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25分)1.(3分)先读一读书写提示,再规范、端正、整洁地抄写下面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10分)读一读,在横线上正确填写词语。(1)妈妈经常dīngzhǔ我,不能lǎnduò,这样才能够体会到jiānchí的意义。(2)今天读了一首小诗,其构思十分jīngqiǎo,但měizhōngbùzú的是情感表达还不够饱满。(3)十一国庆节期间,妈妈带我走进当地的博物馆,眼前的文物真是bújìqíshù,其价值更是bùkěgūliáng。3.(2分)用“√”选择正确的答案。(1)镜匣(xiájiá)(2)间隔(jiānjiàn)(3)(震振)天动地(4)但悲不见九(洲州)同4.(4分)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符号。ㅤㅤ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如读出圆明园的毁灭表达的痛惜之情少年中国说表达的壮志豪情朗读时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课文的情感。5.(6分)读例句,写一写句中“成熟”的意思,再根据要求用“骄傲”写句子。例句:成熟:我家果园的水果都成熟了。此句中“成熟”的意思:这位男生的穿着很显成熟。此句中“成熟”的意思:骄傲(自以为了不起):骄傲(自豪):二、积累与运用(12分)6.(12分)积累与运用。(1)老师经常用陶渊明的诗句“盛年不重来,。及时当勉励,”来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当爸爸看到我写作业总是拖拉时,他会用毛主席的名言“多少事,;天地转,。一万年太久,”来劝告我改掉不良习惯。(2)民间故事,老百姓智慧的结晶。的猎人海力布,的牛郎,的织女,这些经典人物形象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3)古往今来,有人忧国忧民,胸怀天下,有人乘风接力,与国为家。在林升的眼中,爱国是“,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质问;在龚自珍的心中,爱国是“,不拘一格降人材”的期盼;爱国也是梁启超对中国少年与国家共命运的呼唤:“美哉,我少年中国,!壮哉,我中国少年,!”三、阅读与理解(24分)7.(10分)课内阅读《圆明园的毁灭》(节选)ㅤㅤ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ㅤㅤ阅读连接:(1)读一读选文中加点的词语,从这些词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2)结合选文内容和阅读经验,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阅读类似的文章,我们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B.阅读选文时,我们的语速要快而高昂,读出痛惜之情。C.从选文中的时间词,我们可以读出侵略者在园内破坏的时间之久、行为之野蛮。(3)“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这是网络上经常会看到的一句话。我们国家的许多文物经过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终于回家,有些却仍然滞留海外,流落他乡。请你结合阅读链接的两幅图片,谈谈你的感想。ㅤㅤ我看到王羲之的真迹被藏于日本,而且这幅真迹的价值远远高于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至今这件文物仍不能回家。此刻,我的心情ㅤㅤ《十二兽首》代表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2007年,马首铜像被爱国人士出资购回,并于2019年正式捐赠给国家。流落百余年的马首铜像终于回家。此刻,我的心情8.(14分)课外阅读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小题。野花椒ㅤㅤ①清晨,我走在上学路上。冬日将尽,昨夜霏霏细雨翩然而至,滋润了万物,清晨的阳光在早早萌芽的嫩叶上舞蹈,雨后的空气洁净清新,我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气,鼻端忽而飘来一阵异香,让人禁不住四下寻觅。ㅤㅤ②是它!拨开一簇绿叶,一枝红色的花椒赫然映入眼帘:它红得发亮,似天火烧制而成,抢眼,似喷薄而出的岩浆。那一抹红,映亮了我的心。这不是外公种过的野花椒吗?ㅤㅤ③微风吹来,野花椒叶影轻摇,错落重叠,香气从枝条间猛烈喷涌,这味道仿佛具有形体,有边有缘,一片空间迅速被它占领,让人恍惚回到了往昔。ㅤㅤ④那年,我在家门口的篱笆桩下发现了一丛嫩芽,新叶微红,外公告诉我,那是鸟儿带来的野花椒。野花椒生长十分缓慢,自然发芽也非常困难,随鸟儿粪便排出,再经阳光呼唤,自然繁衍起来。它耐寒、耐旱,喜阳光,抗病能力强。它坚韧的生命,一次又一次战胜自然强加于它的困难。若论坚强,他不会输给冰山上的雪莲,也不亚于在肥沃的土地上报春的梅花。外公手捧着野花椒念叨:种子泡水喝,除湿止泻,还有营养呢。ㅤㅤ⑤野花椒在逆境中的顽强生命力,在逆境中实现自我价值的经历,让我深深感动。原来,逆境中有灰暗消沉的色调,也有绝处逢生的勇气与力量。ㅤㅤ⑥红色的野花椒如同涌动的火光,冲破迷雾,点燃我心中的梦想,照亮我前行的方向。(1)阅读短文,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外形特点:碧绿的叶子火红的果实生长特点:种子的作用:展现的品格:(2)文中第⑤自然段,点明了野花椒对作者的巨大影响,抒发了作者之情。(3)学习的忙碌往往让我们忽视了身边的美好,生活中有许多人、许多事、许多物都值得我们慢下来细细品味。就像材料中的小作者,一草一木都能调动我们的情感。回忆你阅读过的文章,哪些也是借助具体事物抒发作者情感的?照样子,填在下方对应的横线上。《桂花雨》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对故乡和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4)野花椒所具有的品质,让你联想到哪些人?想一想,写一个。四、语文与生活(9分)9.(9分)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练习。ㅤㅤ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华夏儿女一直在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劳动砺心志,实践促成长,如今,劳动也作为一门课程,走进了同学们的生活。ㅤㅤ材料一劳动的智慧ㅤㅤ向阳小学六年级的同学们走进农业博物馆,参观认识了种植生产、粮食加工、水利灌溉等农业器具,感受到了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农具名称作用发明年代或人物lěisì耒耜用于翻整土地、播种庄稼。后来,“耒”成了汉字部首,用“耒”作偏旁的字,多与原始农具或劳动有关。传说由古代炎帝神农氏发明筒车提水机具,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竹筒自动取水,提上岸来灌溉农田。发明于隋朝,盛于唐朝扬谷扇车用人力驱动使空气流动,将碾压过的谷类作物的籽粒和谷壳杂质分开。发明于汉代ㅤㅤ材料二劳动与节气ㅤㅤ在博物馆里,同学们还了解到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业文明的产物,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根据时令节气,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农谚:“四月清明和谷雨,种瓜点豆又种棉”“杨柳梢青杏花开,白菜萝卜一齐栽”“小满芝麻芒种谷,过了冬至种大黍”。ㅤㅤ材料三劳动与实践ㅤㅤ2022年9月,合肥市教育局还印发了《合肥市中小学劳动教育任务清单》。结合清单内容,向阳小学积极开展劳动课程,李老师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劳动课——《学做菜》。课后,小明尝试给家人做一道“西红柿炒鸡蛋”,他准备了以下材料。(1)根据材料内容,连一连,填一填。耒耜扬谷扇车筒车ㅤㅤ用“耒”做偏旁的字,你还知道,筒车是用于的农具,扬谷扇车可以。(2)根据材料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①耒耜是炎帝神农氏发明的,是用于粮食加工的农具。②根据时令节气,向阳小学农场准备在9月份种植丝瓜和大豆。③三四月份是种植白菜、萝卜的好时候,到了小满节气可以种芝麻,芒种的时候则适合种谷子。(3)阅读材料三,联系生活经验,把小明做“西红柿炒鸡蛋”的过程补充完整。将西红柿洗净,切块;鸡蛋打入碗中,搅散。→→→→翻炒几分钟,加入盐调味,盛入盘中。五、习作与表达(30分)10.(30分)ㅤㅤ你喜欢看漫画吗?漫画里的人物特点突出,配上独特的画风,往往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先想想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在外貌、性格、喜好等方面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再选择一两件能突出其特点的具体事情,用文字把他(她)“画”出来吧!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2023-2024学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知识(25分)1.(3分)先读一读书写提示,再规范、端正、整洁地抄写下面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书写能力。认真抄写题目中诗句,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解答】故答案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点评】写好汉字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小学生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对我们的成长以及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2.(10分)读一读,在横线上正确填写词语。(1)妈妈经常dīngzhǔ叮嘱我,不能lǎnduò懒惰,这样才能够体会到jiānchí坚持的意义。(2)今天读了一首小诗,其构思十分jīngqiǎo精巧,但měizhōngbùzú美中不足的是情感表达还不够饱满。(3)十一国庆节期间,妈妈带我走进当地的博物馆,眼前的文物真是bújìqíshù不计其数,其价值更是bùkěgūliáng不可估量。【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解答】故答案为:(1)叮嘱懒惰坚持;(2)精巧美中不足;(3)不计其数不可估量。【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3.(2分)用“√”选择正确的答案。(1)镜匣(xiájiá)xiá(2)间隔(jiānjiàn)jiàn(3)(震振)震天动地(4)但悲不见九(洲州)州同【分析】本题考查了汉字读音和选字词填空。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读音和汉字即可。【解答】(2)“间隔”的“间”应读“jiàn”,意思是隔开;不连接。读“jiān”时意思有方位词;量词。(3)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故选“震”。(4)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用作“中国”的代称。故选“州”。故答案为:(1)xiá;(2)jiàn;(3)震;(4)州。【点评】在日常用语中,一些字的读音很容易被读错,所以平时要注意对这些字的积累,避免读错。4.(4分)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符号。ㅤㅤ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如,读出《圆明园的毁灭》表达的痛惜之情、《少年中国说》表达的壮志豪情。朗读时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课文的情感。【分析】考查了标点符号。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提示及标点符号的用法添加恰当的标点即可。【解答】这段话由三个句子组成,“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是第一个句子,句末用句号,停顿用逗号;“如”后面是第二个句子,句末用句号,课文名称用书名号,停顿用逗号;“朗读时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课文的情感”是第三个句子,句子中间的停顿用逗号。故答案为: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如,读出《圆明园的毁灭》表达的痛惜之情、《少年中国说(节选)》表达的壮志豪情。朗读时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课文的情感。【点评】平时要多练习,多总结,作答时才能得心应手。5.(6分)读例句,写一写句中“成熟”的意思,再根据要求用“骄傲”写句子。例句:成熟:我家果园的水果都成熟了。此句中“成熟”的意思:植物的果实完全长成。这位男生的穿着很显成熟。此句中“成熟”的意思:人或事发展到完善的程度。骄傲(自以为了不起):这次我虽然考了第一名,但我不能骄傲,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骄傲(自豪):做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十分骄傲。【分析】本题考查多义词和造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往往有联系。多义词是“单义词”的对称。多义词是具有几个彼此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意义的词,这些意义是同属一个本义(基本意义)的转义,引申、派生或衍生意义。【解答】“我家果园的水果都成熟了”指水果完全长成,可以食用了。“成熟”指植物的果实完全长成。“这位男生的穿着很显成熟”指这位男生穿着老练。“成熟”指人或事发展到完善的程度。“骄傲”意思为“自以为了不起”时,含贬义,可造句为:这次我虽然考了第一名,但我不能骄傲,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骄傲”意思为“自豪”时,含褒义,可造句为:做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十分骄傲。故答案为:植物的果实完全长成。人或事发展到完善的程度。这次我虽然考了第一名,但我不能骄傲,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做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十分骄傲。【点评】造句的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注意造句的时候内容要积极向上,造句一定要通顺,不能有语病,不累赘叙述。二、积累与运用(12分)6.(12分)积累与运用。(1)老师经常用陶渊明的诗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来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当爸爸看到我写作业总是拖拉时,他会用毛主席的名言“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来劝告我改掉不良习惯。(2)民间故事,老百姓智慧的结晶。舍己为人的猎人海力布,勤劳朴实的牛郎,心灵手巧的织女,这些经典人物形象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3)古往今来,有人忧国忧民,胸怀天下,有人乘风接力,与国为家。在林升的眼中,爱国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质问;在龚自珍的心中,爱国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的期盼;爱国也是梁启超对中国少年与国家共命运的呼唤:“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分析】考查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课文理解。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解答】(1)考查名言警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陶渊明的名句,意思是: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是毛泽东的名句,意思是:人世间的多少事都是匆匆而过,日月星辰不断运转,光阴催人老。相对于人类短暂的生命而言,一万年太久远了,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2)考查课文理解。《猎人海力布》这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因救了龙王的女儿,而得到一块宝石,使他能听懂动物的语言。但他不能把动物的话告诉其他人,否则会变成石头。后来他还是把从动物那里听到的可怕的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他却变成了一块石头。赞美了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牛郎织女》讲述了牛郎从小遭兄嫂虐待,和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和织女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后来,牛郎织女在王母娘娘的干预下,被天河隔开,从此天各一方,但牛郎织女不忍离别,隔河相望化作星辰。王母娘娘拗不过他们,允许他们每年七夕相会。《牛郎织女》的故事歌颂了劳动人民反对压迫、争取自由幸福的精神,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3)考查古诗文默写。“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出自林升的《题临安邸》,全诗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全诗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出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节选)》,原文: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故答案为:(1)一日难再晨岁月不待人从来急光阴迫只争朝夕;(2)舍己为人勤劳朴实心灵手巧;(3)山外青山楼外楼我劝天公重抖擞与天不老与国无疆。【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三、阅读与理解(24分)7.(10分)课内阅读《圆明园的毁灭》(节选)ㅤㅤ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ㅤㅤ阅读连接:(1)读一读选文中加点的词语,从这些词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侵略者的野蛮和贪婪以及作者的痛惜和愤慨。(2)结合选文内容和阅读经验,下列说法有误的是BA.阅读类似的文章,我们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B.阅读选文时,我们的语速要快而高昂,读出痛惜之情。C.从选文中的时间词,我们可以读出侵略者在园内破坏的时间之久、行为之野蛮。(3)“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这是网络上经常会看到的一句话。我们国家的许多文物经过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终于回家,有些却仍然滞留海外,流落他乡。请你结合阅读链接的两幅图片,谈谈你的感想。ㅤㅤ我看到王羲之的真迹被藏于日本,而且这幅真迹的价值远远高于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至今这件文物仍不能回家。此刻,我的心情非常遗憾和痛心。ㅤㅤ《十二兽首》代表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2007年,马首铜像被爱国人士出资购回,并于2019年正式捐赠给国家。流落百余年的马首铜像终于回家。此刻,我的心情非常高兴。【分析】《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用反衬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解答】(1)考查了对字词的理解和赏析。加点的词语“凡是”“统统”“任意”“连烧”“一片灰烬”写出了侵略者对圆明园的无情掠夺和肆意破坏,体现了他们的野蛮和贪婪,表达了作者的痛惜和愤慨。(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C正确。B.有误,阅读选文时,我们的语速应该是缓慢而低沉的,以表达对圆明园毁灭的痛惜之情。因此,选项B是错误的。(3)考查了读后感、观后感。看到王羲之的真迹被藏于日本,我感到非常遗憾和痛心。这幅真迹的价值远远高于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但它却无法回到祖国。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让更多的文物能够回家。同时,我也为马首铜像能够回家感到高兴和自豪。这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爱国精神。我们应该像这位爱国人士一样,积极行动起来,为保护国家文物贡献自己的力量。故答案为:(1)侵略者的野蛮和贪婪以及作者的痛惜和愤慨;(2)B;(3)非常遗憾和痛心非常高兴。【点评】课内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要认真品读课文,善于积累,这样才能更好地回答问题。8.(14分)课外阅读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小题。野花椒ㅤㅤ①清晨,我走在上学路上。冬日将尽,昨夜霏霏细雨翩然而至,滋润了万物,清晨的阳光在早早萌芽的嫩叶上舞蹈,雨后的空气洁净清新,我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气,鼻端忽而飘来一阵异香,让人禁不住四下寻觅。ㅤㅤ②是它!拨开一簇绿叶,一枝红色的花椒赫然映入眼帘:它红得发亮,似天火烧制而成,抢眼,似喷薄而出的岩浆。那一抹红,映亮了我的心。这不是外公种过的野花椒吗?ㅤㅤ③微风吹来,野花椒叶影轻摇,错落重叠,香气从枝条间猛烈喷涌,这味道仿佛具有形体,有边有缘,一片空间迅速被它占领,让人恍惚回到了往昔。ㅤㅤ④那年,我在家门口的篱笆桩下发现了一丛嫩芽,新叶微红,外公告诉我,那是鸟儿带来的野花椒。野花椒生长十分缓慢,自然发芽也非常困难,随鸟儿粪便排出,再经阳光呼唤,自然繁衍起来。它耐寒、耐旱,喜阳光,抗病能力强。它坚韧的生命,一次又一次战胜自然强加于它的困难。若论坚强,他不会输给冰山上的雪莲,也不亚于在肥沃的土地上报春的梅花。外公手捧着野花椒念叨:种子泡水喝,除湿止泻,还有营养呢。ㅤㅤ⑤野花椒在逆境中的顽强生命力,在逆境中实现自我价值的经历,让我深深感动。原来,逆境中有灰暗消沉的色调,也有绝处逢生的勇气与力量。ㅤㅤ⑥红色的野花椒如同涌动的火光,冲破迷雾,点燃我心中的梦想,照亮我前行的方向。(1)阅读短文,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外形特点:碧绿的叶子火红的果实生长特点:耐寒、耐旱,喜阳光,抗病能力强。种子的作用:泡水喝,除湿止泻,还有营养。展现的品格:在逆境中的顽强生命力和绝处逢生的勇气与力量。(2)文中第⑤自然段,点明了野花椒对作者的巨大影响,抒发了作者对野花椒的赞美之情。(3)学习的忙碌往往让我们忽视了身边的美好,生活中有许多人、许多事、许多物都值得我们慢下来细细品味。就像材料中的小作者,一草一木都能调动我们的情感。回忆你阅读过的文章,哪些也是借助具体事物抒发作者情感的?照样子,填在下方对应的横线上。《桂花雨》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对故乡和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我爱家乡的杨梅》:作者赞美杨梅的可爱,从而体现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月是故乡明》: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在他乡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4)野花椒所具有的品质,让你联想到哪些人?想一想,写一个。边防战士具有野花椒的品质,他们不怕严寒,驻守在祖国的边疆,保卫着祖国人民。【分析】《野花椒》这篇短文通过“我”在清晨的上学路上发现的野花椒引出了“我”在外公家的一段往事。赞美了野花椒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它的作用和它激励人们在逆境中前行的精神。【解答】(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并按要求填写思维导图。通读短文,根据文中的“它耐寒、耐旱,喜阳光,抗病能力强”“种子泡水喝,除湿止泻,还有营养呢”“野花椒在逆境中的顽强生命力,也有绝处逢生的勇气与力量”这些内容,结合思维导图中的提示,本题应填空为:外形特点:碧绿的叶子火红的果实;生长特点:耐寒、耐旱,喜阳光,抗病能力强;种子的作用:泡水喝,除湿止泻,还有营养;展现的品格:在逆境中的顽强生命力和绝处逢生的勇气与力量。(2)考查体会思想感情。通读短文,从文中的第⑤自然段内容“野花椒在逆境中的顽强生命力,在逆境中实现自我价值的经历,让我深深感动。原来,逆境中有灰暗消沉的色调,也有绝处逢生的勇气与力量”可知,这段内容点明了野花椒对作者的巨大影响,抒发了作者对野花椒的赞美之情。(3)考查句子仿写。学习的忙碌往往让我们忽视了身边的美好,生活中有许多人、许多事、许多物都值得我们慢下来细细品味。就像材料中的小作者,一草一木都能调动我们的情感。按照例子“《桂花雨》: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对故乡和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回忆自己所学过的课文,写出借助具体事物抒发作者情感的文章,如:《我爱家乡的杨梅》:作者赞美杨梅的可爱,从而体现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月是故乡明》: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在他乡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4)考查开放探究。通过学习《野花椒》这篇文章,野花椒所具有的品质让我想到了边防战士,边防战士具有野花椒的品质,他们不怕严寒,驻守在祖国的边疆,保卫着祖国人民。故答案为:(1)耐寒、耐旱,喜阳光,抗病能力强;泡水喝,除湿止泻,还有营养;在逆境中的顽强生命力和绝处逢生的勇气与力量;(2)对野花椒的赞美;(3)《我爱家乡的杨梅》作者赞美杨梅的可爱,从而体现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月是故乡明》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在他乡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4)边防战士具有野花椒的品质,他们不怕严寒,驻守在祖国的边疆,保卫着祖国人民。【点评】学习理解短文内容,了解短文的主旨,认真阅读短文,抓住短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四、语文与生活(9分)9.(9分)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练习。ㅤㅤ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华夏儿女一直在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劳动砺心志,实践促成长,如今,劳动也作为一门课程,走进了同学们的生活。ㅤㅤ材料一劳动的智慧ㅤㅤ向阳小学六年级的同学们走进农业博物馆,参观认识了种植生产、粮食加工、水利灌溉等农业器具,感受到了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农具名称作用发明年代或人物lěisì耒耜用于翻整土地、播种庄稼。后来,“耒”成了汉字部首,用“耒”作偏旁的字,多与原始农具或劳动有关。传说由古代炎帝神农氏发明筒车提水机具,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竹筒自动取水,提上岸来灌溉农田。发明于隋朝,盛于唐朝扬谷扇车用人力驱动使空气流动,将碾压过的谷类作物的籽粒和谷壳杂质分开。发明于汉代ㅤㅤ材料二劳动与节气ㅤㅤ在博物馆里,同学们还了解到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业文明的产物,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根据时令节气,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农谚:“四月清明和谷雨,种瓜点豆又种棉”“杨柳梢青杏花开,白菜萝卜一齐栽”“小满芝麻芒种谷,过了冬至种大黍”。ㅤㅤ材料三劳动与实践ㅤㅤ2022年9月,合肥市教育局还印发了《合肥市中小学劳动教育任务清单》。结合清单内容,向阳小学积极开展劳动课程,李老师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劳动课——《学做菜》。课后,小明尝试给家人做一道“西红柿炒鸡蛋”,他准备了以下材料。(1)根据材料内容,连一连,填一填。耒耜扬谷扇车筒车ㅤㅤ用“耒”做偏旁的字,你还知道耕、耘,筒车是用于灌溉农田的农具,扬谷扇车可以将碾压过的谷类作物的籽粒和谷壳杂质分开。(2)根据材料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①耒耜是炎帝神农氏发明的,是用于粮食加工的农具。×②根据时令节气,向阳小学农场准备在9月份种植丝瓜和大豆。×③三四月份是种植白菜、萝卜的好时候,到了小满节气可以种芝麻,芒种的时候则适合种谷子。√(3)阅读材料三,联系生活经验,把小明做“西红柿炒鸡蛋”的过程补充完整。将西红柿洗净,切块;鸡蛋打入碗中,搅散。→把西红柿倒入鸡蛋液中搅匀→将油倒入锅中→再倒入西红柿鸡蛋→翻炒几分钟,加入盐调味,盛入盘中。【分析】材料一主要写了同学们走进农业博物馆,感受到了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材料二主要写了在博物馆里,同学们还了解到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业文明的产物。材料三:2022年9月,合肥市教育局还印发了《合肥市中小学劳动教育任务清单》。结合清单内容,向阳小学积极开展劳动课程。【解答】(1)考查了内容理解与概括、偏旁部首。从材料一的图标中可知答案。“耒耜”用于翻整土地、播种庄稼。故连第三幅图;“扬谷扇车”将碾压过的谷类作物的籽粒和谷壳杂质分开。故连第一幅图。“筒车”提水机具,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竹筒自动取水,提上岸来灌溉农田。故连第二幅图。用“耒”做偏旁的字有很多,如:耕、耘、耙、耗等。(2)考查了知识百科。①由材料一可知,耒耜传说由古代炎帝神农氏发明,用于翻整土地、播种庄稼。故句子的说法是错误的。②由材料二可知,“四月清明和谷雨,种瓜点豆又种棉”应该在四月种瓜点豆。故句子的说法是错误的。③由材料二可知,“杨柳梢青杏花开,白菜萝卜一齐栽”“小满芝麻芒种谷,过了冬至种大黍”三四月份是种植白菜、萝卜季节,到了小满节气可以种芝麻,芒种的时候则适合种谷子。故句子的说法是正确的。(3)考查了内容理解与概括。阅读材料三,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把小明做“西红柿炒鸡蛋”的过程补充完整。故答案为:(1)耒耜——第三幅图扬谷扇车——第一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