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心理干预_第1页
突发事件心理干预_第2页
突发事件心理干预_第3页
突发事件心理干预_第4页
突发事件心理干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发事件心理干预

CrisisIntervention第一局部

危机和心理干预一、危机〔一〕危机的涵义一般而言,危机〔crisis〕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发、恐怖袭击、战争等;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应激/危机事件应激事件:凡引起个体高度紧张的事件都叫应激事件。不管事件的内容如何,令人快乐的或沮丧的,鼓舞的或打击的,都可以成为应激事件。创伤性危机事件:当事件是灾难性的或负性的,而且对人的心理具有相当大的冲击性时就可以称之为危机事件,如地震、洪水等。应激〔危机〕事件的种类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特点,可将应激事件分为突发性的、慢性的和特定时期的〔如周年〕应激几类。按照事件与当事人的关系,应激创伤既可能是个人亲身经历的事件,也可以是经由电视媒体、报纸和杂志文章、市井谣传等途径所接受的间接经验。按照应激事件的数量:可分为单个的和多个叠加的应激。恐怖事件和战后的精神障碍美国在2001年“9.11〞事件后,约有4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约有24%的人出现较严重的焦虑,7%的人去寻求精神科的帮助。美国在海湾战争后有数千人患有“海湾战争综合症〞。今年美国出兵伊拉克时就派遣了200名心理医生。2003年4月1日晚上6点41分,香港著名艺人张国荣在香港中环地区的文华酒楼跳下自杀,终年46岁。张国荣跳楼身亡后,现场可以看到马路中央的栏杆,还因此变形,地上也留有血迹。图为酒店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现场.

大学生成自杀高危群体

心理危机干预频遭无视

2005-06-3009:26:37瞭望东方周刊网络版6月21日22点40左右,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三年级学生张乃健从学校中心教学楼13层的厕所跳楼自杀。

将近1个小时之后,有人在教学楼西北角的过道里,发现了他的尸体。中心教学楼值班的保安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他跳下去的窗户前放着一把椅子,好似是在那里坐了一段时间才跳下去的。〞与张乃健相比,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晓岚很幸运,因为在她准备跳楼的时候,同学拉住了她伸向死神的手。

“我马上拉着她,她拼命往下溜。我不知道当时怎么会有那么大力气,把她从窗台上拖了下来。〞娜娜〔化名〕是晓岚最要好的同学,她几天前就发现了晓岚的异常。近年北京高校自杀不完全统计

2003年12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一男生留下遗书,赤裸跳楼身亡

2004年4月16日北京师范大学一名研究生跳楼自杀

2004年5月18日中国政法大学男生半夜跳楼自杀

2004年7月1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管理系一研二女生坠楼身亡

2004年7月15日北京大学医学部一名大二女生从宿舍楼九层跳楼身亡

2004年8月30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楼前一女研究生坠楼身亡

2004年9月15日北京理工大学经管学院一新生在教学楼跳楼自杀

2004年9月22日北京大学女博士从13楼坠下身亡

2004年11月7日北京林业大学18岁女大学生先割腕后跳楼自杀身亡

2004年11月11日北京师范大学一毕业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

2004年12月19日中国矿业大学一名21岁的女子在科技楼坠楼身亡

2005年2月18日中国传媒大学一女研究生在家中跳楼身亡

2005年4月22日,北京大学一女生在理科2号楼跳楼

2005年5月3日,紫竹院南路4号院内一来京找工作的女大学生从五楼跳下身亡

2005年5月7日,北京大学数学系博士跳楼身亡

2005年5月13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大三学生张金金在成都双流机场跳天桥自杀广东省近年大学生自杀人数分布据WHO统计,2000年全球约100万人自杀死亡,自杀未遂者那么为此数字的10至20倍,这意味着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身亡、每3秒就有一人企图自杀。自杀已成为目前人类第四大死亡原因。2003年9月10日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2021年四川地震后自杀的官员10月3日,北川县委农办主任董玉飞在暂住地自杀身亡。董玉飞是北川灾后首例轻生的政府官员。10月16日,乐山市夹江县政协委员、当地佳美植物油董事长从县政府办公楼7楼跳下,当场身亡。谢的自杀可能与近期植物油期货价格暴跌有关。

11月20日绵阳市政府办人事教育处处长何宗华从15楼上一跃而下。何宗华患有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症。何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往。〔二〕危机的特征〔1〕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和病理过程。情绪危机说明个体正在努力抗争,力求保持内心的安宁和自身与环境间的平衡。〔2〕引发危机的应激事件可以是个体外部的,如自然灾害,也可以是自身内部的,如患了难以治愈的疾病;可以是突发灾难性的,如交通事故,也可以是一系列事件的日积月累,如人际关系恶化。〔3〕危机的程度与发生事件的强度不一定成正比,而更重要地取决于个体对事件的认识;以及个体应对能力,既往经历和个性等。

〔4〕危机引起个体情绪扰乱、认知能力下降、防御机制削弱,但是这些改变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心理治疗性干预能帮助他们度过危机,并有望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5〕情绪危机具有自限性,急性期通常在6周左右,如果未得到及时解决,可能导致精神疾病或出现自杀、攻击他人等适应不良行为。

〔6〕危机的成功解决能使个体从中得到对现状的把握,对过去冲突的重新认识,以及学到更好地处理将来危机的应对策略和手段。坚强的桑兰1998年7月

代表中国去美国参加第四届友好运动会,训练时不幸从跳马上摔下,因脊髓严重受挫而瘫痪。被美国最有影响的?人物?和?生活?杂志评为“年度英雄〞。

美国副总统戈尔的夫人亲自授予上桑兰?妇女体育?杂志“勇敢奖〞。

美国ABC电视台著名栏目?20/20?播发了桑兰的专题片,使其成为继邓小平之后第二个出现在该栏目中的中国新闻人物。汶川地震中乐观的幸存者北川一名老人被俄罗斯救援队从废墟中解决出来,记者忙问他感觉怎样,他一看,周围全是金发碧眼的老外,想了想说:“狗日的地震好凶啊!我还以为把老子震到外国去了!〞一位一个已经埋了几天的小女孩被战士们救了出来,小女孩说想喝水,战士马上把一瓶水轻放到她的嘴边,小女孩刚喝了两口,像想起什么似的,摸出自己的钱包,掏出两块钱递给战士说:“解放军叔叔,我把这瓶水买了!〞成都人震后的生活状况段子:震不死人晃死人,晃不死人吓死人,吓不死人困死人,困不死人累死人,累不死人跑死人。到最后,地震不来急死人。〔三〕危机对人心理的影响危机对人的冲击力极强。统计显示,地震后32-60%的成人及26-90%之儿童会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67%之幸存者会有持续的心理困扰,幸存者之长期心理困扰包括: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恐慌症、畏惧症、焦虑症、忧郁症、药物或物质滥用。由于地震带来大量人口的死亡或伤害、环境及居家的破坏,生活之不便,容易产生对政府的愤怒与对未来的不安,地震之心理影响通常会拖延很久。心理危机中的临床病症与危机伴随的心理问题又称为应激相关障碍。应激相关障碍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响,导致的精神障碍,也称反响性精神障碍。1、急性应激障碍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在受刺激后立刻〔1小时之内〕发病。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病症往往历时短暂,预后良好,缓解完全。实例某女,26岁。大专文化,某公司业务员。因急起失眠,言行紊乱一天入院。一天晚上,病人与其男友在江边树下约会,突然出现两个持刀歹徒抢劫。病人当时吓得大声呼救,男友奋力搏斗,手臂被砍一刀,鲜血直流。歹徒抢劫未成,落荒而逃。当晚,病人即出现恐惧不安,兴奋躁动,表情迷茫,行动冲动,踢打闻讯赶来的家人和警察,被强行送入医院急诊室,行镇静治疗。病人只睡了约2小时后,醒来,仍表现恐惧不安,起坐不宁,后转入病房。病人对发生的经过不能完全回忆,只知道有一高一矮两个男人持刀抢劫一事,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经一周治疗后,病人情绪行为恢复正常,但诉再不敢晚间外出。诊断:急性心因性反响2、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1)反复发生闯入性的创伤性体验重现〔病理性重现〕、梦境,或因面临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境遇,而感到痛苦和不由自主地反复回想;(2)持续的警觉性增高;(3)持续的回避;(4)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5)对未来失去信心。少数病人可有人格改变或有神经症病史等附加因素,从而降低了对应激源的应对能力或加重疾病过程。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在遭受创伤后数日甚至数月后才出现,病程可长达数年。实例某男,41岁,机械厂工人。退伍军人,1979年参加自卫还击战,当时作为先遣部队深入敌战区。途中,有多位战友因踩地雷被炸死,其中有两位是他的好朋友。亲眼目睹战友被炸得血肉横飞,其中一战友的一条血淋淋的大腿就落在他的眼前,惨不忍睹,他自己也负了轻伤。其后,敌军还击,经过浴血奋战,我方部队死亡过半。后退守到一掩蔽区,眼望四周,到处都是阵亡战士的尸体,血肉模糊,有掉眼睛的、有胃肠外流的、有断胳臂少腿的。更令人害怕的是,我方战士已弹尽粮绝,饥饿和死亡随时威胁着他们。如此坚持近4天,后被大部队救回而幸免于难。战争结束后,病人退役到长沙某厂当工人,同事发现这位英雄常常沉默少语,不太喜欢与人交往。家人反映,病人似乎性格都有改变,对亲人冷淡,无故发脾气。病人自诉睡眠差,噩梦频频,有时常在噩梦中惊醒,脑子里经常控制不住的浮现战友被炸死时的那一幕幕惨景。病人不愿看有关战争的电影或电视,甚至听到放鞭炮声都紧张不安。曾屡次就诊精神科,服用过阿米替林、阿普唑仑、地西泮等多种药物,病症反复不定,现仍未结婚,受单位照顾从事工厂绿化工作。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3、适应障碍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有一定的人格缺陷,产生以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为主,同时有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并使社会功能受损。病程往往较长,但一般不超过6个月。通常在应激性事件或生活改变发生后1个月内起病。随着事过境迁,刺激的消除或者经过调整形成了新的适应,精神障碍随之缓解。〔四〕危机的开展过程对于灾难性的应激事件,Kaplan将其对人精神影响的历程分为三期:1、初期——冲击期:持续数分钟到几小时不等。个体表现出惊讶、否认、茫然的休克状态,或恐惧、逃避等从众行为;2、中期——情感反响期:接受事实,表现巨大的情感变化,狂喜或悲哀或发疯;3、后期——重建和平衡期:情绪逐渐平缓,行为逐渐恢复原状;可随时出现痛苦的回忆、后怕心理,出现行为退缩等改变。〔五〕危机的后果第一种是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第二种是度过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第三种是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伤自毁;第四种是未能度过危机而出现严重心理障碍。个体心理干预模式短暂的反应(从困扰到PTSD的各种征兆)危机干预认知控制和心理上的成长返回到以前的状况心理病理(严重的精神和生理疾病自由选择的治疗生物特性健康状况心理状况社会价值家庭和社会支持模仿技能经验预防因素耐劳因素强大的生活压力事件可能的结果调节因素易患因素和资源

二、心理干预〔一〕心理干预的涵义心理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1〕防止过激行为,如自杀、自伤、或攻击行为等。〔2〕促进交流与沟通,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其自信心和正确的自我评价,提供适当建议,促使问题解决。〔3〕提供适当医疗帮助,处理昏厥、情感休克或激惹状态。在突发事件后,有效的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平安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对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调整,并学习到应对危机有效的策略与健康的行为,增进心理健康。危机的发生、开展和干预解决问题使用常规方法危机:困难和境遇,认知、情感、行为的困扰渡过危机自我完善成功解决未解决未解决自愈干预失败崩溃:对内或对外的攻击行为未得到专业帮助得到专业帮助〔二〕心理干预研究的历史与意义近40年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国外有了很大开展,成为企图自杀者以及遭受严重心理创伤者的一种有效的社会干预措施。一些危机高发国家,如以色列、日本等在该领域有比较丰富的经验。目前国际上一些兴旺国家大都建立起完整的灾后心理干预体系,有反响迅速的心理干预专业队伍,一旦灾难发生,他们会和其他医护八员同时到达,在第一时间对灾民进行心理治疗。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很多心理医生、临床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员等都到达现场,对幸存者实施心理救助,抚慰精神创伤,最大限度地减少恐怖袭击带来的伤害。1987年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169好决议,将20世纪最后10年定名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10年〞,而后通过了相应的行动纲领。WHO将流行病学方法和公共卫生模型应用于灾难研究,并制定了难民精神卫生手册,建议受灾国家的政府在紧急情况下和重建期间采取充分的心理社会干预,通过培训提高处理灾难中的心理卫生问题的能力。危机可能会造成危险,也可能变成一种机遇。如果危机过分严重,威胁到一个人的生活或家庭,个体可能采用不恰当的方法应对或解决问题,从而会导致心理社会功能的下降,并出现自杀或精神崩溃,这就是危险。如果在危机状况下,个体成功地把握危机情景或及时得到适当有效的治疗性干预或帮助,个体可能学会了新的应对技能,不但重新得到了心理平衡,还获得了心理的进一步成熟和开展,这就是机遇。危机:危险和机遇危机即转机!中国成语:“凤凰涅磐〞、“破茧成蝶〞、“不破不立〞、“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等。你的补充?实例在一次洪灾中,一位母亲拉着儿子和两个女儿逃生,小男孩劝母亲向另一个方向跑,母亲没有理会。没跑多远,他们就遇上了洪水,两个女孩被卷入其中。母亲一手拽着儿子,一手去拉两个女儿,谁知,无情的洪水向母亲袭来,就在即将被洪水吞没的瞬间,母亲松开了被儿子攥得紧紧的手,消失在洪水中。小男孩获救了,但他陷入了巨大的悲哀之中,不能自拔,他不断地自责,认为由于自己没有及时劝住母亲才造成这样的悲剧。在此后的很多天里,小男孩不吃不喝以示自我惩罚,造成身体极度虚弱。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听完这个男孩的倾诉后,告诉他,发生这样的悲剧不是你的错,你劝过她了,所以责任不在你。你的母亲是个成年人,有权利做出选择。你的母亲把手松开,是希望你能好好地活下去,这是你的责任,也是你对母亲最好的纪念……经过心理危机十预人员的一番疏导,小男孩渐渐从阴影中走了出来,开始了正常的生活。第二局部

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公共危机事件的影响经济滑坡国际交往受影响宗教、反社会行为增加患病率、死亡率增加焦虑与恐惧公共危机事件危机干预心理辅导动乱等社会稳定性变差可控性强可控性弱信息清晰度好信息清晰度差初期后期讨论:管理部门如何发布信息公共危机时群体认知变化的轨迹危机事件为何引发恐慌:

——以SARS事件为例为何恐慌传染性极强发病迅速病原不明传播途径不清〔初期〕诊断无特异治疗措施与疗效不确切流行信息不明社会心理问题社会影响过程谣言现象恐慌心理疑病心理从众心理危机事件为何引发恐慌

——以大学生自杀事件为例

为何恐慌?自杀前看不出任何征象?好象没有什么原因?谣传与某种神秘的原因和人物有关。信息封闭的常见误区不关心事实的真相只怕与自己有关联封锁消息而不想让公众知情淡化细节,模糊事件。一、突发事件的干预模型〔一〕危机干预组织体系的建构与应急方案的启动。〔二〕保持灾难后的通讯通畅和交通运输。〔三〕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要实现政府、军队、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义工和专家、自发群众等多元力量的整合。〔四〕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措施往往是综合性的,包括医疗救助、疾病控制、心理干预、生活救助、环境保护、疏散撤离、紧急避难、资金救助、物质支持、交通运输等多个方面,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五〕危机事件的处理要有预见性,要注意防止突发性公共事件有可能带来的次生、衍生和偶合事件的发生。〔六〕建立快速反响的信息系统,做好危机事件的信息收集、分析与报告。防止以下行为不要去设想幸存者曾经和正在经历的一切不要假设每个经历灾难的人都会受到精神创伤不要进行病理判断,幸存者经历了灾难以后,很多剧烈的反响都是可以理解和预料的,不要将他们的反响归为“病症〞或者用“诊断〞“病情〞“病态〞“障碍〞之类的语言来描述不要用俯就的态度和幸存者交谈,或专注于他们的无助、虚弱、过失甚至残疾,尽量专注于他们灾难中或灾难后帮助他人的举动不要假设都愿意交谈或需要与你交谈,通常以安静辅助的态度陪伴在幸存者的周围能给他们以平安感,帮助他们应付不要询问灾难过程的细节不要猜测甚至提供不准确的信息;如果你无法答复幸存者的问题,应尽力去了解事实二、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一〕干预前的准备对事发情况的了解,包括道路、天气和受灾情况的了解,以及对目前政府救援方案和实施情况的了解是保证心理救援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准备工作。1、确定干预地点;2、确定干预对象及其分布和数量;3、制定危机干预实施方案;

4、编制、印刷心理危机干预评估工具和相关宣传资料;5、联络、了解所要干预社区、各家医院、住院受伤人员、死难者及家属分布和安置情况,制定具体的干预流程和路线;6、干预团队食宿安排,干预队员自用物品,常用药品的准备;7、可能的话到达之后对当地精神科医护人员进行危机干预知识培训,扩大人力资源。

〔二〕行动方案的制定3、方法评估、干预、教育、宣传相结合,提供灾难心理救援效劳;尽量进行灾难社会心理监测和预报,为救援组织者提供处理紧急群体心理事件的预警及解决方法;促进形成灾后社区心理社会干预支持网络。4、确定目标人群及数量灾难的心理受灾人群大致分为五级人群。第一、二级为高危人群,是干预工作的重点,如不进行心理干预,其中局部人员可能发生长期、严重的心理障碍。目前的重点干预目标从第一级人群开始,一般性干预宣传广泛覆盖五级人群。第一级人群:灾难的直接幸存人员、死难者家属及伤员。第二级人群:与第一级人群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和家属,可能有严重的悲哀和内疚反响,需要缓解继发的应激反响;现场救护人员〔消防、武警官兵、120救护人员、其它救护人员〕。第三级人群:从事救援或搜寻的非现场工作人员〔后援〕、帮助进行灾难后重建或康复工作的人员或志愿者。第四级人群:受灾地区以外的社区成员,向受灾者提供物资与援助,对灾难的可能负有一定责任的组织。第五级人群:在临近灾难场景时心理失控的个体,易感性高,可能表现心理病态的征象。山西沁源特大车祸

幸存学生心灵遭受巨大创伤2005年11月14日凌晨5点40分,同学们像往常一样,在学校门口的汾屯公路上跑步晨练,排在队尾的初三121班,正在路上调头时,一辆东风带挂斗的晋D13513货车,突然间像发疯一样冲向学生,在一片惊呼喊叫声中,学生纷纷倒地,当场就有18名师生死亡,21人受伤。肇事司机李孝波今年31岁,有9年驾龄,由于连续开车8小时没有休息,他已经在拉煤的路上睡着了。直到撞车发生后,李孝波听到金属的碰撞场,才猛醒过来,并急打方向,车子冲到路边继续撞断六棵碗口粗的杨树,之后再次冲到路上,又撞到四散躲避的学生,最终停下来时,车头上已经挂着伤亡同学的衣裤。伤亡的孩子中,最大的18岁,最小的只有15岁。主持人?新闻会客厅?:对于您来讲也是第一次的经历,您当时心里的感觉是怎么样的?郭建民〔交警〕:一个,我很震惊,另一个,我心里非常悲哀,看到这么多十七八岁的孩子都倒在血泊之中,我心里都流泪。主持人:现场还有一些受伤的和目击的人,他们是什么样的情绪?郭建民:当时我们封闭现场的时候有很多家属冲进了现场,我们的警察为了保护现场,不让他进来,认真和气地劝阻,他们根本不听,打我们,骂我们的警察,家属有的躺在地上嚎啕大哭,那个惨状是惨不忍睹的。5、时间表根据目标人群和干预队成员人数,排出工作日程表。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平衡模式。危机中的人会处于一种心理或情绪的失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原有的应付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采取平衡模式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重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该模式最适于早期干预,这时人们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分辨不清解决问题的方向且不能作出恰当的选择。认知模式。认知模式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危机植根于对事件和围绕事件的境遇的错误思维,而不是事件本身或与事件和境遇有关的事实。该模式的根本原那么是,通过改变思维方式,尤其是通过认识其认知中的非理性和自我否认局部,通过获得理性和强化思维中的理性和自强的成分,使人们获得对自己危机的控制。这就要通过练习和实践新的自我说服,使个体的思想变得更为积极、主动。心理转变模式。该模式认为,人是遗传和环境学习交互作用的产物,危机是由心理、社会或环境因素引起的。引导人们从心理、社会和环境三个范畴来寻找危机干预策略。干预的目的在于与求助者合作,以测定与其有关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对个人产生的种影响,帮助其选择替代其现有行为态度和使用环境资源的方法,结适宜当的内部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和环境资源,帮助其获得对生活的自主控制。专家指出,心理疗伤可采取三大措施:一是“脱离现场〞,如果经常处于事发现场,受害者会情不自禁地在脑中重演悲惨的一幕,刺激病情加重。二是“家人理解〞,很多受害者的不良情绪表现其实是种病态,即大脑功能受创,发生了病理变化。家人朋友如果看到对患者屡次劝说均不生效,千万不要埋怨受害人“不开窍〞,而要考虑其大脑功能是否已经受创。三是“积极治疗〞,患者最好在服用药物的同时配合辅助性心理治疗。四大助人要决〔一〕复原更完整的事实受害者描述的事实,通常是局部的事实,主要是痛苦的局部,不是事实的全部。在肯定他们描述的事实上,让他们看到更加完整的事实。例子:当事人:“我的亲人都死了。〞助人者:“真的全死了?〞〔不建议〕助人者:“他们确实死了,同时,你还活着。〞〔建议〕当事人:“我的左手断了。〞助人者:“没事,以后还可以装上义肢。〞〔不建议〕助人者:“我看见您的左手断了,同时,你还活着,还有右手。〞〔建议〕〔二〕允许感受当事人的感受是属于他/她自己的,对于他或她来说,都是真实的。通常负面的感受存在,确是当事人不想要的;而想要的正面感觉,却还不存在。这两局部都要被允许。逃出大难的人,一方面可能庆幸自己获救;却有可能因为旁人都死去了,自己很内疚。两方面的感觉,就算很矛盾,都要被允许。例子:当事人:“我很害怕。〞助人者:“现在已经过去了,你不应该害怕。〞〔不建议〕助人者:“您是可以害怕的,同时,您也不一定要害怕。〞〔建议〕

当事人:“我的同学都死了,我却还活着。〞〔哭〕助人者:“你应该为自己活者而快乐。〞〔不建议〕助人者:“您可以为他们哀悼,也可以哭,同时,也可以为了自己更好地活下去而感恩。〞〔建议〕〔三〕成认〔过去〕开掘〔未来的可能性〕有些人会不断诉说自己的遭遇,仿佛是现在发生。当辅导员成认他们的遭遇同时,巧妙地加上或改变一些字眼,使这些变成过去。当事人:“每当我想起灾难的时候,我就想死。〞助人者:“您千万不能这样…〞〔不建议〕助人者:“你是说您到现在这一刻为止,想起灾难那一幕,会想到死。〞〔建议〕 当事人:“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助人者:“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啊,…〞(不建议)助人者:“您是说您正在思考可以做些什么。〞(建议)有时,在回应中,可以在成认过去的同时,暗示未来的可能性:当事人:“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助人者:“你还有…〞〔不建议〕助人者:“您确实失去了很多很重要的东西。我也不知道您将来可以为自己创造多少更重要的。您可能也不需要现在就去想这些,不用这么快就让自己有个新的开始,让自己走出来,去走下一步。〞〔建议〕〔四〕连接和慈悲心创伤之后,重要的是连接生命中的不同层次,包括身体、家人、其它人。连接身体感觉:创伤的记忆是在神经系统中,表现的其中之一是身体的紧张度,身体比较僵硬,难以放松。而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其实都有自我修复能力。该练习的目的是让身体重新启动自我修复的能力,回到正常的状态。首先让当事人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体中,去觉察紧张的位置。如果位置在胃部或以上,可以让当事人轻柔地转动自己的手腕、手肘和肩膀;如果位置在腹部或以下,可以让当事人轻柔地转动自己的足踝、膝盖。同时注意保持自然呼吸。连接家人:如果家人在生,那最好的方式是让家人陪伴或陪伴家人。如果家人失踪,那主要还是要帮助他们寻找亲人。如果家人已经去世,尤其是在此次灾难中去世,要允许他们哀悼悲伤,同时,要非常小心注意他们的状态,有可能还没能接受家人去世,尤其是那些说自己感觉不到悲伤的当事人,这些可能要专业人士处理,可能还不能马上处理。对于已经接受家人去世的事实的当事人,家庭系统排列中有些治疗的话语,由他们的口中说出来,是很有帮助的,例如:孩子对父母亲说:“爸爸妈妈,您们走了,我还活着,我已经继承了你们的生命,你们的细胞就在我的身体中,你们已经给了我最大的礼物,我会活得更好,把生命传下去,让你们放心。我爱你们,请你们祝福我。〞父母亲对孩子:“孩子,你走了,我还活着。你曾经是我最重要的东西,我爱你。爸爸妈妈为了纪念你,会继续活下去,活得更好,为这个世界做些好事,你放心走吧。〞重点:一,接受事实;二、表达爱;三、活得更好去表现爱。连接其它人:关键是发挥自己的慈悲心,也就是在这些情况下,还能为身边的人,能做些什么,不关是多么小的事,就算只是为他人写一些鼓励的话,也非常有用。连接自己内心的资源:很多人,包括孩子,都无法以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不知道如何跟自己的潜意识沟通,发挥潜意识的能力和资源。其中一个非常有用的方式,是让他们绘画,通过图画表达。方法:预备至少三张画纸和颜色笔让他们用非惯用的手〔平时用右手,现在用左手〕画三张画第一张:画出自己的感受〔对该次事件〕第二张:画出自己的未来景象〔例如,十年后想变成怎样〕第三张:画出自己如何能从自己的感受走到未来景象。分享〔或不分享〕三、心理干预策略〔二〕心理晤谈危机事件应激晤谈〔CISD〕是危机干预的根本工具。严重〔危机〕事件集体减压法〔CriticalIncidentStressDebriefing,CISD),是一种系统的、通过交谈来减轻压力的方法。是一种简易的支持性团体治疗。对于灾害幸存者、灾害救援人员、急性应激障碍〔ASD〕的病人,可以按不同的人群分组进行CISD。CISD是一种心理效劳的方式,并不是正式的心理治疗,面对的大局部是正常人。严重事件即创伤性事件,是任何使人体验异常强烈情绪反响的情境,可潜在影响人的正常心理功能。创伤性事件不是指一般的心理创伤,而是指可能危及生命或者导致残疾的恶性事件。严重事件造成应激是因为事故处理者的应对能力因该事件而受损。实践说明,CISD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干预方式。CISD的目标:公开讨论内心感受;支持和抚慰;资源发动;帮助当事人在心理上(认知上和感情上)消化创伤体验。CISD的时限:经历创伤事件后24-48小时之间是理想的干预时间,6周后效果甚微。正规CISD通常由心理卫生专业人员指导,创伤事件发生后24-48小时之间实施,指导者必须对小组治疗有广泛了解,必须对急性应激障碍有广泛了解。在灾难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不进行CISD。灾难事件中涉及的所有人员都必须参加CISD。CISD的实施过程第一期:介绍期〔IntroductoryPhase〕第二期:事实期〔FactPhase〕第三期:感受期(FeelingPhase)第四期:病症期(SymptomPhase)第五期:辅导期〔TeachingPhase〕第六期:恢复期〔Re-entryPhase〕CISD的本卷须知

1、对那些处于抑郁状态的人或以消极方式看待CISD的人,可能会给其他参加者添加负面影响;2、鉴于CISD与特定的文化性建议相一致,有时某些民族文化仪式或宗教仪式可以替代CISD;3、对于急性悲伤的人,如家中亲人去世者,并不适宜参加CISD。因为时机不好,可能会干扰其认知过程,引发精神障碍;如果参与CISD,受到高度创伤者可能为同一会谈中的其它人带来更具灾难性的创伤。〔三〕Robert’s危机干预模式危机的评估:即对当事人的生物心理社会和文化状况的评估〔包括现在的或过去的健康状况、家庭背景、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网络、自杀危险评估等〕。评估工具有SCL-90等。建立帮助或干预的关系:与被帮助对象建立信任的关系。问题的识别:当事人目前的主要心理危机是什么?情感的处理:了解当事人的情感故事,情绪变坏的原因。探究替代方案:共同研究可以摆脱目前沮丧状况的各个工程的替代方案。开展一个行动方案:鼓励当事人制定一个改变自己情绪的方案,并开始实际行动起来。这时危机已经开始被解决。追踪:建立一种随访的联系。起到及时总结、鼓励、监督的作用。〔四〕压力免疫〔三阶段模式〕训练〔stree-inoculationtraining,SIT〕A、树立看待压力的新理念阶段B、认知训练阶段C、减压技能获得与预演训练阶段D、应用与追踪阶段树立看待压力的新理念阶段压力是个体对生存环境的一种感到紧张的体验,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根本成分,彻底消除压力是不现实的。我们不是压力的牺牲品,相反,我们所想的和所做的直接地影响着我们怎样体验着压力;我们如何评价生活中的事件,决定着压力是否正面或负面地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身心健康。认知训练阶段要求当事人坚持做开放式的日记,通过分析日记,医生协助当事人分析以为自己无力控制的外在环境、思想、情感和行为,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在造成压力中所起到的作用。减压技能获得与预演训练阶段应用与追踪阶段鼓励将练习的因应技能运用到生活情境中去,包括:想象和行为预演角色扮演示范作用逐步练习无条件的倾听和无条件的接纳:倾听当事人的经历,接纳所有的心理反响。引导表达心中的哀伤,包容不断的哭泣。告诉他,哭泣、悲伤、内疚等都是人在痛苦时的一种很自然的情感表现,不是软弱,这是正常反响。留意他的行为,过度活动或突然停止一切活动都可能意味着潜在的危险。鼓励多休息和进食,假设提供的关心和协助遭拒绝不要介意。如果当事人想独处静一下,应尊重他的选择,但过一会儿一定要去探视。如有心理障碍,应请专业心理医生会诊。

首先不要急于侵入和打断当事人目前的精神状态,为当事人先提供具体的帮助〔食物、水和护理等〕以实际行动与幸存者建立真诚的信任关系。以肢体语言增强当事人的平安感。鼓励他告诉你需要什么,担忧什么,帮助搜集需要的信息。提供具体的行为和资讯帮助幸存者传达他们的需求和忧虑。尽快联系上幸存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如家庭成员,朋友等。耐心共情地倾听完他的故事。不要与当事人争辩,哪怕你不同意他的观点。注意听他们想告诉你什么,想让你如何帮他。倾听时不要聚焦于他的无助感,无力感,错误,或者是机体的失能。要积极关注于他做了什么有效的行为,或者他付出的对别人的帮助。不要臆断幸存者的经历或者遭遇。不要把你自己的方法强加给灾难的幸存者;相信他自己选择的方法是最好的。不要推测或者提供可能不准确的信息,如果你不能答复幸存者的问题,尽你可能去了解事实。

MIH〔意念图像疗法〕这是一个对很多人同时进行治疗的方法,当然治疗师需要进行培训。形成我们心理问题的过程之一就是影〔图〕像反复的在意识里出现,出现多了便进入潜意识,形成心理障碍。也就是说仅出现一次就没事。或者说,如果出现一次就有效制止该画面的再出现,就不会产生心理创伤。在意念中潜意识里面是没有语言的,都是画面。

举例比方,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意念中总是光着一只脚的离去的画面,她的悲伤总是伴随着那图像---光着的小脚、血淋淋…

第一步,让妈妈进入那个心理状态,闭上眼睛。

第二步,看着孩子光着脚的那个影像,〔突出、强化画面中最刺激的局部〕,意念集中在最刺激的局部。

第三步,语言引导母亲把这个局部影像慢慢地放大,开始象照片,然后象汽车,然后象房子,然后和城市一样大,然后象地球一样大,然后无限大…

第四步,慢慢的把这个图像从宇宙中收回,象银河系那么大…象太阳系那么大…象地球那么大…象城市那么大…象房子那么大…象汽车那么大…象原图片那么大…开始变小〕象照片那么大…象硬币那么大…象米粒那么大…象针尖那么大…

第五步,问母亲,那悲哀的感觉还有吗?假设答复,“还有〞,还可以再做一次。一般一次就有非常好的效果。眼动脱敏与再处理

EyeMovementDesensitizationandReprocessing〔EMDR〕EMDR被认为是一个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非常有效果的心理治疗方法,并且EMDR是在国外治疗PTSD的方法中使用最广泛的心理治疗方法。1987年,心理学家FrancineShapiro在一个偶然的时机发现,她自己随意的眼球运动能使自己负性的、使人心烦意乱思想的强烈程度减轻。这一发现启发Shapiro创立EMDR心理疗法。之后,FrancineShapiro开始探索把EMDR的方法用在治疗越战老兵和遭受躯体、性攻击受害者中PTSD患者的研究当中。研究发现,EMDR这个新的治疗方法在减轻PTSD患者的恶梦、创伤性闪回、闯入性负性思维、和回避行为的表现程度方面显示出比较好的疗效。

一般治疗师坐在来访者右方,椅子成45度角,距离以来访者适宜为宜。要求患者双目平视,治疗者用并拢的食指和中指在患者视线内做有规律地左右、上下、斜上斜下或划圈运动(间距约60公分,频率约每秒运动动一次),要求患者始终注视着治疗者的手指,眼球跟随手指左右转动。可对治疗者与患者间的距离、手指晃动间距及频率做相应调整,以患者不感到不适为好。

系统脱敏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开展的。沃尔帕认为,人和动物的肌肉放松状态与焦虑情绪状态,是一种对抗过程,一种状态的出现必然会对另一种状态起抑制作用。采用系统脱敏疗法进行治疗应包括三个步骤:〔1〕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这是进行系统脱敏疗法的依据和主攻主向;〔2〕进行放松训练;〔3〕要求求治者在放松的情况下,按某一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进行脱敏治疗。满灌疗法满灌疗法〔floodingtherapy〕也称暴露疗法,它与系统脱敏疗法正好相反。治疗一开始就让患者进入最使他恐惧的情境中。一般采用想象的方式,鼓励病人想象最使他恐惧的场面,或者心理医生在旁边反复地、甚至不厌其烦地讲述他最感害怕的情景中的细节,或者用录像、幻灯放映最使病人恐惧的情景,以加深病人的焦虑程度,同时不允许患者采取堵耳朵、闭眼睛、哭喊等逃避措施。在反复的恐惧刺激下,使患者因焦虑紧张而出现心跳加剧、呼吸困难、面色发白、四肢发冷等植物神经系统反响,病人最担忧的可怕灾难并没有发生,焦虑反响也就相应的消退了。或者直接把患者带入他最害怕的情境,经过重新实际体验,觉得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慢慢地就不怕了。

满灌疗法不需要进行任何放松训练,而一下子呈现最强烈的恐怖、焦虑刺激〔冲击〕或一下子呈现大量的恐怖、焦虑刺激〔满灌、泛滥〕,以迅速校正病人对恐怖、焦虑刺激的错误认识,并消除由这种刺激引发的习惯性恐怖、焦虑反响。故也称为冲击疗法或泛滥疗法。满灌疗法一般采用想象或模拟的方式,也可以让病人直接进入到令其最恐怖、焦虑的现实场景,即直接与令其最恐怖、焦虑的对象接触,并尽力设法使病人坚持。一般只要坚持,恐怖、焦虑反响就会消退。满灌疗法虽然所用时间短,解决问题比较干脆,但对病人身心冲击较大,故须谨慎施用。居丧期的心理干预

丧失亲人之后,通常都会经历如下四个心理反响过程:

〔1〕休克期:可能会出现情感麻木,否认丧失亲人的事实;

〔2〕埋怨:有些人会自责,懊悔自己没有救出亲人,有些人会愤怒,对灾难造成的亲人丧失感到非常生气;

〔3〕抑郁期:有些人会出现情绪低落,不愿意见人,特别是丧失了孩子的家长特别不愿意看到与自己孩子同龄的儿童;有些人什么都不想干,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夜间噩梦,失眠等;

〔4〕恢复期:不再做噩梦,开始适应新生活。根本策略

〔1〕对于丧亲者而言,出现以上的心理反响是正常的。假设如上反响持续时间超过半年或者过于强烈,那么应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2〕应当尝试表达哀伤、自责、愤怒等情绪。哭泣、向他人倾诉、写日记等方式都有利于情感的表达。

〔3〕可以寻求家人和朋友的帮助和支持,向他们表达自己的需要,让大家一同分担悲哀。突发事件后,如何帮助儿童首先,需要留意孩子的如下反响:〔1〕情绪反响:感到恐惧、害怕,有的会哭泣,有紧张、担忧、迷茫、无助的表情;有的逃生出来的孩子会因为同学老师的伤亡产生自责;警觉性增高,如难以入睡、浅睡多梦易惊醒;头痛、头晕、腹痛、腹泻、哮喘、荨麻疹等,这可能是紧张焦虑的情绪对身体造成的伤害。〔2〕行为反响:发脾气、攻击行为;过于害怕离开父母或亲人,怕独处;有些长大的孩子好似又变小了,出现遗尿、吮手指、要求喂饭和帮助穿衣等幼稚行为;有些儿童会情绪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容易与其他人发生矛盾等。其次,需要更为关注以下可能在灾难中更容易受到心理伤害的儿童:在灾难中身体受伤的儿童;以往遭受过灾难或创伤事件的儿童;女童;患躯体疾病、残疾的儿童,包括智力障碍儿童;或者以前曾经有过情绪、行为问题的儿童;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儿童。

第三,在保证儿童身体和环境平安、预防潜在的危险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优先保证儿童身体平安,对于受伤儿童立即给予医疗救护;〔2〕优先给儿童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平安食品以及夜间保暖;〔3〕尽量把儿童安置在远离灾难现场和嘈杂混乱的场所,防止孩子走失或因环境拥挤不能入睡;〔4〕要指导孩子观看新闻报道,因为低年龄儿童可能会对电视画面中重现的镜头感到害怕和恐惧。鼓励孩子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受难人群的关爱,不鼓励孩子做力所不及的事情。

第四,在心理保护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表达:鼓励并倾听儿童说话,允许他们哭泣,尽量不唠叨孩子,告诉孩子担忧甚至害怕都是正常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孩子玩游戏,不要强求儿童表现勇敢或镇静;〔2〕多做解释:不要批评儿童那些出现幼稚行为的孩子,这些暂时出现的“长大又变小了的行为〞,是儿童对突发灾难对常见的心理反响。对孩子不理解不明白的事情要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解释。同时要给予希望,向儿童承诺,灾难会过去,政府会安排大人来帮助我们;〔3〕成年人应尽量不要在儿童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过度恐惧、焦虑等情绪和行为,及时处理自己的压力和调整情绪。成年人稳定的情绪、坚强的信心、积极的生活态度会使儿童产生平安感。〔4〕如果儿童因为受灾引起的心理问题持续存在,应该及时到医院精神科或心理门诊就诊。举例:抑郁的干预1、问题的界定抑郁、悲伤、或易激惹或情感狭窄自杀的意念,反复回想过去的丧失事件睡眠模式的改变〔失眠或过度睡眠〕难以集中注意力无助感、无望感强烈与人交往减少食欲减退,不再规律的洗澡、刷牙。2、长期目标恢复以前的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自杀观念或自杀冲动消失对新的人际关系和活动产生兴趣对生活的看法更加现实而乐观提高和形成新的策略以有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3、短期目标与干预措施进行广泛的生物-心理-社会评估描述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贝克抑郁量表〕参与精神科的评估服用处方抗抑郁药确定当前导致抑郁情绪的应激源表达治疗:讲述自杀的想法,将问题外化签订协议:不自杀,并同意在有自杀冲动时联络心理咨询师的热线。如不能达成协议,那么将当事人暂时转诊到精神科住院,直到真正达成协议不再自伤。画出一张人际生态图,询问是当事人可以信赖的,确定在任何危机期间可以提供情感支持的资源。询问当时的宗教、精神信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