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中职教育自主学习分析研究 教育教学专业_第1页
网络环境下中职教育自主学习分析研究 教育教学专业_第2页
网络环境下中职教育自主学习分析研究 教育教学专业_第3页
网络环境下中职教育自主学习分析研究 教育教学专业_第4页
网络环境下中职教育自主学习分析研究 教育教学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要求学生具备不断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自主学习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是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如何利用网络环境丰富的、共享的、多媒体化的资源以及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来更好的支持中职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己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经过分析,影响中职教育的自主学习有以下三个要素一、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有一定距离。二、教学手段上未能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和潜能,大多是过去“一支粉笔”式的传统教学转变为“电子笔”的现代翻版。三、教学模式的改革未能采用贴近职业教育强调学以致用的先进教学模式为支撑,造成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不紧密。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中职教育的自主学习。首先从中职教育的现状和对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学习的需求分析入手,进而梳理了中职教育和自主学习的概念及本质特征。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了中职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及构成现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职生存在的元认知能力低、自我约束力弱、而合作与交流意识比较强等特点,提出了把建构主义、元认知论以及联结主义作为网络环境下中职教育自主学习研究的三大理论依据,通过渐进式方法实现中职网络自主学习由他控到自控的过程转变,最终实现联结主义的无监督学习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案例法研究了网络环境下中职教育开展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研究了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课程的设计原则,网络环境的建设原则和方法,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变化等。最后通过实践,展示了如何基于网络环境利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开展自主学习,并总结了应用的原则和应用方法。本文认为,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中职教育必须认真进行课程设计,改革教学内容,实施模块分解,通过任务式做到内容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其次,要从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两方面协同进行改革。实施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为核心,以网络环境为手段,达到两者的有机整合,从而实现有效开展网络环境下中职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自主学习,网络,工作过程导向,学案导学第一章绪言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一种类型,其培养的人才符合行业人才结构的需求,所以越来越受到行业的重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养的定位、目标和教育方式上与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距离。突出表现在过于强调学科的体系结构、过于侧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过于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虽然引入了多媒体教学,但应用层次比较低,基本上是过去“一支粉笔式”的现代翻版,只不过是把粉笔变成了“电子笔”而已。同时,忽视了能力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等,造成高分低能,不能学以致用。因此对中等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刻不容缓。中等职业教育要强调能力的培养。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适应未来岗位需要,教学中特别要强调自主学习。如何在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用最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符合当代中职教育需要的学习环境,尽可能贴近真正的工作实际,实施工作过程导向式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是一个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第一节研究背景作为一名中职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技术的学习者,笔者出于对网络自主学习的认识和对中职教育的实践体会,确定了关于网络环境下中职教育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这个课题也是笔者在学校工作中一直研究与实践的。中职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当有限,如何结合中职生的特点,认真研究如何有效开展适合于中职教育的网络自主学习将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一、中职教育的现状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职业教育规模逐步扩大,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从2001年的389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515万人,平均增幅达到18%。根据初步统计,2004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突破550万人,2005年和2006年屡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664万和750万人,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基本实现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达800万人。整个职业教育包括短期职业教育培训都在快速发展,预计今后几年还将保持较快增长。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旺盛的需求。最近几年,我国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都呼吁技能型人才紧缺。目前,我国短缺数控技能人才60万,汽车维修技术工人每年需要增加40万,行业软件蓝领每年需要增加30万。煤炭工业协会、冶金工业协会也在与教育部门商谈技能型紧缺人才如何培养的问题。宾馆业、旅游业等传统或现代服务行业也都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旺盛的需求。一方面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一年年扩大,另一方面虽然就业需求喜人,但是我国职业学校就业情况并不容乐观。职业学校普遍遇到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就业专业不对口就业薪资低、学生自主就业成本高毕业生反弹回校频繁,学校就业率低等各种就业难题,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经过分析,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科技和经济已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知识更新快,能力要求高。然而职业教育的改革步伐并未跟上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造成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知识老化、自身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强的尴尬局面。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作为一所职业学校,一方面必须改革学校的课程体系,尽量做到内容与实际需要相接轨。另一方面,教学中必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以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增强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目的。因此传统的中职教育必须改革,必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二、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提倡自主学习的意义1、自主学习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尝试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过于强调学科体系,造成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学完一门课后,只会考试,不会实际操作。动手能力较差,理论水平也不高。'只有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彻底打破传统教学“三中心”,才能由教师主导学生学习的过程转变为学生主导自己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过程,实现知识建构。2、自主学习是中职生就业后的主要学习方式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学生走出学校后即跨上就业岗位,在迅速发展的社会中,先前学习的知识技能随之陈旧,无法胜任日益增强的职业需求。再加上日益激烈的竞争机制迫使职业不再终身化,人的一生可能需要转岗、再就业,这就需要不断学习,而自主学习将是就业后的主要学习方式,中职生是否会学习就成为一种最基本的生存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一墩而就的,需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进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帮助学生完成由“学会”到“会学”的转轨。3、自主学习是改变中职生被动学习的抓手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相应行业输送合格人才,因此中职生摆脱了以往的升学压力,学习动力大为削弱。加上中职生普遍缺乏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能力、学习基础差以及缺乏学习方法等,厌学现象严重、学习效率差。为了变厌学为乐学,就必须引入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能够品尝到成功的乐趣,进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创造性。因此,自主学习是解决学生被动学习局面的抓手和突破口。三、网络信息技术为中职教育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自主学习建立在建构主义等先进教育理论之上,自主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以自己为本位,完成知识的建构。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通俗地讲笔者认为至少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要有“引诱性',二是要能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做到“乐学”三是要有足够的学习资源四是目标要有可实现性五是要有手段来评判建构的结果和纠正建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作为学校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显然无法适应以上要素。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只是被动地学。之所以这样,除教学模式的问题外,主要还是受限于媒体形式不生动、学习资源贫乏、教学手段单一等因素。而信息技术可以很容易地集文字、图像、视频等于一身,媒体形式的多样化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的兴趣。同时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己经把地球连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引发了一场“信息爆炸”,也为学习提供了非常多的学习资源,保证学生自主探索范围的有效性。网络信息技术所具备的高度交互性,完全有利于不同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实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也为学生评判自己学习的结果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仅从以上方面就足以看出网络信息技术对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要素提供非常有力的支持。事实上,正因为有信息技术的支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才能得以真正实施。第二节已有研究综述自主性概念起源自20世纪60年代对技能和独立思考的研究,Holec认为自主性是自己负责自我学习的能力。国外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学派纷争开始转向对诸家自主学习理论的综合,注重从各派自主学习理论中吸收合理成分,纳入自己的研究框架。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主学习成为西方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具体而言,已有研究主要体现在自主学习目的和价值以及自主学习研究的重点等方面。一、关于自主学习的目的与价值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把自主学习看成是解决当前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例如,Zimmerman认为学生完成作业率较低、辍学率较高,很多老板不能聘到足够数量的年轻雇员'年轻人不会读写算,己经成为很严重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能挑起这副担子,为了自己的命运去学习。第二种观点认为实施自主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自主学习的学习者。美国DaleScottRidley、BillWalther等人认为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自主的学习者,也就是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养成终身爱好学习的学习者,他们认为当务之急是引导学生成为自我指导和自主的学习者。第三种观点认为实施自主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任务之一。如我国心理学家卢仲衡在《自学辅导心理学》中指出,有了自学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无论知识周期如何缩短,科学技术综合化的洪流如何奔腾,仍能用自学能力迎头赶上。张玉昆等人还进行了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其目标就是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第四种观点认为实施自主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人格。认为自主性是现代人应具备的道德特征,是人的主体性最核心的规定,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发展培养人的自主性。韩清林强调自主学习以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起点和依据,他把自主性发展目标分解成主体性发展目标、自立性发展目标、自觉性发展目标、主动性发展目标、创新性发展目标。教育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强调自主学习的价值与目的,总的来说就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性的人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培养出能学、乐学、善学的学习者,以改进教育现状,改变学生今后的生活命运。二、自主学习研究的重点有的是注重自主课堂环境的研究。如DaleScottRidley、BillWalther的自主学习研究强调的是课堂上自主学习,他们研究的重点是创立自主的课堂环境,这种课堂环境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能满足学生对学业与非学业的追求需要,能满足学生在课堂中关于自己的身份、态度、情感及自我调控的需要,它又能满足教师工作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有的是注重自主学习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如Zimmerman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重点放在自我调节学习技能技巧的培养上,强调培养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包括培养时间计划与管理能力、文章理解与摘要技能、笔记的技能、培养考试预测与准备的技能、写作的技能等。卢仲衡开展的自学辅导教学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提出了自学辅导四阶段领读阶段—适应自学阶段—阅读能力与概括能力形成阶段—自学能力成长与自学习惯形成阶段。而张玉昆、胡继渊、沈正元等则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上。他们的研究以激发学习动机为前提,以发展元认知能力为重点,以思维训练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通过实验使学生会学、善学,使素质全面提高。还有的学者重点研究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以远程教育为代表。他们强调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让学生自主地建构知识。在这种学习中教师是引导者、帮助者,学生的自主学习受动机水平、自律水平、网络操作技术、认知风格、认识基础等方面的影响。可见,从研究重点来看,大部分教育心理学家和我国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们都倾向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现代化,关于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也逐渐成为自主学习研究的热点方向。三、自主学习问题综述大量的有关自主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对我们在学校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并不能直接采用“拿来主义”。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促使笔者提出该研究课题。1、实现人的自主发展己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实现的目标之一。目前相比而言,中小学对于自主学习研究搞得轰轰烈烈,但是笔者认为,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应该贯穿整个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中。在职业教育中也要充分重视自主学习意识与习惯的培养,通过自主学习达到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2、自主学习的研究重点应该从当前的教育教学实践需要着手,把研究的重心放在自主学习的条件、内容、策略及相关能力与习惯的培养等方面,并用以指导教育实践。笔者从事职业教育,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那就是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习惯被动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就业后无法适应迅速变化的岗位要求。因此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跟上快速发展的时代步伐己迫在眉睫。3、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应用,开展关于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成为必然。而当前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以针对成人的远程教育为主,由于教育对象特点和教学要求的不同,并不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现有的中职教育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研究理论及成果远远不能满足中职网络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特点设计自主学习指导系统甚为必要。第三节研究的内容及方法一、研究的内容及创新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中职教育的自主学习。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梳理自主学习概念,分析中职教育的特点,概括出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以及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中职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构成现状。2、综合归纳出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站在前人的肩上,用他们的理论指导自己的研究,避免不必要的“重现”和偏差。3、在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网络环境下中职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新型模式下课程设计的原则及特点,研究网络平台的搭建及应用原则。4、应用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对网络环境下中职自主学习的实践,分析实施的效果,总结成功与不足,为后续研究奠定较好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是以笔者所工作的中职学校学生为样本,分析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根据中职生本身具有的能力基础,利用网络自主学习课程来引导中职生自主学习,在实践中分析中职教育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有效性。试图从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两方面探索如何有效开展网络环境下中职生的自主学习。手段上,以网络环境为工具,力求突破课堂环境在时间和空间方面所受到的限制。能针对不同个体的学习特征,引导学习者进行主动、自由的学习活动。实现教学手段的革新。一个好的工具,如果没有合理的教学模式加以使用,也不能充分发挥甚至是不能发挥这个工具应有的作用。因此,在教学模式上,我们把实践课与理论课相结合,以工作过程导向为指导思想,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做到知识传授与岗位职业能力相结合,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渐变,由辅导学习到实现无监督的网络自主学习。实现教学模式上的创新。这种以工作过程导向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为核心,以网络环境为手段,实两者的有机整合,从而达到有效开展网络环境下中职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将是本文的最大创新和亮点。二、研究的方法1、理论研究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归纳研究和比较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关于自主学习理论的分析研究,使自主学习、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等相关概念的内涵更加明确,确立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建立起适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体系。2、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又称个案研究法,由哈佛大学于年开发完成。本文通过中职教育网络自主学习某个课程设计,直观形象的分析中职教育网络自主学习体系的构建过程及应用步骤,通过案例分析法把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化、形象化。3、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是以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选用校园网网上问卷调查形式。为了了解当前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网络自主学习的效果,笔者进行了二次问卷调查。第一次用于分析中职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二次根据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制定网络自主学习课程,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实施及效果分析,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对中职教育网络自主学习教学的研究。第二章网络环境下中职教育自主学习的概念及调查本章界定相关概念,具体分析了自主学习的特点,中职教育的特点及中职生的能力结构。通过开展对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问卷调查,分析中职生目前的习能力及状态。本章的研究是中职教育网络自主学习系统研究的前提,自主学习以学为主,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征对如何推动和有效的实施网络教育及网络教育的成败起着直接的作用,对中职教育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第一节概念界定一、中职教育的概述关于职业教育这一名称的表述,世界上很多国家并不一致。有的称为“职业教育”,有的称“职业技术教育”,还有的称为“技术和职业教育”。我国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述解放前和解放后很长时间沿用的是“职业教育”这一名称,1982年2月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职业教育”。“1985年5月27日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改称“职业技术教育”。1996年5月1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名称统一为“职业教育”。北京师范大学高奇教授在其《职业技术教育概论》一书中认为“狭义的职业教系指对全体劳动者在不同水平的普通教育的基础上,所给予的不同水平的专业知育,培养能够掌握特定劳动部门的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和技巧人才的教育”。顾明远、梁忠义在其主编的《世界教育大系—职业教育》中指出“职业教育的基本涵义什么呢简单地说职业教育就为了培养职业人的,以传授某种特定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意识的教育”。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涵义有两大范畴。广义上,它是指一种教育体系,是目前职业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介于中职教育与初等职业教育狭义上,它是一种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主要形式的正规学校教育,包括普通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等。中等职业教育一般简称为中职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把整个职业教育比作一条大龙的话,那么龙头是高等职业教育,龙尾是初等职业教育,龙身就是中等职业教育,它的范畴包括普通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本文所涉及的“中等职业教育”属于狭义上的涵义范畴,是指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教育类型。我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二、自主学习的概述到底什么是自主学习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者尚无统一的意见。由于各自所站的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因而存在着不同的见解。1、国外学者的观点以维果斯基为代表的维列鲁学派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言语的自我指导过程,是个体利用内部言语调节自己的学习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通过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观察和了解,并将观察到的学习结果与学习标准比较而做出的判断和评价,再基于这种自我评价产生内心体验或行为表现。其本质是学生基于学习行为的预期、计划与行为、现实之间的对比、评价来对学习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宾特里奇教授综合各种说法,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新定义。他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自主学习活动在学生的个体、环境和总体的成就中起中介作用。国外学者对于“自主学习”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者对学习自我负责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合理监控学习步骤学习节奏、时间、地点等以及评估己掌握的学习内容学习者能对学习过程进行批判性的反思,能建立一套自己的评估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学习情况,能独立地发现问题和及时地解决问题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消极地依赖教师、等待来自教师的知识传授。”2、国内学者的观点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有关人员指导或信息揭示下运用一定的媒体主动、积极、超越性的学习活动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通过对知识的建构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自主学习是指在网络学习中学习者在不依靠老师或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特点和意愿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时间和地点的一种学习方式。”庞维国先生则主张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定义自主学习。从横向角度就是从学习的各个方面来综合界定自主学习,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本人对学习的各个方面都能自觉地作出控制从纵向就是指从学习的整个过程来阐释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指学习者能自觉、主动地确定学习目标、营造学习环境、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3、自主学习的内涵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外学者由于理论立场和所关注的视角不同,对自主学习的看法还没有达成一致,但已经对自主学习的实质提供了参照框架。所谓“自主学习”是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它是在一定教学条件下的高品质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我认为,学校教育中的自主学习应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学习的纬度来看,自主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能主动地对学习的各个环节予以选择、控制和调节。如自我激发学习动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主调节学习策略、自我计划并管理学习时间、自己营造学习环境,并能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测评。我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就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使之成为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第二,从教育的纬度来看,学校教育中的自主学习必须在总体的教育目标下进行。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机制中,在总体教育目标的指导下,着眼于学生学会,立足于学生会学。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克服不利因素,实现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这样一种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策略与方法指导,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第三,从自主学习的目的来说,就是使学习者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也就是使学习者能不断摆脱对学校、教师的依赖,自主确定学习内容,掌握学习进程,并通过自主确定学习的方法、途径以及学习内容,实现自身素养与技能的提升过程。三、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1、网络环境网络环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环境指基于卫星电视网、计算机网络和电信网络为一体的网络环境,而狭义的网络环境(Web一Basedenvironment)主要是指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环境。本研究中的网络环境针对狭义的网络环境。2、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1)定义描述本文采用描述性的定义,认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自我激发动机、自主地设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法,构建有利的资源环境,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方式,或学习者在相关老师的辅导及辅助下完成这一学习过程。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可以看成是一种有效的网络学习方式,学习者自行运用网络媒体及其他各种学习资源,主动地运用和调控自己的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使学习朝着有利于学习目标实现的方向前进。(2)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尽管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具有自主学习的一般特征,但由于网络学习环境的特殊性,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与一般的自主学习相比还具有其自身特点。首先,相对于传统学习活动而言,网络学习环境具有明显的特征。一方面,网络习环境拥有丰富的、共享的、多媒体化的网络学习资源,学习方式更为灵活、个化,可以突破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即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另一方面,网络学习在带给我们快捷和便利的同时也有一些负面影响,网络学习中的师生、生生分离导致教师角色的淡化和教学管理的弱化,网上良荞不分的海量信息和信息组织的无序性、随机性,容易导致学习者“信息迷航”和“信息超载”。因此,网络学习环境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自我监控、调节等元认知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教育平台为学习者提供的仅仅是外部学习环境,而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环境、实施有效学习的关键内部条件就在于学习者自身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为了有效地进行网络学习,学习者需要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如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合理组织学习资源,选择学习策略,自我评价学习效果,并不断根据学习目标修正学习进度和策略。换言之,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学习者必须开展元认知活动。综上所述,网络自主学习是一种有效的网络学习方式,而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元认知能力是实现网络自主学习的一个关键的内部因素。第二节特点分析一、中职教育特点的要求1、教学活动的实践性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地教,学生要理论联系实际地学,做到学用一致,学以致用。为使学生得到具有针对性的、与现实生产或工作相一致的培训,中等职业学校都设有实践教学场地,包括实习车间、实验室、演示室和教学工厂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感受未来的工作环境,积累实际的工作经验,培养一定的工作能力。为此,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践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都应具有一定的职业工作经验,了解学生毕业后所从事工作的实际要求,包括劳动生产技能、人员管理情况和行业发展状况等等。总之,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性,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在教学工作上的最大反映。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要以职业实践为出发点,作为教学工作的导向和最终目标。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系统培养是第一位的,学生是否需要、或在多大程度上需要接受系统的理论教育,完全取决于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2、教学组织的多样性从目前来看,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主要还是采取班级授课制,即把学生按相同专业工种、程度分成班级进行教学。在这个前提下,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全班、小组和个别三种。其中尤以小组和个别为最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课和理论课基本上采用全班教学的形式。除此之外,像实验实训、社会调查、技能培训等,一般采用小组教学的形式。分组一般采用混合的方式,即一个组内有能力强的和较差的,有男生和女生,有学生干部和一般学生。个别教学常用于练习、教学实训、生产实习,由学生独立地进行学习。3、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中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各行业培养直接从事生产实践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型农民以及其他劳动者,它偏重理论的应用、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既有别于高教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又不同于普通教学内容的基础性,而是强调实用性。实用性是中等职业教育内容的一大特点,它是指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关注运用的条件、方法、手段及效果的评价等,而不过分强调原理分析和理论推导教学内容的重点在于生产、服务等职业技能的学习和职业态度的养成,而不像高教教学内容那样重视研究、开发、设计等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基本上以实际工作需要为度。4、教学方法的直观性中等职业教育因其特有的实践性、操作性,需要从直观的教学活动开始。学生缺乏工作和社会经验,对技术过程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相当有限,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减少学生学习认识过程中的困难,在使用传统的挂图、模型、幻灯,投影仪等教具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二、自主学习有其自身的特性1、自学为主性。传统的“以教促学”强调将教学过程各要素优化组合传递教学信息,自学为主性则体现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通过媒体及教师的指协助,自主的获取学习信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具有独立的个性,能够自觉能动地进行自主活动。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具备学习的主体意识,能够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掌握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对学习活动进行调节,及时反馈、自主评价。2、主动性。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明确的学习动机、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学习意识和自我控制、自我激励下,为完善自身条件主动获取学习信息的过程。这种主动性往往与学习者的求知欲、好奇心、兴趣、爱好密切相关,因此,个性因素使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主动性。3、非时空性。自主学习提倡自我规划、组织、评价学习行为,因此打破了时空对学习行为限制,学习者不必为学习而在一个固定时一间和地点参加某一个群体的学习。三、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转变对比20世纪初电子技术和信息社会的冲击,使教育技术革命迈出了重大的一步。到了90年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高速公路”将这场革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使教育信息传播和共享全球化。因此,技术革命使教育引入一种特定的环境、一种文化、一种手段,从而反映一种学习方式和教育理念。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是以网络为教学支撑环境,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网络教学模式突出网络在师生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结构合理的网络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网络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将由原来的知识讲解员、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学生网络学习的领航者等。在网络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地位将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学生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知主体。从美国教育部1993年组织十多位专家就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的研究报告所列举的新技术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见表2一1所示。表2一1学习支持系统更进一步,该研究还就如何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支持教学模式的变革提出了概括性建议,见表2一2`。表2一2传统模式与信息技术下教学模式比较第三节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结构及调查中职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因为种种原因,大多数学生在入校时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并存在着各种各样不良的学习行为与习惯。世纪,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学生,未来现代化企业的员工,如果没有自我进取精神和自我发展计划,不懂合理的利用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必将无法适应社会对他们的需求,被社会所淘汰。本节研究的前提及主要指标是影响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中的各种非智力因素,并把关键因素作为指标进行细分。一、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结构要求1、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中很重要的方面。拥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将自己看作学习的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也能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作出准确的自我评价。它包括四个要素(1)确定学习需要的能力:指学习者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学习缺陷并将之转化成学习目标和活动的能力。中职生无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离开教育机构进入社会,都可能在学习和工作中面对各式各样的新问题,通过观察或自我诊断找到解决问题的某项信息、某种知识或掌握某项技能,从而将学习需要转化为明晰的学习目标,是开始自主学习的前提。(2)时间管理能力:指对学习进行计划的能力。学习的计划性是人的主体性、意识性的体现。在当前中职教育实际情况看,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对自主性要求增强,而离开校园后,学习更是完全依靠学习者的自我计划和管理,因此,培养学习者掌握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是中等职业教育者的责任所在。(3)学习监控能力: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加以监控并随时进行调节的能力。中职生在无他人监督和控制的条件下进行自主学习时,必须自己监控学习进程,不断发现和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据此调整学习行为。因此,学习监控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4)学习自我评价能力: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或学习结束后对自己的学习的结果、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依据一定的标准做出准确评价的能力,从而得出一个自我反馈意见,这样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扬长避短。2、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自主学习中运用工具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中职生对学习客体的选择和利用上。拥有信息能力的学习者能够有效识别信息的可利用度,解释和解读信息,进而对信息进行有选择的接受、加工、整合和改造。它包括三个要素(1)信息获取能力:指学习者能掌握一定的信息获得方法,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所需的信息和资料。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中职各专业及相关学科信息载体日益丰富,该能力决定了中职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能否较全面地收集其所需学习或研究的某一主题的相关信息。(2)拓宽信息渠道的能力:指学习者对新信息源具有敏感性,善于发现并掌握有价值的新信息源的能力。随着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中职各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新信息源也在不断出现,对新信息源保持敏锐性,不断去开拓新的信息源是中职生进行自主学习不被时代所淘汰的保证。(3)信息分析、处理能力:指学习者对所获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和处理,确保无用信息的删除、有用信息的记忆和储存的能力。大量信息的涌入使分析、处理信息能力成为中职生在自主学习时,对信息进行组织、分析、评价,并提取系统的信息解决问题或撰写读书报告和综述时所必需。3、学习合作能力学习合作能力是自主学习的必要辅助,决定了中职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能否及时、有效地寻找到解决途径,同时也是中职生在团队工作中能否客观有效应用人力资源进行学习的关键。它包括二个要素。(1)交流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通过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共享学习经验,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完善知识结构的能力。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绝对孤立地学习,与其他人员之间的彼此帮助将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获取更广泛、更实用的信息。(2)寻求帮助的能力:指学习者在面临复杂困难的任务时,能够从那些更有知识和能力的人处获取提示和帮助。自主学习者并不排斥寻求他人的帮助,但是他们仅在必要的时候寻求帮助。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更多地渴望得到提示,最终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出问题的答案,而不希望从帮助者那里直接得到完整的答案。二、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笔者通过在校园网上开展对本校中职级新生进行无记名网络问卷调查,获得了第一手资料。1、问卷调查的背景为了对中职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网络自主学习能否开展或将如何开展而进行本次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本次调查根据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三大纬度来设计,包括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学习合作能力三大纬度的九个方面。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网络方式,学生集中在网络教室上线答题。3、调查范围本校06年级新生班,随机从机电、模具、网络、电子、营销、会计、服装设计等专业中抽取男女生比例基本相当的44名学生,实收有效问卷44份。有效回收率100%。三、调查数据分析通过提取网络问卷调查结果的数据,分别根据自主学习能力的三个方面加以分析,整合结果见表2一3。表2一3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结果分析表四、结论以上调查数据可以对网络环境下开展中职教育的自主学习产生五点启示第一,中职生学习主体意识比较缺乏,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自我管理能力比较低。概括地说就是元认知能力比较低,而元认知能力恰恰是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主要能力之一。针对以上现状,网络环境下中职教育的自主学习应该是在老师的帮助及有效辅导下进行的自主学习,中职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学习发展中起到导航作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学习动力,形成学习需要。第二,中职生的学习监控能力比较差,学习过程总是被动的。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学习过程中,就需要设计好任务和环节,以加强中职生的学习监控,并逐渐实现由他控转变到自控的理想状态。第三,中职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比较强。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小组和同伴,促进自我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第四,中职生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表面看这是学生本身的问题,进一步还应该看到这是学科体系造成的弊端。要充分调动中职生投入自主学习就必须改变现有的教学内容,让中职生看到学习的意义和结果。第五,学生上课过程中对教师依赖性强,但是自主选择帮助自己的对象时却很少指向教师,师生关系较为紧张,网络自主学习中教师不应只是一个权威,更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结合以上方面使中职生的自主学习逐渐由他控到自控、从被动依赖到自觉能动、从有意识到自动化渐进式的过程。第三章网络环境下中职教育自主学习的理论架构本章提出中等职业教育网络自主学习的理论来源及理论基础。采用建构主义、元认知论以及联结主义三个理论为基础来构建中等职业教育网络自主学习。建构主义是自主学习的依据,元认知论是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论,最终达到联结主义的无监督学习。采用这三个理论来搭建中职教育网络自主学习理论的原因是第一,由于调查发现中职生元认知能力比较低,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监督分值都比较差,需要元认知论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完善及加强中职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第二,调查统计数据表明中职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较强,利用建构主义理论,通过学生相互间的讨论,补充、修正对当前知识的理解,最终达到全面、正确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第三,通过渐进式方法实现中职网络自主学习由他控到自控的过程转变最终实现联结主义的无监督学习。第一节建构主义一、理论自主学习是以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为依据的。建构主义起源于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的理论,其中还包括了美国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学家的“个人建构心理学”理论。该理论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者认为虽然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然而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个人自己决定的人们以自己的经验背景为基础来建构现实、解释客观世界。因为人们的经验不同,所以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存在差异。他们更重视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解释是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知识,而且还包括大量非结构性知识即经验背景,学习者建构知识不是对外部信息的直接翻版,而是通过己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加工而建成的,因而知识不可能由外部传授而获得。建构主义者更多地强调在具体情景中形成的非正式的经验背景的作用。在他们看来传统教学认为通过字词就可以将观念、概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由说话者传递给听说者是一种误解。'建构主义的观点还认为面对任何一项学习任务,每一位学习者都有其独特的建构系统,他们会以不同的方式方法完成同一项学习任务。由于学习者的经历不同,在任何班级里,不可能存在两个具有完全相同的建构体系的人。同样,根据个人建构心理学原理,任何一项学习任务都要求学习者按照其现有的建构系统去消化、吸收新知识。当新知识仅仅是学习者已知学科的附加信息时,那么学习过程就不会出现太大困难。但是,如果新知识与学习者现存的建构系统发生冲突时,学习过程不仅很困难,有时甚至对学习者而言会是十分痛苦的过程。Kell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是让学习者意识到自身的建构体系,培养学习者有意识地自主学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建构主义的理论对我们理解自主学习是极其重要的,它明确告诉我们知识不可能教而只能学,因为知识是学习者自己建立和积累起来的。'显而易见,建构主义为自主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二、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以学为中心,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和“随机进入教学法”等。其中抛锚式教学(AnchoredInstruction)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抛锚式教学的组成环节:(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情境中发生。(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①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②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③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在中职教育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建设中所采用的建构主义的共性: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3强调协作学习、小组讨论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4强调自主学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不是完成教学目标。教学程序中都包含情境创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对我们来说,建构主义学习和教学理论的最大意义在于把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环节以一种明确的线性关系排列出来,那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结论评价。根据问卷调查第7题及第12题的数据显示,绝大部分中职生遇到问题会与学生交流,与老师交流的比较少,绝大部分中职生也乐意与同学合作、交流,所以建构主义强调协作学习、小组讨论对中职生网络自主学习最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第二节元认知一、元认知的由来“元认知”(Metacognition)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弗拉维尔(JohnFlavell)等人的文章《记忆过程的发展变化》中:“元认知指的是个体对其自身认知过程的知识或者任何与认知过程有关的事物……元认知指的是为达到一些具体的目标而对自身认知活动过程的主动监控和调节”。“比如说,如果我注意到我学习比学习更困难,如果我意识到在将接受为一个事实之前要再确定一遍,如果我在面临一个多元选择的任务时,知道在确定最优选择之前要仔细考虑和检查每一种选择,那么我就是正在进行元认知行为。”弗拉维尔等人最初就是基于对记忆领域的研究而提出元认知的念的。此后,元认知被许多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使用在不同的场合,并产生了不同的意义。“元认知”(Metacognition)的概念是由弗拉维尔首先提出来的,但它并非是凭空虚构出来的,元认知概念的提出也受了一些相关理论、观念的影响。首先,皮亚杰(Piaget)的形式运算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对元认知概念的提出有着直接的启发作用。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形式运算”的基本含义是较高水平的思维可以对较低水平的思维进行运算。在弗拉维尔看来,“形式运算”构成了一种“元思维”,是“对思维本身的思维”,是“元认知”的形式之一。此外,元认知的思想还可以在其他的一些思想、观念中找到根源。布朗(AnnBrown)在其《元认知,执行控制,自我调节和其他的神秘机制》一文中指出,“元认知”概念的产生与四个互不相同而又具有内部联系的观念有关,他将这四个观念称为元认知的四大“根源”意识研究中的口语报告法,信息加工理论中的“执行控制”,皮亚杰和比纳特(Binet)所强调的自我调节,以及维果斯基内化理论中的由他人调节向自我调节的转化。心理学家们对自我调节的机制、语言对自我意识的调节作用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假设和初步的研究,为元认知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也增强了人们对元认知研究的信心。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thinkingaboutthinking),是认知主体对自己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又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察和调节。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两部分。元认知知识是关于个人的认知活动以及影响这种认知活动的各种因素的知识。元认知体验涉及到元认知监控和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元认知监控是指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而自觉地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元认知策略是一种高级的执行性技巧,学习者利用认知处理的知识,通过对学习的规划、监控和评估等手段来调节,是为了成功学习而采取的管理步骤。`二、网络自主学习与元认知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利用网络环境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主动地、有主见地、探索性地学习。其实质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并在主体认知生成过程中融入学生自己的创造性见解。自主学习必须有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外部环境。此外,学生没有良好的内部条件也无法完成自主学习。只有在内、外部条件的共同支持下,学生才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进度,并随时监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实现自主学习。网络以其资源的丰富性、交互的实时性和广域性、学习方式的灵活性等特征为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支持条件。丰富可靠的资源、良好的管理、及时的交互是网络环境自主学习发生的必要外部条件,而自我导向、自我监控、自我管理等元认知能力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内部条件。网络教学环境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学生享有空前的自主权。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课程本身并没有强制学生贯彻某学习日程或学习方式,这就为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潜在的便利条件。由于在教学环境中,教师没有直接组织教学,也不能事先就确定好教学活动在线性方式下发生,所以需要学生经常考虑如何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认知过程,只有具备监控自己学习的元认知能力,才能驾驭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课程的学习材料。如果学生不能经常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取舍学习材料,调整学习方法和确定学习路径,就可能经常陷入事倍功半的困境,学习兴趣也会受到学习效率和效果的影响。国外有关元认知在学习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表明学习中的元认知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认识,是学生学习策略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策略迁移的关键。因此,在全面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过程,既是在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调控下制定学习计划、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又是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地监控,学习元认知的过程。同时,在整个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会受到教师及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如图3一1所示:图3一1基于元认知的自主学习过程图第二章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中职生在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计划,自我监督能力方面的分值都比较低,因此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是中职教育网络自主学习成败的关键。第三节联结主义一、联结主义理论的神经网络结构模式“联结主义模式”是由费尔德曼引入的,它通常是指“通过简单加工单元之间的联结方式进行计算的一类模式”,它是包括大量特殊算法形式和结构的通用词。由于它把信息看成是分布在各个神经元以及神经元的联结中,信奉通过合作并行主义的形式来运用简单的单个加工单元来加工信息,因此又称为并行分布加工由于它是对真实生物神经网络的模拟,故又称为人工神经网络由于(Smolensky)把它与符号加工范式进行了比较,认为它是处于符号水平层次和真实神经元层次之间的无意识加工,因此有时又把它称作“亚符号范式”。联结主义是神经网络实现平行分布式知识表征和计算的理论框架的总称,其中心概念是“并行分布处理”。(ParallelDistributedProcessing,简称“PDP”)。该理论源于人们尝试根据人脑的结构设计计算机模型,又称平行分布加工模型或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s).联结主义致力于探究“认知的微观结构”,即认知或智能是如何从大量单一处理单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联结主义理论认为,人脑是由数量巨大的可并行运作的简单处理器,即神经元构成的。这些神经元相互交织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用来构建一种具有三种单元类型的“思维”系统输入单元(inputunit)、输出单元(outputunit)和中间单元(feedforwardnetwork)。联结主义神经网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前馈网络(feedforwardnetwork):由大量的简单处理器(称作单元或节点)组成,节点(node)相互交织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它们同时启动对信息进行处理。从方法论角度看,联结主义方法与其说是对单一神经元的功能感兴趣,不如说是对被称为“单元”(units)的简单处理器的整体行为感兴趣(见图3一2)。如图3一2所示,这种模型通常有三层单元群,其中最底层是输入层,该层的每个单元通过与隐含层的前向联结,将由该联结权重决定的某种类型的激活信息对隐含层的每个单元产生影响然后,隐含层就会把每个单元所收到的兴奋或抑制影响加以汇总,依据联结的非线性函数做相应的调整和输出接着,以类似的方式,最外层的输出单元群,会对来自隐含层的激活信息进行内部的再表征,转变成另一种穿越输出层单元的激活信息。换言之,这一网络模型的运作模式,就是不同层次的单元群对所接受到的不同信息进行不同函数处理的过程,至于它们所接受到的信息类型则是由联结权重所决定的。而且,在权重改变的同时,分布在网络联结中的知识也被改变了,学习就得以实现。由此可见,在联结主义模型中,一个单元以非常抽象的方式表征一个神经元。它通过对其它某些单元的“权重”(weights)联结起来。在处理信息时,不是单个的神经元单独起作用,而是网络中多个神经元互相合作二同时启动。它们传递的不是符号信息而是数值。这些数值输入被神经元映射为数值输出。实际上,人类认知的信息是以一串串符号的形式贮存在人脑中的。认知过程类似子数字的处理过程,它按一定的程序指令输出信号序列,信息贮存在神经网络单元通道的权重中。这是一个动态的分级发展过程,单元的激活依赖权重以及其它单元的活动。二、联结主义的学习体系(learningregime)—无监督学习学习是联结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讨论学习问题时,联结主义是将具有神经元功能的大量单元组合成网络,考察它们并行的动态特征。以此立场来看,联结主义所谓的学习就是联结权重的变化,是原来的联结消失而产生一种新的联结关系。或者说,联结主义所谓的学习就是对联结权重的适应性变化,通过联结权重的改变以使输出符合期望。无监督学习又称为无导师学习,它是指网络在缺乏外界所提供的任何形式的反馈条件下所进行的学习。就是说在这种学习模式中,网络的权重调节没有受到任何外来教师的影响。但在网络内部则对其性能进行监控,网络在输入信号中不断地寻找规律,并根据网络的功能进行自适应调节。尽管在这种学习中没有受到外来影响,但网络仍需要一些信息以进行自组织。无监督学习强调的是加工单元之间的协调,如果外界输入激活了加工单元群中的某一节点,则整个加工单元群的活性随之增加,相反就会引起整个加工单元群的抑制效应。无监督学习具有很诱人的性质,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是在自己指导自己。建构主义,元知论及联接主义有效的结合,构建了中职教育网络环境上自主学习平台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解决了“教”与“学”的关系,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为主的方式。建构主义是中职教育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而自我导向、自我监控、自我管理等元认知能力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内部条件。既是在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调控下制定学习计划、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又是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地监控,学习元认知的过程。联结主义最终保证中职教育网络环境上自主学习实现无监督学习。第四章网络环境下中职教育自主学习的应用研究本章主要研究网络环境下中职教育自主学习课程设计的原则及方法网络环境下中职教育自主学习过程中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及转变,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以及中职教育自主学习网络平台的应用。课程设计的好坏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师生是教学的主角,平台是依托,教学模式是核心,四位一体有效结合才能构成网络环境下中职教育自主学习体系。第一节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课程设计一、设计的原则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课程设计应达到如下目的突破简单的演示型模式,体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重视问题与回答方式的设计,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促进中职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实现软件的超链接结构,启发中职生的联想思维。为实现上述设计目标,考虑网上教学的特点,对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课程的设计应遵守下几条原则。1、实用性原则这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所决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一线的技术工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所以要求课程设计必须尽量做到所学即所用。努力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力争通过真实或仿真情景让学生了解实际的岗位知识。因此,本文认为,教学中坚持工作过程导向将有利于实用性原则的贯彻。2、模块化与案例化原则职业教育的发展必然走向边做边学的工学结合模式。这是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但若是不加处理就把某些项目或任务照搬到教学中来,将会由于项目过分庞大而导致自主学习目标难以实现,造成学习的失败。也容易造成多个项目中过多地出现重复性内容而消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应该依据实际工作的流程顺序等,按照职业能力组成结构对项目进行模块化分解。明确模块的目标和模块之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模块化分成一个个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案例或教学课题。3、个性化原则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课程要体现中职生学习的个性化。中职生是学习的认知主体,学习的过程是通过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意义建构的过程。所以要重视中职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体现中职生个性化学习的特点,发挥中职生在学习`中的首创精神,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有目的地选择学习的难度和学习的科目。中职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自主地安排课程内容的学习进度。假设中职生在学习课程时感到对课程内容掌握不足,就可以反复地浏览和学习,直到掌握为止,而不必担心教师上完课离开而笔记还没有跟上或者教学被一个突发或偶然事件(例如上厕所)给打断了的问题。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课程无疑避免了上述问题。4、合作化原则约翰逊(Johnson)根据课堂中使用的教学策略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将学习分为个别学习、竞争学习和合作学习三种类型。他通过深入的研究发现,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彼此之间的学习成就是呈正相关的,也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学生达到他的学习目标时,其他的学生也能够达到学习的目标。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Computer-SuppertedCooperativeLearning简称CSCL)更能体现合作学习的优势,因此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课程设计更要强调协作学习的设计。在课程设计中,特别要注意设计两类合作和协商关系。(1)学生与学生的合作这是合作学习的关键,学生的合作互动取决于如下几个因素的设计:问题(任务)的提出、回报的获得、小组的状态、交互的技巧等。(2)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教师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人物,应引导、帮助、促进学生的学习。5、多媒体化原则由于Interner和Intranet向宽带、高速发展,使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课程的多媒体传输成为可能。课程是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教学内容组织成一个网状的知识结构,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每一知识块(即超文本中的节点)不限于文本内容,还可以包含图片、图像、动画、视频、音频,而且各知识块之间可有丰富的链接。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课程的这种超媒体特征,打破了传统课程按固定程序、线性呈现内容的方式,成为一个学习路径四通八达,学习信息多媒体化的课程形式。学习者可以在这一网状的课程结构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6、交互性原则将课程内容以超文本方式呈现,提供良好的导航系统和功能,赋予学生串联知识和网络浏览的自主权。另一方面,互联网络不仅能实现学习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信息查询(即人机交互),还应该能够实现广泛的“人际交互”,借助互联网络强有力的通讯能力,使分布于不同地方的中职生和教师可以同时坐在一起学习、讨论,计算机通讯网络提供了一个实现多媒体数据交互的集成环境,教师可以协调多个中职生,在指定的共用白板上共同完成某个实验操作或其他的学习任务,通过一对多、多对多的信息交流,实现网络教学信息的双向交互。人机交互的功能把中职生的眼、耳、手、脑等感觉器官调动起来,让中职生全方位参与学习,能大大丰富中职生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理解、掌握和记忆。7、开放性原则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课程的开放性不仅指学生学习空间的开放、时间的开放、资源的开放、管理的开放,还包括技术的开放和内容的开放。技术的开放指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课程设计可以留有必要的技术接口,以备以后的技术升级。内容的开放,是指由于学科内容和相关知识在不断更新,课程的内容、素材库、资源库、课件库等内容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对象的特征也是一个常变的量,不同时期的中职生有各自不同的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课程可以据此对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灵活的调整,这些都是传统教育很难实现的。中职生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上网学习,而不必在固定的时间呆在固定的教室。8、科学性原则课程教学中所要表达的知识要具有科学性,措辞要准确,行文要流畅,符合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注意分析学生的特征、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结构,设计符合中职生认知心理的知识表现形式和能够促进建构知识的学习策略,教学设计应体现网上学习的特点,而不是纸质教材的电子搬家。9、评估性原则利用网络的实时反馈功能,设置课程学习效果是否达到教学要求的测评机制。二、实施课程设计应包含的基本方面网络环境下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自主学习型课程设计必须坚持实用性原则和模块化与案例化原则。此外,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型的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要达到在网络环境下,不但使中职生能学习到相关的课程知识,还要培养中职生在信息化社会中获取、分析、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因此,课程设计还要考虑现代网络教学手段与授课课程内容的整合。自主学习型的网络教学是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的现代教学的一种表现形态,它以网络技术的支持为显著特征,教学中,中职生承担着自我学习的责任,通过协同作业、自我探索等方式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教师不再(事实上也不可能)维持自己作为“知识权威”的角色,而是通过指导中职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信息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跨学科的真实任务。并且结合教学目标以及网络教育的特点设计好网络环境下自主式学习的课程。泰勒(R.W.Tyler)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4年)中提出了“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结果”的课程开发模型。从设计的过程看,一般应包含以下方面1、学习目标设计学习目标是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应该达到的行为指标。可从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三方面确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在教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它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测试性。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课程的设计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学习目标的阐明,应该具体化、明确化,从而为制定教学策略提供依据。另外,在设计中职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课程的学习目标时还应该考虑中职生对知识的不同需要。对学习目标的设计应该包括课程目标、模块单元目标以及课题知识点的学习目标。(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应呈现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课程的首页,让学习者对学习该课程的目的一目了然。根据中职生学习者的特征,课程目标的设计应该具有多个层次,这样不同的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学习目标。(2)模块单元目标模块单元目标应呈现在单元学习内容之前,单元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地阐明本单元学习者应该掌握那些知识点。(3)课题知识点目标各知识节点的学习目标应该在学习者学习该知识点的过程中呈现,并能告知学习者。该目标的层次,是属于知道、领会、运用层次还是属于分析、综合、评价层次,给学习者学习建议,让学习者根据不同学习内容的不同目标层次来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2、学习内容设计学习内容是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课程的主体部分,也是自主学习者获得学习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课程的选择和设置必须满足自主学习者的要求,即满足不同中职生的学习需要。通常,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内容提示和主体学习内容两部分。第一,内容提示是指为了帮助学习者能够顺利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而专门设置的提示性内容,如前导课程、学习者必备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简介等。这些提示性的内容一方面可以帮助学习者确立学习目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将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第二,主体学习内容。主体学习内容应按知识点进行组织,并遵`循充分发挥学习者主动性的原则,并配以学习时数、学习进度、学习策略及学习参考资料指导等。从内容来看,主体学习内容给出了学习每一知识点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及参考性的学习方法等信息。这些内容的有机组合能促使学习者将原有的知识与将要学习的内容建立横、纵向的联系,有利于学习者的知识建构,但如何完成知识单元的学习,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确定。从学习方法来看,学习者既可以根据课程所提供的学习方法、进度等辅助信息进行学习,也可自定学习步调、方式,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整个学习过程要求学生不断的分析各种资料,从中提取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即学习者必须用发现法、探索法等学习方法从各类资料中获取有益的信息,来完成课程的学习。学习内容的呈现也是学习内容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课程的设计者应把握两个重要的原则,第一,知识的呈现形式应具有亲和力,课程的内容除了具有教育意义之外,还应该富于美感、易于接受。第二,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多样化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要自然而恰到好处。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统一的,有好的内容而没有美的呈现形式同样不能被人接受。但不能为形式而形式,丰富不等于繁杂,简洁不等于简单。3、学习资源设计学习资源是指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源。中职生要进行自主学习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对学习资源进行设计时,设计者必须了解学习者要掌握学习内容需要了解哪些支持性信息,从而建立系统的信息资源库,或者给中职生推荐一些相关信息的网站,便于学习者获得学习信息。同时,在设计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课程时,要注意学习资源应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单一形式的学习容易引起学习者的疲劳、厌烦情绪,所以课程在设计时,可以提供一些具有趣味性同时兼备启发性的学习资源,在娱乐中引导中职生主动思考问题,从而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中职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资源库可包括(1)课件库:课件库把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自主灵活地选择课程,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多元化。(2)案例库:案例库应根据中职生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案例,形成不同的分支包括不同的分析途径、为中职生提供不同的提示或逐步接近于正确答案的资料以及不同的引导方法等,给中职生的思维提供一个导向作用。(3)素材库:用来存储与课程相关的各种教学素材,可以是字典集、图片册、录音、录像,也可以是实验操作演示或一个完整的教学程序。(4)试题库:包括每个单元的检验和每章的巩固型练习题,练习题应形式多样,如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以及思考题等,学生可以随机选择练习,并根据检验结果对这一章节的知识点的掌握进行评价。(5)网址库:根据学习者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网址的链接,利于学习者查询。(6)软件库:提供相关软件下载。第二节教学模式的改革正因为有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推动,我们可以借助其丰富的资源、多样化的媒体、灵活的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