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下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1页
初三历史下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2页
初三历史下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3页
初三历史下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4页
初三历史下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列宁斯大林

第三单元

第11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学习目标1.了解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2.掌握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等的措施;3.分析和评价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利弊。新课探究一、新经济政策情景探究:苏俄内战时期,一位瘦弱的老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兜售自产的农产品,类似于“摆地摊”。你觉得这是真的吗?依据是什么?不可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禁止自由贸易,且农民余粮必须上缴。(课本P.42)背景:时间:领导:内容:作用: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工厂停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饥荒流行。1921年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社会危机)列宁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1)背景: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社会发展①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时间:(3)内容:1921年农业方面:①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商业方面:②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工业方面:③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分配制度:④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维护了农民的利益,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活跃了商品经济,有利于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新经济政策(4)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5)性质:(6)影响:(7)启示:①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二、苏联的工业化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作用:加强了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事业的发展。沙俄(1917年前)苏俄(1917年—1922年)苏联(1922年—1991年)俄罗斯(1991年—至今)材料一:虽然新经济政策使苏联经济得到复苏,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靠畜力、人力完成。——《大国崛起》材料三:“没有重工业,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斯大林材料二: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把苏联看作是“毒瘤”,欲彻底除之而后快。(一)工业化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开始时间:2.特点:3.措施:1926年4.结果: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一)工业化PPSH-41冲锋枪喀秋莎火箭在怒吼苏联的工业成就

T-34型坦克,二战中性能最好的坦克之一第聂伯河上的水电站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1913-1937年苏联重要工业在世界和欧洲地位

莫斯科地铁站(一)工业化①积极方面:它使苏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为日后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5.评价:②消极方面: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日益僵化;片面的发展重工业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难以维持健康的发展。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美38.2%德英法其他国家俄15.3%12.1%2.6%25.2%6.6%美41.9%德英法其他国家苏11.6%9.3%13.7%17.8%5.7%苏联工业总产值的变化沙皇时代1937年

1913192819321937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总产值553222机器制造业442121电力15107432煤664343钢555433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沙皇时代的2.6%上升到1937年的13.7%。4、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成就片面发展重工业跛脚巨人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苏联民间笑话:美国人到苏联参观。苏联人得意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地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人说:“当然有用啊……当你听说哪里有面包卖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队。”

1926年—1940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增长比较行业增长/倍年均增长速度%重工业18.421.2轻工业6.24.1农业0.261.55、评价:

(1)利: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丘吉尔(2)弊: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是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斯大林模式: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3、原因:①苏联处于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中②苏联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经济结构决定③斯大林的个人因素,追求公有制、计划经济、速度什么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1、背景:三、农业集体化1927年底至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农民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三)、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斯大林】2、时间:

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苏联集体农庄宣传画3、措施:消灭富农;政府支持集体农庄建设,组建拖拉机站,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本质就是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没有油啊。那就煮!没锅。烤鱼!没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苏联民间笑话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这笑话说明什么?2、特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

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经济:单一的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政治:高度集权、个人专权、忽视民主法制思想集控、个人崇拜四、苏联模式1936年苏联新宪法(1)内容:(2)意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铲除了人剥削人的现象。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概念(实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特点:经济方面---忽视商品经济,重视计划经济政治方面---忽视民主法制,个人高度专权评价:积极作用、弊端危害:阻碍了苏联的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列宁斯大林1922年,成立了苏联1921年,新经济政策1.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完成一五二五计划)3.苏联模式形成2.农业集体化1936年,公布了新宪法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评价:①积极②弊端中国有没有学习过“苏联模式”?结果如何?一五计划人民公社化运动计划经济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启示1、改革要符合国情2、改革要符合客观的经济规律1.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表明他和布尔什维克党开始从本国国情出发,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有益探索的是()A.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实施新经济政策D.创建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1921年,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A.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B.实现农业集体化C.突出发展重工业D.制定国家新宪法3.1924年,列宁逝世,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国外的父亲写信告之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A.沙皇俄国B.苏维埃俄国C.苏联D.俄罗斯CAC4.苏联历史上有很多领导人,其中领导苏联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世界上一流工业强国的人是()A.斯大林B..列宁C..马克思和恩格斯D.戈尔巴乔夫5.右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6.关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历的史,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A.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B.列宁—颁布1936年苏联新宪法C.斯大林—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D.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ACB“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