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慨述及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_第1页
管理会计慨述及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_第2页
管理会计慨述及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_第3页
管理会计慨述及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_第4页
管理会计慨述及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管理会计概述1.管理会计(Managementaccounting):是为企业进行指挥和控制其运营活动的管理人员提供信息的会计。财务会计(Financialaccounting):是为企业外部的股东、债权人和其他有利益关系的人员提供信息的会计。具体区别看PPT!!管理会计的特点: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方法灵活多样;面向未来;不受会计准则的约束;指标设计考虑对人的行为影响3.企业管理职能:决策、计划、指挥和激励、控制4.管理会计的职能:为战略决策提供客观可靠的信息(决策);制定计划、编制预算(计划);执行经营计划、实施控制(指挥);进行绩效评价、实施激励机制(激励);成本确定和成本计算(控制)5.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相关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及时性6.管理会计师的行为守则:胜任、保密、诚信、可观。成本会计的基本方法1.成本的分类:a.按编制财务报告目的划分:制造成本(也称生产成本。直人、直材、制造费用【间接人工、间接材料和其他制造费用】)和非制造成本(也称为期间费用,通常包括销售费用、行政管理费用、利息费用等)。b.成本性态:变动和固定。c.按成本对象的可追溯性:直接成本(如直材、直人)和间接成本(如制造费用)。d.按决策目的:增量成本和机会成本等。2.存货流转等式:期初+本期增加=销售量+期末3.成本会计系统的目标: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预算;制定产品价格;确定产品盈利能力;计算成本差异,进行成本控制;进行业绩评价。4.分批成本计算法(又订单成本计算法):按照产品批别归集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a.适用于:建筑、印刷、家具、服装、专用设备、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需要定制的生产行业以及服务业b.特点:以产品生产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批别不一定与订单相同);以分批成本单作为在产品明细账;产品成本计算期同生产周期一致。c.非制造成本(期间费用;如广告费用、销售费用、销售人员薪金等)不分配到每个工作单,而是在发生时记入相关费用账户,期末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表。5.分步成本计算法:按照产品的加工步骤或生产部门归集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a.适用于:化工、石油、纺织、造纸、冶金、食品加工、玻璃、水泥等行业。b.特点:长期大量持续生产单一产品;按生产步骤(生产部门)归集成本;部门成本计算单是主要的凭证;按生产步骤(生产部门)计算单位成本。c.直接材料的处理:如果是开始一次性投入,则直材的成本按全部产品的实物数量计算;如果是分次投入,则需按产品的约当完工产量计算。加工成本项目(直人和制造费用)则直接按产品的约当完工产量计算。d.期初在产品对成本计算的影响:加权平均法;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投入)/本期约当完工产量先进先出法;产品单位成本=本期投入/本期完成的约当产量(即本期约当完工产量-期初在产品约当产量)~~~~~~~~~~~~~补充:区分本期约当完成产量和本期完成的约当产量:本期约当完成产量包括期初在产品约当产量在内;本期完成的约当产量不包括。~~~~~~~~~~~~补充结束6.预定制造费用分配率POHR:POHR=预计制造费用总额/预计分配基础总数量(成本动因)。分配的制造费用=POHR(这是预定的量)×分配基础实际数量7.制造费用的多分与少分:分配的>实际发生的=====多分了。直接减少销售成本(Pearco的方法)或者减少制造成本。分配的<实际发生的====少分了。直接增加销售成本(Pearco的方法)或者增加制造成本。8.约当完工产量的计算:本期约当完工产量=本期完工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记得与本期完成的约当产量区分~~~~~~~~~~~~~~~~~~~~~~~~~~~~~~~~~~~~~~~~~~~~~~~~~~~~~~~~~~~~~~~~~~~~~~~~~~~~~~~9.后续加工部门产品成本计算:后续加工部门通常是对前道加工步骤完工的半成品进行加工,则前道加工步骤转入的完工半成品成本就成为后续加工部门的产品成本项目之一~~~~~~~~~~~~~~~~~~~~~~~~~~~~~~~~~~~~~~~~~~~~~~~~~~~~~~~~~~~~~~~~~~~~~~~~~~~~~~~10.联产品:联合成本的分配标准:联产品实物量;分离点销售价值;分离点可实现净值。区分分离点销售价值和分离点可实现净值:分离点销售价值是分离之后不再加工直接出售的价值;而分离点可实现净值=最终售价-分离后继续加工成本。解题有表格,看PPT。第三章间接成本分配和作业成本法及作业管理1.间接费用的分配(成本库—-服务部门非制造成本分配—-生产部门制造费用分配):

初次分配:分配率=待分配间接费用/分配基础合计或者比例=某部门分配基础/分配基础合计某部门分配的间接费用=该部门分配基础×分配率或者=待分配间接费用×比例服务部门成本的分配:如果服务部门产生收入,则冲抵成本后将净成本分配。直接分配法:服务部门--生产部门(分配后服务部门成本=0)如果要求按成本性态分的话,则区分变动(预算分配率:按使用部门接受的服务量)和固定成本(预算能力百分比:按使用部门正常需求量比例)。顺序分配法:某一服务部门的成本一旦分配出去后,其他服务部门的成本就不再分回给它。(关键:将服务部门按照提供服务量大小或发生的成本金额多少排序)注意:本方法中排在第二位及以后的服务部门的成本一直在变化,要加上前面的服务部门分配给它的成本。~~~~~~~~~~~~~~~~~~~~~~~~~~~~~~~~~~~~~~~~~~~~~~~~~~~~~~~~~~~~~~~~~~~~~~~~~~~~~~~3.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ABC:是一种专门用于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所需成本信息的方法。思维过程:作业对象(产品、服务…)--作业活动--消耗--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实施步骤:确定各成本库--确定动因--归集同质成本--各作业成本分配率--分配到产品成本费用初次分配依据——成本中心成本初次归集与分配——间接费用+各部门直接费用成本分级:数量相关/批次相关/品种相关/顾客相关/生产设施相关(不分配)作业管理:作业消除/作业选择/作业量减少/作业共享为何作业成本法更适合定价:因为作业成本法要更详细分析每项作业活动,并为每项成本找到正确的成本动因,然后按动因分配制造费用。更加准确。第四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1.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分为酌量性和约束性;变动分为设计变动成本(由工艺决定)和酌量性(受管理层影响)。2.混合成本(mixedcost)(或总成本)是指同时拥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成份的成本。常见:阶梯成本、半变动成本【函数表达式y=a(固定)+b(单位变动)*x(业务量水平)】3.混合成本的计算:工程分析法、账户分析法和合同确认法属于定性分析;历史成本分析法(高低点法,散布图法、最小平方法)属于定量分析。~~~~~~~~~~~~~~~~~~~~~~~~~~~~~~~~~~~~~~~~~~~~~~~~~~~~~~~~~~~~~~~~~~~~~~~~~~~~~~~4.贡献式损益表:(主要用于内部管理)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又称直接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产品成本=直材+直人+变动制造+固定制造变动成本法(不适合长期决策):产品成本=直材+直人+变动制造【固定制造费用列为期间费用】完全成本法: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销售毛利-营业费用(非制造成本)=营业利润其中: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期末存货;营业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变动成本法: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固定成本=营业利润其中: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在贡献式损益表上,变动费用(包括变动管理,变动销售)均列在边际贡献之上.利润差额=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成本-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期末存货-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期初存货~~~~~~补充:变动成本法的优点(了解):决策更有效;符合本量利分析要求;符合标准成本法和弹性预算编制要求;更容易估计产品、顾客、分部的收益率;利润不受存货变动的影响,与销售变动同方向;强调固定成本总额对利润的影响。~~~~~~补充结束第五章本量利分析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1.盈亏平衡点分析(盈亏平衡点处,利润为0):基本等式法: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或者利润=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固定成本边际贡献法: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或者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2.多品种盈亏平衡点分析: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加权平均法:(销售额为权重,对应边际报酬率)联合成本法(联合单位是指按销售实物量比例构成的一组产品;先求盈亏平衡点联合单位销售量,再求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及各种产品的盈亏平衡点)联合单位法: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盈亏平衡点联合单位销售量*联合单位售价某产品盈亏平衡点销售量=盈亏平衡点联合单位销售量*该产品销量比3.安全边际(marginofsafety,MS)是指企业预算(或实际)销售量(额)超过盈亏平衡点的差额。安全边际=预算(实际)销售量(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量(额)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预算(实际)销售量(额)*100%(<10%危险,10-20不安全,20-30较安全,30-40安全,>40很安全)4.保利分析:在假定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已知的情况下,为确定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而应达到的销售量或销售额的分析方法。目标利润=预计资产平均占用额×投资报酬率(ROI)等式法:利润=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Q–固定成本或者利润=边际贡献率×销售额X–固定成本边际贡献法: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边际贡献率实现目标净利润的公式(考虑税):目标净利润=目标利润×(1-所得税率)5.本量利与相关因素变动分析:提高产品售价,可以增加单位边际贡献,降低盈亏平衡点,一定销售量下的利润将增加;降低单位变动成本,可以增加单位边际贡献,降低盈亏平衡点,一定销售量下的利润将增加;降低固定成本,可以降低盈亏平衡点,一定销售量下的利润将增加;能够支持涨价措施的最低销售量是必须保持企业现有利润水平的销售量。6.经营杠杆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经营杠杆系数)DOL=边际贡献/营业利润=利润变动百分比/销售变动百分比作用: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风险:DOL越大,销售量很小的变化会带来营业利润的很大变化,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营风险。预测销售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利润变动百分比=销售变动百分比×DOL预测为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变动:销售变动百分比=利润变动百分比/DOL降低方法:降低固定成本或者增加销售量成本无差别点(前提:方案没有收入,只有成本):A1+B1*x=A2+B2*x(两方案相关总成本相等)第六章经营决策分析1.决策(这一部分看一下PPT,考填空)决策的特征:面向未来,有明确的目标,考虑人的因素2.常见的相关成本:增量成本(差量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重置成本(也称现行成本),可避免成本(一般指变动成本),专属成本(也称“直接归属固定成本”),可分成本。3.无关成本:沉没成本(也称历史成本),不可避免成本,共同成本(指由多个方案共同负担的固定成本),联合成本。4.相关收入(由某特定决策方案直接引起、对决策有重大影响、需考虑)与无关收入(无论如何都发生)。~~~~~~~~~~~~~~~~~~~~~~~~~~~~~~~~~~~~~~~~~~~~~~~~~~~~~~~~~~~~~~~~~~~~~~~~~~~~~~~5.经营决策分析方法:差量分析法,边际贡献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必须注意题目要求使用哪种方法!!!)差量分析法:在进行两个互斥方案(在>=2个的备选方案中选出唯一的一个方案)的决策时,以差量损益指标作为取舍标准。差量损益=差量收入-差量成本;若差量损益>0,则甲优于乙。边际贡献分析法:以边际贡献(或相关损益)为评价标准。(涉及一个或较多方案是使用)方案的相关损益=相关收入-相关成本=边际贡献-专属成本(或机会成本)a.对于单一方案,相关损益>0就可接受;b.P甲>P乙,则选择甲方案;c.若方案只涉及成本,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本量利分析法:主要是利用成本模型比较两个方案的相关成本,并计算成本无差别点的业务量。(用于自制或外购的决策、租用设备的决策)6.常见的经营决策分析:【忽略与决策无关的成本(共同成本,沉没成本等)】有点繁杂,看PPT!!特殊订单【只有增量成本和增量收入才相关】停止经营决策(有边际贡献就不应停产;注意可避免固定成本)自制或外购决策(自制或外购有时不由成本决定,关键:是否有剩余生产能力)继续加工(进一步加工收入>可分成本)有限资源——单位资源边际贡献or边际贡献总额单位资源边际贡献=单位产品边际贡献/单位产品资源消耗标准7.风险决策:必须看PPT,有例题,一看就明白。大中取小、小中取大、大中取大、乐观系数第七章定价与价格决策分析1.定价目标:以获得最大利润为定价目标(扩大当前利润;合理利润;一定的预期利润率);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定价目标;以适应或避免竞争为定价目标。2.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产品价值;市场供求关系;价格政策(比如限制掠夺性定价);产品寿命周期(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整个区间);市场竞争类型……~~~~~~~~~~~~~~~~~~~~~~~~~~~~~~~~~~~~~~~~~~~~~~~~~~~~~~~~~~~~~~~~~~~~~~~~~~~~~~~市场导向定价原理:产品的最优销售价格,既不是水平最高的价格,又不应为水平最低的价格,而是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时的价格。计算方法:边际利润=边际收入-边际成本(MR-MC)当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即边际利润等于零时,企业的总利润最大,这时的销售价格就是产品的最优价格。4.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价决策5.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价决策:公式法:MR=MC列表法:看PPT6.成本加成定价法:(成本导向定价)目标利润=平均投资总额×目标投资报酬率(ROI)加成率的确定:总成本:(制造成本+非制造成本)生产成本(即制造成本):变动总成本:(直材+直人+变动制造成本+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变动生产成本:(直材+直人+变动制造成本)7.最低定价法:有例题,PPT定价原则:如果进一步生产盈利性更强的其他产品而不会导致利润下降,这时的价格就是该产品的最低价格(底线)。在最低价格之上的任何增量金额都将会给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最低价格由两部分构成:生产该产品所发生的增量成本;生产该产品所耗用资源的机会成本。8.差别对待定价:是指企业对同一种产品或劳务根据消费者不同的需求而制定不同的价格。这种价格差异主要反映需求的不同,不反映成本费用上的差异。分类:消费对象差别、产品型号、时间差异、位置差异撇油性定价:短期渗透性定价:长期第十一章生产经营的全面预算流程图:计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顺序!!!!重要计算公式:销售预算=预计售价*预计销售量生产预算=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存货-预计期初存货直接材料预算:预计材料消耗=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材料耗用量预计材料采购=预计消耗量+预计期末存货-预计期初存货预计直接材料成本=预计材料消耗量*预计采购价格预计材料采购成本=预计采购量*预计采购价格预计直接人工成本=预计产量*单位产品人工小时*小时工资率预计变动制造费用=预计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预计分配基础总量营业费用预算=包括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预算。一般要分变动研发费用和固定研发费用期末存货成本=期末产成品存货量*单位成本产品销售成本=预计销售量*单位成本4.预计损益表:综合反映预算期内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营业费用和利润的计划第十二章弹性预算1.弹性预算的编制:公式法:弹性成本预算=固定成本预算总额+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标准*实际业务量列表法:2.总预算差异的分解:弹性预算差异:指实际结果与按照实际销售量编制的弹性预算之间的差异。弹性预算差异反映实际业务量水平下的经营效率,即为获得特定产出而使用投入的情况是否有效率。弹性预算差异包括收入差异和成本差异两方面。销售差异:销售差异完全是由不同业务量水平引起的,而不是成本控制引起的。销售差异反映完成预算销售目标的效果。在生产多品种的企业,销售差异由销售数量差异和销售组合差异构成。第十三章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计算单位成本的标准成本(怎么列表)2.固定成本的三差异分析:支出差异,数量差异(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和效率差异)第十四章责任会计与绩效评价投资中心的几个计算公式:投资报酬率returnoninvestment,ROIROI=销售收益/平均营业资产(就是投资总额)销售利润率=销售收益(利润)/销售收入资金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营业资产(就是投资总额)ROI=销售利润率*资金周转率提高投资报酬率的三条途径:降低成本/资产,增加销售剩余收益residualincome,RIRI=营业利润-营业资产(投资总额)*预期最低资产回报率转出方的单位变动成本<=协商价格<=市场价格第一章管理系统与信息技术应用填空题1.(企业)是构成经济社会的基础细胞,企业的使命就是向社会提供经济价值来赢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P362.信息时代的企业,对(信息)和(知识)的重视程度和实际投入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P363.在英特网等相关技术的支持下,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买卖交易和支付过程可以通过(电子化)和(数字化)方式实现,这种商务运营方式被称为电子商务。P374.对企业而言,(信息)是推动企业中所有活动的能动性因素。P385.那些对人们所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有用的、可影响和控制生产、服务或经营活动的信息统称为(管理信息)。P416.现代企业信息处理的基本要求是,要获得(可用性好)的信息,并将其用于企业的流程管理和绩效改善中。P45选择题电子商务的主要类型:企业对企业(B2B)例:阿里巴巴企业对消费者(B2C)例:卓越亚马逊、京东商城消费者对消费者(C2C)例:淘宝网、易趣网消费者对企业(C2B)例:Priceline和一些团购网政府对公民(G2C)例:电子政务社交电子网络(SNS–EC)例:Facebookp372.动态信息包括:员工工龄和年龄、员工的工作量、产品的生产量、材料的进货数等。P383.战略信息的使用者为企业高层管理者:来源广、使用寿命长、加工方法较为灵活、但对信息的精确程度要求不是很高。P394.业务信息的使用者为基层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源较为单一、但数量变化大、信息使用寿命较短、加工方法相对固定,信息的精确程度较高。P395.战术信息主要由中层管理者所使用,信心的使用寿命和精确性等性质介于前两者之间。P396.从管理决策问题的性质来看,在战略管理层上的决策大多属于(非结构化)。基层和中层管理者多面对(结构化问题),中高层管理者多面对(半结构化问题)。名词解释摩尔定律p36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戈登·摩尔在1965年曾经预言,单块微处理芯片上所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大约每年增加一倍;1975年他又将其修正为每两年年增加一倍。该预言被称为“摩尔定律”。2.电子商务p37在英特网等相关技术的支持下,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买卖交易和支付过程可以通过电子化和数字化方式实现,这种商务运营方式被称为电子商务。、3.移动商务p37移动商务指利用智能手机、PDA、掌上电脑等无线终端设备,借助移动通信平台开展的电子商务业务。4.信息的定义p40信息是对事物的状态、特征、运动及变化的描述。5.数据的定义p40数据是对事物状态和特征的表述符号,是信息的载体。6.DSSp46DSS以数据库、决策模型库和方法库为基础,将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和决策者的分析能力有机结合,利用人机对话方式,提供决策者所需要的信息和运算结果。它不会替代决策者做决定,而是对其决策缝隙过程提供支持。P467.移动商务p48所谓移动商务,就是借助无线通讯设备开展的电子商务活动。例:手机银行服务、手机购物、掌上商城等8.物联网p48物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泛在网路,联网的对象从专门的计算机设备拓展到了所有的常规物品。借助这种技术,所有的物品能够在因特网中被“认出来”,其运动、状态、位置等信息也可以自动进入计算机系统。它推动了企业计算技术应用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进入了更加精细和动态化的管理阶段。P49简答题1.从实践看,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可以明显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并帮助企业实现管理目标,主要表现为?P38(1)提高企业的生产率(2)减少浪费、降低成本(3)改善和提高决策质量(4)改善客户关系例:CRM系统即客户呼叫中心(5)开发新的战略性应用(6)构建更为有效的商业模式2.业务流程调整的内容p38(1)需要扩充原有的信息中心,集中管理通信安全问题(2)需要使操作环节自动化或者精简某些环节,使流程更短更快(3)需要汇聚分散在各处的零散资源,减少资源浪费(4)需要调整作业顺序,将可以并行的活动连接起来(5)需要对质量过程精确监控等等3.数据和信息概念的区别与联系p40(1)数据是物理的,而信息是释义的;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是数据含义的体现。(2)数据反映了事物的表象,往往是零散的,是对原始事实和状态的直接记录;而信息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往往是相聚关联的,,是数据加工后形成的认识和概念。(3)信息比较稳定,不随载体的性质而随意改变;而数据的形式往往变化多端,很容易受载体性质的影响。(4)数据是信息的重要来源,可以用人工或自动化装置,对数据进行通信、翻译和处理;信息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对数据所承载的事实进行组织后的结果(5)从数据到信息经过一个转换过程,即数据处理过程;数据的选择、组织和系统化等处理过程往往要在知识的辅助下完成。4.管理信息的基本性质p41(1)正确性信息内容正确无误,准确反映客观事实,不形成误解(2)完整性没有遗漏重要的事实(3)及时性信息符合时效性要求,内容不过时(4)可靠性信息来源可靠,信息采集等过程没有被曲解,信息内容可以被信赖(5)相关性信息与用户或决策者所关注的问题有联系,不是形成无用的干扰(6)层次性信息来源层次清楚,可以被不同管理层次的用户使用(7)简单性信息的内容可以被识别,不应过于复杂,应有助于决策者正确理解和判断(8)经济性生成信息的成本不应高于信息的价值(9)安全性能有效防止未授权用户接触和使用信息(10)可处理性信息可以经过加工提炼,使其价值提升,可支持相应的管理决策过程(11)可访问性(12)可检验性5.管理信息的特点p42(1)数据来源的广泛性(2)信息资源的共享性(3)信息形式的多样性(4)信息发生、处理、使用在时空上的不一致性(5)信息价值的不确定性(6)信息生命周期的主观性6.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CBIS)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44(1)支持数据的自动化采集(2)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海量数据的存储、查询和运算,并迅速输出结果(3)使半自动化的业务流程和手工处理的任务自动化(4)借助通信技术的支持,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海量数据安全、快速传递,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5)以多种方式和途径生动表现信息内容,并超过人们的想象力。7.企业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应对那三个方面的经营压力?P44(1)来自经济全球化、强大的竞争对手、强势客户及企业实时运作的市场压力(2)来自技术创新、知识管理、信息爆炸等新技术的压力(3)来自企业的社会责任、政府管制、法律和伦理约束的社会压力8.信息的可用性包括哪几个方面?P45(1)及时性对信息要及时收集记录并及时处理;信息的传递和提供等要满足管理和决策时效性要求。信息的延误可能造成机会流失或业务中断,给企业带来损失。(2)准确性要准确完整地反映实际情况。(3)适用性不同层次、不同管理部门的用户在信息范围、信息内容、采集频率、报告需求等的需求上都有差异(4)经济性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适用性都以经济性为基础。9.计算机应用普及对用户的要求p49(1)安全实用信息系统:安全实用信息系统是用户首先要具备的意识。①无所不在的信息系统提高了工作与生活的便利性,同时工作与生活的质量也与信息系统的质量联系在了一起②信息系统是“人机”系统,“机”的智能化程度再高,“人”的作用也不可替代。使用者的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始终是系统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③随着信息系统公用化程度的提升,系统用户的类型越发多样化和大众化,系统安全使用的要求更应该受到重视对用户而言:首先要了解信息系统的作用,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能够顺利地使用信息系统完成所需的服务,减少人为的差错;第二,要积极保护信息系统的使用环境,防止各种危害行为;第三,要能识别信息系统的输出和结果(如订单确认、操作提示和系统警告等),正确地接收和使用信息(2)有效使用系统资源:①不断积累可用的资源②用户要转变系统使用策略,加强对资源的选择和组织,便于其发挥效力③对自主创新性资源和有潜力的知识资源,要进行前瞻性分析,可能要进行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资源流失(3)不断改善系统的应用水平,用户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①信息系统要融入到企业运营管理之中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这是一个与用户需求逐步贴合、逐步改善的过程②信息系统的建设不是单纯的技术开发项目,用户支持与参与是项目成功的基础,有些项目甚至是由用户主导或发起的③系统开发中的人机交互设计、运营流程改善、资源服务、信息提供方式等,都需要在用户参与下完成④高质量的信息系统都是信息技术专家和用户相互学习、沟通和配合的结果第二章应用信息系统填空题系统是由彼此关联且与环境相关联的元素组成的(集合)。P52信息系统以支持或反映管理活动的内容为目标,完成特定的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传递)活动,具有将输入信息转变成输出信息的功能。P54企业中支持操作层、管理层和战略层运作的信息系统,被分别称为(业务处理系统TP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P56企业的信息系统往往是(从下至上)逐步建立和完善的。P56企业不断地用信息技术装备自己,用信息系统覆盖手工运作的过程被称作企业的(“信息化”)。P56根据信息系统与企业组织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将信息系统分为(部门级)信息系统、(企业级)信息系统和(组织间)信息系统。企业的计算机系统应用会从组织内部向组织外部逐步扩展,应用覆盖领域逐步延伸的过程被称作企业的(“网络化”)。P57选择题组织间信息系统也被称为(跨组织信息系统)。例:B2B交互系统、远程电子支付、集成信息发布、共享数据库、公司运作等。P57TPS需要多个层面的应用支持。一是(输入界面层),用来与用户交互,方便数据编辑、检验等,可有效捕获基本业务数据。二是(业务处理层),要合理安排业务流程。三是数据存储层,涉及用户操作权限、数据规范性和传递安全性方面的设计。P59MIS(管理信息系统)最核心的功能是高质量地生成职能部门所需的(信息报表)。MIS的报表内容一般有周期性报表(如销售日报表、财务报表)、例外报表(如异常报表、临时项目报表)、需求报表(对用户查询的响应,即时性信息提供等)和推式报表(如关键指标报表、内部网统一的传递报告)。P63供应链管理(SCM)系统是一种(组织间信息系统)(IOS),可跨越组织边界传递信息。SCM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企业管理和供应商的关系),使规划、货源组织、生产过程、产品流通和服务最优化。P71名词解释1.什么是信息系统?P53信息系统(IS)是指以信息处理服务为主要活动的、人机交互性计算机应用系统,也被称作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CBIS)。2.虚拟企业p58虚拟企业是由独立分布的机构、公司或个人组成的、临时或永久的集合体。组织成员之间借助信息及通信技术提供互补的能力,共享资源以完成该“企业”的经营过程。3.业务处理系统p58业务处理系统“TPS”又被称为事务处理系统,它的主要服务对象位于企业的操作和执行界面。TPS主要处理企业的日常事务,实现基本业务处理环节的自动化和规范化。4.管理信息系统(MIS)的核心作用p62“四个适宜”:将适宜的信息、在适宜的时间、用适宜的形式、提供给适宜的决策者。5.决策支持系统(DSS)p65即为组织中高层管理者服务的、以数据分析为特点的、具有高度灵活性的信息系统。DSS是为管理者的决策过程提供交互式信息支持的计算机信息系统。DSS利用分析模型、专门的数据库、决策者自己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以及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交互式建模过程,来支持(半结构化)的企业管理决策过程。6.主管信息系统p68主管信息系统(EIS)是为组织的最高层管理者(高级经理或董事会成员)定制的决策支持系统。7.流程信息系统p70流程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整合组织内部流程的ERP系统,整合上流流程的SCM系统和整合下游流程的CRM系统。ERP是企业的信息系统,SCM是组织间的信息系统,CRM是企业中跨部门整合的信息系统。简答题1.信息系统的分类p55比较常见的是根据组织关系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类。企业组织从横向看包括战略规划层、管理控制层、运行操作层等,纵向看常分为不同的职能部门。企业中的信息系统也可相应地横向划分为战略层系统、管理层系统和操作层系统,管理层向上还可纵向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信息系统。2.业务处理系统(TPS)的主要作用p59(1)可根据所处理事务的要求和特点,提供高度自动化的处理流程;(2)高效率地完成结构化数据的捕获、生成、存储和传递过程;(3)有效的数据编辑能力,可保证业务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和实效性(4)可迅速有效地处理大量业务数据的输入输出,支持大量用户同时操作和查询(5)具备系统可靠性和安全防护能力,保证业务处理流程和相关数据的安全性3.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p64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应用和管理的集成,出现了跨越多个职能部门的企业级应用系统。这种状况最早出现在制造业,目前已经历了三代。(1)第一代是物资需求计划(MRP)系统,它从整个流程合理性出发,对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BOM)、库存需求和未完订单等多个领域的数据作出比照,计算得出物料需求数据,并用来修改物料订单,改进企业的订货策略(2)第二代是20世纪80年代的制造资源规划(MRPⅡ)系统,它将统一管理的对象从物料扩展到人力、设备、时间、资金等更多要素,用软件集成生产、销售、采购、财务会计、成本管理等功能,实现了生产资源的全面性管理,用来支持企业按需生产的运营模式(3)第三代是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它在MRPⅡ的基础上又集成了市场、财务和成本控制功能,再次提高了企业内部运作、流通和财务流程的效率,改善了企业内各个部门管理工作的协调性。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是外部集成。如下图所示,MIS逐渐向与客户、供应商、业务伙伴、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协作的集成应用体系发展。论述题1.DSS和MIS的主要区别p65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提供的决策支持提供关于组织绩效的信息提供信息和决策支持技术来分析特定的问题和机会信息形式和频度周期性报表、例外事务报表、按需提供的推式报表交互式查询和应答信息格式预先制定的固定格式特定的、灵活的和自适应的格式信息处理方法为提取和操纵企业数据提供信息为企业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提供信息供应商供应商供应链管理(资源、采购)企业资源规划(内部业务流程)客户关系管理(营销、销售、服务)客户员工(协作、知识支持)知识管理业务伙伴关系(销售、分销)业务伙伴第三章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平台填空题1.(信息)与(物质)、(资源)一起构成了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三大资源。P752.(信息处理)的主体是各行业的人,客体是以各种数据为载体的而存在的信息,而为进行信息处理提供技术支持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称之为(信息处理平台)。P753.信号安琪变量的取值是否连续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据信号)。P884.传输媒体指的是数据传输系统中发送器和接送器之间的物理信道,可分为(导向)和(非导向)两类。P905.在因特网中,实现不同类型网络之间数据通信的设备是(路由器)。6.使用电路交换方式可以在数据交换技术中实现(专线连接)。选择题1.网络协议包括(语法)、(语义)和(定时)三个关键要素。P962.IP地址表示为一个(32位的无符号二进制数),通常用以圆点连接的四个十进制数表示。P993.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P1014.数据库系统(DBS)一般由数据库、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最终用户、应用程序设计员)五个部分组成。P106名词解释1.网络协议p96人们把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信息的格式以及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一系列规则称为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设计、开发、运行的基础。2.局域网p97局域网(LAN)市值范围在几百米到十几千米内办公室群或校内的计算机相互连接所构成的计算机网络。3.城域网p97城域网(MAN)基于一种大型的LAN,通常使用与LAN相似的技术。一般只包含1~2根电缆,以总线形式存在,没有交换设备,因而其设计比较简单,其标准已由IEEE802..协议规定,工作范围一般是160千米,数据传输速率为44.736Mbps。4.广域网p98广域网(WAN)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围,如一个或几个国家。与局域网的共享方式不同,广域网采用交换技术,通过若干相互连接的交换节点(称之为通信子网),将分布在各地的主机或局域网连接起来。5.IP路由p100IP路由是IP协议规定的另一项重要功能,IP路由是指在不同网络间的数据收发选择路径连接。6.物联网p101物联网是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并按照一定的协议,将各种物品与物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进行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形式。7.云计算p103云计算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它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和网络计算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的产物。8.数据库系统p106数据库系统(DBS)是指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量共享数据的综合系统。它一般由数据库、计算机软硬件、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人员和用户(最终用户、应用程序设计员)五个部分构成。9.数据库p106数据库(DB)可以定义为: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将特定组织各项应用相关的全部数据组织在一起并存储在外部存储器上所形成的、能为多个用户所共享的、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一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10.数据库管理员p107对于较大规模的数据库系统来说,必须有专人负责建立、维护和管理,承担这项工作的人员叫做数据库管理员(DBA)。11.DBMSp108DBMS是操作系统支持下的帮助用户建立、使用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负责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简答题1.集中式平台的优缺点p79优点:终端可以使用功能简单而便宜的微机和其他终端设备,网络的规模越大,整体费用就越低。缺点:(1)由于所有终端的运算和处理都在中央系统完成,必须通过网络进行结果的读取,而网络速度的瓶颈会制约信息处理的速度(2)每个终端用户的信息处理需求是不一样的,要使中央系统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就要配置各种应用程序和资源,这就会造成系统效率不高。2.分布式平台的优缺点p79优点:(1)系统设计灵活,用户使用方便,很多个性化的需求可以在用户机上满足,不必占用服务器的资源(2)每台计算机都可以拥有和保持本地所需要的数据和文件,从而减少了数据传输的成本和危险(3)在分布是数据库中,数据存储于许多存储单元中,但任何用户都可以进行访问,可以使局部发生的故障不致影响到全部缺点:(1)对病毒比较敏感,任何用户都可能引入被病毒感染的文件,并将病毒扩散到整个网络(2)有可能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需要设计专门的数据存储方案来解决(3)分布式平台对于用户端的维护和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构成的计算机,必须具有哪些功能?P81(1)把需要的程序和数据送至计算机中(2)必须具有长期记忆程序、数据、中间结果及最终运算结果的能力(3)能够完成各种算数、逻辑运算和数据传送等数据加工处理的能力(4)能够根据需要控制程序走向,并能根据指令控制机器的各部件协调运作(5)能够按照要求将处理结果输出给用户4.计算机必须具备的五大基本组成部件p81(1)输入数据和程序的输入设备(2)记忆程序和数据的存储设备(3)完成数据加工处理的运算器(4)控制程序执行的控制器(5)输出处理结果的输出设备5.并行通信的优缺点p87优点:传输速度快缺点:消耗材料多,造价高,不适用于长距离传输6.串行通信的优缺点p87优点:节省设备线路开销缺点:速度相对并行通信慢,一般应用于长距离数据传输7.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p95(1)信息传递(2)资源共享(3)增加可靠性(4)提高系统处理能力第四章数据库系统第五章信息系统中的建设规划填空题1.信息系统规划的流程需要完成四个基本阶段:(战略规划)、(需求分析)、(资源分配)、(项目规划)p175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自上而下)的进行系统规划和自下而上的付诸实施。名词解释1.外包p188企业只需有基本的软硬件和网络通信平台,就可以用租赁方式得到应用系统,或者用交服务费的方式直接购买信息服务。这种方式被称为“外包”。简答题1.信息系统规划的意义p173(1)保证信息系统开发的有效性有效的信息系统规划可使信息系统的建设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企业业务的改善,帮助企业实现其经营策略,利用有利的市场机会;设法避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企业的业务需求相互脱节甚至相互背离的情况(2)使企业对未来技术与业务的结合过程有准备有效的信息系统规划可制定有效的开发策略;提供有利于信息系统应用的条件;降低系统项目实施的风险;避免系统开发资源浪费、项目效益打折甚至半途而废的不良后果。2.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p173(1)企业需要哪些信息系统(2)如何获得这些系统(3)现有系统和环境的变化(4)系统应急计划3.诺兰模型六个阶段的特点p177萌芽阶段:(1)组织中只有个别人具有使用计算机的能力(2)该阶段一般发生在一个组织的财务部门(3)预算投入增长比较缓慢扩散阶段:(1)数据处理能力得到迅速发展(2)出现许多新问题(如数据冗余、数据不一致性和难以共享等)(3)计算机使用程度不高控制阶段:(1)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2)采用了数据库技术(3)这一阶段是计算机管理变为数据管理的关键,一般而言这一阶段发展较慢集成阶段:(1)建立集中式的DB及相应的IS(2)增加大量硬件、预算数据管理阶段:数据资源统一管理具备了基础,企业开始重视数据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处理和共享,提高系统对各项业务的支持水平,数据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成熟阶段:信息系统对企业各级业务和决策提供全面支持,企业关注数据资源和信息系统的战略性规划,数据处理支出逐渐趋于稳定,信息技术成为支持组织运行的有力工具。4.企业系统规划法(BSP)通过哪四个基本步骤来实现自上而下的规划理念?P180(1)定义企业目标(2)定义企业过程(3)定义数据类(4)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5.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p181(1)技术的可行性(2)经济的可行性(3)管理的可行性(4)法理的可行性6.信息系统建设中“开发”方式的优点p186(1)可以最大限度的与组织的需求和环境相吻合(2)有可能凭借独特设计获得竞争优势(3)在需求渐变的场合下,系统可以方便地得到调整、更新及扩展。7.使用终端用户开发(EUC)的优缺点p186优点:(1)可及时满足终端用户灵活多样的需求(2)提高了终端用户参与系统应用的积极性(3)可以缓解开发部门的部分压力缺点:EUC往往会带来风险和一些安全隐患如果不进行必要的管理,某些不稳定的系统会影响其他系统的运行,或者使服务支持成本上升8.合作开发获得成功的条件p187(1)应选择富有技术优势和合作经验的合作伙伴(2)需要建立有效的合作规则,并做好信息共享和文档管理等基础性工作(3)项目进行中要进行协调管理,特别要注意合作意识、文化关系等软性因素对开发进程的影响。9.委托开发的常见流程p187(1)用户企业先行审视需求,明确开发任务(2)用户选择并确定委托单位,签订项目开发合同,约定开发目标和资源投入,并负责提供资金等条件(3)委托单位按照合同要求承担开发任务,提供测试合格的软件(4)开发者负责完成系统的安装实施和人员培训等(5)企业对系统进行验收,成功后获得了可投入运行的系统10.外包的优势与劣势p188优势:(1)可以使信息技术实力不强的企业直接享受标准化、专业化的信息服务(2)可以做到按需付费,有效地降低了企业信息技术投资,非常有利于那些服务需求有波动的企业(3)专业化的外包服务具有质量稳定、成本透明、技术更新及时等优点(4)外包有利于企业关心核心业务(5)软件服务市场的发展,会推动软件服务商主动地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劣势:(1)外包后企业可能会失去某些控制权(2)如果外包商资质不高或外包管理不当,企业可能面临信息外露的危险(3)企业对外包服务商的依赖性增强(4)更换外包服务商会付出代价(5)对具有信息技术优势的企业而言,外包服务的优势往往不明显11.结构化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p189(1)它面向过程或数据流,把现实世界的问题抽象成信息流程(2)通过信息流程分解和数据关系描述,定义出系统模块(3)分析模块的算法和功能,并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局限性:(1)对每个新问题都进行类似的结构化分析过程,并未充分利用已有软件资源,不利于软件的大规模生产(2)将数据和处理过程相分离,数据变化后总要考虑对处理模块重新编程,软件的可用性不高(3)不利于应对变化着的系统需求12.生命周期法的主要阶段p190(1)系统分析阶段要通过调查和业务流程的分析,得出“该如何去解决问题”的清晰思路,提高系统功能需求报告,也称系统说明书。(2)系统设计阶段建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完成功能需求设计,提交“系统设计说明书”(3)系统实施阶段根据设计方案,在组织的工作环境中装备可运行的系统(4)系统维护阶段对投入运行后的系统进行监督评价,并做好维护,保证系统稳定可用13.生命周期法的主要优点和缺点p191优点缺点·每阶段末的检查有利于实现管理控制·能够获得丰富的文档·规范化的流程和文档,保证系统的开发源自真实的业务需求·过程可查,可以检验项目设计是否为用户所需,是否符合用户标准·系统源自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并不一定是用户想要的东西·文档耗费大量资金和时间,且很难保持最新·拥护需求往往的不到详尽的理解和表述·用户不易检查中间产品,或及时确认它是否符合业务要求14.原型法的主要工作流程p191(1)开发者初步了解需求后,在短期内开发出一个功能粗略的简易模型,称之为原型(2)与用户一起运行、评价和改进原型,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3)经过多个重复迭代的过程,原型被修改得越来越符合要求,直到用户接受为止。15.原型法的主要优点和缺点p192优点缺点·用户较深入地参与到系统解决方案的设计中·用户试用系统后,可在开发期间提供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快捷开发,几周就可以完成一个可操作的模型·用户眼见所关注的需求逐步实现,对系统实施的态度也更为积极·可以较早地发现错误和漏洞·如果开始的蓝本设计不妥,经过重复迭代也很难有根本性的改进·没有阶段性的检查约束,往往难于确定原型范围,会陷入无休止的循环之中·主要精力都放在原型上,常导致系统文档不完整甚至缺失·匆忙开发往往会忽略系统备份、性能与安全性等第六章系统分析填空题数据流程图用规范化的图示符号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P208数据流程图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即(抽象性)和(概括性)。选择题1.系统分析阶段的团队成员有(系统分析师)、(计算机技术专家)和(业务人员)等。P1992.(系统分析师)是整个系统开发过程的领导者。P1993.组织结构图、信息关联图、业务流程图p2034.数据流程图的符号有:p208PP4打印报表客户D1数据流数据处理外部实体数据存储5.数据流程图的分解主要围绕者“处理功能”进行p2126.数据字典的条目有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和处理功能。P2137.数据字典的设计完成于(系统分析阶段)。P2138.(数据项)是数据的最小单位,也称为数据元素。P2139.结构化语言将任何处理逻辑简单表达为:顺序、选择(判断)、循环三种结构。P21710.对U/C矩阵的正确性,可以进行下属三方面的检验:完备性检验、一致性检验与无冗性检验。P22011.一致性检验即每个数据类列仅能有一个C。p220简答题1.系统开发的指导原则p198(1)系统开发的目的性(2)系统的环境适应性(3)文档化管理(4)用户参与2.文档的主要作用p199(1)帮助人们记忆工作细节,以供查阅和核对(2)文档、表格、和图形等形式非常便于沟通,是支持开发者之间、开发者和用户之间沟通的常用工具(3)文档传递可以使系统开发工作前后衔接,指导和约束后续的开发工作(4)规范化的文档和模板工具可以规范开发活动,实现标准化,便于简化管理。3.系统调查的原则p200(1)自上而下地进行(2)事先制定计划(3)深入沟通交流(4)避免先入为主(5)保守用户的商业机密4.外部实体p208外部实体是指不受所描述系统的控制,独立于该系统之外的对象。外部实体既可以作为向系统传输数据的来源或起点,也可以作为系统输出数据的终点。比如填写订单的客户、接收工资的雇员、得到报表的部门、接受客户信息的另一个系统等,都可以是外部实体。5.数据字典的作用p212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有着密切的联系,数据流程图中的要素都要有规范的编号,并借助数据字典进行说明。(1)数据字典清楚地表明了各数据元素的编号、名称、构成、特征和联系等,查询方便,可避免误解和歧义的发生。(2)数据字典中还可有更多的细节描述。如数据元素的确切含义‘数据的重要性及所要求的保密程度、数据加工的优先顺序等。(3)数据字典是非常重要的系统开发文档,为下一步信息系统设计实施和今后的维护提供了依据。论述题1.系统调查p200所谓系统调查就是在所确定的系统范围之内,对现行系统进行详尽、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系统调查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它的目的是收集一切有关的事实、资料和数据,彻底掌握现行系统的工作状况,为需求分析和建立逻辑模型提供依据。系统调查的内容包括:(1)系统调查的原则:①自上而下地进行②事先制定计划③深入沟通交流④避免先入为主⑤保守用户的商业机密(2)调查的内容:①企业的基本状况②系统需要支持的业务流程③系统资源状况④各类人员对新系统的态度(3)组织结构图和信息相关图(4)业务流程图(5)系统数据调查:四个基本步骤:①分析和确定数据来源②全面收集各种载体上的有用数据③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净化④对有效数据进行保存和整理。2.系统说明书的主要内容p221(1)对原系统的阐述:说明系统开发的原因和基础条件(2)新系统的目标与范围:系统所要实现的主要技术目标、经济目标和管理目标(3)新系统的建设方案:以数据流程图为基础,辅以数据字典、功能格栅图等手段,说明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描述新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的基本构成,主要处理功能,数据流和数据存储变化,在企业中应用的步骤和预期效果(4)系统应用环境:说明新系统运行支持的基本条件(5)系统开发计划:系统分析阶段拟定的方案,或者对不同方案的分析筛选得出的结果;系统开发方式及实施计划,开发项目的阶段投入情况,如资源预算、主要活动、评价准则和管理目标等。第七章系统设计选择题1.新系统物理实施方案的确定应根据(系统分析报告)p2252.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的任务是根据系统分析的逻辑模型设计应用软件系统的(物理结构)。P2253.DOWHILE条件=.T.DOFENDDO属于程序语言中的(循环结构)。P2274.控制结构图中模块间调用应遵循的规则是:p228每个模块有自身的人物,只有接受到上级模块的调用命令时才能执行模块之间的通信只限于其直接上下级模块,任何模块不能直接与其他上下级模块或同级模块发生通信联系若有某模块要与非直接上下级模块发生通信联系,必须通过其上级模块进行传递模块调用顺序为自上而下5.一个模块与另一个模块内部发生联系,即一个模块中的某些内容在另一个模块中以某种方式被引用,称为(非法耦合)。P2316.用户创建的报表应当属于(输出界面设计)。P2387.代码设计工作属于(系统设计阶段)。P2398.代码设计要预留出足够的位置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要属于代码的(可扩充性)。P2409.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与具体实现技术相关的是(层次结构设计)。P24810.系统设计说明书是(系统设计的最后结果)。P270名词解释1.模块耦合p230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称为模块的耦合,它是衡量模块间结构性能的重要指标。简答题1.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活动p225(1)系统总体设计其中包括软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通讯网络平台设计;(2)系统详细设计其中包括代码设计,输入输出界面设计,处理过程设计;(3)编写系统设计报告2.系统设计阶段物理设计的基本要求p225(1)系统物理模型必需符合逻辑模型,能够完成逻辑模型所规定的信息处理功能,这是物理设计的基本要求。(2)要求系统具有可修改性,即易读,易于查错、改错,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和用户的要求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3.模块耦合p230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称为模块的耦合,它是衡量模块间结构性能的重要指标。如果信息联系方式不好,对一个模块的修改可能引起多个模块的修改,甚至发生连锁的波动反应,改变就变得十分困难。耦合有三种类型:数据耦合两个模块间通过调用关系传递被处理的数据称为数据耦合。控制耦合两个模块通过调用关系,不仅传递数据,还传递对运行过程有影响的控制信号。下行模块执行校验功能,校验结果的控制信号传回上层模块,以控制其他模块运行。非法耦合一个模块与另一个模块内部发生联系,即一个模块中的某些内容在另一个模块中以某种方式被引用,称为非法耦合。模块中出现非法耦合,就成为改动模块时发生错误的主要来源;因为模块中有非法耦合,就必须在所有模块中检查,否则就可能发生错误。所以要不惜代价,消除模块间的非法耦合。4.代码的重要性p239(1)可以唯一的表示一个分类对象(实体)(2)加快输入,减少出错,提高处理效率(3)便于存储和检索,节约存储空间(4)使数据表达标准化,简化处理程序(5)为全局数据一致性提供了基础5.顺序码的优缺点p240优点:简单、易处理、易扩充、用途广缺点:(1)没有逻辑含义,不能表示信息特征(2)序列无法插入,如果不事先预留空位,则只能在尾部扩充(3)删改数据会造成空码6.数据库设计的要求和步骤p242要求:(1)满足用户要求既能合理地满足用户需要的所有数据,又能支持用户对数据的所有处理功能(2)满足数据库管理系统要求应当能够在某个指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SQLServer、VisualFoxPro等)中实现(3)具有较高的范式步骤:(1)概念结构设计(2)逻辑结构设计(3)物理结构设计7.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的要求p270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的要求为全面、清楚、准确、详细地阐明系统实施过程中具体方法、技术、手段及环境要求。(1)全面是指对于系统的总体结构、所有功能模块以及相应运营环境进行详细地说明(2)清楚是要求说明书文字简洁、可读性好,便于系统实施和维护人员阅读、理解。(3)准确则是要求模块内部规定、用户接口和相互间逻辑关系无二义性描述。8.系统说明书的内容p270(1)控制结构图以及每一块模板的说明(2)数据库设计说明(3)计算机和网络系统配置说明(4)代码设计说明(5)用户界面设计说明(6)计算机处理过程说明(7)实施费用估计系统实施填空题对于需要自己编写的软件,主要根据系统设计阶段的(系统设计说明书)。P276软件程序的关键基于(质量)、(进度)、(成本)三个要素。除了(编程过程)之外,系统实施的所有环节几乎都需要用户的参与。P280选择题1.(用户)在确立系统实施目标中发挥着主导作用。P280名词解释1.业务流程重组p279业务流程重组是根据信息系统的设计要求,重新规定业务信息流向,重建新的业务流程;对原有的组织机构进行较大变革,如压缩管理层次、撤并和新建机构等;重新划定各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和管理者的权限。2.验收测试p286验收测试是系统发布或交付前的试运行及最终检测,在系统软件、硬件、网络等基本设施安装到位后进行,由用户或系统同建设方负责组织。它主要对软硬件的协调性,新系统平台上业务的顺畅性和准确性,用户的操作水平等进行全面检测。3.并行切换p288并行切换在切换期让新旧系统同时运行一段时间,当新系统正常运行有保证时,或用户管理层完全同意切换到新系统时再停掉旧系统,让新系统独立工作。简答题1.高层管理者的支持作用p276(1)系统实施前的号召和宣传领导者的感召力会起到动员令的作用,便于实施团队调动资源,使实施过程得到管理者的关注和支持。(2)关键时刻积极表明态度高层领导者积极而明确的支持,是项目团队和企业克服阻力,顺利完成实施项目的动力,无疑会削减不少负面的阻力。(3)解决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像业务流程调整、部门利益冲突、资源共享障碍这些焦点问题,往往涉及多个领域,需要高层领导的协调才能顺利解决。2.系统测试的原则p282(1)测试机构要独立(2)测试工作要按计划进行(3)测试应贯彻经济性原则(4)测试需要最佳人员(5)要安排回归测试3.测试用列的设计应贯彻的原则p285(1)全面性应尽可能覆盖程序的主要路径,并考虑跨年、跨月的数据,大量的并发数据等;(2)正确性测试数据应符合用户实际工作流程,符合惯例,预期结果应与测试数据发生的业务相吻合;(3)完备性输入数据不仅要包含合理、正常的输入数据,还要包括边界值、异常值、错误值、无效值。以及误操作及非常规操作等多种情况;(4)可操作性测试用例中应写清测试的操作步骤,不同操作步骤相对应的操作结果。4.确认测试常见的三个重点p286(1)检验系统是否达到了相应业务或流程的需要(2)检测软件的易用性(3)让熟练的用户来检查软件是否有漏洞5.直接切换的优缺点p287优点:新旧系统的交接很清楚,切换周期短,容易获得用户的配合缺点:(1)切换风险相对较大,如果系统有缺陷,或用户对新流程和操作的掌握不到位,会直接影响业务的运行(2)它对切换期间掌控的要求比较高6.在业务不中断的情况下进行直接切换等问题,必须做到的是?P287(1)事前必须做好严谨的规划(2)针对新旧流程无缝连接、数据迁移、多点同步操作有针对性的预案(3)充分估计连续性流程的中断损失和无缓冲时间引发的风险,准备好防范措施。7.并行切换的优缺点p288优点:(1)切换风险相对较小,旧系统为新系统提供了备份,新系统一旦出现问题也有旧系统可用,数据不会丢失,也不会影响业务运作(2)可以通过两个系统数据的差异比较,及时发现并改正新系统的错误,提高新系统的可靠性(3)用户也有更多的时间熟悉新系统,及时发现并改正新系统的错误,提高新系统的可靠性缺点:(1)并行期需要双倍的工作量,产生两套输入输出,甚至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