忆弟,句句有情”,请选择其中一联加以分析。(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峡江寺飞泉亭记[清]袁枚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①,则飞泉一亭为之也。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②,若罗浮③,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④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⑤,可偃仰,可放笔研⑥,可瀹茗⑦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⑧,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⑨。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⑩,合同而化⑪。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⑿。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有删改)[注释]①决舍:丢开、离别。匡庐:即庐山,又名匡山。③罗浮:山名。④磴(dèng)级纡曲:石级曲折。磴,石级。纡曲,弯曲、曲折。⑤箕踞:两腿伸直岔开,形如簸箕。古人正规场合盘腿而坐,箕踞是很随便的姿式。⑥研:通“砚”。⑦淪(yuè)茗:烹茶。⑧九天银河:指瀑布。⑨枰(píng):围棋盘。⑩天籁人籁:指自然界的音响和人所发出的声音。⑪合同而化:汇合融化在一起。⑿无征不信:没有凭证就不能使人相信。征,同“证”,证明。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置几席间作玩()(2)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3)已遂述数行()10.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不得从容以观。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B.飞瀑雷震,从空而下。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北冥有鱼》)C.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D.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称善者久之(《周亚夫军细柳》)11.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13.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描写飞泉亭及周边景物的一组是()①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②飞瀑雷震,从空而下③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④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⑤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⑥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④⑥(三)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数字阅读,一样书香四溢李海峰①在日前举行的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调查显示,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为81.6%,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4.76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3.30本,“听书”“视频讲书”等阅读形式为读书提供更多选择。②书籍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人们通过阅读获取人类创造积累的精神财富。阅读是浸润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它能够提升个人精神高度,扩展生命格局,突破思维方式,由此形成个体生命独特的精神气质,外在表现出良好的行为规范,内在拥有坚定的价值观念。③在快节奏的今天,静下心来捧书阅读,似乎变成一件很奢侈的事。数字阅读,例如移动阅读、手机听书等,让阅读变得触手可及。据《2020—202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达到万亿规模。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当下重要的阅读方式。④数字阅读带来新的阅读体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⑤阅读场景与内容的无限性。数字时代,无论身在何处,电子书和手机等电子设备均可以成为“移动的图书馆”,无限量的书籍触手可及,满足了人们碎片化、多样化的阅读需求。阅读场景也更加不受限制,随之丰富起来。⑥阅读方式与感官的多样化。眼睛不再是唯一的阅读感官,以喜马拉雅、懒人听书等为代表的音频平台让听书走进千家万户,“耳朵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读书“姿态”,不仅解放了人的双手、双眼,而且优质的声音和表达,也有助于听众对内容的认知。⑦智能化沉浸式阅读正在逐步实现。元宇宙概念、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让阅读体验变得更加立体,使得人机互动性更强、沉浸感更足,虚拟现实相结合的场景阅读成为可能。书本内容可以在虚拟现实中展现:书中的人物动起来,演绎精彩故事情节;书中的植物、动物、建筑惟妙惟肖,阅读变成了身临其境的非凡体验。在未来,读者甚至可以参与到书中故事的创作,在虚拟现实里体验各个角色,或创造属于自己的新身份,获得沉浸式的阅读体验。⑧尽管数字阅读带来的注意力碎片化、内容娱乐化等问题引发了各种争论与担忧,但无论读书、听书、视频看书,重要的是摄取知识和信息后的思考与消化,并沉淀为人生的养分。或许,我们无需拘泥于阅读的方式,而是始终保持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温润生活,滋养心灵。(选自《人民日报》)14.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15.通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16.阅读④-⑦段,请写出“新的阅读体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7.请依据文本概括出促进数字阅读发展的手段。(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赶年集厉彦林①“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唱儿歌,赶年集,迎新年,是我美好的童年记忆。②我故乡在沂蒙山区东部,山多岭多,交通不便。农村大都五天一集,集市像块磁铁,把方圆十几里的人们聚拢在一起,自由买卖,享受属于乡村独有的喜悦。我们公社驻地逢五、逢十是集。一入腊月,地里没活了,年味就渐渐浓起来,丰收的喜悦挂在乡亲们脸上,见了面格外客气、嘘长问短。年底时,崎岖的山路上人群熙来攘往,馒头、油条、猪肉、粉条等大包小包的年货在涌动。小孩子跟在大人的后面,蹦蹦跳跳地赶集、串亲戚。③春年快到了,不管贫富都要赶年集置办年货。人们会把一年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花到最后一个年集上。在穷乡僻壤,赶年集,是孩子们迎新年的头等大事,多数孩子兜无分文,就是看热闹。腊月三十最后个年集,头天夜里又下了一场雪,我和伙伴们还是执意相约赶年集。临行前,母亲给我套了件又厚又沉的大棉袄,父亲从兜里掏出两张五角的新钱,顺手给了我一张,我高兴得几乎跳起来。这时在一旁微笑着的母亲,狠狠瞪了父亲一眼。父亲心领神会,又把手里那五角钱塞给了我,然后拍拍我的头说:“去吧,看放鞭炮,隔远点哦。”④跑出村口,只见赶集的人很多。雪后的山路被手推车、自行车和脚印踏成一条黑色弯曲的长丝带,清晰而漫长。甩年货、购年货的都着急,牲畜的叫声、车轮声、笑声、歌声此起彼伏,相映成趣。只记得公社供销社商店的外街用红漆刷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八个大红字,工整厚重,格外显眼。集市,就在公社居地村西侧宽阔的河滩上。河里结了冰,地上是薄薄的雪,摊位沿道路两侧展开,依次摆满小树林,商品琳琅满目,人们摩肩接踵、熙熙攘攘,非常热闹。⑤时近中午,年集达到了高潮。河滩上用竹席临时撑起的棚屋,一个挨一个,大勺小勺叮当响,各色小吃应有尽有,香味扑鼻。⑥赶年集有规矩:女孩买花,男孩恋炮,婆婆买鞋,老头购帽。割肉、买菜、买鞭炮,再购对联和年画。男孩子只关心鞭炮和牛肉锅、烧饼摊。女孩子只关心红绒花、红头绳和花布。我母亲不舍得花钱,从来不赶集,过年自己什么新东西也不添。下午快散集的时候,我找到绒花摊。红绒花是一种纯手工制品,花蕊、花瓣、花叶活灵活现,粗大的麦草捆上插满密密麻麻的绒花,在风中颤动,疲倦地招引着客户。⑦“大爷,我买六朵绒花,三根红头绳!”我底气十足地说。⑧“不还价,两毛!”卖花的大爷顺手帮我插在一截高粱秸上,像是开满绒花的树枝。⑨望着远处手拿风车纸花的女孩,心中盘算着如何把绒花分给妹妹和操劳忙碌的母亲。这新年礼物虽小,但很珍贵,饱含温暖的年味和对亲人美好的祝福。等望见老家屋顶的那缕炊烟,才想起没吃午饭、肚子咕咕地叫了。正在拽着针线纳过年棉鞋的母亲,从锅里给我端来预留着的热乎乎的饭,用力搓搓我被冻红的耳朵和手,还心疼地埋怨我回来晚了,饿坏了……⑩年集是一幅凝聚着热闹繁荣与美好憧憬的乡俗年画,又是生活变化、社会进步的缩影。不知不觉年集已远离我们,百姓富足阔气了,年味却越来越淡。我心中依然涌动着对年集的美好记忆和对团聚的渴望。听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仿佛回到少年时代,身穿新棉衣,手捧父母的呵护与微笑,跑进新年每一缕阳光里……(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8.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母亲的形象。19.选文第④段有什么作用?20.品味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①农村大都五天一集,集市像块磁铁,把方圆十几里的人们聚拢在一起,自由买卖,享受属于乡村独有的喜悦。②父亲心领神会,又把手里那五角钱塞给了我,然后拍拍我的头说:“去吧,看放鞭炮,隔远点哦。”21.选文结尾写道:“不知不觉年集已远离我们,百姓富足阔气了,年味却越来越淡。”诚然,以往年过年是赶年集、放鞭炮、舞狮舞龙……如今新的过年方式已成为主流,网上购物、电话拜年、抢红包……传统的年味在慢慢淡去,有人说这是时代的进步,有人说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看法。三、写作表达22.阅读下面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根据自身感受或所见所闻,写一篇文章,记叙、抒情、议论皆可。【自律】zìlǜ,动词,自己约束自己。——《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草木正发芽,冰雪在融化,春天的脚步,不为谁停下。喧嚣的城市,在这一刻变安静,疫情突如其来,让你我多了牵挂。……祝你不忘少年样,也无惧未来路茫茫,我们像种子一样,一生向阳。——《人世间》抗疫特别版歌词“长大”不仅意味着独立,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懂得感恩、尊重法治、强调担当,年轻的心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民日报》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内容充实具体。③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请以“XX”代替。参考答案和解析一、1.D(A项“掺”应读作“chān”,B项“绰”应读作“chuó”,C项“睢”应读作“suī”。)2.C(A项“燎”应写作“撩”,B项“祥”应写作“详”,D项“是”应写作“事”。)3.A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用在此处形容蒙山自然美景不合适。4.C(A.有误。成分残缺,缺宾语。在句末加上“的结果”。B.有误。词语搭配不当,把“经历”改为“经受”。C.正确。D.有误。该句有两处语病。①句式杂糅,应改为“把体现……精神的……职业作为未来的理想职业”的句式,所以,将“集中”改为“把”。②用词不当,把“科研”改为“科研员。)5C6.(1)露从今夜白(2)怜君何事到天涯(3)沉舟侧畔千帆过(4)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5)云归而岩穴暝(1)施耐庵,元末明初,章回体长篇白话,一百零八,三十六,七十二(2)黑旋风斗浪里白条李逵张顺二、(一)8.示例一:首联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冷落的道路,沉重的戍鼓,凄凉的雁声,见之感物伤怀,闻之思忆兄弟。虽是写景,实乃字字忆弟,句句有情。示例二:颔联写白露明月夜景。清露生寒,难忘兄弟;故乡月明,思乡情切。虽是写景,实乃景中寓情,思乡怀人。示例三:颈联写兄弟离散,天各一方;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在叙写家事中流露出不安、挂念以及无比的沉痛,无一字不是思亲忆乡。示例四:尾联进-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离散,书信难达;战事频仍,生死难料。空忆兄弟,平添家国愁思。(二)9.(1)放置,摆放(2)拖,拉(3)记述...A(2分。A项“以”第一个是连词,表修饰;第二个是介词,译为“因为”。B项“而”是连词,都表示方式或状态。C项“者”是代词,译为“...的人”。D项“之”是助词,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11.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12.我笑着说:“寺庙哪能飞?只有日后我的灵魂梦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