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选用、化用、活用素材)作文指导课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级下册语文课件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选用、化用、活用素材)作文指导课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级下册语文课件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选用、化用、活用素材)作文指导课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级下册语文课件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选用、化用、活用素材)作文指导课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级下册语文课件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选用、化用、活用素材)作文指导课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级下册语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选用、化用、活用素材学以致用,是任何学习的最高法则。作文也不例外。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作文素材是很多考生致命的软肋。因此,考场上短时间内往往难有作为;就算勉强凑足字数,内容空洞,语言干巴也在所难免。但客观地看,在那么紧的时间内,压力又那么大,完全凭自己创造出一篇好文章,也的确非一般同学所能及。因此,有意识地积极调动平时的积累,选用、化用和活用素材,更有可能在考场上快速而漂亮地完篇。一般而言,考场写作就是平时积累的大展示,就是学以致用的时刻,如果多年的阅读积累在此刻不能充分展示,“学以致用”又该体现在哪里呢?进入指导之前,我们先来弄清楚三个概念——

所谓选用,就是有目的地选择运用。对作文来说,这个“目的”就是主题。

所谓化用,就是引用、仿用别人(或自己已有的)文章或语句,或是对别人的作品内容加入自己的情感、判断和观点,进行再创造。

所谓活用,就是灵活运用。

所以,选用是化用和活用的基础,没有选择性地乱用,谈不上“化”和“活”;而选用、化用,都是活用的一种表现形式。说到这里,你大概清楚了,其实是哪一种“用”都不重要,关键是选到适合主题的东西,灵活用好,天衣无缝就行了。因此,下面的讲述,不再拘泥于到底是哪一种“用”——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家伙,应该得奖牌!一、选用素材的标准。

1.素材要适合已确立的主题,这是第一大标准。有什么材料好写呢?这大概是你面对作文题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大问题!但是请你以后不要先想这个问题——先确立好主题,才是最要紧的。因为所谓“合适”,是针对主题而言。天下没有不好的素材,只有不合适主题的素材。

2.多角度的素材,要确立好切入的角度,然后紧紧贴着已确立的主题来转换自己的表达,让素材和主题像自行车链条和齿轮一样,紧密咬合。

3.素材当然宜新不宜旧,但旧的未必就不好,只要能用新的视角去观察,也很可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4.请一定要选择自己很有感觉的材料,而不要“大家都觉得这个材料很经典”。如果某个素材很经典,但是你却完全没有感觉,请你放弃!因为那样你写不出感情,而没有感情,是大多数“克隆”文章最可怕的问题。二、选用、化用、活用的几种方式。

(一)“用”素材的具体内容。即将素材中的具体内容加以处理用到自己的文章里,来印证自己的文章主题。

1.用为自己文章的部分内容。即化用活用一些有意蕴的句子。我们来看下面两篇文章。

A:赠葛洛(冰心)

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B:幸福随想(习作)

开头:一直以为幸福在远方,在可以追逐的未来,海市蜃楼般缥缈诱人,流水落花般零丁飘落。

于是,在追逐的路途中,我毫不犹豫地将一切舍弃,涉过万水千山,一身风霜,一身沧桑,却在蓦然回首之际发现——幸福,其实很简单!它一直行走在生命的一旁,随时播种,随时开放,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结尾:幸福,就是这样简单,具体,永存于心,使行走在生命的长途上的路人,踏着荆棘,却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因为悲凉。

A是冰心先生的一首散文诗,B是考场作文。显然,B选用了A的大部分文字,但用得巧,主要体现在:不是简单照搬,而是把“她人经典”自然化入自己作品中的首尾,作为“妙言”甚至“眼睛”来用,意蕴深长。另外,A的主题是赞“爱”赞“情”;B写对幸福的感悟,主题不同,最后一句“有泪可落,却不因为悲凉”改得尤其好(主题是“幸福”啊)!作者活用冰心诗句,而能将自己的思想与借用的材料的水乳交融,毫无穿凿附会之痕,的确是不简单。仔细想想,这种方式是不是很实用呢?优秀的诗词文章随处可见,我们是不是一定要原文照引,可不可以来点“创新”,像本文这样,用在要害处,结合主题,来点改动,自然融合,就好了!要知道,所谓化用,一定是模仿+创新的,是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的!原文照引虽然简单,但“审美疲劳”是也很容易发生的!

如何对所积累的名言佳句“再创造”?浓缩概括其大意,或提炼其中的关键词来指代整句话是最实用的方法了。请看下句:观沧海,望星空,时而明月清风,杏花春雨;时而金戈铁马,大江东去;时而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时而残荷冷雨,幽雅淡远……

巧借他人言语,表达自己意思,这几句就用了“浓缩”“精选”的方法,来勾起读者的联想,丰富语言的意蕴。我们还可以对名言名句进行分化拆用,使之形散而神不改。看看分化拆用贺知章《咏柳》的例子:

当二月的春风剪绿了细细的柳叶,春江水暖,碧玉满树,万条丝绦……拆分组合成散文了!盎然勃发的春意,新鲜灵动的感觉扑入读者心中,何乐而不为?

2、用为自己文章的主体内容。考场写作高速运作,快速完篇的一大障碍就是没有基本素材。基本素材从何而来?希望下面的文章能给我们启发。C:情景对话

流动的风景(邓康延)

孩子:这条路上有什么好看的东西吗?

老人:有啊,有石头,有水流,有风雨——

孩子:那有什么好看的?

老人:石头旁长着小花,大河浪里藏着歌声,暴风雨后挂着彩虹。

人性之光

十年“文革”动荡后,大学恢复正规招生的第一年,我们几十位从生活底层考来的同学第一次听哲学课。一位苍老的教师巡视我们一周后,在黑板上写下几个遒劲的大字:你认为世上什么最耀眼?太阳。恒星。激光发射。原子弹爆炸。——大家七嘴八舌。

这时,一位下乡插了10年队的老三届学生站起来说:阴雨天走了半宿的夜路,突然在旷野上看到一豆灯火。

教室霎时极静,这个虚而又实的回答震撼了全班。从那一刻起我悟出了,最感人的故事,源自反差最大的经历。壮美的人生常如垂落的瀑布,飞珠溅玉。人性之光常常在暗夜里闪耀。D:

四幕剧(考场满分作文)

我是中文系的学生,教授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看四幕短剧,写篇论文,明天交。

打开投影仪,开始。第一幕:情景对话

背景:一条泥泞的乡间小路,几块零乱的石头,一条小溪静静地流。

a:这有什么风景好看?暴雨、小路、溪流、石头!

b:这有许多东西,小路边长着青草,溪流里藏着歌谣,石头边花朵在欢笑,暴雨后挂着彩虹。全剧终……

我凝神思考,在笔记本上写道:其实生活中的任何情景都是美丽的,能发现这一美丽的就是敏锐的眼睛,敏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一颗充满爱与希望的心。

正如: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第二幕:半个甜面圈

背景:一个小餐馆,一张桌子,面对面坐着两个人,他们面前的盘子里各有半个甜面圈。

a:唉!天那!只剩下半个甜面圈。(一脸的无奈)

b:上帝!真是太好了,还有半个甜面圈(一脸快乐状)全剧终……(注:此部分内容来自《萧伯纳访谈录》)

笔记本上留下我清晰的字迹:乐观和悲观其实是两种生活状态。乐观者看到的永远是希望,而悲观者看到的永远是失望。在人生旅途中,乐观者永远向前看,向前走,大步流星;悲观者永远向后看,原地停留甚至向后走,惊慌失措。正如:乐观的人被玫瑰刺伤后仍会赞美花儿;悲观的人被刺伤后往往咒骂。我选择玫瑰的美丽,因此我选择前者。第三幕:世界上什么东西最亮

背景:上山下乡刚回城的老三届在听一位哲学老师上课,黑板上一行字:世界上什么东西最亮?

有人说太阳,有人说原子弹爆炸时的光,有人说是激光——教室里满是七嘴八舌的议论。一位知青站起来:“是在雨夜中漆黑的泥泞小路上走了许久,突然看见远方一点如豆的灯火。”全场一片寂静……全剧终……

心中有一些东西在涌动。我想起了巴金的名篇《灯》,似乎当时不能体会的温暖渐渐真实起来。世间最亮的其实是人性之光,一如那小小的心灯,一如那如豆的灯火。温暖是无处不在的,温暖着自己,也温暖了别人。

正如: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可是,第四幕却没有看到。

够了,这三幕的感动让我一夜无眠。清晨,我交上论文,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儒雅的教授笑了:看了三幕剧的感受是多种多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你下笔的同时,第四幕已经上演,你的答案就是第四幕——真实的人生。

我大悟。生活有许多精彩的诠释,我的答案只有八个字:热爱、乐观、感悟、付出……

C是作家散文,D是考场作文。D文中的三幕剧是文章的基本材料,也是文章的“亮点”,很能抓住阅卷人的眼球。但实际上这三个片段都不是作者在考场上的即时创造,其中有两幕化用了C文,但表述更简洁。同样,不是简单照搬,而是紧紧围绕主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巧妙地将平日积累的素材移植到自己的文章里,然后加上紧扣主题的议论。化用模仿,而又很有独创性,作品不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有相当多自己的东西。作者丰厚的阅读背景和急中生智的应考智慧很好地诠释了“学以致用”的含义。不管是发表自己的议论,还是改变材料的陈述方式,自己的东西一定要成为文章的“灵魂”!这是将别人的素材用在自己的文章里,作为主体部分的关键要求!如果没有自己的东西,那不是抄袭是什么呢?(二)“用”经典人物形象。即围绕经典人物形象的相关素材加以处理用到自己的文章里,来显示自己的文章主题。

课内外经典文学人物素材灿若星汉,一张张面孔鲜活各异而又熟悉。如何将这些面孔定格为自己文中的永恒?除了熟悉相关素材资源外,精妙的构思技巧十分重要。下面归纳了五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1、演绎古今对话。

先想好主题,选中某个素材后,再多角度联想,通过虚拟场景、书信交流、对话访谈等形式,突破时空限制,与故去的人物在虚拟环境中实现对话,自如地表情达意。

【借鉴实例】:

A、《时代赋予我的天空》选段:我带着疑问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朦胧间我感觉仿佛有人在轻轻地敲着我。我揉了揉朦胧的眼睛,一位穿着长衫的人站在我的面前。“这不是孔乙己吗?”我不禁叫了出来,他点了点头。我好奇地追问道:“你不是已经……”孔乙己叹了口气,略带忧伤地说:“我是死了,被那些冷漠麻木的人害死了。这也怪我自身的迂腐,不过幸好周公收留了我,不至于让我成个孤魂野鬼。”孔乙己叙述完自己的遭遇后,便问起了我。我不好意思地垂下了头说:“其实我在想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孔乙己好奇地问。

“我的一片天空。”我脱口而出……

对于大家都熟悉或课本里出现的那些情节,可以不再出现;但其精华(本文中体现为加点字)要还要蕴含在文章言辞的深处或所写的形象里,让读者“追本溯源”,透过字面的意义窥见文章的灵魂。这样的文章,瞬间闪现出创造的火花,因而飘逸洒脱,卓尔不凡。

B、《我和诸葛亮一起漫步》全文:

夜阑人静,万物皆睡。我坐在竹椅上,望着天空那弯暗月,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一阵微风起,只见一人拿把羽扇,端站前方,仔细察看,原来是中华智星——诸葛孔明!

只见他徐徐说道:“夜深人静,明月当空,如此美景,何不一同漫步?”这样的月下,这样的人物,听到这样的句句悠悠,真如仙乐贯耳啊!君子成人之美!于是,我和诸葛亮便漫步于庭中望着他的背影,我问:“卧龙先生,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学多才,一心只为报答先帝三顾之恩,可曾后悔过呢?”他回过身来,沉默许久,回答说:“如世间所言,我本应在陇中安度余生,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后先主既然真心待我,我心欣慰,遂许先主以驱驰,毕平生之力,辅助先主。此情此义,是报先主知遇之恩啊。”听完后,我默默赞许,折服于他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也钦佩起他的忠心不二来。

尔后,我又讨教:“先生您自出道以来,火烧新野,使曹军落荒而逃;再而出使东吴,舌战群儒,气势非凡,借风借箭,智算华容,当真高管仲、乐毅一等。”他只是微微一笑,答道:“你过奖了!这些都是我报效先帝的本分,不足挂齿。想我打拼一生,却功败垂成。安居平大路,联吴抗曹;为收服人心,对抗孟获七纵七擒,六出祁山。可惜屡屡功成之时,皆因疏忽,最终都失之交臂,当真可悲。”

说完后,他的脸色晦暗下去,几许忧伤,几许烦恼,几许叹息,似乎在责备自己。我感叹于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不得善果。我有些不忍,于是说:“先生不必太过自责,这主要是因当时形势不合,后主又不思进取,听信谗言,亲佞远贤。先生纵有回天之术,也难堪挫折。李清照忧愁时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叹息也很正常,先生的愁悔,有过之而无不及啊!望先生不要太过自怨。”慢慢地,他的脸色平静下来,逐渐转好。我的心这才放松下来。他走近我,深情地望着我,轻柔地抚摸我的头,我望见他眼底的那股热血在沸腾,泪水慢慢地模糊了眼睛。然后,他缓缓地对我说道:“当真是后生可畏啊!与你交谈,我的心宽悦了许多,情绪冷静了不少。谨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相信你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再会!”说完,他便离开了。

我站在原地,默默回想,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篇古今对话,重在表达“不以成败论英雄,应该坚持去做有意义的事,以免空悲切”的主题,这个立意,相当之高远。)

演绎对话务必注意一点——想象必须合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天空”,所演绎的内容一定要符合那个时代真实的生活背景,所想象的人、物、事应该在情理之中。否则,就可能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2、翻案文学人物。即大胆地标新立异,对课内外经典中涉及的文学人物,转换角度,活用素材,在充分尊重文学和原著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多极思维、立体思维,站在发展的或相反的立场上向传统观念发起质疑,表现出全新的、发人深省的观点,达到对课内外经典素材的创新使用。这样的文章,将会显得新颖独特,令人叹赏。

【借鉴实例】:

那儿,还有爱

那个冬天,卖火柴的小女孩死了。她果真上了天堂,她见到了慈祥的奶奶,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也吃到了美味的烤鹅。小女孩依偎在奶奶的怀里,诉说着自己的苦难,而奶奶只能心疼地抚摸着小女孩长长的头发,无声地叹气。第二天,镇上的人都发现了小女孩的尸体,他们每个人都明白,小女孩的死是为什么。但每个人都不愿承认是自己的错,他们都在推脱责任。有人说,自己昨天确实是未见着小女孩,所以没有办法买她的火柴;有人说,自己确实是不需要火柴,所以才没买;还有人说……

(原文的延伸,必要但不繁琐)小女孩的奶奶看到了这一幕,十分生气。这些人看到小女孩的死,不仅不同情她,还互相推卸责任。她决定,一定要给这些人一个教训。小女孩知道了这件事,连忙阻止了奶奶,她觉得,这些人本性应该都是善良的,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开始转换角度)

小女孩很快就被埋葬了。她的坟墓很小很简单,但却陆陆续续有很多人来过。他们都是偷偷来的,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对不住小女孩,希望以此来给自己的心灵一点点慰藉。那个抢了小女孩鞋的小男孩也来了。他抱着那只抢来的大大的鞋,光着脚丫来到小女孩坟前。妈妈心疼男孩,想要男孩把鞋穿上,他却倔强得不肯,因为他想要体验一下小女孩临死前那种没有鞋穿的感觉。(人物“变身”)小女孩看到了这些,又心疼又开心。她骄傲地对奶奶说:“奶奶,看到了吧,他们都是有爱心的,我们应该给他们机会。”

那个冬天,也许是小女孩的死唤醒了人们的爱心,那个小镇上再也没有贫穷受苦的人,因为他们都受到了大家的帮助,整个小镇呈现出一片安详的景象。小女孩很开心,因为她知道,那儿,还有爱。[主题变了。“爱心原本没有消失,它需要启发”,这个立意比较少见,而且还是出现在续写的童话故事里(比原著又有所提升)]在原著的基础上,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作为主人公,采取童话的形式,对原著进行想象续写。翻案文学人物的过程,就是改写主题的过程。很有创意。

这类“翻案”一定要注意,所谓的“翻案”并不是简单的翻案,不能为了创新随意翻案、瞎编恶搞,哗众取宠,肆意歪曲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创作是严肃的,客观的,探求人性需要严密的逻辑。

3、名人“串联”作证。令我们记忆犹新的文人墨客有很多。写作中,我们表达某一观点时,不妨独具匠心,不妨“串联”与主题相关的名人素材,恰到好处地引用、化用名人典故、诗词、名言警句,引起读者共鸣,也提升文章的文化含量和人文精神。这样不仅创新了文章形式,也展示了人文的魅力,文章自然更典雅。【借鉴实例】:

A、《让生命的火光照亮生活》(框架):闲暇之时,总喜欢捧着一本诗集,细细地吟诵每一篇小诗,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安静闲适的天地。

与李白对饮……

与龚自珍共舞……

与普希金同行……(串联三个名人,印证观点)

B、《诗韵余香》全文:

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

我从小就喜欢读诗,尤其喜欢读杜甫的诗。当我漫步在满溢书香的诗词歌赋中时,往往能窥见杜甫飘飘然于书中走出,向我展开他的人生长卷。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雄奇壮美的人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凄苦悲愁的人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兼济天下的人生……你的人生为何如此瑰丽多彩?你的人生为何如此沉郁苍劲?(串联杜甫自己的名句表达“命运曲折”)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自古以来,独善其身者可谓比比皆是,商周时有采薇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东晋时有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唐时有安居陋室的刘禹锡……而兼济天下者,尤其是“不达而兼济天下”者实在是凤毛麟角。但你,却作为一个典型,从漫漫华夏历史长河中,向我们款款走来。你虽“不达”,却始终保持着兼济天下的博大胸怀。“达则兼济天下”是一种责任,“不达而兼济天下”却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

(化用、串联他人形象,对比杜甫,导出“至高的人生境界”的评价)

虽然你狂马轻裘,漫游五岳,书写报国雄心的人生岁月和开元盛世辉煌的时间非常短暂,但是在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年代,你却心怀天下,情系民生疾苦。哪怕是被俘于长安,目睹“城春草木深”时,哪怕是被困石壕村“独与老翁别”时,哪怕是蜗居草堂“雨脚如麻未断绝”时……(又是一串)在你看来,个人的遭遇和痛苦是那么微不足道,而国家的前途、百姓的疾苦才重于泰山。尤其让人动容的是,在人生最黑暗的岁月中,你依然以天下苍生为念,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呐喊。这是何等旷达的济世情怀!何等崇高的人生理想!何等璀璨的人性光芒!(化用素材行文的过程中,始终扣住人物形象的“魂”!)原本以为小小诗句不过是娱乐身心的工具,哪知一读进去接受的却是灵魂的洗濯。我是幸运的,能通过诗书经卷与“诗圣”相约,走近你散发着古诗余韵的人生,感受你那颗高尚的心,让我学到了语文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于沉郁中奋起,历苦难而弥坚,舍“小我”而求“大我”,唯济世而心满意足。(对人物的评价渐至巅峰)我想,带着一颗纯粹、执着的心上路,我们的人生也会散发出悠悠的诗韵余香!

(由人及我,引出关联主题,将书香之美推到极致的人生体验的边缘。水乳交融,成功!)

言之无魂,行而不远。采用这种形式,我们首先需确定好主题,然后展开联想,从不同的角度,自然而巧妙地将人物与材料连接在一起,做到水乳交融。如果处理不好这一点,避不开“套用”之嫌,将得不偿失。4、代拟古人自述。作文素材确实无处不在,剩下的只是如何发现的问题。即便是众所周知、耳熟能详的课本素材,只要精心采撷,照样能够出彩。例如,对自己熟知的素材,我们可以独辟蹊径地站在古人的视角来陈述故事的背景、过程或结果。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行文,娓娓道来,如话家常,直抒胸臆一定更令读者感受到真挚亲切。【借鉴实例】: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首尾:

我——陆游,热衷于诗歌,一生勤奋创作,大家都赞我是“爱国诗人”。

可人的一生不会风平浪静,总有大大小小的绊脚石。但大家不要灰心,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对了,这就是我的名言。对于此诗的由来,请听我娓娓道来。

……

听了我的故事,大家必然有所启悟吧?只要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需要注意的是,代替古人自述,不等同于对课本素材或大众素材的简单翻译或改写,关键是要融入“自己的独立观点”——也就是主题。这需要我们具备深厚的阅读积累与文化积淀,同时,在行文中还要注重内容的生动、增加情节的波澜,兼具引人深思的力量,这样才能产生一种石破天惊的艺术冲击力。

运用不好,则给人以江郎才尽、如同嚼蜡的感觉,不如不用。5、新编人物故事。即站在一定的高度,巧妙灵活地摘取所需素材,围绕著名人物形象,新编生动曲折的故事,表达对人物的独到个性化的认识,和对生活的理解。这样的文章往往立意更深远,行文更吸引人,而阅卷老师面对这样的“新编”,也会比较慷慨大方。【借鉴实例】

《八戒得奖》(节选):

时间:2005年元月10日

地点:《敢讲敢说》演播室

主持人:崔人进

主题:猪八戒能否得2004年度感动心灵奖

嘉宾:感动奖评委会成员、八戒亲友团、各界代表等

……

八戒下来,用嘴拱土。人们四散逃离,老板也被磕了一跤。由于水泥块多,八戒的嘴很快流血了,孩子终于拱出来了——但一看八戒血糊糊的嘴,一下又晕了过去。

……

孙悟空对准镜头:“呆子,我支持你做好事!”用“新编”时需注意:“新颖”不是搜奇罗怪,稀奇古怪、耸人听闻的东西未必能代表生活的真实。许多古怪的故事往往是经过加工的,真实可靠方面本来就有问题,再加上“恶搞”经典作品、经典人物盛行,故此,这类题材如果运用不当而使读者产生抵触心理,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总之,森林中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海中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考场作文要想出奇制胜,借助熟识的课内外经典人物素材,创新形式和内容,写出新鲜的考场满分作文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三)“用”好主题。即根据自己的主题需要,选取最佳“切入口”,对原有的多角度素材进行相应的转换,以达到素材“现取现用”的效果。

1、“用”经典素材的最佳角度印证自己的主题。以《木兰诗》这一经典素材为例,从不同侧面分析,其适用的主题就相当广,可适用于“孝顺”、“感动”、“最美”、“亲情”、“勇敢”、“选择”、“责任”、“时代”、“成长”等主题。【满分范例】

童话伴我成长

我不会老,因为我相信童话。

小时候,喜欢坐在外婆的身边,听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向窗外望去,总想找那条隔开两人的银河,总是想信他们会在每年的七夕,相聚在银河上百鸟搭筑的桥上。虽然街灯和霓虹灯的光芒虚化了星星的光辉,可我仍旧相信,在那深蓝色的天空中,有一条群星汇成的河。我看了《狮子王》,相信有一种可以超越生死的父爱,相信离开世界的人会变成天上的星星照耀我们,看着世间的所有人。相信我们做的完美的事会让他们在天上感觉欣慰。

看《花木兰》,我相信一个人可以通过努力拯救家庭,拯救一个国家。我相信女孩子也同样可以创造奇迹,我相信日久见真情。(主题侧重点:助我“成长”)看了《比诺曹》,我相信说谎的孩子鼻子会变大,相信有一个善良无欺骗的世界,相信一个女神会让世界变得公平而无瑕疵,相信恶有恶报,相信是天使就会被爱找到。

看了《美女与野兽》,相信世间也有非物质爱情,相信真情可以感动上苍,相信源于内心的眼泪可以换来遗失的感情,相信王子公主总有完美的结局。看了《冰河世纪》,相信群体的善可以感化个体的恶,相信,只要是一个集体,就不可以分开;相信人类与动物体可以和谐共处,相信弱小的生命可以激发出最初最深的爱;相信可以不用暴力解决自然界的冲突,相信爱与正义,是人类不灭的誓言。

相信童话让我不会变老。我相信那份单纯的纯真的真实的内心颤动,相信善良无邪的童话世界,相信自己,相信努力,相信爱。因为有了童话,我不会孤单;有了童话,我会变得坚强;有了童话,我会在失意时想起为真理而拼的小男孩;有了童话,我会在遭人鄙视后想起最终变为天鹅的丑小鸭;有了童话,我会在受窘时想起《玩具总动员》中的“我们会在你最危难时帮助你”的你的朋友们;有了童话,我不会让你被世俗淹没;有了童话,你会留给自己一份童真。

童话,伴我成长。简析:作者对许多经典素材所描绘的故事情节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体会,用事实说话,阐释了主题:童话让我“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让我不会变老。作者引用的素材很多,相信每一条“相信”,单独提取出来,都可以写成一篇很好的文章。2、“用”自己原有作品中的素材,转换角度,适应现有作文题及其主题。我们来看一组主要材料相同,变化角度,适应现有作文题及其主题的例子。

主要材料:妈妈住院,我和爸爸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爱的温暖,也因磨难成长起来了。

需适用的四个作文题是:《完美的答卷》、《从头再来》、《正在长大》、《我家的故事》。

完美的答卷

生活如同一次考试,面对一道道难题,我们的选择与行动往往能印证我们的情感与境界。(“难题”承接标题中的“答卷”,这就是最佳的切入角度)

前一阵,妈妈总觉得肩膀不舒服,开始觉得没事,但最后还是疼得让爸爸带她去医院检查,我也跟着同去。“什么?住院?”爸爸那浑厚的带着惊讶与迟疑的吼声震动了整个医院……

面对生活的一道难题,我们暗下决心要交一份完美的答卷。

这之后,爸爸便开始积极地为妈妈寻找病房了。……当妈妈洗脸时,爸爸总想使水温正合适,凉了就加热水,热了就加凉水,有时甚至兑出满满一大盆水!面对生活的一道难题,爸爸用“爱”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我每天要上学,不能到医院里帮什么忙,可妈妈竟不止一次地向我表示歉意。……每当爸爸抽空从医院赶回家,看到一切井井有条,我都能从他疲惫的眼神中读到欣慰。面对生活的这道难题,我也在努力完成这份完美的答卷。

如今,妈妈依然在住院,爸爸依然还在无微不至地照顾妈妈;而我呢,虽然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可我却仍然感觉得到幸福——因为面对生活的这道难题,我、爸爸、妈妈正在用“爱”完成着一份完美的答卷,来印证我们彼此间不离不弃的感情。(主题是什么?勇于面对磨难!)

反复点题,使素材与作文题、与主题紧密融合。换个作文题和主题试试看:

从头再来

前一阵,……我脑袋“嗡”的一声,爸爸反应更激烈:“什么?住院?”他那浑厚的带着惊讶与迟疑的吼声震动了整个医院……(不再需要“答卷”了,开头自然不用“难题”)我感觉眼前一片漆黑,仿佛生活走到了尽头,真不敢想象,妈妈病倒,家将怎样继续?那段时间,我们全家都很痛苦,生活仿佛失去了应有的色彩,怎么办?终于有一天,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孩子,让我们从头再来,照顾好妈妈,相信我们家会好起来的。”

这之后,爸爸便开始积极地为妈妈寻找病房了。……当妈妈洗脸时,爸爸总想使水温正合适,凉了就加热水,热了就加凉水,有时甚至兑出满满一大盆水!从头再来,让我们的生活有了生机,妈妈的病渐渐好转。

我每天要上学,……每当爸爸抽空从医院赶回家,看到一切井井有条,我都能从他疲惫的眼神中读到欣慰。从头再来,让我渐渐长大,懂得亲情的珍贵。

如今,妈妈依然还在住院,爸爸依然还在无微不至地照顾妈妈;而我呢,虽然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可我却仍然感觉得到幸福——因为我们一家三口走出了痛苦的阴霾,从头再来,让我们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主题是什么?学习与成长!)

正在长大

时间静静流失,那份童心在酝酿、升华,在生活的洪流中,我正在慢慢长大。

前一阵,……我脑袋“嗡”的一声,爸爸反应更激烈:“什么?住院?”他那浑厚的带着惊讶与迟疑的吼声震动了整个医院……我暗暗告诉自己:你已经长大,要坚强的面对生活的小小考验。这之后,爸爸便开始积极地为妈妈寻找病房了。……当妈妈洗脸时,爸爸总想使水温正合适,凉了就加热水,热了就加凉水,有时甚至兑出满满一大盆水!从爸爸身上,我看到了男子汉的坚强,对!这就是我的榜样!

我每天要上学,不能到医院里帮什么忙,……每当爸爸抽空从医院赶回家,看到一切井井有条,我都能从他疲惫的眼神中读到欣慰。这时,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长大了!如今,妈妈依然还在住院,爸爸依然还在无微不至地照顾妈妈;而我呢,虽然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可我却仍然感觉得到幸福——因为爱在这里,在我们一家三口的幸福三角中;我正在幸福的三角中长大,长成能为父母支撑一方天地的男子汉!(还是成长!但标题不同,需要在“点题”方面略加处理)

我家的故事

家是宁静的港湾,在我家里的故事中溢满了浓浓的爱。

前一阵,妈妈总觉得肩膀不舒服,开始觉得没事,但最后还是疼得让爸爸带她去医院检查,我也跟着同去。……每当爸爸抽空从医院赶回家,看到一切井井有条,我都能从他疲惫的眼神中读到欣慰。

这仅仅是发生在我们家的一个小小的故事,映射出我们仨无微不至的爱的光芒。

如今,妈妈依然还在住院,爸爸依然还在无微不至地照顾妈妈;而我呢,虽然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可我却仍然感觉得到幸福——因为家是宁静的港湾,在我家里的故事中溢满了浓浓的爱。(主题是赞美家中的爱和温暖)这是一个相对简单的素材,但却做了四次转换,自然巧妙地融合进了不同的作文题目和类似的主题。这种用自己原有的比较成熟的作品,略加变化,“现选现用”的做法,是非常省力的。

但用这种方法要特别注意的是:1.很要紧的一点:记得首尾点题,中间过渡都要紧紧围绕新的题目,反复“切题”。

2.最重要的原则是,你原有的文章与考试新题是有契合点的,在主题方面是有转换的可能的(例如磨难——学习与成长——爱,主题是相通的)。绝对不可勉强使用原有材料,如果旧文与新题之间毫无关联或关联不大,勉强使用上去也只能导致偏题、跑题。所以,拿到新题,一定要认真思考,有没有使用旧文改造的可能,如果实在不行,也无需勉强。3.既然要对原有材料灵活运用,那么面对不同的题目,原有材料的详略、重点、主题等都会随之改变。处理时不可因为芝麻丢了西瓜,该仍的要仍,该加的要加,不可依依不舍,手下留情,那样只会害了自己。4、最后记得,一定要用“自己的作文”,是把自己的作文修改到一定水平以后的灵活使用。并非是让大家去背诵作文书的作文来进行“套用”,如果一旦发现是套用他人作文的话,得分是极低的,所以各位同学要善用此法,绝不可因此耽误自己。三、如何“用”好时代感强的热点素材提升我们作文的时代气息?

经典再好,也是静止的。“学以致用”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将学到的东西,用到当下,为现在服务。既然这样,近期发生的事,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和启发?它与我们已经形成的情感和思想,有什么联系?这些,都是时代感强的热点素材可以大展拳脚的原因。那么,怎么“现选活用”呢?这里谈几点看法。.

1.时代感强的热点素材,选点要小,可“化”为身边小事,和现实结合起来“用”。

例如,第五单元中有一篇《为了自己的梦想》,抓住“大学生村官”这一时代热点,再与题目“为了自己的梦想”结合起来,然后坐上“降落伞”,扎扎实实地从现实行动落笔,由现实说到远景目标,诠释自己的“真心”与“恒心”,表达美好期望。这就化用了热点素材,成就了“梦想联系实际”的妙文。我们来看看其中的选段:我的梦想是当官,别惊愕,只是小小的村官,我想让我的家乡变得更美丽和谐。

……“我要回到家乡,当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村官。”第一个嗤笑我的当然是妈妈,为了自己的梦想,我决定用行动改变妈妈的看法。我要告诉她,真心的力量有多大……我还要告诉她,恒心的力量有多大……

为了自己的梦想,我会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耐心、有毅力、有头脑的“小小芝麻官”,力争让我的家乡成为美丽的桃源。2、时代感强的热点素材,可以和自己的内心情感结合起来“用”。下面这篇《生命之歌》,就是选取当年万众瞩目的焦点材料——伊朗连体姐妹做分头手术的连续报道,结合自己一次次加深的情感变化来写的。读了真是令人感同身受。

生命之歌

我想唱首歌,这是一首生命之歌。

2003年7月7日,4时30分。我从信箱里匆匆取出《新民晚报》,如同往日一样。虽然临近考试,可看报仍是我多年的习惯。视线划过一版、二版、……十五版。猛然,眼前一亮:伊朗连体姐妹欲做分头手术!伴着一声惊叫,这对姐妹花的照片映入我的眼帘,除了一部分头骨连在一起外,她俩和普通人并无任何区别,只是两双略带忧郁的明亮大眼睛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得知了她们已有29岁了,我又是一惊:她们哪来这么大的勇气?这手术可是九死一生啊!我真的替她们担心。面对死亡的威胁,姐妹俩都愿意把生的希望留给对方,这又是多么美丽的心灵!(在大事件中融入了“我”,这是写作时代题材、焦点题材的要点!)

7月8日。取到报纸,我打破常规,直接翻到了十五版。据我推断,这则新闻应有连续报道。果然不出所料,整个版面几乎都刊登了这则消息。然而,醒目的大字标题让我新一凉:手术遇到麻烦!我感到似乎周围的空气凝固了,只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原来她们的头骨比预计的要厚,所以手术耗时要多一些,医生在切割时只能一毫米一毫米地进行。我简直比她们还要害怕,我能做的是,只有为她们祈祷,再祈祷。(“我”的深度关注产生动人的力量)

7月9日。一到时间我就急急地奔下了楼,快速取出报纸,我迫不及待地翻到了十五版。“啊,怎么会这样!”我失声大喊,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可是报纸上却清清楚楚,写着这对姐妹花死亡的消息。顿时,鼻子一酸,我的脸颊上挂满晶莹的泪珠,姐妹俩的照片被放大后刊登在报纸上,然而她们那微笑却已成为一种永恒……

连头姐妹在近三十年中克服种种困难,顽强生活的情景,飞速在我眼前闪过。如今,为了更灿烂的明天,她们付出了何等巨大的代价!(犹如亲人、挚友的情感迸发!深度融入的结果)

我真的想为这对姐妹花唱首歌,一支含着泪水唱出的美丽哀婉的歌,在为她们活出如此绚丽的生命乐章而骄傲的同时,祝福她们在去天国的路上走好。也许,这也是全世界知道这对姐妹的人心底里最想唱的歌,这是一首以死为代价的追求生命自由的歌……(立意不俗!)一般时代感强的文章,往往都是大而空。“我是在说这个大事、焦点事件,可是,我并真不懂这事啊,这与我无关啊。我不过是觉得这事现在大家都在谈,我也想谈谈,显得自己很时髦,很关注社会而已!”这就是那些文章给我们的感受。是不是?这一篇却没有这种感觉,作者不过就是读了三天报纸上的相关新闻而已,为什么就会有这样的效果?是真、善,是真情和善良的投入,使得作者理解了那对姐妹,融入了那对姐妹的内心,写出了这样的文字,同时也把第三者——我们这些读者,带入了其中,产生了同样的真、善和理解、遗憾。这就是热点素材结合自身情感产生的感染力。对此,编者想说,不管时代感强的材料实际距离你多么远,只要用真心去体会,就会内化出别样的个性感受,老老实实描绘出这种心理感受,就能给人近在咫尺的传递感,读者也就被你打动了。所以,关键是真心的近距离的参与感。况且,没有什么大事、焦点事件,是真正与我们个体无关的,只是个角度选择问题而已。3、热点素材,可以和自身观点结合起来“用”。例如刘翔在2008年退赛这个热点素材,有同学在概述了事件的大致情况后,就发表了自己有深度的见解。下面是一些主要选段,全文在第五单元有。

《跨越》:那天,赛场内外的观众们无比的失落,大家没能看到那个中国小伙子风驰电掣般的身影,没能看见奥运男子110米栏神州夺冠的篇章被写就——人们焦急等待的心落空了,他退赛了。一夜间,关于刘翔退赛的报道如潮水般充斥了世界……(热点素材)

……那载入历史的瞬间,刘翔没能跨越栏架、冲过终点。刘翔的退赛让我们遗憾,但这件事却使得国人跨越了一个文明的标杆,使一个民族跨越了成败之间的荣辱。刘翔的跨越让我们自豪!让我们成长。

跨越成败,我们懂得了看轻结果,关心他人;尊重事实,尊重他人;

跨越成败,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的进步和成长。(自己的观点)你也许会摇摇头说:“自身观点?我那有这样的水平?”其实,只要平时注意多看看新闻分析,这些观点很快就能提炼出来了!你也许还有疑问,这么多新闻,我看得过来吗?的确,那么多“滥情”的新闻,我们哪里看得过来?我们只要看自己真正感兴趣,真正动心的新闻的相关分析就可以了。网络上一抓一把!不过,你要注意,对自己认同的观点,要认真提炼、记住,而不是瞎看!【实战演练1】

近期,中国传媒大学有声媒体语言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13媒体关注度十大榜单”。其中,十大新闻热点中,“城镇化”、“监听丑闻”和“雾霾”高居前三,“紧张”则在十大情感榜单中位居榜首。榜单还显示,莫言、张艺谋、梦鸽分别当选媒体关注的十大文化人物、娱乐人物和女性人物。关注当下最令你“心动”的热点新闻,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收集各种素材和观点,并加以整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身边小事,写出真情实感或观点看法。

参考热点:光盘行动、明星能引导我们吗、环保有多难……【实战演练2】

找一篇自己的高分作文,尝试用“化用、活用素材”的方法改写,使它与《出错》(2013年市题)或《那儿,》(2013年省题)两个作文题的一个完美融合为一篇新题作文。【实战演练1】参考范文

俞敏洪带给我们的

读了俞敏洪的《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才真的服了这个性情中人,他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能够以那样的方式成功,太了不起了!

我自然不敢奢望未来有他那么成功,但他说的很多话都将启发和长久地激励我。比如:说坚持的艰难:“再难也要坚持下去,再坚持一下,就习惯了”;

说理想:“只有心怀大树的种子,才能真正长成一棵大树”;

说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单是一堆砖头,或者单是一个梦想,都没有用,只有把梦想和砖头结合起来,才能建造起你想要的房子”……

他和王利芬——他的采访者,是北大的校友,俩人有着共同的理想和对北大精神的切身感知。面对一个这个好的倾听者,俞敏洪什么都谈了出来,他创办新东方时的艰难,他现在的无奈,他在成功之后该走向何方的迷茫……都娓娓道来,很像是与一个老朋友在谈心。书的内容是他口述的,口语的感觉让人亲切,如在眼前——就好像在他的对面,听他讲述自己五十年的人生历程——因此,感触更深!这本书,让我觉得自己和俞敏洪走得更近了。

我佩服他的不懈奋斗,我也同情他现在的迷茫和无助,更为他的理想而由衷赞美。果然不愧是俞敏洪,五十而知天命,他似乎感知了自己的天命。尽管他信奉叔本华的悲观哲学,深切地明白,世界上所有人的痛苦都是等量的——不论贫穷与富裕,成功与失败。但他说:我要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

这是我们所有人的命运: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这,也是21世纪的宣言。

这就是俞敏洪现在带给我,和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