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的推拿治疗_第1页
落枕的推拿治疗_第2页
落枕的推拿治疗_第3页
落枕的推拿治疗_第4页
落枕的推拿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落枕的推拿治疗落枕落枕又称“失枕”,是指晨起出现颈部酸胀、疼痛、颈部僵直、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冬春季发病率较高。若经常性落枕,系颈椎病前期症状。本病为颈项部常见病证,轻者数日可自愈,重者疼痛剧烈,甚至迁延数周不愈,影响工作和生活。本病属中医学“项筋急”范畴。【应用解剖】颈部可做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左、右侧屈及环旋7个方向的运动,这些运动依赖于肌肉完成。颈部的肌群包括颈阔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头夹肌、半棘肌、肩胛提肌等,以脊柱为中轴呈对称性配布,主司头和颈肩部各种运动。本病主要与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关系密切。1.斜角肌斜角肌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组成,由颈5、6脊神经前支支配。前斜角肌起于第3颈椎至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止于第1肋骨上缘内侧;中斜角肌起于第2颈椎至第7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第1肋骨上缘外侧;后斜角肌起于第5颈椎至第7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第2肋骨侧面。中斜角肌参与颈椎侧屈、侧旋和前屈运动。2.胸锁乳突肌起于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止于颞骨乳突。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使头向同侧侧屈,脸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作用于寰枕关节额状轴后面时使头后伸,作用于寰枕关节额状轴前面时使头前屈。3.颈椎韧带颈部韧带主要有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棘上韧带起于下项线,附着于棘突之上,又称项韧带;棘间韧带位于两个棘突之间,具有加强颈椎稳定性的作用。4.项筋膜项筋膜位于浅筋膜及颈阔肌的深面,各处厚薄不一,围绕颈项部的肌肉、器官,并在血管和神经周围形成纤维鞘,以维护其完整性而起保护作用。【病因病机】落枕多因睡眠时枕头过高、过低或过硬;睡卧姿势不良,头枕过度偏转;风寒湿邪侵袭及颈部外伤所致。1.肌肉扭伤因睡眠时枕头过高、过低或过硬,或睡卧姿势不良,枕头过度偏转等因素,使头颈处于过伸或过屈状态,引起颈部一侧肌肉长时间受到牵拉紧张,使颈椎小关节扭错,处于过度紧张状态而发生静力性损伤,损伤往往以累及一侧软组织为主,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局部疼痛不适,活动明显受限等。2.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受寒,盛夏贪凉,使颈背部肌肉保护性痉挛,或两侧肌张力不对称,以致僵硬疼痛,动作不利。3.颈部外伤某种原因突然头颈扭闪,肌肉无准备地强烈收缩或被牵拉,导致颈肌纤维或韧带等组织发生损伤;或汽车行驶途中突然急刹车而致颈椎快速前后摆动造成损伤;或素有颈肩部筋伤,稍感风寒或睡姿不良,即可引发“落枕”。中医认为,素体虚弱,缺乏筋肉锻炼,气血不足,循行不畅,筋肉舒缩活动失调,或夜寐颈项部外露,复遭风寒侵袭,致使经络不舒,气血凝滞,筋络痹阻,僵凝疼痛而发病。《伤科汇纂·旋台骨》有“因挫闪及失枕项强痛者”的记载,因此,颈部突然扭转或肩扛重物,或经常低头工作,颈肌慢性劳损,致使颈部筋肌扭伤、痉挛,也是导致本病的原因之一。【诊断】1.症状(1)诱因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如睡眠时颈部处于某一体位时间过久,或颈部受风寒等。(2)疼痛颈项部疼痛,一般多偏于患侧,头常歪向患侧,疼痛向患肩、项背部牵掣放散。颈部不能自由旋转后顾,侧向视物时常连同身体同时转动。(3)活动受限颈部活动明显受限,主动、被动活动均受牵掣,动则症状加重。2.体征(1)肌痉挛患侧颈部肌肉痉挛紧张,触之呈条状或块状,常可累及胸锁乳突肌、斜角肌或肩胛提肌。(2)压痛点若在胸锁乳突肌处有肌张力增高感和压痛者,为胸锁乳突肌痉挛;在锁骨外1/3处(肩井穴)或肩胛骨内侧缘有肌紧张感和压痛者,为斜方肌、斜角肌痉挛;在上三个颈椎棘突旁和同侧肩胛骨内上角处有肌紧张感和压痛者,为肩胛提肌痉挛。(3)活动受限以颈部左、右旋转运动受限最明显,甚至要转动身体才能看清两侧的情况,严重时各方向活动均受影响。(4)其他颈部各项试验检查无神经根性受压症状。3.辅助检查X线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但少数患者可有颈椎生理弧度异常、椎体轻度增生等。【鉴别诊断】1.颈椎小关节紊乱症颈椎小关节紊乱症表现为起病急,颈项强直,疼痛剧烈,活动受限。触诊可有病变颈椎棘突一侧隆起或偏歪。X线检查可有生理弧度变直,椎体可侧方移位,侧位片显示双边影。2.颈项部肌筋膜炎颈肩部广泛疼痛、酸胀,肌肉僵硬板滞,或有沉重感、麻木感,后伸活动受限明显。皮下可触及变性的肌筋膜及纤维小结,有筋膜摩擦音,X线检查可见颈椎侧弯,棘突偏离中线,椎间隙左右不等宽等。3.寰枢关节半脱位寰枕段疼痛、僵直,活动受限,颈椎张口位片可见寰枢关节间隙改变,或齿状突与寰椎两侧块的间隙不对称,或一侧间隙消失等。【治疗】1.治疗原则舒筋活血,温经通络,解痉止痛。2.手法一指禅推法、法、按法、揉法、拿法、弹拨法、拔伸法、扳法、擦法等。3.取穴与部位落枕穴、风池、天柱、天宗、颈夹脊、肩外俞、阿是穴等及受累部位。4.操作(1)患者取端坐位,医者立于患者患侧,先在患侧颈项及肩部用轻柔小鱼际法治疗,同时配合头部轻缓的屈伸和旋转活动,促进局部的气血运行。然后提拿颈项及肩部,并弹拨紧张的肌肉,手法力度宜轻,使颈部痉挛的肌肉逐渐放松,时间约5分钟,以舒筋活血。(2)继上势,医者用拇指或中指按揉落枕穴、风池、天柱、天宗、颈夹脊、肩外俞、阿是穴等,以酸胀为度,时间约5分钟,以激发经气,温经通络。(3)继上势,医者根据压痛点及肌痉挛部位,分别在痉挛肌肉的起止点及肌腹部用按揉法、捏拿法、弹拨法操作,时间约3分钟,以解痉止痛。(4)继上势,做拔伸摇颈法操作。嘱患者自然放松颈项部肌肉,医者一手托住患者下颌,一手托住后枕部,两手同时用力向上牵拉拔伸片刻,边做拔伸,边做颈部前屈、后伸动作数次,再缓慢左右摇颈10~15次,以通络解痉。(5)继上势,做旋转提颈法操作。对颈椎后关节有侧偏、压痛者,在颈部微前屈的状态下,医者以一手拇指按于压痛点处,另一手托住其下颌部,做向患侧的旋转至有一定阻力时,向上提升颈椎,以整复后关节错缝。手法要稳而快,切忌暴力蛮劲,以防发生意外。(6)继上势,医者在患部沿肌纤维方向做擦法、摩肩手法后,再轻轻拍打、叩击肩背部数次。【注意事项】1.本病以睡醒后出现颈部酸胀、疼痛、颈部僵直、活动受限为诊断要点。2.颈部活动功能受限涉及主动肌收缩不能和拮抗肌拮抗两个方面,推拿治疗时既要考虑主动肌因素,又要考虑拮抗肌因素,须两者兼顾。3.对反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