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测管理系统建设需求_第1页
生态环境监测管理系统建设需求_第2页
生态环境监测管理系统建设需求_第3页
生态环境监测管理系统建设需求_第4页
生态环境监测管理系统建设需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环境监测管理系统建设需求项目建设内容1.1系统工作台系统工作台是生态环境监测管理系统的基础,主要解决应用烟囱发展、数据孤岛严重、业务协同不足等问题,支撑实现未来各类监测业务应用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统一用户、统一登录、统一授权、统一任务通知、统一日志、统一字典、统一服务等目标。1.1.1业务工作台业务工作台主要面向系统的各类业务用户,实现应用、驾驶舱等各类集成信息的个性化配置和统一访问,需包括PC网页版、移动版。(1)PC网页版具体要求如下:1)实现业务工作台布局的个性化编辑,支持拖拉拽配置,支持内容隐藏。2)实现各类消息通知、工作任务的集中查看,其中工作任务需结合时间状态实现分类统计。3)实现应用、驾驶舱、卡片、快捷入口的自由订阅和灵活排序展示,方便用户快速访问。4)实现应用、驾驶舱、卡片的目录化查询查看,支持相关访问权限的工单式的申请审核。5)实现系统各类API服务的查看,支持应用责任人根据使用需求流程化开展API服务申请审核。6)实现用户自主修改登录密码等账号信息。(2)移动版具体要求如下:1)实现移动端消息、任务通知的集中查看。2)实现移动端的应用、卡片、快捷入口的自由快速访问。1.1.2管理工作台管理工作台主要面向系统的管理人员,实现业务工作台应用等各项信息的标准化集成管理以及系统基础管理,需包括后台管理、系统管理、服务管理、日志管理、消息管理、字典管理功能。具体要求如下:(1)后台管理1)后台管理需实现应用、驾驶舱、卡片、快捷入口的管理。具体要求如下:2)应用管理需实现应用的注册管理。对应用的基础信息、管理信息等进行登记,对应用的地址、管理员等进行绑定,应用注册成功后需自动赋予应用唯一的应用标识、应用密钥。3)驾驶舱管理需实现驾驶舱的注册和分组管理。支持自由设置驾驶舱分组,实现各主题分组的基础信息、管理信息的配置化管理,支持主题分组绑定管理员。各主题分组下支持配置化添加各类驾驶舱。4)卡片管理需实现卡片的注册和分组管理。支持自由设置卡片分组,实现各主题分组的基础信息、管理信息的配置化管理,支持主题分组绑定管理员。各主题分组下支持各类主题卡片的信息管理。5)快捷入口管理需实现快捷入口的注册。对快捷入口的基础信息进行登记,对快捷入口的地址、所属应用等进行绑定。(2)系统管理系统管理需实现用户、角色等管理。具体要求如下:1)用户管理需实现全省监测系统政务用户、非政务用户的统一管理。需采用树状结构实现组织和用户基本信息的快速查询。需实现各类用户的系统登录权限的统一授权管理。需支撑监测系统省市县三级用户分级分类授权使用。其中,全省监测系统政务用户需与生态环境领域“大脑”保持一致,支持移动扫码登录。2)角色管理需与后台管理、业务工作台、用户管理等联动。实现应用访问等各类角色的自动创建,支持用户权限申请审批通过后自动纳入对应角色。支持主动将全省监测系统用户配置化纳入对应角色。(3)服务管理需实现数据源配置、渠道配置、服务配置、授权管理、服务监控5大功能,需实现服务的分类集中管理。1)数据源配置对数据类服务用到的数据源进行管理;2)渠道配置对提供或应用各类服务的渠道进行管理;3)服务配置实现各类服务的目录化配置管理,包括服务目录、接口服务,服务目录需支持目录的自定义分级配置;接口服务需支持服务创建与配置,支持基于目录的服务分类查询;4)授权管理需支撑管理人员基于服务申请信息,将各类服务主动授权至对应的渠道;5)服务监控实现服务请求日志记录、服务告警策略配置和告警信息查看、服务调用量可视化统计。(4)日志管理需实现系统工作台关键日志的列表记录,支持查询导出。需实现省市两级用户登录、访问日志的列表统计和可视化分析。(5)消息管理需实现消息模板配置和消息记录。消息模板配置需以列表方式和操作进行展现,并支持新增和查询。消息记录需对业务工作台发送的各类消息的基础信息进行记录,支持筛选查看。(6)字典管理需实现系统公共字典和应用专有字典的集中管理,实现公共字典的统一配置,实现应用专有字典的集中查询查看,方便管理人员通过定期检查推进应用间字典保持一致。(7)组件说明需提供统一组织用户、角色、菜单、日志、字典、流程引擎等服务或工具,注册至工作台,建立相关功能、工具的组件库页面文档,引导各类应用使用。1.1.3数据工作台数据工作台主要面向系统的数据人员,针对业务应用需求,支撑有序实现数据科学管理和编目,打造监测数据资源库,形成高质量标准化的数据服务,共享给业务应用使用。需包括数据源管理、数据开发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资源目录、系统管理功能。具体要求如下:(1)数据源管理数据源管理主要实现采集进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仓的数据源的管理,需包括数据库数源管理、接口数源管理,具体要求如下:数据库数源管理需支持直连数据库型数据源的集中管理,包括新增、查询、查看、编辑、测试连接等功能。接口数源管理需支持接口型数据源的集中分类管理,包括树状分类目录、接口清单列表等功能,树状分类目录支持对接口所属应用进行分类,支持类别新增、编辑、删除;接口清单列表需支持单个接口的新增、编辑、查看、删除。目录与清单需交互便捷,支持各级目录下接口列表的快速查看。(2)数据开发管理数据开发管理需实现以项目为维度的数据开发管理,包括项目列表、项目概览、工作流、任务等功能。具体要求如下:项目列表需直观展示项目所属用户、工作流定义数、创建时间等关键信息,需支持项目编辑、删除、创建等功能。项目概览需实现单个项目中,任意时间区间内不同状态任务数量的可视化展示、任意时间区间内不同状态工作流数量的可视化展示。工作流功能需包括工作流关系、工作流定义、工作流实例,具体要求如下:工作流关系需图形化方式展示工作流任务节点的关联关系。工作流定义需支持工作流的列表管理,包括工作流的创建、导入,创建工作流支持通过拖拽任务节点的形式建立任务节点关联关系、形成数据有向图,任务类型需包括SHELL、SQL、SPARK、FLINK、MapReduce、PYTHON、DEPENDENT、DATAX、DATA_QUALITY;包括已有工作流的分类筛选、搜索查询;包括特定工作流的编辑、运行、定时、上下线、绑定分类、工作流树形图查看、版本信息查看等系列操作。工作流实例需实现工作流定义的实例化,可通过手动启动或定时调度生成,每运行一次工作流定义,产生一个工作流实例。支持筛选、搜索等操作。任务功能包括任务实例,分为批量任务、实时任务。支持通过任务名称、工作流实例、执行用户、状态、时间区间等进行任务筛选查询。(3)数据调度管理数据调度管理主要基于数据开发管理的工作流定义、工作流实例、任务实例等功能的一系列操作实现。需支持定时调度、手动调度、按优先级调度、依赖调度和通知策略、失败策略等功能,具体要求如下:定时调度/手动调度:需支持基于cron表达式的定时调度和手动调度,采用quartz分布式调度器,并同时支持cron表达式可视化的生成。优先级调度:需支持工作流实例和任务实例的优先级配置,如果工作流实例和任务实例的优先级不设置,则默认是先进先出。依赖调度:需支持基于DAG的前驱和后继节点间的依赖配置,支持任务依赖节点配置,支持工作流间的自定义任务依赖配置。通知策略:需支持SQL任务查询结果邮件发送,工作流实例运行结果邮件告警及容错告警通知。失败策略:对于并行运行的任务,如果有任务失败,需提供两种失败策略处理方式。(4)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质量管理需包括质量任务结果、规则管理、质量报告、问题反馈功能,具体要求如下:质量任务结果:需呈现多种规则类型数据质量任务的执行结果,包括单表检查、自定义SQL检查、多表准确性、两表值比对。需支持通过规则、状态、时间区间等筛选以及任务名称搜索等方式查询质量任务结果。规则管理:需集中呈现空值检查、及时性检查、字段长度校验等至少10种默认规则,支持查看规则输入项信息。质量报告:需针对任务执行情况,汇总统计生成质量报告。根据统计周期不同,分为日报、月报。支持筛选查询任意时间跨度内的日报或月报。报告需包括质量巡检次数、考核表数量、问题表数量、问题表占比、考核项总数等信息、异常内容等。问题反馈:需支持查询任意时间区间的质量问题信息。问题信息需包含任务名称、工作流实例、规则类型、规则名称、错误数据路径等10余项内容。(5)数据资源目录数据资源目录需实现监测数据的编目、审核、发布、统计,为监测业务子应用提供完整、权威的数据清单。具体要求如下:资源编目:需支持目录的新增、删除、提交、编辑、详情查看等功能。支持基于创建时间、当前状态、共享方式、更新频率等条件对已创建的数据目录进行筛选查询。资源审核:针对资源编目提交的待审核目录,需支持点击对应的数据“审核”,查看需要审核的详情信息,然后决定审核通过与否。支持基于多种条件对待审核的数据目录进行筛选查询。目录发布:已经审核通过的数据信息,在目录发布中展示。需支持选择待发布的记录,进行资源编目发布。资源统计:需实现已发布的数据资源目录的分类统计,需提供符合监测实际的分类方式。(6)系统管理系统管理需提供数据工作台内的用户、角色、权限、菜单、日志管理功能。1.2地下水监测管理应用地下水监测管理应用主要面向全省地下水监测业务人员,实现地下水监测点位及基础档案信息的标准化管理,支撑地下水考核点位水质监测数据的层级上报、审核、汇总、分析、评价,辅助地下水监测业务决策,保障全年地下水监测业务的有序按时开展。需包括地下水监管专题驾驶舱、地下水监管主题卡片、点位信息管理、总站数据管理、数据层级上报、数据三级审核、数据成果管理、任务提醒、可视化分析、系统管理功能。具体要求如下:1.2.1地下水监管专题驾驶舱基于工作台,综合利用各类数据,建成地下水监管专题驾驶舱,GIS地图可视化呈现各类型地下水监测点位空间分布及水质情况,图表可视化呈现地下水环境感知、地下水环境质量、地下水水质考核、地下水环境风险、国家监测结果、监管业务规范等统计汇总信息。地下水监管专题驾驶舱需支持独立集成至工作台。1.2.2地下水监管主题卡片基于工作台,综合利用各类数据,建成地下水监管主题卡片,直观展示地下水监管相关的关键业务指标。1.2.3点位信息管理点位信息管理主要实现地下水监测点位档案信息、点位背景值的标准化管理,具体要求如下:(1)需支持点位档案信息和点位背景值的同时列表展示,支持基于常规业务习惯的筛选查询。需支持监测点位数量的分类型统计呈现。(2)需支持点位新增,且新增时需支持批量上传和手工填报两种方式。(3)需建立合理的点位信息查看、编辑、审核、历史、删除功能及权限,支持查看所有的历史修改记录及详情,详情需同时呈现修改前后记录;支持查看最新的点位档案信息和点位背景值。(4)需支持监测点位信息批量导出功能;(5)需根据需求设计合理可行的地下水监测点位信息修改审核业务流程。1.2.4总站数据管理总站数据管理需实现总站监测数据的独立管理。具体要求如下:(1)需包括数据上传功能,支持总站监测数据的模板化上传,并列表展示历史上传记录信息。(2)需包括数据查看功能,支持通过多组合筛选条件,实现总站监测数据中有效数据、评价结果的灵活查询。1.2.5数据层级上报数据层级上报主要支持省市县各级地下水监测数据上报人员基于标准化模板批量上传当月监测数据。具体要求如下:(1)需支持列表展示上传记录,直观展示各上传记录的上报时间、审核状态等信息,同时支持通过组合筛选条件实现上传记录的灵活查询。(2)需支持查看上传记录详情,包括记录基础信息、原始上传文件、辅助审核数据表、审核可视化流程等信息。(3)需建立合理可行的系统自动审核规则,实现上传数据的问题预览,辅助上报人员确认是否上传数据。(要求提供具体的自动审核规则)1.2.6数据三级审核数据三级审核主要支持省市县各级地下水监测数据审核人员审核各级数据上报人员上传的监测数据。具体要求如下:(1)需支持列表展示审核记录,直观展示各审核记录的审核状态等信息,同时支持通过组合筛选条件实现审核记录的灵活查询。(2)需支持查看审核记录详情,包括记录基础信息、原始上传文件、数据解析列表、审核可视化流程等信息。(3)需根据需求设计合理可行的地下水监测数据三级上报审核业务流程(要求提供具体的业务流程图)。1.2.7数据成果管理数据成果管理主要实现地下水监测数据的有效数据和评价结果的标准化管理。具体要求如下:(1)需支持通过组合筛选条件实现有效数据、评价结果的灵活查询。特别是任意时间区间内,多种统计模式下的灵活查询,支持查询后批量导出。(2)评价结果需同时包括单指标、29项、综合项、93项等多种维度的评价结果。1.2.8任务提醒任务提醒主要实现提醒内容的记录展示,需包括上报提醒、审核提醒。1.2.9可视化分析可视化分析需包括年度评价总览、水质分类统计、趋势对比分析。需实现基准值、历史自测值、历史国家监测值、当前值间的多维度综合对比分析。1.2.10系统管理系统管理主要实现地下水监测管理应用内的用户管理、角色管理、菜单管理、通知管理、数据字典管理、指标管理、日志管理。具体要求如下:(1)用户管理需实现应用内用户与工作台用户的协调、联动、统一;(2)角色管理需建立满足省市县多级管理需要的角色权限分配方案;(3)菜单配置需实现应用内菜单名称、顺序、层级等配置化调整;(4)通知管理需实现上报、审核提醒相关通知信息的配置化管理;(5)数据字典需包括公共字典、应用专有字典,需与工作台保持协调、联动、统一;(6)指标管理需实现地下水相关监测指标的名称、字段、单位、评价上下限等的查询展示;(7)日志管理需包括日志查看、日志统计。日志查看需实现操作日志、访问日志的列表筛选、查询、导出。日志统计需基于应用访问日志实现任意时间区间内的省市县、年月日多维度列表统计,实现按层级、按区域、按时间的可视化统计分析。1.3碳排放监测评估应用碳排放监测评估应用主要为响应环境监测总站关于碳监测评估试点的工作要求,构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可监测、可核查、可报告”的碳排放评估体系。应用需基于现有监测网络实现多源数据质控、综合分析等功能,支撑温室气体日常监测评估工作,辅助摸清城市的碳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具体要求如下:1.3.1多源数据质控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基于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实现以温室气体为主的大气成分数据质控,主要内容如下:(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要求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品牌仪器的原始数据及仪器状态的采集,从而使多渠道的数据转化为系统能够识别和利用的标准化数据,本系统的数据采集根据数据情况分为实时数据采集、第三方数据推送,系统应支持数据主动推送和共享。(2)数据质控本应用的数据质控功能要求包括数据状态、数据审核、运维管理和故障管理。其中数据审核包括审核纵览、自动审核、人工审核,同时生成审核日志,留存审核记录。1)自动质控需包含:监测告警系统参数检查、标气有效性检查、空气样品浓度计算、数据质量状态质控、规范数据统计方法、入库数据存储规范;2)人工审核需包含:观测员级质量控制标记、专家级质量控制;3)温室气体数据筛分:系统要求支持对质控后的温室气体数据进行数据筛分(要求提供详细的数据筛分方法阐述)。1.3.2综合分析(1)数据统计分析需展示温室气体监测站点列表、仪器在线监控信息、原始数据、审核数据等,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技术要求指标如下:1)将区域范围内所有的温室气体地面监测站点罗列,引入GIS的信息化显示技术直观展示各站点空间分布情况;2)实现站点名称、经纬度、监测组分类型等参数的展示;3)实现仪器设备在线运行状态监控,实时查看各站点仪器运行参数是否正常;4)实现原始数据的汇总查看,支持自由选择不同站点、不同温室气体、不同时段,查看监测原始数据和变化情况;5)实现审核数据的汇总查看,支持自由选择不同时段、不同站点、不同温室气体或监测仪器,查看经过审核算法判断后的监测数据的查询;6)实现温室气体监测数据的查询及导出;7)实现温室气体监测数据可视化展示分析,功能应包括: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变化特征以及碳通量监测数据分析。(2)多源数据对比支持选择任意时间段温室气体监测数据展示,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实现选择多个站点单要素与多要素对比分析展示,包括多站点单个温室气体物种分析、单站点气象因子与温室气体关联分析的展示、多站点多温室气体物种及气象要素的综合性对比分析展示。根据用户定义的需求支持统计数据以EXCEL等形式导出。1.4大气遥感监测应用大气遥感监测应用主要实现大气环境、主要温室气体、蓝藻水华遥感监测能力的全面升级,提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环境污染的监测、发现和预警服务,帮助全面掌握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状况,及时发现污染问题,从而提升生态环境精细化管控能力,增强环境污染防治的科学性、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需提供二氧化氮NO2柱浓度、臭氧O3柱浓度、甲醛(HCHO)柱浓度、二氧化碳CO2柱浓度、甲烷CH4柱浓度、秸秆热异常点、蓝藻水华等7种参数的本地化卫星遥感反演方案;需包括多源数据接收、大气污染源管理、大气污染物卫星监测、主要温室气体监测、大气污染异常告警、太湖蓝藻水华监测等模块。1.4.1多源数据接收能够接收现有遥感系统生产的多种观测数据,包括HCHO、NO2、O3、秸秆火点以及蓝藻等卫星监测数据。对接现有国控及省控站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接风速风向、温度、湿度、能见度、气压等气象场数据,为整个系统运行提供输入数据。模块能够监控数据接收状态、管理接收日志、对接收数据能进行检索、展示、导出等功能。1.4.2大气污染源管理在污染源数据库基础上,研发数据库管理功能,功能包括对污染源进行分类、分区域检索、统计、展示、导出、更新等,可根据污染源实地核查结果剔除、关停、挂起污染源,能通过“一张图”方式直观展示数据库中的污染源。具体要求如下:(1)能通过一张图方式直观展示数据库中的污染源。为每类污染源设计图例,提供地图操作工具及图层管理工具。(2)能通过列表等方式直观展示全省及各市的污染源。(3)能按行政区、按年度及按类别分别统计污染源。(4)能对污染源进行多种形式的检索。按行政区、按年度、按类别等。检索结果以列表和地图方式展示。(5)能对检索结果导出成excel形式。由于污染源数量巨大,当导出数据过多时给出提示,每次导出数量限制提示。(6)能展示污染源的详细情况,至少包括编号、名称、位置、类型、级别、状态以及被调频次等。(7)提供重点污染源主动推荐能力。(8)针对新增污染源,能实现单个污染源和批量污染源新增能力。(9)对已有污染源,提供属性信息编辑与更新能力,包括实地核查图片。(10)对重点污染源提供挂起功能。(11)对消失污染源提供除名功能。1.4.3大气污染物卫星监测基于大气污染物卫星遥感反演方法,实现对HCHO、NO2、O3的卫星监测。结合基础地理数据,实现对大气污染物及温室气体相关监测结果的空间分布统计功能,支持统计不同时间和区域的HCHO、NO2、O3浓度分布、秸秆火点等,形成日均、月均、年均和不同时间的对比结果,统计结果以图、表及报告等形式展示,支持下载到本地。具体要求如下:(1)提供对地面国控、省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监测的污染物的专题地图制作能力。能实现对全域进行日、周、月、季、年等不同频度平均结果专题图的即时制作能力,专题图制作结果可以下载到本地。(2)能实现对多种类型污染源分布专题图的即时制作能力,专题图制作结果可以下载到本地。(3)能实现对气象参数(风、温、湿、压、降水、能见度)进行日、周、月、季、年等不同频度平均结果专题图的即时制作能力,专题图制作结果可以下载到本地。1.4.4主要温室气体监测(1)温室气体监测功能。接入温室气体CO2和CH4进行日常监测结果数据;基于WebGIS地图展示当前及历史监测结果;针对监测结果进行个性化专题图制作。(2)温室气体变化分析功能。对温室气体进行月均、季均、年均等不同时间尺度合成;针对合成结果进行个性化专题区制作;分析月均、季均的同比及环比变化,分析年均尺度变化;针对分析结果制作温室气体分析报告,并能下载到本地计算机。1.4.5大气污染异常告警通过卫星观测结果和站点观测结果实现对全省污染异常告警管理。通过各种污染物日常卫星监测结果数据对全区域监测单元及时扫描,在NO2、HCHO污染靶区定位模型基础上,及时自动计算污染靶区位置,计算结果及时报送。具体要求如下:(1)由卫星监测引起的污染告警信息至少包含靶区位置、告警原因、告警时间、高疑似污染源、问题排查方向指引、年度累计告警次数等。(2)由站点监测引起的污染告警信息至少包含站点名称、站点位置、告警原因、告警时间、周边高疑似污染源、问题排查方向指引、年度累计告警次数等。(3)能通过地图方式直观展示热点单元的告警频次、告警内容等信息。(4)提供当前及历史的告警信息列表展示和地图展示。(5)能通过热点单元编号、行政区域、热点单元类型以及告警原因等多种参数检索告警结果。(6)能对告警信息从多角度进行统计分析,至少包括按行政区域告警次数统计、行政区域告警次数趋势统计、不同时间告警次数统计、告警次数占比统计等。(7)污染告警时间频率可根据用户需求配置。(8)污染告警模型关键参数可根据用户需求配置。1.4.6环境监测专题图个性化定制实现对环境监测专题图的个性化定制。用户可将污染物、气象、污染告警、火点等数据,按需自定义制作专题图并下载。还可制作模版,通过系统设置定期生产所需要的专题图并下载。具体功能如下:(1)专题图列表。用户可查看已制作的专题图数据,可对已制作的专题图进行预览、下载、编辑、重命名、删除、复制等操作。(2)创建专题图。可通过基础操作设置专题图的行政区域、地图模式、画布尺寸和透明度;可选择数据图层添加至制图区域,可添加图层包括O3、NO2、HCHO、火点等;可对数据图层设置数据范围(日均值、周均值、月均值、季均值、年均值、自定义时间)、自定义色带;可添加文字图层,编辑文本内容和设置字号、字色;可添加图片、圆形、矩形、箭头等元素,可以对元素的填充、描边、线宽、类型、不透明度进行设置;可上传矢量数据文件,可对文件数据参数进行设置;可保存至系统;可导出至本地;可清空制图去内容,回到初始化界面。(3)模版列表。用户可查看已制作的专题图模版数据,可对已制作的模版进行轮播、复用、生成专题图、启用/暂停、编辑、删除等操作;可按照模版名称、行政区域、模版类型、模版状态、创建者、时间等条件查询已制作的专题图数据;(4)创建模版。可设置模版的行政区域和模版类型(数据时间)、是否定期生产专题图;可对所有功能进行操作;可保存为模版,系统按照模版布局定期生产专题图。(5)矢量文件列表。用户可查历史上传的矢量文件;可对矢量文件重命名、删除;可按矢量文件名称、上传时间查询;可对已上传的矢量文件直接生产专题图,预览并下载。1.4.7环境监测报告个性化定制实现对环境监测报告的个性化定制。用户可在线编辑报告内容,在报告中插入污染物、告警等数据参数以及图表、专题图。还可制作模版,通过系统设置定期生产所需要的系统报告并下载。具体要求如下:(1)报告列表。用户可查看已制作的系统报告,可对已制作的系统报告进行预览、编辑、删除、复制等操作;可按照报告名称、报告类型、时间范围等条件查询已制作的系统报告。(2)创建报告。可使用富文本编辑器,编辑报告内容;可设置报告类型和报告的数据时间;可在报告内容中插入污染物模块参数并显示对应数据,模块可选平均值、最低值、最高值、区域数值、最高值区域、最低值区域等参数,可对参数的行政区域和污染物种类进行设置;可在报告内容中插入污染物告警模块参数并显示对应数据,模块可选告警次数、最低值、最高值、区域数量、最高值区域、最低值区域、同比、环比等参数,可对参数的行政区域、污染物种类和告警等级进行设置;可在报告内容中插入污染源模块参数并显示对应数据,可对行政区域、污染源类型、污染物种类、污染物等级、污染物状态进行设置;可插入污染物浓度分布图、告警分布图、数据表格等;可分别对其设置行政区域、污染物种类、值阈等(可设置参数根据图表数据特性而定);可对添加的模块进行删除或复用;可将模版保存至系统;可将模版下载至本地;(3)报告模版列表。用户可查看已制作的报告模版,可对已制作的报告模版进行复制、生成报告、暂停/启用、编辑和删除等操作;可按模版名称、模版类型、模版状态、创建者和时间范围查询已制作的报告模版。(4)创建报告模版。可设置报告模版的模版类型(数据时间)、是否定期生产报告;可保存为报告模版,系统按照模版内容定期生产报告。1.4.8太湖蓝藻水华监测对原有太湖蓝藻业务化工作的升级,实现每日太湖蓝藻遥感信息自动提取和监测报告的自动化生产。每日监测结果通过WebGIS地图方式直观展示。具体要求如下:(1)太湖蓝藻水华监测结果展示;(2)太湖蓝藻水华监测专题地图制作;(3)太湖蓝藻水华监测分析报告制作。1.5采测分离业务管理应用采测分离业务管理应用重点围绕地表水采测分离、汛期污染强度分析两项环境监测重点工作,构建一个全流程可监控、全过程可溯源的应用。实现采测分离的计划制定、样品采集与保存、样品交接、实验室分析审核、数据上报、数据共享、全业务流程线上高效率闭环运作以及汛期污染强度精准分析。需包括计划管理、样品采集管理、实验分析管理、实验室三级审核、采测分离监测数据审核、数据共享、采测分离质量管理体系、采测分离基础数据、汛期污染强度分析等PC网页端功能。需包括现场监测、样品交接等移动端功能。1.5.1计划管理建设操作灵活的计划管理模块,统一管理采测分离工作的计划方案,包括:采样计划制定,分析计划制定,质控计划制定,计划审批,计划查询等功能。1.5.2样品采集管理包括样品采集任务分配、采样准备、现场视频管理等功能。1.5.3实验分析管理构建分析过程可溯源、分析结果可智能计算、质控结果能自动评价的实验分析模块,功能包括:分析任务智能分配,分析过程记录,分析原始记录生成、签字等。1.5.4实验室三级审核建立实验室审核模块,包括分析人一级审核;由同组(同分析项目+同方法)的非分析本人,进行审核,按原始记录单的维度进行二级审核;由实验室负责人进行三级审核等。1.5.5采测分离监测数据审核构建数据展示层次清晰、异常数据智能提醒的监测数据审核模块,包括:断面数据解密,地市初审,省中心复审。1.5.6数据共享构建形式多元、安全可靠的数据共享模块,分层级分权限开放数据共享,包括:界面化的数据资源Excel格式下载,标准数据接口共享等。省中心终审通过的数据,在数据共享模块开放,建立终审数据查询下载分权体系,控制地市的账号只能查询下载本地市责任范围内的监测数据,省中心的账号可以查询全省的数据。支持导出Excel格式的数据。1.5.7采测分离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地表水监测“人、机、料、法、环”全要素精细化管控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监测数据与方法、人员资质、仪器设备、质控样品、试剂耗材之间关系,实现监测全过程精细化管控及可溯源。系统功能包括:人员资质管理,仪器设备管理,试剂管理,监测方法数字化管理等。1.5.8采测分离基础数据支撑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管理。包括:监测断面管理,监测项目管理,评价标准管理,固定剂及保存方式管理等。1.5.9汛期污染强度分析构建多跨协同、精准智能的汛期污染强度分析子应用。通过融合自动监测断面、手工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协同降雨量等气象数据,根据<国家地表水汛期污染强度统计技术规定(试行)>,进行建模统计分析,实现汛期污染强度精准分析,赋能科学管理。1.5.10现场监测移动端模块现场监测移动端主要服务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第三方采样公司、11个驻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相关业务人员。支撑外部采样及现场监测的导航、GPS定位、签到、现场数据记录、现场监测向导、采样原始记录生成、审核、现场监控管理等功能。1.5.11样品交接移动端模块样品交接移动端模块自动根据送样计划生成对应的样品交接单,交接单显示自动适配移动设备。接样人根据交接单上的样品核对收到的实物样品是否一致且符合标准,如果是则在签字区域签字确认接收样品;如果否,则可以选择不符合的样品退回并填写原因,系统自动发起样品退回流程,经审核后,进入重新采样流程。通过现场监测移动端模块、样品交接移动端模块的建设,建立地表水省控断面监测样品采集、交接协同移动应用体系。1.6环境质量长期趋势分析应用环境质量长期趋势分析应用主要面向管理决策人员,实现历年生态环境质量年报标准化管理的同时,充分挖掘历年生态环境质量年度数据,利用一系列可视化手段帮助管理决策人员洞察水环境、大气、酸雨、噪声、生态、农村等多主题近40年来的环境质量改善变化趋势。需包括年报原始文件管理、年报数据管理、环境质量改善专题驾驶舱等。具体要求如下:1.6.1年报原始文件管理需实现历年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在线管理。需提供纸质文档的电子化和入库服务。1.6.2年报数据管理需实现历史40年年报相关数据管理,支撑环境质量改善等分析决策。需提供数据梳理服务,提供详细的数据模板清单。1.6.3环境质量改善专题驾驶舱基于各环境专题的监测数据,以GIS地图结合热力图、折线图等可视化图表的方式,呈现水环境、大气、酸雨、噪声、生态、农村等领域的环境质量长期变化趋势。具体要求如下:(1)各专题驾驶舱的呈现内容需基于年报数据和已建系统数据实现,需基于原始数据和呈现目标建立有效的数据自动处理及计算规则,支撑历史及未来的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的呈现。各专题驾驶舱需提供详细的数据目录、来源、处理及计算规则。(2各专题驾驶舱需基于GIS地图、时间线轮播图等措施直观呈现专题领域环境质量自1981年的时空变化趋势。(3)各专题驾驶舱需通过可视化图表直观各环境质量专题的历年核心数据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监测结果、综合指数、区域排名、站点分布、执行规范等。(4)各专题驾驶舱需支持图标可视化分析核心数据指标在任意年份区间的变化情况,并支持相关图表的导出。(5)至少包括水环境质量改善专题、气环境质量改善专题、酸雨质量改善专题、噪声环境质量改善专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专题、农村环境质量改善专题、总览等驾驶舱。①水环境质量改善专题驾驶舱:需构建基于年报数据和已建系统数据的可视化呈现,全面呈现省控断面、交接断面、饮用水水源地、湖库等监测点位历年水质状况,并展示水环境监测站点和水环境质量评价规范的现状及历年发展变化。②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专题驾驶舱:需构建基于年报数据和已建系统数据的可视化呈现,全面呈现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各监测指标、AQI、污染情况等大气环境质量信息,并展示大气环境监测站点和大气环境质量评价规范的现状及历年发展变化。③酸雨质量改善专题驾驶舱:需构建基于年报数据的可视化呈现,全面呈现降水酸度和酸雨率、降水离子等酸雨质量信息,并展示酸雨监测站点和酸雨质量评价规范的现状及历年发展变化。④噪声环境质量改善专题驾驶舱:需构建基于年报数据的可视化呈现,全面呈现区域噪声、功能区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质量信息,并展示噪声环境监测站点和噪声环境质量评价规范的现状及历年发展变化。⑤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专题驾驶舱:需构建基于年报数据的可视化呈现,全面呈现生态环境状况、城市生态环境状况、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状况和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状况,并展示生态环境监测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规范的现状及历年发展变化。⑥农村环境质量改善专题驾驶舱:需构建基于年报数据的可视化呈现,全面呈现饮用水、县域河流、环境空气、土壤、农田灌溉区、污水处理设施、生态环境质量信息,并展示农村环境监测和农村环境质量评价规范的现状及历年发展变化。⑦总览驾驶舱:提炼各专题驾驶舱核心数据,形成总览驾驶舱,同时实现与专题驾驶舱的灵活交互。1.6.4配置管理为规范长期趋势分析应用的访问以及数据内容录入、导出等需求,需建立用户管理、角色管理、菜单管理、日志管理、字典管理等功能,实现应用内用户、角色、权限、日志的合理配置。1.7监测任务管理应用监测任务管理应用主要面向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管理及业务人员,通过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任务的统一规划、统一监测,全面掌握年度环境质量监测任务的工作成效,确保及时完成,以期深化生态环境监测垂直化改革,营造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一盘棋的新格局。需包括监测站点信息管理、工作要点管理、监测任务管理、任务层级派发、任务实时跟踪、任务闭环管理等功能。具体要求如下:1.7.1监测站点信息管理实现监测方案中监测点位的分类管理,支持基于年度能力建设任务的监测点位批量新增和调整,支持监测点位基础信息的分类查询、按需维护。1.7.2工作要点管理(1)实现年度监测工作要点的在线管理,支持各年度工作要点的在线配置、相关文件上传、要点导出等。支持各年度工作要点的在线查询查看。(2)年度工作要点按类型主要分为环境空气、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土壤、农村环境质量、农田灌溉水质监测、城市声环境、应急监测、生物生态监测、重点污染源执法监测、长江经济带入河排污口、尾矿库监测、入海排污口、能力建设。1.7.3监测任务管理(1)实现基于业务规则的年度监测任务的分类分解,覆盖工作要点的各项监测要求。年度监测任务按类型可分为环境空气、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土壤、农村环境质量、农田灌溉水质监测、城市声环境、应急监测、生物生态监测、重点污染源执法监测、长江经济带入河排污口、尾矿库监测、入海排污口、能力建设。(2)实现监测任务的高效创建和分类统一管理,支持根据不同领域和具体任务需求进行任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