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了“伤痕”的伤痕-评《地球上的王家庄》_第1页
超越了“伤痕”的伤痕-评《地球上的王家庄》_第2页
超越了“伤痕”的伤痕-评《地球上的王家庄》_第3页
超越了“伤痕”的伤痕-评《地球上的王家庄》_第4页
超越了“伤痕”的伤痕-评《地球上的王家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越了“伤痕”的伤痕——评《地球上的王家庄》毕飞宇(1964-),江苏兴化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小说创作,90年代《哺乳期的女人》等作品为他赢得声誉,新世纪进一步发力,中篇小说《青衣》以及系列中篇《玉米》《玉秀》《玉秧》都引起了学界和读者的良好反响,长篇小说《平原》也受到好评。他的作品多次获得鲁迅文学奖、冯牧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奖,还改编为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电视剧《青衣》。他对当代农村有着独具只眼的观照,尤其擅长表现女性的悲剧命运与复杂隐秘的心灵世界。在当代中青年作家中,毕飞宇是有着骄人成就的。2002年《上海文学》发表的短篇小说《地球上的王家庄》,是毕飞宇创作中又一别开生面之作,被中国小说学会的小说排行榜列为当年短篇的榜首。小说以一个八岁的蒙昧未开的牧童视角和童真的眼睛带领我们走进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大地上有个叫做王家庄的地方。只是,这个牧童是在水面上放牧鸭子而非草地上的牛羊。他眼里的世界简单纯净,一群数也数不清的鸭子、一条小河,还有一片水面“特别阔大”的乌金荡。他的日子也由宁静的水面、碧绿的水草、欢实的鸭子以及草虾游鱼组成,王家庄在那孩童的心目中原本是有着天堂般的宁静。然而,幼小童稚的心灵,并不满足于这种宁静,已经在渴望了解世界上那太多的未知了。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这种渴望依然是不可压抑的人之天性。而在当时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的速成式的教育体制和文化背景下,刘胡兰、雷锋的故事已经像随风飘散的种子播撒到了“我”懵懂颟顸的小小灵魂里。小说到此都一直氤氲在一种田园牧歌式的轻描淡写之中,那个历史时代的疯狂与斗争的激烈氛围都被滤去了,这也为后来王家庄年轻人的精神探索做了含蓄自然的铺垫。不管外面的世界怎样的风雷激荡,王家庄之于“我”,仍然是水乡牧鸭式的天堂。而这天堂里的不和谐因素,居然是父亲。父亲似乎不属于王家庄,他永远也晒不黑的双手和屁股便是标志,这也就注定了他是孤独的异乡者;正如他儿子所说,人间的麻烦是如此巨大,他不问不管,却去操宇宙的那份心,而面对现实的沉默、白眼和对黑夜之中宇宙星空的迷恋,又使他完全不附和那个时代激励人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革命潮流,而显得乖戾并成为异端。更甚的是,父亲带回家并挂在山墙上的那张世界地图。可谓一图就激起了王家庄年轻人心底的千层浪,自然而然地引发出那些让他们一度恐慌不得安宁的问题。仔细想想困扰王家庄的年轻人的那些问题,就像世界“到底有几个王家庄大”这样的疑问,似乎太形而下了,恐怕只有王家庄的人才会这么小儿科。当然,在知识和文明遭到践踏和封杀的年代,只要是从来没有见过家乡之外的世界的人,不管是李家庄或赵家庄的人,都可能也只会用那样的眼光衡量和思考外面的天地。虽然每一个人眼中的自身和世界都可能是不一样的,但人对自身和世界的思考却又有着共通之处。小说的自然巧妙之处也就在于借一张世界地图表达了人类心灵共性中的一部分——即使是那个渺小的在世界地图上根本找不到的王家庄,即使是处于那个特定的“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蛮荒岁月,即使是在那个意识形态的灌输替代了科学知识传播的政治高压年代,也仍然没能泯灭王家庄的年轻人、包括蒙昧无知的“我”,对自身、对世界的求知渴望和对未知世界以及世界尽头怀有恐惧的自然天性。王家庄的人愤慨地说:“王家庄所有的人都知道王家庄在哪儿,地图它凭什么忽视了我们?”对此,谁能说王家庄的人所表达的不是对自身存在的关注和对世界疑问的探求呢。正因为如此,八岁的“我”,在经历了这次心灵历险之后,想用自己的脚和眼睛去寻找答案:“我要带上我的鸭子,一起到世界的边缘走一走,看一看。”一个八岁的村童,划一条小舢板,赶着一群自己都数不清的鸭子,去寻找世界的边缘,去做当年哥伦布式的探险壮举,这是何等的壮怀激烈,何等的浪漫执著,又是何等的稚嫩可爱,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以上是这篇小说叙述的意义层面之一,它用人物简单幼稚的方式、直白的语言和朴素的动机,生动地传达出人们探索世界奥秘的本能渴望和对生命与世界终极的深刻追问,而这又是不论任何时代中的任何环境,或任何种族中的任何个体,都可能以他自己特有的方式自然流露的天性使然。小说的另一意义层面,就是父与子之间的那种神似。尽管小说在结尾之前有几处都流露过“我”对父亲的不理解甚至是不屑,但不论是先天遗传基因的神秘选择,还是后天习得的情感趋向,在一个小男孩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我”产生了心理危机的时候,还是“要在父亲那里找到安全,找到答案”,“我”的历险不能不说与父亲的暗示有关,父亲在黑夜里用他的眼睛去探索宇宙的奥秘,而“我”则像父亲说的“要用你的脚”去寻找世界的终极。“我”骂过父亲神经病,是在那一刻确实觉得父亲就像别人说的那样是神经病,而王家庄的人叫“我”神经病,则是认同了父亲对“我”为寻找世界尽头而丢了鸭子的评价。在王家庄的人们眼里,我们是一对神经病父子,都属于异类。试想一下,在20世纪70年代处于文化沙漠的王家庄,这对父子以其对世界和宇宙幼稚但执著的探索行为而有别于周围的人们,获此殊荣,当然也就不足为奇。小说的结尾既是历险故事的结局,在那个时代也只能是这样的结局,同时也从叙述的技巧,回应了前面对父亲的铺垫,完成了观照一个小男孩的成长中对父亲的天然依恋以及如何获得心理平衡的过程。这也是人性光芒中的一缕吧。《地球上的王家庄》采用的是儿童视角,实际上寄寓着作家自身的深沉思考。小说反映了父子两代在那个失去精神家园年代的迷惘与寻觅,是超越了“伤痕”的对伤痕年代的回顾,因而别具一格。语言和语言之外的世界——评《地球上的王家庄》 杨扬可能是一种批评的惰性吧,一论及1980年代以后出道的作家作品,人们总是眼睛盯着语言,好像除了语言之外,小说没有别的东西可谈。所以,也难怪深受这种批评之害的年轻作家,作品中翻来覆去就是那么一点点可怜的所谓叙述策略,在叙述的语言上忙上忙下做尽手脚,自以为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业之功,但结果是把这些年轻作家作品放在一起阅读时,那种雷同和重复的语言比比皆是,读之不是味尽甘来,而是犹如嚼蜡。作品中那拗口的语言,似乎不是中国人在叙述和说话,倒像是外国人或是翻译小说中的那种腔调。小说的语言实验落到这样的地步,可以说是气数已尽。当初读毕飞宇的小说,如《款款而行》时,我想他是属于上述那一路作家的,因此也并不看好他的写作。但后来的情况有了变化,这是指他在中篇创作上的转变。《玉米》、《玉秀》好像使毕飞宇的创作变成了另一个人,他不再装腔作势地模仿1980年代后期先锋派的腔调,绕口令似的叙说所谓的“文革”经验,或是“我爷爷”、“我奶奶”的往事,而是开始正视自己的经验,写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作品的叙述语言和人物的语言也从原本的学生腔、翻译腔,回落到现实中的生活用语。与他的中篇小说创作相对照,短篇小说《地球上的王家庄》更像是发生在毕飞宇身上的一个奇迹。说它是奇迹,是因为这样的作品可遇而不可求。作品呈现的经验是小孩特有的,而故事的构成是想象之中的事。读这篇小说,你一方面会觉得所有故事中发生的一切离你是那样地近,仿佛作品中的王家庄就在眼皮底下,那赶着一大群鸭子准备周游世界的8岁孩童就曾是自己拥有过的。但另一方面,读着读着你又会觉得作品离你是那么远,语言仿佛长上了飞翔的翅膀,在想象中遨游,有着一种高妙凌空的飘渺之感,你会由衷地赞叹作者奇妙的想象力,那是只有很少的作家作品才能抵达的创作高度。的确,在所有有关“文革”的写作中,毕飞宇的《地球上的王家庄》是值得重视的。作品以一个8岁小孩的视角来叙述这段历史。这样的视角以及相近的内容,可能在近20年来的中国当代文学中屡见不鲜,但毕飞宇的《地球上的王家庄》却能从这么多的同类写作中脱颖而出,实在有其不俗的表现在其中。在我看来,是毕飞宇找到了只有他自己才有的艺术感觉经验。假如他还是一味地以控诉的方式来表现这段生活,那么,毕飞宇只能跟在巴金、王蒙或是张承志等人的后面亦步亦趋,装模作样地表述“他人”的经验而已。因为对那些亲历过“文革”,并在“文革”中遭受冲击的知识分子而言,“文革”确实是一场恶梦。但对于一个未经人事练达,根本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孩童而言,如果他的表述与那些中老年知识分子的感受完全一致的话,那么,要么是小孩的感觉方式出了问题,要么是作家自己的想象出了问题。而从近20年来中国当代文学在“文革”题材上的无所进展情况看,问题可能更多地存在于作家自身的精神障碍上。我感到以欢乐的方式处理“文革”比那种哭哭啼啼的眼泪文学更有穿透力和艺术诱惑。化重为轻,以轻逸的姿态描写沉重的历史,捷克作家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中国作家中,莫言的《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以近似的方式描写了反右时期的生活场景,孩童的欢乐与想象中沉重的政治氛围对比,更显示出生命的顽强。而在“文革”题材上,《地球上的王家庄》是第一次以一种欢乐的而不是乌托邦的方式展示了真正属于孩童的想象世界(阎连科的《坚硬如水》中用“文革”的乌托邦的语言方式展示过“文革”经验,但感觉上还是悲剧式的)。当我们在孩童的身上感受到一种难以压抑的欢乐时,相对应的是那种成人身上的压抑就显得渺小和脆弱多了。同样,在所有人都愁眉苦脸,不知所措之时,孩童的欢笑反显得更加有力。作家应该有一种智慧,一种应对苦难的人生智慧。在苦难面前,有的人是沉下去,与苦难一起悲壮地牺牲。但有的人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