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第一中学2024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第一中学2024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第一中学2024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第一中学2024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第一中学2024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第一中学2024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是某有机物的1H核磁共振谱图,则该有机物可能是A.CH3CH2OH B.CH3CH2CH2OHC.CH3OCH3 D.CH3CHO2、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热ΔH=+(a-b)kJ·mol-1B.每生成2molAB放出(a-b)kJ热量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1molA—A键和1molB—B键,放出akJ能量3、一定条件下,2SO2(g)+O2(g)2SO3(g)ΔH<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v(正)变大,v(逆)变小B.恒温恒容,充入O2,O2的转化率升高C.恒温恒压,充入N2,平衡不移动D.恒温恒容,平衡前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4、常温下,2L0.5mol·L-1的KNO3溶液含有A.0.5mol的K+B.3.0mol的O2C.1.0mol的NO3-D.1.0mol的OH-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食品添加剂就是为增强食品的营养而加入的物质B.只有不法商贩才使用食品添加剂C.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纯天然食品最安全D.在限量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6、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选项ABCD强电解质KNO3H2SO4BaSO4HClO4弱电解质CH3COONaCaCO3H2CO3NH3•H2O非电解质SO2CS2H2OC2H5OHA.A B.B C.C D.D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酒精可勾兑饮用 B.乙二醇可用于配制汽车防冻液C.用苯酚直接涂在皮肤上以杀菌消毒 D.甲醛的水溶液可用于食品的防腐8、下列物质含有共价键的是A.MgCl2 B.Na2O C.KOH D.NaH9、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对于可逆反应:2HI(g)⇌H2(g)+I2(g)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A.HI生成的速率与分解的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H2,同时生成2amolHI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10、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灰水 B.水 C.84消毒水 D.矿泉水11、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恒容时,温度升高,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在相同温度下,当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当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12、将m1g铜铝合金投入到1L含H2SO4和HNO3的混合溶液中,合金完全溶解后只生成VL—氧化氮气体(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2c(H2SO4)+c(HNO3)=0.8mol·L-1B.m2—m1=5.1C.原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34.7%D.V=2.2413、2NO2(红棕色)N2O4(无色)ΔH<0。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并密封,改变活塞位置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点达到了平衡状态B.b点对应的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C.d点:v(正)<v(逆)D.若在c点将温度降低,其透光率将增大14、下列表述和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分子球棍模型:B.-OH与都表示羟基C.3,3-二甲基-1-戊烯的键线式:D.苯的最简式:(CH)615、根据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周期表属于()A.ds区 B.p区 C.d区 D.s区16、“可持续再生的绿色能源”是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的新能源之一。利用高粱、玉米等绿色植物的种子[主要成分是淀粉(C6H10O5)n],经发酵、蒸馏就可以得到该能源物质,它是()A.氢气(H2) B.酒精(C2H5OH) C.甲烷(CH4) D.可燃冰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下列框图给出了8种有机化合物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系统命名法,化合物A的名称是________。(2)上述框图中,①是________反应,③是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3)化合物E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写出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4)C2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有机玻璃()因具有良好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图所示流程可用于合成有机玻璃,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2)B→C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3)两个D分子间脱水生成六元环酯,该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4)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G→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有机玻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某探究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mol/L、2.00mol/L,大理石有细颗粒和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5℃、35℃,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0mL,大理石用量为10.00g。(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空:实验编号温度(℃)大理石规格HNO3浓度(mol/L)实验目的①25粗颗粒2.00(Ⅰ)实验①和②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Ⅱ)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Ⅲ)实验①和④探究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②25粗颗粒_______③_______粗颗粒2.00④_________细颗粒______(2)实验①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下图。计算实验①中70s~90s范围内用HNO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不需要写出计算过程)。在O~70、70~90、90~200各相同的时间段里,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________。20、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原理)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实验内容及记录)实验编号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0.6mol·L-1H2C2O4溶液H2O0.2mol·L-1KMnO4溶液3mol·L-1稀硫酸13.02.03.02.04.023.03.02.02.05.233.04.01.02.06.4请回答:(1)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KMnO4)=__________;(3)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趋势应如图2所示。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图1图2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完表中空白。实验编号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0.6mol·L-1H2C2O4溶液H2O0.2mol·L-1KMnO4溶液3mol·L-1稀硫酸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43.02.03.02.0_____________t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1、甲烷是一种理想的洁净燃料,利用甲烷与水反应制备氢气,因原料廉价,具有推广价值。该反应为CH4(g)+H2O(g)CO(g)+3H2(g)

△H>0(1)若800℃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l.0,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CH4H2OCOH22.0mol·L-12.0mol·L-14.0mol·L-11.0mol·L-1则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是v(正)______v(逆)。(填“>”“<”“=”)(2)为了探究温度、压强对上述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组对比实验(温度为360℃或480℃、压强为101kPa或303kPa,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

实验序号温度/℃压强/kPaCH4初始浓度/mol·L-1H2O初始浓度/mol·L-113601012.006.802t1012.006.803360P2.006.80表中P=_________;实验l、2、3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用K1、K2、K3表示)(3)—定温度下,在容积1L且固定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如下方式加入反应物,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容器甲乙反应物投入量2molCH4、2molH2OamolCH4、amolH2O、bmolCO、bmolH2经测定甲容器经过5min达到平衡,平衡后甲中气体的压强为开始的1.2倍,则此条件下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若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b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题目详解】核磁共振氢谱中只给出1个峰,说明该分子中的H原子都是等效的,只有1种H原子。A.CH3CH2OH中有3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个峰,故A不选;B.CH3CH2CH2OH中有4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个峰,故B不选;C.CH3-O-CH3结构对称,有1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1个峰,故C选;D.CH3CHO中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2个峰,故D不选;故选C。2、A【题目详解】A.依据图象可知,1molA2和1molB2反应生成2molAB,每生成2molAB吸收(a−b)kJ热量,故ΔH=+(a-b)kJ·mol-1,A叙述正确;B.依据图象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为吸热反应,B叙述错误;C.依据能量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C叙述错误;D.由图可知,断裂1molA−A和1molB−B键,吸收akJ能量,D叙述错误;答案为A。3、D【题目详解】A.升高温度,v(正)变大,v(逆)变大,A错误;B.恒温恒容,充人O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氧气的转化率降低,B错误;C.恒温恒压,充人N2,容器容积增大,浓度降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错误;D.恒温恒容,平衡前后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因此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正确;答案选D。4、C【解题分析】分析:根据n=cV计算KNO3的物质的量,溶液中KNO3完全电离,溶液中OH-离子、H+来源于水的电离,中性条件下其浓度很小。详解:溶液中KNO3的物质的量=2L×0.5mol/L=1mol,溶液中KNO3完全电离,n(NO3-)=n(K+)=n(KNO3)=1mol,溶液中OH-离子、H+离子来源于水的电离,中性条件下浓度很小,溶液中溶解的氧气很少,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计算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时要考虑电解质的电离情况。5、D【题目详解】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在限量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故选D。6、D【题目详解】A、KNO3在水中能完全电离,所以是强电解质,CH3COONH4在水中能完全电离,所以是强电解质,SO2自身不能电离,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H2SO4在水中能完全电离,所以是强电解质,溶于水的碳酸钙能完全电离,所以属于强电解质,CS2不能发生电离,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溶于水的BaSO4能完全电离,所以BaSO4是强电解质,H2CO3在水中能部分电离,所以是弱电解质,H2O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故C错误;D、HClO4在水中能完全电离,所以是强电解质,NH3·H2O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C2H5OH在水溶液中不能发生电离,所以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A。7、B【题目详解】A.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有毒,能够危害人体健康,不能勾兑饮用,故A错误;B.乙二醇熔点低,可用于配制汽车防冻液,故B正确;C.苯酚有毒,对皮肤有腐蚀性,故C错误;D.甲醛有毒,食物不能用甲醛溶液来泡制,故D错误;故选B。8、C【题目详解】A.MgCl2为离子化合物,由镁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只含离子键,选项A错误;B.Na2O为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氧离子构成,只含离子键,选项B错误;C.KOH为离子化合物,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但氢氧根离子中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选项C正确;D.NaH为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氢负离子构成,只含离子键,选项D错误。答案选C。9、A【题目详解】A.由反应:2HI(g)⇌H2(g)+I2(g)可知,HI生成的速率与HI分解的速率相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选;B.由反应:2HI(g)⇌H2(g)+I2(g)可知,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H2,同时生成2amolHI,都表示的是逆反应,未体现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不能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不选;C.由反应:2HI(g)⇌H2(g)+I2(g)可知,方程式两边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则容器内的压强始终不变,所以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不选;D.由反应:2HI(g)⇌H2(g)+I2(g)可知,方程式两边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则容器内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不选;故答案:A。10、B【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题目详解】A.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A项错误;B.水是由一种物质(H2O)组成的,属于纯净物,B项正确;C.84消毒液是次氯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C项错误;D.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D项错误;答案选B。11、B【题目详解】由题意知,该可逆反应为,据此判断:A.恒容时,温度升高,浓度减小,所以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B.在相同温度下,当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正确;C.当时,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D.改反应逆反应为:,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B12、A【解题分析】设铜和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根据铜和铝的质量等于氢氧化铜的质量有:64x+27y=98x,刚加入氢氧化钠即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没有H+剩余,根据铜离子、铝离子消耗的氢氧根离子之间的关系有2x+3y=0.3,解得x=2.7/52mol,y=1.7/26mol。金属与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时的计算应以离子方程式计算,根据3Cu+8H++2NO3-=3Cu2++2NO↑+4H2O可知Cu消耗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8x/3,根据Al+4H++NO3-=Al3++NO↑+2H2O可知Al消耗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4y,所以原混合溶液中所有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4y+8x/3=0.4mol,所以原混合酸中氢离子的总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故2c(H2SO4)+c(HNO3)=0.4mol·L-1,A错误;Cu(OH)2、Al(OH)3两种沉淀的质量等于金属的质量加上Mg2+和Al3+所结合的OH-的质量,结合的OH-的物质的量为0.3mol,所以m2=m1+0.3×17g=m1+5.1g,所以m2—m1=5.1,B正确;因为混合金属Cu和Al的质量等于Cu(OH)2的质量,所以原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等于Cu(OH)2中OH-的质量分数为34÷98×100%=34.7%,C正确;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混合金属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x+3y=0.3mol,HNO3中的N元素从+5价降低到+2价,所以生成的NO的物质的量为0.3/3=0.1mol,故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2.24L,D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A。点睛:金属与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的计算,应该以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离子方程式中的H+包括两种酸中的H+。13、B【分析】A.b点透光率不再发生变化;

B.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可以知道b点时c(NO2)增大;

C.d点透光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题目详解】A.b点透光率不再发生变化,则b点达到平衡状态,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可以知道b点时c(NO2)增大,则b点对应的时刻改变的条件不可能是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故B错误;

C.d点透光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则v(正)<v(逆),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透光率将增大,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故答案选B。14、C【题目详解】A、该模型为比例模型,故A错误;B、-OH可以表示羟基,1mol-OH有9mol电子,不表示羟基,故B错误;C、该键线式的名称为3,3-二甲基-1-戊烯,故C正确;D、苯的最简式为CH,故D错误。15、A【题目详解】铜为29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按照构造原理,价层电子排布式应为3d94s2,当3d接近半满或全满时,能量最低,最稳定,所以Cu的4s2上的一个电子将填充在3d上,故Cu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ds区,答案选A。16、B【题目详解】高粱、玉米等绿色植物的种子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多糖,经水解、发酵、蒸馏就可以得到乙醇,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CO2↑,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2,3­二甲基丁烷取代加成+2NaOH+2NaBr+2H2O【分析】由题中信息可知,烷烃A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B,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代物D,D再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E与溴可以发生1,2-加成或1,4-加成,故为,为,则D为,E为,为,为。【题目详解】(1)根据系统命名法,化合物A的名称是:2,3-二甲基丁烷;(2)上述反应中,反应(1)中A中H原子被Cl原子取代生成B,属于取代反应,反应(3)是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3)由D生成E是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NaBr+2H2O。(4)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的结构简式是。18、2-甲基-1-丙烯NaOH溶液消去反应【分析】根据题给信息和转化关系推断B为CH2ClCCl(CH3)CH3,D为HOOCCOH(CH3)CH3,F为CH2=C(CH3)COOCH3,据此分析作答。【题目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1)A的名称为2-甲基-1-丙烯;(2)B→C为卤代烃水解生成醇类,反应条件为NaOH溶液、加热;D→E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3)D为HOOCCOH(CH3)CH3,两个D分子间脱水生成六元环酯,该酯的结构简式为;(4)G→H为丙酮与HCN发生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2=C(CH3)COOCH3发生聚合反应生成有机玻璃,化学方程式为。19、1.0035252.00大理石规格0.01mol/(L·s)0-70【分析】(1)(I)实验①和②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II)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Ⅲ)实验①和④中大理石的规格不同;(2)先根据图象,求求出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反应求出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最后计算反应速率;曲线斜率越大反应速率越快。【题目详解】(1)实验①和②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硝酸的浓度不同,应该选1.00mol/L硝酸;由于①和③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温度不同,应该选35℃;由于实验①和④大理石规格不同,因此探究的是固体物质的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实验①和④中温度和硝酸的浓度均相同;(2)由图可知70s至90s,生成CO2的质量为0.95g-0.84g=0.11g,物质的量为=0.0025mol,根据反应CaCO3+2HNO3=Ca(NO3)2+CO2↑+H2O可知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2×0.0025mol=0.005mol,又溶液体积为0.025L,所以HNO3减少的浓度△c==0.2mol/L,反应的时间t=90s-70s=20s,所以HNO3在70s-90s范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1•s-1;根据图像可知在O~70、70~90、90~200各相同的时间段里曲线的斜率最大是0-70时间段内,因此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0-70。【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反应速率的计算,注意信息中提高的条件及图象的分析是解答的关键,本题较好的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控制变量法的灵活应用,题目难度中等。20、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KMnO4浓度反应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