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A.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支持与保护2.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年龄结构能准确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D.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间接决定种群密度3.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B.狼同化的能量可表示为c=f+i+lC.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1×106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c/a×106kJD.f/e或者e/d值的范围一般约为10%-20%4.闰绍细胞是脊髓前角内的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下图表示脊髓前角神经元、闰绍细胞共同支配肌肉收缩,防止肌肉过度兴奋的过程。已知破伤风毒素是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神经蛋白毒素,该物质可以抑制感染者的闰绍细胞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效应器是肌肉,刺激a引起肌肉收缩不是反射B.机体感染破伤风杆菌后,肌肉可能会出现持续收缩症状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一致D.若将图中的神经细胞和肌肉放置在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在a处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也会引起肌肉收缩5.下列过程会发生遗传规律的是A.有丝分裂 B.减数分裂 C.受精作用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6.某患者由于垂体病变,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该患者不会发生生理现象是()A.尿量增多 B.血浆渗透压降低C.容易口渴 D.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吸水能力减弱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有调査显示:我国人群中高血糖及糖尿病的人群比例不断提高,健康生活越来越值得关注。如表为体检调查中健康状况不同的五种人群分别在空腹和餐后的不同时间测得的血糖(mm)健康状态空腹餐后1小时餐后2小时餐后3小时正常4.4~6.16.7~8.35.0~7.24.4~6.7良好6.1~7.28.3~9.97.2~8.86.7~8.2一般7.2~8.210.0~12.78.9~11.08.3~9.9不良8.3~9.912.7~16.111.1~15.310.0~14.4极其不良10.0~16.6~15.5~14.4~请分析相关数据并回答问题:(1)体检时,一般先空腹抽取静脉血来测定人体的空腹血糖浓度。正常人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___和______。(2)分析表中数据会发现:空腹抽血后,再一次定量饮入高浓度葡萄糖水。喝糖水后每隔一定时间静脉取血,测定血糖浓度(整个过程中禁食、禁水,不做剧烈运动),发现正常人与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血糖浓度的变化趋势都是___。但餐后3小时与正常人相比,一般或不良等健康状态人的血糖浓度下降的速率较小,原因是________,所以血糖浓度下降较慢。(3)表中健康状态极其不良的人往往是糖尿病患者,其餐后3小时血糖下降的原因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过程受阻,导致部分葡萄糖以___形式排出体外;该类患者常表现出体重明显下降,原因是_______,导致机体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增加。8.(10分)达尔文关于生长素的发现实验中证明了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是()A.尖端、尖端下部B.尖端、尖端C.尖端下部、尖端D.尖端下部、尖端下部9.(10分)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常机体能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__________,主要包括血浆、__________和_________。(2)人体进行细胞呼吸会产生大量的,若的排出受阻,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___________。(3)由于患急性肠胃炎导致人体中度脱水,则患者的血浆渗透压__________,垂体释放的______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多,尿量_______,以维持内环境中水的平衡。(4)腺体分泌的激素起作用后就会被______________,因此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性基因。(2)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子代患病,则亲代之—必_________;若Ⅱ-5与另一正常人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3)假设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性基因,如_______病,乙病的特点是呈_________遗传。I-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Ⅲ-2基因型为_______。11.(15分)下图是某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据图分析回答。(1)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_期,该细胞中有_________条染色体。(2)B细胞中有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有___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____(填“初级精母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细胞膜的功能有:(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维持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详解】A、细胞膜存在于细胞的最外边,作为系统的边界,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使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开,产生了原始的细胞,对生命的起源起重要作用,A不符合题意;B、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不符合题意;C、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如精卵细胞的识别和结合,C不符合题意;D、支持与保护作用通常是指植物细胞壁的功能,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D符合题意。故选D。2、A【解析】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別比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对种群数量直接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B、年龄组成影响既出生率又影响死亡率,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不能准确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错误;C、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C错误;D、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D错误。故选A。3、C【解析】分析题图可知:a表示草同化的能量,b表示兔子同化的能量,c表示狼同化的能量;g、h、i是呼吸散失的能量,d、e、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详解】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A错误;B、狼同化的能量可表示为c,包括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i和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f,小于f+i+l,B错误;C、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1×106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生物所获得的能量为1×106×b/a×c/b=c/a×106kJ,C正确;D、10%-20%是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即b/a或者c/b,不是f/e或者e/d,D错误。故选C。4、B【解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他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方向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兴奋或抑制。题图分析:a处兴奋时,一方面: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引起肌肉收缩;另一方面,兴奋传到润绍细胞,润绍细胞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肌肉收缩。通过这两个途径实现对肌肉运动的精准控制。【详解】A、图中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刺激a引起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A错误;B、题意显示,破伤风毒素是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神经蛋白毒素,该物质可以抑制感染者的闰绍细胞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即破伤风毒素抑制感染者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因此机体感染破伤风杆菌后,抑制性神经递质不能释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不能及时由兴奋状态转变为抑制状态,肌肉会持续收缩,B正确;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一致,C错误;D、若将图中的神经细胞和肌肉放置在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由于细胞外液没有钠离子,无法产生动作电位,因此,在a处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不会引起肌肉收缩,D错误。故选B。5、B【解析】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两者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中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选B。6、B【解析】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详解】A、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减弱,则尿量增多,与题意不符,A错误;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减弱,血浆渗透压应该不会降低,与题意相符,B正确;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减弱,血浆渗透压升高,则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会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与题意不符,C错误;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减弱,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肝糖原的分解(2).非糖物质转化(3).先上升,再下降(4).胰岛素分泌不足(5).尿糖(6).胰岛素缺乏,使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来获得能量(含义正确即可得分)【解析】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详解】(1)空腹数小时后,人体血糖主要来自于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2)根据题意分析,空腹抽血后,再一次定量饮入高浓度葡萄糖水,理论上正常人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血糖浓度都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但餐后3小时与正常人相比,一般或不良等健康状态人血糖浓度下降的速率较小,是因为其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浓度下降较慢。(3)极其不良的人餐后3小时血糖下降的原因是部分葡萄糖以尿糖的形式排出体外;糖尿病患者体重明显下降的原因是胰岛素缺乏,使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来获得能量,导致机体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增加。【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点,了解血糖调节的几种激素的作用以及血糖调节的机理,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思维,能够与正常情况相比分析各种健康状态下的血糖数据,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8、C【解析】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尖端下面一段是弯曲生长的部位。【详解】通过生长素发现史的实验得知:胚芽鞘尖端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和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以下的伸长区。故选C。9、(1).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2).组织液(3).淋巴(4).下降(5).升高(6).抗利尿激素)(7).减少(8).灭活(9).体内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相对稳定)【解析】1、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包括水、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pH值、渗透压、温度等多个方面的相对稳定。强调:①稳态是在一定范围内相对恒定的动态变化;②不同个体有差异;③稳态包括成分的稳态和理化性质的稳态;④稳态直接原因是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根本原因是调节机制的调节。2、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实质: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详解】(1)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构成细胞生活的外部环境,为了和我们生活的环境相区分,取名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2)若CO2的排出受阻,会在内环境中形成碳酸,造成细胞外液pH降低。(3)急性肠胃炎导致人体中度脱水,则失水较多,血浆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4)激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因此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体内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相对稳定)。【点睛】本题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识记内环境组成,激素作用的特点和水平衡等知识。10、(1).常(2).显(3).患病(4).1/2(5).X(6).隐(7).红绿色盲(8).交叉(9).aaXbY(10).AaXbY【解析】由系谱图可知,Ⅱ-5×Ⅱ-6→Ⅲ-3,有中生无,女儿正常,故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1×Ⅱ-2→Ⅲ-2,无中生有,可知乙病是隐性遗传病,但不能确定基因的位置,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