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论文-宋朝的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探究_第1页
中国经济史-论文-宋朝的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探究_第2页
中国经济史-论文-宋朝的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探究_第3页
中国经济史-论文-宋朝的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探究_第4页
中国经济史-论文-宋朝的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araka作品❤中国经济史论文宋朝的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探究中国经济史论文宋朝的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探究宋朝的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探究陈寅格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可谓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一个时代。而所谓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活动及其形成的分配关系。宋朝的财政问题,特别是其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关注、探究。本文旨在对两宋的财政收支与其平衡问题进行初步的论述和探讨,大致从两宋财政的整体概貌、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以及收支平衡等四个方面进行阐释。一、宋朝的财政概况宋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封建王朝之一,经济和赋税制度都较前朝有了很大的发展。宋朝的军事力量虽弱小,但民间的财富却不亚于中国历史上任何盛世。然至宋朝中后期,地方税制混乱,“古有剥削之法,本朝皆备”。与此同时,地方财政却日益困窘,乃至成为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探讨宋朝的财政概况,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与思考。一是财政机构。两宋的财政机构包括中央计司(三司、户部)及其它相关机构,如司农寺等,以及地方财政机构,如漕司与州军机构等。二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包括田赋、代役钱、人丁税、禁榷制度、工商税等、杂税、以及介于市场经营与赋税之间的科率与和买和籴等。三是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包括军费、官吏禀给、皇室开支、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其它行政开支,如祭祀、工程、赈济等。此外,还应包括与国家财政运作密切相关、并常常作为国家财政重要收入项目的货币制度的方面。宋朝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其财政状况的变化过程,可将之简单归为以下几个阶段:1.立国之初与全盛时期纵观古代财政发展史,不难发现,宋代在财政管理制度上高度集权。而从北宋初年开始,这种制度就奠定了其基础。由于唐代、五代藩镇割据,宋代从立国之初便加强了中央集权——特别是财权。表现有:财权集中于中央,中央财权集中于三司;宋朝皇帝亲自参与重要财政制度的制定并经常过问财计盈亏等。而从这一时期的财政收支状况看,宋初至真宗时期,很少出现入不敷出的状况;仁宗、英宗时期,入不敷出的情况较多。财政上由盈余到亏空的转变,本质原因在于支出的增加。尽管此时期收入基本上也是持续增加的,但是支出增加的速度大大超过了收入。而支出迅速增长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冗费,包括冗兵、冗官、祭祀以及皇室冗费等。2.元丰改制与熙宁变法时期若何扭转财政危机是这一年间的重要议题。对此,司马光持克服、改变冗费局面的观点,而王安石偏于以理财为核心的新法,其中包括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等增收法,以及保甲保马将兵法、市易法等节支法。然而,王安石新法并没有达到其预期,财政收入的增加也十分有限。在神宗的这一时期,军事行动较为频繁,尤其是主动出击的情况较多,而这最终导致削减军费计划的泡汤。同期,财政制度上发生了较为重大的变化:三司被户部所取代,并且财政进一步集权化了。3.北宋衰亡时期北宋朝廷内部的矛盾在这一时期趋于尖锐,最终被金军所迫。毋庸置疑,其财政趋于混乱,加之统治阶级的腐败,爆发了财政危机。政治斗争加以财政状况,使得被废除的新法重新得到推行,但其内容也有了巨大的改变,后成为了蔡京的理财新法,以继续推行熙丰时期的聚财敛财法、变更盐茶法、变更钱币法为主。同时,在财赋分配上重中央、轻地方的思想趋于明显;归属朝廷、直接由皇帝本人支配的钱物都增加了。然而,一定程度的横征暴敛现象也日益严重。最终,由于统治集团彻底的腐败,北宋政权被推翻了。4.南宋“中兴”时期仅就这一时期而言,南宋“中兴”时期的财政状况有所好转。南宋在重新建立财政制度的阶段,采取了包括征调折帛钱和月桩钱、推行经界法等在内的各种措施,并且随之建立了一些新的体制,使得财政上出现了暂时性的调整,倾向于好转,但在收支上依然较为紧张,并且为危机的到来埋下了一定的隐患,比如地方财政举步维艰、赋税苛重等等。5.南宋衰亡时期。有的时候,历史真像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和议后,得到恢复的社会生产与高额赋税使得财资变得较为充盈,继而就迎来了开禧北伐,以及其失败后军事、财政的全线崩溃。宋朝长期利用赋税等手段对人民进行搜刮的后果在这一期间充分暴露出来。二、宋朝的财政收入宋朝的收入结构主要可划分为以下几项:田赋、禁榷收入、代役税、人丁税、工商税、官田收入等。但本文重点在于对两宋的财政收支问题进行分析,因此,为了更直观、更清晰、更明确地对宋朝的财政收入进行简要的阐述,下文将以宋代不同阶段所采用的不同的财政收入情况为切入点,而非粗略地以宋朝的收入结构为框架进行分析。北宋初年的财政收入情况。对战败割据者财富的瓜分、农业生产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充实了北宋初年的财政收入。但是,囿于支出增加的速度大大超过了收入,为了满足支费需求,宋政府利用了许多增加收入的方法。一是唐末五代时期的重额赋税,基本被保留了下来。同时,北宋推行了超越前代的禁榷条法,扩大了禁榷所获得的收入。例如,下图中所展示的三类禁榷收入(单位:万贯)。从中不难看出,禁榷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平衡了当时已经初显严重性的冗官、冗兵问题。三是在赋税方面,有“寅吃卯粮”的嫌疑。熙丰年间的财政收入情况。为了扭转财政上的被动局面,王安石新法的实施,在财政上增加了收入。一是每年散敛青苗钱所得息钱。例如,所得的息钱在熙宁六年时约为292万。二是免役宽剩钱,这是给财政带来的各项增收中最大的一项。例如,熙宁九年的宽剩额为3926865贯硕匹两。三是市易钱和免行钱,每年不过百万缗。四是田赋增收,但这并没有实际的增加。其它一些在之前提到的方法不是难以用数字表示、就是并未实际施行。新法失败后,为了维持财计平衡,新的收入手段主要有以下几项:出卖度牒(熙宁初至八年九月,共出卖89000,折计钱11570000贯);增铸钱币;设场买卖蜀茶;进行禁榷;增加官盐销售数量等。北宋末年的财政收入情况。北宋末年由蔡京掌管财权。在此阶段,财政收入主要依靠以下途径:一是继续推行熙丰新法。蔡京展开了市易活动,新推行了方田均税法。这种收入方法虽然进一步剥削了贫下百姓,但对田赋收入的增加是有限的,只在局部地区和有限时间段内有所增加。二是包括禁榷法、盐钞法在内的盐茶新法。在这期间,“一县岁额有三五万缗”,甚至在政和五、六两年,京师盐课收入达到四千万贯,这是有宋以来岁课最高数字。三是钱币法。钱币法初行时,对财政产生了许多好处。例如,崇宁三年,通过铸钱的一变可得330万贯助户部财计。然而私铸难禁、物价上涨,后果使得国家的财赋收支受到了负面影响。南宋“中兴”时期的财政收入情况。这一阶段财政的核心问题是筹集资金,以满足战争所需要。因而出现了征调折帛钱和月桩钱(据载,月桩钱每年征额约为400万缗)、征调经制钱和总制钱(征额各年间变化较大,大致每年合计约2000万缗)、推行经界法(增加了田赋收入)、搜刮川蜀财务等情况。加上其他临时应急性财政措施、加强财政管理,最终基本使财政收入满足了军需供给。南宋末年财政收入情况。到了这一时期,财政情况、特别是财政收入情况已濒临崩溃的局面。例如,东南地区地方财计在熙丰时代后已经陷入困窘,到中兴时期难于维持,而前期的“寅吃卯粮”的严重弊端在此期得到了彻底展现。预借问题广泛流行并且十分猖獗,财政收入出现了严重问题。同时,禁榷收入难以复加,又给财政收入情况雪上加霜,最终导致了整体南宋财政的崩溃。三、宋朝的财政支出总体说来,两宋的财政支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军费支出、官俸支出、岁币支出、农田水利支出、皇室支出以及其他的一些支出。1.军费支出早在宋朝财政的全盛阶段,冗费的局面就已经逐渐形成了。而冗兵是冗费问题的第一要素。有资料表明,在无战争时,军费支出约占全部财政支出的50%;而战争来临时,军费支出甚至能够达到70%及以上。在整个宋朝的历史中,不难发现,冗兵的存在与连续的百姓暴乱、边境忧患是分不开的,宋朝也因此成为军费最多而兵力最弱的一个朝代。由于宋朝的兵力大多集中在京师并且由国家来支付,这进一步加重了军费开支的负担。仅在宋朝前期,常备军人数迅速增长的情况的数据可在下图中得到直观的反映(单位: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兵员数量,加上部队驻扎的区域的经济发展往往不及江浙地区,无疑致使军费开支十分巨大。而熙丰时期的大量战争,进一步加大了在军费上的开支。例如,在西部战争中,仅元丰5年上半年,宋廷即支拨了合计七百万贯两的财赋。此外,由于边境并不平静,朝廷每年仍以数十万贯石匹两的财赋作为军备。到了蔡京掌权的时期,扩大了对夏、辽的战争,无疑又一次大大增加了军事开支。到了南宋的开禧北伐时期,庞大的军费开支给宋朝的财政支出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例如,为筹集军费,宋廷增发了楮币,而战争停止后,过多的楮币发行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2.官俸支出两宋年间,官吏数目十分庞大、并且支出浩繁。巨额的官俸支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官员人数众多。例如,宝元年间官吏达13445人,宣和年间官吏更达30000余人,而到了庆元年间,已达到40000人。二是官员兼俸多。三是官员品级繁杂。四是官员俸禄数额多、名目杂。这些都造成了巨大的官俸支出。冗官也是冗费中非常突出的一个方面,早在太宗统治时期就已存在,真宗时期成为一患,到徽宗时则达到高峰——选人、小使臣以上的官吏就已接近了五万人。同时,此时期实行的兼职兼俸制度,以及多滥赏横赐,使得俸禄制度趋于混乱。两宋用于官吏开支的综合性记载较少。但是,从一些对于部分开支的记载中,我们就能够管中窥豹。例如,据载,北宋中期全宋官吏俸钱一项,岁共支出277万余贯。而官员俸钱之外的支给,其总数换算成钱后还不会少于俸钱数。到南宋时期,官员俸禄明显减少。3.岁币支出宋朝和邻国的战争大多是以失败告终。甚至在有些时候,即使宋朝处于优势地位,但由于统治者的昏庸,往往也会赔款求和。例如公元1004年的“澶渊之盟”中协定,宋朝每年向辽国贡岁币银10万两,绢24万匹;公元1042年增加至岁币20万两,绢30万匹。仅就数量来看,岁币在全宋岁出中只占几十分之一。但是这也是宋朝政权无能的表现,并且由于年年都有岁币问题,因而还是占宋朝财政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4.农田水利与治河支出两宋政权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治河问题十分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是治理黄河。例如,宋仁天圣五年,为治理黄河,发丁夫38000人、卒21000人。二是水利事业,如修浚蔡河、疏浚五丈河、疏导汴河等。三是漕运事业。由于每年运往京师的粮食、金帛等成倍地增长,宋朝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来维护漕运河道的畅通。例如,运河上漕运船只曾达到6000艘,并且全部费用由官府来供给。虽然在总体开支中比例较小,农田水利支出对宋朝财政支出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比如,宋仁天圣五年的黄河治理,共计费缗钱50万。但是总体来说,两宋兴修农田水利设施,主要靠当地百姓出钱集资,官府则主要起到推动组织的作用,或者有时提供贷款。5.皇室支出囿于宋朝的整体国力与财政问题,皇室支出较前代而言不算很多。皇室支出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日常支出、宫殿修缮和陵墓修建、祭祀费用、宗室费用。宋朝皇室支出的具体数字没有留下具体的统计数字,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相关数据中得到一些大致结论。例如,宋初,后宫妃嫔不到200人,宦官不到数十人;至徽宗时,宫女上万人,宦官数千人。又者,神宗时,嫁一公主,费用高达70万缗钱。同时期,在苏杭设立制造局供皇室消费。6.其它支出其它支出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祭祀支出;文化教育支出(宋政府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例如,各地区进京应考的考生路费均由国家供给);救灾恤民支出;官工商业支出;公共工程支出等。这些支出所占比例不多。四、宋朝的收支平衡分析有言道,“财政状况与国势兴衰密切关联。”个人认为,财政收支平衡是财政状况的主要内在实质和表现形式,继而进一步与国势兴衰紧密联系。宋朝的收支平衡问题,具体到数字统计,虽然不够完整和系统,但是从下表、下图中均可见一斑。(单位:贯石匹两等)年份财政收入总计财政支出总计99786950000100360266020100565603000631538001015736027691021140298100168044200104812259290011178460010491262519641262519641064101905764100399449106511613840512034317410868249130091908600116160000000116855000000119068001200680012001255120000000250000000在两宋的不同时期,财政收支平衡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不能一概而论、泛泛而谈。因此,下文拟根据五个主要时期的不同财政收支情况进行论述。在宋太祖、太宗年间,国力强盛,财资充盈。总体说来,这一时期基本能够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国初,贡赋悉入左藏库,及取荆湖、下西蜀,储积充羡……。”太宗对农业生产的鼓励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从进了经济繁荣,进而对财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与国势强盛、财政收入增加的同时,太宗忽视了对财政开支增加速度的节制。真宗时期时,宋朝达到了全盛时代。这一期间内,战争相对较少,生产得到了进一步恢复和发展。例如,真宗天禧末年,财政总岁入的缗钱一项,由太宗时的1600余万贯,曾伟2650余万贯。但也是在这一时期,诸多的迷信活动耗费了大量的资财。至真宗末年时期,天灾流行,财政收支已呈紧张状态。至仁宗、英宗时期,财政收支状况开始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虽有裁减浮费措施的施行,但遭遇连年自然灾害,随后西夏入侵,战事导致财赋出入大幅度增加。例如,宝元元年,河北、河东、京畿、陕西四地收入合计6980(无单位记载,可能是贯石匹两等),支出6418;而庆历二年,四地收入合计10240,支出9835。至宋神宗时期,已经出现了庞大的财政赤字数,财政收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