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炮制对生姜主要化学成分6-姜酚含量的影响_第1页
微波炮制对生姜主要化学成分6-姜酚含量的影响_第2页
微波炮制对生姜主要化学成分6-姜酚含量的影响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波炮制对生姜主要化学成分6-姜酚含量的影响

姜是姜科的一种干燥的根系。冬天收获,清除须根和沉积物,干燥或冷却至低温干燥。干姜性热、味辛,具有温中祛寒、回阳通脉的作用,主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风寒湿痹。炮姜则是将干姜炮制成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内部棕黄色,质轻泡,性味由干姜的辛热改变为苦涩辛温,功用与干姜有所不同,温里之力弱于干姜。其作用主要为化瘀止血,用于治疗虚寒性的吐血、便血、崩漏及产后血虚里寒、腹痛瘀滞等证。其主要功效成分以6-姜酚含量最高。笔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设计微波火力和加热时间两个因素,考察微波炮制技术对干姜中6-姜酚含量变化的影响,为干姜微波炮制工艺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1设备和材料1.1姜zingiberolosc.干姜药材产自河北(购自石河子大学南门兵团药店,安徽省毫州市双华中药饮片厂生产,批号:090901),经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朱芸副教授鉴定为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的根茎,筛选后备用。6-姜酚对照品(本实验室自制,纯度>98.5%)。乙腈、甲醇为色谱纯(购自J.T.BakerCo.LtdUSA),甲醇、石油醚、乙醚均为分析纯。1.2式连续投料粉碎机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2695);DF-15台式连续投料粉碎机(温岭市林大机械有限公司);电子分析天平Sartorius(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KD21C-BI微波炉(广东美的微波炉制造有限公司)。2方法和结果2.16-姜酚含量测定2.1.1流动相a-水法色谱柱为ScienhomeKromasilC18(4.6mm×200mm,5μm)及预柱,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过程:0~6min,45%~50%A,6~13min,50%~55%A,13~28min,55%~90%A。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流速1.0mL·min-1,理论板数以6-姜酚计不低于3000。此条件下样品各组分得到良好分离,结果见图1。2.1.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6-姜酚对照品10.65mg,置10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对照品溶液(6-姜酚浓度0.1065mg·mL-1)。2.1.3超声处理法取干姜片用粉碎机粉碎,精密称定约0.5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摇匀,称定质量,超声处理60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用微孔滤膜(孔径0.45μm)滤过,备用。2.1.4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6,10,14,18,22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6-姜酚量(X)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得回归方程为:Y=502929X-16177,r=1.0000,结果表明:6-姜酚在0.213~2.343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2.1.5-姜酚的测定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各10μL,重复进样6次,按“2.1.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色谱峰面积,6-姜酚的平均峰面积为516147,RSD=0.3%,表明使用该仪器精密度良好。2.1.6进样峰面积测定对同一批干姜药材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平行制备6份,分别进样10μL,按“2.1.1”项下方法测得定,计算测得峰面积RSD=1.9%。2.1.7进样稳定性测定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6份,室温下分别于0,2,4,6,8,12h后进样,进样量10μL,按“2.2.1”项下方法测定峰面积,计算RSD=1.2%(n=6),表明样品溶液在12h内稳定。2.1.8样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已知6-姜酚含量的干姜粉末约0.5g,平行6份,分别加入药材含量80%的6-姜酚对照品,按“2.1.3”项下制备样品溶液。精密吸取10μL,按“2.2.1”项下方法测定,计算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RSD=1.16%(表1)。2.1.9外标法计算6-姜酚含量分别吸取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各10μL,按“2.1.1”项色谱条件,外标法计算其中6-姜酚含量。6-姜酚回收率(%)=6−姜酚得量(g)干姜药材中6−姜酚含量(g)×100%(%)=6-姜酚得量(g)干姜药材中6-姜酚含量(g)×100%。2.2研究中的微波加工技术2.2.1正交试验设计取净干姜片约100g,考察微波火力和操作时间对干姜片中6-姜酚含量的影响。按L9(32)正交表安排实验,因素水平见表2。2.2.2微波制备干法的正交试验将大小均一的干姜片(平均长4.0~5.0cm,宽2.0~2.5cm,厚0.4cm),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平铺于微波炉中,按照表2设定工艺分别进行微波加热,加热中途翻动1次,取出放凉备用。以6-姜酚含量为指标,筛选微波炮制干姜的最佳工艺,6-姜酚含量测定按“2.1.1”项下方法。实验安排及结果见表3,方差分析见表4。根据对方差和极差的综合分析可以发现,根据极差R的大小,可知影响因素顺序为微波火力>操作时间。以实验结果为依据,对各个样品进行综合评定,确定最佳工艺组为A1B1,即50%微波火力,操作时间3min,微波火力为主要影响因素。3微波压制工艺优化微波法炮制中药主要是基于微波的热特性。而微波加热的原理有两方面,一是通过“介电损耗”(或称为“介电加热”),具有永久偶极的分子在2450MHz的电磁场中所产生的共振频率高达4.9×109次·s-1,使分子超高速旋转,平均动能迅速增加,从而导致温度升高;二是通过离子传导,离子化的物质在超高频电磁场中以超高速运动,因摩擦而产生热效应。因此,微波具有穿透力强、选择性高、加热效率高等特点。本实验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不同微波火力、不同操作时间对干姜中6-姜酚含量的影响。采用L9(32)正交实验优选干姜的微波炮制工艺。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大小为:微波火力>操作时间。其中火力一定时6-姜酚的含量随操作时间延长而降低;操作时间一定时6-姜酚含量随微波火力增大而降低。说明温度在较高范围内6-姜酚含量随温度升高逐渐降低。因此,干姜的微波炮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50%微波火力,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