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说课课件_第1页
劝学说课课件_第2页
劝学说课课件_第3页
劝学说课课件_第4页
劝学说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劝学》说课泛区高中:李颖劝学《荀子》说教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说重、难点说学法教材

教材编写的特点: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和单元模式的结合而编写的。分为六个项目——实用阅读,实用写作,口语交际,语文活动,文学阅读欣赏,浅易文言文阅读。

《劝学》是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文言文单元一篇阅读课文,本文文质兼美,在写法上非常独特,比兴写法、比喻论证的方法,都是值得学习的,作者较系统的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其中不少观点对今人仍有教育意义,是对学生进行文言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情感教育,劝勉学生勤奋学习的好材料。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相关知识,掌握说理性文言文的论证方法,领会古代学者的思想精髓等。《劝学》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无论从知识上还是从方法上,对学习下面《师说》、《与高司谏书》、《原君》三课都有很大帮助。教学目标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独立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养成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1.了解荀子和《荀子》相关知识。2.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实词如:劝、中、就、假等等,虚词如:而、以、其、之等。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名言名句中得到智慧的启迪。2、通过了解荀子对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重点、难点1、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把理解词句与理解理解文章统一起来

。2、难点:理解文章中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的联系。掌握全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教法1、启发式和朗读式相结合的教学法

2、直观式和快乐语文法相结合的教学法

学生情况分析(一)缺乏学习动机。(二)缺乏学习兴趣。(三)语文基础薄弱。

1、字词句掌握情况差。

2、口语表达能力普遍低下。

3、阅读能力低下。

4、写作能力普遍低下

5、文言文基础严重不足。

学法1、借助工具书、注释,充分做好预习。进行圈点、勾画、批注,熟读课文,做到句读准确,字正腔圆,流畅自然,初步理解文意。2、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听读--默读--精读--研读--拓展等环节的学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领悟作者思想内涵。3、借助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研习、合作探究中,体会比喻论证的妙处。

教学流程图: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作者及其作品简介质疑解疑积累知识听音试读正音正句分析比喻突破难点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自读课文感知文意解题研究拓展,提高认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学

(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荀子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一书共32篇,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劝学劝勉学习作者以《劝学》为题目,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字音中绳

輮其曲虽有槁暴

跂日参省

知明须臾

假舟楫

生非异锲

螯zhòngróuqūyòugǎopùlìqǐxǐngzhìyúkuǐjiǎjíxìngqièlòuáo有:yòu通“又”知:zhì通“智”

輮:róu通“煣”

生:xìng通“性”

通假字检测自读

概括文意一(1段)学习不可以停止。二(2~3段)学习的重要性三(4段)学习的方法态度。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弥补不足1.中:合乎2.以为:以(之)为“把…做成”3.就:接近,靠近.放到4.疾:强,指声音宏大5.假:借助6.彰:显著,清楚第1.

木直中绳二2.輮以为轮段3.金就砺则利7.跬步:半步8.驾:马拉车走一天的路程9.镂:刻第4.

声非加疾也三5.假舆马者段6.而闻者彰

第7.故不积跬步四8.驽马十驾段9.金石可镂

重点实词虚词古今异义:1.学不可以已

今2.輮以为轮

古今

3.

金就砺则古今可:能够以:介词表目的可以把……作为认为金属刀剑一种质地较软的黄色金属一词多义:于而青取之于蓝知明而行无过矣而青于蓝吾尝终日而思矣善假于物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矣积累知识介词:从连词:并列关系不译介词:比连词:修饰关系地介词:向连词:转折关系

却可是连词:顺接关系

不译词类活用:

1.非能水也

2.上食埃土

3.下饮黄泉4.日参省乎己

名词作动词游水名词作状语向上名词作状语向下名词作状语每天特殊句式1、定语后置句:2、固定句式:3、判断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无以至千里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锋利的爪),(坚强的筋骨)(“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也)找论点,理思路论证第2段第3段第4段第1段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比喻比喻五则学习的意义比喻五则学习的作用比喻十则学习的方法,态度分论点“青,取之与蓝,而青于蓝”蓝加工青

胜于

提高自己“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水冷冻冰

寒于

“輮木为轮”直木

輮轮

“木受绳则直”木绳直

改变自己“金就砺则利”

利学习的意义假舟楫绝江河跂而望登高博见登高招见者远顺风呼问者彰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达到目的假舆马致千里善假于物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正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反面设喻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对比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不可以已坚持专一积累对比对比

设喻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即通常所说的“比喻论证”。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基本原则:

“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本文的设喻特点:①运用大量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②设喻方式多样:正面设喻、反面设喻、对比设喻、反复设喻③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a.道理隐于比喻

b.先设喻,后引出道理

c.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再设喻关于设喻拓展延伸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他到底劝人们学什么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学习做人)(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学习了本文之后,我们对荀子关于学习的论述有了更深的认识,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启发,更加热爱学习,更加自觉地学习,更加端正学习的态度,从而使自己的思想、人格更加完善。小结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