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281-2021 寒冷地区公路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办冷再生技术规范_第1页
DB15-T 2281-2021 寒冷地区公路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办冷再生技术规范_第2页
DB15-T 2281-2021 寒冷地区公路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办冷再生技术规范_第3页
DB15-T 2281-2021 寒冷地区公路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办冷再生技术规范_第4页
DB15-T 2281-2021 寒冷地区公路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办冷再生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3.080.01CCS

P6615 DB15/T

2281—2021寒冷地区公路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办冷再生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mixed

cold

recycling

emulsifiedasphalt

highway

asphalt

cold

area2021-08-20

发布2021-09-20

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15/T

2281—2021 前言

................................................................................

I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

14

符号

...............................................................................

25

原沥青路面调查与评价

...............................................................

25.1 原路面状况调查

.................................................................

25.2 交通量调查

.....................................................................

26

原材料要求与评价

...................................................................

36.1

一般规定

.......................................................................

36.2

原路面材料性能评价

.............................................................

36.3

旧沥青老化分级

.................................................................

46.4

乳化沥青

.......................................................................

56.5

集料

...........................................................................

66.6

水泥、矿粉

.....................................................................

66.7

.............................................................................

67

厂拌冷再生结构与材料设计

...........................................................

77.1

冷再生混合料应用层位

...........................................................

77.2

再生混合料

掺量

.............................................................

77.3

再生层设计参数

.................................................................

77.4

冷再生路面结构设计

.............................................................

87.5

冷再生混合料的技术指标

.........................................................

88

............................................................

108.1

一般规定

......................................................................

108.2

的回收、预处理及堆放

.......................................................

108.3

施工准备

......................................................................

118.4

拌和设备及拌制要求

............................................................

118.5

运输、摊铺和压实

..............................................................

128.6

养生及开放交通

................................................................

139

厂拌冷再生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

..................................................

139.1

一般规定

......................................................................

139.2

施工前质量控制

................................................................

139.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139.4

交工后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

......................................................

15附录

A(资料性) 内蒙古道路气候分区..................................................

17DB15/T

2281—2021附录

B(资料性) 老化系数计算方法

....................................................

19附录

C(规范性)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

21附录

D(资料性) 混合料拌和均匀性检测方法.............................................

25IIDB15/T

2281—2021 本文件按照GB/T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兴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长安大学。强、杨芸芸、郭丽芳。IIIDB15/T

2281—20211范围计、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等技术要求。层的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工程。2 规范性引用文件文件。GB

1252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CJ/T

冷拌用沥青再生剂JTG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JTG/T

5521-2019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

D50-2017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E20-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T

F2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沥青混合料回收料 reclaimed

pavement

(RAP)采用铣刨、开挖等方式从沥青路面上获得的旧沥青混合料。3.2DB15/T

2281—厂拌冷再生

plant

recycling在拌和厂将沥青混合料回收料()破碎、筛分后,以一定的比例与新集料、再生结合料、水等在常温下拌和为混合料,然后铺筑形成沥青路面的技术。3.3乳化沥青 emulsified

道路石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沥青产品。3.4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掺量

of

RAP

in

recycled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占再生混合料矿料总质量的百分比。3.5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recycle

mix

with

使用乳化沥青作为主要再生结合料,与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新加集料、活性填料(水泥、石灰)等在常温下通过机械拌和后形成的一种混合料。3.6冷拌沥青再生剂

agent(RA)掺加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用于改善老化沥青性能的添加剂。4 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OWC—最佳含水率OEC—最佳乳化沥青用量5 原沥青路面调查与评价5.1 原路面状况调查5.1.1 应根据工程需要收集下列拟再生路段的相关资料:a)

基础数据,包括公路等级、设计标准、原路面结构和材料类型等;b)

养护管理数据,包括养护历史、路面病害处治情况、路面加铺罩面情况等;c)

路面使用年限及近

5

年的路况检测数据等。5.1.2 应按照

JTG

5210

JTG

5421

有关规定对路表弯沉、基层破损状况、沥青老化程度等指标进行调查。5.2 交通量调查RAPJTG/T

25

JTG

E2060

25JTG

E4215mm

610

50.019.0,<8.019.04.04.0

JTG

D50-2017

DB15/T

2281—5.2.1调查原路面的交通状况信息,包括历年交通量、轴载组成情况等。5.2.2根据

推荐将交通荷载等级划分为五个等级,极重、特重、重、中等、轻。交通荷载等级划分如表

1

所示。表1 设计交通荷载等级表1 设计交通荷载等级6.1 一般规定6.1.1 沥青路面再生混合料各种材料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6.1.2 基层材料与沥青面层材料宜分别铣刨、分开堆放,不同层位面层材料宜分层铣刨、分开堆放。6.1.3 通过历史资料及原路面材料性能和老化程度,初步划分路段。原路面材料组成、厚度、老化程

配合比设计。6.2 原路面材料性能评价6.2.1原路面材料取样应均匀。取样时应在筛分后各档料表面

以下,从料堆上部、中部、下部分别取至少

9

个试样,每个试样取样不少于

kg,均匀混合后作为该料堆的样品。检测指标包括沥青含量、三大指标、集料压碎值及级配等。6.2.2 用于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

RAP

料的技术指标应满足表

2

要求。表2表2 RAP

检测项目与技术要求101030301010303020204040AI0.30.30.4

HC=O+HS=O

-B-C-D1109070

25

5s

0.1

806080406010080608025

5s100

0.1

90705011090705055604345444645cm40

30

20

10015

50JTG

E42

铣刨料中沥青针入度、动力黏度(

℃)、软化点、延度等指标通过实测为后续旧沥青老化分级提供依据。其中

15

DB15/T

2281—表2

表2

(续)6.3.1 以旧沥青的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增加、延度降低等的百分率三项指标为主,基于红外光谱计算

JTG

E20

应沥青标号下针入度中值、软化点、延度规定值。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基准值如表

3

所示。表3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基准值表3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基准值数的沥青老化分级具体指标如表

4

所示,基于使用年限的沥青老化分级指标如表

5

所示。表4表4 基于沥青三大指标及老化系数的沥青老化分级

0658

06531.18

mm0.1

0652E25

062225

Vs20

062360

065197.5

06074525

0.1

0604907015

cm

06056050402/3

0654

0659

0657

065510表6表6冷再生用乳化沥青质量要求DB15/T

2281—表5 基于使用年限的沥青老化分级表5 基于使用年限的沥青老化分级6.4.1 冷再生用乳化沥青性能应满足表

6

的质量要求。ERA-1ERA-2ERA-3赛波特黏度,50

≤1002020

/%≤0.1

/%1d

5d/%≥65

相对密度,25

2运动黏度,60

℃/(mm

50

/%≤30

/%≥60

/%≥97.5

75

≥2/3

PH4.5JGJ

CLmg/L3500JGJ

mg/L1500mg/L10000mg/L5000DB15/T

2281—6.4.2 乳化沥青应在常温下使用,使用时乳化沥青温度不宜高于

60

℃,不宜低于

5

℃。6.4.3 当沥青老化程度为重度老化且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不满足本文件要求时,应添加再生剂提高混合料性能,再生剂(RA)的指标按照

应满足表

7

规定。表7再生剂技术要求表7再生剂技术要求粗、细集料质量应符合

F40、JTG/T

的有关规定。6.6 水泥、矿粉水泥技术指标应符合JTG/T

F20、JTG/T

5521

F40、JTG/T

的有关规定。6.7 水水质应符合JTG/T

的有关规定。饮用水可直接使用,非饮用水应满足表8的技术要求。表8表8 非饮用水技术要求90%90%80%90%80%70%90%90%80%90%80%70%90%90%80%100%100%90%100%100%90%100%100%90%

DB15/T

2281—7 厂拌冷再生结构与材料设计7.1 冷再生混合料应用层位位可根据表9进行选择。表9沥青路面冷再生推荐应用层位7.2 再生混合料

表9沥青路面冷再生推荐应用层位根据料老化程度、公路等级及应用层位确定RAP掺量如表10所示。表10 沥青路面冷再生推荐表10 沥青路面冷再生推荐

RAP

掺量121020

10

Hz

5500650050006000500060004500550040005000—3500450035004000—DB15/T

2281—7.3.1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再生层材料的设计参数宜采用工程实际使用材料的实测参数。7.3.2 路面结构设计无试验数据时,乳化沥青的厂拌冷再生可参照表

11

确定设计参数。表11 冷再生材料结构设计参数表11 冷再生材料结构设计参数根据典型结构确定沥青路面冷再生结构组合设计建议表如表12所示。表12 沥青路面冷再生结构组合设计的初拟结构推荐表单位为厘米7.5 冷再生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单位为厘米mm)37.510026.5901001970909010016608070908510013.2557560857590901009.54565507560856885904.75245526604565386855752.36204520452550245030581.18123012321545153820400.610251026102810300.30.150.075mm)37.510026.5801001975959013.2608075909.5407060804.75256035652.36154520500.30.075DB15/T

2281—7.5.1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应按本规范附录

C

进行材料组成设计。7.5.2 应用于面层及基层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级配范围宜满足表

13

及表

的要求。表13 基层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工程设计级配范围表14 面层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工程设计级配范围7.5.3 对于

掺量超过

%时,冷再生混合料宜加入

mm~

mm

一档粗料改善级配,表13 基层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工程设计级配范围表14 面层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工程设计级配范围7.5.3 对于

掺量超过

%时,冷再生混合料宜加入

mm~

mm

一档粗料改善级配,RAP

掺量低掺量介于

%~80

%之间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添加一档或两档粗集料。7.5.4 当

级配不能满足工程设计及配范围要求或冷再生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不能满足要求时,也可适当添加粗集料调整级配,具体用量根据实际合成级配而定。7.5.5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指标及性能检验指标应满足表

15

的要求。-1020001800150015002515MPa0.600.500.500.408075TSR757060/mm)25003000

(JTG

50

80

60

0756

E20-2011)DB15/T

2281—表15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指标及性能检验指标要求表15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指标及性能检验指标要求8.1 一般规定8.1.1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及粉尘,及时净化处理。8.1.2 拌和站等施工地点应检测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并符合

GB

16297

规定。8.1.3 拌和站对周围环境排放噪声应符合

12523

的要求。8.1.4 沥青路面的冷再生不应在气温或下承层表面温度低于

10

℃的情况下施工,不应在雨天施工,冷再生混合料养生初期

h

内不应雨淋,遇雨时应采取防雨措施。8.1.5 不应通过增加水泥剂量的方式提高冷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8.2 RAP

的回收、预处理及堆放8.2.1 宜采用冷铣刨方式获取沥青混合料回收料()。10DB15/T

2281—8.2.2 宜采用冷铣刨方式获取沥青混合料回收料()。8.2.3 获取沥青混合料回收料时不得混入杂物,沥青混合料回收料进场时应进行检验。8.2.4 根据再生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粒径合理选择筛网尺寸,应将处理后的

筛分为

2

档或

3

于粒径超过

mm、聚团的

,应使用破碎机进行破碎。8.2.5 RAP

应避免长时间的堆放,料仓中的

应及时使用,应避免离析、结团。若储存时间较长,料堆的高度一般以

2

m~3

m

为宜,防止自重压实导致

RAP

材料重新结块。8.2.6 为提高

的均匀性,宜使用小型推土机或铲车摊开逐层堆料,使用

时应从料堆的一端开始在全高范围内铲料。8.2.7 RAP

最大粒径应小于再生沥青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应有超粒径材料。8.2.8 收料(RAP)应采用防雨棚遮盖。8.3 施工准备8.3.1 并保证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8.3.2 施工前应准备生产所需数量及质量均满足要求的各类材料。8.3.3 下承层应密实平整,强度符合设计要求。8.3.4 铺筑试验路,长度宜不小于

200

m。从施工工艺、工程质量、施工管理、施工安全等方面验证施工配合比及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的可行性,为正常施工提供技术依据。8.3.5 通过交通量调查,为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施工过程的交通组织方案设计提供依据。8.4 拌和设备及拌制要求8.4.1

℃。8.4.2 8.4.3 水泥、水等各组成部分的添加装置及精确计量装置,粗细集料、RAP

的配料精度宜不低于±1.5

%,水泥矿粉乳化沥青、水的计量精度宜不低于±1.0

%。8.4.4 RAP后再与乳化沥青拌合。8.4.58.4.6 拌和后的冷再生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结团成块现象。8.4.7 条件允许情况下,试验路铺筑阶段应进行一次混合料拌和均匀性检测实验,得到拌和均匀性与11km/h~1.5~~~~~~~DB15/T

2281—定,见附录

D。8.5 运输、摊铺和压实8.5.1 拌和好的冷再生混合料宜尽快运至施工现场完成摊铺和压实。从拌合结束到复压完成的时间应不超过水泥的终凝时间。乳化沥青的破乳时间应长于运输时间、等待时间及摊铺时间总和。8.5.2 混合料应选用

吨以上的自卸车运输,自卸车数量应满足连续摊铺施工需要。8.5.3 混合料应选用

吨以上的自卸车运输,自卸车数量应满足连续摊铺施工需要。8.5.4 再生混合料宜采用较大吨位的运料车运输,正常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等候,避免出现摊铺机停机待料的情况。8.5.5 再生混合料宜采用较大吨位的运料车运输,正常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等候,避免出现摊铺机停机待料的情况。8.5.6 厂拌冷再生混合料应采用摊铺机摊铺,熨平板不需要加热。用于三级以下公路时也可以选择使用平地机摊铺。8.5.7 摊铺机应缓慢、均匀、连续不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者中途停顿。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

m/min~4

m/min

予以消除。8.5.8

1.2~

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路拱和横坡。8.5.9 厂拌冷再生层的不宜大于

160

mm

8.5.10 过

4.5

m

18

t

以上单钢轮振动压路机、

t

以上胶轮压路机、11

t

以上双钢轮压路机各一台;单幅摊铺宽度超过

m

时,宜配备上述压路机各两台。8.5.11 根据试验段确定合理的碾压工艺,或参照表

碾压工序实施。表16 冷再生混合料的碾压工序表16 冷再生混合料的碾压工序水分蒸发过快时,应及时补水。8.5.13 高处碾压。8.5.14 严禁压路机在刚完成碾压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掉头、急刹车及停放。12RAP3000500030005000300030006.630006.730006.730006.8DB15/T

2281—8.5.15 缝应垂直相接,并涂刷乳化沥青,加强碾压。8.6养生及开放交通8.6.1冷再生层在加铺上层结构前应进行养生,养生时间一般宜为

7

d。当天气干燥、平均气温高于20

48

h。8.6.2 冷再生层宜在封闭交通条件下自然养生。8.6.3 当养生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可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a)

再生层含水量低于

2

%;b)

再生层使用Ф

钻头的钻芯机可取出完整芯样。8.6.4 在封闭交通养生

24

h

驶速度应控制在

40

km/h

以内,并严禁车辆在再生层上调头和急刹车。9 厂拌冷再生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9.1 一般规定厂拌冷再生路面施工质量管理应符合JTG

F40的规定。9.2 施工前质量控制9.2.1 在工程开始前以及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来源或规格发生变化时,应对材料的质量、数量等进行检查,检查的项目和频率应满足表

的要求。表17 施工前材料的检查表17 施工前材料的检查技术性能。9.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3±0.2%±0.2%0.075

±1%2.36

mm±4%4.75

mm±5%0.075

±1%±1%2.36

mm±4%±5%4.75

mm±5%±6%±0.2%±0.3%RAP300050003%4%3000500030005000300050000.075

30005000±2%±3%0.075

15003000±6%±8%DB15/T

2281—9.3.1 施工过程对

RAP

材料检查应符合表

的要求。表18 RAP

材料检验要求及频率9.3.2 表18 RAP

材料检验要求及频率表19 混合料检验质量要求及频率9.3.3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要求应符合表

表19 混合料检验质量要求及频率进行检验,满足要求方可使用。针对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具体特点,质量检验应符合

JTG

3450、JTG

F80/1

有关规定,加强再生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检验、低温性能、压实度、空隙率检验频率,如表

20

所示。141515

15

TSR15

-1015

6015

99500

88

10500

1215MPa0.5500

0.499

88

DB15/T

2281—表20施工过程中混合料性能检验要求及频率表20施工过程中混合料性能检验要求及频率交工后,以1

km作为一个评定路段,按照表21的要求进行质量检查验收。表21表21 交工质量检查与验收1.2

2.5

IRI2.0

4.2

mm

mm10

15mm

±0.3%±0.5%

mL/min

DB15/T

2281—表21表21 表交工质量检查与验收(续)DB15/T

2281—附 录 A(资料性)内蒙古道路气候分区A.1 路面结构在内蒙古各地区达到更优的使用性能。A.2 作为辅助因素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对内蒙古地区进行气候分区研究。A.3 综合考虑内蒙古地区低温、降雨、高温及风速对道路结构的影响,主要依据行政区划确定分区具如图

及表

所示。图A.1 内蒙古道路综合工况气候分区图17-372030-37-21.52030-37-21.52030-21.530DB15/T

2281—表A.1表A.1 内蒙古地区道路气候分区表-1cm

37002500X-H2500190019001500H-O1500Y-X定为4000~400

cm

,扫描次数为32定为4000~400

cm

,扫描次数为32次,分辨率设置为4

cm

,得到基质沥青与各层抽提沥青的标准红附 录 B(资料性)老化系数计算方法B.1 目的与适用范围由于四组分测试结果波动性较大,两次测得结果离散性大,严重影响了其精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提沥青进行ATR-FTIR方案选择提供依据。B.2 仪器与材料技术要求B.2.1 红外光谱仪。B.2.2 铣刨后抽提沥青。B.3 检测方法B.3.1 取少量铣刨后抽提沥青置于Thermo

Scientific

Nicolet

iS5

FT-IR的模块中,波数范围设-1 -1外谱图,对不同沥青的红外光谱图像进行对比分析。B.3.2 将红外光谱按波范围分为四个峰区,各峰区范围对应的是键的吸收振动。各峰区波数范围及代表键如表B.2所示。表B.1表B.1 峰区含义-1cm

2916C-H2854C-H1670C=O1603C=C1455—CH2—1372—CH31035S=H850750CH2DB15/T

2281—表B.2 峰位类型表B.2 峰位类型砜基、羰基的峰高与C=H饱和官能团峰高的比值评价其老化性能指标,两者之和即为老化系数,按下式计算。CI

=

HH

……………………(1)……………………(2)=

……………………(3)=式中:CI—羰基系数;SI—亚砜基系数;AI—老化系数;HC=O—羰基吸收峰的峰高;HC-H—饱和C-H吸收峰的峰高HS=O—亚砜基吸收峰的峰高。20DB15/T

2281—附录C(规范性)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C.1 一般规定C.1.1 应在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工程要求,公路等级、使用层位、气候条件、交通情况,充分借鉴成功经验,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行混合料设计,其质量应满足条文6中对原材料的相关技术要求。C.1.2 适用于使用马歇尔方法进行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有条件情况下可使用旋转压实仪成型,压实参数与技术要求需进一步论证。C.1.3 厂拌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处理后的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C.1.4 中、细粒式冷再生混合料,宜采用标准击实法成型(Ф101.6

mm×63.5

mm合料,应采用大型击实法成型(Ф152.4

mm×

mm)。C.1.5 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宜按图C.1.6 沥青路面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宜通过试验路段进行检验。21DB15/T

2281—图C.1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图22DB15/T

2281—C.2 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级配范围如表13、表14所示。C.3 材料选择与准备C.3.1 配合比设计的各种矿料、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的材料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C.3.2 乳化沥青样品应满足表6的要求。C.3.3水泥等活性添加剂的用量不应超过2%(占再生混合料矿料的质量比)。C.4 级配设计RAP1~3曲线应平顺,不宜有锯齿形交错。C.5确定最佳含水率按照

T

0131的方法,乳化沥青试验用量定为4

%,初选5组不同含水量进行击实试验,获得最大干密度时,其混合料的含水量即为最佳含水量。C.6 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及水泥用量C.6.1

%51~3个水泥用量,保持最佳含水量不变,按下列方法制备马歇尔试件:a)

向拌合机中加入足够的拌合均匀新旧混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