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孔雀东南飞(并序)》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孔雀东南飞(并序)》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孔雀东南飞(并序)》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孔雀东南飞(并序)》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孔雀东南飞(并序)》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孔雀东南飞(并序)》综合检测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节选自《孔雀东南飞》)材料二:人不是生活在一个被设定好的、道德理想化的“目的王国”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具体的、现实的、具有特定伦理规范约束的社会之中,即所谓的“伦理环境”。一个人所处的伦理环境至少涵摄两个方面:外部的社会伦理环境和内部的家庭伦理环境。社会伦理环境是人们在生活中由社会实践所塑造、形成的一系列后果性的社会事实和精神事实,但它一经形成便又反身嵌入到人们的道德世界中,从而制约着人们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动和评价。在这样的伦理环境之下,社会伦理规范影响、控制着每个人的一言一行。对待不同历史时代作品中的人物,应该回到历史的伦理环境中进行解读。因此,从伦理学的意义上来解读《孔雀东南飞》,首先应该回到属于它的伦理环境中去。《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在诗前序言所说的“汉末建安中”,此时的社会伦理环境处在经由董仲舒发展,已经为统治阶级所推崇的儒家正统礼教思想的统治下,形成了稳定规范的等级秩序和道德思维结构以及阶级森严的伦理纲常网络,即三纲五常。因此,处于伦理关系网中的每个人都应该“在其位,谋其政”,以其特定的伦理身份承担着与之相适应的义务和责任,女性更是如此,她们只能被要求将自己置于整体伦理秩序之下,“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如果她们只能被动地服从社会整体的安排,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丧失人之为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只能沦为被男权制度物化的附属品。从这个角度来看刘兰芝,以男权思想为主的僵化的封建礼教作为诗中无处不在的外部社会伦理环境,使得置身于其中的刘兰芝难以自拔,不得自由。刘兰芝的伦理悲剧并不仅仅是社会伦理环境的结果,其中还有着家庭伦理环境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刘兰芝在家庭伦理环境中具有复杂的伦理身份。而伦理个体的伦理身份不是由人物自身所决定的,而是由其所居的家庭伦理环境和家庭伦理关系所决定的。伦理身份鲜明地体现伦理个体在家庭伦理环境中的身份定位,是复杂伦理关系的集中体现。在《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便处在复杂的家庭伦理环境中,在家庭关系中是以子女、妹妹的身份出现的,在夫妻关系中是以妻子的身份出现的,在婆媳关系中是以儿媳的身份出现的。然而,以上种种身份无论如何转换,终究难以改变其在整个家庭伦理环境的身份:被支配的身份。因此,刘兰芝的伦理身份也就注定了她的悲剧结局。(甲)。这种种的不如意因其命中注定的附属身份而使刘兰芝在家庭伦理秩序的强大桎梏下饱受压迫。但刘兰芝的可贵之处在于:当伦理身份被普遍地当作不可改变的人生定位时,她在尝试有意识地建构自我的主体性身份,希望在家庭伦理环境中获得长辈对自身主体身份的认同。例如,(乙)。从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出,尽管这属于男性视角的审美需求,并以失败结局告终,但仍隐喻出刘兰芝试图通过身体的外在物的表现形式来表达内心对自身主体性意识的追求和对身份认同的渴望。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伦理关系之中,面临着种种的伦理选择,进而有意识地作出为之生或为之死的选择。一般而言,选择理所当然应该是意志自由的,不自由的选择只能算是妥协、服从、胁迫。在此意义上,自由应该是以主观性和超越性为特征的自我意志活动,选择则是意志自由的现实展开。伦理个体通过自由的伦理选择创造并确证人之为人的价值和意义。然而,人既是意志自由之存在物,又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存在物。伦理个体的每一次伦理选择都必须基于实实在在的社会现实,面对实实在在的社会现实,受到现存的社会伦理规范的限制。因此,伦理选择具有双重规定性:伦理意志自由和伦理规范限制。伦理选择即是在伦理意志自由和伦理规范限制之间权衡二者在心中的比重,以定位内心的价值诉求,做出愿为之负责的选择。正是由于伦理选择的双重规定性,使人们在复杂的伦理环境中,在多重的伦理身份定位中,经常于自由和规范、感性和理性之间踌躇徘徊,深陷伦理困境之中而不能自拔。所以,伦理个体的伦理选择有时是主动的,有时是不得已而为之。而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这样的伦理选择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必然带有一定的悲剧色彩。刘兰芝(丙),其伦理选择就是在伦理环境的影响下所做出的不自由的选择。而她的伦理困境则鲜明体现在伦理个体在顺从传统伦理规范与追求个人自由幸福之间的两难抉择。正是这种两难的伦理选择,促使刘兰芝最终不得不走向死亡的伦理悲剧。诗中的多处诗句展现出刘兰芝在幸福生活和社会伦理规范之间难以兼得的伦理选择。一方面,刘兰芝一直努力追求与焦仲卿的“坚如磐石,纫如蒲苇”的幸福夫妻生活;另一方面,彼时的封建礼教要求子女必须服从尊长的一切安排,必须以夫为纲,强调对“三从四德”的遵守。所以,当焦仲卿受母逼迫告知刘兰芝暂且还家时,形单影只的刘兰芝便无力反抗充斥于整个社会伦理秩序的道德律令,只得被迫选择服从安排。但她仍(丁),表达对焦仲卿的安慰,又以“磐石”“蒲苇”为喻,做出绝不负君的承诺。归还娘家后,果然如分离前与焦仲卿所言的“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刘兰芝在拒绝母亲的改嫁提议后,又遭兄长逼迫,要求改嫁他人。刘兰芝在反抗不得的情况下,毅然决然与焦仲卿相约“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选择以死来挣脱种种加之于身的礼教桎梏。通过刘兰芝一次又一次的伦理选择历程,我们会发现,在《孔雀东南飞》这篇诗歌中,表现出了一种伦理选择的困境——个人意志与集体无意识之间的冲突。卢梭认为,每个人生而自由,却又无不在枷锁之中。这恰恰体现出在个人自由意志和集体无意识的伦理规范之间,存在着一个伦理选择的张力空间,或是服从整体的伦理规范,或是张扬个人的自由意志。这样一个两相权衡选其一的伦理困境,一直困扰在刘兰芝的内心深处,使其挣扎徘徊于二者之间。当刘兰芝的理智胜过情感,倾向于服从集体无意识时,便如她初始表现的那般,臣服于封建礼教的种种伦理规范。但是,在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无情剥削和压制下,刘兰芝成为“公众”的一部分意味着一种抽象,因为她根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公众,而只能成为一个封建礼教专制下的无自由的附庸物。因此,刘兰芝在面临伦理选择时一次次地丧失自我意志,先是选择妥协于丈夫的遣归安排,后又选择妥协于兄长的改嫁要求。在封建伦理规范的重重束缚下,在外部伦理环境的重重逼迫下,人很容易变得进退维谷,要么麻木地服从封建礼教的命运安排,要么走向癫狂。正如伊格尔顿所指出的:“最常见的悲剧历史背景是某个重要文化全面崩溃和转型之前的那个时期。它的条件是新旧事物之间的真实冲突及体现在制度和人们对事物的反应之中的传统信仰与人们最近所生动体验的矛盾和可能性之间的张力。”在这种封建伦理束缚和个人自我实现的矛盾冲突之间,刘兰芝毅然选择了后者,她在伦理诉求彻底无望后选择走向癫狂,突破伦理禁忌——死亡。所有强权的压迫和礼教的束缚都在刘兰芝决定以死明志的那一刻黯然失色,显露出人自我的价值和人本性的光辉。刘兰芝的伦理选择正是她反抗封建伦理教条、追求个人自由幸福的体现。(节选自《伦理环境与伦理个体——以《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伦理悲剧为视点》)1.关于材料一中的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鸡鸣”相当于凌晨1-3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丑时,也称“四更”;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中“鸡鸣桑树颠”的“鸡鸣”意思相同。B.“可怜”在文中指可爱、令人喜欢、讨人喜欢的意思。这与白居易《暮江吟》中“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意思相同。C.“作息”指起居、劳作与歇息,在文中只取“作”的意思,表现了刘兰芝的勤劳,文中的偏义复词还有“公姥”“父兄”等。D.“不足”意为不值得,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最爱湖东行不足”中的“不足”意思不同,与成语“不足为训”中的“不足”意思相同。2.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概述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刘兰芝不能忍受婚后孤苦的处境,无法承受家庭繁重的操劳,深知自己与婆婆的矛盾不可能得到调和,愤然提出愿意被休回家。B.诗歌使用“赋”的手法,通过刘兰芝自述成长历程,向读者呈现一位多才多艺、知书识礼的女性形象,这为故事的展开埋下伏笔。C.“隐隐何甸甸”一句以拟声词来描写离别时车轮辗过路面的声响,通过声音细节表现刘兰芝离开焦仲卿时的沉重心情,极具感染力。D.诗歌通过描写人物对话及对话时的动作神态,直接刻画焦母、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形象,也从侧面表现了兰芝兄长和小姑的性格特点。3.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伦理环境中,一言一行都受其控制,人们无法挣脱外部的社会伦理环境和内部的家庭伦理环境的制约。B.社会伦理环境制约着人们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动和评价,但人们的社会实践也会塑造、形成一定的社会伦理环境。C.回到作品所在时代的社会伦理环境中解读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命运,进而理解其家庭伦理环境。D.面对社会现实,人们需要权衡伦理意志自由和伦理规范限制的比重,做出选择,无论选择是否是主动的,都带有一定的悲剧性。4.把材料一的诗句填入材料二相应的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A.甲处:“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B.乙处:“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C.丙处:“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D.丁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5.请梳理材料二的论证思路。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吏,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节选自《孔雀东南飞》)6.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仕宦于台阁 B.亦自缢于庭树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何言复来还7.下列各项中对有关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红罗复斗帐”中“斗帐”,帐子像倒置的斗的样子,所以称为“斗帐”;“箱帘六七十”中的“帘”同“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B.“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中的“纨素”,洁白精致的绢;珰,耳坠。“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中的“床”这里指供人睡卧的器具。C.“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中的“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祭织女以乞巧。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十九为下九,这一天,妇女常置酒欢聚,嬉戏娱乐。D.“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的“人定”十二时辰之一,即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8.下列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选部分兰芝的诉苦,表现了她对仲卿的信赖,也交代了矛盾冲突的背景。仲卿求母失败,刘、焦之间的话别,反映了仲卿的无能、兰芝的软弱。B.第2段写兰芝诉苦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反映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故事的悲剧性蓄势,有利于激起读者对兰芝的同情。C.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装”,又用铺陈手法表现了兰芝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突出以兰芝的“精妙世无双”,又为下文太守的儿子求婚作了铺垫。D.刘兰芝聪明、善良、爱劳动、重感情、忠于爱情。面对封建家庭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无所畏惧。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9.把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2)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10.根据文本焦母所述的内容,请简要概括焦母驱遣刘兰芝的理由?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节选)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1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适得府君书()

(2)卿当日胜贵()(3)叶叶相交通()

(4)多谢后世人()1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君尔妾亦然(2)渐见愁煎迫1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1)蹑履相逢迎

(2)枝枝相覆盖B.(1)自名为鸳鸯

(2)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C.(1)作计乃尔立

(2)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D.(1)戒之慎勿忘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14.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晻晻日欲暝”。15.联系整个作品,从结构的角度赏析最后一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习题。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16.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1)五里一徘徊()

(2)留待作遗施()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堂上启阿母()

(2)再拜还入户()(3)卿但暂还家()

(4)谢家来贵门()18.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B.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C.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D.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19.结合上述文字,简要分析刘艳芝这一人物形象。20.《诗经》开创的“赋”、“比”、“兴”的手法在汉乐府中得以延续,简要分析以上文字中“赋”的手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韩凭妻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妻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2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囚之,论为城旦

论:定罪。B.其雨淫淫

淫淫:雨水连绵不断的样子。C.宿昔之间

宿昔:旦夕,形容时间短。D.旬日而大盈抱

旬日:半个月,即十五天。2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B.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C.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D.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23.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讲述了韩凭妻不慕富贵,忠于爱情,跳台自杀的故事,故事曲折动人,富有浪漫主义色彩。B.本文讲述了韩凭夫妇坚贞不渝的爱情,歌颂韩凭妻机智勇敢、不畏强暴、不慕富贵的高贵品质。C.本文通过写韩凭夫妇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从侧面揭露了宋康王之类封建统治者的残暴无耻。D.结尾写韩凭夫妇的墓上长出相思之树,夫妇化鸟,手法虽与《孔雀东南飞》结尾不同但表达的愿望和情感一致。2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2)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阅读《孔雀东南飞》诗段,完成文后小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谴,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25.与“勤心养公姥”的“公姥”不属同一类语言现象的是()A.此妇无礼节B.昼夜勤作息C.我有亲父兄D.逼迫兼弟兄26.下列加点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B.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D.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27.“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这是兰芝辞别婆婆时的一段话,其正确含义是()A.兰芝自知自己不配作仲卿妻,认为理当被遣。B.兰芝不能忍受婆婆的虐待,被遣正合心意。C.兰芝表面自谦自责,实际是对婆婆的骄横的抗议。D.兰芝表示,既已被遣,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2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文学史上有用“风骚”指代文学的说法,“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骚”指的是屈原的《离骚》,分别代表我国诗歌创作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B.“乐府”原指汉代管理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指一种诗歌体裁名称。汉代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被称为“乐府双璧”。C.《短歌行》的歌是一种诗歌体裁,行是指歌词音节的节奏。D.曹操,字孟德,东汉人。陶渊明,字元亮,东晋人。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白头吟①汉乐府皑如山上雪,皎如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②御沟③上,沟水东西流④。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⑤何嫋嫋,鱼尾何簁簁⑥。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⑦为!【注】①白头吟:乐府《楚调曲》调名。②躞(xiè)碟(dié):小步行走,往来徘徊。③御沟:流经御苑或环绕宫墙的沟。④东西流:东流。“东西”是偏义复词。⑤竹竿:指钓竿。⑥簁簁(shāishāi):形容鱼尾像濡湿的羽毛。在中国歌谣里钓鱼是男女求偶的象征隐语。⑦钱刀:古时的钱有铸成马刀形的,叫作刀钱。所以钱又称为钱刀。29.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两句是反面起兴,用“雪”“月”的纯洁,比喻爱情的纯洁。此处欲抑先扬,为后面的诗句做了铺垫。B.“有两意”,既与开头两句“雪”“月”相承,构成转折,又与下文“一心人”相反,形成对比,前后不仅照应自然,而且谴责之意也彰显了出来。C.“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求。D.“竹竿何嫋嫋,鱼尾何簁簁”两句运用了比兴手法,以鱼竿的轻柔细长和鱼尾的滋润鲜活,比喻男女求偶,两情欢洽。30.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女性形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结发为夫妻①无名氏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注)①这首诗在徐陵的《玉台新咏》中题作《留别妻》,旧传为苏武初出使时留别妻子之作。②结发;束发,借指男女始成年时。古时男年二十、女年十五束发,以示成年。③嬿婉;夫妻恩爱的样子。④怀往路:想着出行的事。“往路”一坐“远路”。⑤液何其:语出《诗经•庭燎》“夜如何其”,是说“夜晚何时”。⑥参(shēn)辰:二星名,代指所有星宿。31.下列对诗歌内容与表现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两句,笔锋陡转,将开头轻松、欢快的气氛抛入生离死别的无限悲哀。B.“去去从此辞”中“去去”两字相叠,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道别时那种痛苦不堪、语噎词塞的情态。C.“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两句,与“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两句不同,前者没有后者情深。D.“恩爱两不疑”一句准确地表现了这对年轻夫妻之间至死不渝的爱。32.本诗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一诗都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各采用怎样的方法来表达主题的?请简要分析。四、情景默写3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用比喻的手法直接描写刘兰芝美丽的句子是“,”。(2)《孔雀东南飞并序》中表现出刘兰芝辞别婆婆前内心杂乱情绪的句子是“,”。(3)《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用对比兼比喻的手法写刘兰芝对焦仲卿诉说自己忠于爱情、绝不背叛的诗句是“,,,”。(4)《诗经•氓》中“尔卜尔筮,体无咎言”所写婚俗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中“,”所写的做法相似。(5)《孔雀东南飞并序》中“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等诗句是从头到脚,从装束、服饰、姿态上作横的铺陈,表现刘兰芝的美丽,突出她坚忍刚强、从容自如的性格。3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2)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五、选择题35.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台阁”,尚书省的别称,东汉以尚书直接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因汉尚书台在宫禁内,乃有此称。B.“城郭”,古代“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内城叫“城”,外城叫“郭”。三里之城,七里之郭。C.“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达敬意。“再”,第二次;“拜”,见面时的礼节。D.“黄昏”,傍晚时分,一般指18点左右;“人定”,夜深人静的时候,指21点至23点。36.下列加线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①却与小姑别②适得府君书③可怜体无比④汝岂得自由⑤五里一徘徊⑥举言谓新妇⑦哽咽不能语⑧昼夜勤作息⑨便复在旦夕⑩既欲结大义⑪本自无教训A.①③⑩ B.②⑦⑧ C.⑤⑦⑨ D.④⑥⑪37.下列文学常识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平缓;羽,声调激愤。B.《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C.《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D.《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38.“相”可以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根据语境可译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下面句子中的“相”的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及时相遣归

②会不相从许

③还必相迎取

④好自相扶将

⑤嬉戏莫相忘

⑥誓不相隔卿⑦誓天不相负

⑧蹑履相逢迎

⑨怅然遥相望A.①⑤/②③⑥⑦/④⑧⑨ B.①③⑤/②④⑦/⑥⑧⑨C.①⑤/②④⑥⑧/③⑦⑨ D.①②⑥/③⑦⑨/④⑤⑧3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便可白公姥

白:告诉、禀告 B.君既若见录

见:看见C.汝岂得自由

自由:自作主张 D.感君区区怀

区区:情谊真挚40.对《孔雀东南飞》的理解,错误的选项是()A.诗歌开头运用比喻的手法,以孔雀飞向不同方向喻夫妻失偶,以五里一徘徊喻夫妻恩爱情深。B.“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中的“公姥”是偏义复合词,单指婆婆。C.文章开头的孔雀离飞与结尾的鸳鸯双飞在结构上相呼应,使结构更紧凑。D.结尾化为鸳鸯的浪漫结局寄寓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歌颂与向往。六、语言表达4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寒冷、干旱是中国西北留给人们的普遍印象。但科学研究表明,西北正出现变暖变湿的新趋势。2018年甘肃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7摄氏度,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27.7%。兰州市区和机场间,荒山变绿了;敦煌石窟周围的戈壁,竟然长了草。中科院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全球变暖驱动水循环加剧,可能是西北气候暖湿化的根本原因。来自阿拉伯海、印度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在气流作用下集中到西北,导致西北降水增多。在暖湿的气候里,荒山将更容易变绿,甚至都不需要人为去种树种草;庄稼收成将明显增加,极大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到那时,西北还是原来的西北吗?还会有“孔雀东南飞”吗?想一想,未来的大西北,如果都是青山绿水,那将是怎样的场景!42.某校举行由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话剧的演出晚会。下面是这次演出的节目单:晚会节目单1.《孔雀东南飞》(原作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演出:高一(2)班2.《雷雨》(原作曹禺《雷雨》)

演出:高二(5)班(其他略)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需要在节目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请你在《孔雀东南飞》与《雷雨》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这样的话。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不少于60字。43.下图是一幅关于人才流动的漫画《孔雀东南飞》,请描述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注:图下方的两只鸟为麻雀。①漫画内容:②漫画寓意:44.《孔雀东南飞》被明人胡应麟称为“百代而下,当无继者”的“古今绝唱”它是古代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歌颂了刘兰芝的忠贞与反抗精神。假若刘兰芝当选为当年感动世界”年度人物,请你为她写一段颁奖词,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45.某校将举办一场话剧晚会,表演由课文改编成的独幕话剧。下面是这次演出的部分节目单:《孔雀东南飞》

演出:高二(2)班《氓》

演出:高二(5)班请你在《孔雀东南飞》与《氓》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衔接的话。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不超过100字。七、小阅读-课内46.《孔雀东南飞并序》和《离骚》在写作风格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请简要分析。47.中国的古典诗歌以抒情诗为主,也有一些侧重叙事的诗作,如《氓》和《孔雀东南飞》。这两首诗都是讲述古代婚姻爱情悲剧的民歌。请从人物形象、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比较两首诗作的异同。48.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道难》是杂言古体诗,格律不拘,形式灵活,具有参差错落的美感。在内容上,诗歌想象奇特,笔意纵横,境界阔大,体现出作者豪放飘逸的创作特点。B.《氓》以一个女子的口吻讲述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抛弃的过程,展示了她从情意绵绵到悲伤无助,再到激愤决绝的心路历程,将叙事与抒情巧妙结合起来。C.柳永的《望海潮》从地理、历史、自然风光以及市井繁华等多个方面,描绘了承平盛世下的杭州,手法上铺叙、点染,虚实相间,形成一种畅达流利的气势。D.《孔雀东南飞》是一首现实主义乐府诗,同时也是一首叙事长诗,在叙事方面,淡化了故事情节,呈现出典型的民歌的色彩,往往是运用对话推动情节发展。49.《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你结合有关诗句分析。50.下列关于《孔雀东南飞》的鉴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诗》在文学史上因其文学价值而被合称为“乐府双璧”。B.《孔雀东南飞》是乐府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选自南朝宋人徐陵编的《玉台新咏》。C.《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故事,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结尾,使全诗产生了质的变化,成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D.《孔雀东南飞》采用了托物起兴的手法,借飞禽的离散相依,暗示了焦、刘两人婚姻的破裂,给全诗奠定了缠绵悱恻的抒情基调。八、选择类51.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仍更被驱遣 B.汝是大家子 C.为仲卿母所遣 D.渐见愁煎迫52.下列加点词从词义上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便可白公姥

②贵贱情何薄

③昼夜勤作息

④蹑履相逢迎⑤仍更被驱遣

⑥我有亲父兄

⑦何不作衣裳

⑧逼迫兼弟兄⑨勿复怨鬼神

⑩否泰如天地A.①⑥⑧⑨/②③④⑤⑦⑩ B.①②④⑥⑧⑨/③⑤⑦⑩C.①⑥⑧/②③④⑤⑦⑨⑩ D.①③⑥⑧/②④⑤⑦⑨⑩53.下列选项中,每句都含有古今异义现象的是(

)A.共事二三年

处分适兄意

蹑履相逢迎

何方圜之能周兮B.可怜体无比

自可断来信

伶俜萦苦辛

怨灵修之浩荡兮C.汝岂得自由

叶叶相交通

摧藏马悲哀

剑阁峥嵘而崔嵬D.槌床便大怒

便利此月内

哽咽不能语

不抑耗其实而己九、非选择类54.课内翻译①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②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离骚》)55.指出并解释下列各句的词类活用现象。(1)卿当日胜贵(2)千万不复全(3)逆以煎我怀(4)足以荣汝身56.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为仲卿母所遣(2)君既若见录参考答案:1.A2.C3.C4.B5.材料二先总说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家庭伦理环境之中,再结合《孔雀东南飞》分说社会伦理环境和家庭伦理环境对人的影响和控制,进而以刘兰芝为对象,指出在这样的环境中,人所做出的选择必然体现自由意志与伦理环境的矛盾,从而揭示出刘兰芝所做选择的悲剧性及其体现的人性光辉。6.D7.B8.A9.(1)我既然不能胜任你家使唤,白白地留着也没有什么用处,你就立即禀告婆婆,趁早送我回娘家去。(2)感谢你情意深挚,你既然这样记着我。希望你很快就来(接我回家)。10.①焦母认为刘兰芝不懂规矩,一举一动完全按照自己意思,焦母已憋气很久。②焦母想为焦仲卿求取姿态可爱无比的邻近人家姑娘秦罗敷。③焦母对刘兰芝已经没有恩情。11.刚才一天天地交错相通告诉,告诫,劝告12.(1)你这样我也是这样。(2)(焦仲卿)越来越深地被愁苦煎熬逼迫(着)。13.B14.已是黄昏,太阳就要沉入大地,天地间一片昏暗。阴沉黑暗的景色烘托了刘兰芝悲苦愁惨的心情(表现了刘兰芝内心的愁苦悲伤,以哀景写哀情,情景交融)。15.(1)合葬及松柏、鸳鸯等情节是结局后的尾声(主体情节以外的尾声),把主题引向深入。(2)“鸳鸯”等比(象征)的手法与开头“孔雀”兴的手法呼应(以鸳鸯双飞与开头孔雀徘徊呼应、以鸟起兴开头以鸟作比结尾),使得全诗结构严谨、浑然一体,(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歌颂、向往和对封建专制(家长制)的批判)。16.páihuáiwèi17.禀告拜两次,表达敬意只不过辞别18.B19.刘兰芝美丽、聪明、勤劳、知书达理、头脑清醒、行动坚决、忠于爱情、不为荣华所动。她明白婆婆要驱逐她,就主动要求“遣归”,对仲卿说“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不亢不卑,很有教养。刘兰芝还是个善良聪明、头脑清醒的妇女。她对仲卿体贴谅解,一方面忠于爱情,一方面设身处地为焦仲卿考虑: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20.诗的开头,刘兰芝自叙自己的身世经历,“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是“赋”手法的运用,按时间顺序,突出刘兰芝多才多艺、有教养的特点。刘兰芝离家前对焦仲卿的交代,“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旨在从侧面描写美丽善良,更表现她的从容镇定。本诗“赋”手法的运用有利于塑造刘兰芝的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21.D22.C23.D24.(1)王认为我生为好,我认为死去为好,希望您把我的尸骨赐给韩凭,让我们两人合葬!(2)你们夫妇相爱不止,假如能使坟墓合起来,那我就不再阻挡你们。25.A26.D27.C28.C29.D30.本诗通过描写女主人公的言行,塑造了一个个性爽朗、感情强烈的女性形象。31.C32.两首诗都表现了夫妻恩爱和对爱情的忠贞。本诗中“恩爱两不疑”一句为全诗的诗眼,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中夫妻的恩爱和对爱情的坚守;《孔雀东南飞并序》主要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两人的对话描写和行为描写,表现两人的恩爱和对爱情的忠贞。33.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34.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35.D36.C37.A38.A39.B40.A41.中国西北出现变暖变湿趋势,可能是因为全球变暖驱动水循环加剧,这一改变将给西北带来积极影响。42.示例一:合葬化鸟,夜夜相鸣。高一(2)班同学的演绎,给一个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点染上浪漫的色彩。但面对封建礼教,刘兰芝们的结局只能如此。东汉末年是这样,20世纪30年代还是这样,悲剧在延续。不信的话,请看高二(5)班的同学为我们演出的《雷雨》。示例二:孔雀飞走了,带走的是无尽的遗憾,留下的是爱情的永恒魅力。面对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我们惋惜,我们赞叹。但人类追求美好爱情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虽然有时道路很曲折,虽然有时人性被扭曲。这不,周萍、周冲两兄弟走来了。下面有请高二(5)班的同学为我们表演《雷雨》。43.①描述:在西部这片干涸贫瘠的土地上,天空中有一只孔雀正在往东南方向飞翔,地上的一只麻雀看到这种情景后,对另外一只麻雀说:“哥们儿,要不咱也跟着飞。”②寓意:西部条件艰苦留人难,别说孔雀,现在连麻雀都要向东南飞了。西部地区的人才流失必须引起人们的关注。44.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她,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她,十七为君妇,仍更被驱遣;她,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她以自己的娇柔与自尊演绎了一支柔肠寸断而又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举身赴清池”,这是凤凰涅槃的悲壮,这一刻昭示了她对爱情的忠贞,宣告了她对生命的决绝,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罪恶!……世间的爱情凝固在这一瞬间,生死相许的爱情见证了这一瞬间!45.合葬化鸟,夜夜相鸣。高二(2)班同学的演绎,给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点染上浪漫的色彩。而爱情的悲剧千差万别,即使没有专横家长的干涉,也仍有负心丈夫的背弃。下面请欣赏高二(5)班的同学为我们表演的《氓》。46.这两篇诗歌作品在写作风格上都具备浪漫主义的特色。《孔雀东南飞并序》开头用孔雀徘徊起兴,结尾以鸳鸯和鸣作结,使全诗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文学色彩。《离骚》创造性地运用比兴手法,是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