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人你睡得怎么样-_第1页
公司人你睡得怎么样-_第2页
公司人你睡得怎么样-_第3页
公司人你睡得怎么样-_第4页
公司人你睡得怎么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公司人你睡得怎么样?陈晨发现自己最近的睡眠质量有点糟。

5月底,她刚从门户网站跳槽到一家O2O服务平台担任产品经理。新环境带来的高压让她略不适应,她需要在高压下反复修改产品方案,每到这种时候,她就很难入眠,往往凌晨两三点都还睡不着。陌生的工作环境和不太熟悉的工作内容,则让陈晨的睡眠质量更差了。

“睡眠不好的人越来越多。现在的工作环境往往会导致公司人过度疲惫、压力过大或者过度亢奋,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睡眠质量。”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周亮说。《第一财经周刊》通过睡眠调查也发现,2129名参与调查的公司人中,只有10.3%的人对自己的睡眠满意。

睡眠质量的降低会影响身体系统的正常运转,造成头晕脑胀、体重增加、记忆力衰退等状况。另一方面,它也会降低公司人的生产力。这可能和传统认知里工作与睡眠是互斥的关系不同,不少明星老板对外都宣称自己的睡眠时间仅为4至5小时,这多少给人一种心理暗示:成功的人都睡得少。但根据英国健康和人寿保险公司VitalityHealth的研究数据,每晚睡6小时或更少的员工,工作效率明显低于睡眠时间超过7或8小时的员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傅英惠研究后发现,只睡很少时间但依然能保持健康的原因和遗传因子有关―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睡眠顾问NancyRothstein经常给企业提供有关睡眠的咨询服务,在她看来,随着经济的改善,企业逐渐将睡眠也看做是福利的一部分。比如百度大厦内,公司为员工建立了睡眠室,放置沙发床和按摩椅供午憩使用;汇丰银行给员工配备了智能手环,帮助他们监测自己的睡眠质量;腾讯、Google等公司会通过知识讲座来改善公司人的睡眠习惯,并提供有关睡眠的咨询。

《第一财经周刊》在读者俱乐部里做了个简单的睡眠情况调查,根据这个调查结果,结合相关公司人和健康专家的采访,我们一起来看看公司人到底睡得怎么样?睡眠不好的原因是什么?以及还能如何改善?

A

公司人睡得怎么样?

《第一财经周刊》所做的公司人睡眠调查显示,47.3%的人认为自己睡得一般,42.4%的人对自己的睡眠并不满意。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中国睡眠指数》也给出了类似的结论:城市公司人的睡眠状况普通在及格线之下。而不同城市及职能的公司人表现出的睡眠质量也有所不同。

城市层级越高,睡眠质量越低

城市层级与睡眠质量之间关系明显,城市层级越高,公司人的睡眠质量越低。相较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新一线及二三线城市的工作压力更小,生活节奏也相对缓慢,在这些城市工作的公司人往往有着更好的睡眠质量。

刚刚从成都到深圳腾讯总部工作的罗元海有切身体会:“产品迭代速度的加快让我感觉到压力明显的变化。同样是互联网行业,两个城市之间的情况也有差别。”从《中国睡眠指数》中的数据看,成都的睡眠指数为61.2,高于深圳的60.6。

媒体、广告、销售等行业的公司人睡眠质量更差

职业对于睡眠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总体来说,公务员、教师这种工作压力较小的职业,从业者一般睡眠质量更好。而常要面对deadline、甲方、业绩、KPI指标的公司人,睡眠质量更成问题。

不同机构所做的调查中,睡眠质量最差的职业无一例外地都指向了媒体工作者。智联招聘的一份公司人健康调查显示,80%以上的媒体从业人员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睡眠出现了问题,成为睡眠问题表现最集中的职业。中国医师协会的数据也显示,媒体人的睡眠质量指数仅为56.5。

除此之外,在广告及公关、旅游、航空、医疗、销售等职能领域工作的公司人睡眠质量也不太理想,19.4%的广告及公关行业从业者表示自己经常在上下班的路上在车里睡着。

B

睡得不好有哪些表现?

别学库克了,4个小时根本睡不够

《第一财经周刊》的调查数据显示,45%的公司人认为自己睡不饱。在LinkedIn于3月发布的《2014中国职场发展满意度报告》中,32%的北京公司人睡眠时间只有5到6个小时。

周亮认为这是公司人最需要警醒的地方。现在人们似乎更喜欢学习美国公司的高管们,把更多时间交给工作,而非睡眠。库克在一次专访中说自己每天只睡4个小时,通用电气、百事集团、Twitter等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也都曾公开表示将睡眠时间压缩到了最短。

“睡得越少,挣得越多”的观点不知不觉成为公司人之间的一种共识,但对此,周亮并不认同:“虽然有个体差异的影响,但就人的生理机能而言,7到9个小时的睡眠时长应该是一般人需要达到的,否则会造成生理层面的紊乱。”

30分钟还睡不着?你失眠了

一个更坏的消息是,在睡眠时间严重缺乏的情况下,还有相当数量的受访者饱受失眠的困扰。一般对失眠的判定标准是入眠时间超过30分钟,而北京和深圳两地的平均入眠时间均达到了27分钟。中国医师协会的数据显示高达67.9%的受访者出现类似现象,接近3成的中国人每周至少失眠一次,这些数据都显示出失眠正在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深度睡眠时间短也是睡不好

整个睡眠过程一般可分为入睡、浅睡、熟睡、深睡和快速眼动期。快速眼动期经常伴随翻身的动作,而且非常容易惊醒。当人们的睡眠进入这一阶段之后,眼球会出现快速跳动的现象,大脑内的神经元也会兴奋起来,梦也一般在这个阶段发生。

深度睡眠时间短意味着多梦、易醒。“很难去界定是睡眠质量不好导致了多梦,还是多梦导致了睡眠质量不好。”周亮表示两者间的因果关系还无法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深度睡眠的时间越短,睡眠期的修复作用就越无法发挥出来,从而进一步影响睡眠质量。

C

为什么我们睡不好?

工作压力大

工作压力是造成睡眠质量降低的一大因素。在我们所做的睡眠调查中,认为“工作、老板、甲方”是让自己睡不好的主要原因的受访者占到28.9%。

在上海工作的马璐最近就遇到这样的问题。客户及KPI指标带来的双重压力,让她在这段时间经常做噩梦。“自己的神经总是高度紧张,非常影响睡眠质量。”她说。

马璐的情况也在不少公司人身上出现,在《中国睡眠指数》的调查中,12.7%的北京公司人经常梦到与工作有关的事,深圳和上海比例略低,为11.5%和9.5%。

手机和酒精依赖

不仅工作会造成睡眠质量的降低,手机依赖也同样需要警惕。在创新工场担任产品经理的丁慧,将微博视为工作以外纾解自身压力的手段。丁慧对于手机很依赖,睡前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几乎都被手机占领了。

《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约有58.9%的人将上床后睡觉前的时间用在了各种网络活动上。躺在床上不想睡去的人中,有60%都是举着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刷微”一族,他们花在这上面的时间平均达到了29分钟。

“这是一个大问题,在睡前的黑暗环境中玩手机,会阻止人体制造褪黑素,进而影响睡眠。”周亮说。褪黑素是一种胺类激素,能缩短入睡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延长人们的深睡时间,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另外,城市人越来越丰富的夜生活也会影响睡眠。酒精的摄入以及环境造成的过于兴奋,都有可能使得神经高度紧张,从而影响睡眠。因此,在睡觉之前为自己设置一个缓冲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避免接触手机、酒精等诱发因素,能帮助公司人更好地入睡。

带孩子的苦恼

对于那些已经为人父母的公司人来说,孩子也是除工作外延迟他们入睡的原因。

“下了班陪伴小孩一直到10点,之后才能处理工作中的事务,往往凌晨1点才能睡觉,但7点半又得起床。”职场妈妈蒋将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对于那些孩子刚出生的公司人,问题就更加复杂。夜间哺乳以及孩子的哭闹等都让他们无法睡整觉,一般晚上会醒来2到3次,这使得他们的睡眠一直停留在浅睡阶段。这样的阶段大约会维持2至3年,当小孩开始上幼儿园之后,这种现象会逐渐缓解。

D

怎么提高睡眠质量?

稳定的作息

养成稳定的作息时间是帮助提高睡眠质量最重要的一点。周亮提供的建议是选一个长假,不要刻意规定入眠和起床时间,几天下来就能大概知道自己适合睡多长时间,以及何时能入睡。

另外,午休虽然能够保证下午工作精力的旺盛,但午休时间要尽可能控制在半个小时左右,否则会进入深度睡眠阶段。当人从深度睡眠的阶段苏醒之后,会产生更加疲乏的感觉,反而降低了之后的工作质量。

增加运动量

白天运动量的增加会加快人们疲劳的感觉,因此让公司人更容易入睡。运动量的增加有多种途径,包括健身、徒步上下班等,甚至工作量的增加也能够被划进这一范畴。但需要注意的是,睡觉之前应避免高强度的运动。

调节心理压力

大多数公司人在注意到睡眠质量下降后,会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这不仅不会让情况好转,反而会引发恶性循环。因此,不要刻意强迫自己睡觉,如果闭眼半小时还没有睡意,可以选择起床做一些分散注意力的事情,或者听一些轻音乐来放松身心,这样有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入睡。

睡前别让大脑太兴奋

睡前时间如何安排对于睡眠质量非常关键,因此要合理地加以利用。

睡前4个小时内不要摄入咖啡因、酒精或者尼古丁,避免食用咖啡、茶、巧克力、烟草或者各种酒类,这些会使人脑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