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年龄金子塔课件_第1页
人口年龄金子塔课件_第2页
人口年龄金子塔课件_第3页
人口年龄金子塔课件_第4页
人口年龄金子塔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人口增长→人口数量持续上升,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请描述世界人口变化的特点(数量、速度)世界人口增长“J〞形曲线历史阶段人口增长状况缓慢增长快速增长“爆炸〞性增长人类社会初期二战后产业革命后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就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总人数=出生率-死亡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出生率=——————×100%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死亡率=—————×100%材料1:从20世纪60年代起,俄罗斯人口数量逐年减少。从1993年至今,俄罗斯人口总数从1.49亿减少到1.43亿。造成俄罗斯人口减少的因素很多,其根本原因是苏联解体后国家经济状况严重恶化,居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以及生育观念的变化,很多俄罗斯人不愿生孩子或选择少生孩子。此外,心血管疾病、结核病、艾滋病等疾病的蔓延以及酗酒、毒品泛滥导致居民死亡率,特别是青壮年死亡率直线上升,免费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废除更是加剧了这种形势。专家认为,如果俄罗斯不对人口政策作出重大调整,该国人口将在本世纪中期减少到1.2亿甚至9000万。请从材料中找出尽可能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因素:材料2:我国自1949年以来的人口转变过程波动起伏。在建国初期,战争减少、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死亡率迅速降低,而此时并没有相应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因此出生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在1958-1961年,我国不仅遭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还受到国内经济政策和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影响,出现了负增长;60年代以后,经济的恢复和人口增长惯性的影响,出现了两次小的增长顶峰;而8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方案生育的实施,出生率较低,但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增长的老年人口对环境和社会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请从材料中找出尽可能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因素: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影响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开展水平影响因素经济兴旺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经济根底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上层建筑〔一〕“高-高-低〞模式原始人口增长模式传统人口增长模式〔1〕释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主要原因〔2〕两种类型:根本特点根本特点主要原因区别?差异在于死亡率不同。原始社会,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非常低,加上部落之间的战乱致使死亡率极高;农业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较原始社会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尽管死亡率水平波动较大,但已经呈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人口增长速度比原始社会明显加快。〔3〕运用:原始型和传统型的人口出生率都在3.0%以上,但传统型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据此可以区分二者〔二〕“高-低-高〞模式〔过渡模式〕〔1〕释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3〕当今世界代表性国家和地区〔2〕19世纪末20世纪初,该增长模式在欧洲根本结束。〔三〕“低-低-低〞模式〔现代模式〕〔1〕释义:“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目前主要集中在兴旺国家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读图完成1一2题。1.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2.与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BC2.零增长3.接近于零增长兴旺国家人口增长差异: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1.负增长希腊、葡萄牙、波兰、奥地利英国、比利时、芬兰三、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的分布1、兴旺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模式(现代型)。(欧洲人口出现负增长)

2、开展中国家多为“高-低-高〞模式(过渡型)。3、世界整体表现为“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生产力:低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一、人口的增长1趋势: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时快时慢,但总的趋势是在不断增长(呈“J〞形)2影响因素:生产力是根本原因二、人口增长模式1高——高——低〔原始、传统型〕2高——低——高〔过渡型〕3低——低——低〔现代型〕三、人口增长模式的分布原始传统过渡现代高小结德国鼓励生育的宣传画“高-低-高〞型“三低〞型197019992002时间(年)出生率(%)自然增长率(%)3.342.581.520.881.290.65死亡率(%)0.760.640.64转变原因:①社会经济因素②制度因素③方案生育因素中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三、中国的人口增长练我国实施方案生育政策30年来,人口少生了3个多亿,人口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现在1.8左右,进入到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使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到来各推迟了4年,为控制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做出了重大奉献。但我国人口仍将以每年800万至1000万的速度递增,人口形势不容乐观。人口数量在增加,但是增长趋势在下降三、中国的人口问题19824.9%19905.1%20006.7%20057.7%202520%人口结构的变化1982年108.51990年111.32000年116.92004年121.2男女出生性别比中国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人均农村城镇7.96.99.4高中大学19908%1.4%200011%3.6%2005年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我国高中、大学毕业生的比重人口素质的变化受教育程度与人口生育率的关系由图中看出:受教育程度与人口生育率有什么关系?同等教育水平,农村与城市妇女生育率有何差异?说明方案生育的重点在哪里?1.0045亿65岁及以上0.63%自然增长率800多万每年增加13.0756亿总人口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国的人口问题——双重性:1、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2、人口老龄化我国人口政策:实行方案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3.分析A、B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并答复以下问题。〔1〕A、B两国中,人口老龄化严重的是国,理由是。〔2〕A、B两国中,近年来人口增长较快的是国,已进入人口“低速增长阶段〞模式的是国,具有开展中国家人口年龄结构特点的是国家。〔3〕两国针对面临的人口问题而采取的人口政策是:B65岁及其以上的老人比重已经超过10%AB方案生育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B国:A国:A人口金字塔: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图表。通常将人口分为三大年龄组:0--14岁为少年儿童组,15--64〔中国一般为59岁〕为轻壮年组,65岁〔中国为60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口组。人口统计学家常用三种年龄组在总人口中所占的不同比重来表示人口年龄结构的类型人口金字塔

1、横坐标代表所占比例2、纵坐标有两层含义:一是代表年龄阶段,二是代表不同性别,左边代表男性,右边代表女性;3、重点观察0—14岁年龄段和60岁以上年龄段所占比例,从而确定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的判读:年轻型老年型成年型少年儿童人口比重(0-14)%40以上(不含)30--4030以下老年人口比重(65以上)%4以下4--77以上60岁以上5%以下5%--10%10%以上1、扩张型:下宽上窄预示着未来人口的开展趋势将是增长趋势。2、稳定型:底部与中部的宽窄几乎相近,预示着未来人口的开展趋势将是稳定趋势。3、收缩型:上宽下窄的形状,预示着未来人口的开展趋势将是缩减趋势。〔2021年江苏卷〕图10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图中分别反映了两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读图完成3-4题。3.甲国最有可能是当今的〔〕

A.美国B.印度C.日本D.英国4.甲、乙两国相比〔〕

A.甲国人口出生率低B.乙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C.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乙国人口平均寿命短思路点拔: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甲国20岁以下人口所占比例高于乙国,而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明显低于乙国,说明甲国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劳动力充足,极可能是开展中国家;而乙国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劳动力缺乏。答案:3、B4、C【真题赏析】三、复杂的统计图1、三角坐标图读出图中A点0~14岁人口比重反映三项要素的比重转“三〞为“二〞验证:三个要素之和为100%方法:找出“0~14岁〞轴的0点与“65岁以上〞轴相交,那么过A点作“65岁以上〞轴平行线,相交“0~14岁〞轴于22%左右,那么22%为读数AA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2040608001000204060801001008060402003.3三角坐标图判读(1).三个坐标系的组成各由两条轴组成(纵轴和零轴)A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2040608001000204060801001008060402003.3三角坐标图判读(1).三个坐标系的组成各由两条轴组成(纵轴和零轴)A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2040608001000204060801001008060402003.3三角坐标图判读(1).三个坐标系的组成各由两条轴组成(纵轴和零轴)(2).数据只表示相对数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数量。(3)这种图的构成要素只能是三项。(4)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之和必然是100%。平面正三角坐标系图A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204060800100020406080100100806040200(1)数据只表示相对数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数量。(2)这种图的构成要素只能是三项。(3)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之和必然是100%。(4)其大小的变化方向是一致的,即要不都是按顺时针方向增加,要不都是按顺时针方向减小。①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A、B、C。②过图中某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